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一戰時日本是什麼體質

一戰時日本是什麼體質

發布時間: 2022-06-16 01:58:39

❶ 介紹一下一戰時的日本

一戰時的日本是協約國,是德國的對頭。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開巴黎和會,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就被日本、英國、法國給分了,還有當時德國在我們國家的膠東半島的殖民地也被日本人給強去了

❷ 一戰前的日本為什麼那麼強

首先要澄清的一點是,日本並不強大。也許在亞洲范圍內,日本毫無爭議是第一強國,但是在歐美,日本的實力就差了許多。

首先是一戰時期,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在國際社會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日本在一戰裡面完全就是打醬油了。日本只是看著同盟國失敗在所難免,所以對德國宣戰。而他們的實際目標是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所以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戰爭當中。

而在二戰時期,這個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日本在1939年5月,對蘇聯控制的蒙古地區發動了試探性的作戰。為此日本不惜動用了包括關東軍在內的大量精銳部隊,並且出動了自己所能動用的大部分坦克裝甲車輛,但是在裝備和軍事思想上落後蘇聯整整一個時代。在蘇蒙聯軍的不對稱打擊下,參戰的接近10萬軍隊當中,能安全撤回中國境內的只有數千人。這就是諾門坎戰役。這場戰役之後,日本在整個二戰歷史上,再也沒有敢對蘇聯動一絲一毫的歪腦筋。

而在跟美國的戰爭當中,除了偷襲珍珠港稍微能夠算是成功之外,就再也沒有一次成功的戰例。中途島、萊特灣、所羅門,每次海戰都損兵折將,鎩羽而歸。瓜島、塞班、硫磺、沖繩……每次陸戰,雖然這些小島上根本無法展開美國優勢的裝甲部隊,雖然日軍作戰意志極強,幾乎沒有投降的日軍。但結果仍然是日本慘敗。

而日本在中國大陸的勝利,更多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更加落後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當時的軍隊,基本上除了幾個精銳的美械師和德械師之外,其它部隊大多是沒經過多少訓練,比民兵強不了多少的軍隊,當然比不上經過正規職業軍人訓練的日軍了。

在東南亞,日本的對手是荷蘭、英國和法國。荷蘭和法國本土已經淪陷,英國正在德國的轟炸中焦頭爛額,當然沒多少力量來和日本作戰。更多的都是殖民地本土軍隊在作戰,有多高的作戰意志就可想而知了。至於說大名鼎鼎的Z艦隊,炒作的那麼高,不過是英國為了鼓舞士氣的無奈之舉,只有一艘還沒磨合完成的新式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這樣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撼動日本的聯合艦隊。所以馬來海戰的悲劇也就成為了必然。

最後總結,日本海軍,雖然裝備上差距至少在前期並不大,但是作戰思想落後,雖然空有巨大的噸位和強大的紙面實力,但在美國先進的海軍作戰思想和艦隊組成上,被完爆。

日本陸軍更是跟當時世界一流軍隊存在著巨大的代差。日本引以為豪的98式坦克,在蘇聯即將淘汰的T26和T46面前,就像是玩具,更別提T34和KV1這樣的坦克了。

另外,日本的戰爭潛力在跟歐美列強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的無線電很早開始在美國人面前就是透明的了,而且日本在雷達、飛機、魚雷、戰艦製造工藝方面全面落後。更別提每年下水的艦只的噸位比了,更是沒法比。同時日本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都極度貧乏,在戰爭後期,日本大量飛機和軍艦都沒法出動,只能在家趴窩怕。

所以,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日本,遠不能說是強大。只能說是一個二流強國而已。

❸ 日本在一戰中是什麼角色

不是同盟國,是協約國。同盟國主要有德國、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等。其他諸如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義大利(本來是同盟國,後來在戰前轉向協約國)、中國、日本都是協約國。日本在亞洲以攻擊同盟國為名,攻擊德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例如從德國手裡搶奪了中國的膠州灣和青島。而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卻連要回自己的土地都沒有實現,所以中國也沒有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❹ 日本參加一戰的實質是什麼

一戰

(2002-11-28 12:10:50)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由於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導致的一場爭霸戰爭,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劫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為了爭取和平,促進發展,人們力圖從歷史的災難中汲取教訓,以之作為前車之鑒,這促使史學家們加強了對戰爭史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即是學者們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擬就國內「一戰」史的研究概況作一簡介。

一、關於戰爭緣起與戰爭責任
1.戰爭緣起:
(1)「英德矛盾主要說」:司徒琳認為,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趙輝傑認為,1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系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沖突對於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於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2〕

(2)「法德矛盾主要說」:陳漢時認為,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3〕

(3)「俄德矛盾主要說」:張含英認為,「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沖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斗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4〕。

2.戰爭責任:
羅天煥認為,兩大集團中各國所應承擔的責任是不盡相同的。法國雖不能說是「無辜」的,但至少是被動的;俄英兩國對戰爭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義大利對於一戰的爆發不應承擔什麼責任;奧匈帝國對於戰爭發生的近因要比上述國家負更多的責任;德國是最熱衷於發動戰爭的國家,德皇威廉二世是一戰的罪魁禍首。〔5〕

潘人傑、李巨廉認為,應從「時代」、「格局」和「人」三個層次來看待戰爭緣起和戰爭責任。從「時代」看,現代條件下的大國霸權主義,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經濟和技術的迅猛提高,是20世紀初可能發生世界大戰的條件;從「格局」看,20世紀初兩大對立的同盟體系和軍事集團的新格局的形成,為從局部戰爭演化為全面戰爭埋下了禍根;從「人」看,通向一戰的道路有很大的自發性特點,這與大國當權人物的決策行動和對危機的處理有關。政策和行動僵硬,缺少必要的妥協和綏靖,促成了兩大集團迅速迎頭相撞。〔6〕

二、關於一戰和美國
1.美國的中立與參戰:史煦光認為,美國在一戰中是中立還是參戰、何時參戰、以何種形式參戰,取決於能否保持其「利益線」。即在戰時利用戰爭形勢,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額利潤,並趁機向世界擴張;在戰後能收回戰爭貸款,進而以仲裁員身份取得國際事務的支配權。美國參戰的直接原因是保持中立的利益線被突破,於是只能以參戰去獲取中立國不再能有的利益。〔7〕

2.美國的調停外交:吳瑞、楊春龍認為,調停外交是一戰時期美國對歐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以調停促成妥協,將兩大集團互相對峙和牽制的格局繼續維持到戰後,自身則因勢乘便為稱霸世界鋪平道路。〔8〕

三、關於中國參戰和參加巴黎和會
1.關於中國參戰問題
(1)「日本影響說」:吳瑞認為,一戰期間北洋軍閥內部在中國參戰問題上的爭執即「府院之爭」,其實質是美日兩國爭奪對中國控制權斗爭的反映,其結果是以段祺瑞為代表的參戰派取得了勝利,即日本侵華勢力取得了勝利。〔9〕

(2)「美日共同影響說」:李子雄認為,中國參戰是美日兩國共同影響的結果。美國的外交活動打破了中國在參戰問題上的外交僵局,美國參戰給中國參戰打下了客觀基礎;日本則通過政治上操縱中國軍閥和經濟上收買中國軍閥使之同意參戰。美日兩國在中國參戰問題上都起了重大作用。〔10〕

2.對中國參加一戰和參加巴黎和會的評價
在此問題上,史學界多持否定態度。袁繼成、王海林則認為對此不能一概否定,冷靜地把中國參加一戰和巴黎和會這兩件事放到中國近代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爭取國家獨立的歷史長河裡考察,就會覺得中國參戰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有失亦有得:第一,收回了德、奧在華特權;第二,簽訂了對奧、對匈、對保條約,成為國際聯盟成員;第三,中國代表在和會上的抗爭,既是中華民族義憤的反映,也反過來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和新抗爭。〔11〕

四、關於戰爭與革命的關系
「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的公式能否用來解釋一戰與革命的關系問題,史學界存在不同意見。

1.肯定意見:石森認為,不能否定革命斗爭對制止戰爭的重要作用。戰爭與革命都是階級斗爭的形式,戰爭雖不是產生革命的根本原因,但戰爭往往是加速革命的一個重要條件。革命力量強大時,就有可能推遲和制止戰爭的爆發,德國和其他國家的革命運動雖未能制止一戰,但對加速大戰的結束起了重要作用。〔12〕姚海認為,十月革命道路的最基本特點是由一戰造成的〔13〕。潘黎明認為,一戰是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得以順利實現的首要因素,兩次革命均發生於一戰期間,國際帝國主義無暇他顧,因而使革命獲得成功。〔14〕

2.否定意見:茅海建認為,革命和戰爭之間沒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關系,一戰並非是被革命制止的,而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各國革命運動高漲的情況下結束的,這些革命對加速戰爭的結束起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大戰主要是以軍事上的勝負而告終的。〔15〕夏季亭認為,十月革命後蘇俄退出一戰,這對蘇俄來說是正確的,但其客觀後果之一不是加速而是推遲了戰爭的結束。一方面蘇俄為換取德國停止進攻而作出許多讓步,使德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大受優惠,協約國的處境則艱難起來,延緩了德國的投降;另一方面,致使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德國軍隊戰場上的失敗,十月革命只是對德國人民的反戰斗爭產生了一定影響,它與蘇俄退出戰爭給德國帶來的惠益相比只佔第二位。〔16〕

五、關於一戰的影響和地位
1.一戰的世界性
龔敏認為,一戰是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對國際政治格局和經濟格局具有世界性的深刻影響。〔17〕李植枬認為有四個原因使一戰成為世界性的戰爭:第一,統治世界的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各控制著一批殖民地和附屬國,一國參戰也意味著其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參戰;第二,一戰是為了重新瓜分世界,交戰雙方在世界范圍內展開爭奪;第三,為了戰勝對手,交戰雙方都極力拉擾別國入伙;第四,世界已從經濟上聯成一氣,資本輸出和經濟利益必然影響各國對待戰爭的態度。〔18〕

2.一戰的影響:
盧文璞認為,一戰對世界現代歷史進程的影響決不亞於十月革命,而且十月革命與之緊密相聯,因此,這兩個事件可同視為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標志。〔19〕夏季亭、張欽賢認為,一戰對世界現代史的影響是深遠的、廣泛的,應該將一戰列入世界現代史的范圍之內。〔20〕

除上述幾個問題外,一些學者還對一戰參戰國的數目進行了考證。有人認為參加一戰的國家是39個〔21〕,有人認為是36個〔22〕,還有人認為應為37個〔23〕。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餘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又使這一矛盾進一步加劇。

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德、意、日三國,相繼發動了局部侵略戰爭,最後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首先揭開這次戰爭序幕的是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沈陽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向當地中國駐軍發起進攻。1933年1月,日軍開始向華北進犯。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向駐守北平西南郊蘆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從此全面開展了歷時8年的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是德軍入侵波蘭以至西歐各國。戰爭分五個階段。

戰爭第一階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進犯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不列顛帝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聯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於波蘭幾乎沒有戰爭准備,雙方實力又極為懸殊,波蘭很快就被德軍佔領,國家滅亡。9月17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蘭,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地區。9月28日,德蘇簽訂了「定界」條約,確定了雙方各自在波蘭的佔領地區。

從戰爭爆發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戰前外交方針,企圖將德國侵略禍水引向蘇聯。而法西斯德國則利用戰略間歇,積極准備進攻西歐各國。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軍兵團未經宣戰即侵入丹麥並佔領該國領土。同時,開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為首的親法西斯分子(所謂「第五縱隊」)的協助下,法西斯德軍在挪威的戰斗行動經兩個月便以佔領全境而告結束。

法西斯德國軍政頭目早在結束挪威戰役之前,就已著手實施「黃色計劃」,這計劃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加入反對英、法的戰爭。8月,意軍侵佔英屬索馬里和肯亞、蘇丹各一部,9月中,又從利比亞侵入埃及,企圖進逼蘇伊士。希臘軍隊打破了意軍由阿爾巴尼亞向希臘發展進攻的企圖。1941年1—5月,不列顛帝國軍隊將意軍逐出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衣索比亞、意屬索馬里、厄利垂亞,義大利艦隊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損失。1941年初,德軍組成一個「非洲軍」,由隆美爾將軍指揮開到北非。德、意聯軍於3月31日轉入進攻,4月下半月進抵利比亞、埃及邊界。

在歐戰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進一步擴大了。日軍向中國內地進攻,開始佔領華南地區,侵佔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戰役)。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德在侵英的同時,注意力已轉向東方。與進犯蘇聯的計劃密切相關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強。法西斯德國在准備侵蘇戰爭過程中,先後入侵巴爾干半島、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希臘,奪佔了克里特島。

法西斯德國在戰爭第一階段的軍事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對手未能聯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統一的軍事領導體系。到戰爭第一階段末,幾乎全部西歐和中歐國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佔領或淪為附庸,其經濟和資源被用於准備侵蘇戰爭。

戰爭第二階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地進犯蘇聯。22日、24日,丘吉爾、羅斯福分別代表英國和美國政府發表聲明和通過締結協定,支持蘇聯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

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的蘇德戰場,從軍事行動一開始就異常激烈。頭幾個月里德軍侵佔了大片俄國領土。蘇軍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間的冬季總攻的結果,使法西斯的「閃擊戰」計劃遭到了徹底破產。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對美戰爭。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國家對日宣戰;12月11日,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宣戰。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經過廣泛的准備,於1942年7月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會戰之一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奪取了制海權,佔領了香港、緬甸、馬來西亞連同新加坡要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各重要島嶼及其他地區。重創英、美、荷聯合艦隊,日本在太平洋戰區的地位得到了加強,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軍事基地。從1942年上半年起,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開始增加,日本艦隊在珊瑚海海戰(5月7—8日)和中途島海戰(6月)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於1942年底在太平洋轉入防禦。日本帝國主義者被迫放棄了對蘇作戰的打算。

戰爭第三階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反攻,合圍和粉碎了敵軍33萬人的集團。蘇軍奪取主動權後,於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頓巴斯、列寧格勒附近和戰場其他地區對敵實施了毀滅性突擊,將敵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戰前居住過4000餘萬人口的大片國土。敵軍218個師被擊潰,約5000門火炮、7000輛坦克、1.4萬余架飛機被擊毀,法西斯德國已無力補充這些慘重損失。這些勝利,從根本上破壞了德國的軍事實力,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戰場的軍事政治形勢。從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對德宣戰的國家由15個增加到36個。

從1942年秋開始,英、美的戰斗行動積極了一些。盟國較大兵力的戰略航空兵被調整來轟炸德國的城市、工業目標和軍事目標。在大西洋交通線上與德國潛艇斗爭的效率也有提高。盟軍統帥部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統一指揮下,在北非的軍事行動表現了相當大的積極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13個師)在西西里島登陸,並攻佔該島,9月初又派登陸兵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均未遭意軍重大抵抗。英美軍在義大利的進攻,適逢墨索里尼制度由於以意共為首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斗爭而陷於嚴重危機。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奧元帥成為新政府首腦,於9月3日與美、英簽訂了停戰協定。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戰爭第四階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裝力量在太平洋和亞洲的較大范圍內展開了進攻。1944年夏秋蘇軍進行了數個較大的進攻戰役。芬蘭政府於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退出法西斯集團,並於1945年3月4日對德宣戰。由於進行了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白俄羅斯全境、立陶宛大部獲得解放。蘇軍以及波蘭第一集團軍部隊7月下旬解放波蘭。1944年中,摩爾達維亞全境、羅馬尼亞大部獲得解放。蘇軍進入保加利亞加速了該國正在醞釀的人民起義,9月9日,起義爆發,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也對德宣戰。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裝起義爆發。與此同時,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部隊在蘇軍參加下,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軍在巴拉頓湖地區的反攻被擊退後,布達佩斯獲得了解放。蘇軍援助了挪威人民,從法西斯德國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東北地區。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5年1月12—14日在維斯瓦河及東普魯士發起進攻,粉碎了維斯瓦河、奧得河之間的法西斯德軍集團,解放了波蘭大部領土。強攻奪取了柯尼斯堡,消滅了敵軍澤姆蘭德集團。4月上半月,德軍在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的重兵集團相繼被殲,但澤至奧得河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獲得解放。為了協調反法西斯德國的行動和解決戰後歐洲安排問題,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了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4月初,盟軍在魯爾合圍法西斯德軍約20個師。西線德軍實際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軍進抵易北河,佔領了埃爾富特、紐倫堡,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西部。英軍進抵什未林、呂貝克、漢堡。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軍C集團軍群投降。4月16日,蘇軍3個方面軍發動了規模巨大而極其緊張的柏林戰役,德軍柏林集團在這一戰役
中遭到圍殲。

柏林被攻克後,西線出現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殺(4月30日)後拼湊的鄧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對蘇作戰的情況下與美、英締結局部投降協定。5月8日午夜,凱特爾元帥為首的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蘇軍佔領的柏林近郊卡爾斯霍斯特簽署了法西斯德國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書。蘇聯元帥朱可夫受蘇聯政府委託,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無條件投降。

戰爭第五階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間,盟國武裝力量在太平洋戰區進行了粉碎日本艦隊和解放日佔島嶼的海上戰役和登陸戰役。1945年5月,在發動戰爭的侵略國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還在繼續作戰。8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開始對集結於滿洲的日本關東軍採取軍事行動。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參加對日作戰。關東軍在短時間內即被完全擊潰。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南薩哈林島(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均獲得解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各戰場對日作戰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美國於8月6日和9日對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侵略戰爭的失敗。1945年9月2日,舉行了日本投降書的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命運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國家集團發動的,它們的目的,不僅在於爭奪殖民地,而且在於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奴役世界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拯救了各國免於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毀滅。這是不幸中的幸事。

國際法西斯力量的潰敗,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決定了世界的整個戰後發展。許多民族和國家贏得了獨立和解放,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人民,在共產黨和工人黨領導下,推翻了資產階級和地主的統治,完成了本國生活中深刻的社會政治變革和經濟變革,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建立,成了偉大十月革命勝利後最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武裝斗爭,具有軍事行動規模巨大、軍事生產空前發展、人員物資損失慘重的特點。全面戰爭持續了2194天(6年);軍事行動遍及歐、亞、非洲陸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廣闊水域;

被征入伍者達1.1億人。在戰爭年代,僅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就生產飛機58.8萬架,坦克23.6萬輛,火炮147.6萬門;

德國生產飛機約10.9萬架,坦克4.6萬輛,火炮和迫擊炮43.5萬余門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僅在歐洲,戰爭破壞造成的物資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即達2600億美元(按1938年價值);各交戰國的直接軍費支出占其國民總收入的60—70%。軍隊死亡1690餘萬人,居民死亡3430餘萬人,合計死亡5120餘萬人,僅蘇聯就達2000餘萬人。這對人類物質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殘。

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了雷達和其他無線電電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噴氣式飛機、飛航式導彈和彈道火箭,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達等。空軍、國土防空軍、潛水艦隊、空降兵兵團、工程兵和技術兵的作用增大了。這些對戰後各國的軍事思想、戰爭思想和軍隊建設都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2011-10-20

❺ 一戰和二戰中日本為什麼那麼強大

首先要澄清的一點是,日本並不強大。也許在亞洲范圍內,日本毫無爭議是第一強國,但是在歐美,日本的實力就差了許多。

首先是一戰時期,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在國際社會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日本在一戰裡面完全就是打醬油了。日本只是看著同盟國失敗在所難免,所以對德國宣戰。而他們的實際目標是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所以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戰爭當中。

而在二戰時期,這個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日本在1939年5月,對蘇聯控制的蒙古地區發動了試探性的作戰。為此日本不惜動用了包括關東軍在內的大量精銳部隊,並且出動了自己所能動用的大部分坦克裝甲車輛,但是在裝備和軍事思想上落後蘇聯整整一個時代。在蘇蒙聯軍的不對稱打擊下,參戰的接近10萬軍隊當中,能安全撤回中國境內的只有數千人。這就是諾門坎戰役。這場戰役之後,日本在整個二戰歷史上,再也沒有敢對蘇聯動一絲一毫的歪腦筋。

而在跟美國的戰爭當中,除了偷襲珍珠港稍微能夠算是成功之外,就再也沒有一次成功的戰例。中途島、萊特灣、所羅門,每次海戰都損兵折將,鎩羽而歸。瓜島、塞班、硫磺、沖繩……每次陸戰,雖然這些小島上根本無法展開美國優勢的裝甲部隊,雖然日軍作戰意志極強,幾乎沒有投降的日軍。但結果仍然是日本慘敗。

而日本在中國大陸的勝利,更多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更加落後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當時的軍隊,基本上除了幾個精銳的美械師和德械師之外,其它部隊大多是沒經過多少訓練,比民兵強不了多少的軍隊,當然比不上經過正規職業軍人訓練的日軍了。

在東南亞,日本的對手是荷蘭、英國和法國。荷蘭和法國本土已經淪陷,英國正在德國的轟炸中焦頭爛額,當然沒多少力量來和日本作戰。更多的都是殖民地本土軍隊在作戰,有多高的作戰意志就可想而知了。至於說大名鼎鼎的Z艦隊,炒作的那麼高,不過是英國為了鼓舞士氣的無奈之舉,只有一艘還沒磨合完成的新式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這樣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撼動日本的聯合艦隊。所以馬來海戰的悲劇也就成為了必然。

最後總結,日本海軍,雖然裝備上差距至少在前期並不大,但是作戰思想落後,雖然空有巨大的噸位和強大的紙面實力,但在美國先進的海軍作戰思想和艦隊組成上,被完爆。

日本陸軍更是跟當時世界一流軍隊存在著巨大的代差。日本引以為豪的98式坦克,在蘇聯即將淘汰的T26和T46面前,就像是玩具,更別提T34和KV1這樣的坦克了。

另外,日本的戰爭潛力在跟歐美列強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的無線電很早開始在美國人面前就是透明的了,而且日本在雷達、飛機、魚雷、戰艦製造工藝方面全面落後。更別提每年下水的艦只的噸位比了,更是沒法比。同時日本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都極度貧乏,在戰爭後期,日本大量飛機和軍艦都沒法出動,只能在家趴窩怕。

所以,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日本,遠不能說是強大。只能說是一個二流強國而已。

❻ 二戰時日軍身高1.5米,為什麼戰鬥力爆表呢

其實即便是冷兵器時代,身高和戰鬥力並沒有什麼聯系。

蒙古騎兵創建了歷史上最多大的帝國,大家知道蒙古人多高?

對不起,大部分蒙古人都是矮子,由於騎馬太多,很多還是羅圈腿。

在蘇聯時期,蘇聯有一種空降步兵戰車內部空間非常狹窄,俄羅斯大漢進去非常難過,就只能招募蒙古人和哈薩克人做坦克兵,因為他們個子矮,體型小。

所以,日本人矮一點根本沒有關系。日本人矮是矮,但其實挺壯實的,用北方話來說,大部分是那種車軸漢子。

實際上,就體力和耐力來說,日本人是很強的,不亞於列強的士兵。他們還有在關島、菲律賓潛伏二三十年也不投降的。

❼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為什麼會建立總體戰體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永田鐵山為核心的幕僚革新派,通過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軍事戰略的研究,以及長期在德國對歐洲各國的觀察,認為日本要在未來的世界戰爭中取勝,必須進行總體戰。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日本的國力同美英有著難以克服的差距,非但如此,國力贏弱的日本還要以一國的力量同多國對抗。為了縮小差距,進行總體戰,充分調動一切人力、物力,必須建立總體戰體制。

❽ 一戰發生時日本在做什麼

一戰時日本做了如下的事情:

(1)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在8月12日發表最後通牒,要求德國交出膠州灣。8月15日對青島發動全面進攻,日軍集中5萬人猛攻青島。當時德國人在膠州(青島)總兵力不過4200人,戰斗人員3000多名,但日本人屢攻不下,最後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才艱難拿下。

(2)在太平洋,日本出動海軍進攻孤立無援的德屬島嶼,佔領了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特魯克環礁等地。由於歐美無暇顧及日本,日本的勢力甚至伸到了夏威夷群島,讓美國人大為惱火。

(3)日本軍艦在地中海多次和奧匈帝國海軍和德國潛艇交火,有一艘驅逐艦被奧匈帝國潛艇擊傷,一艘護航船被擊沉,傷亡數十人。此後,日本陸續向地中海增兵,頂峰時期軍艦達到了18艘,運送了70萬兵力和大量物資,贏得了英法的高度評價。

(8)一戰時日本是什麼體質擴展閱讀:

日本在一戰中作為協約國收獲巨大的利益,為它在二戰中作為法西斯軸心國做了鋪墊。

(1)日本可以實現帝國主義性的領土侵佔計劃。我們知道,從豐臣秀吉開始,日本就一直夢想開拓生存空間。但以侵略的方式,必然是受到被侵略國家的堅決還擊。可當日本強而東亞其他國家弱的時候,他們就能逞強了。打敗德國之後,他們攫取了德國在山東的利益。

(2)迎來了出乎意料的大戰景氣。仗沒有打到日本本土,反而因為歐洲一片糜爛,日本接到了很多訂單。戰前,日本農業仍佔主導地位。1914年,平分秋色;幾年之後,工業已超過農業成為支柱。

(3)大戰景氣掀起企業熱。各行各業都新設了很多企業,擴張了很多地盤。迅速形成了一批新貴族。他們的排場,比當官的還大多了。

❾ 日本國最早原身來自什麼時代

日本民族的起源,可以從體質結構和日本語的起源兩方面來考察。日本民族是日本文明的主體,也是日本文明的創造者。然而,這里所說的「民族」,既不同於人類學中的「人種」概念,也不同於民族學中狹義的「民族」概念,而是指較為寬泛的概念。因而,本書所說的「日本民族」,也包括日本的少數民族阿伊努族。

關於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問題,學界至今仍聚訟不決。從體質結構來看,諸種見解大致可分三類:(一)「人種更替說」,認為在日本列島曾發生一次乃至兩次人種更替。如在19世紀80年代,解削學家小金井良精認為,在繩紋時代生活於日本列島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繩紋時代後他們被大陸來的其他人種驅趕往北方。(二)「混血說」,認為「原日本人」(舊石器時代的日本人)在繩紋時代之後,與大陸或南洋諸島移居來的其他人種混血,逐漸形成現代日本人。醫學家清野謙次首先提出「混血說」,直至20世紀30年代,仍為學界主流。(三)「演變說」(或稱「連續說」),認為繩紋時代的日本人由於生活方式的變化,其體質逐漸演變,成為彌生時代人、古墳時代人乃至現代日本人。它更為重視人種的繼承性,既不贊同「人種更替說」,也不大重視混血對日本民族構成的影響。二戰後,東京大學人類學研究室的長谷部言人和鈴木尚教授持此說,至今對學界仍有影響。

從各時代日本人的體質結構來看,屬於蒙古利亞人種是毫無疑義的。考古學已證明在10萬年乃至20萬年以前(即舊石器時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島生息。但是,由於尚無這一時期的人類骨化石的發現,因而無從了解其體質特徵。目前,在日本列島發現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豐橋市牛川町發現的「牛川人」,約生活於舊石器時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徵。除「牛川人」外,在日本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聖岳人」,其生活時代均不超過3萬年前,已進入「新人」階段。它們的體質特徵是身材較矮。例如,在沖繩島發現的「港川人」,距今約18000年,男性身高約155厘米.女性約144厘米。與中國大陸發現的舊石器時代後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較,較之華北地區的身材較高的「山頂洞人」,他們更類似於在中國廣西發現的身材較矮的「柳江人」。可以認為,在冰河期海面較低而出現陸橋時,「古蒙古利亞人」(廣泛分布於東南亞)之一部,從中國大陸南部移居到沖繩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們便是繩紋時代日本人的母體。

從1萬年前到公元前3世紀,是日本的繩紋時代。由於已渡過冰河期,海面上升,日本列島與大陸隔絕,一般認為,繩紋時代人與大陸來往甚少。目前,已發現數干具繩紋人的遺骨。從其體質結構來看,雖因時代和環境的不同,同為繩紋人也有體質差異,但大都保留著「古蒙古利亞人」的典型體征,如身材矮、臉型短、鼻扁平等,與現代日本人顯然不同。然而,自繩紋時代晚期開始,又有亞洲大陸移民進入日本。到彌生時代,大陸移民急劇增加。1953年,九州大學教授直良信夫①在本州西北端的山口縣土井浜發現了200餘具保存良好的彌生人遺骨。其體質結構與繩紋人明顯不同,其特點是身材高(平均約162—163厘米)、臉型長等,更接近於現代日本人。經許多學者研究,認為彌生時代的大陸移民,來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蒙古東西伯利亞等東北亞地區,屬「新蒙古利亞人」系統,最初居住於本州西端和北九州,以後逐漸向東擴散,經近畿地區擴散至關東地區。在擴散過程中,他們不斷與原居民(繩紋人的子孫)混血。不過,學者們對大陸移民的人數與混血對日本民族構成的影響,其估價卻大相徑庭。持「演變說」的學者認為,這些來自東北亞的大陸移民,因後續乏人,在混血過程中,逐漸為原居民集團所吸收,其影響不大。而持「混血說」的學者②,則運用當代的人口統汁法和擬態模型法推算,移民過程近千年(從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7世紀),大陸新移民的人數可達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在有些地區應占人口的四成到九成,他們認為混血之影響,遠遠超過一般人們的想像。自然人類學家埴原和郎③便持此說。誠然,他們也承認地域的差異,認為在彌生時代來自東北亞的新移民大多居住於北九州地區。其一部分曾擴散至近畿和關東地區,而地處偏遠的東北地區、北海道、西北九州,離島地區,則較少或幾乎未受移民混血的影響,仍以繩紋人的子孫為主要居民,因而生活於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被認為是未受混血影響的繩紋人的直系子孫。於是,在彌生時代,形成了日本人的二重構造,即移民系統彌生人(主要分布於西日本)和繩紋系統彌生人(主要分布於東日本)。而且,指紋、耳垢、齒冠的類型調查以及近年來新興的血液、病毒的遺傳因子調查,亦似乎支持這種「二重構造」說。當然,在彌生時代,也可能有中國江南地區的移民,直接或經南島地區進入日本.但日本學者的有關研究尚不多見。

彌生時代後的古墳時代(3世紀至6世紀),大陸移民仍不斷進入口本,且繼續向東日本扣各地擴散,與原居民的混血亦持續進行。但是,日本人的「二重構造」仍然存在。直至現代依然如此。只是繩紋人系統的影響,日漸縮小而已。因而,從體質結構來看,日本民族絕非單一民族,而是在漫長的歷史中,由來自東南亞的人口集團和來自東北亞的人口集團,不斷混血形成的「混合民族」。

❿ 一戰時期的日本

首先,日本的戰略目標是獲得亞洲大陸,歐洲戰場絕不是其現實目標,當然無需主力遠赴萬里參戰。其次,借一戰的形勢,西方列強無暇東顧:英國希望日本能牽制德國在遠東的力量,德國陷於兩線作戰,無力支援其亞洲殖民地,法國苦苦支稱德國重壓,腐朽的沙俄後來更是爆發了革命,至於美國,由於戰略重心在於歐洲,注意力也在歐洲。如此大好形勢,日本可以排除列強干擾,以協約國身份對德宣戰,直接搶奪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地盤,直接在家門口撈好就是,不必勞師動眾遠征歐洲(有驅逐艦隊赴地中海協助英國反潛,非帝國海軍主力)。最後,日本無論是陸海軍赴歐,沿途需要的補給都必需依靠英國海外殖民地,還要面對德國潛艇威脅,兵力部署風險大,到達歐洲戰區,後勤補給必然依賴英法,作戰獨立受限。鑒於一戰的殘酷性,日軍主力赴歐參戰,很可能會遭到毀滅性的損失,既使因此而獲得更大的戰勝國利益,也是得不償失,元氣大傷。因此,一戰時的日本是不可能主力赴歐作戰。(就是二戰也一樣!)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5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1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