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有哪些成就
㈠ 日本的現代設計的發展概況和特點、名家
1、概況:日本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它的傳統與現代雙軌並行體制,針對日本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不同的兩種設計體制也是雙軌並行的。
2、特點:在創造空間時,對表層選材的處理十分重視,往往強調素材的肌理,暗示功能性來突破框框。大膽地原封不動地表露水泥表面、木材質地,以及鋁合金、鋼鐵等金屬板格、金屬復合板材、人造石、馬賽克等飾面。
著意顯示素材的肌理效果或本來面目,加以精密的打磨,使這些現代技術加工的表層材料質感完全像是用相機拍攝的效果一樣,或像透過濾色鏡觀看材質一樣的訴諸視覺的材料運用。
3、名家:,丹下健三、黑川紀章、磯崎新、安藤忠雄等。
(1)日本現代有哪些成就擴展閱讀:
名家代表作:
1、丹下健三
東京奧運會主會場、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東京羅馬天主教聖瑪麗大教堂等。
丹下健三,日本著名建築師,曾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東京奧運會主會場就是他的傑作。1961年他創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築設計研究所。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是丹下健三結構表現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像力,達到了材料、功能、結構、比例,乃至歷史觀的高度統一,被稱為20世紀世界最美的建築之一。
2、黑川紀章
大阪國家人種學博物館,福岡現代藝術博物館,鄭東新區CBD等。
第二代日本建築師,曾多次獲獎並獲得多項國際榮譽。他曾與和磯崎新、安藤忠雄並稱日本建築界三傑。
㈡ 日本有哪些成就,影響力或銷量很高的歌手
很多人推薦了很多十分優秀的歌手,我想重點推薦活躍於九十年代的音樂,無論是偶像歌手或是創作人或是樂隊都十分輝煌的年代。下面的歌手不一定都是在九十年代出道的,但是我所盤點的歌曲一定都是九十年代發行的。1. Chage&Aska這個樂隊是我的首推。稍微誇張一些說,評價他們為日音史上最良心的存在,一點也不為過。雖然他們大熱的一首歌曲是SAY YES,也就是101次求婚的主題曲,但是他們的良曲依然非常多,而且都十分hit。他們的許多歌曲都被港台歌手傳唱。Aska曾經留學歐洲學習音樂,他們的音樂在編曲和和弦復雜度方面獨樹一幟。七和弦九和弦的走向在他們的歌曲中十分常見。然而這種十分學院派的音樂素養卻絲毫不影響他們歌曲的傳唱度。他們是日本音樂史的一段傳奇。無論現在有什麼不和傳聞,他們都是我心目中日音的美好曾經的代名詞。You Are Free作為1993年發行的單曲,旋律結構頗有經典「SAKURA系日本歌」的影子,Aska的經典高亢唱腔在這首歌裡面有很自由的發揮,雖然belting沒有超過G4,但是Aska的中音區依然十分出彩。2. 森高千里和江口洋介結婚以後就淡出歌壇的甜美女星森高千里。渡良瀬橋是她最經典的曲子之一。森高千里素有美腿甜心之類的稱號,算是偶像派歌手,但是她的創作實力也不容小覷。渡良瀬橋是她在1993年發行的單曲。其實這個橋是真的存在的,位於日本櫪木縣足利市。這首歌旋律唯美,歌詞十分富有畫面感。
㈢ 日本作家坪內逍遙在文學上有哪些成就
坪內逍遙,1859年出生於美國。坪內逍遙自小喜歡中國古籍,而後在外語學校學英語。
1883年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曾任東京專門學校(即後來的早稻田大學)講師。1885年,他的《小說神髓》出版,他提出寫小說應以人情為主,著重心理觀察與持客觀態度,為日本現代文學一部重要理論著作。他為實踐自己的主張而創作的長篇小說《當世書生氣質》,用寫實主義手法,寫當代學生生活,使之成為明治時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者。其後陸續發表小說和翻譯英國文學作品,並致力於文學評論工作。曾就理想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問題與森鷗外展開辯論,成為明治文壇最初的一場大論爭。
1887年後,坪內停止小說創作,轉而戲劇文學和演劇運動;從事文學人才的培養和戲劇的改良運動。1890年為學生講授莎士比亞,1891年創刊《早稻田文學》雜志,他發表《美辭論稿》,指導學生演劇活動,並加入江戶時代大戲劇家近松研究會。這一時期,他發表歷史劇《桐一葉》(1894),並被授予文學博士學位。還成立「文藝協會」,創辦露天劇場。1909年譯完《莎士比亞全集》40卷,用20多年的時間和心血完成第二次新譯,成為享譽全球的學者。在此期間陸續創作《子規鳥孤城落月》(1897)、《新曲浦島》(1904)、《留別新月夜》(1917)、《義時的最後》(1918)等著名戲劇作品。
㈣ 日本近代有哪些科技成就
之前常常聽到有人說,索尼大法,索尼黑科技之類的詞語,其實也從一個方面說明日本科技比較先進。當然單單的講索尼的黑科技那麼就有些局限了,所發布的產品其科學技術至少是幾年前的,所以無論是索尼的Xperia Touch設備還是機器狗都是之前的科學技術了。
㈤ 說說日本在醫學方面有哪些成就
從歷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來看很多都是來自日本國的科學家.這也直接體現了日本在醫療方便確實是非常棒的.比如教授大隅良典研究細胞自噬方面頗有成就,因此在2016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日本處理在醫學理論上的成就,在醫療設備和科研水平都比較先進.比如世界上最尖端的內視鏡,顯微鏡,CT,電子內窺鏡等設備基本上都是自主研製.在現代醫學方面日本還是比較厲害的,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㈥ 二十世紀晚期日本取得了怎樣的經濟成就
日本位於東亞,是一個狹長的島國,石油、煤炭等自然資源極為貧乏,地震等自然災害又相對較多的國家。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不僅給亞洲國家和民族帶來巨大創傷,「帝國主義戰爭同樣也給日本國家和民族釀成深重的災難。」二戰使日本戰前積累的財富喪失殆盡,戰後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國家財產的損失情況,「據戰後復興院調查,因空襲而遭到破壞的城市有119座,燒毀房屋240萬戶,受災人數為880萬人,直接財產損失達643.9億日元。」日本戰後的工業產量僅為戰前1937年的20%,通貨膨脹嚴重,糧食奇缺,生產幾乎陷入停頓,戰敗的陰影籠罩在大多數國民心中。
但是,就在這遍體鱗傷,滿目瘡痍的一片廢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經濟重心向太平洋轉移的機遇,在「冷戰」的背景下,結合日本國情,掀起工業化的高潮,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1951年日本經濟恢復到了戰前水平(指1934--1936年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到1955年實現了全面恢復。」商品出口額有了較大增長,國際收支也實現了平衡。經濟的超高速增長,使日本經濟規模急劇擴大,國民生產總值先後超過了印度和加拿大。到「1965年,國民生產總值為88億美元,居美國、西德、英國、法國之後,占第五位。此後便過關斬將,連下三城: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1968年超過西德(日本為1419億美元,西德為1322億美元),躍升為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強國。」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的誘因,是由多方面構成的,既有主觀的,又有客觀的。
從客觀上分析,主要是當時國際、國內都出現了有利於日本經濟發展的環境。首先,戰後初期的民主改革是經濟振興的基本前提。這次改革的目的是「鼓勵日本人民培養起爭取個人自由,尊重日本人權,特別是宗教、集會、言論和出版自由的願望。並鼓勵日本人民建立的代議制的團體。」民主改革涉及到修改憲法、農地改革、解散財閥和進行勞動改革等,對日本現代化進程關系重大。其次,戰後日本利用國際原料、燃料價格低,特別是「在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前,利用國際上廉價的石油能源來發展經濟。」加之當時工業品價格偏高,對於資源貧乏的日本極為有利。第三,美國經濟上的扶持和本國軍費的銳減。美國出於「冷戰」全球戰略需要,在經濟上大力扶植日本。隨著美蘇對峙以及新中國的建立,美國就把日本納入它遠東戰略計劃之中,使日本成為美國稱霸亞洲的基地和反蘇的堡壘。據統計,「1946年至1950年6月底,美國對日本的各項援助和貸款累計金額達30億美元。」在美國的「保護」之下,日本沒有沉重的軍費負擔,「日本軍費開支在1944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8.9%,1977年降為0.88%,是資本主義強國中最低的。」軍費開支的驟減使日本經濟發展有了充足的資金保障。第四,美國的軍事定貨,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立即變成美軍的兵站和軍需的供應基地,大批量的各種軍事定貨,使處於蕭條狀態的日本經濟運轉起來,猶如一顆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葯,使徘徊不前的日本經濟走出低谷。據統計,「自戰爭爆發至1953年7月簽定停戰協定止,『特需』累計達24億美元,到1955年則達36億美元。」在隨後的60年代日本又大發戰爭財,「因越南戰爭得到40億美元的軍事定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是戰後日本歷史的轉折點。第五,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興起和發展對日本經濟的飛躍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力。到「60年代末日本淘汰了30%的傳統工業,新技術、新產業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日本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
從主觀上看,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誘因與日本政府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採取的一系列成功的經濟政策是分不開的。
一、強化凱恩斯理論,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戰後日本政府推行凱恩斯理論,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引導和控制,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1、加強資本主義經濟的計劃性。戰後初期日本政府制定許多經濟計劃,如「1948-1949年兩次制定了『經濟復興五年計劃試行方案』;1951年又編制『自立經濟的三年計劃。』」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戰後中期又在「1955年底鳩山內閣制定《經濟自立五年計劃》(1956-1960);1957年12月,岸信介內閣制定《新長期經濟計劃》(1958-1962年);1960年池田內閣時期制定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等等。通過這些計劃,避免了資本競爭中的一些盲目因素,使日本經濟有了連續性發展的基礎。2、發展國有企業,到1965年,國營企業占日本全國固定資產總額的15.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彌補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某些缺陷,促使了日本經濟的高度繁榮。
二、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增加資本總量。1、大力發展教育,重視培養人才。日本在1947年進行教育改革,改行九年義務教育。「1950年九年義務教育完全普及,就學率達99%;1965年初中畢業升入高中的比率達69.6%;1970年高中畢業升入大學的比率達23.6%。」政府又加大對教育的投資「1950年教育經費為1599億日元,1972年增至40244億日元,在當年預算中佔20%。」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為經濟的現代化提供了充分數量的優秀工人及科技人才,成為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人才資源。2、引進大量國外先進技術。50年代日本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的數量:「1950-1954年度為446件,1955-1959年度為577件,1960-1964年度為2039件。」可見日本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之快。到1979年,日本系統的、大規模的引進3.1萬項世界先進技術,其中一半來自美國。引進主要以購買技術專利和圖紙的方式進行,再結合本國特點改造提高,結果使日本工業在短時期內集中了其他國家長期以來開發的成就,而且節省了巨額資金。「據統計1945-1970年,日本只付出60億美元就得到了國外耗費1800億美元才研製出來的技術。」當時日本人有個口號:「一號機引進,二號機國產,三號機出口。」3、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日本傳統文化中的集體主義、重教育、重和諧、守紀律和節儉、勤勞的優秀傳統,有利於職工增強對企業的榮譽感,有利職工形成與企業同舟共濟的忠誠心理,對日本經濟的高度發展有積極意義。企業管理體制實現人員專家化、方法科學化、技術自動化、機構高效化,這些獨特的管理體制對於提高勞動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積極推行高投資政策,擴大投資規模。戰後日本迅速掀起投資熱潮,「按照經濟企劃廳的估計,1956年日本企業設備投資額,將比上一年增長7.8%,然而實際上卻增長了57.6%。」1955-1970年的15年中,日本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了115倍以上。「日本政府投資額占政府支出的比率,1960年為35%,1965年為47%,1970年又上升為52%。據1977年統計,日本政府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6%,相當美國的1.4倍,高於英、法、聯邦德國、意四國同年投資的總和。」固定資本的投資的重點是對電力、鋼鐵、機械等基礎工業和電子、化學、汽車等新興工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不僅使日本迅速建立起了以鋼鐵為中心的工業體系和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而且大大加快了各部門固定資本的更新,提高了企業技術設備和現代化水準。
四、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日本利用所處太平洋上優良港口的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對外貿易迅速增長,給日本帶來了巨額利潤,日本「60年代後半期,輸出的增長率超過生產的增長率。貿易黑字1968年為25億美元,1970年達到40億美元。」日本將這些巨額利潤一部分再投資到生產領域,繼續促進日本經濟增長。同時外匯儲備迅速增多,據統計「1970年末為20.05億美元(居世界第十位),1972年末增長至183.65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這些巨額的外匯儲備,增強了日本的經濟實力。
五、自民黨長期的執政,使社會經濟發展相對穩定。1955年11月15日,日本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並組成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由於自民黨在議會中占據決大多數席位,所以「1955年體制的實質就在於,他實際是保守的自由民主黨一黨執政的體制。從此,日本開始了由自由民主黨長期執掌政權的歷史。」從50-60年代的執政實踐看,歷屆政府對內對外政策是一脈相承的。在經濟方面,自由民主黨政府廣泛的干預經濟生活,制定計劃,致力於新產業的培育與開發,加大資金投入,採取了促進資金積累的特別措施。在政治和社會方面,政府制定了和頒發了一系列以實現穩定為目標的法令,加強對人民的控制;自由民主黨的對外政策,各屆政府都竭力追隨美國。
綜上所述,日本政府和人民在二戰的廢墟上,僅僅用了二三十年,就將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籠罩在核恐懼的國家建設成了一個現代化工業強國。就其發展的誘因,既有二戰後國際環境的客觀原因,也有日本本國的主觀原因,而且這兩種原因是共同起作用的。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㈦ 日本何以科技發展如此迅速~
戰後日本科技發展道路及其啟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科學技術在短短的幾十年中得到了飛速發展,在戰敗的廢墟上,從一個科技落後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本文擬從戰後日本科技發展的轉型、起步人手,分析其發展的途徑、特點和原因,總結其成功的經驗,以期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步形成了天皇專制主義的國家體制和天皇制官僚軍事機構的專制政治體制,其顯著特點就是帶有濃厚的對外侵略擴張的軍事特性。日本這種近代以來形成的國家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其科學技術體制帶有明顯的殖民地性、落後性和軍事性特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戰爭作準備的相當長時間內及戰爭期間,軍國主義思想充塞人們頭腦,一切都服從於、服務於戰爭的需要,科學技術的發展亦不例外。因此,到二次大戰結束時,日本科學技術的發展完全陷人了誤區,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科技體制的畸形性。從甲午中日戰爭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科技體制逐步演變成了戰時軍事科技體制,並以此來規范科學政策的研究制訂及科學技術的教育普及,其目的就是配合戰爭的需要,結果導致了科技體制的畸形發展。例如,三、四十年代日本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大都服從於戰爭的需要,尤其在軍事技術方面單一畸形發展,這從陸軍兵器製造的增長中可以看出:以1931-1945年為100計算,1931年至1936年,陸軍兵器製造只佔4. 800,而1937年至1941年就劇增至39. 5%, 1942年至1945年更躍增至55. 70o。相反民用產品如纖維、紙張、食品等生產,1940年8月與前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13. 9環,7. 2腸,39%。科學技術研究和應用的單一發展,產品趨於純軍事用品,造成了科研與應用、重工業與輕工業、工業與農業等方面關系的嚴重失調,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大降低,乃至出現倒退現象。
2.科技的極大殖民地性。日本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又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對外擴張的國家。為了軍事侵略擴張的需要,面對落後的科學技術,日本不是千方百計地自主研究、自主開發,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愉竊、抄襲、仿造西方的科學技術。例如,側距儀、透鏡質量、雙筒望遠鏡、照相機等技術都是繼承戰前軍事技術發展起來的,而這些軍事技術又是建立在完全模仿歐美先進國家的技術基礎上的。到二次大戰結束時,它自身的科技獨創性極少。日本科學史家湯淺光朝就曾直接指出:「日本近代科學史有一個必須給予特別注意的重點,這就是日本科學技術的殖民地性。吻這種殖民地性對建立獨立的科學技術體系是極大的障礙,給日本戰後科技發展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3.科學領域內強大的官僚、學閥性。由於受天皇制國家性質的影響,日本的科學技術機構、科研人員均完全受控於封建軍事官僚、學閥、財閥手中,致使某些技術陷人了狹隘、低級甚至偽科學的地位,學術界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得不到信任和重用,科學技術、領域內彌漫著一股強大的官僚、學閥性。學術領導大權完全操縱在少數學閥手中,他們不顧科學的真理性和嚴肅性,一味投封建軍事官僚們所好,致使日本科學技術完全變成了封建軍事官僚、資本家和學閥們手中的獨占品,這給日本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也是促使日本戰敗的重要因素之一。1945年8月巧日,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此時日本的科技與政治、經濟等一樣一片蕭條。然而日本人經過痛苦的反省後,面對現實,勇敢地走出怪圈。這個「現實」首先表現為前述種種「誤區」,其次是由於戰爭對國家經濟的毀滅性打擊和破壞所導致的資金、人才、設備等等的嚴重Iff乏,最後是科技的發展要受制於來自佔領國(美國)的強大左右力,在具體發展道路上,又面臨著民族自尊的問題。面對這種現實,戰爭一結束,日本就在美國的「幫助」下,立即採取措施恢復科技的正常發展。首先,將幾乎所有重工業部門停止運轉,進行改造,廢除戰時產業統制諸法令,從而使鋼鐵、造船、汽車、人造石油等重工業部門大多數關閉或壓縮,將原屬陸、海軍部的404個軍工廠、505個重化工廠置於佔領軍監控之下,進行強制性改造。其次,將許多用於為戰爭服務的研究機構進行改組,更換其研究項目和內容。例如將原來的中央航空研究院合並到鐵道技術研究院內,東京大學的航空研究所解散,改組為自然科學研究所,等等。其三,解散有關科研領導機構,清除其間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分子。1945年9月,佔領當局就解散了作為領導全國科技工作的中樞機構—技術院。1945年10月,對包括滕原曉平、八十秀次、松前重義等部分軍國主義分子進行了清洗。總之,在戰後初期過渡時期,由於日本人民的推動、佔領當局的強制性命令和日本政府的努力,舊的日本科技體制在組織、人事、各項法制機構等方面都徹底崩潰,新的科技體制逐步確立起來。從此,日本科學技術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日本在戰後科技發展過程中,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國內外情況,採取了許多鼓勵科技發展的方法和措施,並由此表現出自身的特點。
第一,充分利用原有的「能量」。二次大戰結束前,日本的軍事科研和技術都擁有一定的水平。戰後通過佔領當局和日本政府的努力,使其迅速轉向,把軍事技術屯軍事設備用於民用科技事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就。同時,戰爭結束以前,由矛戰爭的需要,日本政府相當重視軍事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全民科技意識、技術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注意加強「青少年的技術訓練,在社會上普及科學技術的教育,使國民生活科化」。③因此,戰後日本得以充分利用原有的人才優勢、民眾堅韌不拔的傳統精神、超前的科技意識、強烈的競爭慾望和較高的文化素質,大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加速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二,建立健全的、強有力的全國性學術領導機構。戰時的軍事科技體制崩潰後,在佔領當局的倡導和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日本開始著手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全國性的學術領導機構。1947年1月,召開了學術研究體制發起人會議。同年8月,組成了「學術體制改革委員會」,研究討論建立全國性學術領導機構的問題。同年,美國學術代表團抵達日本,指導日本學術機構的改革。經過一年多的籌備,1949年1月,日本正式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由政府領導的學術領導機構—日本學術會議,負責領導國內科研工作的開展。該組織機構十分龐大,由以會長為首的210名議員組成,下設7個部和眾多委員會。1956年6月,國家又設立「科學技術廳」,負責協助政府制訂科學研究的方針政策,配合各省、各主管部門領導全國的科學工作。1959年,政府又成立了「科學技術委員會」作為政府發展科學技術的最高領導和咨詢機關,由政府首腦直接領導,其任務是制訂國家科研總方針和長遠科研規劃目標,日常工作則由「科學技術廳」和『學術委員會」掌管。這三個強有力的學術領導機構,對戰後日本科技事業的發展,從組織、制訂目標計娜及保證順利發展等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
第三,廣泛建立科研機構,網羅科技人才。戰後日本科技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研究機構種類齊全、分布廣泛、結構合理、人才密集。中央級的科研機構人員眾多,實力雄厚,在科技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到1973年初,科學技術廳所屬的研究機構有六義個,科研人員1656人,1972-1973年度科研預算經費達890億日元。④此外,各省、各大學、各私人經營單位都建立了眾多的科研機構。例如,通產省下設工業技術院,包括十三個科研、實驗所,研究領域涉及金屬、力學、宇宙火箭、原子能量轉換、化學、自動化控制等。大藏省下設財務研究所,郵政省下設電波研究所,文部省下設統計數理研究所、勞動衛生研究所等等。大學是日本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70年代初,日本共有880多所高等學校,許多大學都設立有科學研究機構。在私人企業中,科研機構也占相當大的比例,據1972年統計,擁有10億日元資產以上的大公司75%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機構,10億日元資產以下的公司44寫有自己的專門研究所(室)0 1980年的統計材料顯示,日本共有972個科學、技術研究所,其中688個是國立、縣立和特別法定的。此外,較大的公共組織和私人企業都有自己的專門研究部門,其數目無法准確統計。⑤在自然科學方面,日本每一萬人中有26名科技人員,僅次於前蘇聯(56人)和美國(28人)居第三位,高出德國((16人)和法國(13人)。
第四,為發展科學技術而大力投資。大力投資是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途徑。日本政府和人民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下了大力氣。從1961/1962年度到1972/1973年度國家對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設計工作撥款總額由593億日元增加到3740億日元,增長了約六倍;政府另撥款給高等學校和國家研究機構的定貨(科研項目)補助金,也由118、億日元增加到838億日元。⑧到80年代,日本進一步提出「技術立國」的口號和政策,一官方也隨之大幅度地增加科研投資,1982年,日本用於科學研究的支出費用達F J1800億日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 20o0'D1991年度,政府批准「科學技術廳」的預算經費就高達522億日元,該項經費首次突破五千億大關。⑧以上這些尚不包括國家直接參與的大規模科研項目,如人造衛星、運載火箭、大型電子計算機等。除此之外,私營企業對科技研究的投資總額比國家還大,佔全國科研經費總額的7000。例如日立公司1984年科研經費為2100億日元,占其銷售收人的7. 30o,而最多的是化學工業凱法公司,其研究開發支出費用達到銷售收人總額14.70o0。在電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中,日本企業的研究開發支出費超過了其設備投資,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由此不難發現,日本的科技投資至少有兩大特色:首先,一般國家的科研經費主要是由國家撥款,而日本更主要的是依靠運用國家職能調動、組織私營企業和社會各種力量籌集資金,不僅為科學技術發展提供了足夠的資金保證,而且巧妙地調動和照顧到了私營企業的積極性和利益,從而使日本科技進人了世界一流水平行列。其次,日本科研經費的絕對數字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並不算多,但它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級,這表明了合理籌集和使用資金的重要性。
第五,積極引進外國先進技術。戰後日本科技迅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大力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也是日本科技發展的最突出的特點。40年代,日本的技術設備水平大約落後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二十年。戰後,『當國力有所恢復後,日本政府就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即「吸收性戰略」,作為堅定不移的國策。在具體作法上,主要是購買外國最先進的技術,特別是基礎技術的專利權。1950年一1972年共引進11786項,年平均增長率在30%以上,技術引進的支出占研究開發活動總經費的45%左右。由於積極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不但解決了日本工業現代化問題,而且縮短了日本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年限,使日本工亞產品在短時間內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但是,引進技術的代價是沉重的。在經費上不僅要支付專利權費用,而且要花很大一筆支出購買專利資料使用權(即專利使用費)。日本是世界上購買專利經聾支出最多的國家。即使如此,日本政府和企業仍然忍受巨大的犧牲而拚命引進技術,這主要是由於戰後激烈的經濟競爭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現實決定的。日本有遠見的政治家和企業家清醒地認識到,時間已成為擊敗競爭對手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毅然決定走引進技術的道路而寡得時間。據統計測算,日本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新產品的工藝,從開始研究到投人生產,平均需要三年時間,而利用外國工藝技術,則僅用一年半時間。日本以犧牲金錢為代價,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一躍成為了世界技術強國之一。
第六,著力於國產化。「國產化」方針是戰後日本歷屆政府非常明確並著力追求的目·標。在引進技術、設備的同時,不是盲目行事,而是注意在引進後進打價側分解,不得個別改良或綜合改革,製造出具有、日本特點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一號機引進,二號機國產,三號機出口。」日本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例如,為了節約能源,日本鑰鐵企業1975年前後引進了法國的握式內流方式和蘇聯的乾式軸流方式兩種不同類型的高爐頂壓發電設備。日本分析了這兩種設備的優缺點:認為法國的設備效率雖低(75%),但結構耐灰塵;蘇聯的設備效率雖高(830o),但需要預熱,渦輪常因灰塵積落而停止運轉。日本有關技術部門經過四年的研究、改革,揚長避短,製造出了日本式的「濕式軸流離護頂壓發電設備」,它不需預熱,可連續運轉半個月至二十天,利用變噴技術,使高爐開工率的高低可以調整。這一改進設備很快成為國際市場的搶手貨。可見,日本科技由完全移植、模仿到個別改良、綜合改革,直到技術產品國產化,,是日本技術發展的一大特色,它使日本的科技水平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除上述科技發展途徑外,日本科技發展有特色的傲法還較多,比如充分利用「科技超前意識」,做到應用一代,籌備一代,研究一代;在各個時期注重利用「拳頭」科研成果帶動幾個行業高速發展,一推動各個領域科技進步等。第二次世界大戰質的二十多年時間里,日本從一個科技落後的國家重新崛起,,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之一,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首先,戰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推動,佔領國(美國)的支援幫助,軍事科技經費支出少,自然資舔塊乏等客觀因素在日本科技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大.戰,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戰爭本身,給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通過這場戰爭,許多國家都認識到經濟實力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實力乃至綜合國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戰爭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浩劫也給各國提出了空前尖銳的問題,即大力發展經濟,恢復國力。而要發展經濟就必須大力提高科技水平。「技術立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因此,戰後整個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新技術革命的高潮。日本科技正是在這種政治、經濟形勢的推動下不斷向前發展的。二、二次大戰後,美屬為了自身的政洽經濟目的,以同盟國身分,對日本實行了單獨佔領,開始對日本進行各方面的改革和幫助,其中亦包括科學技術在內。早在1947年8月,美國就派出一個科學情報調查團到日本,對日本科技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幫助其制訂發展計劃和措施。爾後,在科技經費、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以大規模援助,在「佔領區救濟基金」和「佔領地區復興基金」的名義下,給了日本23億美元的援助和貸款。在「美援」的刺激下,日本經濟的復甦帶動了科技的發展。在以後日本的科技引進和科技市場的開拓等工作中,美國一直是日本最大的合作夥伴。 戰後日本與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使用科研開發經費方面相比,有自己凸顯的特點,那就是用於軍事的科研經費開支最少。戰後日本通過的新憲法明確規定:不以行使武力作為推行國家政策的工具,永遠放棄戰爭權,不以戰爭為國策。這對於日本經濟和科技的非軍事化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在科研開發經費的使用上,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英、法、西德)都把相當一部分用於軍事科學的研究,而日本這方面的費用只佔其總科研經費的2. 4%。這就使日本有更多的資金、人力、財力從事民用科技的發展。
日本是一個地狹人稠、資源缺乏的島國,其自身的條件有著嚴重的缺陷,石油、鐵礦石、原煤、天燃氣、木材等資源有50-100%依賴進口。70年代初,日本的資源進口佔世界資源貿易的12 0o。歷史上日本多次對外侵略擴張,其目的之一,也正是為掠奪海外資源產地。二次大戰的結束,宣告這條道路再也無法通行。因此,資源貧乏的「致命缺陷」從筍觀上迫使日本走發展科技的道路。可以說,科技強國是日本別無選擇的路。
其次,從根本上講,日本科技的發展,是由於日本政府和企業界人士所具有的廣闊胸襟和堅韌不拔精神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科技意識和大膽而可行的政策措施所促成的。這里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把整個國家經濟置於世界的驚濤駭浪之中,駛向世界強大的競爭市場的海洋,並在國內逐步改革體制。國家鼓勵企業向世界市場進軍。經濟的騰飛有賴於技術的進步,技術革新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因此當日本政府為發展科技而採取大力投資、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廣泛建立科研機構等重大措施時,能夠在國民尤其是企業中得到積極支持,使各項措施能夠順利實施。從日本出口貿易增長中可以窺視其科技發展狀況。60-70年代,出口貿易碩年均增長16. 9%,其中科技含量較高的工業品出口佔有很大比重,1970年達到94. 8000
第二,注重加強國民教育工作。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大批高質量的科技人才,他們是產生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論和新發現的源泉。培養和造就科技人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教育則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正因為戰後歷屆日本政府意識到發展教育與科技騰飛的關系,因此戰爭剛剛結束,日本就著手進行教育改革。廢除軍國主義教育,鼎新教育體制,實行學校教育自由主義化、教育行政民主化等措施,不斷擴大教育投人。日本教育經費從1950年的15988億日元,增加到1972年的722439億日元,增長了近50倍。在政府行政費用中,教育經費長期保持在20%左右,高出美國((15 Yo)、前蘇聯((160o);英國(1300)、前西德((1200)。由於高度重視教育,日本培養了大批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的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60年代,大約近800萬畢業於初、高中的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服務於各個部門,主要是工業部門。高等院校更是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高級科技、管理人才。從1951-1973年,各類短期大學畢業生增加了近150倍,正式大學畢業生增加了15倍,碩士學位研究生從3000人增加到12000人,每1000。人中有26人從事各種自然科學的研究工作。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使日本國民的文化素質和科學意識得到極大提高。所有這些,都為日本科技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從發展科技的角度看,日本的教育至少有這樣兩個特點:其一,重視學校教育和技術教育。表現在重視教育普及率,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形成了由低到高完整的學校教育結構和體制,從而促進了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其二,注重在全民中進行科技意識教育,不斷健全「技術突破型人才」的教育、培養體制,通過學校、企業、社會等各方面共同培養各行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
第三,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日本企業界和社會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思想。「企業的生存依靠科技進步」早已成為企業界的共識。因此日本從一開始就十分重視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緊密結合,讓科學技術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各工業企業廣泛設立科研機構,拿出巨資投人到科學研究中,為企業發展獲得了必不可「少的科學技術。科研機構是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源泉,企業是科學成就的試驗場,只要有前途的科技成果一問世,便可迅速轉化為強大的物質生產力,應用一代,籌備一代,研究一代,正是日本走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科技良性發展的一條成功之路。它既保證了科學技術的正確發展方向,也促進了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迅速轉化。
以上通過對戰後日本科技發展的轉型和起步、途徑、原因的分析,不難看出:戰後 日本科技的發展走過了一條艱辛曲折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充滿了日本人高睹遠矚的膽魄,扎實而細致、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態度和求實精神。 同時,戰後日本科技發展的歷程,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啟示和借鑒。其一,讓本國科技在世界科技大潮中去搏擊、成長,發展科技的目標始終盯住世界最前方,才易於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其二,高度重視發展教育,著力培養各類科技人才,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增強國民的科技意識;其三,在科技落後的情況下,要敢於犧牲眼前局部利益,大力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同時注意「國產化」,樹立強烈的「輸入是為了輸出」的科技競爭戰略意識;其四,把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使之及時轉化為生產力;其五,根據本國國情,走適合具有本國特色的科技發展道路。以上幾點,對於我們加快改革步伐,實施「科技富國」、「科技強國」,以及進一步深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都是值得借鑒的。
㈧ 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分別有什麼樣的成就
1912年的今天,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逝世。
說起明治天皇,就會讓人想到日本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成為強國的開端。歷史總會給我們許多的錯覺。在諸多的歷史錯覺中,日本明治維新,似乎是很久遠的歷史。其實不然,日本明治維新離現在也不過是150來年的事。在日本明治天皇去世之時,中國也經過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
說起明治維新,對中國人來說,往往會跟晚清的洋務運動進行對比。在我們的歷史錯覺中,總會以為明治維新的時間比洋務運動更早。其實不然。
洋務運動當然有一個醞釀的過程,如果從咸豐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親王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為標志,推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應該是從1861年開始。
而日本明治維新以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為標志,應該是從1868底開始。
明治維新的「脫亞入歐」與晚清洋務運動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形成鮮明的對比。「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蛻變為資本主義強國,先戰勝老邁中國,再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向世人展示出一個強大的日本。
時至今日,很多中國還是不願意承認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得益於「脫亞入歐」。現在,還是有不少人興致勃勃地談論,日本保留了美好的傳統文化。甚至,還有人認為,中國如果不好好弘揚中醫,那麼以後只有到日本去尋找中醫了。豈不知,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就已經明令廢止中醫,規定中醫診療是非法行為。
說起日本明治維新,對比晚清洋務運動,我們只能一聲嘆息。
㈨ 日本有哪些成就,影響力或銷量很高的歌曲
北國之春
北國之春是一首日本民謠,作於1977年並在一年後流行日本全國。原為一首思念家鄉的歌曲,當時日本有很多為了求學或謀生而離開北方農村的年輕人,這首歌也就在當時很是流行。 日文原唱是著名的演歌歌手千昌夫所唱,後被大泉逸郎、渥美二郎等眾多日本演歌歌手翻唱。
李叔同版送別(廣泛版本)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㈩ 日本在科技方面有什麼比較突出的研究成果和成就不同方面要5條
1、日本相機-世界頂級光學器件
2、日本汽車工業-從零部件到精密工具
3、機器人-從工業機器手到模擬人
目前想到的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