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財政收入多少用來還債務利息

日本財政收入多少用來還債務利息

發布時間: 2022-07-07 10:22:46

⑴ 為什麼日本人那麼有錢 為什麼要有負債

每一名日本公民一出生,就背負著750萬日元(合約人民幣55萬元)的債務。以日本現在的國內生產總值500兆日元的數目來計算,日本的債務已經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97倍,一般國家破產大約是債務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倍,日本已瀕臨危險水域。

一向被認為富裕的日本,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的狀況?追究原因,是因為高齡化社會。政府支付年薪給退休國民,以及醫療費的增加。而且在90年代以後,受經濟刺激政策影響,政府開支不斷膨脹。

日本人口現在約1.2億人,但因生育力不足而問題日趨嚴重。人口學家警告,到2050年,日本人口可能要減到8000萬人。少數的下一代要擔負起上一代所遺留的龐大債務,更讓日本人不敢生小孩了。

日本的債務主要是發行國債。最大的債主9成以上是日本銀行、郵政儲金、保險公司、年金基金等,這些資金當然來自民眾的口袋。所以日本人現在把錢無利息(近20年間接近零利率)存到銀行,等於間接持有政府債務。

日本政府之所以背負如此龐大的債務還不破產,主要是國民的金融資產還很多,一般家庭的存款與股票投資等個人金融資產,加起來大約有1400兆日元。國際貨幣基金的估算顯示,到2019年,日本債務將超越個人金融資產,個人小家將再也無法承擔國家龐大的國債。也就是說,再過十年,如果日本財政沒有得到改善,日本破產的可能性就很大。

⑵ 二戰後日本將財政收入的多少投入教育

60,70年代高峰達財政收入80%

⑶ 誠心請教 1913年日本財政收入是多少

日本的總稅收(億日元)1905年 7.081906年 11.071907年 16.731908年 14.741909年 13.771910年 18.381911年 14.731912年 15.461913年 16.631914年 15.831915年 16.031916年 18.021917年 24.881918年 34.871919年 44.781920年 49.68

⑷ 敗仗意味著賠款,如果再有大筆賠款壓在清政府身上,那還怎麼還

兩國戰爭,拼的不單是軍事實力,還有綜合國力,財力能撐多久仗就能打多久。

沒錢,仗就沒法打,古今中外同理。

1894年,中日因朝鮮問題發生激烈沖突,最終升級為戰爭。日本雖然經過20多年的明治維新國力上升很快,但巨額戰爭費用對其而言也是難題。

1894年7月31日,日本外務卿陸奧宗光向各國駐日公使發出通告,內稱「帝國與清國現進入戰爭狀態」,日本對中國宣戰。

次日,光緒皇帝下諭旨對日應戰。

幾天後,明治政府為戰爭經費問題專門召開會議,會上明治政府大藏大臣、主計局長、國債局長等共同提出了一份建議書。

這份建議書首先估算了此次中日交戰所需專項軍費的規模:

如果半年之內結束戰爭,需要5000萬日元;

如果1年之內結束戰爭,需要1億日元;

如果1年半之內結束戰爭,需要1.5億日元。

現在日元與人民幣的匯率大概是100:5.9,1億日元只相當於590萬元人民幣。

但這是現在,而那時日元是相當值錢的。

舉個例子,當時日本一名紡織女工每天通常工作12小時以上,但以1892年的薪資標准她們每月的平均收入僅為1.7日元。

再舉個例子,1891―1893年日本全國財政收入分別是8000萬日元、8700萬日元、8500萬日元,1億日元比一年的財政收入還多。

所以這筆軍費堪稱驚人,這又是一筆「計劃外」臨時性支出,所以必須做出特別安排。

大藏省為此提出調用財政餘款、增加稅收、向西方國家借款、發行公債等辦法去解決,算是個「多策並舉」的方案。

但增加稅收、發行公債又有很大負面作用,尤其對國家經濟的正常發展造成破壞,向西方國家借款除要支付巨額利息外,還容易受制於人,也不是好辦法。

所以,大藏省的計劃提出後內閣首相伊藤博文、內務大臣井上馨等都表示反對,他們提出的辦法是發動國民捐款。

伊藤博文算了筆賬:日本當時有4000萬人,一人捐1日元就是4000萬日元,1894年只剩幾個月了,這筆錢足夠支撐到來年。

明治政府手中還有2600萬日元財政盈餘,如果動用這筆錢,那隻需捐1400萬日元就夠了。

這個辦法也有人反對,因為1日元再說不多也是一名紡織女工半個多月的工資,並不容易捐出來。況且,一旦戰事曠日持久,後續軍費仍無法解決,不能總靠捐款去解決。

聽說明治政府正為錢的事發愁,一些西方銀行聞風而動,一家英國財團立即表示可以給明治政府貸款,額度不少於2億日元,年利息只要4%。

但前大藏大臣松方正義等人反對向外國借款,他們認為清政府之所以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外債借得太多就是原因之一。

松方正義認為,增稅、捐款、借款都不妥,最好的辦法是發行公債。

經過爭論,松方正義等人的方案被採納。

8月15日,明治天皇發布敕令,授權伊藤博文內閣按年利息6%向國內先發行軍事公債5000萬日元。

10月23日,明治天皇又裁准了日本國會通過的議案,將軍事公債的額度再增加1.5億日元。

幾個月後,這一額度又增加了1億日元。

2.5億日元在手,按照5000萬日元可支撐半年計算,可以打2年半,日本軍方底氣大增。

與此同時,捐款也在日本全國各地進行,不過主要目的已不是解決戰爭經費,而是輿論宣傳和戰爭動員。

「軍資獻納運動」、「義捐運動」在各地展開,各大新聞報刊也積極鼓吹、動員,街頭到處有義賣、募捐活動。

財閥、企業也不落後,有的組織起「報國會」,有的表示可為軍隊無償或低價提供船隻,有的直接向前線捐獻急需物資。

一家軍火商更積極:一次捐贈了5600支步槍!

那邊財大氣粗、熱火朝天,而中國這邊卻有些冷清和孤單。

清政府的財政狀況早已入不敷出,收入少、支出大,每年還要拿出巨款去賠償西方列強的歷次戰爭賠款,早就揭不開鍋了。

清政府當時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8000萬兩左右,但支出通常都在1億兩上下,錢不夠花成為常態,解決的辦法是向西方銀行借。

清政府一向不重視金融建設,沒有自己的銀行,想發內債都不行,所以只剩借錢過日子。

這一仗不得不打,但籌集軍費立即就成了極其頭疼的問題,宣戰後駐朝鮮的清軍每天都要大筆經費支持,否則不戰自敗。

1894年9月,清政府向上海一家洋商借來500萬兩應急,年利率高達7%。

為什麼不向西方銀行借款?為什麼支付這么高的利率?因為向西方銀行已借得太多了,人家懷疑清政府的「償付能力」,更懷疑這一仗中國能不能打贏。

打贏,那是慘勝。

再敗,那就是徹底的慘敗。

敗仗意味著賠款,如果再有大筆賠款壓在清政府身上,那還怎麼還?誰最輕易給這樣的「客戶」放款?

500萬兩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到了11月,清政府總算向匯豐銀行又借來1000萬兩,年利率仍為7%。

就這樣零敲碎打地一筆筆去借,清政府之後又累計借來了4154萬兩,不僅利率都在7%上下,而且拿到手的只有3896萬兩,其它的被扣為手續費、傭金等。

不僅利率高、不能全額拿到錢,而且還附帶著其它苛刻條件,如每筆錢必須用關稅等作抵押,否則免談。

不比不知道,一比氣死人。

中日兩國在西方銀行那裡的「待遇」何其懸殊:

一邊主動上門「求貸款」,什麼條件都不提,利率只要4%,額度幾乎無限量。

一邊能避則避,實在不行就附加上苛刻條件,年利率漲了幾乎一倍,但也只能提供少量款項,且針法全部拿到手。

西方銀行的態度說明了一切。

誰勝誰敗,未戰已一目瞭然。

古代很多丫鬟是簽終身契約的,相當於整個人被賣入主家,主人家要她做什麼就得做什麼,陪嫁丫鬟是小姐出嫁時隨她一同到夫家的丫鬟,相當於小姐的嫁妝,不同的位分做的工作也不同。

貼身丫鬟負責小姐的起居和傳話。

陪嫁丫鬟里待遇最好的是小姐的貼身丫鬟,一般是自小伺候小姐,與小姐一同長大的丫鬟,平時可以不用做粗活,到了姑爺家也是一樣,只到小姐房中伺候,其他人很少使喚。貼身丫鬟平日里乾的活相當於現代的生活助理,負責安排小姐梳洗、服裝搭配、飲食等,小姐若有什麼事情不方便出門,由貼身丫鬟傳話。

除了在家中伺候,貼身丫鬟還有特殊待遇,小姐參加任何聚會、郊遊等,都要將貼身丫鬟帶在身邊,貼身丫鬟有機會認識比自己身份高一階的公子,既是嫁妝就屬於小姐私人所有,小姐若在夫家地位不錯,有權將自己的丫鬟許配給別人。若是公主或者貴族家千金的貼身丫鬟,有機會嫁給有錢人家的公子,脫去奴隸的身份。

普通陪嫁丫鬟能分到什麼工作全憑本事。

除貼身丫鬟,其他陪嫁丫鬟一般被夫家安排到各房中做事,這種情況小姐是不會干預的,能分到什麼工作全憑本事。丫鬟們分三六九等,最低等的只能做一些臟活累活,分配工作的時候不看長相,主要看你會什麼,有些不夠機靈的還沒被問話就直接被安排干苦活了,不喜歡也走不了,契約已經從原來的主家轉到小姐的夫家,逃出去不被人接受,被抓到還會被處罰。

稍微有點手藝的丫鬟被分配的工作好一些,如廚娘、花奴、綉娘等,相對待遇也比其他丫鬟好,做得好的能一級一級晉升,表現好的若想脫去奴籍嫁個好人,可以用自己的工錢替自己贖身。沒有贖身的丫鬟要麼終身不嫁,要麼繼續被送人,或者嫁給同為奴隸的家丁。

夫家分家時小姐的陪嫁丫鬟可以由小姐處置。

小姐嫁到夫家總有分家或者掌家的時候,若是分家,小姐帶來的丫鬟可以由小姐處置,若是掌家,小姐一般會從中挑幾個得力的分配些重要的工作,畢竟是從娘家帶來的,了解小姐的為人與處事風格,使喚起來比較順手。

小姐變成夫人以後,要考慮的事情比較多,若沒有子嗣,會在自己的陪嫁丫鬟中挑一個做小妾,為夫家延續香火。夫人處理家務總是需要幫手,無論什麼事都是先想著自己帶去的丫鬟,這一點倒是比普通丫鬟好些,畢竟古代提倡女主內,男主外,家務里的事都是由夫人說了算,有什麼不對的夫人自會向老爺去說。

首先,在這里介紹一下古代的丫鬟,古代的丫鬟是社會上最底層的人了,她們都沒有人權,隸屬於主人,屬於主人的私有財產,可以用來買賣交易,而且一般是終身為奴。她們的命運一般有三種出路:一是被男主人收為小妾;二是直接配與同樣身份的小廝;三是轉賣嫁人,同淪為男主人的小妾。被當做小妾對丫鬟來說已經是很好的出路了,如果和同樣身份的小廝結婚,那麼你生下來的孩子還要做奴才,這就是所謂的毒誓:世代為奴。

好的,既然說到這里,大家應該就差不多了解陪嫁丫鬟的用意了吧。

一、被當作嫁妝

沒錯,丫鬟對於主人來說,和牛羊馬狗是沒有區別的,他們被當做是財富,是物件,當女兒出嫁時除了陪嫁金銀財寶以外,丫鬟也被當作陪嫁品送過去,記得以前看《說岳全傳》(小說演義,虛構的)時有這么一段,岳飛的兒子岳雷北伐成功,皇帝賜給他們宮娥幾對,其中也是把宮娥當作物品了。一般陪嫁丫鬟的數量也可以看作是這大戶的財富象徵,越是有錢有勢的人家丫鬟數量越多。

二、照顧小姐

小姐被嫁過去,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古代的女的被嫁出去後想回趟娘家是很難的,所以帶陪嫁丫鬟一來可以很好的照顧小姐,畢竟在一起的時間長,小姐什麼習慣愛好,丫鬟都知道,能夠更好的照顧,二來有個認識的人也可以聊聊天,解解悶,或者通個風報個信的,都是自己人

⑸ 誰知道日本明治維新時的財政收入,對外開放後的社會經濟狀況

明治維新甲午戰爭賠款20000w,相當於日本四年的收入。也就是說日本年收入5000萬兩

⑹ 日本央行為什麼要寬松的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是指根據穩定經濟的需要,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摘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政策,來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二者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必須准確把握和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而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國家對社會資金供求的調節應盡可能避免行政干預,而應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加以引導,當貨幣政策效果不明顯時,財政政策就應該發揮其應有的帶動作用。同時,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不僅是財政政策調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為中央銀行發展債券市場開展貨幣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必要條件,增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有效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過實施擴張性或收縮性政策,來調整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二者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必須准確把握和正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而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一、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是調整貨幣供應的重要渠道在當今社會,一國貨幣總量指的是以貨幣單位表示的社會貨幣購買力總額,主要包括現金(或現鈔)和銀行存款(「存款貨幣」),其中,銀行存款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現金所佔比重則很小。因此,所謂貨幣投放,絕不僅指現鈔的投放,而的是指存款貨幣的投放。目前一國貨幣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銀行購入發鈔儲備黃金(或其它儲備物資);2、央行購買儲備外匯;3、央行購買國債或給予政府(財政)透支;4、央行向各類貸款銀行發放貸款,或者買入貸款銀行持有的國債、央行票據、金融債券等,並通過貸款銀行向社會發放貸款;5、貸款銀行吸收存款後,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證金或保持一定的備付金存款外,向社會發放貸款,並形成貸款投放的乘數效應;6、央行外的各類銀行購買國債、企業債券以及外匯等。另外,從整個國家貨幣購買力總額看,境外資金流入和本國貨幣流出境內也會影響社會貨幣總量(這要進行凈流入或凈流出量的具體分析)。我國目前貨幣投放最具有調節餘地的渠道,一是銀行貸款,這也是貨幣投放最主要的一條渠道;二是各類銀行購買國債並通過財政開支向社會投放貨幣。其它渠道投放貨幣的伸縮餘地都是有限的。這里,財政增加向銀行發放國債,就意味著銀行增加貨幣投放(因而也會形成財政投放的乘數效應);財政兌付向銀行發放的國債,就意味著銀行減少貨幣投放(增加貨幣回籠)。也就是說,財政收支不僅也體現為社會貨幣的收付,體現為社會貨幣的再分配,而且財政向銀行發放國債規模的大小就是調整貨幣供應總量的重要渠道。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關的重要表現。二、運用兩種渠道,有效調節貨幣供應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一般來講,社會貨幣總量就是以貨幣表示的社會購買力總額,即社會總需求,但從某一時間段看,社會貨幣總額中總會有一部分脫離社會生產流通領域而沉澱下來,並不形成當期實際的購買力。因此,社會貨幣總量又可以劃分為「流通貨幣量」和「沉澱貨幣量」兩部分。真正影響一定時期社會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會貨幣總量,而主要是流通貨幣量。當然,流通貨幣量的變動與貨幣總量的變動是有密切關系的。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社會貨幣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的調節作用看,二者又有明顯的差別,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從貨幣政策調控的基本對象----銀行貸款投放貨幣的情況看,貸款投放形成的資金屬於債務資金,一般有規定的貸款期限,到期要還本付息,貸款利息就是貸款資金的價格或成本。因此,貸款投放更像是資金的買賣行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實際投放多少,取決於買賣雙方的意願和銀行信貸資金的規模,而並非是無條件的。其中,銀行可以通過降低貸款利率和貸款條件來增加貸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對貸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在一個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識和約束的社會更是如此;而不計成本、不顧風險地濫放貸款也是不符合銀行經營原則和監管要求的,是要嚴格控制的。銀行貸款的增長從根本上講,決定於借款人對未來收入或投資回報的預期和信心。在面臨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貨緊縮壓力的情況下,通過擴張性貨幣政策來刺激貨幣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會貸款需求旺盛,流通貨幣量增大,面臨通貨膨脹壓力的情況下,銀行作為貨幣供應者,在控制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卻會遠遠大於其在擴大貨幣投放方面的作用。另外,銀行通過提高或降低存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社會存款意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調整沉澱貨幣量和流通貨幣量的比例,但社會存款意向同樣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還受到未來收支預期變動的影響,單純的利率調整對存款的調節作用也是有限的。從財政政策對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的影響來看,在社會存款意願強烈,投資和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發行國債吸收一部分社會沉澱貨幣(包括銀行沉澱資金),並通過財政開支投放出去,可以直接而有效地調節當期沉澱貨幣量與流通貨幣量的比例,並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帶動民間投資,改善社會收支預期,增強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的信心,從而刺激社會投資和消費需求的增長。但發行國債是國家對社會的負債,是要歸還的,因此,必須保證國債投資的質量和效益,並要避免因增加財政投資而產生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國債發放的總量必須控制在財政可以承受的范圍以內,避免造成嚴重的財政危機。同時,還必須看到,財政投資是一種權益性投資,它代表著對被投資企業或項目的所有權,因而享有對被投資企業和項目的管理、分紅和處置的權力,但卻沒有要求其歸還投資的權力。這就意味著財政擴大投資後,一旦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需要控制貨幣投放時,要收回投資是相當困難的,對一些投資期限較長的項目,如果匆忙停止後續投資,還可能造成重大損失。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不僅在不同情況下對調節貨幣總量,特別是流通貨幣量的影響不同,而且銀行貸款與財政投資的性質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確認識和准確把握二者的本質特徵和根本區別,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作用,而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我國曾實行過「撥改貸」,將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撥款(投資)改為統一由銀行貸款解決,這盡管為解決一定時期的特殊問題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卻帶來了新的影響深遠的問題:企業資本金嚴重缺乏,財務負擔沉重;將由財政解決的撥款改為銀行貸款解決,使銀行失去了貸款控制的標准和自主性,銀行成為財政和計委的出納;銀行貸款代替撥款,使企業獲得貸款不還的理由(投資是不存在歸還問題的),因而造成對國有銀行嚴重的貸款不還的企業誠信問題。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吸取教訓的。應該強調,財政政策是國家意圖的體現,盡管政策制定的內部時滯可能比較長,但一經確定,其實施帶有強制性,外部時滯卻非常短。而貨幣政策則主要依靠調整存貸款利率、存款准備金率、票據再貼現利率和再貸款利率等,間接地調整民間存貸款意向和銀行貸款意向等,經過多道環節的傳導才能產生效果,因此,其外部時滯是比較長的。為推動市場機制不斷健全,國家對社會資金供求的調節應盡可能避免行政干預,而應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加以引導,在這種情況下,當貨幣政策效果不明顯時,財政政策就應該發揮其應有的帶動作用。同時,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不僅是財政政策調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為中央銀行發展債券市場開展貨幣公開市場操作提供必要條件,增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有效性。可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必須密切配合、互相支持,而不能相互代替、互相推脫。三、對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調控的把握標准貨幣總量或社會總需求的調節是非常復雜的事情,要准確把握調節的方向和尺度是很難的,但又是必須加以明確的關鍵問題。我們知道,調節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的目的主要是保持國民經濟適度穩定增長,保持物價的相對穩定,從而保證最大程度的勞動就業、社會穩定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等。據此我們可以肯定,貨幣總量和流通貨幣量增長率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國民經濟(一般以國內生產總值GDP表示)的增長目標和居民消費物價總指數的變動目標。保持多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或浮動范圍,消費物價總指數的波動控制在多大的范圍之內,需要作為重要的國民經濟計劃指標予以研究並報全國人大核定。這兩大指標確定後,即可據以確定貨幣供應量的控制目標。由於貨幣投放或回籠對GDP的影響具有滯後性,所以貨幣量目標增長率還受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相關函數(簡稱「關系函數」)的影響。這一關系函數的准確確定,對准確把握貨幣供應量控制目標至關重要。為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避免貨幣流通量的大起大落,「關系函數」可按照前三年(或適當時段)貨幣總量(近似地以M2表示)和流通貨幣量(近似地以M1表示)的增長率與同期GDP增長率比值的平均數來分別確定M2和M1的關系函數。在此基礎上,再將目標實施過程中發現的重大事項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作為「調整項」考慮進去,即可確定M2和M1的目標增長率。計算公式為:M2目標增長率=GDP目標增長率×M2關系函數±物價目標變動率±調整項M1目標增長率=GDP目標增長率×M1關系函數±物價目標變動率±調整項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如果M2和M1實際增長率與目標增長率發生較大偏差(如相差3個百分點以上),GDP或物價總指數的實際變動率與目標發生較大偏離(如低於最低目標值或高於最高目標值0.5個百分點以上),就應該適當進行反向調整。這樣,貨幣增長的調節方向和目標就比較明確了。確定了貨幣增長的調節方向和目標後,就要相應調整和協調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確保貨幣增長調控目標的實現。總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調節重點和手段,有著不同的調節影響和作用范圍,又緊密聯系、相互影響,必須正確認識和准確處理二者的關系,才能充分發揮二者應有的積極作用。

⑺ 為什麼日本政府的債務負擔這么高

基本的經濟學問題 就不多作解釋了 總而言之 貿易順差不等於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來自稅收 而政府債務也是靠稅收等收入去償還 如果政府的收入有能力償還 他就會借貸 用借來的錢投資國內建設 日本的債多 可他財政收入也多啊 其實世界各國也都差不多 財政狀況再好的國家也有一堆國債 因為能借到錢的信用 實際上也是一種國家資產 放在那裡不用就是浪費除非像美國90年代末期 政府實在太有錢 就把債務提前還掉一部分

⑻ 各國政府償還國債的基本手段有什麼

各國政府償還公債的基本手段是,各國政府償還公債最常用的手段。在西方發達國家。公債的償還包括兩部分.一是利息的償還;二是本金的償還。公債利息支付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按期分次支付法。即將公債應付利息,在債券存在期限內分作幾次支付。公債二是債券到期一次支付法。即將債券應付利息同償還本金結合起來,公債在債券到期時一次支付。公債由於付息方式上的不同.政府在每一年應付的利息和實際支付的利息並不完全一樣。公債通常情況下,公債應付額會大於實付額而形成一筆利息.仁的公債。因此.在公債付息上.政府應重視選擇好公債付息方式。

公債的償還會影響宏觀經濟的運行,因而政府在安排公債的償還時.公債需要考慮一定時期的國民經濟發展形勢.公債盡可能減輕或避免因償還公債可能引起的經濟和社會的公債。

通過預算列支。就是將每年的國債償還數額作為財政支出的一個項目(如「債務還本」)而列入當年支出預算,由正常的財政收入(主要指稅收)。保證國債的償還。表面上看,這似乎是確保國債按期償還的穩妥辦法,但實踐上也會遇到種種問題。這是因為,如果政府財政有能力每年撥出專款用作國債償還支出,也就可能沒有必要發行國債,或者沒有必要每年發行那麼多國債了。
舉借新債。就是政府通過發行新債券,為到期債務籌措償還資金。這既有實踐上的必然性,也有理論上的合理性。從理論上看,國債可以被看作儲蓄的延長形式。在正常情況下,任何儲蓄,從個別講,有存有取;但從總體看,則是只存不取。國債同樣如此..。從單項債務看,它有償還期;但從債務總體講,它實際上並不存在償還期,而是可以採用借新債還舊債的辦法,無限長時間地延續下去。或許正因為如此,通過發新債還舊債,便成為各國政府償還國債的基本手段。

⑼ 日本的稅收和財務制度!

三、日本的主要稅種
日本國稅和地方稅的主要稅種是個人所得稅、法人稅、消費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社會保障稅及居民稅等。
( 一 )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對在日本的居民和非居民的所得課征的一種稅。
1 、納稅人。日本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居民是指在日本居住 1 年或 1 年以上的個人,應就其在日本境內外的全部所得課稅。但居民如果無永久居住日本的意圖而在日本設有住所或居民並連續居留日本未達 5 年者,則被視為非永久居民,應就其在日本來源所得,以及在日本境內支付或匯入日本的境外來源所得課稅。個人在日本沒有住所,且在日本居留未達 1 年者,稱為非居民,就其在日本境內來源所得課稅。
2 、課稅對象、稅率。日本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各類所得,包括利息所得、分紅所得、不動產所得、薪金所得、退職所得、事業所得、轉讓所得、山林所得、臨時所得、其他所得等。所得扣除項目主要有:基礎扣除、配偶扣除、撫養扣除、殘疾人扣除、老人扣除、孤寡扣除、勤工儉學扣除、醫療費扣除、社會保險費扣除、人壽保險費扣除、損失保險費扣除、捐贈款扣除、小規模企業共濟款扣除、雜項扣除等。其中,配偶扣除、撫養扣除、基礎扣除等已從 35 萬日元提高到 38 萬日元。
日本居民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適用超額累進稅率, 1995 年實施減稅後的稅率如下表: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 )
1 不越過 330 萬日元的部分 10
2 超過 330 萬日元至 900 萬日元的部分 20
3 超過 900 萬日元至 1800 萬日元的部分 30
4 超過 1800 萬日元的部分 37
工薪人員的工薪所得扣除最低為 65 萬日元。工薪所得扣除率表:
工薪所得 最低扣除額 扣除率( % )
超過 162.5 萬日元至 180 萬日元的部分 65 萬日元 40
超過 180 萬日元至 360 萬日元的部分 72 萬日元 30
超過 360 萬日元至 660 萬日元的部分 126 萬日元 20
超過 660 萬日元至 1000 萬日元的部分 186 萬日元 10
超過 1000 萬日元的部分 220 萬日元 5
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因基本生活扣除額等因素影響而有所變化,目前,夫婦帶兩個孩子的標准工薪家庭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 384.2 萬日元。
日本非居民納稅:因工作滯留在日本的時間不滿 1 年的納稅人通常被視為非必恭必敬納稅人,該非居民納稅人必須按 20% 的比例稅率繳納工薪稅,而不論工薪來源何處。如果該非居民納稅人作為本國居民在本國納稅,則不在日本繳納工薪稅。如果該國與日本訂有稅收協定,該國居民在日本停留時間不滿 183 天,其僱主是非居民或外國公司,其工資不是由日本的分支機構支付,則可免除上述 20% 的稅。非居民如不符合上述條件,則須繳納 20% 的工薪稅。當非居民來源於日本的營業所得屬於在日本常設機構的勞務所得,或屬於日本的不動產銷售收入或租金,均要按居民的相同累進稅率征稅。非居民在日本設有常設機構,其個人營業所得與該常設機構有關,應繳納個人居民稅和個人事業稅。
日本稅法規定,在日本或從日本向居民或非居民、國內公司或公司支付的股息、利息,都要繳納預提稅。在國稅上,股息稅率為 20% ,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的國稅利息稅率為 15% ,居民稅率是 5% 。非居民不必繳納 5% 的預提居民稅。支付給非居民和法人的債券或歐洲債券的利息和清償所得等,可免徵預提稅。
3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計算。
① 個人扣除項目包括:
基本生活扣除標准為 38 萬日元
配偶扣除標准為 38 萬日元;
撫養扣除標准為 38 萬日元;
醫療費扣除最高限額為 200 萬日元;
社會保險費扣除按照家庭構成扣除標准不同,獨身為 11.4 萬日元。夫婦為 22 萬日元, 1 個孩子的家庭為 28.3 萬日元, 2 個孩子的家庭為 38.4 萬日元;
人壽保險費扣除的最高限額為 10 萬日元;
損害保險費扣除最高限額為 1.5 萬日元;
捐贈款扣除的計算公式為:特定捐贈款合計金額- 1 萬日元,或者,(年收入金額 × 25% )- 1 萬日元,其中較少金額作為扣除標准;
殘疾人扣除標准為 27 萬日元;
老年扣除標准為 50 萬日元;
鰥寡扣除標准為 27 萬日元;
勤工儉學扣除標准為 27 萬日元;
小企業互助款扣除標准為實際支付的全部金額;
各種損失扣除的計算公式為:(災害損失金額+關聯支出金額)-年收入金額 × 10% 。或者,災害關聯支出金額- 5 萬日元,其中較多金額者作為扣除標准。
②股息抵免和外國稅額抵免。日本個人所得稅法為避免個人所得稅和法人稅的雙重征稅設置了股息抵免項目。應納稅總所得額低於 1000萬日元時,扣除額為股息所得的10%,應納稅總所得額超過1000萬日元時,扣除額為股息所得的10%和超過部分的股息所得的5%的合計金額。為避免國內個人所得稅和外國個人所得稅的雙重征稅,設置了外國稅額抵免。日本居民的國外源泉所得,依據外國法律已繳納的外國稅額可以從日本的個人所得稅和居民稅中抵免。
③有價證券轉讓收益征稅。為了方便個人投資者納稅,從 2003年1月1日起證券公司對日本居民或在日本國內擁有常設機構的非居民在證券公司開設的專用賬戶,免除個人所得稅申報事務。作為臨時措施,從2003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在專用賬戶上轉讓上市股票(持有期超過1年),證券公司減按10%代征代繳個人所得稅,並設置了100萬日元的特別扣除項目。此外,2001年11月30日至2002年12月31日購進的上市股份於2005年至2007年之間轉讓時,購進成本為1000萬日元的轉讓收益享受免稅待遇。對於某些特殊的指定證券(法人股、可轉換債券)減按20%(15%為國稅、5%為地方居民稅)徵收,轉讓損失於當期未能扣除的部分,可以在以後的3年內結轉扣除。
4 、徵收方法。個人所得稅的徵收,依所得來源性質不同而分別採用申報徵收法和源泉徵收法。對利息、分紅、工資、退職所得等實行源泉徵收,對其他所得實行申報徵收。通常採取預交和匯算兩種交納形式。個人納稅人將上年應納所得稅額減去上年源泉徵收所得稅額後作為預交基礎稅額。第一期是當年 7 月 1 日到 31 日為止,第二期是當年 11 月 1 日到 30 日為止。每期交納預交基礎稅額的 1/3 。個人納稅人應在提出確定所得申報表時,將匯算應交所得稅,即年應納稅額減去預交和源泉徵收稅額後的余額,向國家交納。
(二)法人稅
法人稅亦稱公司稅或公司所得稅,是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組織徵收的一種稅。日本的法人稅開征於 20 世紀 30 年代,最初所佔比重較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人稅就逐漸成為僅次 於個人所得稅的第二大稅種。
1 、納稅人。法人稅的納稅人包括國內法人和外國法人。國內法人是指在日本國內設立總機構的法人;外國法人是指機構設在日本境外的法人。法人稅稅法規定,國內法人應就其境內外的全部所得繳納法人稅;外國法人只就其來源於日本境內的所得繳納法人稅。
2 、課稅對象、稅率。日本法人稅的課稅對象是企業的利潤所得。國內法人就經營所得(指企業從事各種經營行為的利潤所得)、清算所得(指企業在解散、合並時的清算所得)、退休年金基金(對按規定建立的退休年金基金產生的利息徵收,由銀行、保險公司等代扣代繳)繳納法人稅。
外國法人來源於日本境內的所得共分為 11 類:經營活動及資產運用所得、提供勞務所得、不動產租賃所得、存款利息所得、股息所得、貸款利息所得、廣告所得、生命保險基金所得、外國企業風險准備金、從匿名組合等組織分得的所得、資產轉讓所得。
日本法人的稅率如下:
資本額在 1 億日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在 800 萬日元以下的部分,適用稅率為 22% ;超過 800 萬日元的部分,稅率為 30% 。
資本額超過 1 億日元的大中型企業,稅率為 30% 。
3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和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為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利潤總額減去費用後的余額。
法人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① 股息的處理:實行法人之間分配股息扣除制度。法人 A 對法人 B 持股達 25% 以上、持續時間在 6 個月以上的,法人 A 從法人 B 取得的股息全額不征稅;持股低於 25% 時,取得的股息 80% 不征稅。
② 向外國分支機構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日本法人向外國分支機構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允許扣除,但是必須符合獨立公平交易價格的規定。對資本弱化公司而言,負有關聯公司債務的日本法人支付利息的可扣除部分受到限制。運用公式計算出的負債資產比例超過 3 : 1 時,不得扣除負債利息。
③ 固定資產折舊:納稅人可以選擇使用余額遞減法和直線法。殘值是購置成本的 10% 。網站伺服器的使用年限為 4 年。稅法規定了不同種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和使用上述兩種方法時的年折舊率。
日本公司所得稅固定資產折舊率簡表
不同類型固定資產 使用年限(年) 直線法折舊率( % ) 余額遞減法折舊率( % )
辦公用鋼筋水泥建築 50 2 . 0 4 . 5
客車 6 16.6 31.9
電子計算機 4/5 16.6 31.9
桌椅或者木製櫥櫃 8 12.5 25.0
製造業自動化成套設備 10 10.0 20.6
鋼鐵業成套設備 14 7.1 15.2
④虧損結轉:法人合並、分立發生的經營虧損,可以向後結轉 5年,即允許從今後5年內實現的利潤中抵扣(特殊情況允許結轉7年至10年),不論法人稅還是法人居民稅均不允許虧損向前結轉。
⑤准備金制度:稅法允許為今後可能發生的費用或損失列支的稅收制度。現行准備金包括:壞賬准備金、返銷品調整准備金、特別維修准備金、海外投資風險准備金和金屬礦山預防災害准備金。
⑥交際費扣除:從 2003年起,對資本金在1億日元以下的法人,交際費列支標准為400萬日元,允許實際扣除90%。
⑦留存利潤征稅制度:為防止關聯公司內部過度使用節稅策略,日本規定了公司內部留成比例最高限額,對年度留存利潤超過規定扣除限額的部分,採用特別稅率徵收。考慮到內部留成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因此對其超額留存利潤適用較低的三級累進稅率:對不超過 3000萬日元的部分,稅率為10%;超過3000萬日元至1億日元的部分,稅率為15%;超過億日元的部分,稅率為20%。從2003年至2006年期間,對於自有資本比率低於50%的中小企業,停止適用留存利潤征稅制度。
⑧捐贈款扣除:用於振興科教文衛或社會福利事業的捐贈款,允許全額扣除。慈善捐款的扣除比率為應納稅所得的 1.25%或者實收資本的0.125%,但是,對外國分支機構的捐款則一概不予扣除。
⑨未向稅務機關提供收款人姓名、住址等信息資料的費用支出一概不能扣除。除了徵收正常的法人稅和居民稅以外,對這類費用支出還將適用 48.28%的特殊稅率征稅。
⑩ 2002引進母公司合並納稅制度:合並前母公司產生的虧損允許向後結轉5年,從企業重組後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抵扣。
4 、徵收方法:日本法人稅實行自行納稅制度。法人稅的申報有藍色申報和普通申報兩種。藍色申報是指對於有較為健全的記賬憑證和會計制度,並能正確計算和繳納稅款的法人企業,經稅務批准,可使用藍色申報表進行納稅申報。實行藍色申報制度的法人,在虧損結轉、准備金的建立、固定資產折舊等方面,比普通法人享有較多的稅收優惠。普通申報,亦稱白色申報,納稅人必須在事業年度終了後兩個月內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申報表並繳清稅款,逾期不繳稅款或申報不實、少繳法人稅稅款的,稅務機關可根據稅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三)消費稅
消費稅是對商品和勞務的增值額課征的一種稅,屬於多階段增值型課稅,於 1989 年 4 月 1 日開征。納稅人是進行商品交易或提供勞務的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其征稅范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商品交易和勞務。該稅實行多環節多次課征制。在稅率設計上,實行單一比例稅率,稅率為 5% 。在日本國內提供貨物及勞務必須繳納 5% 的消費稅。出口產品為零稅率,進口產品則需繳此稅。提供應納稅銷售額或勞務額低於 4 億日元的納稅人可選用簡易課稅法,根據企業的性質,對銷售和勞務按固定稅率 0.3% (批發)和 1.2% (勞務)征稅。日本消費稅以納稅人的總銷貨額與總進貨額的差額為計稅依據。此外,日本稅法還對某些特殊商品交易和提供勞務行為作出了免稅規定,主要有土地轉讓、公債券、公司信用債券、通貨及其他支付手段的交易、社會保險業務、勞保醫療、教育,以及國際運輸、租賃業、出口商品、郵票發票等。
(四)遺產和贈與稅
日本遺產稅是對財稅繼承人或遺贈財產接受人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是通過繼承或遺贈而取得財產的個人。課稅對象是繼承或遺贈取得的財產總額扣除被繼承人的現有債務和喪葬費用後的余額。除特殊情況外,財產按取得時間的時價計算。日本遺產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取得的財產總額扣除遺產的基礎扣除額後的余額,遺產的基礎扣除額按繼承人每人定額計算。該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最低一級稅率為 10% ,最高一級稅率為 70% 。在日本通過繼承方式接受財產的個人需繳納遺產稅,遺產稅根據繼承財產的價值計算,即減基礎扣除 5 億日元,再加上 1 億日元乘以法定繼承人數。在此基礎上計算的總遺產稅額按實際分配給繼承人的資產價值比例決定每位繼承人的遺產稅額,遺產稅稅率也是 800 萬日元以下的適用 10% 稅率, 2 億日元以上的適用 70% 稅率。通常,未亡配偶繼承的遺產在一定限度內免徵遺產稅,其限額是法定繼承份額或 1 億 6 千萬日元中的金額較大者。
贈與稅是指日本政府對贈與財產接受人徵收的一種稅。納稅人是因接受贈與而取得財產的人。課稅對象是贈與財產金額。納稅人在稅法施行地有住所的,以其在當年取得的贈與財產的全部金額征稅。 無住所的,以其在稅法施行地取得的贈與財產金額征稅。日本贈與稅以納稅人取得的贈與財產金額減去基礎扣除和配偶扣除後的余額為依據,基礎扣除為 60 萬日元,配偶扣除視不同情況而定。該稅也實行超額累進稅率,最低一級稅率為 10% ,最高一級稅率為 70% 。在日本通過贈與取得另一個人的財產的個人需繳納贈與稅,贈與稅按日歷年度徵收。 150 萬日元以下適用 10% 的稅率, 1 億日元以上的適用 70% 的稅率。日本遺產稅和贈與稅都採取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的方法。日本贈與稅規定,取得贈與財產按規定應納贈與稅者,必須在其受贈年的次年 2 月 1 日至 3 月 15 日前,向稅務機關提出詳細記載征稅金額、贈與稅額及其他政令規定事項的申報書,並在申報限期內繳納稅款。
(五)社會保障稅
在日本,健康福利養老金、失業和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是政府主辦的、僱主和雇員參加的制度。除了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其他保費由僱主和雇員均攤。稅率為:每月健康保險的保費是月標准補償萬日元以下部分的 8.2% ;每月福利養老金保險的繳款大約是月標准補償 59 萬日元的 16.5% ;每月失業及勞動者補償保險的保費大約是月標准補償的 1.75% ,其中, 1.35% 由僱主負擔, 0.4% 由雇員負擔。
(六)居民稅
日本居民稅是東京都、各道府縣和市町村對各自管轄的個人和法人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居民稅是日本地方稅的主要稅種,也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由地方政府徵收。居民稅實際上是由兩種稅收組成,即個人居民稅和法人居民稅,它們與國稅中的所得稅和法人稅有密切的關系。以個人居民稅來看,除了稅率、扣除規定以及收入不同外,其他事項基本相同。在具體稅法規定及徵收上,各級政府也有所不同。東京都的居民稅只對國家法人徵收。道府縣居民稅的納稅人既包括道府縣的法人,也包括縣民個人。市 町村的居民稅,其納稅人為市町村的法人和村民個人。日本的法人除繳納 37.5% 的法人稅外,還必須繳納事業稅和居民稅。事業稅屬市町村的收入,稅率由地方政府制定,不同地區適用不同稅率。東京都地區按法人稅額的 12.6% 徵收。事業稅的稅額,允許企業在下一年度進入費用總額,在應納稅所得額中予以扣除。居民稅由都道府縣徵收,按法人稅額的 20.7% 徵收。在日本,居民個人應根據自上一年度 1 月 1 日起的收入減去就業所得扣除、個人扣除等後的應納稅所得繳納都道府縣民稅和市町居民稅。超額累進稅率如下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日元) 稅率( % )
1 200 萬以下的部分 5
2 超過 200 萬至 700 萬的部分 10
3 超過 700 萬的部分 15
在日本,個人事業稅是都道府縣對個體經營者的凈收入(即扣除 270 萬日元後的凈所得)徵收的都道府縣稅。依據營業性質的不同,稅率為 3% 至 5% 。個人事業稅可從下一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⑽ 日本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例

截止2022年3月15日暫無相關資料顯示,日本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例是多少,以中國為例:中國在1950~1984年間,由於國營企業除向國家納稅之外,還上交利潤,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總額的比重僅為50%。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6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4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7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7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1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