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明朝的國號是什麼

日本明朝的國號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15 03:51:47

① 日本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我國漢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因為日本第一次到達大陸,拜見漢武帝時,太矮了,所以,漢武帝御賜「倭人」這一稱呼。

唐朝時期被稱為扶桑國,中國古代傳說東方有個地方叫扶桑,那裡有一種傳說中的神木,叫扶桑樹,太陽就從那上面升起來的。 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日本正好在中國東邊,所以,當時的人們就認為日本是扶桑國了。

到了明朝,日本浪人勾結中國的海盜,對中國沿海地域進行侵略和掠奪,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所以當時的中國人將這些浪人稱之為「倭寇」。「倭寇」的稱謂一直延續到近代。

(1)日本明朝的國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公元608年,日本聖德太子致隋煬帝「日出處天子致日沒處天子」國書,開始有與中國分庭抗禮想法,也是第一次提出」日出「之國的含義。

公元674年,武則天被稱天後,她直接中斷了倭國與唐朝的外交往來。公元701年,終於兩國之間又形成了外交往來,於是日本的外交使者又來請求改國號。

「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舊唐書》記載「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意思是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

② 明朝的正式國號到底叫什麼

朱元璋定的國號是「大明」而不是「明」,漢唐宋的國號就是「漢」「唐」「宋」。 根據吳晗先生的考證,朱元璋國號「大明」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大明的意義出於明教。明教本有明王出世的傳說,經過五百多年的民間傳播,成了眾人皆知的預言。韓山童,劉福通在河南起義後,朱元璋一度向小明王政權稱臣。後害死小明王,繼之而起國號大明。 2 朱元璋部下分紅巾軍和儒生兩類。紅巾軍早年追隨韓山童,劉福通,彭瑩玉等明教領袖都是明教徒,他們自然贊成用國號大明。 對儒生來說,雖然他們不信明教,但認為明是光明,分開是日月,古代的祭祀禮制相符。而且,明朝起於南方,拿陰陽五行來說,南方為火,神是祝融;北方為水,神是玄冥,當時蒙古政權起於北方,正好應了陰陽五行相剋的道理 再則,上古神話中也有「朱明」一說,正好又應了皇帝的姓氏。

③ 明朝時的日本叫什麼

明朝時候它已經叫日本了,但是我們中國仍然稱呼為倭奴,東瀛只是一些人給它另起的外號,當時沒有吳州

李氏朝鮮(1392~1910)
Yi Dynasty of Korea;Korean Dynasty

朝鮮封建王朝。以其創建者李成桂而得名。又稱朝鮮王朝,簡稱李朝。首都初設於開京(今開城),後遷至漢城。
1388年,高麗王朝左軍都統使李成桂發動政變,廢國王辛禑,控制軍政大權,擁立恭讓王。1392年廢恭讓王自立,定國號為朝鮮,1394年從開京遷都漢城。李朝承高麗舊制,1469年頒布《經國大典》,從法律上固定其統治體制。15世紀前期是其繁榮時期,經濟、文化都較發達,對外遠征對馬,消除倭患,與中國明朝保持友好往來。15世紀下半葉~16世紀,土地兼並加劇,文武官員爭權的士禍黨爭頻仍,國力削弱。1467年爆發咸鏡道農民戰爭。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壬辰衛國戰爭爆發,在明朝援軍的幫助下,於次年擊敗日本侵略軍。1876年,日本再次入侵,與朝鮮簽訂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此後歐美列強相繼逼迫朝鮮簽訂不平等條約,民族危機加深。壬午兵變後,日本取得在朝駐軍的權利。甲午農民起義爆發後,日本乘機出兵干涉,策劃乙未事變,成立親日政府。日俄戰爭中,日軍侵佔朝鮮,強迫李朝政府接受《朝日協定書》和《乙巳保護條約》,朝鮮淪為日本的保護國。1905年日本在漢城設統監府(後為朝鮮總督府),1907年迫高宗退位,並迫簽《丁未七款條約》,解散朝鮮軍隊。1910年通過《日韓合並條約》吞並朝鮮,李朝滅亡。
李朝的統治機構,中央最高國家機關為議政府,下設6曹。分全國為8道,道下設州、府、郡、縣。軍事方面,置三軍府,後改設五衛都總府,地方防衛組織設陸軍和水軍,廢私兵,行府兵制,設軍保,徵收「軍布」或「保布」作為軍事開支的財源。經濟上,實行土地國有制和科田法,重新分配全國土地,按科(等)授予官員土地,分公田和私田兩種。為把生產者束縛在土地之上,又實行號牌法和鄰保制。壬辰衛國戰爭以後,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④ 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的日本,在古代是被怎麼稱呼的

日本列島上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⑤ 日本古代叫什麼 台灣古代又叫什麼

日本古稱有西潘戈、東瀛、扶桑、大和國、倭國。
日本:在我國古代,起先稱日本為「倭」,較早見於文獻的有:蓋國在鉅燕南、倭北。倭屬燕。(《山海經·海內北經》)成王之時,越裳獻雉,倭人貢暢。(王充:《論衡·恢國篇》)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漢書·地理志》)自西晉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倭立傳以來,史不絕書,中國人對東方海中倭國的情況,逐漸有了具體而深入的認識,中日兩國的友好往來也益見頻繁起來。

我國古代何以最初稱日本為「倭」,上引文獻均未作說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詩經·小雅·四牡》雲:「四牡周道倭遲。」《說文》釋倭:「
順貌,從人,委聲。」有人說,倭字從人又從禾、從女,蓋由倭人素以稻米為主食,女多男少而來。這種解釋,顯然是一種無稽之談,純屬附會。一些學者認為,古之稱日本為「倭」,可能同「匈奴」、「鮮卑」一樣,只是一種音譯;因為日本民族稱「和」,「和」為「倭」的諧音字。這個說法,似乎比較有道理。

然而,現在日本語中的「和」、「倭」二字均讀為yamato,與「和」、「倭」二字原來的發音迥異,這又作何解釋呢?

在日本語中,「倭」讀為yamato實始於日本現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記》(公元712年)和《日本書記》(公元720年),二書均為安萬侶所著,比我國最早記載日本「邪馬台」王國和「卑彌呼」女王的《三國志》晚了400餘年。安萬侶誤以為《三國志》所載「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就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功皇後,但神功皇後與卑彌呼的年代不符,於是將神功皇後以及她以下諸皇的年代拉長,以合卑彌呼的生活年代;《三國志》說邪馬台王國的人「壽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這或許就是安萬侶任意拉長的根據。日本古史紀年與中國史籍相符始於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純屬口頭傳聞,那時既無文字,又無歷法,怎麼可能有精確的歷史紀年呢?所以,日本國內研究日本古史的學者,關於崇峻天皇以前的歷史,寧肯相信中國正史的記載,也不輕易引證日本古史中那些傳說。

既然安萬侶誤認為神功皇後就是卑彌呼,而卑彌呼的都城是邪馬台,於是神功皇後的都城也變成邪馬台了。這樣,日本平安朝奠都以前歷代天皇所居的畿內即「大和」地方,只好與九州島的邪馬台合二而一。而中國原來稱「倭」,日本素來名「和」的這兩個字,在發音上非讀yamato不可了。日本語「倭」、 「和」二字之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讀音,其奧秘就在這里。至於安萬侶這樣做究竟出於什麼用心,那不是這里所要探討的問題。

至唐代,中國始稱「倭」為「日本」。在《舊唐書·東夷傳》中,「倭」與「日本」分列並敘,《新唐書·東夷傳》則單敘日本,不再有「倭」的名目,並對改「倭」為「日本」作了如下的說明: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新唐書》為宋歐陽修、宋祁等所修,以上說法當有所據。從這段話看,「倭」改國名為「日本」當在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以後。然而,為什麼要改國名,以及取名「日本」的緣由,其說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要改「倭」為「日本」呢?說是倭國派到中國的使者略懂「夏音」(漢語)之後,發覺「倭」的含義不好,此後就改稱「日本」了。如前所述,中國古人稱日本為「倭」,原本只是「和」的音譯,本身並無貶義,所以,以其「惡」的說法難以置信。

再是說倭人改國號為「日本」,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這種說法也值得懷疑;因為認為日本「近日」,那隻能是中國人的觀念———日本在中國東方遙遠的海上,從視覺上感受,似乎正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說:「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淮南子·天文訓》也說:「日出於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是謂晨明。」身居日本列島的人,並不見太陽從本土升起。因此,說日本是「日之所本」這種觀念只能產生在中國,後來日本人這樣說,也顯然是受了中國觀念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倭國附近原有一個小國叫「日本」,為倭所吞並,後來倭國遣唐使者便對中國人冒用「日本」這個名稱了。這一說法,當時就很可疑,更不足為據了。

倒是唐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提供了一條罕為人知的證據,或許有助於解開「日本」國名來源之謎:「武後改倭國為日本國。」(《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原來,倭國是遵照唐代女皇武則天的意見才改國名為日本的。張守節系玄宗時人,離武後統治時期不遠,他的說法當有所據。如果此說確定無誤,以上種種疑惑也就不復存在了.

台灣古稱有:
秦朝稱台灣為「瀛州」
三國時期稱為「夷州」
隋代改為「流球」
宋朝稱「毗舍耶」
明初又叫做「東番」,後來則有「雞籠山」、「北港」、「笨港」、「台灣窩」等諸種稱謂
明代萬曆年間,才開始有「台灣」之稱
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台灣,曾改名為「東郡」
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台灣的稱呼在歷史上時有不同。古有稱「台員」、「大員」、「大灣」、「東番」、「笨港」、「北港」等,葡萄牙人取名為福爾摩沙,乃「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之意。

台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求」。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稱: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里,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台灣。《元史·琉求傳》(二百十卷)中寫道:「琉求,在南海之東。漳、泉、興、福四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可見,琉求即指台灣。歷史上,「琉求」還被寫作「流求」、「琉球」等。明代,台灣被稱作「雞籠」,並已開始使用「台灣」這一稱呼。當時的「琉球」指現在的琉球群島。在明代,琉球群島不屬日本,有自己的政權。詳見《明史·雞籠傳》和《明史·琉球傳》。
三國時,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詳見《三國志·吳志·孫權傳》。當時孫權的這支部隊在台灣駐扎了一年時間,後因軍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陸。詳見《臨海水土志》。這是台灣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政權統治及駐軍記錄。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宗主權屬於中國。
《隋書·流求傳》載:公元607年、610年,隋煬帝(楊廣)曾兩次派人到當時稱為「流求」的台灣島。第二次率兵萬餘人,從廣東潮州起航,經一個多月的航行,到達流求時,流求人以為是大型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這是中國軍隊第二次來到台灣。
《元史·琉求傳》載:元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萬戶楊祥請以六千軍往降之......冬十月,乃命楊祥充宣撫使,給金符,吳志斗禮部員外朗,阮鑒金部員外朗,並給銀符,往使琉求。這就是忽必烈派人到台灣宣撫的記錄。
元代在澎湖設立巡檢司,並課稅。汪大淵《島夷志略》記載曰,澎湖「地隸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職巡邏,專捕獲」,兼辦「鹽課」。
明代,日本曾企圖進攻「雞籠」,琉求國派使者通知中國防備。《明史·琉求傳》載: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台灣,密邇福建。尚寧遣使以聞,詔海上警備。台灣位於大陸與琉球之間,從這里可以看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不是琉球的領土。
明朝在澎湖駐軍。《明史·兵三》中記載:天啟中,築城於澎湖,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築炮台以守。
明朝中葉,福建巡撫黃承玄基於當時倭寇侵擾中國,提出要加強澎湖防衛,並隨時察視台灣。當時台灣北部的居民主要居住在雞籠和淡水兩個漁港,為防禦的重點。詳見《明經世文編·黃承玄》。
1603年,沈有容率軍到台灣,驅逐倭寇。詳見《東番記》。
明末,盤踞在台灣的海盜鄭芝龍降明。經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批准,鄭芝龍從福建向台灣移民。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詳見《賜姓始末》,黃宗羲著。
以上歷史,都是台灣在被荷蘭人侵佔前的歷史。荷蘭政府不是統治台灣的第一個政府。早在三國,台灣就是東吳的統治下,說孫權到台灣當海盜毫無依據。孫權的部隊從台灣帶回原住民,並不能說明中國對台灣沒有主權,也不是做海盜的依據。荷蘭人才是入侵台灣。台灣的宗主權屬於中國,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台灣在清代建省。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

⑥ 明朝的正式國號是「明」還是「大明」

明朝的國號全稱是「大明」,明朝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二「國號」條:「國號上加大字,始於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稱之詞。」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中只有三個朝代正式國號帶有「大」字,就是大元、大明、大清。其餘各朝的「大」字,均系臣下或屬國所加尊稱。

⑦ 明朝時的日本叫什麼

叫東瀛,扶桑,倭國 正式名字就叫日本!

⑧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明朝時期。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戰國最早出自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武田信玄把中國的戰國名稱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8)日本明朝的國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在明朝時期在位的皇帝有,明太祖朱元璋 --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 --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日本戰國時代在位的總共有五位天皇,分別是後土御門天皇(1464~1500)、後柏原天皇(1500~1526)、後奈良天皇(1526~1557)、正親町天皇(1557~1586)、後陽成天皇(1586~1611)。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⑨ 日本戰國時中國是在什麼時期

明朝,日本戰國時代時間是1467—1585年或1615年,明朝時間是1368年-1644年。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9)日本明朝的國號是什麼擴展閱讀:

日本戰國時期明朝發生的歷史大事:

1、隆慶新政

隆慶新政是明穆宗朱載垕統治時期明朝出現的承平時期。

明穆宗統治期間以隆慶作為年號,明穆宗因為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宮外藩邸,所以較為體查民情,《明史》說他「端拱寡營,躬行儉約」。

明穆宗比較寬容,用人不疑,文有徐階、高拱、張居正、楊博,武有譚綸、王崇古、戚繼光、李成梁。因此果斷地清除一些前朝政治腐敗和經濟積弊,逐步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節流開源,抑制土地兼並。國家政治局面穩定,經濟向好發展。還實行一些軍事改革,主要措施是整飭武備,核實功罪,嚴明賞罰,加強訓練,鞏固海防和加強長城防禦能力。

這一時期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比嘉靖朝後期有了較大的改觀,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其為隆慶新政。

2、張居正改革

隆慶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後,因為李太後與司禮監太監馮保的支持,張居正代高拱為內閣首輔。

當時明神宗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十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

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國時代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