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把三國
1.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喜歡三國,特別是諸葛亮
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日本人獨獨喜歡三國,頗有把三國志當成全部中國歷史的趨勢。那麼為什麼日本人這么喜歡三國呢?日本人自己總結出了理由,那是因為三國志剛好符合了以下日本人的喜好模式。
一、主人公壯志未酬而中途逝去
日本人不期望主人公人生完美謝幕。擊敗對手了卻所有心願的大結局當然是人人希望的,但是完成得非常順利的話,就不喜歡了。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奠定德川幕府300年的統治,卻沒有豐臣秀吉和織田信長有人氣就是這個原因。
劉備和諸葛亮,雖然建立蜀漢,但是未能打敗宿敵魏國,出師未捷身先死,觸動了日本人的心窩,引人入勝。
二,主人公的不完美
日本人並不希望主人公完美無缺,完美無缺的角色被討厭痛恨的事情非常多。明治三傑之一坂本龍馬小時候尿床,青年期除了劍術啥也不懂,後來在勝海舟的熏陶下,擁有了非凡的政治嗅覺就是這樣的模式。
劉備一開始屢戰屢敗,請出諸葛亮後,才得到長足發展,最後成為蜀國皇帝也是同一模式。
三、主人公唯才是用
日本人喜歡的主人公有不看對方出身,廣延人才的胸懷。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禮賢下士,延攬人才,為統一天下奠定基礎。劉備三顧茅廬時,對年輕20多歲的諸葛亮施以臣下之禮,這些都是抓到日本人的心思。
四、主人公出身貧寒
日本人喜歡的角色,就是那種從逆境中成長最後取得成就的人。豐臣秀吉是平民的兒子,兒時貧窮,靠自己的智慧、勇氣和行動力得到織田信長的認可,從而走上成功的道路。劉備和母親相依為命,賣草席為生,後來建立蜀國正是符合了日本人的胃口~
2. 為什麼日本人對三國文化情有獨鍾,原因竟然是這個
原因是,中國對倭奴援助最高峰時期,其實是三國時期的魏國和吳國,魏國要各藩屬國對他正統地位的承認,曹叡又比較單純天真,而吳國的孫權年老之後是一個老小孩,動不動就和重臣開很大的玩笑,他跟魏國賭氣比苗頭也同樣是下了大功夫,有學者形容這段歷史說:"兩個大帥哥為了賭氣,瘋狂追求一個大醜女",
而吳國對倭奴的援助甚至遠遠超過了魏國,除了物質援助外,傳授的知識更是無所不包,比如罫線圖(K線圖)這么生僻的文化就是這個時期傳過去的,由此可見到了什麼地步
3. 四大名著當中,為何日本人唯獨最喜歡研究三國
因為三國裡面有很多權啊,日本人就喜歡研究這些有謀略的東西,只能說是民族特性吧。
4.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喜歡三國這段歷史
早在1992年中日邦交的時候,日本天皇對中國進行非常正式的訪問。在這次訪問中天皇致詞的時候說日本國民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敬意,就他本人而言從很小的時候就對中國文化有興趣,尤其是三國志。那麼為什麼日本人熱愛三國這段歷史呢?其原因是三國歷史跟日本的戰國時代相似。
三、三國歷史精彩
從歷史上來看,日本喜歡中國文化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日本很多先進的思想文化都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日本最早的記載歷史從東漢時期就存在。而且三國時期各種英雄人物層出不窮,精彩絕倫,所以吸引日本民眾的眼球。
5. 《三國》是我國的歷史!那為什麼日本人可以把《三國》做成他們的游戲
日本商界流行看三國,他們想學習學習。可能是為了培養日本小孩的興趣吧!
各個國家的國粹都要世界化嘛。侮辱也談不上,但我們的學習古典文學的精神比他們欠缺。
所以,努力學習吧!
6. 日本人為什麼對我們的三國時代那麼喜愛
第一、這是一個歷史英雄最容易講故事和傳說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畫漫畫還是玩游戲,都很容易抓住賣點。特別是,有一些奇怪的情況,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在歷史上有很多事情沒有被記錄下來。
第二、在中國東漢末年,它與戰國時期的日本非常相似,因為它幾乎完全相同,所以日本人在研究他們自己的文化,愛屋及烏,也同樣喜歡幾乎一樣的三國歷史。
第三、讓日本的真正啟蒙並不是秦朝,也不是漢朝,而是三國時期的魏國和吳國的長期的,巨大量的幫助,對日本人來說,三國時代是神話時代。
7. 日本人為什麼對三國歷史那麼感興趣
森田榮光:日本對《三國演義》的重視是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有中文版《三國演義》在日本上層階級是很體面的事情,德川家康的藏書裡面也有中文版《三國演義》。但當時畢竟懂中文的人比較少,1686年,日文翻譯版《通俗三國志》出現後,三國在日本才開始大眾化了,日本的國藝《歌舞伎》裡面也有三國題材的作品,可見江戶時代《三國演義》已深入人心。
對於日本人來講194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著名小說家吉川英治發表了小說《三國志》。當時剛好戰後不久,社會處於動亂時期,尋找精神依託的日本人民都在關注《三國志》,希望從《三國志》裡面找到英雄好漢的氣概、亂世當中的人生處世等重要哲理。
從此在日本說《三國志》就意味著吉川英治的《三國志》。他後來還寫了《水滸傳》等中國題材的小說。可以說這位大文學家,改變了一國人民的思想以及對異國文化的看法。
8. 日本為什麼喜歡三國
在經濟發達的日本,如此重視「三國」不是偶然的。兩位《三國志》的專家城野宏和中野直禎認為:「人們之所以對此書推崇備至,視為珍寶,是因為書中有寶。例如,劉備勢孤力單,能在豪強中取得立足點,開創蜀國,關鍵在於他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在企業管理中,如果效法劉備愛才舉能,方可以小制大,以弱勝強,有所建樹,獲得成功。」社會工業研究所所長牛尾治郎指出:「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日本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就得學習三國中應對錯綜復雜局勢的方略。當一個好的企業家,如同當一個明君一樣,必須對外寬,對內明,以明補寬,以寬補明。」熱心於中日友好事業的松山東平先生,他還把《三國演義》全部編成電腦程序輸入電腦,他通過電腦讀這部小說已經許多遍,越讀越有味。打開電腦,輸入磁碟,電腦屏幕上立即出現了《三國演義》的章節目錄。如果你想看劉、關、張的情況,按動幾個鍵後,屏幕上馬上顯現出了劉備、關羽、張飛的頭像,下面分別用字幕打出了他們的生卒時間,他們的身高、體重、力量、智商、擅長使用的兵器名稱,以及他們麾下的將領數,重要將領名稱,每人的士兵數、金器數、銀器數、糧食儲存量、倉庫數、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擁護程度(以百分比表示),他們自己的自信心,他們的最大優點、最大缺點……這一切,簡直使你眼花繚亂。接著,電腦上又為你展示了三國時期的地圖、氣象圖、水文圖,還表演了戰斗的場面和士兵勞動的場面……如果你不是親眼看到這一切,真不敢相信這是一位普通的外國友人所作的——現代電腦技術和中國輝煌古典文化,在異國土地上,竟然發生了這樣神奇的結合。
9. 日本人有著近乎瘋狂的三國志情節,這是為何
日本人有著近乎瘋狂的三國志情節,這是因為三國文化在日本的戰後時代,借著小說、漫畫、動畫、游戲,持續影響了日本幾個時代,徹徹底底的成為日本人最習以為常的文化,其實日本人的《三國》並不是中國人的三國,他們只是猶如畫漫畫那樣,借用了中國人的故事成品故事題材,然後自己又編了套大致脈絡的東西出來而已。
日本一個叫吉川英治的名作家,他在「三國」的漫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隨後的售出數百萬台,成為日本最暢銷的神話,也正是因為「三國」復雜內容的強大,很多人,卡通,動畫和影視作品都紛紛追尋這個熱度,而這個熱度則持續了幾個時代。
10. 日本人為什麼這么喜歡咱的三國
前些年,中國《三國演義》電視劇組為再現三國時期歷史古跡風貌,還特地來日本參照學習,是由於日本保存大量三國時期風格的古代建築。
2008年10月19日,第2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開幕,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與《赤壁》主創人員同走星光大道。《赤壁》已經成為在日本票房成績最高的亞洲電影。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人心中「三國」是多麼重要,這也是中日交流源遠流長的鮮明體現。
東漢滅亡以後,中國歷史開始出現曹魏、蜀漢、孫吳三個國家群雄紛爭、縱橫捭闔的局面。魏吳兩國爭奪日本朝貢,魏國勢力強大,爭取了主動。239年,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向魏國都城洛陽派遣使者,貢獻奴隸和麻布,魏明帝賜予「親魏倭王」稱號和金印。第二年,魏國向日本派遣使者,這是中國使者最早赴日的歷史紀錄。
關於三國歷史,陳壽編撰的《三國志》被列入中國史學經典的二十四史之列,羅貫中撰寫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這兩本著作所反映的歷史,與日本近代命運十分相似,在日本帶來的「三國熱」絲毫不亞於中國,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影響深遠。
日本目前保存著元代兩種不同的《三國志平話》版本以及明代《三國演義》的幾種版本,而在中國大都已失傳。台灣天一出版社的《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本小說集成》等大型叢書中的《三國演義》影印本,均是利用日本所藏的版本。
日本還有很多《三國演義》的譯本、刻本和改寫本。最早的外文譯本就是1689年日本僧人湖南文山翻譯的,題目叫《通俗三國志》,共50卷。這個譯本既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參考了陳壽的《三國志》,忠實古樸,通俗易懂,幾經翻刻傳抄,至今仍在流行。
江戶時代,日本出版了以圖說為主的《繪本通俗三國志》,受到平民的廣泛喜愛。近現代日本翻譯三國作品的第一人當屬吉川英治,他略去了冗長的戰斗描寫,進行文字修改加工,將人物日本化,風格是典型的日本漫畫,總共10卷,獲得了很高評價。橫山光輝的《三國志》漫畫60卷,銷售3000萬部,拍成動畫片,至今還擺滿書店最顯眼的櫃台,被「三國迷」奉為經典。NHK電視台播放的木偶電視連續劇《三國志》和中國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日譯版,影響面也非常廣。電腦游戲有《三國無雙勇將傳》,日本光榮公司出版的《三國志》游戲到了第九代,大人孩子都感興趣。中國大陸的《三國志》游戲,大部分也是日本出品。
關於「三國」的研究,在日本歷來分為兩類:一是學術性的,代表性成果如小川懷樹的《中國小說史研究》。二是實用性的,主要由企業界人士參與,帶有活學活用的研究色彩。《三國演義》中所描寫的友情、欺騙、勝負等等,與日本人相通。忠誠、仁義、智慧、用人、計謀等戰略戰術在日本大放光輝。許多大公司把《三國演義》列為「領導者必讀」,並將孔明兵法作為管理原則。被奉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表示:「三國人物的智慧,是我最好的老師。」他提出「出產品更出人才」,把合作、報恩、報國作為企業的基本精神。提倡劉備三顧茅廬的用人之道,唯才是舉,起用高中學歷的山下俊彥為總經理,走出困境。
日本「三國迷」遍布全國,「三國迷俱樂部」有上百個。有些人對三國人物的熟悉程度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有不少學生因為熟讀三國,才選修中文課。《三國演義》偶一露面的一員偏將,有學生指出曾在第幾回出現過。最受歡迎的人物是諸葛亮,他集智慧、神秘、忠孝於一身。杜甫刻畫諸葛亮死時的詩「星落秋風五丈原」,更令日本人心有戚戚焉。一些員工為企業奮斗不惜「過勞死」,也是受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觀念的影響。每年日本大批遊客,尤其是企業幹部到中國尋訪三國舊地。由此可見,「三國」總有無窮的魅力將中日兩國緊緊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