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為什麼沒有強盛
① 中國幾千年來改朝換代了好幾次,為什麼日本一次都沒有
誰說的?不知道就不要瞎說。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採集為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差別,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飛鳥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視輕工業,19世紀90年代,生絲和棉花紡織業已經為典型工業。生絲全國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紗代替了茶葉,出口量僅次於生絲。漸漸地,日本成了生絲和棉的出口大國。但與此相對照的是,日本的重工業在此時期發展緩慢。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不久後侵佔中國滿洲。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② 日本為什麼沒有像英國哪樣成為日不落帝國
運氣不好。亞洲的中國,非常難打敗,
並且美國,英國。其他列強不會坐視不理,
時機不對,得罪了蘇聯,美國。
更多的是對手太多了!!!亞洲國家喜歡死戰
③ 曰本在明治維新時僅憑他們那麼睏乏的資源就能使國力大大增強 那時的清國為什麼怎麼也強不起來
1、日本人文化崇尚團結,本性爭強好勝,注重學習,民族性具有相當活力。鴉片在中國盛行,但在日本並不盛行,很能看出中日兩國民族的精神面貌的不同。改革前景自然也就能夠看出幾分。
2、日本自古以來中央集權專制主義並不穩固。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自皇帝以下各級官員臣民一體遵守的局面在德川幕府統治時期並沒有出現。老實說,日本人鎖國不過就是上層人物「鎖國」,下層各級人士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打破封鎖,開眼看世界。這和中國的鎖國大大不同。
3、既然中央集權專制主義在日本沒有什麼太大根基,推翻幕府自然比推翻清朝容易許多,破壞性也小很多。日本天皇和將軍兩套元首模式可以方便除舊布新,一個不行再換一個。中國皇帝獨攬大權,皇權意識,官僚機構根深蒂固,一體同根,尾大不掉。改變帝國自然傷筋動骨,改革和革命很困難。
4、天皇不掌權的「虛君」歷史也有助於日本確立君主立憲制度,雖然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立憲」,但至少能起到一些積極作用。中國自古皇帝獨尊,明清更是皇帝獨裁的登峰造極時期,所以任何分權或者民主改革均難以執行。即便推翻了帝國,繼任的「總統」,「主席」,「總書記」一類的,和皇帝的權力也差不多,甚至猶有過之!
5、日本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較為順暢,日本商人地位卑下,但因為社會結構的關系,其自由度和社會影響也遠比中國商人大,因此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在日本也頗受歡迎。中國資本主義長期受到壓制,商業活動受到嚴格限制,農村貧困生產力低下,購買力也低下,資本主義水土不服也是自然的。
④ 日本為什麼沒有成為日不落帝國
一個國家的強盛無非是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協調發展的結果。模仿是日本的強項,曾為其帶來好學生的美譽,但實際上日本雖然好學,但卻不是一個好學生。因為過於偏執,往往陷於邯鄲學步的窘境。日本開始向中國學習,後來又向西方看齊。這樣使得日本人搞不清自己應該算哪方人?因而就發明了染黃自己的頭發,以為這樣就讓自己變成了西方人。日本在亞洲是最先覺醒的民族,按理說日本應該以自己的體驗,喚醒亞洲的同胞,一起反抗西方殖民統治。但可惜,日本卻是和西方殖民者一道坑害自己的亞洲同胞。讓自己的經濟發展建立在亞洲同胞的犧牲上,這怎能贏得亞洲尊敬。(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日本作為唯一的亞洲國家,是其中最積極的一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建立的血腥的大東亞共榮圈,對中國和東南亞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日本在政治上缺少一位世界級的領導人,比如說象中國的毛澤東,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這樣的通過自己國家的變革,從而影響世界的領導人。反而由於島國的劣根性,盡是一些自以為是,狂妄無知的人物,這樣的人,只能稱之為政客,不會讓日本在政治上有什麼作為。近年來日本居高不下的自殺率,更是表明了普通日本人對前途的迷茫和絕望。經濟上,日本就更沒什麼值得誇耀得。世界上公認的有三大善於經商的民族,猶太人、中國人和印度人,沒有日本人。日本人的偏執狂在日本人的航母情界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非要造航母,恢復二戰中聯合艦隊昔日的輝煌不可。不惜花費巨資,費勁心機,其實毫無必要,把這個精力用來搞好和周遍國家的關系多好!他不,也不想想,如今是什麼年代了,天上有偵察衛星,空中有飛機、導彈,費勁心機,就是讓你造出航母又怎樣,還不是活靶子一個,二戰中的大和戰艦的命運,日本一點都不吸取教訓,死不認錯!或者把這筆經費用來改善國民生活也不錯呀!軍事上,日本就更沒有什麼成就了。有網友譏笑日本人除了會偷襲,就不會打仗。二戰中,日本在中國的表現,證明了此言不假。一開始是日軍在中國大陸上,亂沖亂撞,碰了釘子後,又龜縮不前。是打勝了不知道乘勝擴大戰果,失敗了又只知道死守抵抗,毫無戰法可言。日本有一部兵書叫《斗戰經》,此書批評中國《孫子兵法》是對敵人的膽怯,而不適合日本,他們認為真銳之氣才是日本兵法的至寶。結果實踐證明日本是錯誤的。為什麼?你看二戰中日本曾經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編隊,上面有當時最先進的零式戰斗機,也擁有當時最好的潛艇編隊。但是,你看日軍將領是怎麼指揮的。強大的潛艇艦隊不是用來襲擊對手的運輸線,而是用來當運輸隊,為什麼?因為根據《斗戰經》來說,用潛艇來偷襲對手的運輸線不夠光明正大,日軍要堂堂正正在水面上用大型戰艦來打敗對手才是上策。強大的航母編隊已經被證明了是攻擊的主力,但日軍將領就是抱著大炮巨艦決勝的主張不放。多麼愚蠢!所以,日本永遠也不會象英國那樣成為日不落帝國。
⑤ 大清帝國時,為何日本的崛起僅僅用了不到30年
日本經歷倒幕運動,親政的明治天皇開始進行明治維新,同時期稍晚的清朝也開始洋務運動,但是,東方兩個儒家文化圈的過度相似的經歷走上了不同的結果,滿清一開始就是治標不治本的樣子工程,而日本則是自上而下的全民革新運動。
至此,對日本來說自打立國以來都沒有遇見過這樣的好機會。自從豐臣秀吉籌劃入侵中原,到田中奏摺,日本夢寐以求的入華計劃引來了最好的時代。
而中國呢,從洋務運動開始,滿人的主要目的是保大清不保中國,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甚至,貴族們的思維更加陰險:寧與友邦,勿與家奴。滿洲貴族們心心念的是自己的皇位特權,而不是家國社稷。
所以,從一開始,洋務運動就不可能成功,他只能延緩清朝滅亡,事實上也確實延緩了清朝的滅亡。
⑥ 日本的王朝為何能延續兩千年不倒塌呢
改朝換代,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中國封建史兩千年,換了十幾個朝代,往往一個王朝經歷大約200多年就會被取代,歷史原因也是多樣性的,在看看中國周邊的國家,也同樣是如此,幾乎幾百年就會改朝換代。
英國的皇室估計也是這個原因吧,這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君主立憲的兩個超級國家,人們驚訝的發現,皇帝,王者和現代化社會毫無關系,重要的還是看人怎麼管理這些東西。
⑦ 日本帝國什麼時候建立;什麼時候崛起;什麼時候強盛;什麼時候衰落;什麼時候滅亡(具體年代:指19x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日本就此強盛,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918事變佔領東北全境,1937年7月7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日本此時軍事力量如日中天,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此後美國反擊,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請樓主採納!
⑧ 日本大帝國,為什麼那麼牛
日本的牛其實都有很大隱患的...他的兩個強盛期其實都不【扎實】,和那些傳統強國的強盛不太一樣....
現在的日本不牛,日本牛在二戰前期和70,80年代的經濟奇跡時期。現在的日本比較一般。日本的兩個強盛期其實都不【扎實】,和那些傳統強國的強盛不太一樣,日本缺乏一口口好好消化勝利的能力。
⑨ 二戰時期的大日本帝國鼎盛時期的綜合國力怎麼樣
二戰時期日本的綜合國力是非常強大的,日本是七個“列強”國家之一,這七個“列強”分別是美、英、德、法、蘇、意、日。日本是一戰戰勝國,擁有著世界一流的海軍,三流陸軍。在一戰後成立的國際政治協商框架-國際聯盟中(相當於今天的聯合國),日本與英,法,意並列作為四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美,蘇,德沒參與),國際政治地位可見一斑。
客觀的來說,二戰時期的日本已經擁有現代化的軍隊和經濟體系,也是一個工業強國。他之所以在二戰中失敗,是因為他推行法西斯主義,而且日本的軍國主義害了他們。二戰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日本失敗理所應當。
⑩ 為什麼日本明治維新沒有過多久變強大起來
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區別
從內部條件和社會背景上。第一,日本實現近代化的條件優於中國。由於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兩國封建社會內部都已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在19世紀中葉,這兩個國家都還不具備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充分的社會經濟前提。只是由於遭到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日中兩國才被迫將「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的任務提上自己的歷史議事日程。由於日本經濟發展的普遍水平略高於中國,因此它實現近代化的條件也比中國更有利一些。第二,日本幕府統治與清朝統治雖然同樣面臨嚴重的危機,但情況有所不同。在明治維新前,日本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其危機主要體現在:一是日本存在著猛烈而持續的農民起義和市民暴動,它有力地沖擊著幕府的統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二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和分化也日益激烈。舊的統治階級——武士等級,不僅在其上層存在著尖銳復雜的矛盾,日益貧困化的廣大下級武士對上層的不滿情緒也發展到「恨主如仇」的嚴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資產階級轉化,這就使幕府陷入極端孤立的地位。此外,強藩的離心傾向也越來越大。1864、1865年幕府兩次發兵征討長州藩,標志著幕府與強藩的矛盾也已公開化。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閉式的社會結構,不但無法調節這些矛盾,本身也陷於瓦解。而中國戊戌維新時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形勢。自從1864年欺騙利用。在統治階級內部,掌握清政府大權的滿族貴族,對外向外國侵略勢力投降妥協,勾結起來共同絞殺中國人民革命;對內則向漢族地主實行讓步,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軍閥官僚鎮壓農民起義,辦理國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權暫時得以維持。統治階級內部雖然有洋務派、頑固派以及帝黨、後黨之爭,但總的說來守舊勢力還很強大。
從力量對比上。在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尚不成熟的條件下,能否實現近代的社會變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舊的統治階級營壘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這支力量的實力情況。在日本明治維新時,幕府的勢力已經十分脆弱,陷於極端孤立的境地。維新勢力以中下級武士為核心,抬出天皇為旗幟,與反幕府的強藩相結合,既有基地,又有軍隊,廣大農民和市民也積極參加和支持反幕武裝,因此組成了強大的維新陣營,一舉推翻了幕府舊政權。中國的情況則不然。由地主、商人、高利貸者和官僚結成的「四位一體」,同現存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密切的利害關系,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學又是它們的共同思想准則。而且,這股反動勢力還有強大的外國侵略勢力的支持。因此,在這個具有特殊凝聚力的統治營壘中是很難分化出與之相對抗的革新勢力的。如中國的維新勢力僅以有資產階級傾向的士大夫知識分子為核心,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聯合少數官僚。既沒有基地,也無兵權、財權,「與守舊黨比,不過千與一之比,其數極小」(嚴復語)。因此,守舊勢力一反撲,維新勢力頃刻瓦解。
從政策措施的實施上。日本幕府統治被推翻後,明治政府發布命令,採取了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如奉還版籍(1869年)、廢藩置縣(1871 年)、改革封建身份(1869至1873年)、廢除封建俸祿(1876年)、地稅改革(1873年)、教育改革、殖產興業、修改不平等條約,最後制定憲法(1889年)、召開國會(1890年),使日本成為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的「百日維新」中,盡管光緒帝也頒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變法詔書,但由於資產階級維新勢力並未掌握政權以及守舊勢力的強大,根本不可能實施。
從國際環境上。日本明治維新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末,當時世界還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奪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開始。而西方列強在東亞侵略的主要目標是地大物博的中國,加上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特別是中國太平天國運動對西方列強力量的牽制,都為日本明治維新提供了一個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日本維新派本身也比較注意外交斗爭策略,盡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間的矛盾。而中國戊戌維新已經到了19世紀90年代末,世界資本主義已經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的高潮已經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畢。中國成了列強在東方爭奪的「惟一富源」,出現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這時帝國主義列強絕不願意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國際環境對中國維新運動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