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田怎麼崛起的
1. 日本本田公司為何能成功
豐田公司擁有著強大的企業文化,這個文化激勵一一代又一代的豐田人為公司精盡全力的發展公司規模。
並且豐田公司對於企業的戰略目標一直在改變,他不會一成不變的在老項目上尋求突破,而是始終讓公司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從而更好的讓公司和國際進行接軌,保證公司的發展力度。
豐田公司有著優秀的企業員工待遇,這就意味著豐田公司的企業人才流失是非常少的,多數情況下,豐田人都願意在這個企業一直終老下去,這就保證了豐田始終有著極強的企業凝聚力。
2. 本田宗一郎是怎樣開創「本田王國」的
本田宗一郎,1907年出生在日本中部磐田郡一個鐵匠家裡,1991年8月5日病逝,享年84歲。
現在的「本田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家,在日本的汽車工業中僅次於豐田和日產公司。但本田卻是惟一一家既生產汽車,又生產摩托車的公司,它在世界上37個國家和地區中擁有68家工廠,1990年生產汽車摩托車630萬輛。本田是第一家參加世界一級方程式汽車大賽的日本車廠,本田的摩托車也屢次在世界摩托車大賽中獲勝。
本田宗一郎家世代務農。他在15歲時到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店當學徒,學到一些技術,22歲時回到故鄉,自立門戶,開設汽車修理店,以用新方法製造防火的車輻而一鳴驚人。他30歲時,開設工廠,從事試制活塞環的小生產,但因成品質量太差,不合用。到了「而立」之年,他卻毅然報名就學於當地工業中學。學到了知識,再進行刻苦鑽研,反復試驗,不斷改進質量,他製造的活塞環終於為日本軍方採用。後來,這個工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美國轟炸機炸毀了。
他決定從頭再來。戰後,經過兩年的籌備,本田宗一郎在1947年用黑市買來的500個小型引擎裝在自行車上出售,大受喜歡。後來他索性在一個棄置的軍營前,掛起「本田技術研究工業株式會社」的招牌,僱用了20個人員,著手生產這種小引擎。到1949年10月,他找到一個合股人,主持銷售產品。他們向全日本5萬多家自行車零售商發了信,願提供一種附加的自行車馬達,建立了13000個零售商的銷售網。
在20世紀50年代,本田宗一郎出國考察,采購機器,親眼看見當時最先進的英國汽車工業。他聽到人家在背後稱他為Jap(外國人對日本人不尊敬的稱呼),心裡很不好受。他決心要爭口氣,盤算著如何擴展世界市場。本田和職工絞盡腦汁,終於在1958年生產出一種「C100」型的「超級小狼」摩托車,迅速打入國際市場。
本田是一位性格剛毅的男子漢。他具有一種不懼艱難、知難而進的挑戰性格。在1955年至1965年期間,日本通產省制定了有關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政策,為了提高汽車工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只允許2~3個製造汽車的廠家存在。政府也將動用財力支持這2~3家廠商,這就是有名的「特殊振興法」。按此規定,本田技研會社就只能被封死在摩托車的領域內,或者被豐田汽車會社或日產汽車會社兼並。
面對這一嚴峻局面,本田不甘於失敗,他正視這一政策所帶來的阻力,勇敢地接受挑戰。他認真分析了本田技研在生產技術上的特點,尋找出發展途徑,下定決心,制定出了本田技研戰略決策,毅然進入四輪車領域。本田技研會社就是由於這一決定而發展成為今天能夠生產各種轎車的「世界的本田」。
本田工廠的設備和生產方式與其他汽車工廠相比並無過人之處,可是職工士氣旺盛。本田工廠沒有質量檢查員。所有需要檢驗的零件,都是由負責製造的工人自行度量。廠內設有「品質控制小組」,每一個小組有10來個工人,上工前討論當日工作、產品品質、改進方法、顧客投訴、安全措施和工作環境等一些問題。工人都有高度責任感,而且勤奮好學,鑽研業務,產品因而得以不斷改進。因此有人說,使工人發揮最大積極性,這就是本田最大的資產。
本田宗一郎視人才為珍寶,把調動每一個職工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性,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得其所,作為企業興旺發達之本。公司董事長本田與職員和工人都穿一樣的工作服,他把所有的同事看做是他的「老師」,他認為,他通過向他們提出問題進行學習,因為他們每個人在其專業知識方面對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都比他知道得多,他擁有2500名老師(同事),他就有了相當豐富的知識,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專業圖書館。
為了發掘人的潛能,本田避免讓職工長期在同一崗位上重復同樣的操作,而是經常使他們的工作有變換,以便他們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多方面發揮才能。一般來說,在本田公司里,工人在同一工作崗位上平均工作3個月,一旦他們能夠勝任他們所承擔的任務,就安排他們去干別的工作。
公司將有天資的人和最優秀者安置在重要的研究部門。每年,從那些提出過特別有益的革新建議的人當中,挑選出20名最優秀者到公司的研究中心來。如果公司想設計一種新產品,就鼓勵研究人員,給他們指出多種可能性,創造最好的條件,促使他們從發展的觀點,去從事有意義的研究項目,以後再去考慮充分利用的問題。這是所有日本公司中惟一的一個採用這種做法的公司。
1971年3月27日至31日之間,本田宣布將公司屬下的鈴鹿、濱松、大河3個製作所的生產全面停下來,將3月份的7.5萬輛生產計劃,一下子減為6萬輛。4月份以後,仍然將生產量控制在6.5萬輛以下。
在本田宗一郎銳意創新、苦心經營下,本田摩托車稱雄世界。之後,本田又將視野擴大到汽車領域,但此時的汽車行業群雄競爭激烈。豐田汽車公司以小轎車和普通車在競爭中占絕對優勢,鈴木汽車公司以輕型汽車著稱世界,福特汽車公司的大型車更是無與倫比。本田通過周密的調查分析,發現了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他決定投資生產價格廉、耗油少、低公害的輕型轎車。1972年,一種「復合可控旋渦式燃燒」發動機(CVCC)在本田技研工業公司誕生。用這種發動機的汽車最省油,污染也很小,在工程界引起了轟動。1973年西方爆發能源危機,人們對小轎車的需求轉向經濟性和實用性,「本田」的輕型汽車立刻打進了世界市場,從而確定了「本田」作為汽車生產廠家的地位。本田宗一郎也因CVCC發動機的開發,獲得了科學技術廳長官獎。
1988年,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又宣布了—一項引人矚目的成果:用這種發動機製成的汽車,1988年6月底在英國的一次賽車中創造了每升汽油行駛22.69公里的世界新紀錄。專家認為,這種發動機將製成21世紀的低燃耗汽車。
3. 日本汽車是怎麼一步步走上世界舞台的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歷史問題,首先我們可以看看日本對汽車工業的重視程度。
1945年8月28日,距日本宣布投降僅僅13天後,日本通產省的官員就召集豐田、日產等當時日本汽車公司的首腦,商討日本的工業再建問題。通產省的官員向汽車公司的首腦們說明了政府准備以小轎車產業為今後工業發展龍頭的計劃。這樣,汽車產業就被放到了日本經濟發展的主導位置上。而很多日本官方都指出日本的未來是把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不然就無法擺脫在亞洲貧窮落後的局面。汽車行業剛好是一個很好的展現平台。
抓住機遇-日本的汽車工業起步比歐美國家晚約30年左右,當豐田汽車公司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開始研製汽車時,美國的通用和福特早已成為舉世聞名的大企業了。在生產技術和市場運作方面,兩家公司的實力讓世界其他的所有汽車生產廠家望塵莫及。而豐田第一輛小型轎車的樣車直到1947年1月才試製成功。
豐田汽車公司於1957年首次進入美國市場,並推出了Toyopets汽車,只是這款汽車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這也是由於豐田的奇怪設計、瘦小體積和低劣品質,它的表現可謂極差:馬力不夠,最高時速太低,無法上高速公路、油耗大、發動機過熱、修理費過高。
不久,豐田便退出了美國市場。當豐田重回美國之時,是借石油危機打響了反擊戰。美國的汽車公司為滿足美國人的這種偏好,主要生產各種系列的大型轎車,這些舒適的大型轎車被稱為「汽油狂飲者」。而日本汽車市場主要以小型省油轎車為主。美國汽車巨頭們的這種盲目自大給了日本汽車可乘之機。豐田一方面投入巨資在美國展開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另一方面以極優惠的價格吸引美國消費者。當年,豐田汽車就在美國颳起了銷售旋風,上百萬輛各種型號的豐田汽車被瘋狂的美國消費者搶購一空。日產、本田、五十鈴急忙跟進,群起仿效。
其中尤以本田攻勢兇猛,1970年本田在美國的銷售量僅1300輛,利用第一次石油危機,本田汽車在美銷售量躍升到近10萬輛。政府扶持-日本政府為汽車行業投入很大,雖然大多公司屬於私有企業,但開放的法律法規,大力投入的汽車行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推行,已經豐厚的金融獎勵和補貼,使得汽車廠商們猶如在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
歷史沉積-很多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老師傅們可能都為日本人做過工,他們從學徒成為後來新中國建設的奠基者們,而之後很多的技工依舊達不到他們的技術水平,這就是日本長期對普通技術工人的訓練和培養的結果。二戰期間我們聽說過零式,聽到過大和武藏如果沒有一群訓練有素的技術工人也造不出這樣的馳名殺器。這樣的技術延續到了日本未來工業發展的道路上,所以成功也是必然的。
還有一些原因查博士就不一一闡明,對於日本車只是以客觀的角度觀察他們的成功點。
4. 本田的發展歷程
本田建於1948年9月,本田汽車公司全稱為「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這一研究所主要生產紡織機械。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各種物品十分匱乏,許多家庭不得不到黑市甚至農村購買高價糧食。由於交通不夠發達,頻繁流動的人口使汽車、火車等各種交通工具均超員運行,而日本崎嶇不平的山路又使騎自行車收糧十分費力。
本田宗一郎看到這一情況後,馬上想到了陸軍在戰爭期間留下的許多無線電通訊機。於是,他以低價購到一批通訊機,拆下其上的小汽油機,並用水壺做油箱,改製成一架小汽油機後安裝到自行車上,做成一種新型的「機器腳踏車」。由於產品適銷對路,立即就成了搶手貨。
為了給全世界的顧客提供喜悅,本田在1963年開始發展汽車業務,向新的領域發起挑戰。
通過提供各種商品提供「喜悅」
作為世界發動機的先驅公司無時無刻不在關注人類的生活。
從製造自行車輔助發動機開始起步的HONDA,不僅在汽車、摩托車這種現代化交通工具領域,而且在通用產品這個涉及各種產業和娛樂業的領域里,不斷地開拓著事業。
所有這些商品都是以發動機為動力的,無論在技術力量上還是在生產規模上HONDA都已經成長為領先世界的一流企業。
創業以來,作為製造業的企業,始終珍惜滲透在商品和商品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而且尊重創造,非常重視創造植根於社會需求的商品概念。
支撐事業活動的基礎,不是別的,恰是向人們提供喜悅的理念。作為領導世界觀的發動機製造廠家,通過經常開發領先時代的商品,不斷創造新的喜悅。
HONDA伴隨人、社會、地球一道不斷進化
從公司創業的50年前開始發展至今,HONDA總是懷著「向世界用戶提供喜悅」的企業理念,竭盡全力以合理的價格提供高質量的商品,HONDA一方面從事著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製造,一方面HONDA一直把地球環境保護和交通安全以及有利於社會的產品,技術和服務的事視為重要課題。
向這些重要的課題挑戰正是創造新的未來的道路,HONDA發揮特有的挑戰精神,開始種種努力。朝著下一個50年,通過提供最適合人和地球並且具有HONDA特色的商品和服務,提供「喜悅」,我們HONDA將繼續不斷進化發展。
與國際水平接軌的當地化
世界的本田作為當地企業是怎樣去做的呢?
本田根據「哪裡有需求,就在哪裡生產」的基本方針,積極推進現代化體制,通過各地區人們之手開發、生產、銷售適應各地區顧客需求的產品(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建有92處生產基地,在海內外建有的13家研究開發機構)。
作為推進當地化的國際企業,不單單意味著入鄉隨俗地融入當地的風土、文化,而且還意識著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擁有同一個「理想」和「觀念」,共享所有的經營資源,同時開展各項活動。
安全
為了實現舒適而愉快的移動社會,本著「尊重人的精神」的基本理念,HONDA把安全作為產品製造的最大主題。依靠HONDA獨特的「預防事故的安全技術」和「保護乘客的安全技術」,HONDA在車輛的批量生產上採用了日本首創的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世界首創的汽車轉向操作系統、日本首創的SRS安全氣囊系統、世界首創的FF車牽引控制系統以及具備世界首創「搖晃駕駛檢測功能」的HONDA導航系統等,率先把HONDA獨創的提高車輛安全性的技術採納到銷往市場的汽車之中。同時,在兩輪摩托車方面,還把包括防抱死制動系統在內的新制動系統的裝備范圍擴大到輕便踏板摩托車上。作為始終如一追求安全的先鋒,HONDA積極從事著商品的研究開發。HONDA以「傳遞安全」為口號,從1970年起開展了安全駕駛普及活動,根據在日本國內積累的經驗,在世界各地設置了22個交通教育中心,開設摩托車安全駕駛講習班,並進行當地交通巡警隊的駕駛訓練等。並以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為中心,在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著結合當地情況的安全駕駛普及活動。 HONDA衷心希望把美麗的地球環境留給下一代,為此,HONDA把保護地球環境作為最重要課題之一。
這些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HONDA的低公害發動機CVCC在世界上率先通過了當時被稱為世界上最嚴格的美國尾氣排放法規——「馬斯基法」。其後,HONDA的低公害發動機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1995年,HONDA的汽油車在世界上率先達到了零污染,在那之後的ZLEV發動機技術的開發,顯示了HONDA高度的技術力量。在低油耗技術方面,在CIVIC轎車上安裝了「三級VTEC發動機」和無極變速裝置「HONDA式無級變速裝置」,高水平地同時實現了高功率和低油耗。
排氣對策和製造裝有低公害發動機的汽車是HONDA的工程師們「向極限發起的挑戰」。HONDA徹底追求汽油發動機的尾氣凈化。同時,還通過各種方法積極地研究開發瞄準下一時代的電動汽車、天然氣汽車等可以發揮各自特長的代用能源汽車,並將研究成果積存下來。這些「優先考慮地球環境、尾氣清潔的汽車」就是「HONDA環保汽車」。
HONDA擁有的比利時工廠、濱松製造所、通用動力產品工廠、櫪木製造所已獲得了環境管理系方面的國際標准——「ISO14001」認證。
5. 本田汽車的歷史是什麼
於1948年以生產自行車助力發動機起步的Honda,一直以「夢想」作為原動力,以「商品」的形式不斷為個人和社會提供更廣泛的移動文化。
1994年12月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生產公司)成立
1997年11月與廣州汽車集團和東風汽車公司簽訂乘用車合資事業(廣州乘用車項目)基本協議
1998年7月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月廣州本田雅閣(Accord)投產2001年4月廣州本田雅閣(Accord)V6投產
2002年4月廣州本田奧德賽(Odyssey)投產謳歌AcuraTL
2003年1月廣州本田03款全新雅閣(Accord)投產
2003年2月廣州本田完成年產12萬輛產能擴大工程2003年7月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9月廣州本田飛度(FitSaloon)投產2003年9月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1月具有Honda中國地區總部功能的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月廣州本田完成年產24萬輛產能擴大工程2004年3月廣州本田累計生產達30萬輛2004年4月東風本田CR-V投產
2004年6月廣州本田實現日產1000輛2004年8月本田生產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9月廣州本田飛度(Fit)投產Acura概念車2005年2月廣州本田新款奧德賽(Odyssey)投產產品累計產量突破50萬輛
2005年4月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投產(Jazz)
2005年6月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開始向歐洲出口Jazz
2005年9月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12月本田生產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啟動
2006年2月東風本田年產12萬輛產能擴大工程完工
2006年3月廣州本田思迪(City)投產
2006年4月東風本田Civic投產
2006年6月廣州本田雅閣(Accord)累計產量突破50萬輛
2006年9月廣州本田第二工廠投產,公司總產能達到36萬輛2006年9月謳歌Acura品牌產品上市
2007年9月廣州本田08款思迪(City)、飛度(FIT)型動派上市2007年12月廣州本田第八代雅閣下線2008年1月廣州本田第八代雅閣2.4L版上市
2008年3月18日,廣州本田第八代雅閣3.5L正式上市。
2008年4月20日,廣州本田第八代雅閣轎車在北京車展展出。
2008年4月20日,廣州本田在北京車展發布首款自主品牌理念概念車。
2008年7月2日,新一代飛度(專題 參數 現場圖 資料圖 視頻)轎車下線儀式在廣州本田生產車間舉行。
2008年7月2日,廣州本田在北京發布新一代飛度。
2008年12月12日,廣州本田發布了新CITY鋒范
2007年,Honda在越南建設摩托車新工廠;Honda在泰國建設汽車新工廠Honda在阿根廷建立汽車新工廠
2008年8月,8月份日本本田汽車超過克萊斯勒登上美國車企銷量排行榜第四。本田美國1-8月份累計銷量為1,083,957輛,以7,787輛的優勢領先於克萊斯勒。
2008年12月,本田汽車在12月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決定退出所有F1比賽的活動,2008年是我們參加的最後一個賽季,」。
2013年7月,業內首創噴漆技術導入埼玉製造所寄居工廠進行實際應用。一直以來採用的4噴3烤方式將被廢止,改用水性3噴2烤的新型短程高性能噴漆技術「Honda Smart Ecological Paint」。
本田汽車集團(Honda)是一個跨國汽車、摩托車生產銷售集團,汽車產量和規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車廠家之列。1948年創立,公司總部在日本東京。雇員總數達18萬人左右。本田公司是一個跨國汽車、摩托車生產銷售集團。它的產品除汽車摩托車外,還有發電機、農機等動力機械產品。
2014年12月5日,本田一位發言人表示,將在日本召回13.5萬輛汽車,因為這些車輛安裝了某某公司生產的可能存在缺陷的氣囊。
6. 本田公司如何大獲成功的
當今企業幾乎時時處在「環保」的壓力之下,企業的生產活動,不可避免要產生污染環境的廢物;某些產品甚至本身就是污染環境和危害人類健康的禍首,比如汽車的尾氣污染,氟利昂製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為保持食品新鮮添加的有毒添加劑等等。「環保」和「綠色」已經成為當今的社會潮流,人們關心自身健康、關注環境安危,使得那些「污染型」企業和「公害型」產品幾乎難以在市場上立足。
面對這一社會潮流,有的企業害怕喪失既得利益,採取抵制、拖延等方法對抗;但有些企業卻從長遠的利益出發,順應潮流,改弦更張;而聰明的企業卻利用這一思潮,製造商機。
本田公司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其總裁和創始人本田宗一郎就成功地利用了這一社會潮流。
20世紀60年代末,隨著汽車業的發展,廢氣污染問題成為廣大公眾和政府關注的問題。1970年,日本政府仿效美國的「馬斯基法」制定了汽車的排氣規定,日本的排氣規定較美國更為嚴格,其廢氣排放量規定為美國的十分之一。
日本制定的排氣規定一出台,立即在汽車行業掀起軒然大波,汽車主們紛紛採取抵觸態度,不願行動。因為在他們看來,遵守該規定就意味著放下手中正常的生產,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開發新型低公害發動機,這種巨大的損失是汽車主們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承擔的。
在這一點上,本田宗一郎的眼光長遠得多,他果斷地決定:立即開發無公害發動機!這是抓住機會把競爭對手拋在後面的良好契機和取勝的關鍵之所在。
本田宗一郎深知,企業能否對社會承擔起責任,會在公眾心目中折射出全然不同的形象。而良好的企業形象,才是企業得以長久發展的生命力。
他於是著手組織科研人員收集資料、查閱文獻,進行了大量艱苦卓絕的工作。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本田宗一郎等人終於在1972年10月成功地開發出符合日本政府規定的低公害發動機——CVCC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是在復式發動機汽缸蓋上安裝輔助燃燒室和輔助過濾瓣的方法,來提高汽油燃燒率,降低未燃燒氣體的排放量。盡管與過去的發動機相比,這種發動機價格提高了170美元,但因為它可以不附帶催化劑轉換裝置和其他附加裝置,也就節約了成本350美元,實際上節約了成本180美元。由於發動機的燃燒效率高,所以隨著行程的增加,這種節約額還越大。
本田公司無疑打了一個大勝仗,CVCC發動機成本的大大降低將直接導致本田汽車成本的大大降低,這樣一來,先走一步的本田公司必定會在競爭中取得價格上的優勢。
不僅如此,本田公司此舉還受到美國環境保護局、全美科學協會的高度評價:
「這是當今最優秀的低公害發動機!」
日本的各大報刊也對本田公司成功解決公害問題的行為大加贊賞,這無意中又宣傳了本田公司,為本田汽車免費打了廣告,本田公司可謂名利雙收。CVCC的開發使本田公司一夜之間成為值得信賴的代名詞。本田汽車在日本、美國兩大市場銷售極為看好。到1974年,本田公司在美國就銷售了4.3萬輛。接下來的一年裡,本田公司的10.3萬輛車又在美國銷售一空。
本田公司這次的成功,歸根結底是深謀遠慮的本田宗一郎決策上的成功,宗一郎對此感嘆道:
「這次的成功,不是企業間競爭的成功,而是一種神聖的社會責任感的成功。它使我為之驚嘆,一種新的價值觀,有關企業和社會之間的聯系等一系列問題的新感覺和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新的經營觀念已完全形成。需要我們具備這種新的經營觀念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本田宗一郎順應潮流的做法,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7. 本田公司最初是干什麼的
本田的前身叫做東海精機公司,主要的工作是給豐田製造發動機活塞環,順便做機械開發。
1944年,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成功研製「螺旋槳自動切削機」,將切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使加工一個螺旋槳的時間由一個星期縮短到15分鍾,這項發明取得了40多個專利,但是因為地震和戰爭,導致東海精機重工業濱松工廠破產。本田將所持有的東海精機重工業股票全部轉讓給豐田自動紡織機公司,開始了長達一年的修養,1946年10月,本田宗一郎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產紡織機械,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根據二戰結束後的時間生活交通運輸情況,本田宗一郎研製成一種新型的「機器腳踏車」,並受市場廣泛歡迎。
本田因此踏足了摩托車製造領域,並用了短短十年時間,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的摩托車製造公司之一。
8. 本田的發展史
1948年9月24日,一家名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的「夢工廠」在日本悄然誕生。
此後70年間,這家「夢工廠」將工業觸角伸向四面八方,涉及摩托、汽車、機械人、噴射飛機、農業機械等領域。
1、1958年——Super Cub(超級幼獸)摩托時光機
價格便宜的小摩托,乃是本田的開山之作。它的誕生為當時的消費者帶來了移動方便性的飛躍提高,70年來一直暢銷全球各地,迄今為止總銷量已超過1億輛。
70年,在一眾車企巨頭中,本田的性格十分明顯,它並沒有稱自己為什麼什麼汽車公司,而是叫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9. 日本本田家族和山本家族在日本本土勢力有多麼大
追溯到日本的德川幕府時代,山本、本田、小林等大家族就是一個個強大的軍閥力量的代表,這些家族涌現出的將軍,大名,武士更是層出不窮。還有像中村、山崎、柳生、鈴木家族都出現過名震東瀛的武士,被稱為「太陽下的戰神」。不管是民間還是官府,都有舉辦類似武士決斗的活動,可笑的是,往往最後活下來的人也不定就是所謂的戰神了,身軀已殘破不堪。這也為日本的武士道思想的加強和軍國主義的泛濫奠定了基礎。再到後來的二戰,那些大家族依然對日本內政產生重要影響。山本五十六就不用說了,日本海軍大將(那時空軍也歸屬海軍)。能在山本頭上的人掰掰手指也能數出來了吧。二戰戰敗之後,原先依靠歷代武士家族地位而成為高級軍官的人,下場很慘,成為了被先開刀的人。但到了70年代初,日本經濟開始復甦並迅速崛起,原先那些大家族開始打「家族牌」,號召同族的力量,團結一致,這就是日本人家族榮譽感的體現,不得不說這的確也算是大和民族的優秀之處。有了人心,什麼都變得容易。日本的大家族累積資本,成為一個個大財團,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能幹預到整個日本經濟的變動,勢力可想而知。至於現在日本有哪些大財團,就不用我詳說了,找度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