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和什麼敵對
A. 關於日本政治左右之分
「左翼」和「右翼」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不存在單獨的「左翼」或「右翼」,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左派」和「右派」也一樣,兩者是一個盾的兩面。
近代日本首先誕生了現在所說的左翼或左派(以下統稱左翼,右翼和右派也統稱右翼),其後接著產生了右翼。在大正時代初期到昭和時代初期(1910年代到1920年代),馬克思主義學說強烈地感召了日本的學生及其青年人,在它的反作用下,軍隊中的青年將校和民間也產生出強烈的皇室中心主義和右翼性的革命思想。而在此以前,日本不存在今天我們所說的左翼和右翼。
江戶時代的日本是封建主義體制,由大名為首的藩國組成了國家。圍繞藩國內部的政治和經濟政策,存在保守?;穩健和改革?;急進的黨派。可是到了19世紀中期,1853年美國將軍佩里率軍艦來到日本後,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放棄了閉關自守體制,與西洋各國簽訂條約進行談判。在擔心日本被殖民地化的恐怖心態下,產生了攘夷思想,樹立以天皇為中心的強力中央集權國家的嘗試(打倒幕府運動)也開始抬頭。
這時優先忠誠於天皇,還是優先忠誠於藩主,成為區分保守?;穩健派與改革?;急進派的分水嶺。優先忠誠藩主,支持幕府,支持封建體制的人是保守?;穩健派;而優先忠誠天皇皇室,打倒幕府,支持樹立中央集權體制的人是改革?;急進派。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保守、維持現狀、忠誠藩主的一派為右翼;急進、革命、忠誠天皇的一派為左翼。
但在思想方面,左翼是復古和排外的,右翼卻是進步和開明的,這點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在實際的政策中,左翼堅持閉關鎖國體制,而右翼支持對外開放。江戶時代中期以後,隨著朱子學及國學的普及,尊重天皇的思想深入到日本全國的識字人階層,以至於江戶時代沒有反天皇的思想存在,就連幕府在形式上也是尊重天皇(幕府將軍的地位,在形式上需要得到天皇的認可)。換句話說,尊重天皇是把天皇作為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向心力。
那時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這點上,雙方是一致的。在幕府末期勢力急劇增加的左翼,實際上是要把在公元10世紀已經喪失實權而變成單純的權威象徵的天皇,重新變成國家的主權者,創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們假借復古主義之名,復興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左右翼相爭激化的主導前提,在於避免日本被西洋列強殖民化的自衛方式,是應該採取保存藩國體制的前提下謀求近代化(即支持幕藩體制),還是否定藩國體制,在天皇為元首的中央集權國家化(即所謂的勤王)的前提下謀求近代化。也可以說左右翼相爭點只是手段上的差別。
明治維新是左翼的勝利。在天皇親政下,以建立國民國家為目標而成立中央集權體制的新政府,根據現實情況採用了打倒右翼的近代化政策。進入明治時代,日本左翼和右翼的意義及內容發生了變化。明治新政府的政策是推進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近代化,但由於明治維新是在薩摩、長州等大藩國主導下的革命,所以這些藩國出身的人獨佔了政府和官僚組織。
廢止藩國體制後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的近代日本,在明治時期的政府組織中保存了薩摩、長州等藩國的封建性質的人際關系,這被稱為「藩閥」。具體地說,就是在政府組織中,舊藩國地區出身的人優先在關鍵的職位上就任。明治時期的14位首相中,有11位是薩摩或者長州出身的人。(日本的內閣制度是明治十八年(1885年)開始的,當時的首相不是由國民選舉,而是由天皇任命)。
因此非藩閥出身的人,把明治政府稱為「藩閥政府」或「薩長政府」。他們根據當時傳來的英、法等西方國家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以「自由民權」為口號反對「官吏專制」,謀求「廣開言路」,與「藩閥政府」形成敵對的態勢。在明治時期,殘留有舊幕府時代封建性質的「藩閥」出身的人是右翼,而根據西方近代「自由民權」政治思想,主張制定憲法、開設國會的非藩閥出身的人是左翼。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藩閥政府」的國內政策很專制,但他們的政策是立志在國內推行先進的西洋文化(甚至有人提出廢止日語,把日本的國語改為英語的方案),他們在對外政策中也冷靜地認識本國的國力,在抵禦西洋列強對日本殖民地化的首要前提下,採用了漸進發展的方針,而左翼卻激進地主張向亞洲推進擴大勢力。和明治維新以前一樣,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這點上,那時左翼、右翼都是一致的。
B. 日本內閣要求中國政府作出什麼樣的保證
本來,按照國際法准則,主權國家有權處死敵對國家的軍事間諜。中村等人構成軍事間諜罪的證據確鑿,況且東北地方當局有言在先,不準外國人進入屯墾區,中村等人罪有應得。可是日本帝國主義卻無視這些事實,乘機掀起反華浪潮。8月,日本向南京國民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和無理要求。8月20日,日本內閣召開會議,陸相南次郎威脅中國,要求中國政府作出保證,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否則的話,日本將不惜使用武力。四天後,日本陸軍省在處理中村事件的決定中狂妄宣稱,如果中國否認殺害中村的事實,就將對東北洮南、索倫地區實施保護性佔領。日本政友會為擴大中村事件,組織了以森格為首的「特別演說隊」,到日本六個大城市發表演講。日本駐沈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同東北軍參謀長交涉時,咬牙切齒地說:「誰殺的,就由誰償命。」土肥原公然要到興安區尋找中村的屍體,並揚言日方要帶關東步兵團到興安區進行武力搜查。由於中國駐軍嚴陣以待,土肥原心虛,只得作罷。
1931年9月12日,林久治郎照會遼寧省主席臧式毅,要求東北當局正式謝罪,嚴懲責任者,賠償中村等人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並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14日,日本駐哈爾濱領事大橋從滿洲里出發,繞道伯力,就中村事件向蘇聯遠東當局請求諒解。17日,大阪《朝日新聞》以「此後能直接交涉,受軍部最高指示歸奉之土肥原大佐談話」為標題,發表了土肥原16日就中村事件發表的談話。土肥原說:中村事件不能簡單地加以解決,我們早已定下種種方案,但是此刻還不能公開。唯有一點,我們須十分明白,那就是中村事件不能簡單地說成是陸軍單方面的事情,而應該是全日本的重大事件,決不能採取姑息手段,一定要徹底、干凈地解決才行。
C. 二戰時期日本軍部和政府之間有什麼矛盾
二戰期間的日本政府與軍部的關系:
二戰期間日本行使國家權力的政府機關是內閣,權力最高的長官是內閣總理大臣,這是根據日文假名直接翻譯的。我們習慣叫做首相,把陸軍部大臣叫做陸相,海軍部大臣叫做海相。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明確地把國家權力從幕府手裡收回到天皇手中,這也是明治維新的一個主要特點。
我們的教科書寫的很淺薄,就簡單地說日本改革成了君主立憲制度。但是實際上天皇在國家的戰略指導思想上佔主導地位,他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內閣只是執行他的意見。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里很明顯,伊藤博文有大問題也要向天皇匯報工作。明治死後,內閣的權力逐漸在增長,日本也逐漸進入文官政治家主導政治時期,天皇的權力在慢慢地被削弱。
到了裕仁時期,裕仁是個樣子傻傻,內心狡詐陰險的傢伙,為了重新奪回內閣手中的權力,裕仁與軍隊的關系進入了白熱化,日本國家的軍隊被叫做「皇軍」。意味著軍隊的所有權逐漸在遠離政府,靠近天皇,軍隊也越來越獨立化。裕仁不斷和軍隊中有激進思想、投機思想的少壯派軍官接近,期望通過軍隊獨立化來擺脫政府。同時裕仁也在不斷塑造「天皇」至高無上的神話地位,麻痹人民群眾。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中國成立了關東軍,理論上關東軍屬於特殊的單位,不隸屬於內閣政府陸軍部,直接隸屬於天皇,成為天皇的私人部隊。
整個二戰時期,軍部與內閣一直在進行權力博弈,而天皇就是軍隊最大的頭子。實際上,9.18事變並非日本政府製造的,而是由關東軍一些有野心的傢伙揣摩了天皇的意圖背著政府私自製造的。而政府是默認了事態的發展,也沒有權力來管理關東軍。後來,日本發生了兩次兵變,終於將內閣的文官政治家徹底清理出了政治舞台,內閣徹底由軍部來操縱,而軍部的一些極端分子,如東條等人,雖然很壞,但是都是很狂熱的忠君愛國分子,始終在忠心耿耿地執行著天皇的命令。
D. 日本的內閣是什麼
日本內閣,為現行《日本國憲法》下的最高行政機關,由日本首相(內閣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組成。行政權不屬於個人,而屬於統一體的內閣。內閣對國會負連帶責任,是日本中央政權機關的領導核心。
E. 二戰前的美日二國為何會走向敵對關系日本可以避免美日開戰嗎
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就按明治天皇詔旨立足於「開拓萬里波濤」。這一「開拓」有陸、海兩個方向—其「大陸政策」便是入侵韓國、中國並且要打敗俄國;向海洋擴展便是控制西太平洋,這自然要沖擊美英勢力范圍。當日本利用美英同情和支持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取勝後,從1907年起便確立以美國為主要假設敵,這就種下了34年後襲擊珍珠港並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種子。
F. 為什麼現在的日本有超過八成的民眾對中國人友好,日本政府卻和中國的敵對
你這個8成是哪裡看到的?前段時間才又有新聞現在大部分日本民眾對中國的更討厭了,日本人對中國人普遍有一種傲慢心裡,這是正常的。
還有一個問題,其實日本的敵對態度是辦法的,始終日本的政府被老美滲透得太深,畢竟當一個國家有一支駐外軍隊把守就很難有自己的主張(同參考韓國),中日韓理性上來說是最好的同盟也是最想成為同盟,當年中日韓自貿區就是一個很美好的趨勢,只奈何日本太無能了,在最後一步失敗了,而且還把當時關於該議案的親華派內閣和議員都清洗了一遍。少了日本的中韓自貿區現在也同樣如此,韓國受壓於老美部署薩德,不得不跟中國翻臉也是歷史重演,反正現在中國也明白了,亞洲被西方壓榨太久了,想要在鞏固亞洲必然得強大起來才行。
G. 日本內閣和國會間有怎樣的關系
國會多數黨組成內閣,如果沒有多數黨,會出現多黨聯盟組閣的情況。
內閣向國會負責,由國會產生,國會有權彈劾內閣;
遭國會反對時,首相可採取以下兩種舉措的其中一種:
1.內閣集體辭職謝罪;
2.拒絕辭職,經國家元首(日本是天皇)同意後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由新選舉產生的國會決定內閣的去留(注意: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天皇沒有權力,所以如果首相提請天皇解散國會,就一定會得到同意)
H. 什麼是日本右翼和左翼
左翼和右翼在政治傳統上指一個社會內部政治領域的兩種意識形態,尤其是在民主社會。在現代西方國家,政治通常被分為右翼或左翼,即保守主義(右翼)和社會主義(左翼),在美國,廣義上的自由主義指左翼政治,而在歐洲,自由主義則指更廣泛意義上的右翼政治。但是到底什麼是左翼,什麼是右翼?至今並沒有一個確切的一致的定義,關於左翼和右翼有不同的觀點:第一,邁克爾?雷克頓沃爾德(Michael
Rectenwald)認為,左翼主張在文化領域和其他方面的平等主義、民主和多樣性,右翼則主張少數人的不可緩和的統治。
日本的右翼勢力是代表軍國主義的和法西斯細想!
I. 關於日本內閣的問題
日本是議會內閣制,內閣由議會第一大黨或者政黨聯盟來組織。因此,只要執政黨不發生分裂是不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的。一般情況下,是黨內其他派系聯合向首相施加壓力迫使他辭職,然後由本黨的其他領袖出任黨首,組織內閣。在這種情況下,首相是不敢解散議會的,因為這樣會把自己放在本黨對立面上,而能不能當議員和內閣大臣是黨首說了算,這樣就徹底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如果是執政黨本身發生分裂,那就只有解散議會了,因為發生分裂後已經失去了必須的多數議席。一般情況下,解散議會或者內閣總辭職是首相說了算,但是事實上是黨內斗爭的產物。
當產生新的議會時,如果新議會再次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就必須辭職了。因為解散議會從新大選意味著把裁決權交給全體公民,而從新由公民產生的議會拒絕支持內閣就意味著現在公民不再支持內閣。
J. 日本政治體制中,內閣和國會是如何相互制約的
解散眾議院就是首相對眾議院不滿意了,可以解散眾議院提前進行大選,再選舉產生新一屆的眾議院議員。至於為什麼解散,因為當首相躊躇滿志的時候,解散眾議院可能會有更多本黨的人進入議會,這樣內閣有的重要政策必須通過眾議院投票的時候就有人數優勢了。內閣不信任案通過的話,本屆內閣必須辭職,首相也要下台;但首相同時可以不下台,立即解散議會進行大選,產生後的新一屆議會就不一定會對內閣不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