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古代國家都有哪些

日本古代國家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6-21 06:21:57

1. 日本古代有多少個「國」

日本古代的一國大約是現在日本的一個縣
例如,大和國→奈良縣,近江國→滋賀縣,土佐國→高知縣等

有時是兩、三個國等同於當今的一個縣
例如尾張國加三河國→愛知縣,伊勢國加伊賀國加志摩國→三重縣等

也有一個國被劃分為當今的數個縣的
例如古陸奧國→青森縣、岩手縣與福島縣

日本現代的縣級劃分,大多是沿用幾千年來所訂立的國界
只有少數的地方有所更動而已
一國裡面會有幾城呢?

在戰國時代,城池是可以依大名自己的需要而興建的
一個國不一定有多少個城池

2. 日本古代都有哪些名稱

望採納
日本風光欣賞(19張)在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之前只有部落,日本列島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該國的圖騰。 「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使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3. 古代日本島上共有多少個國家

古代日本列島群雄割據,曾出現過許多小國,嚴格說是部落:公元前一世紀成書的《漢書•地理志》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後漢書•倭傳》中說:「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除此之外,最詳細的當數《三國志•魏志倭人志傳》的有關敘述。 據《魏志倭人傳》記載,一、二世紀時,日本列島上有一百多個小國,到曹魏時同中國通使交往的有三十國,其中最大的是卑彌呼女王統治的邪馬台國。從設在朝鮮半島北部的樂浪郡、帶方郡去邪馬台國,中途經過有對馬國、末盧國、伊都國、奴國、不彌國、投馬國等。 其中有的例如邪馬台國等與中國和高麗建立了宗藩關系。公元2世紀時,居住在京都地區的部落統一了日本。3世紀左右,日照天神在奈良縣建立了大和國,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首領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這就是今天皇家族的祖先,自稱為"神"的一族 。

4. 日本的古名有哪些

在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不過今日的考古證據卻表明,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徙來的游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日本進入新石器時期,是為繩紋時代(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和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在彌生時代時期,伴隨著來自中國和朝鮮人的移入,出現了陶器和鐵、銅器;還出現的成塊的水田,日本成為了一個農業佔主要地位的社會[3][4]。

公元3世紀後半期到4世紀初,日本已經出現了統一政權—大和王權。這段時期,日本透過朝鮮諸國及一直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587年,豪族蘇我氏的頭目蘇我馬子打倒了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殺了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為帝,聖德太子攝政,日本進入飛鳥時代。聖徳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階,並頒布了憲法十七條,試圖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國家。聖徳太子過世後,蘇我氏長期掌權。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暗殺了蘇我入鹿,掌握了政權。中大兄皇子擁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動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國的政治制度,試圖建立一個律令制的國家。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日本進入了奈良時代,律令制國家也日益成熟。日本的版圖在這時也逐漸擴張,征服了東北地方部分地區和南九州。

修建於平安時代的平等院鳳凰堂奈良時代後期,政局動盪,律令制鬆弛。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現在的京都),此後到1192年成立鐮倉幕府的這段期間是為平安時代。這一時期,隨著地方庄園勢力的不斷增強和中央政府的內亂,武士階層逐漸上升到權力的中心。平安時代末期,出現了以東國為勢力范圍的源氏和以西國為勢力范圍的平氏兩個龐大的政治勢力,1159年,發生賓士之亂,源氏實力雖遭遇很大削弱,但在東國仍擁有強大實力,國家內亂頻仍。經過長期的源平合戰,平氏被趕出京都,於1185年在壇之浦之戰中徹底覆滅[5]。

1192年,武士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鐮倉幕府,開始了日本600多年的幕府時代。源賴朝過世後,賴朝妻子的娘家北條氏實力擴大。三代以後權利轉歸北條氏之手。承久之亂後,北條氏的合議制執權政治達於全盛。1232年(貞永元年),北條泰時制訂法典《御成敗式目》[6](《貞永式目》)。該法典最初僅適用於武家內部,後來適用於全國。1274年(文永十一年)與1281年(弘安四年),蒙元兩次侵日都未能成功,而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導致御家人的貧困與御家人制度的解體。北條氏實行一族獨裁,加深御家人和非御家人武士的反感。地方武士和農民的聯合武裝團體到處進行反幕活動。幕府由盛轉衰。後醍醐天皇乘機發動正中之變與元弘之變。倒幕號召得到各地武士響應。1333年5月新田義貞攻陷鐮倉,鐮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掌握大權以後,並沒有滿足武士階層的期望。武士們支持足利尊氏,於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光明天皇即位。後醍醐天皇逃到吉野山中,仍堅持自己才是正統。於是出現了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兩個對立的朝廷。足利尊氏則在京都建立了室町幕府。南北朝的征戰持續了將近60年,1392年才告結束[7]。

江戶時代的日本城堡(姬路城)室町幕府末期發生了應仁之亂,日本進入了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1573年,織田信長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條御所,將足利義昭流放到河內國,室町幕府滅亡。日本歷史進入安土桃山時代。1582年,織田信長在本能寺因家臣明智光秀叛變而被害。信長重臣羽柴秀吉繼承了其勢力,繼續進行統一日本的戰爭。1586年,秀吉受賜姓豐臣氏並就任太政大臣;1590年完全統一了日本,隔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自稱太合,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秀吉在1592年發動侵朝戰爭。1598年7月,秀吉在伏見城過世,日軍開始撤出朝鮮半島。1600年,封地在關東地方的大名德川家康取得了關原之戰的勝利[8]。1603年,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坂之役中消滅了豐臣氏,實現了日本的統一,日本步入江戶幕府的時代。江戶幕府實行高度集權的封建制,將社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及穢多、非人等賤民,嚴格限制階級間的流動。

佩里的「黑船」敲開了日本的國門1543年,一艘葡萄牙船漂流到種子島,這是日本第一次接觸歐洲人。時日本正值戰國紛擾,葡萄牙人將火槍帶入日本,並快速普及。天主教也在這時進入日本。然而傳教活動與發達的貿易逐漸威脅到江戶幕府的統治。1641年幕府把荷蘭商館遷移到長崎的出島,奉行鎖國政策。鎖國期間日本只與荷蘭和中國進行貿易。鎖國政策奉行了200多年,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才重新敲開了日本的國門[9]。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台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幕府末年暴動頻繁,幕藩體制搖搖欲墜。在以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開啟了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1867年末代德川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明治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成立。1867年開始的明治維新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多項改革,在地方政治上廢藩置縣,1889年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1890年舉行了第一次帝國議會。整頓內政的同時日本也在進行對外擴張。1879年,日本滅亡了琉球國;1895年與滿清爆發甲午戰爭並取勝,獲得了台灣與巨額賠款;1905年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取得了北緯50度以南的庫頁島(樺太)。1910年強迫韓國簽訂了日韓合並條約,使朝鮮半島成為了日本的一部分[10]。

20世紀初,日本帝國主義逐漸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增強了日本的經濟實力,日本進入短暫的「大正民主」時期。1923年9月,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11],死亡人數達13萬人,日本經濟遭遇重創;1927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對台灣銀行的救濟失敗,引發全國性金融危機;1930年,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日本未能倖免。這期間濱口內閣失敗的經濟政策引發人民的嚴重不信任,右翼勢力藉此擴張。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在中國東北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12],廣田弘毅組閣,軍部對政治的干預進一步增強。1937年7月,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給中國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與人口死亡[13]。1941年日軍偷襲位於夏威夷的美國軍港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同時開始侵略東南亞及大洋洲。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戰爭後期,日本本土受到盟軍的密集轟炸,造成數百萬人喪生與工業設施的損毀。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兩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8月15日,裕仁天皇透過電台廣播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14] 。

廣島原爆圓頂從戰敗到1952年期間,日本實際被美國主導下的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統治[15] ,美軍實行財閥解體政策,對壟斷資本進行大規模重組。1950年,伴隨韓戰而生的「特需繁榮」讓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1956年12月18日,日本加入聯合國[16]。1964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同年日本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正式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1973年,由於能源危機,日本經濟由高速成長轉入安定成長階段,但成長速度仍是西方先進國家中的前列。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戰後的日本長期由自民黨執政,是為所謂「55年體制」,直到1993年才告瓦解。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這一時期失業攀升,財政赤字龐大,加上奧姆真理教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與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進入21世紀,日本經濟已穩健復甦,逐漸擺脫了長期低迷的局面[17]。

5. 日本古代為何會分那麼多國家真田幸村那個時代,和中國的戰國七雄有什麼區別最後誰統一

日本古代的」國「並不是國家,而是一種地方行政區劃。這和中國的戰國時不一樣的。

日本戰國時代(1467年—1600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年和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北陸道——越後、越中、越前、能登、加賀、若狹、佐渡

山陰道——丹波、丹後、因幡、但馬、出雲、石見、伯耆、隱岐

山陽道——長門、周防、安藝、備後、備中、備前、美作、播磨

南海道——阿波、贊岐、伊予、土佐、淡路、紀伊

西海道——薩摩、大隅、日向、肥後、肥前、築後、築前、豐後、豐前、對馬、壹岐

近畿以東為東國;近畿以西為西國

具體按石高來算:

(1)近畿300萬石

丹波國、丹後國、山城國、近江國、河內國、伊賀國、紀伊國、和泉國、攝津國、大和國。

(2)九州240萬石

薩摩國、大隅國、日向國、肥後國、肥前國、豐後國、豐前國、築後國、築前國。

(3)四國86萬石

伊予國、土佐國、阿波國、贊岐國。

(4)東海180萬石。

美濃國、尾張國、伊勢國、三河國、遠江國、駿河國。

(5)北陸180萬石。

越後國、越中國、越前國、加賀國、能登國。

(6)中國240萬石。

長門國、周防國、安藝國、出雲國、石見國、備後國、備中國、備前國、因幡國、但馬國、伯耆國、美作國、播磨國、隱岐國。

(7)甲信68萬石。

飛驒國、信濃國、甲斐國。

(8)關東320萬石。

上野國、下野國、常陸國、武藏國、伊豆國、相模國、上總國、下總國、安房國。

(9)東北地區200萬石。

陸奧國、出羽國

6. 古代日本四國包括哪個四個國

四國島古代分為伊予、土佐、贊岐、阿波四國,故稱之為四國島。

還有一個就是贊岐啦!

7. 日本古代番屬國有哪些

從法律角度來說日本不是美國的藩屬國!
從軍事戰略上來講,美日之間是盟友關系,由於兩國簽署了《美日安保協定》,當日本本土(日本的四個本島)遭到別國入侵時,美國有義務協助日本進行本土防衛。
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中國歷代王朝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很少干預其內政,卻無償為其提供保護。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是名義上擁有主權,實際上在外交、經濟和軍事等方面依附於西方帝國主義大國並受其控制的國家, 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在佔有許多殖民地 的同時,為了自身的利益,有時讓一些落後國家在政治上、形式上維持獨立,但在金融、外交上從屬 於自己。
藩屬國其形式可分多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前夕,除半殖民地形式如波斯、中國、奧斯曼帝國(1299~1922)等外,阿根廷和葡萄牙是附屬國的另一種形式。
當時的阿根廷共和國,在金融上完全依賴於英國,以致有的經濟學家把它看成是英國的商業殖民地。
葡萄牙是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從18世紀初期開始,就處於英國保護之下。英國為了鞏固它在反對西班牙和法國斗爭中的陣地,保護了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英國以此換得了商業上的利益,換得了向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輸出商品尤其是輸出資本的優惠條件,還換得了利用葡萄牙的港灣、島嶼、海底電纜等等的便利。
這種小國依賴於大國的關系,一向是存在的,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後,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8. 歷史悠久的日本,曾經用過哪些國名

日本列島上在公元4世紀後才出現國家,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到公元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9. 日本都有哪些朝代

一、遠古、古代

1、舊石器時代

2、繩紋時代

3、彌生時代

4、古墳時代

5、飛鳥時代

6、奈良時代

7、平安時代

二、中世

1、鐮倉時代

2、南北朝時代

3、室町時代

三、近世

1、安土桃山時代

2、江戶時代

四、近代、現代

1、明治

2、大正

3、昭和

4、平成

日本歷史

(1)日本國的起源

約西元1世紀,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到了西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西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2)古 代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西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10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採集為生,構成了沒有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西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傳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

西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擴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收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改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西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老的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本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西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3)中世紀(12-16世紀)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的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人民的強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4)近世(16-19世紀中葉)

戰國時代

(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織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工藝等一片繁榮。19世紀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戶,小說、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5)近現代(19世紀後期至今)

幕末·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即所謂「日清戰爭」)中擊敗大清北洋艦隊,在日俄戰爭(即所謂「日露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的取得的歷史性進步相比,大正天皇時代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遠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2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來說,是黑暗的2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我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同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發動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約30多萬中國軍民慘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和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同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歿。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10. 日本歷史上除了中國還侵略過哪些國家

1.蘇聯:為干涉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掠奪西伯利亞的豐富資源,日本政府於1918年8月2日宣布將同美、英、法等國一起向西伯利亞出兵。8月18日,大谷喜久藏大將率領的 1.2萬名侵略軍於海參崴登陸。

2.美國: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

3.朝鮮:1875年5月25日,日本政府派「雲揚」號等 3艘軍艦進入朝鮮釜山港,後在朝鮮東部沿海進行武裝偵察和作戰演習。

同年 9月20日,「雲揚」號闖入朝鮮首都漢城附近的漢江河口進行武裝挑釁,炮轟江華島,並在該島登陸,大肆燒殺劫掠而去。1876年2月,日本迫使朝鮮簽訂不平等的江華條約。江華島事件是近代日本侵略朝鮮的開端。

4.越南:從1940年9月到1945年8月,日本共佔領越南5年時間。在佔領越南期間,日本在越南的統治非常野蠻。在短短5年時間里,有將近200萬越南人似乎大飢荒,這場飢荒和日本是脫不了干係的。在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向越南賠償了3900萬美元的賠款。二戰後,日本曾為此向越南賠償3900萬美元。

5.緬甸:1942年1月4日起,日軍第55、33兩個師團由泰國分別向緬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發動進攻,至3月8日,即佔領仰光。

(10)日本古代國家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日本對外戰爭指1874~1945年間日本發動和參加的一系列侵略戰爭。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迅速走上擴張軍備、發動侵略戰爭的軍國主義道路,並制定了以中國、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所謂「大陸政策」。

從19世紀70年代中期起,特別是9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不斷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6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