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機槍槍管都有螺旋紋
❶ 關於「槍」的一個疑問!
這與槍支的設計結構有關,子彈頭的直徑要比槍膛的口徑要大一點點,槍管內側有螺旋形的膛線,子彈飛行過程中是一邊旋轉一邊飛行,形成陀螺穩定,子彈頭稍大,槍管稍小,壓緊射出,子彈頭與膛線磨擦後會留下痕跡;
❷ 二戰時期日軍機槍
二戰期間,在日本陸軍中,步兵被稱為「軍的主兵」,在戰場上承擔著最多的任務。裝備日本步兵的最為重要的輕武器是步槍、刺刀、輕機槍、榴彈發射器和手榴彈。簡單地說,在1930年,日本陸軍裝備還算較好,但到1943年,盟軍輕武器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要遠遠超過日軍,此時雙方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檔次。本文將介紹幾款二戰時期日軍常用的輕、重機槍。
【十一年式輕機槍】
1922年(大正十一年)日軍採用的第一種制式輕機槍,因其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被設計成向右彎曲的式樣,在中國被俗稱「歪把子機槍」,這就是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是日軍侵略中國時日軍步兵班主要的輕機槍之一。
十一年式輕機槍自動方式為導氣式,冷卻方式為氣冷式,槍管上有螺紋狀散熱片,發射三八式步槍用的6.5×58毫米步槍彈,射程較遠,精度較高,但槍彈威力不大。這種機槍最為獨特的是彈斗供彈原理,開放的供彈彈斗容量為30發,彈斗位於機槍槍身左側,可以容納6個水平放置的5發裝彈夾。彈鬥上方的壓彈蓋板向下施加壓力使最底層的空彈夾打完後從彈斗底部開口漏出,上面的彈夾在自身重量和壓彈蓋板的壓迫下進入進彈位置。彈斗底部的推彈裝置將彈夾中的槍彈推向彈口,然後推彈入膛,依次反復。機槍上配有油壺,子彈需要經過油刷給彈殼塗潤滑油,否則容易造成退殼不暢。理論上只要不斷向彈斗中裝填彈夾即可持續射擊,但是由於彈葯裝填煩瑣,實際射速很難達到理論射速500發/分。在實戰中亦存在槍管過熱(槍管固定,不能更換)、結構復雜易出故障、槍托歪使得射擊出現偏向等問題。十一年式輕機槍從1923年,即大正十二年開始裝備部隊,當時日本各地所有部隊都以1挺/大隊的比例裝備十一年式輕機槍,到第二年,每個中隊都裝備了1挺。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共生產和裝備了5000挺十一年式輕機槍。但在實戰中,這種機槍暴露出各種缺點,由於彈斗完全暴露在外,沙塵落在彈殼上,機槍很容易出現故障,後來被九六式輕機槍所取代,但該機槍仍在繼續使用。十一年式輕機槍從1923年到1941年連續生產了18年,共生產了29000挺。
【九六式輕機槍】
1936年,日軍針對十一年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綜合了十一年式及捷克ZB26輕機槍的特點,由南部麒次郎創立的中央工業會社設計了九六式6.5毫米輕機槍。
九六式輕機槍採用30發彈匣供彈,彈匣裝在機匣上方,由於其提把、小握把
❸ 槍為什麼會發出這么大的威力
槍的威力不僅僅在於子彈被擊發以後產生的動能,因為如果子彈只有穿透性的話,那麼最多在人身上開個子彈口徑大小的「隧道」。試想如果你被這么開了個洞,雖然疼,但是只要沒打到要害,養幾天就沒事了
然而,現在的槍的殺傷機理卻不止這些。現代槍支所射出的子彈擊中人體後不是直穿而過,而是產生翻滾,簡單的說,子彈在身體裡面跳迪斯科之類的「舞蹈」,而且還拉著人體的器官,組織,骨頭什麼的一起跳,最後在人體內造成的空腔截面積遠大於子彈直徑。比如AK47的子彈,打進去的地方只有一個小洞,而穿出來的地方卻有碗口那麼大,因而槍的殺傷力是驚人的,電影裡面的人連中幾槍還能到處跑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至於槍是用什麼做的,答案是槍管和機匣是用高強度特種鋼做的,因為要承受子彈發射時的高壓和強大沖擊力。至於其他地方,用木頭塑料玻璃鋼什麼的都有,看設計師了。
❹ 為什麼加林特機關槍(M134)採用的是旋轉槍管
由於設計此槍時想要達到奇高的射速,而此時傳統的水冷和氣冷都不能滿足如此高的射速的冷卻需求。 因此,設計師異想天開,借鑒南北戰爭時期的蓋特林機槍的多管概念,用若干根槍管輪流進行設計,既利用了槍管旋轉時的氣冷作用,也延長了每根槍管的散熱時間。 由於傳統的機械式擊發機構已經不能應付如此之高的射速,因此現在的多管機槍/機炮基本上都是用電擊發而不是撞針擊發了。
❺ 現代槍支槍筒里都刻有幾條螺旋線,幹嘛用的
膛線
膛線可說是槍管的靈魂, 膛線的作法在於付予彈頭旋轉的能力, 使彈頭在出膛之後,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 但是由於製造工藝的困難, 要到18世紀才得以普及.
槍管中下凹的部份稱為陰線, 凸起的部份稱為陽線. 一般而言, 槍械的口徑應是從來復線的陽線到陽線的距離, 但是例外太多, 已成不了一個原則. 比如說.38和.357是一樣的口徑, 只是一個量的是陽線到陽線的距離, 一個量的是陰線到陰線的距離. 當然, 兩者的彈頭長度有所不同, 但光以口徑而言是一樣的.
膛線的數目, 沒有一個標准, 從春田兵工廠的1903A3的2條到Marlin所謂的Micro Groove的22條.
陰線的深度在現代的槍管中, 大部份是在0.004到0.006寸之間. 但是陰線和陽線的形狀, 又是一個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的情況. 見下圖.
丹麥的Rasmussen和英國的Metford(William E. Metford), 這種圓形的陰線據說可以減少槍管的殘留物, 日本的99式步槍就是使用這種陰線. Mannlicher是奧地利的兵工廠, 這種陰線上寬下窄, 據說彈頭比較容易旋轉, 因此出槍口的初速會比較高而可以及遠. 另外常聽到的有Ballard膛線, 它是一種黑火葯時期有名的長射程步槍, 這種膛線採用寬淺的陰線, 和現代Marlin 的Micro Groove類似.
來復線旋轉的程度, 稱為纏距. 如果須要愈長的距離來完成360度的旋轉, 稱為慢. 較短者稱為快. 例如說在12寸之內完成一圈的要比9寸內完成一圈的慢. 纏距的差別主要在於是否能使彈頭穩定, 不穩定的彈頭除了沿著目標線旋轉, 還會翻跟斗, 產生靶紙上產生Keyhole的現象.
槍管的長度對射擊的初速, 有很大的影響. 在一定的長度內, 越長越好, 這是人類很早就發現的事實.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各國使用的步槍槍管長達30寸以上, 因為當時的戰術想法是想要步槍兵能及遠. 但是在一定的長度之後, 其所能取得的效益有限, 只是徒然增加重量, 而且使用不便. 因此後來標準的步兵武器槍管長度, 大多減少到20寸到24寸之間.
近來有人開始使用合成材質如碳纖維等, 包裹鋼管, 一來由於彈頭仍需在高速和高壓的情況下通過槍管, 因此內部仍以各式各樣的鋼材最為理想, 但是外部使用合成材質可以增加散熱性, 減輕槍管的重量, 這樣的槍管目前仍然十分稀少昂貴, 而且直徑遠大於普通槍管. 相信將來的發展應是朝此方向, 以內外物理性質相異的材料, 經由加工合成.
槍管的要求不只是堅硬, 抗壓和高溫. 另一個必備的特性是軔性, 也就是說槍管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 否則太硬會造成金屬太脆的結果. 有一些早期生產的M1903A1, 其槍管即有這樣的問題, 如果持續射擊, 有造成炸毀槍管的結果. 巴西的槍廠金牛座(Taurus), 在1998年開始, 推出了一系列以鈦(Titanium)為材質的左輪槍, 號稱又輕又耐久, 幾乎不可能生銹, 但是它的槍管部份, 還是須要用鋼材, 因為鈦金屬雖然堅硬, 卻仍然無法滿足作槍管所須的各項條件.
台灣不產鐵, 因此在生產槍械時, 應朝少用鋼的方向研究, 復合槍管應是可行的一條路子. 而且復合材料在台灣潮濕的氣候下, 更有防銹, 低維護需求的好處.
來復線的纏度計算:
5.56mm為例:
度數= arctan(Pi*直徑/纏距) 直徑和纏距都以英寸為單位
5.72=arctan(3.1415*0.223/7)
以纏距1:7而言, 纏度為5.72度。
最佳纏距的決定: 1920年代就發現的一條公式可以決定最佳的纏距, 稱為Greenhill公式(Alfred G. Greenhill, 1847-1927),
在彈頭初速為1500fps到2800fps間時:
纏距=15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以147 grain, 1.125寸彈頭的軍用子彈為例:
12.649=150*(.308)2 /1.125 因此, 最佳的纏距應在1:12到1:13之間
在彈頭初速高於2800fps時:
纏距=18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所有度量使用英寸)
以此方法決定出的纏距和彈頭配套, 可以得到最穩定的射擊結果。
計算來復線的角度, 可用以下的公式: 度數= arctan(Pi*直徑/纏距) (直徑和纏距均為英寸)
4.37=arctan(3.1415*0.308/12.649)
來復線產生方法, 是先在槍管鑽出孔洞之後, 現代主要的有三種:
Broach Cut Rifling: 拉切式產生來復線。 用多次、 多鑽刀拉過槍管的方式, 逐漸產生所須的來復線陰槽深度。 1950年代, 由Remington 的工程師首創。 現今大多數高品質的槍管用此法生產。
Button Rifling: 鈕扣式產生來復線。 用高壓將一個形狀和來復線相反的紐扣狀物體, 擠過槍管內部而產生來復線。
Cut Rifling: 切削式產生來復線. 使用單一鉤狀切刀, 慢慢的、 一條一條的制出來復線, 是最早的生產方式。 如今只有最精密, 最高級的槍管以此種方式生產。
http://bk..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16554.htm
❻ 關於槍的問題~高人進
普通能量從 200J---600J之間 威力大的3000J都有,但不普遍使用。
經過槍膛不會旋轉,到槍管才開始旋轉。
槍膛磨損的話,對精度影響不大,但對使用安全性有影響。
解決方法就是手槍步槍直接換槍!機槍更換槍管!
❼ 槍管是夫否有螺旋紋
槍管里的螺紋學名叫做膛線,不止槍械,但凡是線膛武器都有這個東西。膛線是武器史上的一個重要發明,擁有膛線的槍械在開火的時候,子彈會沿著膛線旋轉加速。出膛後繼續保持高速旋轉,從而實現自旋穩定。使得子彈彈道更加的平直和穩定,極大的提高了精度。所以,槍管裡面要做成螺旋形狀。當然,也並非所有槍械都有膛線。來復槍就是一種滑膛槍械,這與他使用的散彈有關,當然精度也大幅下降。
❽ 二戰時期在中國戰場的日軍主力輕機槍
兩種,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即歪把子以及九六式輕機槍~歪把子比較早,問題比較多,太平洋戰爭之前就被九六式取代,因此九六式產量會更多一些~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簡介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一一年式軽機関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因其槍托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大正十一式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閉鎖機構為楔閂橫動閉鎖,楔閂位於槍機後部,由槍機框上的開閉鎖斜面帶動楔閂作上下起落運動。槍管上有螺紋狀散熱片,使用與三八式步槍相同的6.5×50毫米步槍彈以及標准5發彈夾,使用方便,射程較遠,精度較高,但槍彈威力不大。它最為獨特的是彈斗供彈原理,開放的供彈彈斗容量為30發,彈斗位於機槍槍身左側,可以容納6個水平放置的5發彈夾,彈鬥上方的蓋子向下施加壓力使最底層彈夾打完後疊在上面彈夾會進入輸彈位置。彈斗底部的推彈裝置將彈夾中的槍彈推向給彈口推彈入膛,依次反復。仿效法國「哈奇開斯」(Hotchkiss) 用潤滑油潤滑子彈,彈殼需要潤滑才可以靠搶機後坐提供的動能退殼。機槍上配有油壺,子彈需要經過油刷給彈殼塗潤滑油否則容易退殼不暢。理論上只要不斷向彈斗中裝填彈夾即可持續射擊,但是由於彈葯裝填繁瑣,實際射速不能達到理論射速,很難達到150發/分。在實戰中存在槍管過熱(不能換槍管)、結構復雜易出故障等問題。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的問題不能適應作戰需要,被昭和天皇十一年(1936年,日本神武紀元2597年)定型的用30發彈夾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替代。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裝備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也曾被中共敵後游擊隊繳獲大量使用。
日本九六式輕機槍
日本九六年式6.5mm輕機槍是日本於昭和天皇十一年,即公元1936年研發的一型輕機槍,因當年為日本神武紀元2596年,故將該型機槍年式確定為「九六式」。九六式輕機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是繼「歪把子」之後,日本侵略者裝備的新一代制式輕機槍。從該型機槍出台的時間可以看出,研發該型機槍,是日本軍國Z義加緊擴大侵華戰爭准備的一個具體舉措。在中國,九六年式6.5mm輕機槍的名聲,並不像它的兄長「歪把子」那麼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然而,它在日本侵略者手中,對中國人民乃至亞太地區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卻一點也不比「歪把子」少。當然,在烽火連天的K日戰爭中,中國K日軍民也曾經繳獲大量的九六年式6.5mm輕機槍,其數量並不在所繳獲的「歪把子」數量之下,而且比「歪把子」用得更多更廣。
❾ 輕型機槍的槍膛里有螺旋紋和撞針嗎如題 謝謝了
任何一隻槍里都有螺旋紋!〈撞針不一定有,很少沒有撞針的目前只有美國一家公司採用的是電子撞擊〉 因為子彈帶該是一個圓柱體,當向前飛行時,他的重心於慣性大概是成90度角,由於子彈是在空中飛行所以會產生子彈翻滾〈通俗來說就是會載到,飛行距離嚴重縮水〉所以任何槍里都有螺旋紋,是為拉讓子彈旋轉起來〈比如陀螺,你讓他用尖頭站,他是不會站的主的,陀螺一定會到,但是讓陀螺旋轉起來,他就會站立不到,子彈旋轉就是這個原理〉!
❿ 為什麼有些機槍有這么多槍管還要轉什麼是"加特林"
加特林多管式機關槍——多管式機槍起源於15世紀、16世紀的多管式機槍以及後來的的多管炮。美國著名機械師理查德·傑丹·加特林於1862年發明了手搖式多管重機槍。加特林把6至10根槍管並列安裝在一個旋轉的圓筒上,手柄每轉動一圈,各槍管依次完成裝彈、射擊、退殼等動能。一個熟練的射手,每分鍾可發射約400發子彈。加特林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支成功的多管式機關槍,雖然它後來被其它的新型機槍所取代,但它的結構原理至被作戰飛機和軍艦上的多管速射炮所應用並保留著 「加特林機關槍(炮)」的名字。
真正用於大規模實戰的機槍,是美國的加特林機槍。加特林機槍於1861年被發明,於1865年作了相應的改進,於1866年裝備給美國陸軍。加特林機槍可稱是現代機槍的先驅。19世紀,當金屬槍彈的發展逐漸成熟起來的時候,美國的發明家們開始了手動機槍的設計。不過,直到美國內戰時期,機槍才受到軍方重視。在這一時期內,相繼出現了令軍方感興趣的多管「萊普提」機槍、「巴特利」機槍和「克拉通」機槍。這些機槍的發明者不是槍械工或機械師,而是醫學博士理查德·喬丹·加特林。
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個農場主的家庭。年輕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歡琢磨農業問題外,還顯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歲時,他就進行過各種不同的發明試驗,有時搞個船用螺旋槳,有時又搞台插秧機。為了使自己的設計得以成功,他需要錢。所以加特林不管什麼行當,有活就干。他當過錄事和行政秘書,干過種棉臨時工和收割莊稼的幫手,教過農民識字,最後去了聖·路易斯,在一家葯店當售貨員,並成了一名醫生。美國內戰爆發後,他在一家軍隊醫院服役。一次,他在醫治傷員時,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假如少數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夠對付一個步兵團,那麼己方就不會造成這么大的傷亡了。於是,加特林在1861年開始了多管機槍的設計,最初定名為「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
加特林機槍設計成功以後,一邊讓工廠試制,一邊寫信給美國總統、政治家和軍事家,並向全世界呼籲贊助,最終使研製的高額費用得到補償。加特林成功地感動了F·巴特勒將軍,使他購買了全部「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
1865年以後,加特林機槍由4管改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並開始分發給美國的邊防部隊。1870年,英國政府經過對比試驗後,在英格蘭建廠生產加特林機槍。與此同時,沙俄政府也購買了加特林機槍,更名為戈洛夫機槍。
史料稱,俄、土戰爭中曾有8個連的俄軍使用加特林機槍,每連50挺。1879年的祖魯戰爭,英國軍隊藉助加特林機槍,主宰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另一支英國海軍部隊開始在其船隻上安裝加特林機槍。直到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馬克沁機槍的問世,加特林機槍才被擠出戰爭的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