日本正月初三有什麼習俗
① 日本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 3日為全國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之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 為「除夜」,除夜時他們祈求神靈托福,送走煩 惱的舊年,迎來美好的新年,稱之為「初詣」。除夕午夜,各處城鄉廟宇分別敲鍾108下,以此驅 除邪惡,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 停歇就意味新年的來到。人們便離座上床睡覺,希望得一好夢。元旦早上,家人圍坐在一起,互 相講述除夕做的夢,以測吉凶。日本人稱元旦初 一為「正日」。1--3日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 親友家拜年,新年還是個「吃」的節日,各國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來祈求好運。日本人在「正日」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 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現日本多數城裡人已放棄新年吃素勻慣,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條,以祝在新的一年裡,健康長壽。
日本新年裡的很多習俗都歸結到一個只有正月才下到人間的神——年神身上。就像聖誕節所有的慶祝活動都是圍繞基督的誕生一樣,日本人在玄關前插門松,門上掛草繩做的裝飾,家裡供鏡餅等,都是為了這個主角的到來。
年糕 門松 締飾
年糕在日語里寫作餅。餅在古代的日本是十分貴重的食品,所以在新年裡,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哦。過去,在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用木槌、石杵將糯米飯槌成年糕。現在都市裡年輕人多半直接到超級市場去買。
所謂門松,很好理解,就是在門口插上松樹枝。門松是請年神在這里下車記號。雖然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習慣,古代京都的上流社會是不興這一套的,所以至今皇居的門口是不裝飾門松的。我想,貴族大概比較有自己的驕傲,不會像平民一樣,用幾個樹枝來討好,年神年神,快到我們家裡坐一坐。
壓歲錢
在這個假期里,人們要給他們的子女以及親戚的孩子一些零用錢,日語叫做お年玉,又作御年玉,相當於中國的壓歲錢。這是玩具店鋪最繁忙的季節,因為他們要吸引兒童來花掉他們的「お年玉」。
御節料理
御節料理是供奉給神吃的料理,其實第二天就撤下來祭了人的五臟廟。日本人吃這個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從神那裡得到吃的東西。什麼話,明明是自己做的菜奉獻給了神,自己吃的時候反倒是從神那裡得到了恩賜。做御節料理的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年神在家裡,所以不便在廚房裡弄出很多丁丁當當的嘈雜聲,所以三天不開伙。最重要的一點我想是,可以讓繁忙的主婦得到三天的休息,所以在這三天里大家都吃這種保存食物。
御節料理的擺法很有講究,專用的飯盒裡一共有四層,多半是些圖吉利的菜色。比方,紅白蘿卜絲---紅白至喜。海帶卷---歡樂,愉快。
黑豆---勤勞工作。鯡魚籽---子孫昌盛,等等
② 日本過春節有什麼習俗
日本新年指的是元月一日,也就是我們的元旦。給親朋好友、業務夥伴、領導老師等寄賀年卡是日本迎接新年的傳統習俗之一。
羽子板是日本新年傳統裝飾,象徵趕走厄運。
日本新年健康粥;七草粥、紅豆粥。(日本的習俗是正月初七吃七草粥。顧名思義七草粥就是用七種不同的植物熬製成的粥。這七種植物分別是水芹、薺菜、母子草、繁縷、寶蓋草、蔓菁、白蘿卜,在日本有「春之七草」的美譽。 七草粥有象徵消災、長壽、富貴的意味,是一種正月祈願的節日)
日本人在正月養成了吃兩種「粥」來整腸健胃的習俗。日本新年通常會准備用於祭祀神明的年糕—鏡餅。現一般為大小兩個圓盤狀的餅相疊而成,上方往往會放一顆橙子。這一稱謂據說是由於其形狀與古代銅鏡相似,而銅鏡有驅邪避災之含義。
一般在12月28日開始供奉(8是吉祥數字,9與「苦」同音認為不吉),1月11日進行開鏡餅,並佐以汁粉食用。 1月13日上午10點,身延山久遠寺將舉行「年頭會」。年頭會是日本的新年習俗之一。該習俗源自六老僧和波木井實長在新年伊始時拜訪日蓮聖人的故事。六老僧是日蓮宗創教者日蓮聖人的六位上首弟子,也是日蓮宗的重要護持者與弘揚者。
派發福袋,比如1萬日元的福袋內會有超過1萬日元的東西,到底有什麼要買了的幸運兒親自打開才知道啊,因為每袋裡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哦
還有好多,微博上都有……
在這里感謝那些微博上的好心人分享!
③ 正月初三各地有哪些習俗
正月初三各地的習俗如下:
1、東北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初三、初四回娘家
「過完年,回娘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台、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准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台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接迎灶神、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始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④ 正月初三有什麼傳統習俗
1、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2、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3、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三的民間故事:
中國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借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它的行事。
至於過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⑤ 在日本正月,有那些傳統
日本正月也就是日本新年
日本新年指的是日本以及世界各地大和族的新春,是大和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又稱正月(しょうがつ、しょうがち)。正月本來是農歷的一月,明治維新後改用格里歷,則用於稱新歷的1月,截至1月31日都被稱為正月。
農歷的正月則稱為「舊正月」,現在日本人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除琉球群島及一些農村地方外)。
中文名
日本新年
屬於
日本以及世界各地大和族的新春
含義
大和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
又稱
正月
一、概況
日本新年(日語:正月 しょうがつ)指的是公歷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其他東亞地區的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也使用夏歷修改而來的陰陽歷計年,但1873年日本改采格里歷之後,大多數地方不慶祝舊正月(除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諸島等地外)。普通的企業在新年期間一般都休息。
年賀狀
年賀狀就是我們中國的賀年卡,過去是用來向遠方的親友們(正月里無法見面的親友)致以節日的問候,後來就沒有這個界限了。日本人每年每一戶家人都要寄出上百張的年賀狀。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列印機逐漸代替了毛筆。但是客氣的日本人為了表示禮貌,即使是列印的年賀狀上也要親筆添寫上一句表示吉利,鼓勵,或者報告近況的話。跟中國一樣,年賀狀也帶有抽獎的號碼。
壓歲錢(お年玉)
在這個假期里,人們要給他們的子女以及親戚的孩子一些零用錢,日語叫做お年玉(相當於中國的壓歲錢)。這是玩具店鋪最繁忙的季節,因為他們要吸引兒童來花掉他們的「お年玉」 。
日本人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同我國現在的情況相似。只是到近代才改為過新歷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鍾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里有「聞鍾聲,煩惱清」之句。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鍾聲響後,人們湧向神社和寺廟,燒香拜佛,點簽算命,稱為「初詣」(意即第一次參拜)。據估計,每年從午夜到元旦,
約有近8000萬人參加參拜。元旦早晨,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日本人稱元旦初一為「正日」,元月1至3日,稱為「三賀日」。在正日,小輩須先去父母那裡拜年,向父母問安,然後到親友家拜年。按習慣要吃年糕湯,日本人叫做「御雜煮」。
新年裡,各戶門口上方往往都拉起一條草繩或用草繩編的圓圈,稱為「注連繩」或「注連飾」。有的還擺上一些松竹,叫做「門松」。許多公司大廈門口和街頭巷口都用松竹梅搭起設計新穎、別具一格的牌樓,以示慶賀。人們還將鶴、龜等象徵長壽的動物剪紙貼在住宅內外,祈禱平安。同時還根據十二生肖,刻個年肖,相互贈送。
郵政省還大量發行繪有年肖的「賀年郵票」。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之間,互贈賀年片成了最熱門的祝賀方式,日本人稱它為「飄舞的風箏」,遙致深情。在新年裡收到誰收到的賀年片多,誰就會感到新的一年前途美好,財運亨通,格外喜悅。新年裡,街坊四鄰、親戚朋友、孩子之間拜年的習慣仍然盛行。見面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恭賀新年」。
「紅白歌大賽」——日本人的「春節晚會」
大晦日
【おおみそか】 【oomisoka】
大晦日就是年的最後一天。通常這一天大家在中午為止就把所有的過年的准備工作做完,到傍晚一家人團聚著開始圍爐過年。大晦日的食品有蕎麥面,日本叫「年越蕎麥」,就像我們中國的餃子。但是有一個過去的俗話卻是聽說過的。就是女兒好比聖誕節的蛋糕,一定要到25以前嫁出去,男孩子是大年三十的蕎麥麺,過了30沒有娶也不要緊。
二、新年習俗
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對日本人來說是一件大事,從12月下旬開始,家家戶戶就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掃得乾乾凈凈,有些人家還在門前上方懸掛一根繩子,據說是用來驅逐鬼怪的。
新年到來時,許多日本人會穿著傳統的和服去寺廟或神殿,廟殿中的鍾敲響108下,意味著每個人在新的一年中都有108個心願,聽鍾聲還會凈化人們的心靈。
廟殿會給每一個來訪的人一張白色的紙條,紙條上的話啟示你在新的一年中將發生什麼樣的事,人們看過後會將這些白色紙條掛在廟殿旁邊的樹上。
新年中小孩會從長輩那裡收到「壓歲錢」;而大人們則在12月開始就互送新年賀卡,郵局保證所有的賀卡會在元旦以前送到人們手中。
日本只過新年,沒有春節。到1月15日前,日本都算是新年。5日這一天,店鋪開始營業,股市開盤,批發市場人頭攢動,新年新氣象,人人心頭都在想著去年的事。
在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老家山口縣,5日這天,鮮魚拍賣市場一大早就迎來了眾多購買者,都是來買河豚的。新年吃河豚,在日本傳統中代表著吉利,大夥都是沖這個來的。
河豚帶來福氣
河豚在日語中發音是「fugu」,與「福」(「fuku」)的發音相近。到了新年,為了祈求全年的幸福,很多日本人在新年到來後去買河豚,加工後拿回家食用。
山口縣的河豚在日本特別有名。1月4日晚上外出打魚的漁船,5日清晨一到漁港,很多人便去競價。天然河豚1公斤大概能賣到2.2萬日元(約1700人民幣),價格可謂不菲。競價過程有點像中國西北農村賣牲口,兩個人通過一個像袖筒般的布筒,用手指來定價,成交了便把身下的河豚拿走,不成交的話,賣方就拿著布筒去找別人。即便不去買魚,單看這拍賣的景象也非常有趣,彷彿「福」就在自己身邊。
去掉魚皮、魚肝等內臟後,河豚是一道非常好吃的菜。中國古代有「拚死吃河豚」之說,其味道之鮮美、毒之劇烈,可從這句話中想像出來。
日本做河豚料理的大師傅,需要有專業資格。他們的做法也很特別,把河豚的肉切得比紙還薄,呈菊花形一片一片地擺在盤子里。吃的時候沾上一點略帶柚子味的醬油,河豚的鮮美,在口中瞬間就變成一種「幸福」。
黑豆代表認真
日本人稱河豚為「珍味」,不是誰都能在新年吃得上。而普通家庭大都會做一頓非常豐盛的年飯。日本料理中熱食不是很多,吃時大都不用加溫,拿來即食。他們把年飯盛在雙層漆盒裡,每層中又分出兩個或者4個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裡面。年飯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與「辛苦、認真」諧音。還有一種小魚的名字叫Tasaku,諧音「多作、豐收」,也是年飯中必定出場的一道菜。
祈望發財,在哪個國家都一樣。用栗子或者是紅薯煮好並搗碎,堆出一個小山頭,日語稱為「金山」,吃在嘴裡甜甜的,又有「金山」之意,自然也是每餐必備。
喝酒更是要「三三九盞」。漆器製成的盛酒的小盤,三個一摞放在一起。屠蘇酒也是裝在漆壺中。主客從上至下拿出小盤,主人便在盤上點一些屠蘇酒,客人喝下後再點一次,一個盤子飲用三次,最後完成「三三九盞」的儀式。剛剛用過的盤子經簡單擦拭後,下一位客人接著用,包括孩子在內,喝屠蘇酒也是每年過年的一個重要內容。
惠方卷
日本人在新年要吃惠方卷。原來,這粗大的壽司卷是日本人為迎接春天而吃的特殊食物,叫做「惠方卷」,而「惠方」是福神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吉利的方向。日本人有吃惠方卷迎接春天的習俗。
「惠方卷」比平時吃的壽司粗而且大,裡面卷著七種特殊的食物。為了能夠讓人們吃到福,日本人借中國七福神之傳說,將西葫蘆干、黃瓜條、蘑菇、雞蛋、鰻魚、干魚松等七種食物包在壽司里,並起名「惠方卷」。日本人認為,朝向「惠方」
把一個粗大的「惠方卷」吃進去,許下心願就會心想事成,避災招福。「惠方卷」再長也不能切斷了,因為切斷了壽司就等於把福切斷了,是犯大忌的行為。
惠方卷的起源有很多傳說。有資料記載說是在江戶時代,大阪的商人們為了祈禱生意興隆而吃惠方卷,因此流傳至今。還有一種說法是源於日本的磐列根舍社。在該社舉行大型活動時,都要向前來參拜者發放一種壽司,這種壽司叫做「夢福卷壽司」。吃了便可以驅鬼避邪,不切斷就吃取不能切斷緣分之意,也有卷福的意思。
如今,日本商家把吃惠方卷當作一種促銷方式加以宣傳,民眾也樂於博個好彩頭。
聽鍾聲,看歌會
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是日本全國休假日。新年是日本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除夕午夜,各處寺廟鍾聲響起108下,象徵驅除108個魔鬼和煩惱,日本人則靜坐聆聽「除夜之鍾」,鍾聲停歇則意味著新年到來。
「紅白歌會」是日本的「春晚」。與中國春晚不同,「紅白歌會」始於1951年,是一場唱歌比賽。女性參賽者為紅隊,男性為白隊,兩隊歌手交替上場。
⑥ 日本過年有什麼習俗
日本人從前一年的歲末就開始准備迎接「年神」,這些准備活動逐漸演變成各種儀式和習俗,流傳至今:
1、大掃除
在迎接「年神」之前,首先要對神龕、佛檀以及家中的房間進行清掃。各個角落都要清掃,除去一年中積下的塵埃,乾乾凈凈地迎接「年神」,以祈求「年神」賜予更多的保佑。大掃除通常在新年前兩周開始,因此每年的12月13日也被稱作「開始正月准備的一天」。
2、門松
為了將「年神」迎進家門,而不至於「迷路」,人們通常會在家門口擺放、懸掛各種飾物作為標識,門松便是主要標識之一。松樹在日本也被視為吉祥的樹,傳說松樹是神靈寄宿的樹,因此日本人喜歡在院子里種植松樹。
於是松樹也被作為新年飾物擺放在家門口,通常分「雄松」和「雌松」,門口各擺放一顆(枝)。現在,人們為了好看也會在松樹邊上加上竹子或者梅花等。門松擺放期間,也是迎接「年神」的期間。
3、注連繩
注連繩是一種用於祭祀的草繩,是迎接「年神」的另一種標識,通常和注連飾一起懸掛在門上,兩者均是為了標明迎接神靈的神聖場所。注連繩被當作連接神界和人間的「結界」,可以防止「不凈」的東西進入。注連飾有很多種形式,往往被做成好看的花飾。正月結束後,人們會把注連繩、注連飾以及門松等新年飾物一起拿到神社燒掉。
4、鏡餅
鏡餅是新年作為祭拜「年神」供品的一種餅,因形狀像古時候的銅鏡,故名鏡餅。通常為大小兩塊餅堆疊而成,兩塊餅分別代表太陽和月亮,意為圓圓滿滿。也有鏡餅代表靈魂的說法,是「年神」被請進家門後居住的地方。此外,鏡餅比較硬,古時候的傳說稱正月吃硬的餅,牙齒會更堅固。
5、跨年蕎麥面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吃蕎麥面是日本人的跨年習俗之一,又細又長的蕎麥面代表著健康長壽。據說這一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那時候的商販們年底非常忙,大家經常會吃比較好做的蕎麥面,後來成為跨年必吃的一種食物。吃跨年蕎麥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放蔥,因為蔥的日語發音與「犒勞」、「祈福」等詞語同音。
6、初詣
正月期間前往神社祈福是日本人重要的過年習俗。所謂初詣,即新年第一次拜詣祈福。原則上來講,整個正月期間都可以前往神社進行初詣,但大多數人通常在新年的前3天前往。一些人氣比較高的神社則從12月31日晚上就開始出現大量的人排隊初詣。寺院則會在零點跨年的時候敲108下鍾,即「除夜之鍾」,以祈福消災。
(6)日本正月初三有什麼習俗擴展閱讀
位於東京澀谷區的明治神宮人頭攢動,來自日本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來到這里祈福,日本稱為「初詣」。
日本人每到新年,都要去神社或寺廟去參拜,以表示一年的感謝之情以及祈求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
明治神宮創建於1920年(大正9年),供奉著明治天皇(1912年去世)和昭憲皇太後(1914年去世),佔地約73公頃,種植了247種17萬棵樹(1970年統計),是多種生物的樂園。
據統計,2017年的「初詣」人數排行榜中,明治神宮約為317萬人,為日本全國第一位。
⑦ 日本的過年習俗是什麼
日本的過年習俗有很多,比如:
到寺院去抽簽,許願,聽新年的鍾聲
元旦的凌晨去看日出
打年糕,吃年糕,吃橘子
吃新年料理(通常有:昆布,年糕,鯛魚,魚丸等)買一大木桶的清酒,然後將木酒桶的蓋子砸開,喝酒慶祝預示著開運大吉。
門口擺放或懸掛門松(一種用松枝竹筒做的裝飾)
到寺院送走舊的達摩像,祈福,然後請回一尊新的達摩像
小孩子打羽板球
走訪親友,互致新年問候和禮物,可口頭可信函。
穿和服
NHK電視台將舉辦一年一次的《紅白歌會》相當於中國的「春晚」電視節目。
⑧ 日本的習俗有什麼
1.信仰忌諱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語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2.農始
正月里開始的新的一年的勞動,格外地受到日本人的重視。他們多選黃道吉日開始工作以討個吉祥。目前日本政府機構、各公司多在初四上班,臘月二十九日放假。農村則有鋤始,是指農民新年裡開始下地勞動的儀式,也稱農始,意喻祈盼豐收。關東地區的日本農民自古以來就有初一清晨到年神所在方位的田頭,挖上三鍬土,在地里豎起一根松枝,松枝下面擺上供品,祈求早中晚三季稻稻穀豐收。日本茨城縣北部地區的農民則通過給鳥兒餵食,根據鳥兒啄米的情形預占年成好壞,更多的地方則是從新年開始往地里施肥,叫作初肥。
山初
在山村有山初、初山踏等說法,是指新年頭一次進山,具體時間各地不大相同。進山時攜帶新編好的稻草繩和年糕等供品,來到准備砍伐的樹木跟前,拴上草繩,擺好供品,敬奉山神。這天砍下的木頭立刻用來供年神或用作烤年糕的燃料,也有的留到正月十五作裝飾用。
船始
漁村新年裡也有船始、漕初的說法。一般正月初二開始出海捕魚或只是舉行出海儀式,歲未將漁船清洗干凈,船正中擺上松枝、酒、淘好的大米和圓年糕,供奉船靈。新年首次捕到的魚叫初漁,要舉辦初漁祝,用這些魚供漁神和船神,祈求四季航海安全和漁業豐收。
初商
做買賣的人家大年三十前收賬回來,初一不開門,初二開始營業,店鋪裝飾一新,並給顧客准備一些象徵吉祥如意的商品。這叫初賣或初商。近年來日本城鎮的百貨商場都已改為初四開張營業。新年最初的魚市、茶市叫初市。第一次上街買東西叫初買。新年提筆寫字叫書初。
某日
公元8世紀中國的許多習俗傳到日本。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初八為糧日。民間習慣將初一至初八與各種動物或家禽聯系起來。認為當天不能宰殺該動物。
小正月
正月十五叫作小正月,日本人清晨要熬小豆粥供神。說是能驅走一年的邪氣。然後趁熱喝下。這叫粥節供或粥初。過去該習俗在日本十分盛行,現多見於日本東部。日本人自古認為紅小豆里有強化生命的精靈,紅色代表一中咒力,因此赤豆飯往往被用於喜慶的場面。
初晦日
正月最後一天叫初晦日,也稱初三十日。古代日本人認為年神正月期間逗留在人世間,至月底年神要回去,因此十分重視正月的最後一天。
御節料理
為了歡度新年,每家每戶在新年期間都要吃美味佳餚,日本人稱之為"御節料理",意即節日之菜。鯡魚籽也是其中之一。加工之後的鯡魚籽。略呈黃色,拌上砂糖、醬油,不僅顏色好看,而且吃起來味鮮香脆,更重要的是因為鯡魚具有產孵多的特性,象徵著"子孫昌盛"。
書法試筆
在日本,近年來還流行"新年書法試筆"表演的盛會,每到新年的日子,全國各地幾百幾千名書法愛好者前往預定的地點參加表演,他們揮毫疾書,場面十分壯觀。
初午
二月里最初的午日叫初午。初午也是稻荷祭日。屆時在京都市伏見稻荷大社等各地稻荷神社舉行午祭。人們停下手中的活計,向稻荷(五穀神)敬獻炸豆腐,同慶佳節。這個季節恰恰是田神從山上下來到鄉間的日子。日本農民要在此時祭祀田神,祈求豐收並開始春耕。因此,稻荷信仰所具有的農業神因素便與初午結合起來了。
二月初午除舉行稻荷祭以外,日本各地農村還把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牽著他們參拜神社或參拜靈山。也有的去拜馬頭觀音。或將年糕馱在稻草做的馬背上,用來供奉道祖神(日本的道祖神多為石雕的人像。立於村口或路旁,俗信可以驅邪消災。現已成為結緣神或保佑旅途安全的保護神)。在日本長野、群馬等縣的著名蠶桑地區,初午這天則要舉行蠶祭以祭祀蠶神。日本各地民間盛傳不少與初午有關的俗信說法。例如初午來得早的年頭容易發生火災。初午在二月五日以前就一定是好年景。六日以後則會歉收等等。
春祭
日本的春祭其實不一定在二月初午這一天。但一般都在農歷二月。秋祭則集中在九月或十一月。傳統的春祭實際上擁有預祝豐收的含義。後來才逐漸固定在初午。秋祭主要是慶祝豐收,感謝上蒼帶來的恩惠。日本春秋兩次祭祀源於農耕社會的稻作文化。日本人相信山神和田神是早春二月和秋季十月或十一月互相交替著出現的。山神春天變成田神來到田野保佑豐年。秋收後則又變為山神返回山中。所以日本百姓豐收總不忘感謝她們。值得一提的是初午對田神的信仰在沿海漁村則變成漁神,在城鎮又成了經商做買賣的守護神3.過坎
日本人認為不論男女老少,一生中總要過幾個坎。按虛歲算,男子在25和42歲;女子在19歲和33歲。其中男子42歲和女子33歲是兩個大坎。再加上前後兩年,當事人要在整整三年的時間里小心謹慎,以防出意外。有些地方在除夕或立春要舉行過坎儀式,以免除災難。人們在柴薪上標上自己的年齡、姓名及屬相,到神社焚燒象徵厄運的柴薪,尤其以京都市的吉田神社的火爐祭最為著名。
日本民間自古以來就有過坎的風習。過坎的人將裝有與自己年齡相同錢數的錢包故意丟在地上讓乞丐揀走。據說這樣可以祛病消災,延年益壽。直到今天,不少日本人都將預先預備好的木梳、簪子或錢等物故意丟失在丁字路口或十字路口,期待被別人撿去,以便帶走自己命中的厄運。在扔這些東西的路上,即使碰上鄰居和朋友也不得開口說話,否則咒術就會失去效力。不過更多的日本人過坎時要宴請親朋好友和鄰居,且來客越多越好,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趕走惡魔。
追儺節(2月3日或4日):每年立春的前一天。在這一天的晚上,日本家庭要舉行傳統的驅鬼儀式。家家戶戶一邊念 著"鬼出去,福請進"的咒語,一邊在屋內屋外,遍撒豆子,預示著新春來臨之前驅趕一切魔鬼和災難,迎來風調雨順的新生活。
女孩節(3月3日):這是祝福女孩將來幸福的日子。這天,人們模仿古代宮庭的風俗,用精美的人偶和桃花來裝飾女孩的住房,並暢飲用糯米製成的白甜酒,祈禱小女孩的一生猶如米酒般甜密醇香。
男兒節/端午節:五月初五是日本的男兒節。這一天人們要在戶外掛鯉魚旗,在家裡擺放武士人偶。相傳這種風習始自武士時代。五月初五端午日本人要製作粽子和柏粘糕。有個別人家還要把粽子掛在天井上,傳說可以消除難疾。還有的地方稱五月初五為女家。這一天婦女可以逞威風。將菖蒲、艾草鋪在屋檐下的習慣是從我國傳入日本的。
七夕:日本的盂蘭盆會是從七夕開始的。日本的七夕是從我國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發展而來的。日本人稱其為七夕。從日本民間舉行的儀式來看,其中祓禊的成份更多一些。每逢這一天早上,日本女孩子要洗頭發、洗硯、洗祭品,清掃佛具。這一天在東日本各地人們用茅草或者真菰製成兩匹馬,早上帶上兩匹馬去葯田吃草,然後將草馬帶回,掛在屋檐上。這里的人們認為,這一天祖先之靈會騎著這兩匹馬來到人間。日本的七夕是與迎接新年的煤祓禊相對應的,即相當於宣布盂蘭盆會開始的祓禊。
中元節/盂蘭盆會 三元 除了過年以外,在日本影響最大的節日恐怕就是中元節了。農歷一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是中國道教所稱的上、中、下三元。流傳到日本的中元節與古代日本宮廷祭典盂蘭盆結合後,發展成了民間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根據《日本書紀》記載,中元節在日本植根是公元7世紀中葉。後來逐漸發展為包括兼顧掃墓、做法事、放河燈等在內的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
盂蘭盆之名源於佛教經典《盂蘭盆經》。盂蘭盆會的主要內容都是日本特有的。日本的寺院每逢7月均詠頌盂蘭盆經。盂蘭盆經正好從理論上解釋了日本人原始的祖靈祭祀。盡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盂蘭盆會並不是什麼盛大的法會,但日本民間卻將它視為盛大的祭祀祖靈的儀式。
日本古代慶祝盂蘭盆節的儀式之一是把供佛時擺放過的供品,如白米、白面、粘糕、砂糖、水果等食品,分別贈給親朋好友享受,以祈祝生活順利平安。雙親健在者,按習慣必須送魚給父母親,配合這種生見玉儀式,又衍生出中元時以蓮葉飯宴請賓客的禮俗,使中元節彌漫著一片送往迎來的熱鬧氣氛。
中元禮俗
開始中元被視為善心施主饋贈寺院供佛祭品的一個節日。後來逐漸成為武士於中元和年終時節給領導階層送禮的習慣。
在江戶文化處於鼎盛時期的十八九世紀,中元節的送禮習慣便在市井商人中間普及開來。他們往往在每年的中元節和年終專程拜會、送禮給店裡的重要顧客。不論是普通百姓、武士或商人送禮,最大的特點即透過每隔半年的送禮拜會活動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特別是對武士而言,中元節的送禮儀式更具?quot;並未與人懷有任何敵意"的和平意義,對幕府將軍顯示"今後仍是麾下的忠誠部下"。商人則利用中元送禮為借口,請求客戶依舊給予支持,並經常惠顧。他們對這種買人情做生意的做法百做不厭。
⑨ 日本過年習俗是什麼
1、大掃除
在迎接「年神」之前,首先要對神龕、佛檀以及家中的房間進行清掃。各個角落都要清掃,除去一年中積下的塵埃,乾乾凈凈地迎接「年神」,以祈求「年神」賜予更多的保佑。大掃除通常在新年前兩周開始,因此每年的12月13日也被稱作「開始正月准備的一天」。
2、門松
為了將「年神」迎進家門,而不至於「迷路」,人們通常會在家門口擺放、懸掛各種飾物作為標識,門松便是主要標識之一。松樹在日本也被視為吉祥的樹,傳說松樹是神靈寄宿的樹,因此日本人喜歡在院子里種植松樹。
於是松樹也被作為新年飾物擺放在家門口,通常分「雄松」和「雌松」,門口各擺放一顆(枝)。現在,人們為了好看也會在松樹邊上加上竹子或者梅花等。門松擺放期間,也是迎接「年神」的期間。
3、注連繩
注連繩是一種用於祭祀的草繩,是迎接「年神」的另一種標識,通常和注連飾一起懸掛在門上,兩者均是為了標明迎接神靈的神聖場所。
注連繩被當作連接神界和人間的「結界」,可以防止「不凈」的東西進入。注連飾有很多種形式,往往被做成好看的花飾。正月結束後,人們會把注連繩、注連飾以及門松等新年飾物一起拿到神社燒掉。
4、跨年蕎麥面
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吃蕎麥面是日本人的跨年習俗之一,又細又長的蕎麥面代表著健康長壽。
據說這一習俗是從江戶時代開始的,那時候的商販們年底非常忙,大家經常會吃比較好做的蕎麥面,後來成為跨年必吃的一種食物。吃跨年蕎麥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放蔥,因為蔥的日語發音與「犒勞」、「祈福」等詞語同音。
5、初詣
正月期間前往神社祈福是日本人重要的過年習俗。所謂初詣,即新年第一次拜詣祈福。原則上來講,整個正月期間都可以前往神社進行初詣,但大多數人通常在新年的前3天前往。
一些人氣比較高的神社則從12月31日晚上就開始出現大量的人排隊初詣。寺院則會在零點跨年的時候敲108下鍾,即「除夜之鍾」,以祈福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