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工為什麼會贏過德國
A. 德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一流工業強國,誰更勝一籌
肯定是德國更強了,日本比德國稍差一點。雖然兩國都是強國,但是他們的基礎和起點不同,所以導致了現在的實力也不同。
雖然日本抓住了機遇,在工業實力方面好像壓制了德國。但實際上德國的基礎更好,態度更加嚴謹,只是德國人更加低調。
B. 我國古代青銅陶瓷等技術獨領風騷,但為什麼現在製造工藝卻落後於德國和日本
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建造很好的企業,無論是青銅還是陶瓷,都是政府的工具,而不是掌握在民間,政府以前不但沒有幫助企業發展,反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導致技術失傳,現在的政府做得好一些。
C. 你覺得德國製造和日本製造哪一個質量比較好
看在那個領域的。總體質量科技肯定納粹好。不然價格在哪裡誰還會買德國貨?日本產品性價比超越德國。同時設計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東方人習慣和審美。
說日本貨好的也沒錯,每個人經濟實力不同。很多人甚至連德國造都沒通過但肯定通過價廉物美日本貨對比國產山寨的那肯定是匠心之作了。但其實他們對德國造沒有任何概念。只用過山寨和日本造後天然認為🇯🇵造肯定宇宙第一。因為這已經超越他們的想像能力了。
D. SEIKO是什麼品牌
Seiko是日本晶振製造商Seiko Instruments Inc.的縮寫,也稱為SII。SII擁有世界上頂端的機械技術。
除了是世界領先的石英錶製造商之外,它還生產電腦列印機。作為電子元件,SII也非常擅長石英振動器。它可以與日本精工晶體振盪器在同一水平上競爭,只有日本真空KDS。
關於精工SEIKO四款石英晶振的介紹。精工晶振的代理商都知道精工常用的頻率都是32.768KHZ的,因此精工晶振通常也被稱為精工表晶。
精工SEIKO已被列入全球晶振行業十強企業名單中。2012年精工SEIKO集團在國內投資1530萬美元建設生產基地,更大的彌補了國內市場對高端晶體的需求。
(4)日本精工為什麼會贏過德國擴展閱讀:
品牌故事
一位出生於學徒的製表師。他緊跟潮流的新潮流,抓住了日本大量吸收西方技術,引進製表技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創造了自己的鍾錶王國,並使他贏得了「東陽時計之王」的美譽。
具有遠見的服部金太郎於1892年5月,買下一家休業的工廠創立精工社,禮聘製表技師——吉川鶴彥擔任技師長,並從模仿研發較簡單的掛鍾做起,在同年7月就成功推出一款美國式的掛鍾銷售。
在精工公司成立之初,工廠只有15名員工。使用的機器是由人力驅動的,這導致大量的人力來磨削零件。不久之後,他將工廠搬到六道的新工廠,以提高生產效率,安裝五台馬力蒸汽機擴大生產,精工生產的時鍾也出口到中國。
1895年,精工社成功推出日本製造的TIME KEEPER懷表,業績開始急速成長,精工社在腕錶界得以奠定鞏固地位。到1903年,金太郎43歲時已被日本新聞界尊稱為「日本時計之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EIKO
E. seiko手錶是什麼檔次
SEIKO手錶屬於中等檔次的手錶。
首先,精工手錶在鍾錶行業中屬於中高檔次,以其卓越的性能著稱,是日本四大名表之一。它不需要外部能源,完全是自己維持運轉。它只需要光能驅動,卻可以連接到GPS網路,精度和穩定性都是杠桿的,其標准比瑞士天文台要求還要苛刻。零件和機芯都是自產並組裝,有質量保證,差異化小,進而方便維修。除了手錶質量之外,連外形也是無可挑剔。
其次在外表上和價格上,精工手錶新穎、時尚而經典的表款,深受到國內各個階層人士的喜愛。顏色搭配的很大氣高檔,簡單好用,款式設計很簡潔,帶著很有文藝感,精工手錶Premier系列走的是時尚潮流路線,售價2500起,適合走在時尚前端的年輕男女。Grand系列則是一點都不浮誇,走高級的平凡路線,售價一萬起。
(5)日本精工為什麼會贏過德國擴展閱讀
擁有百年歷史的SEIKO秉著「創新和精煉」的品牌定義開拓和經營著中國市場。其新穎、時尚而經典的表款,深受到國內各個階層人士的喜愛。 精工銷售點,並在 20 多個城市設有維修站。
長時間能量儲存:通過使用新材質的主發條,將原有傳統機械表在上滿鏈狀態下運作40小時延長到72小時。
快速上鏈:SEIKO獨有的"魔術杠桿"上鏈系統,與大多數的傳統機械上鏈系統相比,上鏈速度快了近30%。
高精準度:三級同步調制控速器確保精準度為± 1秒/天( ± 15秒/月), 而天文台(Chronometer)機械表的精準度為-4 ~ +6秒/天。
掃描式滑順指針:機芯內部的單向運動能使指針順滑運動,沒有分毫停滯,反映出真正地時間流動。使SPRING DRIVE成為唯一一隻指針運動能體現真正時間流動的手錶。
除上述傑出特色之外,SEIKO頂尖的製造技術也確保了產品的頂級品質。Spring Drive系列是在全球鍾錶行業中少有的綜合生產製造廠之一SEIKO EPSON(機芯的全部零件,都由其自行製作並組裝)中,由最優秀的表匠全手工組裝而成。
F. 號稱「日本勞力士」的精工表到底怎麼樣
雖然說現代腕錶的走時重要性被不斷弱化,腕錶本身也逐漸向裝飾品方向轉變,但還是有人特別在意這項基礎功能,尤其是那些對於時間管理十分嚴苛的,腕錶的精準度才是他們的第一要求。
這里不想去談那些復雜的瑞士表,也不想說實用的德國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人人都用得起的牌子——號稱「日本勞力士」的精工表。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精工,還是早年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當時導游在大巴上說得天花亂墜,說精工是亞洲最準的機械表,不輸勞力士。當時雖然沒從事鍾錶行業,但勞力士的實力與名氣是知道的,心裡還想著這牛皮吹得可以。後來才知道,或許是我自己太替精工「自卑」了。1881年,精工的創辦人服部金太郎在日本銀座創立了服部時計店,專門銷售計時工具;隨後在1892至1895年,開始製造時鍾與懷表;到了1913年,服部推出了第一隻日本產腕錶Laurel。當時歐洲製表業正陷入腕錶與懷表的爭斗中,但服部卻擁身懷遠見,選擇開始生產腕錶,為日後精工的創辦打下了良好基礎。其中,在1960年推出的擁有高精準度腕錶Grand Seiko,更是精工挑戰瑞士製表業的里程碑。
因為素有鍾錶王國之稱的瑞士,是當時奢侈表款與精密計時工具的重要產地,隸屬於官方的天文台認證機構,其公正超然的身份與地位,使得瑞士鍾表的精準度備受信賴。因此,精工為了要超越當時的瑞士表,在1960年推出了擁有GS認證標準的Grand Seiko表款,其測試標准代表機芯在為期15天的測試期內,需通過六個方位與三種溫度的精準度測試,才能附上「步度說明書」販售,其精準度完全不遜於瑞士天文台的標准。
除此之外,表款內部所搭載的3180手動上鏈機芯,不僅具有細膩的表面打磨修飾,同時還在走時輪系加裝三組Diashock避震器,以提升機芯的抗震性。而表款採用80微米的套金處理(內部不銹鋼),是當年精工最高級的表款,其售價高達25,000日元。而當時日本高級公務員的初任薪資也不過12,000日元,足以見證精工進軍高級腕錶的決心與努力。
在1964年,精工則是推出了防水50米與具有日期窗的不銹鋼款Grand Seiko,奠定實用的表款新架構。但是隨著自動上鏈表款已經成為新趨勢,廠方在1967年推出首款自動上鏈的Grand Seiko腕錶,並擁有日期與星期指示窗。又由於內部搭載6245機芯,日後則統稱為62GS表款。而同年推出的另一款Grand Seiko腕錶(稱為44GS),擁有鮮明的表殼風格與外觀線條,成為日後多款GS表款的設計靈感來源,亦是確立Grand Seiko Style的重要表款。
為了提高運作的精準度,GS系列開始挑戰每小時36,000轉,就是每秒鍾10振頻的新目標。廠方在1968年陸續發表Hi-Beat自動上鏈版的61GS與手動上鏈的45GS表款;同年甚至還推出10振頻的女式19GS自動表款,創下首隻高振頻女表的新紀錄。但是精工並不因此而滿足,隔年廠方發表每個月精準度在±1分鍾內的V.F.A.系列(Very Fine Adjusted)。自動鏈的V.F.A. 61GS與手動鏈的V.F.A. 45GS同樣是延續前一年的兩款腕錶的機芯基礎,但是原有面盤上的「SEIKO」字樣刪去不用,改為「Grand Seiko」,這樣的設計則是回歸到1960年首款GS的樣貌。
由於1969年精工所推出的石英腕錶掀起了全球石英錶革命的開端,因此GS系列也悄悄地在1970年代漸漸消失。直到1988年,精工推出年誤差在±10秒內的高精度石英機芯,並搭載於95GS腕錶上。至此,昔日高精準度的Grand Seiko再度重生,而精工持續改良這枚機芯,並於1993年推出9F石英機芯,成為現在石英款GS腕錶的主力機芯。
至於機械款的Grand Seiko,則是在1990年代中期開展計劃書。由於精工已將近20年沒有打造全新的自動機芯,所以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設計、規劃與製造。而精工在1998年推出全新的GS表款,採用超越瑞士天文台標準的新GS認證標准,唯有通過六方位與每日平均誤差在-3至﹢5秒內的機芯,才能裝載於GS表款上。新一代的9S5系列自動機芯將成為日後GS表款最重要的基石。
而誕生於1999年的第三類機芯Spring Drive,則是在2004年成為GS表款繼9F石英機芯、9S自動機芯之後的第三種主力機芯,編號為9R6系列。通過源源不絕的發條動能,可驅使IC晶片與石英管進行精準地運算,每月的誤差值在±15秒內。日後精工於2007年推出了具有兩地時間與計時功能的9R8機芯,則是大幅擴展GS系列的表款功能,其內部的等柱輪與垂直離合結構,其實是精工於1969年首次推出的計時結構相結合得來。
在2009年,精工重新挑戰Hi-Beat 36,000轉高振頻的領域,通過MEMS(微機電鑄技術)製作的擒縱輪和擒縱叉,以及全新Spron材質的發條與游絲,讓41年前的高振頻GS表款重出江湖。內部搭載的9S85機芯則成為GS系列的頂尖傑作。而隔年廠方所推出的9S65機芯,則是融合2006年9S67機芯的三日鏈以及後來的MEMS技術,打造成為GS系列的8振頻(28,800轉)新主力。隨後,精工於2014年推出結合高振頻與兩地時間的GS表款,內部所採用的9S86機芯,是先前的9S85機芯加裝24小時兩地時間指針,可通過錶冠輕鬆快調時針。
GS系列除了在傳統材質與功能上不斷精進,也持續挑戰不同的新領域,並且在2016年,首次推出使用陶瓷材質外殼的GS表款,以及八日鏈的GS腕錶。後者內部搭載三發條盒所組成的9R01 Spring Drive手動上鏈機芯,是GS系列前所未有的嘗試。
在今年年初,Grand Seiko系列宣布成為全新的獨立品牌——GS。為何選擇獨立、分離出精工我們暫且不提,但它將如何繼續探索歷史、挑戰未來,值得表迷朋友期待!
G. 哪位了解日本精工手錶好嗎
網路上的資料我就不說了,日本手錶的檔次整體處於,弱於瑞士手錶,好於國產手錶,精工基本上可以算作亞洲一流了,但論手錶還是瑞士的好,如果想帶出去顯得有檔次,絕對要買瑞士大品牌的手錶,一些自稱瑞士原裝什麼的實際是不知道哪裡組裝的山寨貨,買之前查清楚品牌,如果買來玩玩或者日常使用,精工也可以,但千萬別去專櫃買國產手錶,又貴又差。個人建議,如果能買精工,為啥不選一款同價位的瑞士表呢,天梭,浪琴、美度等都可以選擇。
H. 日本人怎麼看待德國車
經常我們會聽說,德國的重工,日本的精工,從這裡面就能夠知道,無論是日本還是德國,它們在工業上面都是非常之優秀。在全球汽車市場裡面,德系佔有率應該是排名第一,日系則是排名第二,德國汽車主要以大眾為主,日本汽車則主要以豐田為主,其中要論全球銷售范圍,那麼日系車比德系車還是要廣泛一些,只是在銷量上面,德系依靠中國市場,然後超過了日系。那麼就會有人在問,日本人是怎麼去看待德系車?其實也是比較正常的看待,承認德國汽車的優勢,同時也不會否定日本車。
在日本汽車市場里,小型車和油電混合車是最受消費者們歡迎,因為駕駛出行成本更低,保養費用也是如此,而有錢人還是偏向於德系豪華品牌,從這就能反饋出,德國車在日本還是有比較大的影響力,所以日本人對於豪華德國車型,那麼還是很認可。但是在德系汽車市場裡面,德國人卻不認同日系車,這是因為日系車主要是小型車為主,代表比較多,所以不符合德國人的習慣,這點就讓日系車在德國不佔優勢,但是從全球范圍來看,除了中國很重視德系車,除歐洲外的其他國家,它們則更加重視於日系車,因為相對比出行經濟成本,日系車是更占優勢,這也驗證前面一句話,德國重工、日本精工。
I. 當今各國列強持久強盛的原因是什麼
當今世界列強排行榜
第一名:還是美國
在2003年,我說過如果要讓美國真正衰落,要連續出幾個小布希那樣的總統,才能將美國糟蹋掉。可惜很難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兩任差勁總統很難對美國產生多大破壞性影響。美國最可怕之處,除了強大的科技和軍事機器外,更在於該國可以持續吸納全球優秀人才。一個國家總是能將別國優秀人才收為己用,要走向衰落實在太難了。美國還漸漸較好地解決了歷史上的種族歧視問題。當然,某些種族潛規則仍然存在,但越來越被社會邊緣化。並且,美國跨種族通婚比越來越高。這個國家真像中國的漢唐時一樣實現種族大融合。只要這個趨勢不變,種族大融合的過程也會為美國不斷帶來活力。2008年金融危機,也正如老航當初預判的一樣,令其率先掙脫危機。美國領先了,又拉大了其與歐美日的差距。
美國的拿手好戲是不斷科技創新,文化教育全面領先全球。美國原本並不怎麼太缺能源,1980年代以來將一些製造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客觀上減少了自身的能源需求。現在,頁岩氣等技術的出現,又讓美國更從容地擺脫了對他國的能源依賴。這又讓美國發展新一代製造業提供了有利條件。美國的經濟也越來越提升科技含量。每一次科技經濟帶來的新玩藝,也總讓他國跟風。
未來50年,美國國力上升的趨勢不變。
第二名:德國
現在的德國1871年才由過去的城邦國統一建立起來。從現代國家來看,德國的歷史也可以說美國還年輕。這個德國20世紀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攪得世界不得安寧,又都在戰後迅速恢復。二戰後,東西德分裂了幾十年,1990年重新統一。再統一後的德國,整體國力上升很快。如今的歐洲,德國已經成為穩定歐洲的最強國家。德國可怕之處,是德意志民族強大的民族意志,一直重視文化教育,並且這個國家總是能產生理性思維的哲學家。德國人擅長精密科技和精密製造,同時科技創新能力也比較強,還有可怕的服務意識。
德國人善於歷史反思。一戰後,德國全面反思,導致納粹主義一時得逞。但當時的反思有相當一部分是正確的,所以一戰後德國恢復得很快,只不過大方向錯了。二戰後德國重新全面反思,這一次徹底舍棄納粹主義,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理性。如今的德國,製造業更加強大,並且大力推進低能耗製造科技的發展。這使德國在全球低炭經濟上擁有了道德優勢。
未來50年,德國國力上升的空間很大。
第三名:俄羅斯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龐大帝國的繼承者,在1990年代表面上曾經衰落了一段時間。然後,又通過普京強人政治,又將俄羅斯復元了。一些人認為俄羅斯並沒有達到其頂盛時期。實際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之根本變化不是很大,這個國家除了具有較強的攻擊性外,民眾受教育程度高,並且愛讀書的習慣一直沒有變。一個國家的根基還是文化教育。前蘇聯的社會制度有很大問題,但二戰後,俄羅斯和美國瓜分了戰敗德國的科技和製造技術,令俄羅斯至今受益。俄羅斯政局和經濟混亂時,政府犧牲了某些經濟領域,但尖端科技和大學教育,並沒有有所放棄。現在的國際空間站,在美國太空梭停飛後,反而安全信賴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全球武器出口,俄羅斯仍然像過去世界冷戰期間一樣,穩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俄羅斯經濟沒有與西方經濟形成多大的融合。由於烏克蘭變局,俄羅斯強占克里米來,更讓這個國家無法與世界經濟融合。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普京執政以來,剛好石油、天然氣大漲,讓俄羅斯僅憑出口這種能源產品就積累了很多財富。這種財富轉化為科技與文化教育投入,又可以擴大內需,俄羅斯困難時期已經過去了。由於頁岩氣等技術的發展,以後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收益可能下降,但武器等技術優勢仍然可以保持下去。尖端軍事技術民用化做得好,也可以讓其擴大收益。在民用科技方面,由於文化教育底子厚,俄羅斯在一些領域的競爭優勢也在出現。
未來50年,俄國國力基本還有上升的可能,但由於其攻擊性太強,也有可能鑄成歷史大錯。
第四名:英國
英國是歷史上的老牌世界一哥,工業革命的輝煌讓這個國家稱雄世界較長時間,直到經過二戰才逐漸衰落了。英國的文化教育底蘊深厚,尤其是所謂紳士文化令人敬仰。英國這個國家開放性也很不錯,尤其是大倫墩地區,就像美國的濃縮板,也吸納了全世界很多優秀人才。英國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始終是世界最受肯定和敬仰的大學。英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之數總是令世界很多國家羨慕。這個國家在基礎科學上的研究一直興趣很大,就是應用科學這一塊,被美國和德國拉開了一點距離。
英國曾經是擁有殖民地國家最多的帝國,但現在雖然還有一個「英聯邦」虛名,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名義上仍尊英國為君主國,卻不再向英國貢獻稅賦了。在歐洲,英國經濟的獨立性特徵是比較強的。歐盟一體化浪潮最火時,英國卻堅持繼續使用英鎊而不是歐元。英國最厲害的經濟手段是運作國際金融經濟。但英國最大麻煩是有些保守思維。這與英國保守黨不是一回事。縱觀英國,就是大倫墩地區比較開放,其他地方對外接納度不夠。
未來50年,英國國力基本還是不上不下之態。
第五名:以色列
以色列這個國家別看其小,實際上卻非常強大。這個國家強大的直接原因,是周圍國家和巴勒斯坦等問題刺激的結果。為了生存,以色列不得不強,在高科技方面要快人一步。為也高科技,以色列文化教育最捨得投入,並且國人求學上進的願望也非常強烈。以色列是一個特殊的國家。由於二戰中猶太人被納粹屠殺的經歷,使這個國家超越本土擁有很多後援。散布在其他國家的猶太人,科技、思想、文化傑出人才和富豪非常多,他們是以色列國的強大後援。在以色列遇到困難時,寄居他國的猶太人可以隨時為這個效命。西方國家的高科技和財富,很容易被以色列所用。
以色列國土面積不大,發展的民用高科技都非常實用,效率高。以色列的農業科技已經發展到驚人的程度,通信技術、醫療、水處理等方面的技術,也大量出口。以色列缺少大力發展製造業的場地,但通過技術轉讓、國際合作和金融經濟,這個國家的經濟總有無限活力,並且可以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文化教育和科技研究方面。
未來50年,以國國力仍呈上升趨勢,是中東地區的實際霸主。
第六名:日本
日本一直是崇尚等級制的國家,家族性政治、家族性經營是明顯的特徵。文化教育在日本受到很大的重視,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走向強盛的重要原因。家族性特徵,讓日本服從和守紀意識強大,可以安於准確、機械化做事。日本精密機器的生產能力超強,不輸於德國。在過去產品換代周期較長的時間,日本的製造能力顯得非常強大。一項產品讓日本人精工細作,總得做得非常好。日本還善於取巧,能窮盡方法將某個產品在結構、用材、外觀等方面做到極致。如果不考慮撞車危險,日本汽車性能全球最優,可以非常輕巧,超級省油。日本比較崇尚工匠性技術,這種技術能力確實曾為日本取得很強的競爭優勢。
日本人創新能力不強是整個國家的致命傷。當然,創新從什麼角度看。將某個東西改造一番,日本人有的是辦法,這也可以看作創新。但如果能產生顛覆性的,可以有真正革命性的科技、經濟事件,則不是日本所擅長的。日本喜歡偷師,學別人可以學得很快,但本質上不是超越。到日本去生活,可以感覺什麼都好,哪兒都井井有條。盡管年輕的日本人與過去的日本人有了很大不同,但民族性在那兒。
未來50年,日國國力略朝下落的方向滑行,但仍將是中國的麻煩對手。
第七名:法國
法國這個國家有些誇張。二戰中,貌似強大的法國可以輕易投降,但戴高樂領導的抵抗軍卻又可以與英國一道在非洲與德國周旋,再在與英美結盟的情況下殺回歐洲大陸。法國人比較自信,不過,也只有在拿破崙時代達到頂峰。而拿破崙雖然偉大,卻並未真正完全控制過歐洲。英法歷史上的較量,法國實際是輸多贏少。法國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不弱,卻總是顯得文藝性。這使得法國顯得根基不那麼沉穩,遠沒有德國那麼扎實。不過,法國的開放性一直不錯。巴黎等大都市也一直是世界大都會,並不怎麼排斥異國人。法國人還總不對美國那麼服氣,在高科技上更喜歡獨立自主,也有不少自己特有的東西。
法國是世界上自由意識最強的國家,哪怕是所謂保守派執政,整個國家的傾向還是偏左。法國人的麻煩是對一些事的整體把握和堅持能力不足。法國歷史上曾與英國聯合研製出世界上最快的民航客機,「協和」式飛機,卻最終失敗了。現在空中客車看起來很牛,卻在經營上不如波音。法國人爭強好勝心較強,什麼時候都想牛一把,在各個領域總能創造一些傳奇性故事,可惜少了一些扎實,不夠穩重。
未來50年,法國國力也偏向朝下放滑落,但法國的特點是掉得太厲害了,又激發創造精神,可以重新向上躍進幾步。
第八名:中國
中國就是發展市場經濟,參與全球經濟圈而一舉後來居上,有了向現代化國家邁進的氣勢。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讓中國調配資源的能力空前增大。中國現在特徵是國富民不怎麼富。財富主要由政府掌握,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勝在人多,市場體量可以做得很大。但是,文化、教育、科技這根本的三塊,中國還是偏弱。這使得中國在高科技上表現為比較依賴於他國,甚至還要想方想法從國外進口高技術和尖端武器。中國最大硬傷是人才流失嚴重,這些年,還出現富豪「外逃」(移民)現象。華人也有不少得到諾貝爾等具有國際指標意義的大獎,卻要在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獲取。如何將積累出來的財富用於文化、教育、科技這些方面,中國顯得困難重重。體制不順,喊了很多年,解決很難。
中國經濟現在主要靠外向經濟和奇特的房地經濟支撐,內需經濟沒有成為經濟的核心一環。在高科技經濟上,中國人現在主要採取拿來主義政策,偷師的本領已遠超日本。中國人偷師,出山寨版,卻又與日本不同。中國人善於玩出新花樣,有些方面的成果實際可以引領時代潮流。比如山寨手機的創新的功能,如果中國人真用心一點,便可以取得不亞於韓國三星手機那樣的成就。但是,很可惜,山寨思維就是山寨思維。中國人不注重基礎科學研究,手中可以掌握的有效知識產權很少,也缺少真正的資本運營來支持強有力的科技創新。中國人的新玩藝轉眼間被外國公司一整合,就變成別人的了。中國製造商支付給外國跨國公司的專利費,有相當一部分就是華人發明的。
未來50年,中國國力是上升還是下降,取決於中國人能否自省。某些關鍵問題解決了,中國就有希望。否則,你懂的。
第九名: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被不少中國人輕視的一個國家。實際上,這個國家是國力上升較快的一個國家。澳國是世界上開放程度較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大學也越辦越好。這個國家又是資源豐富國,鐵礦石什麼的,出口量很大。威廉•羅侖茲•布拉格,這名傑出的科學家,25歲時就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這個年齡得諾獎,至今仍無人打破其記錄。截至2012年年底,澳大利亞先後有13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澳大利亞醫療、印刷、能源、農業等方面的高科技,是世界一流的。
澳大利亞的缺點是人口數量偏少,在軍事上也有些漫不經心。因與美國結盟,且這個國家又在南半球,一直不用太擔心別國的入侵。這使得澳國可以在許多方面都比較從容,並常常處於悶聲發大財的有利狀態中。澳大利亞是地球上讓人感到比較享受的少數國家之一,旅遊經濟非常有效率。全世界愛好旅遊的人,爭著送錢給這個國家。做澳大利亞國民很幸福,享有非常誘人的國民保健福利。但澳大利亞卻不必像北歐國家交納太重的稅賦。
未來50年,澳國國力呈明顯上升趨勢。
第十名:義大利
義大利是西方發達國家中最尷尬的一個國家。義大利除了有羅馬輝煌歷史和文藝復興的精彩外,在工業革命以來,這個國家一直沒有真正強大過。二戰中,義大利與德國結盟,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回過頭來看,義大利在二戰中完全是可笑的角色,可卻不得不承擔戰敗的恥辱。不過,義大利基礎物理、天文、醫學、生物醫學、化學等還是相當不錯的,至今獲得過諾貝爾科學獎的義大利人有8位,分別是生理學及醫學4位,物理獎3位,化學獎1位。
義大利實際和埃及、中國等國一樣,患有文明古國病。中國人去義大利覺得特別適應,因為義大利人的懶散和臟亂差讓我們感到特別親切。義大利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規模都很大,但就是跟在美國、德國等國家後面。義大利經濟,似乎一直就是差不多就行了。真要有問題了,才再想辦法。
未來50年,意國國力恐怕還得向下跑下去,但也不會能滑落得很難堪,畢竟底子在那兒。
其他還有一些較強的國家,如印度、加拿大、韓國、西班牙、南非、新加坡、巴西、阿根廷、西班牙、荷蘭、土耳其、伊朗、埃及、印尼等。
J. 日本精工和德國精工誰更厲害
這個話題爭論已經久說到目前公認最強工業強國致認可這5個國家德國法國瑞典美國日本代表性企業德國有西門子博世蒂森克虜伯萊茵眾寶馬戴姆勒法國有阿爾斯通阿海琺施耐德聖戈班達索EADS(德法共有)雷諾標致瑞典則擁有ABB阿特拉斯科普柯山特維克SKF利樂斯堪尼亞沃爾沃薩博美國工業巨頭包括波音洛馬通用電氣通用汽車福特霍尼韋爾聯合技術英格索蘭卡特彼勒江森自控天合等等日本代表性工業巨頭包括菱重工菱電機日立東芝豐田本田電裝愛信川崎重工住友電工日產發那科歐姆龍等等而美日德這國屬於最強國應該沒有異議那麼到底哪個國家才最強工業國這個難判定從我個人觀點來看我比較傾向於日本美國工業實力其實還相當恐怖但在這個時代美國將目光放在利潤金融互聯網軟體產業美國無法競爭日德而美國已經進入個層次產業屑於日德在工業行業進行競爭德國則在產業鏈日本差距太如果你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日本在每個細分工業領域都擁有領先或者說頂尖工業企業無論重工核電電子還電氣自動化日本所擁有極其完整產業鏈德國完全無法比擬從世界500強中日德企業數量以及各工業細分領域排名就可以看出最後附日本各工業領域翹楚公司
重工及工程機械東芝日立菱重工松
電氣及自動化菱電機發那科
汽車豐田本田日產電裝
電子TDK基恩士SMC住友電工
金屬材料新日鐵旭硝子神戶制鋼
光學尼康佳能柯尼卡美能達理光
面說說精密光電領域端光刻機堪稱現代光學工業之花其製造難度之目前能製造端工業光刻機,工藝精度在20納米以內光刻機只有荷蘭ASML日本Nikon日本Canon品牌, 每台售價7000萬美元 世界能生產晶元國家有但能夠製造生產用於生產晶元設備---光刻機國家卻沒有幾個Intel最新代CPU光刻工藝設備供應商最終入圍荷蘭ASML日本Nikon兩家
德國數字相機只徒有空牌子,日本技術領先德國,現在德國蔡司由合作日本Cosina所主導故沒有套完整卡口(mount)與機身(body)以西德蔡司Carl Zeiss AG為名產品電子技術皆由日本方面研發西德Carl Zeiss AG部分最只有做到測光連自動對焦技術皆由日本京瓷集團以及旗洲光學以及索尼公司發展德國Carl Zeiss AG並沒有掌握到這些技術徠卡絕部份由日本確善能(Cosina)公司製作尼康產品性能在蔡似之類而且價格便宜,德國已經落後日本.
德國蔡司最有名康泰時(Contax)35毫米相機直到2005年都由洲光學(Yashica)京瓷(Kyocera) 研發設計製造生產就連徠卡本身生產幾個相機都安裝日本設計電子模塊相機卡口級計算機美日也第檔次如果說輕工業快速消費品完整度還日美第檔次能製造衛星用億萬CCD也只有美日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