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琴是什麼時候傳到日本的
㈠ 三弦琴的流傳
中國的三弦傳入琉球後發展成三線;三線傳入日本後,發展成三味線。在日本有把「三味線」稱為「三弦」的習慣。
三弦是北方大鼓書、蘇州評彈等傳統曲藝不可缺少的樂器。在南管音樂中,屬於上四管樂器之一,是演出的基本組合。一些流行音樂和搖滾樂手(如何勇)也在創作演奏中使用三弦。雖然三弦曾經是最常用的伴奏樂器之一,但在現代與箏,琵琶相比,學習三弦的人要少很多。
㈡ 日本的三種樂器(尺八,三線。。)與中國歷史有什麼聯系
不是 復制 源自維基網路
尺八
尺八,竹製,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
編輯本段尺八在中國的傳承歷史
早在東漢時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就已流傳於民間。
到了隋代和唐,尺八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新唐書·呂才傳》:「貞觀(627—649)時,祖孝孫增損樂律,與音家王長通、白明達更質難,不能決。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
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還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八支尺八。其中一隻竹製刻雕尺八,長43.7厘米,管上端開口,管身前面五孔後面一孔。每一按音孔邊緣有圓形花紋。製作十分精美,通體雕花紋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後作張袖狀。後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執扇,另一女坐彈琵琶。其餘部分均飾以花鳥紋。此外還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樺捲尺八等。
尺八發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並經由當時日本的遣唐僧東傳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復雜,音色獨特而有古味。沈括《夢溪筆談》載:「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宋代以後,隨著漢文化的斷層,來自民間的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用於宮廷雅樂的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國已不見這種古代的樂器了。現在中國流傳的豎制竹吹管樂器有簫、南音洞簫(南簫)、廣東洞簫等。其與尺八主要區別為簫和廣東洞簫等為內挖u型吹口,常封頂蓋;南音洞簫(南簫)為內挖v型吹口,不封頂蓋。而尺八的吹口是半月型外切吹口。簫與南簫,吹口都與尺八有明顯的區別。尺八與簫的開孔也不同,以一尺八寸管尺八為例,其筒音為D,各孔音高為F、G、A、C、D。另外尺八與簫在內徑、音色方面也有顯著的差別。
近年來,隨著國際上日本尺八的流行,以及日本尺八界到中國的尋根,外切口五孔的日本現代尺八逐漸回傳中國。
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東傳日本。據記載尺八是南北朝末年至唐初(公元581-618年),相當於日本的奈良時代作為演奏唐代的雅樂的樂器而由中國傳去的。從隋高祖開皇20年(600年)起,日本聖德太子之時,日本曾屢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往中國,尺八和許多諸如龍笛等中國樂器東傳日本。至今日本正倉院還保存有唐制尺八多種。最早傳入日本的尺八僅用於宮廷雅樂,六孔,稱為「古代尺八」,也常作為達官貴人的玩物,故也叫「雅樂尺八」。據傳,日本聖德太子特別喜愛尺八,他當時所用的中國尺八,如今還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2008國際尺八大會目前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則是鐮倉時代(南宋詔熙二年至元朝至順元年)由日本普化宗的禪宗和尚覺心來中國杭州護國仁王禪寺學禪期間向同門居士張參學習吹奏尺八,回國帶回尺八及《虛鈴》和《虛空》 等尺八曲。後來,心覺創立普化宗,傳授尺八技藝,將尺八吹奏融入修禪,稱為吹禪。故將他所傳授的尺八稱為普化尺八。
1871年以後,普化尺八傳於民間。日本現代尺八就是從普化尺八演變而來的,一般多為3節,5孔(如今七孔尺八有更加流行的趨勢)、不設膜孔,有不同的長度尺寸,既能吹奏古典樂曲,也能演奏現代樂曲;常與箏和三味線合奏,還能與西洋管弦樂隊、電子風琴等合作。日本現代尺八改進了內徑的變化,使音色更加完美,符合音律。
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里,現在也保存著我國唐代傳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隻刻雕尺八,長43.7厘米,管上端開口,管身前面五孔後面一孔。每一按音孔邊緣有圓形花紋。製作十分精美,通體雕花紋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後作張袖狀。後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執扇,另一女坐彈琵琶。其餘部分均飾以花鳥紋。此外還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樺捲尺八等。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曾復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後,「普化尺八」傳於民間。日本現在使用的尺八就是從「普化尺八」演變而來的,不限長短,一般多為3節、 5孔(前4後1)、不設膜孔。它是日本民間主要的吹奏樂器,既能吹奏古典樂曲,也能演奏現代樂曲;還經常與箏和三味線一起合奏,甚至還能與西洋管弦樂隊、電子風琴等合作。
此外,由我國傳入日本的還有「一節切尺八」。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海山(kaizan)將尺八從日本傳至美國。
此外,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海山(kaizan)將尺八從日本傳至美國。如今,現代尺八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三味線
三味線(日語:三味缐(しゃみせん),shamisen)是日本的一種弦樂器。
起源
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的三弦,大約成形於15世紀左右。中國的傳統樂器三弦經過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產生了早期的沖繩「三線」,之後傳到日本本土,逐漸成形。而早期的沖繩三線後來又受本土三味線的影響被改良成現在的沖繩三線。
注意:在日本傳統音樂界中,也直接稱「三味線」為「三弦(さんげん,sangen)」,而把中國的民族樂器「三弦」直接音譯稱為「三弦(サンシェン,sansyen)」。但在中文中由於只採用漢字會將二者混淆,因此一般只稱日本的民族樂器為「三味線」。
日本箏
東漢應劭《風俗演義》曰:謹按《禮·樂記》:「箏,五弦築身也」,據此,最初的箏為五弦。三國時期,古箏完成了由竹製共鳴體轉變為木製的過程,由於琴體的增寬和加長,已出現張十二弦的箏(《三國志·魏書》)。後經過800多年的流傳,到了隋代才增加一弦,成為十三弦箏。在唐代的300多年裡,古箏流行甚廣,十二弦和十三弦長期並存,分別用於雅俗樂。中國唐代的箏制,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傳入日本。日本派出的大批「遣唐使」來到我國長安學習和考察中國文化,日本奈良時代保持者中國十三弦的古制。起初,用於演奏皇室宮廷的雅樂。在此後千餘年的時間里,箏逐漸成為日本邦樂的主奏樂器。現代日本箏基本沿用了唐代的制式,其文化烙印與唐代精神一脈相承。大正年間以來,日本箏也有所創新,其中就有適於演奏現代音樂的二十弦箏。多年來,清雅悠揚的古箏音樂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直至今日這古典的和諧之音仍然使人們陶醉其中。近年來,古箏與西洋樂器相互交融,開辟了新的音樂領域,同時又不失原有的貴族風格。
日本的箏譜,正是我國唐代的箏譜,與流傳於我國嶺南的二四譜同源。二四譜與我國唐代古箏定弦吻合;二四譜是南朝覆滅後產生的「十二弦清商箏譜」,是我國古代十三弦箏譜的簡化。
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曾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此觀點不被世人採信。
㈢ 這期天天向上吉田兄弟演奏的樂器三味線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
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的三弦,大約成形於15世紀左右。中國的傳統樂器三弦經過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產生了早期的沖繩「三線」,之後傳到日本本土,逐漸成形。在日本傳統音樂界中,也直接稱「三味線」為「三弦(さんげん,sangen)」,而把中國的民族樂器「三弦」直接音譯稱為「三弦(サンシェン,sansyen)」。但在中文中由於只採用漢字會將二者混淆,因此一般只稱日本的民族樂器為「三味線」。 而現在三味線的演奏方式大概是從120年前形成。根據形狀大小可以分「細桿」「中桿」和「粗桿」三類。顧名思義,粗桿最大,細桿最小。根據流派,可以分為以下各種: ☆長歌三味線:採用細桿,象牙撥子,用於歌舞伎音樂等 ☆義太夫三味線:用粗桿,使用大而厚的撥子,用於凈琉璃 ☆常盤津三味線:用中桿 ☆清元三味線:用中桿 ☆地歌三味線:用中桿,由於高音部分較多,琴桿與琴身連接部分和其他三味線不同。使用「津山」撥。 ☆津輕三味線。源於日本北部津輕地區,採用粗桿,用於津輕民謠。(吉田兄弟就是屬於津輕三味線)
㈣ 日本三根弦的樂器
三弦琴即三味線,是日本傳統弦樂器。自16世紀有中國傳入日本以來,加入了許多日本的獨特演奏手法,比如以撥子彈琴等等。由於江戶時代以其為歌舞伎伴奏音樂的道具,因而迅速普及成為日本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其中津輕三味線是在嚴寒多雪的青森津輕地區獨自發展出來的一門分支,以具即興性、接近打擊樂器的奏法、快速的拍子為特徵。因為它可以即興演奏,所以又有「日本的爵士樂」之稱。三味線分為膛部和桿部,種類有粗桿、中桿和細桿三種。粗桿會發出強而大的樂聲,細桿則發出十分細膩的樂聲。而津輕三味線則比一般的粗桿三弦琴更大,弦也更粗。 《銀魂》中的人物河上萬齊就善於彈奏三弦琴。 三弦琴音樂 三弦琴有3條弦,其共鳴箱的鼓面蒙以貓皮或狗皮,是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樂器。在江戶時代被廣泛運用的三弦琴,如今仍用於彈奏歌舞伎、偶人凈琉璃等的劇場音樂以及各種歌曲音樂的伴奏中。
㈤ 三弦琴的起源到底是日本還是中國想知道!
明代楊慎《升庵外集》曰:「今之三弦始於元時」。可見早在13、14世紀時已流行。其起源,有人認為三弦是由秦代的「先鼓」發展而來的。,清代毛其齡《西河詞話》:「三弦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日本學者林廉三先生在《論三弦的起源》一文中也作了「真正的三弦似乎起始在元代」的論述。...並在保持了三弦固有的...使用三弦的彈奏豐富多彩變化無窮,極大的發揮了三弦的音樂表現力,一改其原來多被作為伴奏樂器的偏向
三弦是古琴的後裔。這一說法是在三弦的弦鞀起源說的基礎上加進了弦鞀的古琴起源說,歸結為「古琴—弦鞀—三弦」的發展脈序
㈥ 中國的三弦和日本的那個三味弦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嗎
中國三弦、沖繩三線、和日本本土三味線都是不同的東西,而且在三味線中津輕三味線又往往會被單獨列出。
在構造方面:
三味線的鼓(胴)明顯偏方而且大,右手靠在三味線上的地方有胴掛保護。而且像津輕三味線上有東さわり這種特殊結構,增加共振。
三弦蒙蛇皮;沖繩三線同樣用蛇皮。
而三味線的話,像長唄等需要纖細音色的,用貓皮(較差的練習琴有用狗皮的,主要是皮上毛孔疏密等會造成音色差異)。但是津輕三味線(特別是高檔的演出用琴)卻是用厚狗皮的。當然,現在也引入了合成革。
在彈奏方法上:
我記得三弦是戴義甲用手指彈的吧。
而三味線除了小唄外基本都用撥彈奏。
ls有人說津輕三味線用大型撥,這好像反了吧。從薩摩琵琶那樣大的撥子演變到歷史最短的津三,撥子是越來越小的。津輕三味線需要快速演奏,而且力度很大,所以相應的撥子會比較小,否則撥子很容易脫手。。。
大概就是這樣吧。歡迎指正和討論。
㈦ 三弦的先秦著作
您好,你說的應該是三玄的先秦著作為《老子》《莊子》《周易》,若您說的是三弦那麼這個問題無法回答,因為根據記載三弦起源何時尚無定論,據傳源自秦漢時期的弦鞀,所以最早的起源也是秦漢時期。
拓展
三弦琴,又稱三弦,中國傳統彈撥樂器,亦傳入琉球、日本等地。
三弦起源何時尚無定論,據傳源自秦漢時期的弦鞀,而「三弦」之名最早見於唐代崔令欽的《教坊記》,但文中未詳細記述「三弦」形制。三弦興盛於元代,是元曲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 明代楊慎認為「今次三弦,始於元時」,而清代毛其齡認為「三弦起於秦時,本三十鼓鼓之制而改形易響,謂之鼓鼓,唐時樂人多習之,世以為胡樂,非也」。
隨著四川廣元南宋墓伎樂石雕和河南焦作金墓三弦樂俑的出土,可知三弦早於元代就已出現。
㈧ 日本 三弦琴
那叫三味線
《源氏物語》千年紀曲目
Rin'-紫のゆかり、ふたた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xNzA5NjUy.html
㈨ 日本三弦
三味線,日語:三味缐(しゃみせん),shamisen,一般認為起源就是中國的三弦,元明時期通過琉球傳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