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日本天皇怎麼沒被判刑
『壹』 二戰元兇.日本天皇裕仁為什麼沒有被追究責任
被告中沒有日本國家元首、三軍最高統帥裕仁天皇。關於國家元首應對發動侵略負刑事責任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德皇威廉二世的處理已有先例。《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也明確表示:「被告之官職及地位,無論系國家元首或政府各部門負責官吏,均不得為免除責任獲減輕刑罰之理由。」
但是,美國為了在日本能有效地進行管理,避免美國人在日本島內受到攻擊,於是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中迴避了國家元首的責任問題。憲章中只說:「被告無論何時期內之官職及地位」,均不能免除罪責,有意刪除了「國家元首」字樣。這為後來日本右翼分子拒絕承認侵略埋下了伏筆。
在1945年12月6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美國小組一行16人離美赴東京之前,凱南對美國報界表示,他認為裕仁天皇顯然應該受到審判。登上飛機後,凱南收到杜魯門總統的一封信,信中指示凱南不得對裕仁和任何皇室成員起訴。總統採納了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意見而作此決定。麥克阿瑟認為,從美國的利益和佔領日本的政治需要出發,不得以戰爭罪起訴天皇。
東京法庭首席法官韋伯曾向報界發表個人意見:「天皇在開戰問題上起了巨大作用,但他卻被免於起訴……毫無疑問,免除對天皇的審判是基於同盟國所有成員國的利益而作出的決定。」法國出席遠東國際法庭審判的代表亨利•貝爾納說:「不可否認,(戰爭)宣言的一個主要禍首逃避了一切訴訟,不管怎麼說,出席的被告只能被視為同謀犯。」
由於美國人只為自身考慮,判決的結果是:皇室成員,日本侵華部隊的司令官朝香宮未被列入被告名單;為中國人民所深惡痛絕的侵華戰犯岡村寧次也逍遙法外;在中國進行了種種駭人聽聞的殘酷試驗的日本「731細菌部隊」司令官石井也不在被告之列。
『貳』 二戰時期日本天皇為什麼沒有被判刑
眾所周知,日本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大軸心國之一,而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日本軍隊更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令人發指的滔天罪行。那麼為什麼日本許多戰犯被送上了國際軍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審判,而作為當時日本最高統治者的天皇沒有對戰爭罪行負責?而在眾多日本戰犯被處決的同時,天皇又身處何處呢?這在二戰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件十分蹊蹺的事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終戰詔書》的播出向日本民眾乃至世界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日本國內部分民眾、一些受害國、國際仲裁機構乃至裕仁本人都認為天皇對戰爭應負起責任。日本國內一些進步群眾團體的領袖以及部分深受戰爭創傷的同盟國呼籲:裕仁作為戰爭期間的國家元首是發動戰爭的元兇,理應作為頭號戰犯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與懲罰;並再三提出應廢除日本天皇制,改變日本現存的政治體制。為清演算法西斯餘孽,重建世界和平與公正,戰後在東京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澳大利亞法官威廉·維著作為軍事法庭的審判長也認為:「如果不審理天皇,戰犯一個也不能處以死刑。為了維護法律的公正,他應在國內或國外受到拘禁。」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虧,難以面對憤怒的世人,他覺得應理所當然地負起戰爭的所有責任。
於是,一個歷史性的會面便決定了裕仁天皇的命運,世界歷史也添上了幾許神秘的色彩。1945年9月27日上午9時,裕仁頭戴大禮帽,身穿燕尾服,親自正式地晉見了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當時這位聲名顯赫的將軍是盟軍駐日本佔領軍的最高官員。在這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會見中,裕仁表現得體、態度坦然,勇敢地承認「對於日本政府的每一個政治決定和軍事行動……我是惟一的責任者」。也正因如此,裕仁天皇給麥克阿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若干年後這位上將回憶起裕仁時曾說:「在當時,我感到我面對著日本第一個當之無愧的有素養的人。」作為盟軍駐日佔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指示裕仁否定日本註定統治世界的「大東亞」觀點,維護世界和平,肅清國內黷武精神,另外否定天皇的神聖性,天皇由神回歸為人。裕仁都一一照辦。
在通盤考慮美國國家利益和盟軍面臨的形勢後,麥克阿瑟在向總統杜魯門的匯報中聲稱,「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為戰犯逮捕」。因為基於長久以來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對日本民眾的影響,保留天皇有利於幫助盟國佔領控制日本。根據麥克阿瑟的建議,並考慮到政治上的需要,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員以表決的形式作出了裁決: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類起訴,均不予受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基於國家利益及全球戰略的考慮而給日本天皇的一塊「免死牌」。
第二年4月3日,遠東委員會決定對天皇不予起訴。 6月18日,遠東審判首席檢查官基南在華盛頓宣布對天皇不以戰犯論處。 與華盛頓相呼應的遠東審判日本辯護團一致通過決議:「不追究天皇及皇室。」
歷史就這樣給我們開了個玩笑,當東條英機等7名日本甲級戰犯接受絞刑之時,戰爭中日本的最高領袖裕仁天皇卻安然無恙,這是歷史的錯誤還是天意?
『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天皇為什麼沒有受到東京國際法庭審判,而且被保留下來
日本的天皇雖然是模仿中國的皇帝而設立的,但還是有區別的。
天皇不參政,基本上就是一個供國民頂禮膜拜的擺設,相當於中國傳說中的神仙。
天皇的具體功能是,日常就是打醬油,國家怎麼發展,要做什麼事情,都和他沒有關系。但是國家的職能部門出現意見分歧時,可以請求天皇來做出決策,大家都得聽天皇的。但如果職能部門沒有分歧或者是某個部門將其他部門說服,使各部門目標一致,就不需要請求天皇決策。同時,天皇也沒有權力否定職能部門的決議。
所以說,天皇和二戰的關系很小,或者說沒有什麼關系。因此軍事法庭什麼的審判,輪不到他。
另外一方面,前面說過了,天皇相當於中國傳說中的神仙,由此可以知道天皇雖然沒用,但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二戰末期,日本完全使用自殺式打法,殺敵100自損1000他也能接受,如果真把天皇給崩了,那全體日本人都要來拚命,戰損太大,盟軍承擔不起。而且盟軍一開始的想法,本身也就是以夷制夷,保留一個偽政權幫我管理,所以天皇就給留下了。
『肆』 二戰結束後,日本的裕仁天皇為什麼沒有被當做戰犯處決
因為他是美國和日本私下有交易!
美國承諾不追究日本天皇的罪責。
日本承諾永遠做美國的狗。就這樣! 日投降後,為什麼不追究裕仁天皇及日本皇室的責任?
眾所周知,日本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大軸心國之一,而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日本軍隊更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令人發指的滔天罪行。那麼為什麼日本許多戰犯被送上了國際軍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審判,而作為當時日本最高統治者的天皇沒有對戰爭罪行負責?而在眾多日本戰犯被處決的同時,天皇又身處何處呢?這在二戰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件十分蹊蹺的事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終戰詔書》的播出向日本民眾乃至世界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日本國內部分民眾、一些受害國、國際仲裁機構乃至裕仁本人都認為天皇對戰爭應負起責任。日本國內一些進步群眾團體的領袖以及部分深受戰爭創傷的同盟國呼籲:裕仁作為戰爭期間的國家元首是發動戰爭的元兇,理應作為頭號戰犯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與懲罰;並再三提出應廢除日本天皇制,改變日本現存的政治體制。為清演算法西斯餘孽,重建世界和平與公正,戰後在東京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澳大利亞法官威廉·維著作為軍事法庭的審判長也認為:「如果不審理天皇,戰犯一個也不能處以死刑。為了維護法律的公正,他應在國內或國外受到拘禁。」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虧,難以面對憤怒的世人,他覺得應理所當然地負起戰爭的所有責任。
於是,一個歷史性的會面便決定了裕仁天皇的命運,世界歷史也添上了幾許神秘的色彩。1945年9月27日上午9時,裕仁頭戴大禮帽,身穿燕尾服,親自正式地晉見了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當時這位聲名顯赫的將軍是盟軍駐日本佔領軍的最高官員。在這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會見中,裕仁表現得體、態度坦然,勇敢地承認「對於日本政府的每一個政治決定和軍事行動……我是惟一的責任者」。也正因如此,裕仁天皇給麥克阿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若干年後這位上將回憶起裕仁時曾說:「在當時,我感到我面對著日本第一個當之無愧的有素養的人。」作為盟軍駐日佔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指示裕仁否定日本註定統治世界的「大東亞」觀點,維護世界和平,肅清國內黷武精神,另外否定天皇的神聖性,天皇由神回歸為人。裕仁都一一照辦。
在通盤考慮美國國家利益和盟軍面臨的形勢後,麥克阿瑟在向總統杜魯門的匯報中聲稱,「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為戰犯逮捕」。因為基於長久以來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對日本民眾的影響,保留天皇有利於幫助盟國佔領控制日本。根據麥克阿瑟的建議,並考慮到政治上的需要,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員以表決的形式作出了裁決: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類起訴,均不予受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基於國家利益及全球戰略的考慮而給日本天皇的一塊「免死牌」。
第二年4月3日,遠東委員會決定對天皇不予起訴。 6月18日,遠東審判首席檢查官基南在華盛頓宣布對天皇不以戰犯論處。 與華盛頓相呼應的遠東審判日本辯護團一致通過決議:「不追究天皇及皇室。」
歷史就這樣給我們開了個玩笑,當東條英機等7名日本甲級戰犯接受絞刑之時,戰爭中日本的最高領袖裕仁天皇卻安然無恙,這是歷史的錯誤還是天意? 看次《東京審判》,這個問題你應該就會有一定見解,直觀生動。日本天皇和當時首相以及內閣和軍事高官並不是沒有沖突,權衡利弊,只能委屈求全,當然他也有過錯,只不過和戰犯比,他只不過是個傀儡,把他判刑得罪的是大部分日本群眾(日本群眾到現在也是很尊敬天皇的),那就有可能積攢民族仇恨,讓日本後代們產生報復心理,引發下一次大規模戰爭,得不償失。饒了他利大於弊。
『伍』 為什麼二戰後天皇沒被審判
因為美國想穩定日本局勢,所以沒有把天皇列為戰犯。
戰後,包括蘇聯在內的國家要求廢除天皇,但是美國為穩定戰後東亞形勢,需要建立一個反共產主義的經濟強國,如果沒有天皇,日本國內秩序將難以協調,因為之前日本長期推行神話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經成為多數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國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和其他官員共同表示,裕仁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負主要責任。這一觀點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極大歡迎。
1946年元旦,裕仁發布《人間宣言》,否定了天皇的神聖地位,承認自己與平民百姓一樣也是人,而不是神。美國佔領日本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實際上掌控有日本統治權的人。在他的干預下,1947年通過新的《日本國憲法》,確定天皇為國家的象徵,提出最高統治權歸人民所有,真正實行立憲民主 。但是實際上日本「天皇」對日本政界的影響仍然是巨大的。
『陸』 二戰後,日本天皇為什麼沒有受到懲罰
眾所周知,日本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大軸心國之一,而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日本軍隊更是對中國人民犯下令人發指的滔天罪行。那麼為什麼日本許多戰犯被送上了國際軍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審判,而作為當時日本最高統治者的天皇沒有對戰爭罪行負責?而在眾多日本戰犯被處決的同時,天皇又身處何處呢?這在二戰歷史上不能不說是一件十分蹊蹺的事情。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終戰詔書》的播出向日本民眾乃至世界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日本國內部分民眾、一些受害國、國際仲裁機構乃至裕仁本人都認為天皇對戰爭應負起責任。日本國內一些進步群眾團體的領袖以及部分深受戰爭創傷的同盟國呼籲:裕仁作為戰爭期間的國家元首是發動戰爭的元兇,理應作為頭號戰犯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與懲罰;並再三提出應廢除日本天皇制,改變日本現存的政治體制。為清演算法西斯餘孽,重建世界和平與公正,戰後在東京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澳大利亞法官威廉•維著作為軍事法庭的審判長也認為:「如果不審理天皇,戰犯一個也不能處以死刑。為了維護法律的公正,他應在國內或國外受到拘禁。」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虧,難以面對憤怒的世人,他覺得應理所當然地負起戰爭的所有責任。
『柒』 二戰結束後,四本天皇為什麼沒受到審判
裕仁作為戰爭期間的國家元首是發動戰爭的元兇,理應作為頭號戰犯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與懲罰;並再三提出應廢除日本天皇制,改變日本現存的政治體制。為清演算法西斯餘孽,重建世界和平與公正,戰後在東京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澳大利亞法官威廉·維著作為軍事法庭的審判長也認為:「如果不審理天皇,戰犯一個也不能處以死刑。為了維護法律的公正,他應在國內或國外受到拘禁。」甚至裕仁本人也感到理虧,難以面對憤怒的世人,他覺得應理所當然地負起戰爭的所有責任。
於是,一個歷史性的會面便決定了裕仁天皇的命運,世界歷史也添上了幾許神秘的色彩。1945年9月27日上午9時,裕仁頭戴大禮帽,身穿燕尾服,親自正式地晉見了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當時這位聲名顯赫的將軍是盟軍駐日本佔領軍的最高官員。在這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會見中,裕仁表現得體、態度坦然,勇敢地承認「對於日本政府的每一個政治決定和軍事行動……我是惟一的責任者」。也正因如此,裕仁天皇給麥克阿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若干年後這位上將回憶起裕仁時曾說:「在當時,我感到我面對著日本第一個當之無愧的有素養的人。」作為盟軍駐日佔領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指示裕仁否定日本註定統治世界的「大東亞」觀點,維護世界和平,肅清國內黷武精神,另外否定天皇的神聖性,天皇由神回歸為人。裕仁都一一照辦。
在通盤考慮美國國家利益和盟軍面臨的形勢後,麥克阿瑟在向總統杜魯門的匯報中聲稱,「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為戰犯逮捕」。因為基於長久以來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對日本民眾的影響,保留天皇有利於幫助盟國佔領控制日本。根據麥克阿瑟的建議,並考慮到政治上的需要,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員以表決的形式作出了裁決:凡涉及到日本天皇的各類起訴,均不予受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美國基於國家利益及全球戰略的考慮而給日本天皇的一塊「免死牌」。
第二年4月3日,遠東委員會決定對天皇不予起訴。 6月18日,遠東審判首席檢查官基南在華盛頓宣布對天皇不以戰犯論處。 與華盛頓相呼應的遠東審判日本辯護團一致通過決議:「不追究天皇及皇室。」
歷史就這樣給我們開了個玩笑,當東條英機等7名日本甲級戰犯接受絞刑之時,戰爭中日本的最高領袖裕仁天皇卻安然無恙,這是歷史的錯誤還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