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曲調的特徵是什麼
㈠ 日本的演歌是什麼
演歌
演歌是明治、大正時期產生的一種音樂形式,是演歌師用獨特的發聲技巧演唱的歌曲。它起源於19世紀80年代自由民權運動的鬥士們以歌代替演說的「壯士節」。自由民權運動由於受到政府的鎮壓,印刷品被沒收,演說會場被搗毀,其日常活動就不能按正常的方式展開。於是,自由民權的鬥士們就紛紛走上街頭,把演說的內容用演唱的形式向觀眾宣傳。演歌原本就是「演說の歌」之意。後來,作為大眾歌謠的一種,演歌的定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嚴格意義上的演歌實際上是指1890年之後的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在自由民權運動高漲的19世紀80年代的歌曲如植木枝盛的「民権數え歌」,安岡道太郎的「よしや武士」,高知縣的「民権踴」都採用自古就有的旋律,這樣的歌嚴格地說還不能稱為演歌。演歌的第一曲應該是川上音二郎的「オッペケペ」。這首歌在1889年以「一枚刷」的形式出版,第二年在京都的高座演唱時大受歡迎。1891年,隨著宣傳自由民權運動的「武士芝居」劇團的東進,演歌在東京也引起了轟動。可以說,演歌歌唱自己身邊瑣事的民俗化傾向,引起了民眾的共鳴。因此,就出現了在街頭邊賣歌本邊演出的「壯士」。許多人都模仿「オッペケペ」「滑稽腕力節」「ヤッツケロ節」「欽慕節」這些曲調演唱。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一些學生就把男女愛情這一內容引入演歌這一演唱領域,「書生節」「演歌師」這些名稱就成了當時的流行語。另一方面,添田啞蟬坊還作了許多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演歌。如「金の世」、「増稅節」,繼續以演歌為武器來反抗黑暗的現實。但由於當時社會現實的嚴酷性,演歌從硬派向軟派轉變就成了了不可避免的事情。演歌的思想性就淡化了,成了一種大眾歌曲。明治後期著名的演歌有神長了月的「松の聲」、「殘月一聲」,中林武雄的「不如帰」、「夜半の憶出」。而且,大正初期的「カチューシャの歌」,後期的「船頭小唄」、「籠の鳥」的流行,也與演歌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到了昭和初期,隨著電唱機、收音機普及的,街頭的演歌師漸漸消失了蹤影。一直戰斗到最後的石田一松也以「時事小唄」結束了自己的把演歌作為政治斗爭武器的演藝活動。1970年以後新音樂開始興起,為了便於區分,把以前採用「ヨナ抜き音階」,加入「こぶし」的歌謠都稱為演歌。也就是說,明治後期開始的軟派占據了演歌的主流,甚至一度將其名稱寫成「艶歌」或「怨歌」。
㈡ 日本曲調是什麼意思
吟唱調主要指叫賣調、搖兒歌等;謠曲指那些流傳在某些相對固定的地區的小調,因為流傳范圍的限制,它不像時調得到了那麼多加工,也沒有產生相應較多的變體。現在學術界比較常用的是「時調」這個概念,它和傳統上的小令、曲牌等名稱意思相同或相近。
例如許多江南小調,它們源於明清俗曲,基本上歸於今天所說的時調范疇,其中比較流行的有《孟姜女》、《鮮花調》、《山歌調》、《五更調》、《碼頭調》、《無錫景》等。
(2)日本曲調的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謠曲的結構有固定層次,一般分為序、破、急三個階段。序段大多是敘述角色由某地來到戲劇事件中心的過程,以使觀眾產生懸念。破段分為前、中、後三個段落,展開故事情節。急段是故事的煞尾,形成高潮,旋即結束。由於故事的展開和情節的變化主要是靠演員和舞蹈來表現,不需很多上場人物,一般是仕手(主角)一人,脅(配角)一人,有時主配角各帶副手一人或數人。
如今保留的台本,各個流派合計共有 240個劇目,其中半數以上是世阿彌的作品(一說可以證實的有40個),其他著名作者有觀阿彌(世阿彌之父)、金春禪竹(世阿彌之婿)、十郎元雅(世阿彌之子)。代表性的作品為《熊野》、《松風》、《高砂》、《忠度》、《清經》、《隅田川》等。近世也有人試作新的曲目,但流行者不多。
㈢ 中國和日本的音樂旋律上有什麼差異
中國的音樂很和諧,在do re mi sol la上譜寫旋律,很好聽,很和諧,體現中國的仁愛,大度,寬容的美好本質。而日本的音樂里多有fa和si這兩個不和諧的音,很尖銳,體現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好戰好鬥的個性。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㈣ 為什麼日本演歌曲調優美
根據語言學觀點,判斷語言優美與否的標準是母音與輔音在單詞中的比重,比重越高越優美。
日語中,比如櫻花(さくら),發音是(s)a(k)u(r)a,(括弧中是輔音)一個輔音帶一個母音,正好是一比一,很規范,這樣的語言,發音既響亮又好聽。
㈤ 日本音樂的特徵
特徵:五音音階,節拍多半為兩拍、四拍的偶數拍子,幾乎沒單數的拍子,且聲樂曲繁多,器樂曲顯少。
相關介紹:
日本音樂分為日本傳統音樂和日本流行音樂兩類。日本傳統音樂,日語稱作邦樂。日本擁有世界最大的實體音樂市場。以2011年為例,其實體唱片市場(僅計算單曲,專輯與音樂錄像帶銷量)之年產值約31億美元,佔世界市場之30%,
(5)日本曲調的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謠、舞蹈和樂器。古代和琴張5弦比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為圓筒形。
鈴有金屬制、陶制和木製。鈴在當時既作為樂器,也作為裝飾品使用。鐸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前後,銅鐸的形狀與中國的鍾、鐸不同。樂器的基本種類在古代日本已經齊全。
752年在東大寺舉行的大佛開光典禮上,由雅樂寮和各寺院的數百名樂人、舞人表演日本傳統的樂舞以及三韓樂、唐樂、散樂、林邑樂、度羅樂等。這說明日本已開始出現了職業音樂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音樂
㈥ 誰能為我解釋一下中國與日本的曲調問題
1、日本民族民間音樂用的都是五聲音階性質的調式。日本民歌最常用的調式稱為「日本民歌調式」(原文:民謠音階),其調式音列與我國的La—Re調式相同,以羽(6)和商(2)為核音,日本民歌的旋律進行和基本音調,以四度三音列(如6 1 2或3 5 6等)為基礎。此外,日本民歌的調式也有用「律調式」(音列相當於我國五聲徵調式)的。還有一部分日本民歌採用日本傳統音樂的典型調式,叫做「都節調式」。如原來是傳統音樂箏歌的日本民歌《櫻花》,就是用都節調式構成的。它的特徵是:主音及其上方另一個核音為純五度關系,兩個核音上方的音都是小二度關系(如3 4 6 7 1 3)。有半音關系的五聲音階性質妁調式還有「琉球調式」,「去四七小調式」等。所謂「去四七小調式」,就是在自然小調式的音列中除去了主音上方的四度(四級)音和七度(七級)音的調式(如6 7 1 3 4 6,已除去2和5)。大家熟悉的《五木催眠歌》就是由去四七小調式構成的。總的說來,日本民族民間音樂的基本調式是四種:日本民歌調式、律調式、都節調式、琉球調式。
2、中國古時的音律也分為十二個半音,各律名稱分別為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按五度相生法產生。後於明朝始創十二平均律。這十二個名稱也就是古人所用的音名,有固定的音高。首律黃鍾的音高相當於現在國際通用音律的f 1。
古時的定音器是十二個規定長度的竹管。其中黃鍾律管的長度約合現在的25.36厘米。這個長度也是古時的長度單位,叫「夏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人民畫報》上發表了馬王堆出土的十二律管的圖片,其最長的那隻長度為25.4厘米。)
因宮、商、角、徵、羽沒有固定音高,所以各種民族調式音階都可以有十二種不同的高度。不過現代人不會習慣「黃鍾宮」、「大呂宮」之類的語言。因此,在說明音階高度時採取土洋結合的方式,即「C宮調式」、「D宮調式」……。
宮、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關系相當於唱名1、2、3、5、6的相互音程關系。用簡譜記譜時,也可記成4、5、6、1、2(前三個音是低音,因這里無法加低音點而寫成了中音。下同)或5、6、7、2、3。因為它們都符合宮、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關系。所以,中學教科書上說宮、商、角、徵、羽就是1、2、3、5、6是不夠嚴謹的,只能說「相當於」1、2、3、5、6。
3、「鬼子進村」的音樂就屬於典型的「去47調式」,在6(低音) 7(低音) 1 2 3 4 5為序的音階中,第4個「2」、第7個「5」都不會出現。
6 76 43 43。。。6 76 43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