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女皇陛下是什麼年間
① 歐洲古代女皇眾多,為何在中國武則天之後再無女皇
武則天的傳位難題終結後世女主的女皇夢 ――女皇在強大男權文化下的徹底屈服 (謹以此文祝賀三八婦女節。)眾所周知,武則天在立儲問題上曾經一再猶豫不決,徘徊於「武」和「李」兩姓之間。一方面是武承嗣、武三思積極游說,並且以天子傳位只能傳給同姓作為理由;另一方面則是唐朝舊臣以狄仁傑、吉頊等為代表,建議她應該從母子和姑侄哪個親緣更近來考慮,應該以母子優於姑侄。但沒人建議過,是否可以用母女(比如太平公主)或者武則天母親楊氏一支其他的親屬作為備選對象,原因何在?先談太平公主。據說她被武則天稱為「類己」,可能既有外表長得和武則天有幾分相似之處,也可能在性格、興趣上也有一些類似。和她的母親類似,太平公主也喜歡參與政治。在武則天朝她就親自引見張昌宗給母親作男寵,從而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到了中宗復位,太平公主又和其長子薛崇簡,配合相王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發動政變,一舉誅滅了韋後與安樂公主,徹底粉碎了安樂公主的「皇太女」夢。歷史上有一個細節可以說明太平公主剛毅、果斷的性格。在平定韋後和安樂公主之亂後,大家要請相王李旦(中宗李顯的弟弟)取代傀儡幼主李重茂,但如何開口叫他下台也是一個問題。那天在太極殿上,幼主向西坐著,相王李旦站在唐中宗的靈柩旁邊,太平公主假意先問丞相劉幽求:「皇帝想把帝位讓給他的叔父,可以嗎?」齊幽求馬上回答:「在這國家多災多難之際,皇帝仁愛孝順,效法堯舜禪位賢人的傳統,實在是出於至公無私之心;相王代替皇帝挑起治理天下的重擔,乃是叔父對侄兒慈愛備至的表現。」可幼主還不識相地繼續坐在帝位上沒有動彈。太平公主立刻上前說:「天下臣民之心已歸附相王,這個寶座已經不再屬於你這小子了!」說完便將他從寶座上拉了下來。這才順利完成了唐睿宗李旦的繼位。由此可見,太平公主也具備武則天的那種敢作敢為的氣質。到了唐睿宗執政,卻是一個典型的甩手掌櫃,什麼事情都猶豫不決。而太平公主由於其立下的大功,權勢更加顯赫。唐睿宗經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針,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睿宗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謁見,睿宗會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每當宰相們奏事的時候,睿宗就要詢問:「這件事曾經與太平公主商量過嗎?」接下來還要問道:「與三郎(李隆基)商量過嗎?」在得到宰相們肯定的答復之後,睿宗才會對宰相們的意見表示同意。甚至於達到權勢壓過皇帝的地步,很多人可以直接通過她來達到陞官的目的。太平公主對於權勢的渴望和她的個人能力,大有其母的遺風。那麼,為什麼武則天在立儲的事情上沒有考慮她呢?由於歷史上對於女性的名字、生辰都語焉不詳,所以我們只能推斷出太平公主大致生於663年。從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到其退位並且病勢的中宗神龍元年(705年),太平公主的年齡大約在27到42歲之間。而武則天取得實際權力也要到50歲的時候,即上元元年(674年)(高宗進號「天皇」,並加皇後號為「天後」,天下人將兩人並列為「二聖」。而實際上,是武則天代替高宗來行使皇帝的權柄。),比較而言,太平公主的年齡在當時還是略顯稚嫩。太平公主在整個武則天時期不僅沒有年齡優勢,在政治上也尚未有問鼎大位的實力和來自背後的強大家族支持。不論是武家,還是李家,各自的支持者都還沒有把這位年輕的公主放在儲位競爭者名單里。至少在李家幫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皇子皇孫可以考慮,尚未輪到一個早就出嫁給「薛家」或者改嫁給「武家」(公元690年前後)的女兒。而在奪儲斗爭最激烈的698年,作為李家女兒、武家媳婦的太平公主,更加不可能同時為兩家所接受。因為武攸暨在武家屬於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的同輩,如果太平公主出來爭取皇儲的位置,立刻就形成排擠武承嗣、武三思的效應,自然得不到武家的支持。同樣的,太平公主的哥哥李顯雖然僅比她大一歲,可畢竟也是武則天的親生骨肉,兼有李家血統,自然成為李家幫推薦的不二人選。兩邊都粘的結果恰可能是兩頭都不能擺平。所以,除非太平公主自己積極向武則天要求,否則不可能得到任何外力支持。太平公主對於武則天的了解卻一定比他人更為深刻。對於武則天接連廢黜了長子李弘(毒殺)、立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和四子李旦,她知道自己雖然深得母親的喜歡,而一旦被其猜忌,其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所以,太平公主自己也根本不敢為自己爭取皇儲的地位。所以,據歷史記載,終武則天朝,由於太平畏懼武後的威嚴,太平一直都較為收斂克制,不肯積極招攬權勢。(太平公主沉敏多權略,武後以為類己,故於諸子中獨愛幸,頗得預密謀,然尚畏武後之嚴,未敢招權勢)一直到發動政變誅殺張易之等才開始直接干預政治。所以,在武則天這樣一個強勢母親之下,太平公主還是不敢輕舉妄動的。而武則天也根本就沒有把她考慮進去。再說武則天母親那支――楊氏。據歷史記載,武則天的生母是武士彟的續妻,隴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寧公楊達之女。由於是偏房所出,加上武則天的母親又生了3個女兒,所以一直在武家被輕視。特別是在武士彟死後,武元慶、武元爽及武士彟哥哥的兒子武惟良、武懷運等都不依禮對待楊氏,楊氏對他們懷恨在心。等武則天成為皇後,在母親楊氏的唆使下,立即展開了對於其同父異母哥哥們的報復。(在武則天的請求下,高宗把武惟良貶為檢校始州刺史,武元慶為龍州刺史,武元爽為濠州刺史。武元慶到龍州後,因憂慮得病而死。武元爽因事定罪流放振州而死。後來用計毒死自己姐姐和姐姐的女兒,再嫁禍給武惟良、武懷運,從而一並誅殺了當年曾經輕視她的全部仇人。)可歷史上除了武則天母親楊氏之外,武則天沒有再把自己的好運惠及任何其他楊氏的親屬。原因在於,第一,武士彟是反隋而起兵的開國功臣,而楊達家族實際上是隋朝舊皇族的余緒,恐怕早在隋末戰亂中破敗了。第二,楊氏嫁給武家之後,也就不再是楊氏家族的成員,而其父遂寧公楊達也早在隋煬帝大業八年(壬申,公元612年)時過世。到了武則天一輩,更不可能和楊家發生任何關系。之所以提起武則天母親楊氏家族,其實在於說明一個更加深刻的悖論:武則天的「武」姓本身,就是男性氏族為主體的產物,也就是從父姓而非母。如果武則天要繼續「武」家的統治,以「武」代替「李」,也不過是以一個父系家族代替另一個父系家族來掌握皇權;也立刻抵消了武則天作為女主臨朝稱帝的特殊意義。當然,從武則天當時的考慮來看,她本人也並沒有特別要把「女皇帝」作為優先條件來考慮皇儲;甚至她根本就未能提出任何合適的女性繼承人作為考慮目標。武則天雖然有權力創造一個代表男女平等的「曌」,卻改變不了她既定的禮教宗法關系背景,改變不了不論是「武」還是「李」都依然是男權宗族為標記的符號,和這些男性家族符號與她之間的支配和從屬關系。其實,在武則天征詢狄仁傑關於立儲的意見時,狄仁傑就曾經說:「高宗大帝將兩個兒子託付陛下,陛下現在卻想將國家移交給外姓,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嗎?而且姑侄與母子相比誰更親?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則千秋萬歲之後,配祭太廟,代代相承,沒有窮盡;立侄兒為太子,則未聽說過侄兒當了天子而合祭姑姑於太廟的。」對此,武則天不得不認真考慮,因為生前可以權傾天下的她,也難以保證死後是否還有機會在宗廟中有一席之地。因為這整個祭祀制度也和宗法制度是配套推行的,要想在武則天一朝一代予以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即使她一意孤行立武家人為皇太子,也很難保證武家可以在她死後繼續維持她的地位。因此,她最終還是決定立兒子李顯為儲。在被迫退位給太子李顯之後,武則天病勢沉重,於同年底病逝。臨終遺詔,主動去掉皇帝稱號,以後稱為則天大聖皇後,赦免被其迫害的高宗後妃王氏和蕭氏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柳三人的親屬。也算是退回到武則天稱帝前的禮法狀態。不過,武則天的出現,仍然啟發了當時隱隱打算沖擊男權地位的其他女性皇族成員。到了中宗登基,當年和他同甘共苦的韋氏被立為皇後,也有打算效仿武則天進行干預政治的行為。在中宗臨朝的時候,這位韋後也坐在帷帳後面參預對軍國大事的處理。到了中宗和韋後之女安樂公主一輩,安樂公主在韋後的支持下居然請求中宗立她為「皇太女」。這個獨特的稱呼,在今天看來,其意義甚至比武則天稱帝還要大得多。因為,歷史上不僅僅一個武則天有資格登上皇帝位,如果不是傳位問題的困擾,其實後來有很多掌握政治實權的女主,完全有條件直接登上皇位代替孱弱的君主;可就是對於武則天的這段歷史教訓引以為戒,她們之後大都選擇了垂簾聽政的形式來間接控制權力。沒有後續制度的配合,即使她們一時得到皇帝的尊號,最後也一定會由於繼承權問題而不得不把皇位拱手相讓給其他皇室後裔;除了一時榮耀,絲毫不能得到更多的價值。最後,除了象武則天一樣留下一塊無字石碑之外,似乎沒有任何額外的利益。但如果安樂公主的計劃得以實現,乃是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傳男不傳女的宗法繼承製度,歷史上恐怕不僅僅就只有一個女皇帝了。因為,一旦不論男性還是女性皇室後裔具有平等的繼承權,一任女皇帝傳位給自己的女兒也變得很正常,而新任女皇帝才有動機也有必要繼續保留前任女皇的全部皇帝稱號,而不必再象武則天晚年那樣自行放棄皇帝稱謂。這樣,女皇帝制度才能夠從根本上得到鞏固。這也許是武則天當時所未能考慮到的一個可能,但也許是她在當時也無法斷然下決定改變的一個制度阻礙,是她最終不得不屈服於傳統勢力的最大軟肋。不過,由於太平公主加上相王李旦、李隆基發動政變,一舉誅殺了韋後和安樂公主,也徹底滅絕了中國歷史記載的唯一一次請求設立所謂「皇太女」的企圖。縱觀歷史,直到唐以前,一直都有一些非常精明能乾的女性在男性為主角的政治舞台上盛裝登場,而唐代確實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出現了武則天、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還有上官婉兒等一大批在政治上有野心、有動作的女性。加上唐代已有的女官制度,也為女性問鼎政權創造了最大的可能。但縱使在這樣的時代,出了一個武則天之後,女性參政的顛峰一過,男權思想深入骨髓的政治文化也逐漸開始意義到女性的威脅,不斷從制度上、文化上進一步強化對於女性的壓迫,也對於任何女性干政的蛛絲馬跡更為警覺。早在韋氏干政時期,就有大臣桓彥范上表,引用《易經》和《尚書》來規勸中宗停止韋氏的政治權力。(桓彥范表曰:《周易》說:『婦女沒有什麼錯失,在家中主持家務,就是吉利。』,《尚書》說:『如果母雞司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敗落了』。我發現陛下每次臨朝,皇後總是坐在帷帳後面參預對軍國大事的處理。臣觀察歷朝帝王,沒有哪一個與婦人共同執政而不導致國破身亡的。再說陰凌駕於陽之上,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婦人欺凌丈夫,是違背人倫之道的。希望陛下觀察古今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時刻想著社稷與百姓,敦促皇後嚴守皇後的本分,一心一意地致力於女子的教化,不要到外朝來干預國家政事。」)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那個時代的士大夫階層也對於武則天的前車之鑒開始警惕,積極想方設法從理論和實踐上予以避免。到了唐之後,雖然偶有精明能乾的女主以皇太後或者實權皇後的地位臨朝,卻都僅僅是曇花一現,大都最後要選擇一個皇子、皇孫來繼承大位。因為在文化和政治的雙重限制之下,那個女性政治家長袖善舞的輝煌時代已經在傳統政治歷史上一去不復返了。 余論:歐洲的女皇和中國女皇也許有心的讀者會比較,為什麼在歐洲王朝歷史上可以允許女性皇室成員繼承皇位?筆者分析,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西方歷史上,並沒有絕對禁止女性對於家族財產的繼承權,所以在皇室繼承法也不是絕對排斥女性繼承人。比如,英國、奧地利、西班牙、俄國、葡萄牙、丹麥、荷蘭等國,女性不僅僅有繼承王位的傳統,而且還誕生不少歷史上傑出的女性君主。第二,不得不從婚姻和血緣問題上找原因。雖然沒有禁止,但在傳統上也一般是規定,在沒有合適男性繼承人的前提下,才可以考慮由女性繼承人來繼承。而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基本上發生的幾率異常低,除非是這個皇帝根本就沒有生育能力,比如漢召帝。而對於歐洲皇室,由於他們實行的畢竟是有限婚姻制度,在原則上一夫一妻制里,皇室的子嗣自然遠遠不如擁有號稱「三宮六苑72嬪妃」的中國皇帝來得興盛。而且,由於歐洲皇室非常在意血統的純正,不斷鼓勵皇室之間的通婚。其結果就是,基因質量由於近親婚配而不斷下降,甚至出現不少皇室的家族遺傳疾病。這種結合的生育質量和生育能力,自然又大打折扣。更加成為問題的是,一旦本國皇室沒有合適的男性後裔,其他國家的皇室就有機會提出由他們具有姻親關系的繼承人來繼承其皇位,外國干預就會接踵而至。為了避免這種狀況,不少歐洲皇室不得不把女性繼承人作為當然選擇。而這些問題,對於中國歷代皇族而言都不存在。一個正常的皇帝總是有大把的兒子,至少他也有大把的叔侄兄弟。所以,女性也就始終得不到皇位的繼承資格。由此,光有一個武則天奪權也不能改變女性成員沒有皇位繼承權的制度根本。「他媽的」老師繼續展現真我風采——讓我們啼笑皆非的謬誤為何140年來中國比不上日本?——寫在兩會召開之際 懲治漢奸言論法——炒作還是諂媚 慈禧太後:權力腐蝕了母性?
② 皇帝的由來
【「皇帝」的來歷】
皇帝是專制政治體制下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中文「皇帝」一詞相傳為秦始皇所創,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為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2232年的皇帝制度時期。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皇帝自稱「朕」,其他人則稱皇帝為「陛下」、「萬歲」或「聖上」等。秦朝時,秦始皇試圖將國家的全部權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但由於統治國家的事務繁多,這種制度實際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後,皇帝的權力和職能逐漸由一個中央政府輔助完成,漢朝時這種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開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運作,但同時由於中央政府長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權力可能過重,有可能威脅皇帝的權力,甚至通過政變自己當皇帝,比如王莽篡政。
歐洲
西方的「皇帝」一詞來自拉丁語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為羅馬軍隊的最高統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歐洲國家君主通常稱為國王,只有神聖羅馬帝國因為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延續,所以其君主稱為皇帝。
法國
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恢復君主制,因為國王(roi)這個頭銜在大革命後的法國已經極不得人心,象徵腐朽、專制、蠻橫,所以拿破崙不稱國王而稱皇帝。從這個時候起,「皇帝」這個稱號有一種冠冕堂皇的、比國王高一級的味道在里頭。所以,1804年,奧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王國國王弗朗茨二世宣布採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並於1806年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1867年,奧地利帝國實行二元君主制,改為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國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
俄國
1721年,俄國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頭銜,以與其更加強大的君權和更加龐大的國家相對稱。俄國元老院直接把古羅馬帝國皇帝的拉丁文頭銜拿來獻給彼得。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國最高統治稱者稱「沙皇」(Tsar),也就是「愷撒」的意思。
普魯士
德文「皇帝」是Kaiser,凱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德文寫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寫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羅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紀以後,歐洲許多國家變為君主專制國,皇帝這個頭銜大多作為專制君主的頭銜使用。當時歐洲的皇帝只有法國(拿破崙)、奧地利和俄羅斯三個。1850年,德意志邦聯議會曾經給普魯士國王加皇帝的尊號,但是被拒絕。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統一,普魯士國王才接受這個頭銜。
英國
英國本土一直是王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繼承莫卧兒王朝皇帝的帝位。她的頭銜是「天佑大不列顛、愛爾蘭及海外領地女王,國教保衛者,印度女皇」
這是所謂「大英帝國」的來源。不過確切地說,應該說是有一個共同君主的兩個國家,大不列顛王國(及其海外領地)和印度帝國。英國在印度的直接統治者為Viceroy,直譯為「副王」,意譯為「總督」。而英文皇帝稱emperor,女皇稱emperess。
在維多利亞女王之後,男性的英國君主頭銜是「國王大皇帝」。只有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和喬治六世三個國王用了這個頭銜。愛德華八世未加冕即遜位,喬治六世時期印度獨立,印度皇帝的頭銜被取消。
其他
自從彼得一世和拿破崙使得「皇帝」的尊號成為偉大帝王的頭銜和象徵之後,一些小國的君主也稱自己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太子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稱墨西哥皇帝的奧地利馬克西米連大公等等。海地獨立之後,還曾經有一個奴隸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衣索比亞也有皇帝,不過更確切的翻譯是「萬王之王(國王們的國王),猶太人的雄獅」。因為在衣索比亞,國王也是一種和公爵伯爵一樣的貴族頭銜。中非共和國總統博卡薩也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加冕為皇帝。
匈奴採用單於,突厥和蒙古採用可汗。日本使用天皇稱號大概是在隋朝時期,日本天皇最早文字記載是673—688年前後天武天皇的《飛鳥凈御原令》。中國稱日本元首為天皇大約是在清朝的同治、光緒時期。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君主對內自稱皇帝,對中國則稱國王。朝鮮在1896年後改為帝國,其國王李熙也改稱皇帝。
當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國,而政體絕大多數是君主立憲制,皇帝只是象徵性,沒有多少實權。曾做個小統計,目前尚存的王國共有29個,其中亞洲14個,歐洲11個,非洲3個,大洋洲1個。
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已死了四十年,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於前年在法國病逝,世界上到底還有多少皇帝的後人?開國、治國、亡國,朝代之興衰起落,都和皇帝分不開。君王已成了歷史名詞,中國再不會有皇帝,留下大量史料讓後人去挖掘。要研究中國歷史,就必須從「皇帝學」入手。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
③ 英國早期女王有哪些權利
英國女王即英國女性君主。英國君主是英國及英國海外領地的國家元首,現在的男性君主稱為國王(King),女性君主稱為女王(Queen)。現任的君主是1952年2月6日登基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港英時期的香港,因為其宗主國的關系,加上廣府話的「王」與「皇」同音,在一般場合會稱呼「英王」作「英皇」和「英女王」作「英女皇」,但正式的翻譯應為國王(King)和女王(Queen),而非皇帝(Emperor)和女皇(Empress)。不過鑒於使用習慣,仍然可以「英女皇」稱之。
不知你是否知道,在今日的歐洲君主制國家的在位國王之中,有三個是女王:英國女
王伊麗莎白二世、荷蘭女王貝亞特里克絲、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她們都不是本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王。 在歐洲歷史上,無論是古希臘、古羅馬,還是中世紀的騎士時代,皇帝、國王這些名詞從來都只是男人的專利,只有東羅馬帝國出了幾個影響不大的女皇帝。但從14世紀開始,在一個又一個的國家,一個又一個的女王(皇)斷斷續續地出現了,一直到當代,累計有三十來位。(統計一下,英國6位,俄國4位,荷蘭3位,盧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麥2位,奧地利1位,波蘭1位,匈牙利1位,還有蘇格蘭、納瓦拉、那不勒斯等現在已為人兼並的國家也出過女王,不過有些女帝王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繼承」王位,而只能說是「奪取」王位,如俄國的葉卡捷琳娜等。) 三十來個,在歐洲龐大的帝王群體中只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但她們不但將歐洲歷史譜寫得更加豐富多彩,而且也實實在在在史書上留下了足以流芳後世的業績。總的說來,歐洲女王的表現還算不錯。其中丹麥的瑪格麗特一世(1387~1412年在位)、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1837~1901年在位)、西班牙的伊莎貝爾一世(1474~1504年在位)、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奧地利的瑪麗亞·特蕾西亞(1740~1780在位)分別被本國的史學界認為是本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其他女王基本上處於中上或中下的位置,而甚少有荒淫無道禍國殃民之輩,唯一一個被推翻的女王是西班牙的伊莎貝爾二世(1831~1868年在位),但使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是她的祖父和父親,她本人要負的責任其實也不多。 她們走上女王寶座的路徑不外乎兩種:從公主到女王和從王後到女王。身為王後,在國王丈夫死後,繼承人尚年幼或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便自己走上權利舞台的中心,進而即位稱尊的情況,在世界各國歷史上司空見慣,在歐洲則以俄國的兩個葉卡捷琳娜為典型代表。但更加有歐洲特色的是從公主到女王的情況,歐洲歷史上的女王大多屬於這一類。 在即位之後,基本上男性國王能承擔的事務,她們也能承擔,但親自帶兵打仗除外,不過,17世紀之後,國王親自帶兵打仗的情況已越來越少見,因此也不見得是嚴重的問題。女王結婚之後與丈夫之間權力如何分配也是一個問題。有不少女王,結婚後就將主要王權交給丈夫,甚至把王位也讓出,如瑞典女王埃里奧諾拉,也有的女王結婚後能將丈夫和整個江山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如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更有甚者,有的女王選擇了終身不婚,以保證自己的權力不旁落,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一個沒有標准答案的問題這首先涉及的問題是,女性對父母的財產和地位的繼承權問題。古代法蘭克蠻族國家的《薩利安法典》曾規定婦女沒有繼承權,但《聖經·民數計》中則說道:「一個人時候應該由女兒繼承。」(意為無子嗣的時候)。歐洲各國歷史上的情況不大相同,但大體上是女性有繼承權,但要排在相應的男性後面(這與亞洲國家女性根本沒有繼承權,一出嫁就完全成了別人的還是不同的)。 歐洲各國情況的不同,表現在歐洲的中心地區和「邊緣地區」的不同。歐洲中心傳統色彩較濃厚的地區,如法國、德國等,女性繼承王位一直是被禁止的,如法國國王腓力五世就曾組織學者會議,搬出《薩利安法典》,確認女性沒有王位繼承權,即使在國王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情況下,王位也只能由國王的其他男性親屬繼承。但在「邊緣地區」,如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等,女性則在名義上有繼承王位的可能性。在東歐,除了波蘭和匈牙利在14世紀的一例特殊情況,在其他時代,女性都不得繼承王位。而俄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在18世紀這個「女皇世紀」,接連有四個女沙皇產生,但在其他世紀,女性繼承皇位則通常是被禁止的。 但一個女王的出現,總是會帶來一系列復雜和棘手問題,因此即使在那些女性名義上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國家,一個女王的產生仍然會面對種種阻力,這也是歐洲歷史上女王只是很少數的緣故。但當一個國王只有女兒而沒有兒子的情況出現時,他通常又會謀求將王位傳給他的女兒而不是其他男性旁系親屬,這就使女性繼承王位的問題成為一個「模糊問題」,不同的國家、家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打算,而歐洲各國王室之間都有錯綜復雜的婚姻血緣關系,對同一個王位,常常有多個國家的王室成員可以提出自己有繼承權的依據,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女性繼承王位的問題為何會引起那麼多的紛爭甚至戰爭的原因了。 1328年,法國國王查理四世無嗣而亡。他的堂兄,瓦盧瓦公爵腓力繼位為王,是為腓力六世。但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認為自己才是法國王位的繼承人,原因是,他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也即法國前國王、查理四世之父腓力四世的外孫,而除了他,腓力四世所有的兒孫都已死亡,至於腓力六世,充其量只是腓力四世的旁系後代而已。而腓力六世則認為,按法國的傳統,女性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因此不買這個「腓力四世的外孫」的帳。因此爆發了英法兩國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被他們的後代一直延續下去,從1338年一直打到1453年,史稱「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國王一度在法國加冕為王,不過最後還是被趕出法國。英法兩國在領土、經濟利益等方面的矛盾,是這場戰爭的真正原因,而英法兩國在女性繼承王位問題上的理解不同,則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 171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查理六世正在為自己的後嗣問題深深擔憂。他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瑪麗亞·特蕾西亞,他想讓他的女兒即位,不願讓他的皇位落到德意志邦聯其他王公手裡。因此,他頒布了歷史上有名的「國本詔書」,規定若無男嗣,女兒也可即位。這一詔書遭到了德意志邦聯各王公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依據是,神聖羅馬帝國歷史上還沒有過女皇的先例。而瑪麗亞·特蕾西亞的支持者則反駁說,雖然歷史上沒有過女皇,但也沒有規定過女人不得繼承皇位。查理六世將「國本詔書」作為他一切外交政策的核心,為換取國際上對「國本詔書」的支持,他可以在其它方面作出犧牲。1740年,查理六世病逝,瑪麗亞·特蕾西亞順利即位,但與此同時巴伐利亞選侯阿伯特宣稱自己才是帝國皇帝,並夥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及法國軍隊入侵奧地利,這場戰爭歷史上稱為「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幸而奧地利取得英國的幫助,最後戰爭打成平手,普魯士承認了瑪麗亞·特蕾西亞的皇位,但從奧地利割走了西里西亞地區。 1833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病死,他只有兩個女兒,遺囑中由他的長女伊莎貝爾繼承王位,是為女王伊莎貝爾二世。但斐迪南七世的弟弟卡洛斯認為女性沒有繼承權,自稱自己才是王位合法的繼承人,集結了一批持異議的政治、宗教派別,發起了「王室正統運動」的戰爭,史稱「卡洛斯戰爭」,失敗後流亡國外,他的後代還一直在謀求西班牙王位,以至於西班牙王族分化成兩個世襲,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類似的,叔叔和侄女爭奪王位的戰爭,還有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和王叔米格爾的戰爭。 以上三個例子,分別是不同國家之間,同一國家內部不同王族世襲之間,以及同一王族內部由於對女性繼承王位的理解不同而引發的戰爭的典型代表。當然,這些戰爭本身還有更深的政治社會背景,女性繼承王位的問題,只是一個導火線。進入20世紀,歐洲君主制遭到了沉重打擊,不再是一個國家政治生活的中心,但20世紀中葉,女性繼承王位問題在歐洲一隅的丹麥,再一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丹麥國王斐特烈九世只有三個女兒,按照丹麥王位傳男不傳女的傳統,他的弟弟克努特親王被指定為王位繼承人。但再戰後丹麥女權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很多人為斐特烈九世的長女瑪格麗特不能繼承王位感到憤憤不平。1950年,「丹麥婦女協會」首先挑起爭論,她們利用報紙、電台等媒體進行宣傳,認為應該由瑪格麗特繼承王位。爭論持續了兩年,連篇累牘的社論、專題、特寫、報道不一而足,鬧得沸沸揚揚。最終,此事件被丹麥首相埃里克森利用,他將女性繼承王位問題和他主張的將議會由兩院制改為一院制的問題合在一起進行公民投票表決,以便提高投票率。結果,在1953年的公民投票中,多數人贊成修改王位繼承法,確立女性的王位繼承權,瑪格麗特得以取代她的叔叔克努特親王成為王儲,並於1972年即位至今。有評論認為,此事件實際上反映了當代的歐洲人實際上更喜歡由一位女王來統治(不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久前在日本關於能否接受一位女天皇的民意測驗中,90%的人明確表示無法接受)。 時至今日,歐洲君主制國家已經所剩無多,而且都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作為民族團結的象徵而存在的「橡皮圖章」,由一個男人還是女人來當國王已不再是那麼重要。加上當代歐洲國家中女議員在國會中佔有20%到30%的席位已不足為奇,甚至有達到40%的(如瑞典),至於女首相、女部長、女黨魁等在歐洲國家中已司空見慣,死抱只有男性才能繼承王位的觀念已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盡管王室的制度總是落後於社會制度的改革。當前,瑞典、挪威已立法規定男女王族成員具有完全同等的繼承王位的權利;在英國、西班牙、丹麥、荷蘭,女性王族成員雖然在王位繼承順序上要排在血緣關系相同的男性王族成員後面(如姐姐要排在弟弟後面),但也已經有無可非議的王位繼承權;例外的是,在比利時和摩納哥,仍然只有男性王族才擁有王位繼承權。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數第二位君主。 她主要事跡是曾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1555年)。 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於是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從此以後, 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 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繼任者伊莉莎白一世所顛倒。
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莉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 又譯為安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英國女王。安妮是詹姆斯二世與王後安妮·海德的次女。1683年,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嗣位法」,安妮成為威廉三世的繼承人。1702年,安妮即位為英國女王。1707年,英格蘭議會與蘇格蘭議會合並,實現兩個國家真正的聯合。由於安妮身體虛弱和無後嗣的憂慮,托利黨領袖、國務大臣博林布洛克子爵曾與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愛德華聯系,希望他能以放棄天主教信仰來換取王位繼承權,但遭到拒絕。1714年,安妮女王在駕崩前任命施魯斯伯里公爵為政府中至關重要的財政大臣,確保了王位由信仰新教的漢諾瓦選帝侯喬治繼承。
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1901年1月22日)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伊莉莎白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全名伊莉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 以及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國教(聖公會)信仰的保護者」. 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備註:港英時期的香港,因為其宗主國的關系,加上廣府話的「王」與「皇」同音,在一般場合會稱呼「英王」作「英皇」和「英女王」作「英女皇」,但正式的翻譯應為國王(King)和女王(Queen),而非皇帝(Emperor)和女皇(Empress)。現在很多媒體(包括官方的)和個人也會把如今的英國君主伊麗莎白二世稱作「英女皇」,實際是不嚴謹的,因為一來她本人並沒有獲此頭銜,二來大英帝國已經解體,即使想要成為女皇都沒有帝國了,而如今英國只是王國,女性君主只能是「女王」而不是「女皇」;不過鑒於使用習慣,仍然可以「英女皇」稱之。
編輯本段伊麗莎白二世
人物簡介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原名伊麗
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教(聖公會)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人物生平
伊麗莎白二世出生在倫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亞歷山大王後,祖母則是瑪麗王後。她的父親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他當時並不是王位的繼承人。 因此伊麗莎白出生時的頭銜是伊麗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親約克公爵夫人的督導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歷史老師C·H·K·馬丁是伊頓公學校長,除此之外她還學習各種語言(她的法語講得很流利)。坎特伯雷大主教為她提供神學方面的指點,她一直是名虔誠的聖公會會員。 1936年伊麗莎白的伯伯愛德華八世退位,她的父親繼位為國王,她也立即成為王位的繼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伊麗莎白13歲,她與她的妹妹瑪格利特公主都到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避難。當時有人建議兩位公主應該到加拿大避難,遭到他們母親的反對:「孩子們不能在在沒有我的情況下離開,我不能在沒有國王的情況下離開,而國王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離開。」1940年伊麗莎白公主首次發表了廣播,針對的是所有避難中的孩子。 1945年伊麗莎白公主說服了她的父親,允許她直接參與協助打贏這場戰爭。她參與了一個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在那裡她的編號是第230873號伊麗莎白·溫莎第二中尉。這是她第一次與其他孩子共同受訓。據說她本人非常喜歡這次經驗,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經驗,使她之後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上學,而不是讓他們在家學習。 1947年伊麗莎白首次外訪,她與她的父母親到了南非。在她21歲生日那天她對英聯邦和帝國做了廣播,宣誓將終身投入到對英聯邦和帝國人民的服務中。 1947年12月20日伊麗莎白與希臘的菲利浦王子結婚。菲利浦是伊麗莎白女王的第三個表哥,他們的曾曾祖母都是維多利亞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結婚前宣誓放棄希臘王位的繼承權,在愛丁堡公爵這個頭銜之前他沒有頭銜,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頓中尉)。這樁婚事非常適合一位即將繼承王位的女性,因為她的夫君接受過王室訓練,卻又不會繼任另一國的王位。但是這樁婚姻卻不是刻意安排的,兩人的關系經歷了許多考驗,包括有關菲利浦不忠的流言。 婚後夫婦兩人居住在倫敦的克萊倫斯宮(Clarence Palace)。他們育有四個孩子(見下)。雖然英國的王朝被稱為溫莎王朝,夫婦兩人同意他們的孩子應該使用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作為他們的姓氏。 從1951年起喬治國王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伊麗莎白開始代替父親出席在公開場合中。那一年她訪問了希臘、義大利和馬爾他(當時菲利浦隨軍駐扎在此)。10月她又訪問了加拿大和華盛頓。1952年1月伊麗莎白和菲利浦又訪問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2月6日他們在訪問肯亞時得知伊麗莎白的父親已經去世。在她繼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個樹上旅館中。她的加冕典禮於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舉行。
人物軼事
頭戴王冠、手持權杖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加冕之後伊麗莎白和丈夫菲利浦搬到了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國王一樣,伊麗莎白並不喜歡居住在白金漢宮。對她而言,位於倫敦西部的溫莎城堡才是她的家。她也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度過的。 伊麗莎白女王是歷史上外訪最多的國君。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浦花了半年時間周遊世界,她也成為第一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對美國做了國事訪問,1959年則又訪問了加拿大。1961年她首次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她訪問國大多數歐洲國家和許多歐洲以外的地區,並經常出席英聯邦首腦會議。 伊麗莎白在宗教、道德標准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她對待宗教責任十分嚴肅,並將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這是為什麼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親一樣,伊麗莎白女王從來沒有原諒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因為在她看來他拋棄了自己的職責,並迫使自己的父親負擔其這個責任,而這一責任又被視為是縮短其父親壽命的罪魁禍首。
④ 在古代,日本皇家的人應該怎麼稱呼。
為了維持「天皇是天照大神之後裔」的神話,日本皇室成員沒有姓氏。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男子的名字以「仁」(日語羅馬字 hito)結尾,女子的名字以「子」(日語羅馬字 ko)結尾。歷史上有少量例外。
天皇的直系子孫還有稱號:直系三代以內皇子、皇孫稱「親王」,皇女稱「內親王」;直系三代之外皇孫稱「王」,皇孫女稱「女王」。從前「女王」的稱號只可到直系第六代皇孫女,明治天皇之後這一限製取消。另外還有「皇太子」、「皇太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王妃」等稱呼,意義與中文的相同。
天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敬稱「陛下」,其餘皇族敬稱「殿下」。天皇去世為「崩御」,其餘的皇族去世為「薨去」。
所有皇室身份都是男系繼承的,即皇族的子女、孫子女是皇族,而外孫子女不是,因為女性皇室成員(內親王、女王)嫁給平民之後即脫離皇籍,成為平民。除非女性皇族成員嫁給男性皇族成員,女性皇室成員的後代才會是皇族。
取得皇室身份的途徑包括在天皇、親王、王的家庭中出生,或者嫁給天皇、親王、王。而內親王、女王不在此列。脫離皇籍的途徑有成年後自願脫離、女性成員和非皇族結婚、和皇族成員離婚、等等。
皇子誕生後在正式命名之前先有宮號(或稱號、幼名),如昭和天皇從前稱迪宮裕仁,今上天皇從前稱繼宮明仁。
宮家
除了皇太子之外,其他皇子在成年或成婚後,會經宮內廳批准建立一個宮家。宮家不同於作為幼年稱號的宮號,譬如秋筱宮文仁親王的宮號是「禮宮」,成年後建秋筱宮。
明治維新時,日本皇室有五個宮家:伏見宮、桂宮、有棲川宮、閑院宮、山階宮。明治天皇時期又新設了十個宮家:久邇宮、賀陽宮、朝香宮、東久邇宮、小松宮、北白川宮、竹田宮、華頂宮、東伏見宮、梨本宮。以上十五個宮家及該宮家成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皆根據新的《皇室典範》均脫離皇籍,並以宮家名為姓氏。
日本現有的宮家均為大正天皇的後代所設,分別是:秋筱宮、常陸宮、三笠宮、桂宮和高圓宮。
⑤ 幾個國家古代對國王的稱呼
歐洲首先是元首(屋大維開始),然後是皇帝(戴克里先開始),此時推行的四帝共治,皇帝還有副手叫愷撒,從此愷撒成為歐洲君主的稱謂,俄國沙皇就是愷撒的音譯
西非桑海王國國王先稱索尼,後叫阿基里亞
埃及的是法老
阿拉伯帝國則是哈里發,奧斯曼帝國則是蘇丹(素丹),後來一些地方割據勢力有稱埃米爾的,這種稱謂一直使用到現在,中東阿拉伯國家還在使用
中國北方游牧民族則稱單於、大汗或可汗
吐蕃稱呼為贊普
印加王國叫太陽之子
古代兩河流域的國王一般的頭銜是萬王之王,宇宙四方之王(尤其是巴比倫王國、亞述王國、波斯帝國)
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呼,古代也叫神皇.在稱呼天皇之錢,日本大和國的最高執政者稱為'大王'.
在西方,他們奉羅馬帝國為宗主,在西方人的認知中,「皇帝」就是羅馬皇帝,而且是需要由教宗來冊封的,所以各個國家的君主就自稱「王」,也就是「國王」。
從維多利亞女王開始,到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前任喬治六世都有稱呼為「印度女皇」或著「印度皇帝」。
⑥ 日本的《天皇陛下》是什麼意思
天皇是日本國歷代君主的尊稱。
公元7世紀之前的日本,沒有天皇這種說法,在律令制改革後,人們用「大王」來稱呼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天皇」一詞起初是一種宗教術語,是中國道教對宇宙的統領者的尊稱。在中世紀到近代這漫長的歲月里,「天皇」也絕非對最高統治者們唯一的稱呼。
帝、院、朝廷、天子、主上都曾是統治者們慣用的稱呼,甚至推翻幕府統治、重新掌握國家大權的明治天皇也是在反復思量後才決定採用「天皇」這一稱謂的,而在其統治之初,諸如「皇帝」、「天子」這樣的稱呼也不絕於耳。
(6)古代日本女皇陛下是什麼年間擴展閱讀:
變革:
聖德太子曾借道教辛酉年之說,編排了「皇紀」。推古九年正好是辛酉年,也是聖德太子在斑鳩宮推行改革的年份。辛酉年每60年出現一次,亦稱一輪。按道教的說法,每一輪辛酉年是發生變革之年。而第21輪的辛酉年則是發生徹底的大變革之年。
於是,聖德太子以推古九年(601年)為起點再往上推第21輪的辛酉年為日本建國之年。規定該年的陰歷一月一日為神武天皇登極之日(陽歷為2月21日)。按照這種推演算法,公元1990年是皇紀2649年。結果把皇統向前多推算了大約一千年。
⑦ 日本的皇室姓氏是什麼
日本皇室成員沒有姓氏。
姓氏:
為日本要維持天皇是天照大神之後裔神話,日本皇室成員沒有姓氏。
命名: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男子的名字以「仁」(日語羅馬字 hito)結尾,女子的名字以「子」(日語羅馬字 ko)結尾。歷史上有少量例外。
稱號:
天皇的直系子孫還有稱號,直系三代以內皇子、皇孫稱「親王」,皇女稱「內親王」;直系三代之外皇孫稱「王」,皇孫女稱「女王」。從前「女王」的稱號只可到直系第六代皇孫女,明治天皇之後這一限製取消。
另外還有「皇太子」、「皇太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王妃」等稱呼,意義與中文的相同。
稱呼:
天皇、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敬稱「陛下」,其餘皇族敬稱「殿下」。天皇去世為「崩御」,其餘的皇族去世為「薨去」。
參考網路:http://ke..com/view/2837417.htm
⑧ 古代日本人們往往都管天皇叫做「皇上」、「帝」什麼的,是不是到現在就不這么叫了
皇帝一詞來源於中國古代的三皇五帝,帝當然就指五帝了,三皇是神啊,皇上意思是比神還高,現在日本政教分離了,所以天皇地位沒原來那麼高了
⑨ 在古代日本天皇的孩子、叫他什麼
是叫親王的。明治維新前,天皇除皇後外,有妃、夫人、「御息所」「更衣」等,還有隨時可作偏房的女官。
天皇的男性子孫概稱為親王,除皇太子外,結婚之後一律封為宮家。
天皇的女性後代概稱為內親王,出嫁後自動脫離皇籍,不再算是皇族成員。
日本戰後新《皇室典範》第一章規定,皇位由「屬於皇統的男系男子」繼承,不承認女系及女皇,也就是說,只有天皇親血統的男子才有資格繼承皇位。繼承順序如下:⑴皇長子⑵皇長孫⑶皇長子的其他子孫⑷皇次子及其子孫⑸其他的皇子孫⑹皇兄弟及其子孫⑺皇叔伯及其子孫⑻沒有以上皇子孫時,皇位傳給最親近的皇族。
⑩ 古代皇宮裡面的人物關系
太妃:中國古代封建歷史上,皇帝、親王、郡王、"五候"的遺孀,以及喪夫的誥命夫人,是可以享受"晉爵"的待遇的。皇帝的妃嬪受封為各級太妃,王爺的遺孀們均封為太王妃,通稱"太妃",誥命夫人受封為"太夫人"(如果丈夫為受封為"某國公",遺孀的封號是"太某國夫人")。"太妃""太夫人"的名號是可以追封的。
皇太妃:太妃,又稱皇太妃,和太嬪(亦稱皇太嬪)一樣,是一種中國古代皇帝用來尊封給先朝嬪御的位號。
皇妃:皇妃,皇帝的嬪妃,位份於皇後、皇貴妃、貴妃之下,皇帝駕崩則稱為皇妃又稱太妃,於位份皇太後之下,皇後、妃嬪之上。
皇後:
皇後(拼音:huáng hòu)簡稱為後,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 "後"與"後",古已有之。"後"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啟就稱作夏啟後,後引申指"君主的妻妾",這是一個位份、稱謂,而不僅僅是"皇帝後面的女人"。在以前王朝運作中,外事五權,內事五枚。五枚均為"後"所執掌。
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後的後妃制度。較完備的後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
阿哥:阿哥是一個滿族俗語,即對兄長子輩的互稱,清代沒有成年的皇子,也指對年紀跟自己相近的男子表示親熱的稱呼,尤其是某些少數民族地區年輕未婚女子對自己異性朋友的稱呼。太子是指被欽定為皇位繼承者。
公主: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的稱謂。
起源,《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不親自主持婚禮,讓同為姬姓公爵級別的諸侯主婚,這便是"公主"的由來。
並且因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兒也稱"王姬",《詩經·召南·何彼襛矣》就寫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後"王姬"也成為帝王的女兒的代稱。諸侯之女也稱為公主,《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公主並不等同於皇女,而是作為封號與男性皇族的王爵相對應,未出嫁即早夭的皇女在大多數朝代不會被授予公主稱號。反之也有皇帝養女,和親王女、宗女會被授予公主身份。公主下嫁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
東漢時期皇女及諸王女都稱公主,皇女一般為縣公主等級,也有郡公主,如長樂郡公主劉曼,王女為鄉公主、亭公主等級,也有王女破格封為縣公主者,東平憲王劉蒼女、琅邪孝王劉京女。曹魏沿用東漢制度。
隋朝,皇女為郡公主、王女為縣公主。
唐朝以後開始,公主只是帝女或者和親公主稱謂,郡主為太子之女,縣主為親王之女。
宋朝,帝女為公主,皇太子親王女為郡主,郡王女為縣主,宋徽宗時期改公主為帝姬,南宋改回公主。
日本皇女封為內親王、女王,歐洲君主的女兒、姊妹、姑姑(若母親為女王或女皇則包括姨母),以及其他直系王室成員之女。
清朝會將皇上的女兒,王爺的女兒統稱為格格。
嬪妃:嬪妃(讀音:pín fēi) 帝王妻妾。古代皇宮里的女官。 嬪,原意為宮廷女官;多指皇帝的妾,侍從。亦可作動詞,帝王女兒出嫁之意。妃,原意為配偶,多指帝王的妻,位次於皇後;亦指太子、王、侯的妻。
昭儀:昭儀,讀作zhāo yí,為中國古代後宮嬪御的一種。昭儀始置於西漢元帝時期,當時為僅次於皇後的位號,位同丞相,爵比諸侯,北魏亦沿用。後世至明均曾設置,地位已經下降,多位列九嬪之一。
福晉:
福晉(音譯詞,意為夫人),滿人及清代皇室宗親貴族婦女封號。
滿人皇室親王、郡王之妻稱"福晉",妻妾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及庶福晉之分(凡嫡妻、為了強調嫡妻地位,又稱其為嫡福晉),側室則稱"側福晉",婢妾俗稱"庶福晉"。
貝勒、貝子、鎮國公及以下世爵之妻,只能稱"夫人"。
清代親王、郡王的側室稱側福晉,貝勒及以下只能稱側夫人,或側太太、側奶奶。世家更是這樣。
(10)古代日本女皇陛下是什麼年間擴展閱讀:
皇後,皇帝的正妻。《史記·孝文本紀》:"三月,有司請立皇後。薄太後曰:'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後。'"漢蔡邕《獨斷》卷下:"帝嫡妃曰皇後。"《宋史·仁宗紀二》:"﹝景佑元年﹞十一月己丑,冊立曹氏為皇後。"
《隋唐演義》第六八回:"太宗與皇後各自一案坐了,徐惠妃坐在皇後旁邊。"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一七九:"寄言來日聾皇後,勝卻徐妃半面妝。"
在甲骨文里,"後"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攏起的手,但自金文將字型成鏡像般翻轉,攏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說文解字》上載:後,繼體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發號者,君後也。因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發號施令者為女性的權威,所以"後"的意思為有權威的女性長輩。在甲骨文的卜辭中,"後"還經常被用來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領。所以,也因而引申為帝王的正妻等涵義。
"後"原為君主之意。在《詩經》上載:"商之先後,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鄭玄各項箋曰:"後,君也。"如大禹的兒子啟稱為"夏後氏",還有傳說中射日的後羿。
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稱為"妃",周朝開始則稱為"後"。如《禮記·曲禮下》:"天子之妃曰後。"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後的後妃制度。但較完備的後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漢書·高帝紀下》:"尊王後曰皇後,太子曰皇太子。"還有《三國志·魏書·後妃傳》中有:"太祖建國,始命王後,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儀,有婕妤,有容華,有美人。"
皇後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眾妃子之主。如《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後帥六宮之人。"
古代時中國的皇後被嬪妃、侍女等稱為娘娘(殿下) 。在西方稱呼為陛下。
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中,出現有多位皇後並立的現象。但其中只有中宮才有真正後宮之主的權利,換言之少數民族的其他皇後實際等於妃嬪的意思,只是叫法不同。
公主: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周稱王姬,戰國始稱公主。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在中國,最早周朝是稱周天子的女兒為王姬。公主這名稱則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史記·呂後本紀》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為是諸侯主婚,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成為"公主",也稱"郡主"。 《史記·吳起列傳》說"公叔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當了國相,娶魏國諸侯的女兒。《史記·六國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這里的君主就是公主。妻河就是嫁給河伯為妻。古書上也常簡稱為主。
[princess] 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周稱王姬,戰國始稱公主)
公叔為相,尚(娶)魏公主。--《史記·吳起列傳》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黃宗羲《原君》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田文既死, 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而害吳起 。"
宋高承《事物紀原·天地生植·公主》:"《春秋公羊傳》曰:天子嫁女於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謂之公主。蓋周事也。《史記》曰: 公叔相魏 ,尚魏公主 , 文侯 時也,蓋僭天子之女也。《春秋指掌碎玉》曰:天子嫁女, 秦漢以來,使三公主之,故呼公主也。"
五代 馮鑒 《續事始》卷十:" 漢制天子女為公主,姊妹曰長公主,帝姑為大長公主。"
《明史·公主傳》:" 明制: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
2.對某些婦女的尊稱。 晉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 漢禮,皇後採桑,祀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稱也。"
福晉:親王、郡王的妻妾稱謂有嫡福晉、側福晉、庶福晉、格格之分。凡正房為「嫡福晉」(將正房稱為嫡福晉,又有強調「第一夫人」之意),側室為"側福晉"、庶福晉,為侍妾(非正式的稱呼)、格格,為最低階侍妾。
庶福晉:
庶福晉,對「格格」等侍妾非正式的客氣稱呼。庶福晉地位比較低了,相當於婢妾,不入冊,也沒有冠服。庶福晉則只是別人對她們的客氣稱呼,是沒經過朝廷冊封的。
清制規定嫡福晉與側福晉都是由禮部冊封,有朝延定製的冠服(側福晉冠服比嫡福晉降一等)。
親王、親王世子、郡王其他未經冊封的側室,凡生有子女者,可每年一次由宗人府匯奏請封側福晉,經過皇帝的認可後,由禮部冊封(康雍時期,親王可封側福晉兩人,郡王封側福晉一人。乾隆時定親王封側福晉四人,世子、郡王封側福晉三人,奉特旨賞給者不拘額數),咨送禮部都入冊(見於《大清會典》)。
其實,在清朝入關之前,嫡福晉和側福晉的區別並不大,都是出身名門的女子,只不過嫡福晉的出身或其他方面更好一些,才能擁有女主人的身份地位。但是嫡福晉和側福晉都是被作為妻子對待的,一個相當與正妻,一個是平妻,所生子女的地位也相同,都是嫡出。而庶福晉則是侍女或女奴之類的身份,相當於妾,地位遠遠不如側福晉,所生子女根本不能與嫡福晉和側福晉所生子女相提並論。
清朝入關之後,嫡福晉的地位才被突出,但側福晉的子女卻仍不是庶福晉所生子女可以比較的,地位也不同。側福晉也是受正式冊封的,身份一般也不低。庶福晉沒有冊封,身份很低。以親王為例,親王嫡福晉所生子(除世子外)封不入八分輔國公,所生女封郡主;側福晉所生子封二等鎮國將軍,所生女封郡君;媵妾(俗稱的庶福晉)所生子封三等輔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