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的基建是什麼時候完成的

日本的基建是什麼時候完成的

發布時間: 2022-07-05 14:40:33

① 同是瀝青鋪路:中國年年修,日本年年新,問題出在哪

現在社會的發展速度遠比我們想像之中快,就拿網路來說已經占據我們生活,但不發達的地區還是沒有辦法把東西運出去,也沒有辦法把好的資源給引進來,這就造成不發達地區始終沒有辦法發展起來。想要提高這些地區的發展情況,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給它們修路。

雖說現在有些地方的處理方式並不是特別的完美,但我們要學會包容,畢竟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是無缺的。中國的發展它也不是說是一個人的單獨發展,而且中國14億同胞共同進步的特點,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團結在一起的中華兒女通過努力會讓中國變得更加輝煌,也會讓世人羨慕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個人性化的國家。這將會是身為中國人的每個人,最為驕傲和幸福的事情。

② 日本為越南建設最長跨海大橋中,工程是否順利完成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基建領域方面非常強,人送稱號——“基建狂魔”。除了基建技術之外,我們國家的造橋技術也不甘落後,位居世界前列,就連美國也曾經花費700億人民幣邀請我們修復海灣大橋。

不得不說,中國的建橋水平已經到了可以跟發達國家“並跑”的階段,以越南修建最長跨海大橋為例,若是把這36億訂單交給我們,那麼以我們建設能力來看,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完全可以勝任。也不會出現坍塌以及質量等問題,當然,我們不能單獨通過一個修建大橋的例子,來比較國與國之間的橋梁建設水平,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這件事。

③ 東京奧運會,日本得賠多少錢

這一場奧運會下來,我認為日本至少損失了30億美元。

第一方面:成本支出。

日本東京奧運會建設近9年的時間在建設完成,這中間的成本支出已經超出預算好幾倍,所以日本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導致整個東京奧運會在開幕之後收入非常慘淡,所以成本支出會讓日本損失慘重。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包容思維,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會不犯錯誤,但是犯了錯誤之後就要及時改正。只有這樣國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東京奧運會已經成功開幕,從某一個角度上來講,東京奧運會是成功的,畢竟這是一場關乎全人類的體育賽事。

④ 抗戰時期日本人為中國做過那些基礎設施

中日甲午海戰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當時的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還妄想在文化上下玷辱中國。當記者匯聚集齊之時,日方突然提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我們日本有一個上聯卻對不出下聯,只好求於漢字發源地的人了。」 說完以後,日本人亮出上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這是一個拆字聯,難度較大。而且其好戰侵略氣焰十分驕狂囂張。意思是,大日本兵強馬壯,駕馭的是奇馬,張的是強弓,文的也不簡單,無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光「大王」就有八個,蓋世無雙,言外之意,日本「單戈獨戰」即可踏平中國。

清廷大使臣也不示弱。當即大筆一揮立就寫出下聯:倭委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此下聯也用的是拆字聯,對仗十分工整,且與上聯針鋒相對,其意思是,你們日本騎奇馬張長弓,其實就是一夥來偷搶我大清龍衣的倭寇,琴瑟琵琶八大王,就是魑魅魍魎四個小鬼子,並肩居頭上,其實已經屈膝跪在身旁,你如膽敢單戈獨戰,我就合手擒拿。

從此,大家便稱日本「鬼子」。

⑤ 中國的馬路每年都修,為何日本的馬路卻年年如新

在此時此刻的中國,無論是你走在北上廣一線城市,還是走在城鎮的小道上,是不是隨處都可以見大興土木,挖土機一台連著一台,塵土飛揚,好似哪裡都在動工。

其實在興建的中國,我們很大的一部分工作不是新建而是維修,老話說的好,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一傳統樸素風格在我國公路基建上依然適用,固然維修有很多內在和外在的理由,但不得不說的是維修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盡可能地把城市交通的不便降到最低。

但總有好事者拿中國的公路基建跟國外相比,比如日本的馬路基建就不需要年年縫縫補補,而是質量始終如一的好,使用壽命比我國的馬路壽命長許多等諸多對比言論,外在的表象怎麼可以直接比較呢,具體現象還是需要具體分析的。

對於我國馬路頻繁的維修原因總結了以下幾點:

無論是我國的馬路翻修,還是日本的道路年年新,基本情況不一樣,不具備可比性。每一個國家的決定都是基於本國的民生之情而定的,不應該存在攀比的現象。

像我們這么大的國家,存在的小瑕疵不能拿去跟小國家的優勢進行對比,因為基數不一樣,不可同日而語。對於國人而言,馬路翻修也好,馬路新建也好,只要是利民利國的工程,都是值得付出的工程,都是值得支持的工程。

⑥ 為什麼說日本才是名副其實的「基建狂魔」

很多去日本旅遊的人會發現,東京的地鐵有很多條,反而是怎麼坐東京的地鐵把大家給搞混亂了,這另一個方面也顯示了日本作為一個基建狂魔,這些復雜的建築把大家搞得眼花繚亂!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日本為什麼被稱為基建狂魔!


1.國土開發計劃

我們要從歷史來看從1960年至1974年期間,城市化建設與島鏈改造計劃、申奧成功和人口快速增長相結合,共同推動了日本民用和建築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從1960年到1974年,總投資從2.5萬億日元增加到29.4萬億日元,年增長率接近20%。這一定上推動了日本的基建的建設!

總之日本很大是政策上推動基建的發展,但是更多的還是日本的技術,有那個水平!

⑦ 為何說日本是名副其實的「基建狂魔」

日本自從1959年開始就瘋狂搞基礎建設,他們舉國上下熱火朝天地搞了60多年,才變成了如今這般模樣:四通八達的地鐵,無處不達的地面軌交,簡直就是一個「軌道上的國家」。


因此,基礎建設對日本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他們大力投資基礎建設,基礎建設也讓日本更好更快的發展,日本也無愧於「基建狂魔」的稱號。

⑧ 2021乘以2020分之2021怎麼簡單運算

文 | 嚴九元

來源 | 智友學院(ID:youcf88)
推薦人 | 毯叔
跌宕起伏的2020年終於進入到12月,大家都在問明年會怎麼樣。這里我想談三句話:

1、2020很意外,2021很艱難
2、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
3、理性的投資者夜夜安枕
第一句話,是講困難,明年比今年還要難。
第二句話,是講在困境中依然有大機會,希望大家能抓住。
第三句話,是講我們的應對。
第一句話,2020很意外,2021很艱難。
明年難在哪裡?
第一難,個人的財富風險在上升。
近期連續發生不同尋常的事:
(1)債券爆雷,永煤控股、紫光集團違約,它們都是安全等級很高的國企。
(2)多家銀行安全性頗高的R2級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包括工行、平安、招行、建行等,「理財凈值跌破本金」。有知名財經博主自曝理財虧了30萬元。
(3)出現了罕見的銀行破產案例(包商銀行)。
爆雷現象這幾年相繼發生,它們有個很清晰的演進路線,就是從外圍到核心,從高風險產品向安全資產延伸。
先是P2P爆雷,然後是私募,再然後是原本剛兌的信託,再到安全性很高的銀行理財產品。先是民企債券,再延伸到國企債券。
這背後是金融業發生的一個本質變化:打破剛兌。
剛兌全稱是剛性兌付,意思是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剛性),都按說好的收益付給你(兌付),保本保息。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為了保持金融穩定,經濟整體情況也比較好,剛兌被應用到很多領域,有的金融產品即使虧損了,機構或政府也出面掏錢補上窟窿,投資者不會虧。
但經濟下行,剛兌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管理層的態度,就是該爆的雷就讓它爆。打破剛兌的行動一直向縱深推進,規模也在放大。
明年爆雷肯定會更向縱深發展。
對普通人來說,理財環境發生了本質變化。我稱之為,中國人將徹底告別「無腦」獲取10%年收益的時代。
客觀說,以前只要不去買泛亞、e租寶等那些亂七八糟的金融產品,不亂炒股,只買理財產品和房產,基本不會虧錢。理財收益加上房產漲幅,能持續達到「無腦」獲取10%的年收益。
打破剛兌背景下,現在真正保本的只有這幾類:50萬銀行存款,券商收益憑證,儲蓄險。其他理財產品不能再做無風險「無腦」對待了。
而你手中的房產,最近三年真正漲的並不多,北京、上海等一線甚至還在跌。
2021年,我們將面對更復雜的金融環境。「無腦」獲取10%年收益的時代,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
有朋友說,這么多雷,那我躺著不動行不行,不去亂投,只買保本的?
不行。
因為有一個財富的隱形殺手在等著。這就是下面的第二難。
第二難,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的威脅。
通貨膨脹是財富最大的隱形殺手。你的資產待在那裡不動不增值,就會因為通脹而持續縮水。
通脹主要源於貨幣超發。2020年各國瘋狂印鈔大放水的後遺症,將在2021年爆發。
巴菲特說:「每隔十年左右,烏雲就會籠罩在經濟的上空,隨後便會下起金子雨。」其實就是印鈔機啟動了。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曾總結,疫情危機和經濟衰退發生後,各國有三種選擇。
第一,讓富人承擔損失。加大征稅力度,讓富人多繳稅來幫助窮人。但是疫情之下增加稅收可能讓經濟雪上加霜。
第二,讓窮人承擔損失。經濟不好,政府也沒有錢,乾脆就少花錢,讓普通人自己去熬。
第三,政府出面借錢,給窮人去花,而且政府借錢也不找富人,而是直接向央行借,本質是印鈔放水。於是窮人有錢花,富人也不用去掏錢,皆大歡喜。
最快捷最容易的顯然是第三種。
於是各國不約而同都走上了大印鈔大放水的路。
美聯儲史無前例地宣稱放水無限量,各國也競相跟上。
下面是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的變化:
美國拉了一根直線往上飆,差不多翻了一倍;
日本一路往上,從不回頭;
歐洲陡峭式上升;
中國,穩,但拉長時段看放水量也不少。
這次大放水比08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瘋狂印鈔的後果很嚴重。印出來的錢如果跑到實體經濟、跑到消費領域,就會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錢如果跑到資本市場、跑到金融領域,就會催生股市樓市大漲,形成資產泡沫。
通貨膨脹造成普遍性的貨幣貶值,財富縮水。
資產泡沫則造成重新洗牌,財富分化。持有相應股票房產的人享受到了上漲的紅利,他們身價暴增。
這次全球大印鈔大放水一開始,各種資產都瘋漲。
(截至12月4日)
美股創下新高,如果抹掉3月那段時間,若干年後沒有人會注意到它曾發生了史無前例的4次熔斷。
美國房產在大放水之下大漲,幅度達到14.8%。
其他英國、日本等地的房產都表現不錯。各國印鈔放水發出來的錢在找出路。
但能享受到大放水紅利的人是少數,受益的是手握資產者,沒有入局的人被時代拋在後面,成為貧富分化中的弱者。
美國從2020年3月18日到5月19日之間,600多位億萬富豪的總資產增加了4345億美元。而幾乎同期,美國工人損失了1.3萬億美元的收入,平均每人近8900美元(據「香帥的金融江湖」)。
普通人面臨的兩種處境,要麼是通貨膨脹財富縮水,要麼是資產泡沫,財富被重新洗牌,成為被大放水時代扔下車的人。
當然極少數普通人有第三種選擇——抓住了資產上漲的機會,享受到大放水時代超額紅利。這需要智慧和專業判斷。
對於明年來說,通脹壓力和資產泡沫,除了來自於2020年大印鈔大放水後遺症,還有一個重要變數,就是美國大選,這是下面講的第三難。
第三難,美國大選的沖擊。
拜登獲勝,民主黨上台,民主黨的政策基調就是擴大福利,搞財政刺激,這勢必增加財政赤字,推高通脹。
拜登組閣找的人選發出很明顯的信號。財政部長耶倫,前美聯儲主席,美國過去10年量化寬松具體操作的執行者。
拜登「經濟天團」的兩名核心人物——管理和預算委員辦公室主任提名人選Neera Tanden、經濟顧問委員會高級經濟學家Heather Boushey,兩人的核心觀點是: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債務和赤字不構成風險,政策制定者應該把對赤字的擔憂放在一邊。
這就是無限量放水的意思。
這段時間美元走弱,就是市場對美國大選結果的一個反應。通脹預期加大,美元就會走弱。
2020大選以來的美元指數的走勢
2021年主要國家的印鈔放水不會放鬆,很多專業人士認為,長達10多年的低通脹可能要逆轉了,摩根斯坦利直接說:消失的通脹,終將歸來。
拜登當選的沖擊不僅在通脹壓力上,還有更厲害的地方。
拜登的施政綱要可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入群,搶人,基建。
1. 入群
與特朗普孤立主義、頻頻退群(退出國際組織和協議)不同,拜登傾向於同盟友合作,未來中國將會遭遇到更多西方陣營的聯合壓力。
2. 搶人
民主黨一直有人才全球化的理念,對移民寬松,對有色族裔寬容,共和黨則更強調白人優先。拜登宣稱上台後將為1100萬無證移民提供獲得公民身份的機會。
那麼,拜登是不是更擁抱全球化?貿易戰會減少?中美摩擦會和緩?
不能這么理解。特朗普拒絕移民的理由是會搶美國人的工作機會,美國優先;拜登接納移民的理由是,讓本土有足夠多廉價的勞動力,幫助美國製造業迴流,製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樣是美國優先。
拜登競選時強硬表示將美國工人放在第一位,采購美國商品來完成政府訂單,並對中國的貿易做法採取強硬立場。
源源不斷吸納全世界優秀人才,是美國核心競爭力。拜登的這種方式對中國更具殺傷力。
3. 基建
拜登的計劃是投入上萬億美元搞基建。有人預測,美國是不是會再出現一個「羅斯福新政」?「下一個四年,美國的宏觀政策肯定要進入前所未有的財政擴張,美國要干基建了,要大投資了。」
現在去美國的人會感覺到機場港口公路都比較舊,基礎設施幾十年沒有更新,特朗普抱怨說美國的基建像第三世界的國家。
拜登基建瞄準的內容,除了傳統的公路鐵路橋梁機場,還特意強調了智慧城市、網路、新能源等。這是不是與中國重點發力的新基建很相像?
是的,兩個大國在同一頻道開始競爭。
永遠不要小瞧美國,歷史上每一次大搞基建,都迎來蛻變。
1930年代羅斯福新政,發力大壩、公路,為美國走出蕭條、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打下基礎。
1990年代柯林頓提出《復興美國的設想》:「5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高速公路網,使美國在以後的20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為了使美國再度繁榮,就要建設21世紀的『道路』。」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給美國在高科技及互聯網領域稱霸世界奠定了基礎,谷歌、亞馬遜等一眾互聯網巨頭就是在此基礎上誕生。
此次大選,瘋王下台,白宮重回建制派手中,美國的走向,中美關系的走向,全球格局的走向重新回到可預測、有確定性的軌道。
通常確定性比不確定性好,但如果是壞結果、負效應的確定性,則未必。拜登帶來的壓力很可能就是這樣。
上面談了2021年的艱難,個人財富的風險在增加,通脹壓力和資產泡沫在積聚,國際形勢和宏觀環境的沖擊在加劇。
困境之中,並非沒有機會。
失望之冬的後面,有希望之冬。下面就是今天想講的第二句話。
第二話是,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在困境中有機會。
最大的機會,藏在中國戰略轉向里。
除了外循環向內循環轉向,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中國核心資產的大轉移。
之前的核心資產無疑是房地產,它是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也是承載中國人財富的最大蓄水池。
但現在的情況開始變化,一是房價泡沫不小,中國的房子放到全世界來看,都不便宜,下圖可以看到中國一線城市房價絕對排在全球前列: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的黑洞效應,把所有的錢和資源都往裡面吸,而不能流到實體經濟,再繼續下去,會重蹈日本覆轍,整個國家被房地產所綁架。
任何一個大國都不可能靠房地產來完成崛起,中美之間沖突加劇,如果還躺在房地產的泡沫里,只會亡國。
因此,中國在加緊核心資產的轉移。未來的核心資產是什麼?很明顯,是高科技,是現代製造業和服務業。
房地產推動中國從低收入國家邁向中等收入,下一步,從中等收入邁向高收入強國,只有靠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要讓核心資產轉移順利進行,只有降低房產的財富效應,否則錢和資源還是會往裡面涌。房地產的宿命是由超級印鈔機變回普通資產。
從這點來看,嚴控樓市嚴控房價不是一個短期行為,而會是長期戰略。
最近深圳萬人搶房,立馬就引發代持嚴查。對於炒房,高層的態度很明確:露頭就打。
現在樓市呈現出:優質資產長沙化,劣質資產鶴崗化。
長沙長久以來是樓市調控最嚴的典範,號稱是讓炒房客走投無路的城市。
優質城市日益長沙化,開始調控加碼,提高上車門檻。
而另一方面,不被資本和人口認可的城市,雖然不限購,但房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比如鶴崗。
視頻截圖
想買的地方買不到,買得到的地方不想買。這是當下樓市投資令人糾結之處。
另一方面,作為新核心資產的高科技企業,本身沒有什麼抵押物,不可能像房地產那樣融資,高新企業要發展,必須發展直接融資的資本市場。
從這個角度,股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們看到,科創板成為了一把手親自抓的工程。證監會前主XI肖鋼說,高層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資本市場。
核心資產大轉移是中國經濟版圖的重構,很多領域都有新機會,有時間我們再詳細說。對普通人有兩點需要把握:
第一,股市迎來史無前例的機遇,這個機遇的級別超過了10多年前的股改。決策層也正在把最優質的企業最核心的資產裝回中國股市(含香港)。
第二,樓市邏輯徹底變化。已過了閉眼買房的階段,但並不是沒有機會。最大的機會同樣與核心資產轉移有關。
新核心資產是大國重器,也是資產之王,它能吸引大量的高端人才和資源進入,成為所在區域騰飛的引擎。
從目前來看,新核心資產的布局未必在傳統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即使在一二線城市,也可能是在價值有待重估的城郊。
這慢慢地跟美國有點相像。
美國房產均價最高的地方,不是金融大佬聚集的經濟中心紐約,也不是明星如雲的娛樂中心洛杉磯,而是矽谷。
矽谷所在的聖克拉拉谷地集中了美國的核心資產——一系列高科技巨頭和創新型企業,人均產值和收入極高,也把房價抬到全美第一。它不屬於傳統的大城市,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
中國最大的房產投資機會,就是尋找中國的聖克拉拉谷地在哪裡。華為搬到東莞松山湖後,當地的房價迅速與深圳接軌。北京科技互聯網巨頭的兩波遷移,一是遷到亦庄,一是遷到望京,都大大加快了當地房價的上升。杭州阿里旁邊的未來科技城,也被視為最具投資價值之地。
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平均來說高於金融界,科技中心的房價長遠來說不會低於金融中心。這是一個比較明確的線索,盯著科技互聯網巨頭的動向,跟著核心科技產業走,尋找中國的下一個聖克拉拉,一定會有超額回報。
另外還有兩個區域:1. 內循環受益區域;2. 超級城市紅利外溢區域,都會有大機會,我們以後再詳細分析。
除了中國核心資產轉移,還有一個大機會,就是大印鈔大放水帶來的紅利。
大半年前我就跟朋友說,現在放水這么厲害,資產價格一定漲,一定要把錢變成合適的資產。
這段時間下來,美股已變成瘋牛,買美股的朋友盆滿缽滿。
英國房價最近也出現了近六年來最大的漲幅。
但大放水紅利是否能夠享受,是建立在你的視野和認知基礎上。
這涉及到今天想談的第三句話,理性的投資者夜夜安枕。
第三句話,理性的投資者夜夜安枕。
這句話是講危與機並存下,我們的應對。
有三個關鍵點:
1. 「無腦」投資、閉眼買的階段過去了,如前面所說,永別了,「無腦」獲取10%年收益時代。
2. 但機會仍很多,穩定獲取10%左右年收益仍有辦法,但必須有腦。
3. 在打破剛兌、爆雷頻繁的背景下,建議普通人只買三種資產:房產、基金、保險。
全世界的房產從長期看都是上漲的,但要精選;基金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組合得當能夠穩定獲得8-10%的年化收益;保險是家庭的安全屏障,能保證遭遇重大風險、即使其他財富都湮滅時,能讓生活質量以及子女教育、家人養老不受影響。
用基金和房產去進攻,抓住中國戰略轉型以及大放水的紅利;用保險來防守,對沖任何意外和風險都可能發生的這個詭異的時代。
不為錯失機會而後悔,不為不確定性而擔心,理性的投資者夜夜安枕。
《智友學院》:避免踩雷,是比收益翻倍更要緊的事情。關注我們,每周講透一個理財小技巧。用人話剖析世界運行邏輯,用經過時間檢驗的方法,專治家庭理財焦慮。

⑨ 同樣是用瀝青鋪路,為何我國的頻繁返修,而日本的卻年年如新

公元前221年,秦嬴政統一了中國,而他後來也頒布了「車同軌」的交通法令。所謂「車同軌」就是要求各地方要保持道路暢通無阻。可看出來,2000多年前的統治者就非常重視交通道路的建設。

而中國的道路卻會因經濟因素而導致經常改變,甚至出現「一天一個樣」的現象。加上中國的道路建設都往往先修路,後建造相關設施,比如水管道或地鐵線路等新設施,就導致咱們的道路似乎看起來總在修一樣。

⑩ 日本的基礎設施如何

1、在日本,垃圾再利用相當普遍。幾乎所有商品的包裝上都有「再生」標志。在賓館、大街上的垃圾桶都是一並排開,一般有4-9個不等。可燃垃圾每周收3次,不可燃垃圾每周收1次,
2、每天有1000萬人利用東京的地鐵網。網路復雜交織的車站展台上用彩色線條標示著車輛停靠時的車門部位。車輛生產的第一個螺絲開始。1輛車從生產到投入使用平均需要6個月,加上設計、試運行的時間,需要一年。這樣保證出廠時,所有可能性的問題都遭遇到了。試運行非常嚴格。新車像使用中的車輛一樣運行1萬公里,但不載旅客,車上只有各種工作人員和測量儀器。通過試運行,與地面交通信號進行連接。
3、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建築的設計者是充分利用地震可能產生的能量,讓建築物不是與它相抗衡,而是按照地震波的可能運動方向,消解能量,讓能量能找到出口,對建築物就不會有毀滅的動力。
4、 日本社會的抗災目標教育就是掌握防災抗災的知識及應急技術,提高每個人的防災抗災意識和應急能力,建設抗禦災害的城市和培養防災意識強的市民。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4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