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天皇歷史上有哪些人

日本天皇歷史上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 2022-06-12 09:57:01

1. 日本的天皇都有誰

日本歷史上有這些天皇(前9個是傳說)

代 謚號或追號 謚號的
日語讀法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附註及任內大事
1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1月1日 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史上首任天皇,傳為天照大神的後裔,而確證待查。類似中國的黃帝與韓國的檀君。
2 綏靖天皇 すいぜい 前581年1月8日 前549年5月10日 由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共八代,歷史上只有誕生、即位、以及建宮、立後等記載,沒有治績紀錄,故在日本歷史上稱作闕史八代。
3 安寧天皇 あんねい 前549年7月3日 前511年12月6日 闕史八代。一說安寧天皇元年為前548年。
4 懿德天皇 いとく 前510年2月4日 前477年9月8日 闕史八代。
5 孝昭天皇 こうしょう 前475年1月9日 前393年8月5日 闕史八代。
6 孝安天皇 こうあん 前392年1月7日 前291年1月9日 闕史八代。
7 孝靈天皇 こうれい 前290年1月12日 前215年2月8日 闕史八代。
8 孝元天皇 こうげん 前214年1月14日 前158年9月2日 闕史八代。
9 開化天皇 かいか 前158年11月12日 前98年4月9日 闕史八代。一說開化天皇元年為前157年
10 崇神天皇 すじん 前97年1月13日 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學上可考證的天皇。
11 垂仁天皇 すいにん 前29年1月2日 70年7月14日 廢除殉禮
12 景行天皇 けいこう 71年7月11日 130年11月7日 日本武尊東征
13 成務天皇 せいむ 131年1月5日 190年6月11日 在日本國內劃分國、縣、邑等地方行政區域。
14 仲哀天皇 ちゅうあい 192年1月11日 200年2月6日 日本武尊之子,違逆神旨而死。
15 應神天皇 おうじん 270年1月1日 310年2月15日 一說即傳說中的八幡大神(八幡大菩薩)
16 仁德天皇 にんとく 313年1月3日 399年1月16日 聖帝之世
17 履中天皇 りちゅう 400年2月1日 405年3月15日 命諸國設置國史(散逸)
18 反正天皇 はんぜい 406年1月2日 410年1月23日 平定仲皇子之亂
19 允恭天皇 いんぎょう 412年12月 453年1月14日
20 安康天皇 あんこう 453年12月14日 456年8月9日 與輕皇子爭位勝出
21 雄略天皇 ゆうりゃく 456年11月13日 479年8月7日 暴君說
22 清寧天皇 せいねい 480年1月15日 484年1月16日 體弱
23 顯宗天皇 けんぞう 485年1月1日 487年4月25日 市邊押磐皇子遺兒
24 仁賢天皇 にんけん 488年1月5日 498年8月8日 報德不報怨
25 武烈天皇 ぶれつ 498年12月 506年12月8日 殘暴不仁的天皇,仁德帝一脈終絕。
26 繼體天皇 けいたい 507年2月4日 531年2月7日 應神帝五代孫
27 安閑天皇 あんかん 531年2月7日 535年12月17日
28 宣化天皇 せんか 535年12月 539年2月10日
29 欽明天皇 きんめい 539年12月5日 571年4月 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30 敏達天皇 びだつ 572年4月3日 585年8月15日
31 用明天皇 ようめい 585年9月5日 587年4月9日 聖德太子之父。
32 崇峻天皇 すしゅん 587年8月2日 592年11月3日 崇佛廢佛論爭完結,崇佛派蘇我馬子獲勝並暗殺天皇,佛教地位奠定。
33 推古天皇 すいこ 592年12月8日 628年3月7日 日本歷史上首位女天皇。
34 舒明天皇 じょめい 629年1月4日 641年10月9日
35 皇極天皇 こうぎょく 642年1月15日 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6 孝德天皇 こうとく 645年6月14日 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號為大化,創日本年號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 齊明天皇 さいめい 655年1月3日 661年7月24日 即皇極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後重祚。
38 天智天皇 てんじ 661年7月24日 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確立。
39 弘文天皇 こうぶん 671年12月5日 672年7月23日 即位紀錄於正史中被抹煞,又稱大友帝
40 天武天皇 てんむ 673年2月27日 686年9月9日 強化天皇中央集權制。
41 持統天皇 じとう 686年9月9日 697年8月1日 天武帝皇後,女天皇。
42 文武天皇 もんむ 697年8月1日 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編法典《大寶律令》,又設置鑄錢司。
43 元明天皇 げんめい 707年7月17日 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4 元正天皇 げんしょう 715年9月2日 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5 聖武天皇 しょうむ 724年2月4日 749年7月2日 設立東大寺
46 孝謙天皇 こうけん 749年7月2日 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7 淳仁天皇 じゅんにん 758年8月1日 764年10月9日 又稱淡路廢帝,明治維新後追贈淳仁之謚號
48 稱德天皇 しょうとく 764年10月9日 770年8月4日 孝謙天皇重祚。與僧道鏡有染。
49 光仁天皇 こうにん 770年10月1日 781年4月3日 天智系一脈
50 桓武天皇 かんむ 781年4月3日 806年3月17日 異稱柏原天皇,遷都平安京,開創平安時代
51 平城天皇 へいぜい 806年3月17日 809年4月1日 異稱奈良天皇,下令遷都—遷回舊都平城京,引發葯子之變
52 嵯峨天皇 さが 809年4月1日 823年4月16日 和文全盛期。允文允武。
53 淳和天皇 じゅんな 823年4月16日 833年2月28日 又稱西院帝
54 仁明天皇 にんみょう 833年2月28日 850年3月21日 異稱深草天皇,承和之變
55 文德天皇 もんとく 850年3月21日 858年8月27日
56 清和天皇 せいわ 858年11月7日 876年11月29日
57 陽成天皇 ようぜい 876年11月29日 884年2月4日 陽狂之帝
58 光孝天皇 こうこう 884年2月5日 887年8月26日 異稱小松帝
59 宇多天皇 うだ 887年8月26日 897年7月3日 臣籍降下,之後恢復皇籍即位
60 醍醐天皇 だいご 897年7月3日 930年9月22日 出生後臣籍降下,恢復皇籍後即位,編纂古今集
61 朱雀天皇 すざく 930年9月22日 946年4月20日 將門、純友之亂
62 村上天皇 むらかみ 946年4月20日 967年5月25日
63 冷泉天皇 れいぜい 967年5月25日 969年8月13日
64 圓融天皇 えんゆう 969年8月13日 984年8月27日
65 花山天皇 かざん 984年8月27日 986年6月23日
66 一條天皇 いちじょう 986年6月23日 1011年6月13日
67 三條天皇 さんじょう 1011年6月13日 1016年1月29日
68 後一條天皇 ごいちじょう 1016年1月29日 1036年4月17日
69 後朱雀天皇 ごすざく 1036年4月17日 1045年1月16日
70 後冷泉天皇 ごれいぜい 1045年1月16日 1068年4月19日
71 後三條天皇 ごさんじょう 1068年4月19日 1072年12月8日
72 白河天皇 しらかわ 1072年12月8日 1086年11月26日
73 堀河天皇 ほりかわ 1086年11月26日 1107年7月19日
74 鳥羽天皇 とば 1107年7月19日 1123年1月28日
75 崇德天皇 すとく 1123年1月28日 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亂、大怨靈,有贊歧院之稱。
76 近衛天皇 このえ 1141年12月7日 1155年7月23日
77 後白河天皇 ごしらかわ 1155年7月24日 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爭開始。
78 二條天皇 にじょう 1158年8月11日 1165年6月25日 賓士之亂,源義朝被殺,
其子賴朝被流放,平氏專權。
79 六條天皇 ろくじょう 1165年6月25日 1168年2月19日
80 高倉天皇 たかくら 1168年2月19日 1180年2月21日
81 安德天皇 あんとく 1180年2月21日 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滅亡。
82 後鳥羽天皇 ごとば 1183年8月20日 1198年1月11日
83 土御門天皇 つちみかど 1198年1月11日 1210年11月25日 又稱阿波院、土佐院
84 順德天皇 じゅんとく 1210年11月25日 1221年4月20日 又稱佐渡院,在未期間承久之亂發生,朝廷倒幕軍戰敗,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後鳥羽天皇、土御門天皇、順德天皇被流放。
85 仲恭天皇 ちゅうきょう 1221年4月20日 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亂發生後被廢黜,僅在位77日,因此有九條廢帝之稱。
86 後堀河天皇 ごほりかわ 1221年7月9日 1232年10月4日
87 四條天皇 しじょう 1232年10月4日 1242年1月9日
88 後嵯峨天皇 ごさが 1242年1月9日 1246年1月29日
89 後深草天皇 ごふかくさ 1246年1月29日 1259年11月26日
90 龜山天皇 かめやま 1259年11月26日 1274年1月26日
91 後宇多天皇 ごうだ 1274年1月26日 1287年10月21日
92 伏見天皇 ふしみ 1287年10月21日 1298年7月22日
93 後伏見天皇 ごふしみ 1298年7月22日 1301年1月22日
94 後二條天皇 ごにじょう 1301年1月22日 1308年8月25日
95 花園天皇 はなぞの 1308年8月26日 1318年2月26日
96
(南朝1) 後醍醐天皇 ごだいご 1318年2月26日 1339年8月15日 南朝第一任天皇。
97
(南朝2) 後村上天皇 ごむらかみ 1331年9月20日 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8
(南朝3) 長慶天皇 ちょうけい 1336年8月15日 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99
(南朝4) 後龜山天皇 ごかめやま 1339年8月15日 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後一任天皇。
北朝1 光嚴天皇 こうごん 1348年10月27日 1351年11月7日
北朝2 光明天皇 こうみょう 1352年8月17日 1371年3月23日
北朝3 崇光天皇 すこう 1368年3月11日 1383年10月
北朝4 後光嚴天皇 ごこうごん 1371年3月23日 1382年4月11日
北朝5 後圓融天皇 ごえんゆう 1383年10月 1392年10月5日
100
(北朝6) 後小松天皇 ごこまつ 1382年4月11日 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將軍足利義滿的協助下,接收了南朝後龜山天皇交出的傳國神器,統一了南北朝。
101 稱光天皇 しょうこう 1412年8月29日 1428年7月20日
102 後花園天皇 ごはなぞの 1428年7月28日 1464年7月19日 異稱後文德院
103 後土御門天皇 ごつちみかど 1464年7月19日 1500年9月28日
104 後柏原天皇 ごかしわばら 1500年10月25日 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後才行即位儀式。
105 後奈良天皇 ごなら 1526年4月29日 1557年9月5日 織田信長(1534年)誕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 正親町天皇 おおぎまち 1557年10月27日 1586年11月7日
107 後陽成天皇 ごようぜい 1586年11月7日 1611年3月27日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樂第覲見天皇。
108 後水尾天皇 ごみずのお 1611年3月27日 1629年11月8日
109 明正天皇 めいしょう 1629年11月8日 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0 後光明天皇 ごこうみょう 1643年10月3日 1654年9月20日
111 後西天皇 ごさい 1654年11月28日 1663年1月26日
112 靈元天皇 れいげん 1663年1月26日 1687年3月21日
113 東山天皇 ひがしやま 1687年3月21日 1709年6月21日
114 中御門天皇 なかみかど 1709年6月21日 1735年3月21日
115 櫻町天皇 さくらまち 1735年3月21日 1747年5月2日
116 桃園天皇 ももぞの 1747年5月2日 1762年7月12日
117 後櫻町天皇 ごさくらまち 1762年7月27日 1770年11月24日 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
118 後桃園天皇 ごももぞの 1770年11月24日 1779年11月9日
119 光格天皇 こうかく 1779年11月25日 1817年3月22日
120 仁孝天皇 にんこう 1817年3月22日 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1 孝明天皇 こうめい 1846年2月13日 1866年12月25日
122 明治天皇 めいじ 1867年1月9日 1912年7月30日 實施明治維新(1868年)。發動日清戰爭、日俄戰爭,擊敗中國和俄國,加速日本現代化的步伐。
123 大正天皇 たいしょう 1912年7月30日 1926年12月25日
124 昭和天皇 しょうわ 1926年12月25日 1989年1月7日 至現時為止日本在位最長和最長壽的天皇。在位期間與軸心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戰敗。
125 今上天皇
明仁 1989年1月7日

2. 日本歷史上有哪些天皇

1. 前660 - 前585 神武天皇 2. 前581 - 前549 綏靖天皇 3. 前549 - 前511 安寧天皇 4. 前510 - 前477 懿德天皇 5. 前475 - 前393 孝昭天皇 6. 前392 - 前291 孝安天皇 7. 前290 - 前215 孝靈天皇 8. 前214 - 前158 孝元天皇 9. 前158 - 前98 開化天皇 10. 前97 - 前30 崇神天皇 11. 前29 - 70 垂仁天皇 12. 71 - 130 景行天皇 13. 131 - 190 成務天皇 14. 192 - 200 仲哀天皇 15. 270 - 310 應神天皇 16. 313 - 399 仁德天皇 17. 400 - 405 履中天皇 18. 406 - 410 反正天皇 19. 412 - 453 允恭天皇 20. 453 - 456 安康天皇 21. 456 - 479 雄略天皇 22. 480 - 484 清寧天皇 23. 485 - 487 顯宗天皇 24. 488 - 498 仁賢天皇 25. 498 - 506 武烈天皇 26. 507 - 531 繼體天皇 27. 531 - 535 安閑天皇 28. 535 - 539 宣化天皇 29. 539 - 571 欽明天皇 30. 572 - 585 敏達天皇 31. 585 - 587 用明天皇 32. 587 - 592 崇峻天皇 33. 592 - 628 推古天皇(女) 註: 推古二年(593年)至推古三十年(622年)由聖德太子攝政.
34. 629 - 641 舒明天皇 35. 642 - 645 皇極天皇(女) 36. 645 - 654 孝德天皇 大化、白雉 37. 655 - 661 齊明天皇(女) 38. 661 - 671 天智天皇 39. 671 - 672 弘文天皇 40. 673 - 686 天武天皇 朱鳥 41. 686 - 697 持統天皇(女) 42. 697 - 707 文武天皇 大寶、慶雲 43. 707 - 715 元明天皇(女) 和銅 44. 715 - 724 元正天皇(女) 靈龜、養老 45. 724 - 749 聖武天皇 神龜、天平 46. 749 - 758 孝謙天皇(女) 天平感寶、天平勝寶、天平寶字 47. 758 - 764 淳仁天皇 48. 764 - 770 稱德天皇(女) 天平神護、神護慶雲 49. 770 - 781 光仁天皇 寶龜、天應 50. 781 - 806 桓武天皇 延歷 51. 806 - 809 平城天皇 大同 52. 809 - 823 嵯峨天皇 弘仁 53. 823 - 833 淳和天皇 天長 54. 833 - 850 仁明天皇 承和、嘉祥 55. 850 - 858 文德天皇 仁壽、齊衡、天安 56. 858 - 876 清和天皇 貞觀 57. 876 - 884 陽成天皇 元慶 58. 884 - 887 光孝天皇 仁和 59. 887 - 897 宇多天皇 寬平 60. 897 - 930 醍醐天皇 昌泰、延喜、延長 61. 930 - 946 朱雀天皇 承平、天慶 62. 946 - 967 村上天皇 天歷、天德、應和、康保 63. 967 - 969 冷泉天皇 安和 64. 969 - 984 圓融天皇 天祿、天延、貞元、天元、永觀 65. 984 - 986 花山天皇 寬和 66. 986 - 1011 一條天皇 永延、永祚、正歷、長德、長保、寬弘 67. 1011 - 1016 三條天皇 長和 68. 1016 - 1036 後一條天皇 寬仁、治安、萬壽、長元 69. 1036 - 1045 後朱雀天皇 長歷、長久、寬德 70. 1045 - 1068 後冷泉天皇 永承、天喜、康平、治歷 71. 1068 - 1072 後三條天皇 延久 72. 1072 - 1086 白河天皇 承保、承歷、永保、應德 73. 1086 - 1107 堀河天皇 寬治、嘉保、永長、承德、康和、長治、嘉承 74. 1107 - 1123 鳥羽天皇 天仁、天永、永久、元永、保安 75. 1123 - 1141 崇德天皇 天治、大治、天承、長承、保延、永治 76. 1141 - 1155 近衛天皇 康治、天養、久安、仁平、久壽 77. 1155 - 1158 後白河天皇 保元 78. 1158 - 1165 二條天皇 賓士、永曆、應保、長寬 79. 1165 - 1168 六條天皇 永萬、仁安 80. 1168 - 1180 高倉天皇 嘉應、承安、安元、治承 81. 1180 - 1185 安德天皇 養和、壽永 82. 1185 - 1198 後鳥羽天皇 文治、建久 83. 1198 - 1210 土御門天皇 正治、建仁、元久、建永、承元 84. 1210 - 1221 順德天皇 建歷、建保、承久 85. 1221 仲恭天皇 86. 1221 - 1232 後堀河天皇 貞應、元仁、嘉祿、安貞、寬喜、貞永 87. 1232 - 1242 四條天皇 天福、文歷、嘉禎、歷仁、延應、仁治 88. 1242 - 1246 後嵯峨天皇 寬元 89. 1246 - 1259 後深草天皇 寶治、延長、康元、正嘉、正元 90. 1259 - 1274 龜山天皇 文應、弘長、文永 91. 1274 - 1287 後宇多天皇 建治、弘安 92. 1287 - 1298 伏見天皇 正應、永仁 93. 1298 - 1301 後伏見天皇 正安 94. 1301 - 1308 後二條天皇 乾元、嘉元、德治 95. 1308 - 1318 花園天皇 延慶、應長、正和、文保 96. 1318 - 1339 後醍醐天皇 元應、元亨、正中、嘉歷、元德、元弘、建武、延元 97. 1339 - 1368 後村上天皇 興國、正平 98. 1368 - 1383 長慶天皇 建德、文中、天授、弘和 99. 1383 - 1392 後龜山天皇 元中 1331 - 1333 (北朝)光嚴天皇 正慶 1336 - 1348 (北朝)光明天皇 歷應、康永、貞和 1348 - 1351 (北朝)崇光天皇 觀應 1352 - 1371 (北朝)後光嚴天皇 文和、延文、康安、貞治、應安 1371 - 1382 (北朝)後圓融天皇 永和、康歷、永德 1382 - 1392 (北朝)後小松天皇 至德、嘉慶、康應、明德 100. 1392 - 1412 後小松天皇 應永 101. 1412 - 1428 稱光天皇 正長 102. 1428 - 1464 後花園天皇 永享、嘉吉、文安、寶德、享德、康正、長祿、寬正 103. 1464 - 1500 後土御門天皇 文正、應仁、文明、長享、延德、明應 104. 1500 - 1526 後柏原天皇 文龜、永正、大永 105. 1526 - 1557 後奈良天皇 享祿、天文、弘治 106. 1557 - 1586 正親町天皇 永祿、元龜、天正 107. 1586 - 1611 後陽成天皇 文祿、慶長 108. 1611 - 1629 後水尾天皇 元和、寬永 109. 1629 - 1643 明正天皇(女) 110. 1643 - 1654 後光明天皇 正保、慶安、承應 111. 1654 - 1663 後西天皇 明歷、萬治、寬文 112. 1663 - 1687 靈元天皇 延寶、天和、貞享 113. 1687 - 1709 東山天皇 元祿、寶永 明仁天皇夫婦
114. 1709 - 1735 中御門天皇 正德、享保 115. 1735 - 1747 櫻町天皇 元文、寬保、延享 116. 1747 - 1762 桃園天皇 寬延、寶歷 117. 1762 - 1770 後櫻町天皇(女) 明和 118. 1770 - 1779 後桃園天皇 安永 119. 1779 - 1817 光格天皇 天明、寬政、享和、文化 120. 1817 - 1846 仁孝天皇 文政、天保、弘化 121. 1846 - 1866 孝明天皇 嘉永、安政、萬延、文久、元治、慶應 122. 1867 - 1912 明治天皇 明治 123. 1912 - 1926 大正天皇 大正 124. 1926 - 1989 裕仁天皇 昭和 125. 1989 - (明仁天皇)平成

3. 在日本歷史上,歷代有哪些天皇,年號分別是什麼

(3)日本天皇歷史上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日本統治者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明治時期。(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則天並稱二聖,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日本「天皇」正式對外的文字記載最早是1936年侵華前後。

中國稱日本皇帝為天皇 大約是在清末的同治時期。在日本的歷史上,出現倭奴王的稱號以後,還有天皇和皇帝的稱號並用的。這種兩個稱號並用的天皇有4代。

到了近代明治元年(1868年)後,日本帝國致外國首腦信件、國際條約批准書、宣戰詔書使用的還是皇帝稱號。從1936年以後,「天皇」一詞就完全被向世界宣戰的侵略者利用了。

現今,天皇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而存在,也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雖然日本憲法沒有明定其國家元首的地位、昭和天皇裕仁以後的日本天皇也已宣布完全放棄歷史上其被賦予的「神性」,但多數日本人仍認為天皇代表著「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日本天皇



4. 日本天皇名單一覽表

日本天皇自神武天皇開始名單如下:

1、神武天皇:前660年1月1日—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歷史上第一任天皇,傳說為天照大神的後裔,更有傳說為中國秦朝為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葯」而一去不返的方士徐福。

2、綏靖天皇:前581年1月8日—前549年5月10日 由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共八代,歷史上只有生誕、即位、以及建宮、立後等記載,沒有治績紀錄,故在日本歷史上稱作欠史八代。

3、安寧天皇:前549年7月3日—前511年12月6日 欠史八代。一說安寧天皇元年為前548年 。

4、懿德天皇:前51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 欠史八代。

5、孝昭天皇 :前475年1月9日—前393年8月5日 欠史八代。

6、孝安天皇:前392年1月7日—前291年1月9日 欠史八代。

7、孝靈天皇:前290年1月12日—前215年2月8日 欠史八代。

8、孝元天皇 :前214年1月14日—前158年9月2日 欠史八代。

9、開化天皇: 前158年11月12日—前98年4月9日 欠史八代。

10、崇神天皇:前97年1月13日—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學上可考,確定實際存在的天皇。

11、垂仁天皇:前29年1月2日—70年7月14日。

12、景行天皇:71年7月11日—130年11月7日。

13、成務天皇:131年1月5日—190年6月11日 。

14、仲哀天皇:192年1月11日—200年2月6日。

15、神功皇後:201年—269年 神功皇後攝政 。

16、應神天皇:270年1月1日—310年2月15日。

17、仁德天皇:313年1月3日—399年1月16日。

18、履中天皇:400年2月1日—405年3月15日。

19、反正天皇 :406年1月2日—410年1月23日。

20、允恭天皇:412年12月-453年1月14日。

21、安康天皇:453年12月14日—456年8月9日。

22、雄略天皇:456年11月13日—479年8月7日。

23、清寧天皇:480年1月15日—484年1月16日。

24、顯宗天皇:485年1月1日—487年4月25日。

25、仁賢天皇:488年1月5日—498年8月8日。

26、武烈天皇: 498年12月-506年12月8日 殘暴不仁的天皇。

27、繼體天皇:507年2月4日—531年2月7日。

28、安閑天皇:531年2月7日—535年12月17日。

29、宣化天皇:535年12月-539年2月10日。

30、欽明天皇 :539年12月5日—571年4月 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31、敏達天皇 :572年4月3日—585年8月15日。

32、用明天皇 :585年9月5日—587年4月9日。

33、崇峻天皇: 587年8月2日—592年11月3日 崇佛廢佛論爭完結,崇佛派獲勝,佛教地位奠定。

34、推古天皇:592年12月8日—628年3月7日 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35、舒明天皇:629年1月4日—641年10月9日。

36、皇極天皇:642年1月15日—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7、孝德天皇:645年6月14日—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號為大化,創日本年號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8、齊明天皇:655年1月3日—661年7月24日 即皇極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後重祚。

39、天智天皇:661年7月24日—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確立。

40、弘文天皇:671年12月5日—672年7月23日。

41、天武天皇: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 強化天皇中央集權制。

42、持統天皇: 686年9月9日—697年8月1日 女天皇。

43、文武天皇:697年8月1日—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編法典《大寶律令》,又設置鑄錢司。

44、元明天皇:707年7月17日—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5、元正天皇:715年9月2日—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6、聖武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

47、孝謙天皇:749年7月2日—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8、淳仁天皇:758年8月1日—764年10月9日。

49、稱德天皇:764年10月9日—770年8月4日 孝謙天皇重祚。

50、光仁天皇: 770年10月1日—781年4月3日。

51、桓武天皇:781年4月3日—806年3月17日。

52、平城天皇 : 806年3月17日—809年4月1日。

53、嵯峨天皇: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

54、淳和天皇 : 823年4月16日—833年2月28日。

55、仁明天皇: 833年2月28日—850年3月21日。

56、文德天皇: 850年3月21日—858年8月27日。

57、清和天皇: 858年11月7日—876年11月29日。

58、陽成天皇 : 876年11月29日—884年2月4日。

59、光孝天皇 : 884年2月5日—887年8月26日。

60、宇多天皇: 887年8月26日—897年7月3日。

61、醍醐天皇:897年7月3日—930年9月22日。

62、朱雀天皇 : 930年9月22日—946年4月20日。

63、村上天皇: 946年4月20日—967年5月25日。

64、冷泉天皇 : 967年5月25日—969年8月13日。

65、圓融天皇 : 969年8月13日—984年8月27日。

66、花山天皇:984年8月27日—986年6月23日。

67、一條天皇: 986年6月23日—1011年6月13日。

68、三條天皇: 1011年6月13日—1016年1月29日。

69、後一條天皇:1016年1月29日—1036年4月17日。

70、後朱雀天皇:1036年4月17日—1045年1月16日。

71、後冷泉天皇 :1045年1月16日—1068年4月19日。

72、後三條天皇 : 1068年4月19日—1072年12月8日。

73、白河天皇 : 1072年12月8日—1086年11月26日。

74、堀河天皇: 1086年11月26日—1107年7月19日。

75、鳥羽天皇:1107年7月19日—1123年1月28日。

76、崇德天皇 :1123年1月28日—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亂。

77、近衛天皇 :1141年12月7日—1155年7月23日。

78、後白河天皇: 1155年7月24日—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爭開始。

79、二條天皇:1158年8月11日—1165年6月25日 賓士之亂,源義朝被殺,其子賴朝被流放,平氏專權。

80、六條天皇:1165年6月25日—1168年2月19日。

81、高倉天皇:1168年2月19日—1180年2月21日。

82、安德天皇: 1180年2月21日—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滅亡。

83、後鳥羽天皇:1183年8月20日—1198年1月11日。

84、土御門天皇: 1198年1月11日—1210年11月25日。

85、順德天皇: 1210年11月25日—1221年4月20日 承久之亂發生,朝廷倒幕軍戰敗,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

86、仲恭天皇: 1221年4月20日—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亂發生後被廢黜,僅在位77日。

87、後堀河天皇: 1221年7月9日—1232年10月4日。

88、四條天皇:1232年10月4日—1242年1月9日。

89、後嵯峨天皇: 1242年1月9日—1246年1月29日。

90、後深草天皇: 1246年1月29日—1259年11月26日。

91、龜山天皇 : 1259年11月26日—1274年1月26日。

92、後宇多天皇:1274年1月26日—1287年10月21日。

93、伏見天皇 : 1287年10月21日—1298年7月22日。

94、後伏見天皇: 1298年7月22日—1301年1月22日。

95、後二條天皇: 1301年1月22日—1308年8月25日。

96、花園天皇 : 1308年8月26日—1318年2月26日。

97、後醍醐天皇:1318年2月26日—1336年8月15日。

98、後村上天皇:1331年9月20日—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9、長慶天皇: 1336年8月15日—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100、後龜山天皇: 1339年8月15日—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後一任天皇。

101、後小松天皇: 1382年4月11日—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將軍足利義滿的協助下,接收了南朝後龜山天皇交出的傳國神器,統一了南北朝。

102、稱光天皇 : 1412年8月29日—1428年7月20日。

103、後花園天皇: 1428年7月28日—1464年7月19日。

104、後土御門天皇 : 1464年7月19日—1500年9月28日。

105、後柏原天皇: 1500年10月25日—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後才行即位儀式。

106、後奈良天皇: 1526年4月29日—1557年9月5日 織田信長(1534年)誕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7、正親町天皇: 1557年10月27日—1586年11月7日。

108、後陽成天皇: 1586年11月7日—1611年3月27日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樂第覲見天皇。

109、後水尾天皇 : 1611年3月27日—1629年11月8日。

110、明正天皇: 1629年11月8日—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1、後光明天皇 : 1643年10月3日—1654年9月20日。

112、後西天皇 : 1654年11月28日—1663年1月26日。

113、靈元天皇: 1663年1月26日—1687年3月21日。

114、東山天皇 : 1687年3月21日—1709年6月21日。

115、中御門天皇: 1709年6月21日—1735年3月21日。

116、櫻町天皇 : 1735年3月21日—1747年5月2日。

117、桃園天皇 : 1747年5月2日—1762年7月12日。

118、後櫻町天皇 : 1762年7月27日—1770年11月24日 日本歷史上最後一位女天皇。

119、後桃園天皇 : 1770年11月24日—1779年11月9日。

120、光格天皇: 1779年11月25日—1817年3月22日。

121、仁孝天皇 : 1817年3月22日—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2、孝明天皇 : 1846年2月13日—1866年12月25日。

123、明治天皇: 1867年1月9日—1912年7月30日 實施明治維新(1868年)。

124、大正天皇 : 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5日 體弱多病。

125、昭和天皇 : 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 至現時為止日本在位最長和最長壽的天皇。在位期間與德國、義大利結盟,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遭中、英、美,蘇等國組成的盟軍打敗。

126、今上天皇:明仁 1989年1月7日—今。

日本在位天皇 今上天皇明仁如上圖

5. 日本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天皇

神武天皇(日本神話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照大神的後裔。有人說就是徐福,再論)
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推古天皇(日本第一個女天皇,敏達天皇的老婆,在位期間有著名的推古改革,執行者是聖德太子,也就是現在10000日元上的那位)
元明天皇(日本第四個女天皇,從她開始,日本開始鑄造銀錢和銅幣流通市場,她修建了平城京,並遷都於此,從此日本從飛鳥時代進入奈良時代。她還重用能人賢人當政,而且她是一位很簡朴的天皇)
元正天皇(日本第五個女天皇,元明天皇之女,她在位時候繼承母親的政治,並積極學習唐朝,大量派出遣唐使)
孝廉天皇(日本第六個女天皇,著名的風流天皇,和藤原仲麻呂(就是後來的道鏡和尚)胡搞的那位)
後鳥羽天皇(這個比較麻煩,因為當時安德天皇被平氏擄走,他抽簽成為天皇,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兩皇並立)
土御門天皇(後鳥羽天皇的兒子,他的即位一定程度決定了日本後面的幕府歷史。後鳥羽天皇的兩個妃子,一個是親幕派九條兼實的女兒任子,另一個是反幕派土御門通親的養女在子,誰先生了兒子被立,誰的勢力就會鞏固,結果任子產下一女,在子產下一子(為仁親王,也就是後來的土御門天皇)。土御門通親得以在政治上壓倒九條兼實。後來後鳥羽天皇決定傳位,鐮倉幕府的源賴朝送來表示忠心的上表。為仁親王即位,就是土御門天皇 )
醍醐天皇(紫式部小說《源氏物語》中桐壺帝的原型,另外,更重要的是,醍醐天皇在位時,是日本從唐風文化向和風文化轉型的時代)
後醍醐天皇(著名的倒幕天皇,在位期間爆發了「元弘之亂」。鐮倉幕府倒台後,後醍醐天皇推行王政復古,也就是歷史上的「建武新政」,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引起倒幕大將足利尊氏的不滿,足利尊氏逼迫後醍醐天皇退位,另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賜封足利尊氏為征夷大將軍,室町幕府從此開始。這是日本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退位的後醍醐天皇帶著「三神器」設法逃出,來到吉野,是為南朝。後來南朝勢力慢慢衰弱,最終將三神器交給北朝,南北朝時代結束。不過,根據後來日本歷史學家和明智天皇的決定,是認為南朝是日本天皇的正統,北朝後來只保留了名號)。
後陽成天皇(本人沒什麼太多事跡,但是所處時代比較亂,也是很多日本歷史迷比較喜歡的一個時期,安土桃山時期和江戶幕府的初期)
明治天皇(這個就不多說了,明治維新,大家基本都熟悉。值得欽佩的是,在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日本從一個內憂外患,資源貧乏的小國,一躍成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並有能力擴疆拓土,與西方列強一爭高下)
昭和天皇(就是裕仁,二戰時期日本的天皇,因為立場不同,各國評價不一,這里就不做歷史討論了。但是我想說一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我大概就知道這么多……

6. 日本天皇歷史悠久,其中三位沾染了哪些「怪

第一位,「明治天皇」

他書仍舊在世並執政的日本君主,幾十年來,一直健康不佳。早在皇太子時代,「明仁天皇」就被檢查出患有結核病。1995年,他做腹內手術,據說是摘除大腸息肉。2002年,他又被檢查出前列腺癌。第二年,還做了前列腺全摘除手術,並繼續進行癌症對症治療。2008年,由於治療中使用激素,「明仁天皇」患了骨質疏鬆症,同年,日本皇室又公布:天皇患有胃和十二指腸疾病,心臟也有極大不舒適。

7. 日本歷史上一共有幾個女天皇

日曾有八位女天皇 有的與中國交好(圖)編者按:近來,關於女性是否能夠成為天皇的問題在日本國內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其實在日本的歷史上,先後出現過10代8位女天皇,並形成了一段獨特的女帝時代。在人們的印象中,日本一直是一個奉行著男尊女卑思想的國度。然而在日本由古至今持續了126代的天皇中,出現過10代女天皇。從公元592年到770年,在不到200年的時間里,東瀛的國土上出現了8代6位女天皇,總計在位時間近90年,形成了日本歷史上特有的女帝時代。第一位女天皇嫁給了自己的哥哥推古天皇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她是日本第29代天皇欽明的公主。18歲時,美貌的推古被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敏達天皇納為妃子,5年後成為皇後。敏達天皇死後,推古一開始並沒有擠入皇室的統治核心,但是隨後發生的一件大事卻將她推上了天皇的寶座。公元592年,在位的崇峻天皇被權臣暗殺身亡。在平息叛亂之後,推古的兒子竹田皇子和侄子聖德太子為爭皇位鬧得不可開交。由於兩派人馬實力相當,相持不下,最後只好達成妥協,兩人都不當天皇,共同擁立38歲的推古為天皇。盡管身為女性,但推古天皇極具政治頭腦,她沒有對曾與自己的兒子爭過皇位的聖德太子秋後算賬,反而將他立為攝政王,輔佐自己執政。她通過自己的寬容,彌合了皇室內部的裂痕,在她執掌大權的36年中,皇室內部再未發生爭奪皇位的動亂,社會也因此而獲得了穩定。在聖德太子的輔佐下,推古天皇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她大力加強皇權,限制大貴族勢力,不遺餘力地推廣佛教,推動日本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推古天皇還主動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系,並試圖與中國平起平坐。607年,推古天皇派使團前往中國,她在國書中一改以往甘為中國屬國的提法,要求與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雖然推古天皇不肯向中國稱臣,但她卻積極主張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推古天皇曾4次派使團訪隋,隨著大量漢文化的輸入,日本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文化繁榮時代———飛鳥時代。628年,74歲的推古天皇病逝,她是日本8位女天皇中政績最為顯赫的,並且至今仍為日本社會廣泛稱道。兩度登基的女天皇想親率大軍侵略朝鮮推古天皇死後僅過了14年,皇極天皇成為了日本第二位女天皇。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一生中曾兩度登上帝位。皇極天皇原為第34代天皇舒明的皇後。舒明天皇駕崩後,日本皇室又陷入長時間的爭位危機。公元642年,各方終於達成妥協,於是產生了一位過渡的女天皇———皇極天皇。皇極執政期間,最大的貢獻是從權傾朝野達百年之久的蘇我氏家族手中重新奪回權力。皇極登基後,大臣蘇我入鹿的權勢急劇擴張,他倒行逆施,濫殺無辜,甚至處死了一位皇子。在皇極的默許下,皇族成員與朝中不滿蘇我氏專權的大臣們聯合,准備借韓國使者進獻貢禮之機,誅殺蘇我入鹿。645年6月12日,毫無防備的蘇我入鹿被騙入皇宮,中大兄皇子(皇極的兒子)親率武士將其剁成肉泥,隨後發兵剿滅了蘇我氏家族。經歷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後,身心疲憊的皇極主動宣布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病死,61歲的皇極在危急之中再度出山,並於次年重新登基為天皇,成為第37代天皇———齊明天皇。已步入晚年的皇極在重新登基後,變得奢侈揮霍,她大規模地修建亭台樓閣,大量徵用民工,加劇了社會矛盾。同時,皇極的野心大大膨脹,開始陰謀吞並朝鮮。661年,皇極親赴九州,欲統兵渡海西征朝鮮,但因旅途勞頓一病不起,並於當年7月死在了九州。兩年後,她的繼任者派兵大舉入侵朝鮮,結果在白村江戰役中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擊敗,皇極征服朝鮮的夢想徹底破滅了母女兩位天皇開創日本古代盛世686年,持統女皇成為了日本第三位女天皇,不過在日本歷史上她作為不大,也沒有留下過多記載。直到20多年後,元明和元正兩位女天皇的出現,又令世人眼睛一亮。元明、元正天皇是日本歷史上的第四和第五位女天皇。元明天皇於707年6月登基。極富政治魄力的元明採取了三項重要舉措:一是開始鑄造銀錢和銅錢流通;二是下詔興建平城京(奈良);三是任命能人作為重臣。這些措施大大促進了當時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710年3月,元明天皇正式下詔把國都從飛鳥的藤原宮遷到平城京,日本歷史上著名的「奈良時代」從此拉開了序幕。遷都奈良之後,元明繼續實行了很多穩定政治、發展經濟、繁榮文化的措施,而且成效顯著,盛世的前兆已經顯現。公元715年,元明天皇讓位給自己的女兒元正天皇。元明天皇是一位非常節儉的女性。721年,元明去世,她在遺詔中豁達地說,人都有一死,厚葬只能白白造成浪費,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她下令自己死後必須火葬,墳墓力求簡朴,不要奢侈,而且官員、百姓都要照常工作。作為一千多年前的天皇,能有這樣的見解,不能不說她是很開明的。元明的女兒元正天皇是一個極有涵養又略顯保守的女性,她的一系列執政方略都是秉承其母元明天皇。在這兩位天皇執政期間,日本的政治趨於穩定,經濟迅猛發展。在她們的推動下,日本還加強了對中國文化的學習與吸收。整個奈良時代,日本與唐朝的交往極為頻繁,多次派出遣唐使去中國學習,其中有一次派出的遣唐使竟有594人之多。那時,日本朝野以模仿唐朝的一切為時尚,就連平城京也是模仿長安城的格局建設而成。724年,元正讓位給聖武天皇,結束了9年的天皇生涯。盡管在政治上非常成功,但元正的個人生活卻是一場悲劇。由於身為天皇,她無法下嫁凡人,一生未婚,最終在孤獨中死去。風流女天皇愛上和尚公元749年登基的孝謙天皇是日本的第六位女天皇,也是8位女天皇中名聲最不好的。盡管身為天皇,孝謙卻不甘心重蹈元正天皇孤老終生的覆轍。她與表兄藤原仲麻呂搞起了地下戀情,並借口宮殿維修搬到了藤原家中,公開與其同居。754年,唐朝著名的鑒真和尚為孝謙天皇授戒,她忽然又在青燈黃卷中找到了精神寄託,打發寂寞的時光。4年後,一心向佛的孝謙女皇讓位給淳仁天皇,自己做了太上皇,專心吃齋念佛。然而孝謙一面念佛,一面還不忘尋歡作樂,很快她就找到了新的情人———和尚道鏡。764年,孝謙廢淳仁天皇,重新登基,改號稱德天皇。道鏡也跟著得勢,被封為國師,權傾一時。不過,道鏡得隴望蜀,他不再滿足於當天皇的情人,竟想篡奪皇位,結果陰謀敗露,最終被孝謙拋棄。770年,孝謙因患天花病死在宮中。除了上述提到的6位女天皇外,第七位女天皇明正天皇於公元1629年即位,在位14年;第八位女天皇是後櫻町天皇,1762年即位,在位8年;這兩人都無大的功績。後櫻町女天皇死後,日本的女天皇歷史畫上了句號。日本古代的天皇是掌握實權的,當皇權的交接出現危機時,為了避免大規模流血,保證政權的和平交接,就先由皇後或皇太後等實權女性即位執政,等到皇太子長大成人,她們再退位,讓皇太子即位。因此這些女天皇又被稱作「過渡天皇」。她們也確實起到了緩和權力之爭、避免流血沖突、保證皇位和平交接的作用。憑借自己的聰明才幹,她們在日本的歷史上書寫了重要的篇章,並成為日本天皇家族中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線。(劉作奎)參考資料:http://news.163.com/06/0217/16/2A65DBLA00011EOM_2.html

8. 日本歷代天皇簡介

第一系天皇簡介
日本從古代起即沒有改換朝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古代的天皇的事跡有來自傳說、神話之虞,從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能確認其實際存在,自應神天皇開始歷史之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起直至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這33位天皇在日本《古事記》中出現過。但自神武至第十四代仲哀,這14位天皇在歷史中無法確認,應該是《古事記》及《日本書紀》 為了完成從神代到人代的過渡而虛構出來的人物,而在仲哀天皇與應神天皇中間填充長達70年歷史的神功皇後,也不能說是實際的存在。因此,有著比較真實的存在依據的第十五代應神天皇,應該是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的真正祖先吧。此外,第一個應用「天皇」這一稱號的,應該是在推古朝攝政的聖德太子吧。他在遣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過隋煬帝的怒火。之前都以的日本統治者「王」或「大王」作為稱呼。我國《宋書·蠻夷傳》里所記載的「倭五王時代」中的「倭贊、珍、濟、興、武五王」,即是指自仁德天皇起至雄略天皇止,除履中天皇外的五位日本統治者。
第一系天皇一覽表
序號. 在位時間(西歷). 謚 號 . 1. 前660 - 前585 神武天皇 2. 前581 - 前549 綏靖天皇 3. 前549 - 前511 安寧天皇 4. 前510 - 前477 懿德天皇 5. 前475 - 前393 孝昭天皇 6. 前392 - 前291 孝安天皇 7. 前290 - 前215 孝靈天皇 8. 前214 - 前158 孝元天皇 9. 前158 - 前98 開化天皇 10. 前97 - 前30 崇神天皇 11. 前29 - 70 垂仁天皇 12. 71 - 130 景行天皇 13. 131 - 190 成務天皇 14. 192 - 200 仲哀天皇 15. 270 - 310 應神天皇 16. 313 - 399 仁德天皇 17. 400 - 405 履中天皇 18. 406 - 410 反正天皇 19. 412 - 453 允恭天皇 20. 453 - 456 安康天皇 21. 456 - 479 雄略天皇 22. 480 - 484 清寧天皇 23. 485 - 487 顯宗天皇 24. 488 - 498 仁賢天皇 25. 498 - 506 武烈天皇 26. 507 - 531 繼體天皇 27. 531 - 535 安閑天皇 28. 535 - 539 宣化天皇 29. 539 - 571 欽明天皇 30. 572 - 585 敏達天皇 31. 585 - 587 用明天皇 32. 587 - 592 崇峻天皇 33. 592 - 628 推古天皇(女) 註: 推古二年(593年)至推古三十年(622年)由聖德太子攝政。
第二系天皇簡介
孝德天皇統治的大化年間,以中大兄皇子(即後來的天智天皇)、中臣鐮足等人為首的改革派發動了日本歷史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過渡的大化革新。並經過天武、持統跟文武三代,將大化革新未盡的事業加以完成。之後,日本進入了封建社會,日本天皇制也進入了在歷史上為期不長的一段鼎盛時期。這一鼎盛時期貫穿了奈良時代,一直到平安時代中期。奈良時代(710-794年),可以說是女帝稱雄的時代。這一時期,先後經歷了元明、元正、聖武、孝謙、淳仁、稱德、光仁、桓武八代天皇,其中元明、元正跟孝謙(重登基後改稱稱德)三位均為女皇,在位統治近30年。此外,聖武天皇在位的25年,完全由光明皇後在幕後操縱。而淳仁天皇在位的六年,則由已宣布退位的孝謙女皇掌握實權。因此,這一時代真正由男性掌握權力的只有14年,為光仁天皇跟桓武天皇。延歷十三年(794年),桓武天皇將都城由平城京(即奈良)遷往平安京(即京都),平安時代開始。遷都的那一夜,火樹銀花,一派祥和的景象,似乎預示著新都平安京能夠「萬年平安」。可是,自70年後的平安時代中期開始,皇室頹廢,實權外落到藤原氏手中。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從此走上了衰敗的道路,被旁人所操縱。自藤原氏政權起,經歷平氏政權、鐮倉幕府、室町幕府、豐臣政權、江戶幕府,天皇無權這一凄慘的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千年左右。直到十九世紀江戶幕府滅亡,政權才被奉還於天皇。
第二系天皇一覽表
序號. 在位時間(西歷). 謚 號. 年 號. 34. 629 - 641 舒明天皇 35. 642 - 645 皇極天皇(女) 36. 645 - 654 孝德天皇大化、白雉 37. 655 - 661 齊明天皇(女) 38. 661 - 671 天智天皇 39. 671 - 672 弘文天皇 40. 673 - 686 天武天皇朱鳥 41. 686 - 697 持統天皇(女) 42. 697 - 707 文武天皇大寶、慶雲 43. 707 - 715 元明天皇(女) 和銅 44. 715 - 724 元正天皇(女) 靈龜、養老 45. 724 - 749 聖武天皇神龜、天平 46. 749 - 758 孝謙天皇(女) 天平感寶、天平勝寶、天平寶字 47. 758 - 764 淳仁天皇 48. 764 - 770 稱德天皇(女) 天平神護、神護慶雲 49. 770 - 781 光仁天皇寶龜、天應 50. 781 - 806 桓武天皇延歷 51. 806 - 809 平城天皇大同 52. 809 - 823 嵯峨天皇弘仁 53. 823 - 833 淳和天皇 天長 54. 833 - 850 仁明天皇 承和、嘉祥 55. 850 - 858 文德天皇仁壽、齊衡、天安 56. 858 - 876 清和天皇貞觀 57. 876 - 884 陽成天皇元慶 58. 884 - 887 光孝天皇仁和 59. 887 - 897 宇多天皇寬平 60. 897 - 930 醍醐天皇昌泰、延喜、延長 61. 930 - 946 朱雀天皇承平、天慶 62. 946 - 967 村上天皇天歷、天德、應和、康保 63. 967 - 969 冷泉天皇安和 64. 969 - 984 圓融天皇天祿、天延、貞元、天元、永觀 65. 984 - 986 花山天皇寬和 66. 986 - 1011 一條天皇永延、永祚、正歷、長德、長保、寬弘 註: 第37代齊明女皇為第35代皇極女皇重新登基後的稱號,因此她們是同一人;同樣,第46代孝謙與第48代稱德也是同一人。
第三系天皇簡介
在藤原氏掌握大權之後,天皇始終無法將權力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裡。除了藤原氏、平氏跟豐臣氏三個時期是關白攝政外,其餘時期的權力都是掌握在幕府將軍手裡。但不管是實際上也好,還是名義上也好,畢竟因為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的緣故,在皇權旁落後的歷代天皇中,也有那麼一些既不甘心做外戚或幕府政權的傀儡,並且也有一定實力的天皇,為將大權奪還而努力。後醍醐天皇即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繼後嵯峨天皇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即後深草天皇跟龜山天皇相繼即位,從那時開始,天皇開始分為兩個皇統——即後深草一系的持明院統跟龜山一系的大覺寺統。這兩派圍繞皇位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面對這種情況,對皇位繼承擁有決定權的鐮倉幕府採取不偏不倚的政策,制定了兩統交替即位的「兩統迭立」方案。按照這一方案,1318年,大覺寺統的後醍醐天皇即位。後醍醐天皇即位後,立即重用勤王派的大臣,與鐮倉幕府展開斗爭。各地勤王軍紛紛舉起討幕大旗。後來,由投靠後醍醐天皇的幕府武將足利尊氏給予鐮倉幕府致命一擊。1333年5月,鐮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將政權握在自己手中,並取我國漢光武帝劉秀消滅王莽、復興漢室之意,改年號為「建武」,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 建武中興」。然而,由於建武新政權對廣大武士階層採取防範政策,引起各地武士的不滿和失望。1335年7月,足利尊氏奏請天皇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未獲,憤然離京。次年5月,足利軍在湊川大敗朝廷的新田義貞軍和楠木正成軍,攻入京都。8月,足利尊氏擁持明院統豐仁親王為光明天皇。12月,後醍醐天皇逃入吉野山,並在此再次即位,稱為「南朝」,並稱京都方面的北朝為「偽朝」。日本進入長達50多年的南北朝時代。在南北朝時代,雖然北朝的持明院統居住在京都,然而,象徵天皇神權的「三神器」——八咫鏡、坂瓊曲玉和草剃劍卻在南朝大覺寺統手裡。因此,雖然幕府擁立北朝,但是北朝卻並不能算是「正統」。1392年,在將軍足利義滿(就是《聰明的一休》裡面的那個將軍,)的調停下,南朝的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予北朝的後小松天皇,自己進入京都大覺寺當了上皇。然而,足利義滿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即並沒有實行「兩統迭立」的方案。雖然大覺寺統後龜山天皇的後代們發現上了當,但是為時已晚。於是從後小松天皇開始,歷代的天皇均為持明院統的嫡系後代,而大覺寺統的皇族們再也無緣染指皇位。
第三系天皇一覽表
序號. 在位時間(西歷). 謚 號. 年 號. 67. 1011 - 1016 三條天皇長和 68. 1016 - 1036 後一條天皇寬仁、治安、萬壽、長元 69. 1036 - 1045 後朱雀天皇長歷、長久、寬德 70. 1045 - 1068 後冷泉天皇永承、天喜、康平、治歷 71. 1068 - 1072 後三條天皇延久 72. 1072 - 1086 白河天皇承保、承歷、永保、應德 73. 1086 - 1107 堀河天皇 寬治、嘉保、永長、承德、康和、長治、嘉承 74. 1107 - 1123 鳥羽天皇 天仁、天永、永久、元永、保安 75. 1123 - 1141 崇德天皇 天治、大治、天承、長承、保延、永治 76. 1141 - 1155 近衛天皇 康治、天養、久安、仁平、久壽 77. 1155 - 1158 後白河天皇 保元 78. 1158 - 1165 二條天皇 賓士、永曆、應保、長寬 79. 1165 - 1168 六條天皇 永萬、仁安 80. 1168 - 1180 高倉天皇 嘉應、承安、安元、治承 81. 1180 - 1185 安德天皇 養和、壽永 82. 1185 - 1198 後鳥羽天皇 文治、建久 83. 1198 - 1210 土御門天皇正治、建仁、元久、建永、承元 84. 1210 - 1221 順德天皇建歷、建保、承久 85. 1221 仲恭天皇 86. 1221 - 1232 後堀河天皇 貞應、元仁、嘉祿、安貞、寬喜、貞永 87. 1232 - 1242 四條天皇 天福、文歷、嘉禎、歷仁、延應、仁治 88. 1242 - 1246 後嵯峨天皇 寬元 89. 1246 - 1259 後深草天皇 寶治、延長、康元、正嘉、正元 90. 1259 - 1274 龜山天皇 文應、弘長、文永 91. 1274 - 1287 後宇多天皇 建治、弘安 92. 1287 - 1298 伏見天皇 正應、永仁 93. 1298 - 1301 後伏見天皇 正安 94. 1301 - 1308 後二條天皇 乾元、嘉元、德治 95. 1308 - 1318 花園天皇 延慶、應長、正和、文保 96. 1318 - 1339 後醍醐天皇 元應、元亨、正中、嘉歷、元德、元弘、建武、延元 97. 1339 - 1368 後村上天皇 興國、正平 98. 1368 - 1383 長慶天皇 建德、文中、天授、弘和 99. 1383 - 1392 後龜山天皇 元中 1331 - 1333 (北朝)光嚴天皇 正慶 1336 - 1348 (北朝)光明天皇 歷應、康永、貞和 1348 - 1351 (北朝)崇光天皇 觀應 1352 - 1371 (北朝)後光嚴天皇 文和、延文、康安、貞治、應安 1371 - 1382 (北朝)後圓融天皇 永和、康歷、永德 1382 - 1392 (北朝)後小松天皇 至德、嘉慶、康應、明德 100. 1392 - 1412 後小松天皇 應永 註: 從第96代後醍醐天皇到第99代後龜山天皇,這四代天皇是南朝天皇,居住在吉野山。但由於北朝沒有象徵神權的「三神器」,因此這四代天皇仍是「正統」, 所以按南朝來記代。直到後龜山天皇將「三神器」交予北朝後小松天皇,後小松天皇才能算是第100代天皇。
第四系天皇簡介
雖然自藤原氏以來,天皇皇權便已旁落到攝政關白或是幕府將軍手中,但使天皇的政治地位跌落至谷底的,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幕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1615年,幕府公布《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十七條,詳細地限制了天皇和公卿貴族的權力和行動。《法度》明確地規定,天皇「以學問為第一」,無須過問國事。凡宮廷官員的任命、天皇公卿的服飾冠帶、天皇的出巡等等均需徵得幕府的同意。《法度》中唯一保留天皇權力的條文只有第八條:天皇有權按「本朝先規」決定年號。於是,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際上,皇室的權力完全被幕府所剝奪。1853年,隨著培理艦隊的到來,日本鎖了兩百年的國門被堅船利炮敲開。日本歷史的年輪轉到了被稱為「幕末」的時期。隨著倒幕派的烽起,孝明天皇的去世,德川幕府統治走到了盡頭。1868年1月,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孝明天皇之子睦仁繼承皇位,改年號為「明治」,同時發布「王政復古」詔書。從此,天皇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心。1868年11月,明治天皇將都城由京都遷往江戶,同時將江戶改名為東京。遷都東京後,明治政府大張旗鼓地開始了資產階級改革,這就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不再是任由列強欺辱的封建小國,而是本身成為了帝國主義列強之一。對沙皇俄國的宣戰以及取得日俄戰爭的最後勝利,使日本的野心急速膨脹,最終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1926年,大正天皇沒,皇太子裕仁登基,改年號「昭和」。昭和時代初期,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大規模展開。1931年(昭和6年)秋,「九·一八」事變 爆發,日軍侵佔我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發動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 約30多萬中國軍民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系列戰爭,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帶來地獄般的災難,同時,日本人民也承受著戰爭所帶來的苦難。而昭和天皇裕仁,對於這一系列戰爭的發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1989年1月7日清晨,昭和天皇去世,前半段伴隨著戰爭的陰影,後半段構建了日本繁榮的基礎的昭和時代降下帷幕。同日,皇太子明仁繼位,改年號「平成」。
第四系天皇一覽表
序號. 在位時間 (西歷). 謚 號. 年 號. 101. 1412 - 1428 稱光天皇 正長 102. 1428 - 1464 後花園天皇 永享、嘉吉、文安、寶德、享德、康正、長祿、寬正 103. 1464 - 1500 後土御門天皇 文正、應仁、文明、長享、延德、明應 104. 1500 - 1526 後柏原天皇 文龜、永正、大永 105. 1526 - 1557 後奈良天皇 享祿、天文、弘治 106. 1557 - 1586 正親町天皇 永祿、元龜、天正 107. 1586 - 1611 後陽成天皇 文祿、慶長 108. 1611 - 1629 後水尾天皇 元和、寬永 109. 1629 - 1643 明正天皇(女) 110. 1643 - 1654 後光明天皇 正保、慶安、承應 111. 1654 - 1663 後西天皇 明歷、萬治、寬文 112. 1663 - 1687 靈元天皇 延寶、天和、貞享 113. 1687 - 1709 東山天皇 元祿、寶永 114. 1709 - 1735 中御門天皇 正德、享保 115. 1735 - 1747 櫻町天皇 元文、寬保、延享 116. 1747 - 1762 桃園天皇 寬延、寶歷 117. 1762 - 1770 後櫻町天皇(女) 明和 118. 1770 - 1779 後桃園天皇 安永 119. 1779 - 1817 光格天皇 天明、寬政、享和、文化 120. 1817 - 1846 仁孝天皇 文政、天保、弘化 121. 1846 - 1866 孝明天皇 嘉永、安政、萬延、文久、元治、慶應 122. 1867 - 1912 明治天皇明治 123. 1912 - 1926 大正天皇大正 124. 1926 - 1989 裕仁天皇昭和 125. 1989 - (明仁天皇)平成 註: 明治元年,「一世一元制」確立,即一代天皇一個年號。 因為現今的日本天皇明仁在世,所以沒有謚號,不叫做「平成天皇」。
異說天皇、准天皇與自稱天皇者一覽(旁系)
日本武尊 – 十四代仲哀天皇之父。『風土記』里記為「倭武天皇」。 神功皇後 – 十五代應神天皇之母。古時也將其列為歷代天皇之一。 菟道稚郎子 – 應神天皇皇太子。播磨國風土記記為「宇治天皇」。 市邊押磐皇子 – 十七代履中天皇皇子。二十三代顯宗天皇之父。播磨國風土記記為「市邊天皇」。 飯豐青皇女 - 履中天皇之女(也有其他說法)。二十二代清寧天皇死後,在二十三代顯宗天皇與二十四代仁賢天皇互相讓位之時,她曾代理天皇處理政務。扶桑略記等書記為「飯豐天皇」。 蘇我馬子、蘇我蝦夷、蘇我入鹿 - 大臣。邸宅被稱為「宮門」,兒子得到近似親王的地位。 聖德太子 - 日本書紀記為「豐聰耳法大王」、「法主王」。 間人皇女 – 三十六代孝德天皇的皇後、三十四代舒明天皇的皇女。三十七代齊明天皇死後,三十八代天智天皇即位之間的空檔,她似乎曾經即位過。有說法萬葉集里「中皇命」就是指間人皇女。 道鏡法王 - 769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之由而就皇位,而托宣是假的。 鹽燒王 - 天平寶字八年(764年)發生『惠美押勝之亂』,惠美押勝擁立他當「今帝」。後來惠美押勝軍與朝廷軍交戰時戰敗,他在逃跑途中被捕,之後被斬殺。 草壁皇子 –四十代天武天皇的皇太子,四十二代文武天皇之父。即位前就病逝,被追尊為「岡宮御宇天皇」,又稱為「長岡天皇」。 舍人親王 –四十七代淳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為「崇道盡敬皇帝」,又簡稱為「盡敬天皇」。 施基親王 – 四十九代光仁天皇之父。兒子即位後,追尊他為「春日宮天皇」,又稱「田原天皇」。 早良親王 – 五十代桓武天皇之弟,後被廢太子(785年沒)。800年,追尊他為「崇道天皇」。 平將門 - 桓武天皇五世孫。940年,以受到八幡神托宣為由而即位為「新皇」,同年戰敗身死。 敦明親王(小一條院) - 六十七代三條天皇皇子。1016年封為東宮,翌年即辭去東宮之位,後來受到院號宣下,得到准太上天皇的地位。 守貞親王 – 八十六代後堀河天皇之父。受封為太上法皇,稱為「後高倉院」,執行院政。 恆良親王 – 九十六代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後醍醐逃往吉野時曾一度將皇位讓給他,但隨著南朝成立,這件事就不成立了。 懷良親王 - 後醍醐天皇的皇子。做為南朝的征西將軍,擴張勢力至九州,受到明要求取締倭寇而被冊封為「日本國王」。 足利義滿 - 室町幕府三代將軍。受封為准三宮(待遇等同上皇)。之後不但是將軍,又被明冊封為「日本國王」。死後被封為太上天皇,不過幕府辭去了這個封賜。院號「鹿苑院」。 伏見宮貞成親王 – 一百零二代後花園天皇之父。生前得到太上天皇的尊號,院號「後崇光院」。 中興天皇 - 後南朝的初代天皇。九十九代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義。嘉吉三年十月即位,在吉野北山逝世。 自天王 - 後南朝的二代天皇。後龜山天皇的曾孫,中興天 皇的一宮,名叫尊秀。在奧吉野川上即位。長祿元年十二月,遭到赤松家遺臣暗殺。 南天皇 - 後南朝的三代(也是最後的)天皇。後龜山天皇之孫,小倉宮實仁親王的皇子,名叫尊雅。長祿二年八月,遭赤松家遺臣斬傷,負傷後在熊野的光福寺過世。 西陣南帝 - 應仁之亂時,山名宗全支持的後南朝天皇,名熊野宮雅信王。 誠仁親王 – 一百零六代正親町天皇的東宮。即位前就過世了,追尊為太上天皇,院號「陽光院」。 閑院宮典仁親王 – 一百一十九代光格天皇之父。1884年,追尊為太上天皇,謚號「慶光天皇」。詳見尊號一件。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據說在日光輪王寺門跡時代(1868年),被奧羽越列藩同盟推戴為「東武皇帝」。 熊澤天皇 - 後龜山天皇第十九代子孫,自稱為南朝第一百一十七代天皇,名諱「尊熟」也是自稱。 長濱天皇 – 自稱是八十一代安德天皇的後代。 璽光尊 – 戰後自稱新天皇的人。改年號為靈壽,命令天皇與皇族、甚至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都要到他的皇居參見,之後遷都金澤,私自發行紙幣,也是某新興宗教的教祖。 三浦天皇 - 南朝長慶天皇的後代,後醍醐天皇皇子尊良親王的另一種稱呼。 橘天敬 – 自稱是一百二十二代明治天皇的私生子,自名為耀禪宮義仁與小松中宮長仁等名字。

9. 日本天皇有哪些

日本天皇有德仁天皇、昭和天皇、明仁天皇、大正天皇、明治天皇。

1、德仁天皇

德仁(なるひと),1960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國第126代天皇,年號令和。是上皇明仁與上皇後美智子的長子,昭和天皇的孫子。御稱號為浩宮(ひろのみや),徽印為「梓」。1982年畢業於學習院大學歷史系,後繼續研讀,獲得碩士學位。



4、大正天皇

大正天皇嘉仁(1879年8月31日-1926年12月25日),日本第123代天皇。以皇太子身份繼位,改元大正。「大正」出自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5、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日語:めいじてんのう,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むつひと),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孝明天皇第二子,萬延元年(1860)被定為儲君,並賜名睦仁。

10. 尋日本歷史簡表及歷代天皇名錄時間表

中世

1、鐮倉時代 (1185–1333 )

鐮倉時代是日本幕府政權的開始,12世紀末,源賴朝在平安王朝末期打敗了貴族階級的實權派平清盛一族,以鐮倉(神奈川縣)為根據地,開始支配全國,並逼迫其弟源義經自殺,受封征夷大將軍,在鐮倉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並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賴朝建立的鐮倉幕府大約持續了140年左右,這段期間,稱為鐮倉時代.武士政治(武家政治)從鐮倉時代開始到江戶時代一直持續了大約700年左右。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源賴朝賜予了在戰爭中有功的武士為御家人,在當中最強的人使他們成為官員(守護.地頭)然後派遣到各地去.守護的工作是指揮御家人保護治安,而地頭則是從庄園收取稅金並管理.武士平時是住在農村,做農業,並且進行武藝的訓練.然在戰時時,才能為了鎌倉而戰.那是為了報答將軍所賜予的官位和土地的恩賜.
源賴朝死後,幕府的實權被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的娘家北條氏所掌.殺了3代將軍的源實朝後,北條氏讓在京都的貴族的子弟當上了將軍.然後實權卻是掌握在北條氏手中,北條氏的職位是執權而且是世襲.
13世紀初,後鳥羽上皇(1180~1239),為了打倒幕府而讓實權回到朝廷手中而發起了戰爭(永久之亂).但是上皇這一派被打敗,反而使的幕府的勢力更強了.在此亂之後,幕府定了貞永式目(御成敗式目)這個法律.這是定下了御家人的權利和義務武家最初的法律.
13世紀初,蒙古族的成吉思汗通過朝鮮,二次攻向九州北部。當時執權的是北條時宗(1251~1284),他招集了御家人拚命的抗戰,但是當時的日本武士都是一對一較多,而因此也為了元軍的集團戰法而苦。但是幸好在第二次的戰爭時,剛好有暴風雨,所以使的元軍慘敗.這次的戰爭雖然幕府戰勝了元軍,但是之後卻為了財政而苦.另外,因為是和元軍作戰,所以沒有所謂的戰敗地可收,所以無法給御家人賞賜也引起了很大的不滿,御家人對幕府不滿後,也開始不聽從幕府的命令,幕府的力量也因為衰退.
最後重整幕府勢力的是後醍醐天皇(1288~1339),他連合了對北條氏不滿的御家人來打敗了幕府,1333年鎌倉幕府被滅.

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由中央貴族掌握實際統治權的時代結束了,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鄙視平安朝貴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為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教,形成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紀元軍侵日戰爭客觀上使幕府進一步加強了對日本的統治。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天皇成為傀儡,幕府成為實際的政治中心。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獨特的武家文化。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在戰亂而不安的世代中,武士和農民追求著更強的宗教,而因此新興的佛教興起。這和平安時代的佛教是重視要求嚴格的戒律和學問不同,新興佛教是較為易懂,而重視實踐的.親鸞(1173~1262)提唱了只要念南無阿米陀佛,誰都可以被救,而開始了凈土真宗(一向宗).另外日蓮則是提唱只要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就會得救,而開始了日蓮宗(法華宗).另外在武士間流傳的則是由中國傳來的禪宗,禪宗是由榮西(臨濟宗鎌倉五山)和道元(曹洞宗福井縣永平寺)等高僧所宣揚.因為禪宗所強調嚴格的以坐禪來鍛煉精神的宗旨剛好和武士的性格不某而合.
在日本從古就有信仰神,但是那是以祭典為中心,而並沒有經典和教義等的東西.但是,在這個時代,伊勢神宮的神宮,參考了佛教的教義,將神道的理論基礎更為明朗化.
在文學方面,有描寫著武士的戰爭的文學(軍記物).而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平家物語》.《平家物語》中是以平家的興亡為主題,用佛教的無常觀盛者必衰的觀點下去看及記錄下活在日本全國戰爭中的人們.而它的流傳方式是有以漢語(和漢混交文)寫下的,也有琵琶法師一面彈著琵琶在人們面前講古的方式.另外在這個時代還有隨筆寫下的鴨長明(1153~1216)的「方丈記」和吉田兼好(1283~1350?)的「徒然草」.
在建築方面,則是有比在追求裝飾上更追求構造美的東大寺南大門,在那裡放置了仁王像(金剛力士像)等感覺有力的雕刻.在繪畫方面,在平安時代後期已經有了相當優秀的繪卷物「源氏物語繪卷」和「鳥獸戲畫」等,而接下來的時代更有了「蒙古襲來繪卷」等許多的繪卷被畫成.


1180年說:賴朝為討伐平氏而起兵,占據鐮倉,著手經營關東,設立了侍所。
1183年說:賴朝從後白河法皇處得到了公認的東國行政權。
1184年說:侍所及公文所(問注所)成立,鐮倉幕府的基本機構成形。
1185年說:賴朝開始依敕許設置守護、地頭。
1190年說:朝廷承認賴朝的地位,任命其為日本國總追捕使。
1192年說:賴朝就任征夷大將軍。
【鐮倉時代歷代將軍】
四代、五代為藤原將軍;六代以後為皇族將軍。
初代:源 賴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源義朝之子
二代:源 賴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 源賴朝之子
三代:源 實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源賴朝之子
四代:藤原賴經(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 九條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賴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 藤原賴經之子
六代:宗尊親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 後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親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 宗尊親王之子
八代:久明親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 後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親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 久明親王之子
2、建武新政(1333–1336)
鐮倉幕府滅亡後,1333年(南朝元弘3年、北朝正慶2年)6月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天皇的權力也進一步得到集中,設置中央最高機關記錄所、雜訴決斷所,重整天皇親政的政治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武一直是中興的象徵。近年來的歷史學家都記成「建武政權」。
後醍醐天皇在朝廷的一切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引起武士階層的普遍不滿、1336年(建武3年)、倒幕大將足利尊氏率兵反叛,很快攻陷鐮倉、建武政權終告瓦解。
3、南北朝時代(1336–1392 )
日本的南北朝發生於1336年-1392年,之前為鐮倉時代,之後為室町時代。在這段時期里,日本同時出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承傳。
尊氏對應後醍醐的南朝建立了北朝,於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兩個朝廷對立的南北朝時代一直持續到公元1392年,最後被北朝統一。以應仁之亂為契機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雖然戰亂持續但內外通商繁盛,農業、工業技術也有所提高。同時此時的倭寇襲擊了朝鮮和中國。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的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給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想開幕府,結果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嚴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
而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還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的勢力衰退,終於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的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
戰國時代:
一般以 1467年(應仁元年)為日本戰國的起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大坂夏之戰,攻滅豐臣秀賴統一日本為止共148年的歷史。

3、室町時代 (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6–1573 )
室町時代是日本史中世時代的一個劃分。
足利氏原是上野國豪族,而且更是鐮倉幕府將軍源賴朝同族,足利尊氏對應後醍醐的南朝建立了北朝,於1336年建立室町幕府。兩個朝廷對立的南北朝時代一直持續到公元1392年,最後被北朝統一。以應仁之亂為契機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開設幕府,是為室町幕府。 雖然戰亂持續但內外通商繁盛,農業、工業技術也有所提高。同時此時的倭寇襲擊了朝鮮和中國。
14世紀的前半期,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統一了南北朝,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幕府以後,曾企圖篡奪皇位。但在他死後,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阻止了此事。在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位,因繼承權問題而爆發了應仁之亂,自此幕府的權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於各地的守護大名,有的漸漸被守護代(副官)、家臣、國人篡奪政權,有的可以保持政權至戰國時代。從應仁之亂開始,至足利幕府滅亡,人稱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人民的強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京都中,幕府的權威日漸衰落,被管領細川家所干涉、擁立。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被殺,他的弟弟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擁立,後因與信長作對而被流放,幕府滅亡,正式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室町時代的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近世
1、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1568年–1603年 )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
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織田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織田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織田信長在1571年以世俗的力量擊敗了富有戰斗性的天台宗僧人,並且破壞了他們在京都附近的的修道中心——比睿山,還殺死了數千的僧侶。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1573年 ,他戰勝了當地的大名,放逐了最後一個足利將軍(Ashikaga shogun),開創了歷史上的安土桃山時期(the Azuchi-Momoyama period)
1577年 ,信長派他的主要戰將羽柴秀吉去攻佔西本州 (Honshu)的十二個國。
天正十年1582年 ,當織田信長帶領軍隊支援豐臣秀吉的時候,被手下武將明智光秀暗殺了,即本能寺之變 。
織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1584年 ,秀吉消滅了其他三個保護者,完全控制了京都,成為信長無可爭議的繼承人。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秀吉生來就是沒有姓氏的普通人,他被藤原(Fujiwara)家收為養子,被賜姓豐臣(Toyotomi),並得到了關白(kanpaku)的職位。這意味著全日本的內政和軍事都為他所控制。之後的一年中,他維持了與九個主要大名中三個的同盟,並繼續在四國(Shikoku)和北九州 (Kyushu)的戰爭。
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1590年 ,秀吉動用20萬軍隊,戰勝了控制東本州關東(Kanto)地區的最後一個敵手。剩下的大名都投降了。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
嚴格說來,日本戰國並非正式的歷史名詞,一般用來稱呼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之間大約百年間政局紛亂、群雄割據的日本歷史。在這個時代,傳統的貴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為多國大名乃至於「天下人」都成為可能。另外此時日本與歐洲人之間的貿易交流正式展開,基督教和火槍的引進改變了社會和戰爭型態。到了戰國後期,過往封建制度下的農奴地主關系也逐漸遭到破壞。以織田信長為首的各國大名逐漸擺脫以往的兵農合一制度,改采以現金雇庸浪人為職業軍人。同時早期各諸侯的國人土豪聯合體制也逐漸轉型成集權獨裁的軍國政體。於是大規模的會戰成為常態,統一的幕府也自戰火中歷練誕生。
今日多數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但結束時間則大致上有以下幾種說法:
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進入京都)。
1573年織田信長攻陷室町御所,室町幕府滅亡。
1590年豐臣秀吉消滅關東地方的北條氏,收服奧羽地方,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統一。
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江戶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於大阪夏之陣打敗豐臣秀賴,豐臣氏滅亡。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全國再度陷入混亂。當時最強大的大名德川家康利用政治手段控制大阪城的權力中心,招致多數大名與豐臣內部文官的不滿。1600年,不滿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與大名毛利輝元的號召下起兵討伐德川家康,雙方在關原之戰中交手,結果德川家康大獲全勝,成為全國實際的統治者。1603年天皇下旨封其為征夷大將軍,至此進入江戶時代。
2、江戶時代 (1603–1868)
江戶城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統治日本的年代,時間由1603年創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還。是日本封建統治的最後一個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工藝等一片繁榮。19世紀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戶,小說、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江戶時代的人們教育水平是在中古型態的國家中出奇地高的,當時的男性大部分皆識字,女子識字率也較高,一是因為私塾和寺子屋沒有特定收費,富人可繳交銀兩作學費,即使出身寒微,如一般農家也可交以少量農作土產作學費,學費的相較便宜令多數人皆有機會受教,其二隨著商業化,人流物流增加,生活技藝的提高也迫使人們必須識字以維持生計,故當日之日本社會的教育水平是頗高的。


四、近代、現代

1、幕末·明治時代 (1868–1912)
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所實行的苛政,不時激起眾多以務農為業的百姓反彈。對外則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大清帝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信仰。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
1867年,薩摩、長州、安藝等藩組成討幕聯盟,策劃武力討幕;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慶應三年(1867年)10月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把政權還給了天皇(史稱「大政奉還」,大政奉還圖現藏於日本東京聖德紀念繪畫館),標志著持續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統治結束;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即所謂「日清戰爭」)中擊敗大清北洋艦隊,在日俄戰爭(即所謂「日露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2、大正時代 (1912–1926)

明治天皇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七月三十日駕崩,皇太子嘉仁親王踐祚,改元大正,是為大正天皇,自此,進入大正時代。
明治天皇只有他一個兒子能存活下來,母典侍柳原愛子。父親死去後,以皇太子身份繼位,以易經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一句改元大正。成人以後,娶九條節子(貞明皇後)為皇太子妃。生有四子。即昭和天皇裕仁、秩父宮雍仁親王、高松宮宣仁親王、三笠宮崇仁親王。
他在位初期,經過明治年代的接受西方的文化與思想(明治維新),國家大致平穩發展,加上時值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不少甘願冒險的外國商人前來日本投資,造成新日本的一片繁華景象,令大正前期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前所未有的盛世。並於當時歐戰結束,民族自決浪潮十分興盛,民主自由的氣息濃厚,後來稱之為「大正民主」。
其浪潮影響到當時作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遂有林獻堂等人發起民族議會請願運動,爭取台灣人民對殖民政治的參政權。有研究日本史的台灣學者給他改了個外號,把「大」字加上一點變成「太」字,叫他作「太正天皇」,及稱呼他在位的年代為「太正年代」,意指在那時期的日本人的生活「太正點」(太美好)。(又,日語「太」的意思正好就是漢語「大」的意思。)
在位後期,由於他未能發揮出他父親的優點,加上關東大地震等天災人禍接續而來,被世人稱為「不幸的大正」。由於他患有腦病未能理政,最後被迫讓權療養,大正十年(1921年)由其子皇太子裕仁親王昭和天皇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死去,終年四十八歲。

大正時代是短暫而相對穩定的時期。該時代的根本特徵,是大正民主主義風潮席捲文化的各個領域。大正前期為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前所未有的盛世。並於當時歐戰結束,民族自決浪潮十分興盛,民主自由的氣息濃厚,後來稱之為「大正民主」。

3、昭和時代 (1926–1989)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2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來說,是黑暗的2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我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同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發動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約30多萬中國軍民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和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同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4、平成時代 (1989年——至今)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歿。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8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4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9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0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