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戰國戰功怎麼算

日本戰國戰功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7-11 10:50:38

㈠ 日本戰國石高問題

NHK : 前田家在戰國未年...統領能登...加賀(部份)...越中等3國...3國加起來...己經表高103萬石(內高134萬石)...當時比他厲害的...只有表高400百萬石(內高398萬石)的5國大名...德川家康...江戶幕府剛成立的時候...雖然前田家...只是外樣大名...但除了戰功以外...加上姻親關系...前田家被授與松平家專用的葵紋...前田利家...也被追封為...加賀藩始祖...那時候的加賀藩...己經表高119萬石...史稱 加賀百萬石 (= かがひゃくまんごく)...日本的"石高制"...是源自宋代...但跟宋代的演算法...是略有不同...日本從安土桃山時代以來...對於土地的生產力...均以 石 表示...也就是所謂的 石高 (= こくだか)...這不只是課稅時的計算基礎...後來...也演變成各位大名...或旗本們的收入計算...從豐臣秀吉的 太閤檢地 以來...1直到江戶時代...關於田地或房屋的價值...都是以面積乘以 石盛 (= 每單位面積的生產力)後...用這個面積...能生產多少玄米的生產力來表示...不止如此...甚至玄米以外的農作物...水產物等的產出量...也都全部換算成玄米的生產力...像這樣的制度...就稱為 石高制...因為這個原因...從戰國大名開始...到武士等等...從領地而來的收入...或俸祿...都可以用 石高 來表示...在這里...領民們的石高...被稱為 百姓高所持...武士階級...特別是指各位大名們...就被稱為 石高知行制...1石...大約可以供給成年壯丁...1年的食糧所需...這個也被視為...大名給予士兵的報酬...將 石高 乘以 年貢率...也代表著...能夠動用的士兵數...所以說...石高 不只是戰國大名的財力表現...也代表著...他們所能動用的軍力...根據江戶幕府的軍役動員令...各地的大名...如果接到大將軍的緊急動員令時...每1萬石的石高...需要動員大約200名士兵...這包含了...非戰斗的人員........

㈡ 古代戰功是如何統計的

起初,上古時代

戰爭中計算軍功的方式

就是數人頭

打了勝仗的士兵

腰間一般都要掛好幾個敵軍人頭

戰國時代秦國商鞅領導的變法,大家都知道

其中重要一條,就是計算戰場上帶回來的「首級」

所謂「首級」,就是有一個首(人頭),加一級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軍們發現這個計算方法不行

有Bug,什麼bug?

影響戰鬥力!

你想想,一個人身上掛著人頭

它又不是手榴彈,是消耗品,可以越用越少

人頭,卻是越掛越多

重得要命,哪還有力氣打仗?

於是改革,進入了軍功統計的新時代

㈢ 日本戰國家裡到底總共有多少個等級

日本戰國時期的軍事制度

一、軍陣的基本構成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軍陣由大名本陣和若干獨立軍團組成。

本陣成員包括總大將、副將、軍師、佑筆(執筆)、軍奉行(管轄其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軍目付、使番、物見番頭。此外還包括馬回、小姓、葯師、祈禱僧等保障人員。

獨立軍團一般包含侍大將、槍大將、鐵炮大將、足輕大將、弓大將以及其下的兵吏、兵丁組成,獨立軍團中的各個作戰分隊之間也有使番負責聯絡。

二、本陣

1.總大將。總大將坐鎮本陣,為全軍最高統帥,類似現代司令員一職。戰國大名本人出陣之際,自動成為全軍的總大將,如果大名本人年老、年幼或者生病不宜出陣之際,一族中的重臣便代替其出陣成為總大將。戰國初期,戰役的規模一般很小,參戰雙方兵力只有幾百數千,在較小規模的軍勢中,總大將一人便可使軍隊調度自如。但是,經過數百年的混戰,不斷的兼並,逐漸形成了一些占據一國乃至數國的強大家族,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動員一、兩萬人參加的大型合戰日漸頻繁,甚至在戰國後期出現二、三十萬的龐大軍團,於是建立一個效率高、職責明的指揮首腦機關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這直接導致了本陣的形成和規模的擴大。

2.副將。本陣中有副將,一般是由總大將的親族擔任,輔佐主將,類似現代副司令員一職。不用多說。

3.軍師。軍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負責出謀劃策,手握軍配,觀星象、占陰陽、算成敗,一副諸葛亮、劉伯溫在世的模樣。戰國歷史上著名的軍師有太田道灌、雪齋、山本勘助、山中鹿介、立花道雪、鍋島直茂、安國寺惠瓊、片倉小十郎、島左近、直江兼繼、真田幸村、本多正信等人,有時間我會專門寫一個《日本戰國名軍師列傳》系列文章,所以這里就不詳說了,先吊個胃口。

4.佑筆。本陣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文職人員,名叫佑筆,又稱執筆,相當於我國古代歷史上的書記、文書之類,也就是現在的秘書類型的角色。他的主要工作是做會議記錄,起草各類書狀(包括功名狀、感狀等),還保管著總大將的花押(印章)。

5.軍奉行。軍奉行負責按照總大將的授意調動部隊、指揮作戰,類似於現代的總參謀長。軍奉行手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兵糧奉行、小荷馱奉行聽他指揮,對他負責,類似於現代的機關各部門首長。我主要來說說軍奉行這一役職。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職制分工加快發展的時代,很多專門的職責被劃分出來,根據當時文書、記錄的記載,有普請奉行、寺社奉行、檢地奉行、船奉行、公方奉行、藏奉行等,分別管理修建、宗教、土地、海上交通、外交、經濟等各項事務,由於戰爭的關系,當然也劃分出專門的軍奉行掌管征討事宜。由於攻防戰守關繫到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所以軍奉行位列奉行之首。根據大致成書於江戶時代中後期的《武家名目抄》的解釋,軍奉行是「總裁軍中一切,擔當軍國大任」。《保元物語》中的源為朝、《盛衰記》中的平知康,還有《平家物語》中的源義經都是軍奉行,雖然那個時候軍奉行還不是常設之職,而且名稱還叫作尚軍奉行,但其職責和戰國時代想必也沒有太大的出入。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越前的戰國大名朝倉氏制定的《朝倉孝景條》中對軍奉行這一職務做了特別的規定。按照規定,軍奉行由得力的侍大將中選拔,出陣之際職掌軍配,幫助總大將指揮全軍。

與軍奉行相類似的職役是武者奉行,這一名稱出現在後北條氏、武田氏的資料中,也出現於《武家名目抄》中。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在不同的家族中,有軍奉行這一役職的就沒有關於武者奉行的記載,反之亦然。由此推斷,我覺得所謂武者奉行其實就是軍奉行的不同稱呼吧。

6.軍奉行屬官。軍奉行手下的弓奉行、槍奉行等作戰兵種主官,都不多說,我要多說幾句的是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等後勤部門主官。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化以及戰爭時間的長期化,參戰士兵的兵糧、弓矢、彈葯、被裝等輜重給養的輸送和存儲就變得越發地重要起來,甚至到了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程度。相應地,一系列以為戰爭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為職責的奉行職位就設立起來,並逐漸完善成熟起來。小荷馱奉行的主要職責是後勤物資的運輸,只要能夠將各種物資由後方運達前方就算完成了任務,當然這個差使也不是容易當的,被征調來當民工的農民時常集體逃跑,而如果不能將軍需物資及時送達戰場是會被砍掉腦袋的。兵糧奉行負責兵糧的籌措、囤積以及糧倉的維護管理,責任自然也十分重大。此外,有的家族還設有兵站奉行,例如武田家、後北條家等,歷史上最出名的兵站奉行當屬豐臣秀吉麾下的長束政家了,相信聯盟中沒有幾個朋友不知道這個人的名字吧?

7.軍目付。軍目付就像總大將的眼睛,是「軍陣監督者」,負責監督全軍將士的行動,對於違反軍紀者、私通敵方者和臨戰退縮者堅決取締,類似於現在的憲兵或者軍事警察。在蒲生氏軍中對軍目付有一個非常特別而生動的稱呼--大橫目,也許,在一般人看來,軍目付成天到處糾察軍兵,一副橫眉冷對的樣子吧。笑。

除了糾察違章違紀之外,軍目付還有一個職責是記功。戰場上看到誰又討取了敵將的首級、誰又立下了什麼功勞都要記錄下來,報告給總大將和軍師。戰斗結束論功行賞的時候,由立功者自己申報,然後同軍目付的記錄進行對照,如果屬實就對其戰功予以確認,才能夠進行封賞。

8.使番。使番就是傳令兵,遂行傳達命令給下級、友鄰部隊和傳達我方意見給敵方知曉兩個方面的任務。信息傳遞的順暢、及時、准確有利於確保各部隊的協調一致行動,提高整體協同作戰能力。同時,如果能夠成功寢返敵軍,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更是減少我軍消耗,達到戰略目標的上策,所以使番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積極地進行勸降工作。

電影裡面經常出現這樣一個鏡頭--一名使番騎馬飛奔,結果被敵軍埋伏的絆馬繩絆倒,活捉,搜出重要情報文書。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重要機密事務都是口授給使番的,然後由使番抵達目的地後親自口述。這幾乎是當時的通例,而且以武士對主家的忠誠,即使被捕也不見得能審問得出什麼,所以,前面所說電影裡面的情節在當時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使番還有特別的標志,比如武田家的使番背後有三面小靠旗,德川家的使番背後有一面「五字」靠旗,這些都是眾人皆知的了。

9.物見番頭。日語中的專有名詞有的非常形象,比如這個物見就是觀察、偵察的意思。而物見番頭就是偵察分隊的首長,負責偵察敵軍的動靜以及地形、戰況等,及時為本陣參謀團提供有用的情報。

10.馬回。馬回為本陣警衛力量,負責本陣指揮機關的安全,類似於現代的機關直屬警衛隊。根據記載戰國大名軍團編成的《陣立書》的記載,馬回眾主要是由總大將的直臣團構成,是最忠誠的部隊。馬回眾中最有名的當數織田信長的赤幌眾(赤母衣眾)和黑幌眾(黑母衣眾),後來成為「加賀百萬石」的前田利家當初就是以赤幌眾起家的,而名將佐佐成政和河久秀隆則是黑幌眾出身。後來,豐臣秀吉也仿照信長的赤幌眾和黑幌眾成立了自己的警衛部隊--黃幌眾。家康軍中,馬回被稱為旗本,由神原康政、本多忠勝、鳥居元忠等一大批名將率領的家康的親衛隊--「旗本先手役」作為德川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精銳部隊屢次在戰斗中擔當突擊隊。

11.其他。本陣中還有一些保障人員,主要有太刀持小姓、大馬印持、小馬印持、本陣旗持、旗差、太鼓、法螺貝、祈禱僧、葯師等,主要就是負責為總大將攜帶武器旗印、指揮作戰、祈禱勝利和療傷治病之類。

三、獨立軍團

1.侍大將及其軍團

侍大將是獨立指揮一支部隊的領導,以前一般是出戰之前臨時由家臣中選擇信賴者委任,是一個臨時職務,戰前授予,戰後削去。後來隨著戰亂狀態的恆長化,這一臨時職務逐漸成為了常設職務。前面說過,侍大將獨立領導一軍遂行作戰任務,其麾下部隊有統一的旗印,甚至連鎧甲的顏色也有統一的要求。關東後北條氏的「五色備」就是典型,其軍團鎧甲分為紅、白、青、黃、黑五種顏色,編成五隊,獨立或協同作戰,想想紅彤彤的或黑壓壓一大片沖擊的情景吧,對敵軍也有一種心理上的巨大震懾力。眾所周知,德川家康手下「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就以其麾下赤備聞名。作戰之前,總大將會從侍大將眾人中挑選前鋒(先手)、後衛(殿軍、後詰)等,侍大將中的重臣還可以擔任旗頭,緊急情況下(如與本陣聯絡中斷等)可以率領其他侍大將軍團作戰。史料記載,三河時代的德川家康軍就有東西兩名旗頭,其家臣團組織如下:

a.旗本:

旗本先手役--神原康政、本多忠勝、大久保忠世、鳥居元忠、植村家存、大須賀康高

馬回眾

b.西三河旗頭--石川數正(家成之侄,岡崎城主)

松平一族--松平親乘(大給城主)、松平直勝(佐佐木城主)、松平信一(藤井城主)、松平重吉(能見城主)、松平家吉(吉良東條城主)

城持眾--酒井正勝(西尾城主)

家康直臣--內藤家長、平岩親吉、酒井忠利、島田平藏、鈴木信愛、鈴木喜三郎

c.東三河旗頭--酒井忠次(吉田城主)

松平一族--松平忠正(櫻井城主)、松平親俊(福釜城主)、松平伊忠(深溝城主)、松平清善(竹谷城主)、松平家忠(形原城主)、松平康忠(長澤城主)、松平景忠(五井城主)

城持眾--本多廣孝(田原城主)

國眾--鵜殿康孝、牧野康成、菅沼貞通、西鄉正勝、奧平貞能、戶田忠重

以侍大將為中心的獨立軍團是大名家軍團編成的基本單位,其下的足輕大將統領全隊足輕,弓大將統領全隊弓兵,槍大將統領全隊槍兵,鐵炮大將統領全隊銃兵。足輕大將這一稱謂出現在武田信玄軍中。根據《甲陽軍鑒》中《武田法性院信玄公御代物(日本漢字,心字底)人數之事》的記載,信玄軍中共有足輕大將十三人。此十三人中,武藤喜兵衛昌幸麾下有騎兵15人,足輕30人。後來以騎兵戰術聞名的真田幸村、信之兄弟之父真田昌幸也名列足輕大將名薄之中。

2.游勢。游勢也就是游擊隊或者別動隊,採用的是諸如破襲、伏擊、夜襲等戰術擾亂敵方補給線、支援戰斗的小股分隊,一般由土豪以及自願參戰的浪人甚至於想借機撈一把的強盜山賊組成。由於人數少、規模小,故而對戰爭的勝負並沒有決定作用,但是由於其行動迅速、戰法靈活,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也會使得被他纏上的目標傷透腦筋。

㈣ 日本戰國是怎麼回事

日本戰國
日本戰國簡史
日本戰國歷史可與中國戰國相比擬.各地大名林立,為爭奪霸權攻伐不休.而且也是′無義戰′. 其間人名地名繁多,大戰小戰難以數計.不過,從地區劃分講也許更 容易了解其中形勢.
現在的日本可分為四部分:由西南向東北依次為九州,四國,本州和 北海道.戰國時的九州,四國與現在所稱相差不大.北海道則因其地處偏遠,戰國史中少有涉及.而本州則是四方征伐的中心.以京都為中心。當時的本州共分為中國,近畿,東海,北陸,關東,東北六個地區. 近畿以當時國都京都為中心,包括京都,奈良以及以後豐臣的大坂.其 西部與中國地區相鄰.近畿地區東部南與東海地區(後來的織田信長憑借這個有利條件,控制京都,挾天子以令諸侯)為鄰,北與北陸地區接壤. 東海,北陸東與關東地區為鄰.而關東與北陸又東鄰東北地區. 室町幕府統治一百多年後開始衰落.各地強有力的大名紛紛自立為政. 一般以1467年(應仁元年)為日本戰國的起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大坂夏之戰,攻滅豐臣秀賴統一日本為止共148年的歷史.
戰國前期的大戰多集中與中國地區與京畿地區.一般是傳統意義上控制京畿的戰爭.參與者多為近畿地區而且在京都有相當勢力的大名. 從十六世紀初北條家爭奪關東霸權開始戰爭中心東移至東海關東,北陸
地區.而這一時期也是日本戰國人材輩出的時代. 其中以關東的北條氏康,越後(屬北陸地區)的上杉謙信,甲斐(東海地區)的 武田信玄之間為爭奪關東,信濃等地的霸權的戰爭為代表. 而東海地區因為有甲斐的武田信玄,尾張的織田信長和後來統一日本的三河德川家康而成為戰國時期的英才發源地. 武田信玄經過多年戰爭擊敗苦主上杉謙信及北條今川等大名奪取駿河信濃等地,成為當時最強的大名.後來武田受沒落將軍足立義昭之命進軍京都,途中 在三方原一戰(1572年)大敗德川家康,令織田信長坐立不安.但其後因病突然撤軍,功敗垂成.信玄死後,其子勝賴才具不足,長滌之戰敗於織田德川聯軍.甲斐從此走向衰落. 武田死後不久,其死敵上杉謙信也病死.至此,戰國的重心轉向織田一系.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諸侯)之一,與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一時瑜亮,一生傳奇頗多。
在狹桶間合戰中,他在暴雨中高唱著 「人間五十年,宛如夢幻,天下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以四千兵馬奇襲今川義元的四萬軍隊,並砍下今川的首級。他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史上大量運用火器的領主,在長筱一站中,用鐵柵欄後的三千鐵槍擊潰武田家號稱無敵的五萬鐵騎兵。 織田與德川家康結成同盟,史稱「清州同盟,」統一 尾張、美濃後把主城從清州城移至美濃稻葉山城,並將稻葉山城 改名為「岐阜」城,取周文王鳳鳴岐山,一統天下之意。 而後開始推行「天下布武」的策略,要以武力統一全國。 在滅掉越前朝倉氏、近江淺井氏並流放足利義昭(幕府),擊敗毛利水軍之後,完全控制了中部。 正當義氣飛揚的他准備攻打西部的毛利時,他的大將明智光秀,因憎恨信長斬首武田人質而迫使武田殺了光秀的母親,也因為不堪信長的羞辱和猜忌, 起義包圍了他下宿的本能寺,信長不願被擒,於是自焚而死。信長被人認為是明君,也是魔鬼。他有溫和大度的一面,也有常人無法理解的殘忍奸惡的另一面。這個自稱為「第六天魔王」的人給後世留下了多少的憎惡和嚮往。
信長的時代是日本崇尚中國文明的時代,也是日本開始引入西方技術的時代。武田家出了熟讀孫子兵法的信玄,高舉著的「風林火山」(來自孫子兵法的疾如風,靜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而他終身的對手信長卻是熱衷西洋文化,購置火槍鐵炮,和用鐵甲船來對付他的敵人。相傳他一度身穿和服,卻批著西班牙海軍的斗蓬戴著羽毛帽招搖過市。 我們也許可以從當時的詳細記錄的禮儀和戰史中體會到不少讓國人感嘆和共鳴的感受吧。 織田信長在武田信玄死後立即消滅忠於足利氏的淺井朝倉兩大名,接著放逐足利義昭.室町幕府至此終結.
此後,織田擊敗武田軍並且逐漸控制近畿,東海地區,成為日本實際的掌權者.接著織田信長派羽柴秀吉進攻中國地區最強的大名毛利輝元.雙方在相持階段時突然傳來織田大將明智光秀火燒本能寺(1582年),織田信長死難的消息. 織田信長築安土城自居,故其統治時期被稱為安土時代. 羽柴秀吉立即與毛利輝元議和,回師平叛.其後,羽柴秀吉擊敗柴田勝家(1582).次年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後與德川家康議和,鞏固了他對近畿,東海地區的統治.在後來的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後基本統一日本南部.
1590年,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攻滅北條氏政,統一關東地區.為鎮撫關東各大名的勢力,豐臣秀吉將德川家康改封到關東.為後來德川稱雄埋下伏筆.同年,豐臣秀吉擊敗伊達政宗等奧州諸大名聯軍,征服東北地區.至此,日本統一.
為實現其定都北京的野心.1592年豐臣秀吉下令侵朝.明派軍隊援助朝鮮. 經五年戰爭後,形勢逐漸對日軍不利.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遺命從朝鮮撤軍. 豐臣秀吉築大坂城.其統治時期稱為桃山時代. 豐臣秀吉死後,其家臣分裂為近江,尾張兩派.一直韜光養晦的德川家康乘機聯合尾張一派,在關原之戰(1600年)中消滅西軍,豐臣一系勢力大衰.
德川稱雄日本並於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了江戶幕府統治. 為最終奠定德川家長久統治的基礎,德川家康在自己死前兩年內發動大坂冬和大坂夏之戰. 大坂夏之戰(1615年)中德川軍攻陷大坂,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自殺身死.忠於豐臣的家老武士幾乎全部戰死.顯赫一時的豐臣家被消滅. 德川受封江戶(現東京),其政權稱江戶幕府. 至此,日本最終統一.戰國時代結束,進入江戶幕府時代

日本戰國大名簡譜
織田信長(1534~1582):絕世無雙的豪雄,被譽為戰國「風雲兒」,安土時代之開創者。幼名吉法師,繼承其父信秀為家督後很快統一整個尾張。1560年於在狹桶間合戰中,在暴雨中高唱著 「人間五十年,宛如夢幻,天下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攻破今川義元,聲名大噪,繼與德川家康結盟,擊滅美濃齋藤氏,移居城於岐阜,確立「天下布武」的雄心,他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史上大量運用火器的領主。1568年奉將軍足利義昭入京,不久二人交惡,他與義昭號召組織的「信長包圍網」廝殺數年。1571年火燒聖山比睿,向寺社守舊勢力宣戰;1573年破淺井、朝倉,放逐義昭;1575年於長筱用新戰術大破武田騎兵;1576年築安土城;1577年開始向關西進軍。後因前往增援圍攻高松城的部將羽柴(豐臣)秀吉,途經京都本能寺,家臣明智光秀叛亂,他不願被擒,於是自焚而死。信長被人認為是明君,也是魔鬼。他有溫和大度的一面,也有常人無法理解的殘忍奸惡的另一面。這個自稱為「第六天魔王」的人給後世留下了多少的憎惡和嚮往。
武田信玄(1521~1573):幼名太郎,元服後取名晴信,父親為甲斐領主武田信虎,母為大井氏。1541年,他追放父親而自立為家督,逐漸成為戰國第一兵法家,以孫子四如真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為軍旗,擁有強大的騎兵團——赤備。勢力最盛時領有甲斐、信濃和駿河的全部或大部,以及上野、飛驒、美濃、遠江、三河各一部分。曾在信濃川中島地區多次與上杉謙信激戰,1568年南下攻滅今川氏真,1572年於三方原大破織田、德川聯軍,趁勢西上,不久病死於信濃駒場。
上杉謙信(1530~1578):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元服後取名平三(一說為喜平二)景虎,後繼承關東管領上杉姓氏,先後改名為政虎和輝虎。1548年,擊敗長兄長尾晴景而成為越後國春日山城主。他是戰國第一勇將,自稱戰神毗沙門天王的化身,以「毗」字為軍旗,亂「龍」為沖鋒信號,擁有天下無敵的騎兵隊。曾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一帶激戰十二年,勢力最盛時領有越後、越中、佐渡、能登、下野及部分信濃國,人稱「越後之龍」、「北陸守護神」。後於上京途中因腦溢血而死。
北條氏康(1515~1571):戰國大名,後北條家第三代當主,關東真正的實力人物,政戰兩道之奇才。 1546年河越夜戰,他以八千兵襲破十倍於己的關東聯軍,從而代兩上杉氏確立了關東支配體制。後又為抵抗上杉謙信的關東攻略與牽制武田信玄的駿河侵攻,而與兩雄多年鏊戰,始終屹立不倒。
毛利元就(1497~1571):安藝小領主出身,後成為中國地區(指日本本州山陰、山陽兩道)第一戰國大名,無雙的智將。1523年繼承家督之位,在西邊尼子和東邊大內兩大勢力間縱橫捭闔,逐漸擴充勢力。 1540年擊敗尼子晴久,歸屬大內,其後讓次子元春繼承吉川家、三男隆景繼承小早川家,確立了統一安藝的兩川體制。1455年,在嚴島擊破叛亂弒主並掌握大內實權的陶隆房(晴賢),繼而又消滅尼子氏,威震關西。
今川義元(1519~1560):通稱三河守、治部大輔,駿河領主,悲劇性的一代梟雄。1536年代兄氏輝為家督,在太原崇孚(雪齋)的輔佐下,完成了與武田氏、後北條氏的三國聯盟。勢力最盛時領有駿河、遠江和三河,聲名卓著,兵強馬壯,一心取將軍足利氏自代之。但在西進的途中,不幸於桶狹間為織田信長乘大風雨之勢攻入中軍而戰死。
齋藤道三(?~1556):賣油郎出身,因精於槍術而得仕長井家,起名新九郎利政。後篡取長井氏,改名規秀,再篡取長井之主家、美濃守護代齋藤氏,改名秀龍,法號入道道三。他是戰國第一陰謀家,詭變無常,人稱為「蝮」。1552年追放守護土歧賴藝而掌握美濃國,南下與尾張織田氏爭勝。後為其子義龍攻殺於長良川畔。
淺井亮政(?~1542):通稱新三郎、備前守。淺井氏是北部近江淺井郡丁野鄉附近的土豪,到亮政時急速抬頭,趁近江守護京極氏內亂之機,與國人一揆相勾結,驅逐京極、擴展勢力,以小谷為居城。後因遭到南近江六角氏的壓迫,而與越前朝倉氏結盟,形成獨立領國,成為戰國大名。
淺井長政(1545~1573):近江戰國大名,因家臣反對其父久政的與六角聯姻政策,而被擁立為當主,英武善戰,勇名響徹京畿。後娶織田信長之妹市姬為妻,借道於信長,並轡入京勤王。因信長攻擊淺井氏世交越前朝倉氏,長政在久政與重臣的脅迫下被迫攻擊信長,1570年戰敗於姊川,三年後居城小谷落城,他剖腹自盡。
宇喜多直家(1529~1581):備前豪族三宅氏的分支,領有兒島,又稱為宇喜田或浮田,先後侍奉守護赤松氏和守護代浦上氏。直家是戰國時代僅次於齋藤道三的陰謀家,數十年未經一戰,全憑聯姻和暗殺獲取地盤,最終擊敗主家,完全支配備前、美作二國。織田、毛利對戰時,他及時倒向東軍,病歿前託孤於織田軍大將羽柴(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1537~1598):俗稱豐太閣,原名藤吉郎,戰國第一奇男子,桃山時代之開創者。尾張中村農民出身,仕於織田信長而稱木下姓,在政戰兩道累功而成為大將。1573年受封近江長濱,改名為羽柴秀吉。後受命征討毛利氏,水淹高松城,得到信長自殺的訊息後火速趕回,於山崎消滅明智光秀為故主報仇。繼而在清州會議上取得織田家主導權,又擊敗織田宿將柴田勝家、瀧川一益、佐佐成政等而取得織田氏的天下。再先後攻滅後北條,臣服德川、毛利、、長宗我部、島津等,終於結束戰國亂世。他自己得天皇賜姓豐臣,官居關白,退位後稱為"太閣"。後因侵略朝鮮失敗而羞憤病死。
德川家康(1542~1616):幼名竹千代,元服後稱元信或元康,三河岡崎領主松平廣忠之子,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幼年先後在尾張和駿河做人質,桶狹間之戰後恢復故土三河,與織田信長結盟,攻取今川的遠江領地。1582年武田滅亡後而得到駿河,並暗中取得甲、信二州的統治權。1584年小牧、長久手之戰後臣服於豐臣秀吉,為五大老之首,移鎮北條故地關東八州,以江戶為首府。秀吉死後,他利用文吏、武將二派之爭,於關原之戰擊敗文吏派而擴大了影響,終於成為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大坂冬、夏兩戰滅亡豐臣氏後,完全統一日本,後世尊稱為「神君」。
朝倉孝景(1428~1481):幼名小太郎,又名教景、敏景,法名英林宗雄,通稱彈正左衛門尉。朝倉氏原為但馬國日下部氏,1333年朝倉廣景在丹波舉兵擁護足利尊氏,後從屬於越前守護斯波高經。孝景趁斯波氏內亂,勾結守護代甲斐常治,驅逐斯波義敏,擁立斯波義廉,略取河口·坪江庄。應仁之亂時,他先參加西軍,又轉向東軍,1471年成為越前守護,將本處從黑丸城轉至原甲斐氏統治的一乘谷城,支配整個越前,成為戰國大名。留下著名的家訓《朝倉孝景諸條》(或名《朝倉敏景十七條》、《朝倉英林壁書》)。
朝倉義景(1533~1573):朝倉孝景(不是又名敏景的那個孝景)之子,越前的戰國大名。因為仰慕京都文化,而將之引入越前,並與明朝開展貿易,使領內日益繁榮。長時期與北陸各國的一向一揆作戰。足利義昭曾逃到一乘谷城,請求他出兵攻擊三好未得明確答復,而南依織田信長。義景遂與信長對立。1570年,朝倉、淺井聯軍在姊川被織田、德川聯軍擊敗;1573年信長攻克一乘谷,他自焚而死。

居合刀「柳生存」圖
部分武將簡普
柴田勝家(?~1583):通稱權六、修理亮,尾張織田家的譜代重臣。在信秀死後,曾一度擁立信長之弟信行叛亂,兵敗後因作戰勇猛而被饒恕。此後在信長麾下屢立戰功,成為家臣團的領袖。淺井家滅亡後,他得娶信長之妹市姬,並被任命為北陸探題,主導對越前本願寺勢力和越中、越後、能登之上杉勢的侵攻,居城在北之庄。本能寺之變後與羽柴秀吉對立,1583年在賤之岳戰敗,退回居城,點燃儲存在天守閣內的炸葯而自殺。
丹羽長秀(1535~1585):通稱萬千代、五郎左衛門、越前守,十五歲即出仕信長,逐漸成為與柴田勝家並列的股肱之臣。1563年與信長養女結婚。1571年姊川會戰後初封為近江佐和山城主,1575年賜姓惟住。本能寺之變時,他正在攝津末吉作平定四國的准備,聞報火速東進,與羽柴秀吉合兵,於山崎擊敗明智光秀。清洲會議附和秀吉,受封若狹一國與近江高島、滋賀二郡。勝家失敗後,改封越前與加賀的能關、江沼二郡,主城移至北之庄。不久病死。
前田利家(1538~1599):通稱犬千代、孫四郎、又左衛門尉、築前守,織田家臣前田利昌之子。十四歲仕於信長,七年後因斗毆殺死信長最寵信的侍童愛智十阿彌而被迫流亡。1561年復歸,1569年繼任為屋張荒子城主。1575年與佐佐成政、不破光治共領越前府中十萬石封地,作為柴田勝家的與力(副將),人稱「府中三人眾」。利家素與秀吉交好,賤之岳合戰因為他的倒戈使勝家大敗虧輸,最終滅亡。豐臣政權建立後,被任為五大老之次席,以制約德川家康,並且官至從二位權大納言。
細川藤孝(1534~1610):號幽齋、玄旨,通稱兵部大輔,精通和歌的儒將,曾著《百人一首抄》,並傳下家集《眾妙集》。父親是三淵晴員,他作為細川元常的養子繼承細川家,服侍將軍足利義輝。義輝被殺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但最終與其決裂而服從信長,受封丹後田邊城。本能寺之變後,拒絕親家明智光秀的勸誘,投向羽柴秀吉;秀吉去世又主動倒向德川家康。1600年關原合戰時指使其子忠興加入東軍,從而保住了基業。
瀧川一益(1525~1586):通稱久助、左近將監,近江人。出仕信長後,在伊勢攻略戰中屢建奇功,成為尾張蟹山城主。1574年鎮壓長島一向一揆起義,受封北伊勢,居城長島。1582年3月,信長攻滅武田氏後,一益得到上野全國與信濃山縣、佐久兩郡,主城廄橋,並繼任關東管領,以對抗小田原後北條氏。本能寺之變發生,部屬離心,他在神流川大為北條氏政所破,逃歸長島。清洲會議中依附柴田勝家,並於其後參加了小牧、長久手之戰。德川家康臣服秀吉後,他被迫出家,死於越前。
池田恆興(1536~1584):通稱勝三郎,紀伊守,入道名為勝入,野史或誤作信輝。父名恆利,母親是信長乳母養德院,因此頗受信長寵信。1580年攻克叛將荒木村重的花熊城,因功得到攝津一國,後與羽柴秀吉合兵攻滅明智光秀,清洲會議時得與柴田、丹羽、羽柴並列為織田家四大宿老,受封美濃大垣13萬石。1584年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請使偷襲三河,被德川家康識破,與長子池田元助均中伏戰死。
九鬼嘉隆(1542~1600):通稱左馬允、大隅守,外號「海賊大名」。出身紀伊牟婁郡九鬼浦的豪族,熊野水軍之一黨,出仕北畠家為志摩鳥羽城主。1568年拜謁上洛途中的信長,正式成為織田家中一員。1574年在伊勢浦造大安宅船十餘艘,幫助攻滅長島一向一揆。1578年又受命建造鐵甲船,當年11月木津川口海戰中摧毀毛利水軍的主力。豐臣秀吉侵朝戰爭中,亦擔任水軍指揮,被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在全羅道安骨浦擊破。關原之戰中參加西軍(其子守隆則參加東軍),兵敗自殺。
佐佐成政(1535~1588):通稱內藏助、陸奧守,父名盛政。自稱為室町名門佐佐木氏的分支,信長黑母衣眾大將,參加過朝倉討伐戰、長篠之戰、本願寺一揆攻擊。1575年成為北陸探題柴田勝家的副將,與前田、不破並稱「府中三人眾」。勝家敗亡後,他堅守越中,與織田信雄、德川家康相結合,對抗羽柴秀吉。1585年戰敗投降,1587年受封九州肥後一國。翌年,因鎮壓農民暴動不力等借口被迫在攝津尼崎切腹自盡。
石田三成(1560~1600):初名三也,通稱佐吉、治部少輔,織豐時代的政治奇才。父名正繼,近江人,三成幼年出家,傳說因為奉茶得法而被路過的羽柴秀吉收為侍從。此後參加了賤之岳合戰,因功升為奉行。他長時間主導羽柴·豐臣家的內政、軍事後勤,以及佔領區政策的規劃。豐臣政權建立後,成為五奉行之首,1591年封近江佐和山二十一萬石,推進太閣檢地。在侵略朝鮮的戰爭中,一度被任命為軍監,與加藤清正等武將派產生矛盾,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即利用此一矛盾,在1600年關原合戰時將其擊敗。他逃亡被擒,斬首於京都六條河原。
明智光秀(1528~1582):通稱十兵衛,美濃土岐氏支族明智家的當主。原侍奉齋藤道三,道三亡後,幫助足利義昭聯絡織田信長並最終仕於信長。1568年信長上洛後,光秀負責京都地區的民政管理,以及與公家、各寺社的交涉。1570年開始參加對越前朝倉氏的征討,1571年被封為近江坂本城主。1573朝倉氏滅亡,他與瀧川一益共同支配越前國。1575年賜姓惟任,任日向守,同年作為丹波侵攻的先鋒,活躍在第一線。1579年完全支配丹波國,居城移往丹波龜山城。1582年6月2日發動本能寺之變,逼死主君信長,其後壓制京畿,得到征夷大將軍的頭銜。同月13日在山崎被羽柴秀吉所敗,逃亡途中,在山城國小栗棲地方被狩獵落難武士的農民所殺。
明智秀滿(?~1582):民間傳說中訛為左馬助光春。原名三宅彌平次,是明智光秀的女婿。光秀平定丹波後,他被封為福知山城主。1582年本能寺之變時擔任先鋒,其後奪取並守備安土城。當得到光秀在山崎戰敗的消息以後,秀滿逃歸近江坂本城,然後自殺。
明石守重(?~1618):通稱掃部、全登,大坂七將星之一。原為宇喜多家臣。1595年信奉天主教。1600年關原合戰時跟隨宇喜多秀家與東軍作戰,非常勇猛;戰敗後逃往築前國秋月領潛伏。1614年進入大坂城,被委以重任;1615年大坂夏之陣中奮戰敗北,在各地流浪潛伏三年後死亡。
淺野長政(1547~1611):初名長吉,又名彌兵衛尉,尾張人。父名安井重繼,他入贅給土岐氏支族淺野長勝,才改姓淺野,與豐臣秀吉是連襟關系,受到重用。先封為若狹小浜城主、京都所司代,侵朝戰爭時任軍監。1593年增封甲斐二十二萬石,成為五奉行之一。後與石田三成對立,蟄居武藏府中。關原之戰中從屬於東軍,戰後,其子幸長受封紀伊三十七萬石,他自己領了常陸國真壁、築波地方的五萬石封地養老。
淺野幸長(1576~1613):淺野長政之子,曾向稻富一夢學習炮術,成為名將。侵朝戰爭中指揮蔚山防守,受到好評。關原之戰中作為東軍的先頭部隊攻克岐阜城,因功成為紀伊藩三十七萬六千五百石的藩主。其弟長晟則在大坂之陣後,領有廣島藩四十二萬六千五百石。
朝日山乘(?~1577)日蓮宗僧人,傳說出自出雲國朝山氏。關於山乘的事跡,歷來文獻存在相當多的疑點,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經被織田信長登用,負責內里的修築和對長州毛利氏的外交交涉。因為反對基督教的布教,他曾與宣教師弗羅伊士展開過大辯論,後遭到基督教的保護者和田惟政的讒言而被迫隱退。
大太刀「正宗-芝引陣」圖:
關原之戰形勢圖

附錄:日本戰刀
日本刀外形的變遷
彎曲的曲線外形是日本刀的特徵,關於曲線的形狀有這樣的描述:「(這種曲線)是直線極度緊張的表現姿態。」日本刀是從大陸傳來的直刀形式發展起來,日本刀的出現據現有資料考證是在平安時代中期。隨著時代和戰斗形式的改變,日本刀的外形也逐漸地變化著。
平安時代後期~鐮倉時代初期
總體而言刀身較細,刀身從莖到腰元的部分有比較大的反轉。與元幅相比先幅顯著顯得狹窄,具有小鋒的特徵。
鐮倉時代中期
刀身的尺寸變大,元幅和先幅的尺寸差別明顯減少。在刀背的彎曲上,從中部到刀尖部分的彎曲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加強,鋒和中鋒基本上都是「豬首」(一種刃文的風格)的風格。
鐮倉時代末期
外形與鐮倉時代中期的基本上差不多,刀鋒有一點伸長。刀身的尺寸比較細,就刀的全體而言彎曲的程度有一點加強。
南北朝時期
刀身的尺寸變大,風格豪壯。連超過三尺的大太刀都有,為了減輕重量只好在刀身的厚度上動腦筋,通過「棒+木+通」的方式來減輕其分量。這種刀到後來也有將其打磨成刀的情況。
室町時代初期
外形不再是前代長大的樣子,重新回復到了普通太刀的樣式。不過刀的前部的彎曲度增大是當時刀的特徵。當時打刀的製作已經和太刀的製作平行進行了,後來逐漸發展到打刀的製作比較多的情形。
室町時代後期
鐵炮的輸入和訊速普及,使得戰斗形式從個人單挑的戰法轉變成為集團戰。太刀失去了它的實戰作用。長二尺左右,刀刃向上的打刀成為了主流。在刀身的彎曲上以刀尖的部分彎曲為特色。
桃山時代
刀的外形就象是將南北朝時代的大太刀磨去很大一部分的樣子。刀身較寬,元幅與先幅的差別不大,彎曲度較小,刀尖部分較大。出現了慶長新刀。
江戶時代中期
太平之世到來了,日本刀不僅僅因其實用,而且在制度上也成為了武家社會的象徵。彎曲度變小,先幅與元幅相比尺寸略小,突出了中鋒的作用。長度為二尺三寸的作品比較多。
江戶時代末期
復古思想的興起,幕末動亂的開始,使得日本刀的實用性再次顯現出來。刀的尺寸,長度都變得長大,刀鋒也被延長,顯示出強調武力的豪壯風格。在這段時期,製作了很大數量的日本刀。

㈤ 日本戰國時代官職問題

中央官制
律令制下的中央官制以二官八省為基本體制。君主在天皇之下,置有擔當朝廷祭祀的神只官與統括國政的太政官(二官),太政官之下實際的行政置八省分擔。
中國的律令制中,皇帝集權,並在三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輔助皇帝。相對上,日本的律令制(二官八省)是天皇與各省之間代理天皇處事的合議體,特徵是設置太政官。
二官八省以外其他的監察行政組織的弾正台及宮中等負責守衛的衛府(衛門府、左右衛士府、左右兵衛府)由天皇直轄管理(まとめて、二官八省一台五衛府)。此與「官」是指「役所的事物」,與現在的用法「辦公室職員」有所差異。
一、二官
神只官-管理神只祭祀(じんぎさいし)的役所。從太政官獨自的組織,但是受到太政官的控制。
太政官-是統管朝廷的最高機關,相當於現在的內閣
太政大臣(だじょうだいじん):太政大臣是所有官職中最高的官職,可以說是天皇師傅的名譽職位,這一職務是最重要的,因為沒有適任者就不設置的緣故,該官職空缺的時候很多。織田信長死後受到追贈,豐臣秀吉就任關白後也敘任該職。
左大臣(さだいじん):太政官的長官,總裁太政官所有政務、宮中的典禮等,是朝廷事實上的最高責任者。沒有武家敘任過該職,根據秦(中國)的"丞相府"一詞,左右大臣也被稱為左相府、右相府,簡稱左府殿、右府殿。
右大臣(うだいじん):太政官的長官,雖然是次席,但許可權與左大臣相同。當左大臣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出朝或兼任關白時,代行總裁太政官的政務和典禮。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賴都敘任過此職。
內大臣:太政官編制之外的大臣,許可權與前兩者也是一樣。當左右大臣都不能出朝時,代行總裁太政官的政務和典禮。德川家康敘任該職時,被稱為"江戶內府殿",織田信雄、豐臣秀賴也曾敘任該職。
大納言(だいなごん):太政官的首席次官,與大臣共同商討天下政事,討論天皇命令的得當與否,也是傳達上下言語的重職。大臣不在之時代行太政官的任務,豐臣政權下的羽柴秀長(大和大納言)、前田利家、豐臣秀次等敘任此職。
中納言(ちゅうなごん):職務與大納言相同,但不能代行大臣之事,中納言的別稱是"黃門",原本由來是秦的官職,宮門之扉為黃色,此官於門內侍立所致。姊小路良賴曾向朝廷申請未果。
參議:與大臣、納言共同協商政事的官職,是繼納言之下的重職,任用條件相當嚴格。參議的別稱是唐名的"宰相"。足利義輝、足利義昭、北皇具教(參議左中將)等與朝廷親近者敘任該職。
弁官局(べんかん):分左右兩部管理八省的部門。左右弁官局中有大弁、中弁、小弁之職。職務是將上命傳達各省,處理庶務。因為要處理太政官內的一切公文,因此非學問出眾者不能當此職。戰國時代公家多有敘任此職者。
少納言(しょうなごん):擔任天皇的文書的重職.後職權衰落,成為管理天皇的官印的有名無實的官職.
長官: 太政大臣, 左大臣, 右大臣 次官: 大納言, 中納言 判官: 弁官, 少納言
二、八省
內務省:(又稱中務省)侍奉天皇側近,行使詔敕頒行等宮中一切政務,卿由親王擔任,如無適任者即空缺。秀吉的御咄眾宮部繼潤擔任內務卿法印。
侍從是天皇的近侍,職務是進諫天皇的過錯,補其不足。北羽的安東愛季屢屢向織田信長贈送鷹、馬、天鵝等物,在信長的推舉下敘任該職。
長官:內務卿(なかつかさきょう)
次官:內務大輔(なかつかさたいふ)·內務少輔(かつかさのしょう)
判官:內務丞(なかつかさのじょう)
他:侍従(じじゅう)
下設:
中宮職 - 管理後宮相關事務。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がいるときには、それぞれ,置有太皇太後宮職、皇太後宮職、皇後宮職。
左右大舍人寮 - 平城天皇時代左右統合。
圖書寮
紙屋院
內藏寮
縫殿寮
糸所
內匠寮(令外) - 聖武天皇時代設立。
陰陽寮
畫工司 - 808年與內匠寮合並
內葯司- 896年與宮內省之典葯寮合並
內禮司 - 808年與彈正台合並
式部省:擔任文官任免等一般人事的部門,負責調查文官的事務成績,上報太政官,以及指導禮儀等工作。卿由親王擔任。信長的右筆(書記)楠正虎敘任式部卿法印一職。
長官:式部卿(しきぶきょう)
次官:式部大輔(しきぶたいふ)·式部少輔(しきぶのしょう)
判官:式部丞(しきぶのじょう)·式部大夫(しきぶのたゆう)
下設:
大學寮
大學別曹
散位寮 - 896年合並至式部省之內。
民部省:管理地方戶籍、租稅、交通、建設等工作的部門。因為是擔當朝廷的稅收工作,因此是僅次於內務、式部的要職。五奉行的前田玄以敘任民部卿法印,謁見秀吉的松前慶廣擔任民部大輔,秀吉的黃母衣眾青山一重擔任民部少輔一職。
長官:民部卿(みんぶきょう)
次官:民部大輔(みんぶたいふ)·民部少輔(みんぶのしょう)
判官:民部丞(みんぶのじょう)·民部大夫(みんぶのたゆう)
下設:
廩院
主計寮
主稅寮
右弁官局
治部省:處理外交事務、高官的戶籍管理、監督寺社佛閣等處人員的禮儀,也裁判庶民的婚姻訴訟。石田三成敘任治部少輔之事非常有名。
長官:治部卿(じぶきょう)
次官:治部大輔(じぶたいふ)·治部少輔(じぶのしょう)
判官:治部丞(じぶのじょう)
下設:
雅樂寮
玄蕃寮
諸陵司 - 729年升格為諸陵寮。
喪儀司 - 808年與兵部省之鼓吹司合並。
兵部省:管理武官的人事、諸國的兵馬、城池等一切軍務的部門,負責錄用京和地方的兵士,製成名簿。大內義隆敘任兵部卿。
長官:兵部卿(ひょうぶきょう)
次官:兵部大輔(ひょうぶたいふ)·兵部少輔(ひょうぶのしょう)
判官:兵部丞(ひょうぶのじょう)
下設:
隼人司 - 808年由衛門府編入兵部省。
兵馬司 - 左右馬寮に統合。
造兵司 - 宇多天皇時與兵庫寮合並。
鼓吹司 - 宇多天皇時與兵庫寮合並。
主船司 - 廢止。
主鷹司 - 廢止。
刑部省:管理訴訟的審理、判決、刑罰執行的部門,後因為檢非違使廳的崛起,職權旁移,成為有名無實的官職。大谷吉繼敘任刑部少輔一職。
長官:刑部卿(ぎょうぶきょう)
次官:刑部大輔(ぎょうぶたいふ)·刑部少輔(ぎょうぶのしょう)
判官:刑部丞(ぎょうぶのじょう)
下設:
囚獄司 - 検非違使抬頭變得有名無實。
贓贖司 - 平城天皇時與刑部省合並。
大藏省:管理諸官廳的收支、諸國的調(田地課稅)、貨幣、金銀、物價的部門。
長官:大蔵卿(おおくらきょう)
次官:大蔵大輔(おおくらたいふ)·大蔵少輔(おおくらのしょう)
判官:大蔵丞(おおくらのじょう)·大蔵大夫(おおくらのたゆう)
下設:
正藏率分所
織部司
典鑄司 - 光仁天皇時與中務省的內匠寮合並。
漆部司 - 平城天皇時與中務省的內匠寮合並。
縫部司 - 平城天皇時與中務省的縫殿寮合並。
掃部司 - 嵯峨天皇時與宮內省之內掃部司合並,於宮內省設置掃部寮。
宮內省:總管皇室的收支、衣食、雜務等宮中之事,同時也兼管諸國獻上的食料和御料地(皇室直轄領)。
長官:宮內卿(くないきょう)
次官:宮內大輔(くないたいふ)·宮內少輔(くないのしょう)
判官:宮內丞(くないのじょう)
下設:
大膳職
木工寮
大炊寮
供御院
主殿寮
釜殿
典葯寮
乳牛院
掃部寮
正親司
內膳司
進物所
御廚子所
贄殿
造酒司
酒殿
采女司
主水司
冰室
筥陶司 - 與大膳職合並。
鍛冶司 - 與木工寮合並。
官奴司 - 與主殿寮合並。
主油司 - 與主殿寮合並。
內掃部司 - 與掃部寮合並。
內染司 - 與掃部寮合並。
園池司 - 與內膳司合並。
土工司 - 與木工寮合並。
三、職
京職:擔當京的租稅、商業、道路等民政事務以及司法、警察之事的部門,分左右兩部,各自擔當東西兩半。後來因職權移至檢非違使廳而喪失權力。嚮往京的伊達氏、佐竹氏等諸多東北大名自稱京職,陸奧的岩城重隆敘任左京大夫,津輕為信敘任右京大夫。
長官:左京大夫(さきょうだいぶ)·右京大夫(うきょうだいぶ)
次官:左京亮(さきょうのすけ)·右京亮(うきょうのすけ)
判官:左京進(さきょうのじょう)·右京進(うきょうのじょう)
修理職:與木工寮分頭管理宮殿的修理和營造的部門。織田信長上洛之際,為柴田勝家申請了修理亮一職。後來秀吉的家臣蜂須賀正勝敘任修理大夫,青山宗勝敘任修理亮一職。
長官:修理大夫(しゅりだいぶ)
次官:修理亮(しゅりのすけ)
判官:修理進(しゅりのじょう)
大膳職:負責在典禮上分配、調理款待臣下宴席的部門,也負責管理諸國獻上的食物。武田信玄敘任大膳大夫一職。
長官:大膳大夫(だいぜんだいぶ)
次官:大膳亮(だいぜんのすけ)
判官:大膳進(だいぜんのじょう)
四、東宮
春宮坊:負責皇太子飲食起居一切事務的部門。春宮大夫由皇太子命令封職,管理宮殿。下部組織有主膳監、主馬署、主殿署。
長官:春宮大夫(とうぐうだいぶ)
次官:春宮亮(とうぐうのすけ)
判官:春宮進(とうぐうのじょう)
主膳監:負責調理皇太子飲食的部門,主膳正還要負責嘗毒。後因為內膳司兼了其職,遂無敘任者。
長官:主膳正(しゅぜんのかみ)
判官:主膳佑(しゅぜんのじょう)
主馬署:管理東宮馬匹、馬具的部門。秀吉的家臣松野重元敘任主馬首一職。
長官:主馬首(しゅめのかみ)
主殿署:負責東宮掃除、入浴准備的部門。
長官:主殿首(しゅでんのかみ主藏監-廢止
舎人監-廢止
主工署-廢止
主書署-與主藏監合並
主兵署-與主藏監合並
主漿署-與主膳監合並
東宮傅(とうぐうふ)
東宮學士
五、寮
內匠寮:指揮所屬工匠修理宮中器物,管理營造的部門,也負責裝飾典禮時御座的裝飾。
長官:內匠頭(たくみのかみ)
次官:內匠助(たくみのすけ)
判官:內匠允(たくみのじょう)
內藏寮:管理皇室財產運營、收支的部門。山科、高倉兩氏代代出仕內藏頭一職。戰國時代公卿山科言繼為皇室的財政復興四處奔走。
長官:內蔵頭(くらのかみ)
次官:內蔵助(くらのすけ)
判官:內蔵允(くらのじょう)
縫殿寮:負責天皇、皇後衣服的裁縫,以及調查女官品行和盡職態度的部門。秀吉黃母衣眾小野木重次敘任縫殿助一職。
長官:縫殿頭(ぬいどののかみ)
次官:縫殿助(ぬいどののすけ)
判官:縫殿允(ぬいどののじょう)
大學寮:負責學生教育、考試的部門,寮內分六種學科。
長官:大學頭(だいがくのかみ)
次官:大學助(だいがくのすけ)
判官:大學允(だいがくのじょう)
主計寮:管理稅收(調、庸)、朝廷預算、決算的部門。加藤清正敘任主計頭一職。
長官:主計頭(かずえのかみ)
次官:主計助(かずえのすけ)
判官:主計允(かずえのじょう)
主稅寮:管理諸國田稅、米倉收支的部門。
長官:主稅頭(ちからのかみ)
次官:主稅助(ちからのすけ)
判官:主稅允(ちからのじょう)
雅樂寮:負責培養、選拔舞人和樂人的部門。酒井忠世在江戶幕府成立後,敘任雅樂頭一職。
長官:雅楽頭(うたのかみ)
次官:雅楽助(うたのすけ)
判官:雅楽允(うたのじょう)
玄蕃寮:管理寺院、僧尼的名簿,接待外國公使,以及監督在京外國人的部門。久留米的有馬豐氏敘任玄蕃頭一職。
長官:玄蕃頭(げんばのかみ)
次官:玄蕃助(げんばのすけ)
判官:玄蕃允(げんばのじょう)
木工寮:與修理職協力營造、修理宮殿,採集木材、製作工藝品的部門,寮下有諸多工匠。
長官:木工頭(もくのかみ)
次官:木工助(もくのすけ)
判官:木工允(もくのじょう)
馬寮:分左右兩部飼育、訓練從諸國牧場(武藏、上野、甲斐、信濃)集中的宮中馬匹,管理馬具、飼料的部門。足利義昭等歷代將軍都敘任左馬頭一職。馬寮的唐名又稱典廄署。 左、右馬寮 - 桓武天皇時,左右馬寮合並為主馬寮,後來再分為兩級。 內廄寮(ないきゅうりょう)-奈良時代新設,合並自左、右馬寮
。主馬寮(しゅめりょう)-內廄寮與左、右馬寮合並,平安時代廢止
長官:左馬頭(さまのかみ)·右馬頭(うまのかみ)
次官:左馬助(さまのすけ)·右馬助(うまのすけ)
判官:左馬允(さまのじょう)·左馬大夫(さまのたいふ)·右馬允(うまのじょう)·右馬大夫(うまのたいふ)
兵庫寮:負責兵器管理、買賣的部門。 左・右兵庫(ひょうご)-寮格,與內兵庫等組織統合後再改組成兵庫寮 。內兵庫(ないひょうご)-司格,合並自左、右兵庫
長官:兵庫頭(ひょうごのかみ)
次官:兵庫助(ひょうごのすけ)
判官:兵庫允(ひょうごのじょう)
大炊寮:負責典禮、宴會上食物的調理,諸國收獲糧食配給的部門。大炊頭也管理御料地,土井利勝敘任大炊頭一職。
長官:大炊頭(おおいのかみ)
次官:大炊助(おおいのすけ)
判官:大炊允(おおいのじょう)
主殿寮:負責內里(天皇日常生活之所)的掃除、天皇入浴的准備、管理坐輿的部門。
長官:主殿頭(とのものかみ)
次官:主殿助(とのものすけ)
判官:主殿允(とのものじょう)
典葯寮:負責診療、葯園管理的部門。典葯頭一般由長於醫術者擔任,和氣、丹波兩氏代代出仕此職。戰國時代公卿丹波盛直敘任此職。
長官:典薬頭(てんやくのかみ)
次官:典薬助(てんやくのすけ)
判官:典薬允(てんやくのじょう)
掃部寮:負責宮中的清掃,典禮時場所准備的部門。井伊直孝敘任掃部頭一職。
長官:掃部頭(かもんのかみ)
次官:掃部助(かもんのすけ)
判官:掃部允(かもんのじょう)
圖書寮:負責朝廷書籍管理、國史編纂的部門,也擔當佛經、佛像的管理。
長官:図書頭(ずしょのかみ)
次官:図書助(ずしょのすけ)
判官:図書允(ずしょのじょう)
六、司
內膳司:負責天皇飲食的部門。奉膳由高橋、安陰兩氏為長官代代出仕。長官同時還要嘗毒,後來也兼司主膳監的工作。
長官:內膳奉膳(ないぜんぶぜん)·內膳正(ないぜんのかみ)
判官:內膳典膳(ないぜんてんぜん)
市司:監督京市的部門,分東西兩部管理財物和物價,取締違法營商。片桐且元敘任東市正一職。
長官:東市正(ひがしのいちのかみ)·西市正(にしのいちのかみ)
判官:東市佑(ひがしのいちのじょう)·西市佑(にしのいちのじょう)
隼人司:指揮管理隼人族的部門。九州南部(薩摩、大隈)有著被稱為隼人族的異民族,行動迅速,非常勇猛,被特徵為宮城警備。薄田兼相敘任隼人正一職。
長官:隼人正(はやとのかみ)
判官:隼人佑(はやとのじょう)
織部司:紡染朝廷所需染織物的部門。織部燒的創始人古田重然敘任織部佑一職相當有名。
長官:織部正(おりべのかみ)
判官:織部佑(おりべのじょう)
采女司:負責采女挑選、教育管理的部門。采女是服侍天皇、皇後日常生活的女官,從地方郡司、豪族的子女中挑選美貌少女,後來采女從在京諸氏的家中挑選,女官大都生長於京都。至戰國時代,成為有名無實的官職。
長官:采女正(うねめのかみ)
判官:采女佑(うねめのじょう)
主水司:管理飲水、粥、酒、冰窖等物的部門。茶人上田重安敘任主水正一職。
長官:主水正(もんどのかみ)
判官:主水佑(もんどのじょう)
七、彈正台
彈正台:作為中央官職之一獨力於朝廷之外,負責管理風俗,揭發左大臣以下不正行為的部門。後職權為檢非違使廳所奪,成為有名無實的官職。但因為該職有「糾正一切惡徒」的意思,從織田信長開始在武家中一直很有人氣。織田氏代代自稱彈正忠。
長官:弾正尹(だんじょういん)
次官:弾正大弼(だんじょうだいひつ)·弾正少弼(だんじょうしょうひつ)
判官:弾正大忠(だんじょうだいちゅう)·弾正少忠(だんじょうしょうちゅう)
八、衛府
近衛府:分左右兩部護衛天皇,警備皇居內側的部門。天皇行幸之際也作為親兵侍奉。大將是非常重要的官職,極難受任。最上義光敘任左近衛少將兼出羽守,上杉景勝敘任左近衛權少將。
長官:左近衛大將(さこのえたいしょう)
右近衛大將(うこのえたいしょう)
次官:左近衛中將(さこのえちゅうじょう)·左近衛少將(さこのえしょうしょう)
右近衛中將(うこのえちゅうじょう)·右近衛少將(うこのえしょうしょう)
判官:左近將監(さこんしょうげん)·左近大夫(さこんたいふ)
右近將監(うこんしょうげん)·右近大夫(うこんたいふ)
兵衛府:警備皇居外周區域,行幸和行啟之際擔任警備和雜務的部門,也分左右兩部,多任用弓馬嫻熟之士。
長官:左兵衛督(さひょうえのかみ)·右兵衛督(うひょうえのかみ)
次官:左兵衛佐(さひょうえのすけ)·右兵衛佐(うひょうえのすけ)
判官:左兵衛尉(さひょうえのじょう)·右兵衛尉(うひょうえのじょう)
衛門府:分左右兩部鎮守皇居諸門,管理人員、資材進出的部門。行幸之際擔當先導。松永久通敘任右衛門佐一職。衛門又稱金吾,金吾乃辟邪之鳥名。 左衛士府、右衛士府(えじふ)-與衛門府合並後改稱左右衛門府
長官:左衛門督(さえもんのかみ)·右衛門督(うえもんのかみ)
次官:左衛門佐(さえもんのすけ)·右衛門佐(うえもんのすけ)
判官:左衛門尉(さえもんのじょう)·右衛門尉(うえもんのじょう)
隼人司-移交兵部省管轄
中衛府(ちゅうえふ)-奈良時代新設,後來被廢止。
授刀衛(じゅとうえい)-奈良時代新設,近衛府的前身
外衛府(がいえふ)-奈良時代新設,近衛府的前身
九、使廳
勘解由使廳:監察交代國司事務的部門,避免國司利用職權橫行一方。所謂解由,是後任者為向前任者所遞交證明前任者任期中並無租稅等不正行為的證明書,所進行的調查。黑田官兵衛敘任勘解由次官一職。
長官:勘解由長官(かげゆのかみ)
次官:勘解由次官(かげゆのすけ)
判官:勘解由判官(かげゆのじょう)
檢非違使廳:管理京的治安、衛生、民政。職位重要非常,多從家室良好的人物中選拔。起初是檢舉犯人、管理風俗,後也從事訴訟和裁判工作,勢力強大。
長官:検非違使別當(けびいしのべっとう)
次官:検非違使佐(けびいしのすけ)
判官:検非違使尉(けびいしのじょう)
十、藏人所
藏人所:作為天皇的秘書官經常從事宮中的機密文書,從事與太政官的聯絡和宮中庶務的部門。因為天皇向太政官下命令時,手續復雜容易泄密的緣故,故設此職。多從名門子弟和才能之士中選拔,後勢力擴大,也掌握宮中所有的典禮。還有,藏人頭可說是通往上級大臣的階梯。
長官:蔵人所別當(くろうどどころのべっとう)
次官:蔵人頭(くろうどのとう)
他:五位蔵人(ごいのくろうど)·六位蔵人(ろくいのくろうど)
十一、後宮
後宮十二司
內侍司
兵司
蔵司
書司
縫司
膳司
酒司
闡司
殿司(主殿司)
掃司
水司
薬司
十二、家令
家令
十三 、其他主要令外官
修理職- 淳和天皇時,一時期與宮內省的木工寮統一。
齋院司
鑄錢司
齋宮寮 - 齋宮時運作,掌館伊勢太神宮、伊勢神領相關事務。斎宮寮之下置齋宮十二司(舍人司、藏部司、膳部司、炊部司、酒部司、水部司、殿部司、掃部司、采部司、葯部司、門部司、馬部司)。
檢非違使廳
勘解由使廳
谷倉院
藏人所
御書所
一本御書所
內御書所
畫所
作物所
御匣殿
樂所
內豎所
院廳
女院廳
後院(淳和院等)
內教坊
施葯院
崇親院
諸使
諸司
諸所
造寺司
造京司、造宮司
[編輯本段]地方官職
一、地方
太宰府:治理九州地方的部門,擔當國防、外交等九州一切政務。親王敘任名譽性的帥,大貳是實質性的長官。從右大臣菅原道真以來,太宰府權帥一直作為大臣的流罪、左遷之職。築前守護武藤氏自鐮倉以來,代代與少貳氏共同出仕太宰少貳之職。與少貳氏相爭的周防大內義隆為求正當性支配北九州,向朝廷申請其上位的大宰大貳獲得准許。
長官:太宰帥(だざいのそち)
次官:太宰大弐(だざいのだいに)·太宰少弐(だざいのしょうに)
判官:太宰大監(だざいのだいげん)·太宰少監(だざいのしょうげん)
秋田城:為防備蝦夷入侵而在出羽國秋田郡所置之城。開始設秋田城司管理該城,後來出羽介專任城務一職,遂有名無實化,但這一官職仍舊作為武家的榮耀保存了下來。織田信忠攻打美濃國岩村城時因戰功敘任秋田城介。北羽的安東(秋田)氏代代自稱此職。
長官:秋田城司(あきたじょうのつかさ)
次官:秋田城介(あきたじょうのすけ)
二、國司
置於各國的地方官,相當於現在的知事,總管該國的行政、司法、警備等一切政務。長官稱為守,次官稱為(介)上總、常陸、上野三國是親王屬國,因此介是實質上的長官。國司與中央貴族相比地位要低。各國根據人口分成大、上、中、下四類,戰國時代有許多武將自稱國司。
大 國
上総介 常陸介 上野介 大和守 河內守 伊勢守 武蔵守 下総守 近江守 陸奧守
越前守 播磨守 肥後守
上 國
山城守 摂津守 尾張守 三河守 遠江守 駿河守 甲斐守 相模守 美濃守 信濃守
下野守 出羽守 加賀守 越中守 越後守 丹波守 但馬守 因幡守 伯耆守 出雲守
美作守 備前守 備中守 備後守 安芸守 周防守 紀伊守 阿波守 贊岐守 伊予守
築前守 築後守 肥前守 豊前守 豊後守
中 國
阿波守 若狹守 能登守 佐渡守 丹波守 石見守 長門守 土佐守 日向守 大隈守
薩摩守
下 國
和泉守 伊賀守 志摩守 伊豆守 飛騨守 隠岐守 淡路守 壱岐守 対馬守
[編輯本段]番外
這里介紹一些珍稀的官位。
攝政·關白:攝政是代行幼年天皇政事之職,關白是輔佐成人天皇行政事之職。此二職均由當時官位最高大臣兼任。羽柴秀吉做關白近衛前久之養子,從而敘任關白。太閣則是該人辭去關白,其子就任關白的情況下,該人的稱號。
帶刀先生:帶刀是警備東宮的人員,其首領被稱為帶刀先生,多用長於武藝射藝之人。若玩忽職守將立被免職。作為警備關白武官的豐臣三中老之一的堀尾吉晴敘任帶刀從五位下。
琉球守:尼子氏重臣龜井茲矩所稱的官職(原本無此一職)主家滅亡後他成為豐臣秀吉的家臣,在姬路城論功行賞他被授予因幡半國之際,自願渡海攻取琉球。秀吉感動之餘賜一團扇,正面寫著"龜井琉球守殿"反面寫有秀吉的標記。後來茲矩從事朱印船貿易,在長崎試建西洋型帆船,琉球守一職確實很合適其人。
三浦介:最初以相模國三浦郡為大本營的三浦義明被稱為三浦大介,後源賴朝任命義明的次男義澄為三浦介,得以世襲。北條氏滅亡後,該職空缺,奧州的蘆名盛隆向織田信長獻上名馬三頭,蠟燭千支,在信長的斡旋之下敘任該職。
大內介:大內氏的先祖是百濟聖明王的第三子琳聖太子,至周防後被賜予多種良姓。十二世紀中葉,大內氏占據了周防國的要地,被任命為周防權介。以後子孫也代代世襲,被稱為大內介。
靫負尉:北條氏直家臣小川靫負尉(實名不明)所稱官職。靫負尉是衛門尉的別名,衛門府常背負靫(盛箭之筒)警備宮門,因此得名,又被稱為靫負之司。稱此官職者相當之少。

㈥ 日本戰國的戰斗主力是武士還是農民

足輕就是普通步兵 士兵而已武士屬於地主階級 或者直接隸屬於某個將軍在部隊里算是精銳 數量不多 農民軍戰鬥力當然不行 但是經過長期磨練 戰亂 農民軍也會升級為老練的士兵 或者被整編為部隊 戰鬥力就是上升很多 豐臣秀吉的主力部隊是小西行長的直屬部隊 人數大概1萬8千人

㈦ 有關日本戰國歷史的新手問題

1,日本戰國的武士和足輕這兩個階層是可以自由流動的嗎?足輕能否因為立功而晉升武士?武士會不會因為犯錯而降為足輕?
武士類似於騎士.但是如果你想放棄武士改當足輕的話是可以的.不過在當時武士怎麼可能放棄榮耀當足輕呢? 足輕是農民階級.是農民的一種"兼職".就象中古歐洲的騎士一樣,武士是一般步兵的頭領。和騎士制度相同,步兵有機會獲得晉升成為武士。這就會出現像豐臣秀吉這樣的傳奇出現.武士犯了錯嚴重的畫肯定是切復,因為封建領主的道德操守,"降格"一詞根本不在他們的字典里.

2,豐臣秀吉到底是下級武士出身還是足輕出身?
農民出身.他是因為獲得了戰功而成為武士的.當然關於他的出身有很多說法.比如他夫親曾經是武士但後來因為受傷而回家種田,再比如他自稱他自己是母親與公卿的私生子等等.這些根本沒有考證或者是他為自己正名散播的傳言.可信度不高.

3,武士在軍隊當中是集中在一起組成精銳部隊,還是分散到各部隊當中充當足輕的指揮官?

這個不好說,因為考慮到每個大名的具體編制.這個應該算是混編.同中世紀騎士相似.但基本上武士在軍隊中是領導作用.

4,西歐中世紀的騎士階層在戰爭中幾乎全部充當騎兵,而日本的武士階層呢?會不會出現農民等級的人充當騎馬、鐵跑、大筒,而武士反倒是步兵的情況?
不會.由於日本國力有限,軍備不足.所以只有經過嚴格訓練的武士才有馬,火槍,鎧甲等昂貴的裝備.農民則是自立更生.有的農民有從野武士那裡繳獲的戰利品裝備.但是更多的農民只有竹槍. 最後一個問題--武士當然有步兵. 但不是主流.

㈧ 關於日本戰國

福島正則 福島正則(日語假名:ふくしままさのり 羅馬字:Fukushima Masanori 1561年生,是安土桃山時代、江戶初期的武將和大名。稱左衛門大夫,官階從四位下,號高齋,父福島正信,母豐臣太閣秀吉伯母木下氏。幼名「市松」,因為父親福島正信的妻子是秀吉母親大政所的妹妹,因此以 表兄弟的身份出仕秀吉。是秀吉為數不多的親系武將之一。他也被稱作日本戰國第一叛徒,在關原決戰中加入東軍德川家康陣營,被人公認為是勇猛的將軍以及愚蠢和無知的結合體。他的愚蠢導致本家大名豐臣秀賴大勢已去,把天下奪取天下的優勢拱手讓給了德川家。
一生以勇猛的作風聞名天下。一直跟隨豐臣秀吉參加中國征伐和山崎會戰,在賤岳之戰中,天正十一年(1583)的賎ヶ岳之戰中,擊敗了柴田勝家的部下拜鄉家嘉,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平野長泰,脅坂安治,糟屋武則,片桐且元六人奮勇作戰,勇名弘揚天下,被後人稱為賤岳七本槍。形成了豐臣家的作戰主力。而福島正則作為七槍之首,不但所封領地較其他六人多,還被秀吉賜豐臣姓,位列家中一門。於1595年,由於文祿·慶長之役之功,被封於尾張清州城24萬石的大名。秀吉死後,由於文祿·慶長之役時與石田三成等文治派交惡,於1599年與其餘六人襲擊石田三成。正則與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等豐臣家武力派聯合起來對抗石田、小西行長等官吏派。慶長五年(1600),當正則與關西諸將隨家康出戰會津上杉家時,石田三成等在大坂城舉兵,軟禁淺野長政、細川忠幸等武將之妻作為人質,以此要挾。在7月24日的小山會議中,正則公告諸將三成反逆,呼籲與會的眾多豐臣恩顧大名棄妻於大阪,加入東軍。上杉景勝征伐暫時擱置,諸將同仇敵愾討伐三成。做為東軍先鋒東進時,在岐阜城攻略戰立下了大功,斬敵首級二百餘,敵守將柏原彥右衛門戰死。東西軍決戰的關原之戰中仍出任先鋒,破宇喜多秀家,島津義久陣,斬獲敵首級二百五十餘。9月19日奔赴京都擔任警備,23日抵達大阪城。東軍勝利以後,領安芸,備後兩國,石高共計49萬8220石,居城廣島城。大阪之役時正則曾向家康提出出戰請求,被駁回,並被嚴密監視以防其倒戈。故正則不曾參加大阪之役之役。
元和5年,正則被指私自修築廣島城,幕府命其將本丸以外居城悉數破卻,正則不從,僅破卻新築之石垣。幕府遂以法度破壞為名將之改易至陸奧國津輕4萬5000石,後與其子福島忠勝再次被移封至信濃國川中島2萬石5000加越後國魚沼郡2萬石共計4萬5000石。自此正則蟄居與信濃國高井郡高井野邑。元和6年,正則嫡子忠勝亡,越後國2萬5000石遂歸還幕府。正則與寬永元年(1624)7月13日於高井野邑亡,享年64歲。
福島正則(1561-1624)
福島正則,幼名市松,出身於尾張國海東郡花正庄二寺邑,父親是箍桶匠福島市兵衛正信,母親為羽柴秀吉的姑母,因此秀吉在織田家中受到重用被封長濱城後,缺乏血親因緣的秀吉大力提拔自己的親戚以為臂助,如妹夫三好佐治、襟弟淺野長政等直接拉入家臣團,而像福島正則及加藤清正等年幼的後輩則多被其妻寧寧親手扶養,擔任小姓服侍秀吉。
福島正則在隨秀吉遠征播磨時,於攻打三木城之役中熊見川的戰場上初陣立功,得到一百石的領地。天正十年,織田信長亡於部將明智光秀所發動的本能寺之變中,秀吉從中國戰場急轉回攻,以替信長報仇的名義和明智光秀交戰,福島正則在這場結束光秀十二日天下的山崎合戰中再次出戰立功,戰後加増了三百石封領。
天正十一年,羽柴秀吉與織田家耆老柴田勝家展開賤岳會戰以決定天下誰屬,陣中秀吉故意以織田信孝反叛的理由帶著大軍離開大本營木之本,讓柴田軍先鋒、勝家的外甥佐久間盛政深入己方陣營,再由大垣反攻一夜間重新回到賤岳戰場,秀吉將身邊的侍童也投入沙場,以鼓勵麾下將士建立戰功。福島正則與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肋阪安治等一同出戰,一馬當先沖入戰場,討取了柴田軍將領拜鄉久盈,日後敘功,秀吉將福島正則的知行加增到五千石,比起同列為「賤岳七本槍」的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肋阪安治、片桐且元、糟屋武則、平野長泰所得的三千石封賞更高出一籌,被世人認定為七本槍的筆頭。
對福島正則來說賤岳的榮耀只是官運亨通的開始,正則跟著秀吉參加了小牧長久手之戰並在天正十三年隨軍討伐紀州根來雜賀一揆勢力後被封為伊予今治城主,得到十萬石封地。同年七月更在秀吉的奏請下敘任從五位下左衛門尉的官位。
此後,福島正則做為秀吉的愛將在九州島島征伐、小田原之陣均未缺席,在對九州島島島津家的征伐中福島正則擔任戰後處理的代官與檢地奉行做出貢獻,加封為伊予湯月城城主,擁有十一萬石封地,並在領地中推行兵農分離政策,同時編成水軍部隊加以訓練,後來攻打小田原城北條氏時,福島正則更攻下伊豆韮山城立下戰功。
有鑒福島正則的赫赫武勛,秀吉在文祿元年侵略朝鮮時將福島正則拔擢為第五軍的總大將,率五千兵馬,偕戶田勝成、生駒親正、蜂須賀家政等兩萬四千大軍跨海征朝,成功鎮壓忠清道,並於翌年出兵攻打普州城,不久後受命歸國負責指揮海上輸送兵糧軍需的事務。文祿四年,秀吉給了福島正則尾張清洲二十四萬石的大封賞,同時負責管理在尾張有著十萬石備蓄米的大糧倉,之後於慶長二年升任從四位下侍從,並賜姓羽柴。
慶長三年,豐臣秀吉病歿,大權落入以石田三成時為主負責執行政務等五奉行的文吏派手中,以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為首的武功派和文吏派由於處事作法的回異而早有不睦,尤其他們單單只是處理政務,卻比起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武功派家臣更接近權力核心,利益與付出的不平衡讓福島正則等人積壓了許多不滿,再加上文吏派之首石田三成其自視甚高,瞧不起武功派只會打仗,不懂治國的傲慢態度亦加深了兩派勢不兩立的立場,而且在侵略朝鮮時身任軍監的石田三成對文吏派的小西行長與武功派加藤清正兩人功勞認定的偏坦更是雙方沖突的導火線,所以在秀吉辭世後福島正則等人雖然在秀吉摯友、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的威望下,無法有太大的反彈聲浪,但已經開始積極與另一名五大老德川家康結交。
德川家康無視豐臣秀吉「諸大名不能私婚」的遺命,將異父弟松平康元的女兒滿天姬收為養女以和福島正則的養子福島正之締結婚約。慶長四年閏三月三日,一直制肘福島正則等武功派不去找石田三成麻煩的前田利家病故於大阪城,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武功派將領對石田三成的不滿一次爆發,武功派之中福島正則和加藤清正、黑田長政、細川忠興、加藤嘉明、池田輝政及淺野幸長等七人於利家逝世當晚襲擊石田三成的屋邸,只是石田三成正巧至前田利家的屋邸吊問而逃過一劫。
石田三成心知德川家康要留他分化豐臣家便在聞訊而來的佐竹義宣保護下投奔伏見城,果然家康收留了石田三成,拒絕福島正則他們交出石田三成處死的要求,只是讓他辭去五奉行的職務並隱居佐和山城。
不久後,因為上杉景勝不願屈從家康,更以一封「直江狀」譏諷之,家康索性藉題發揮展開會津征伐,在德川家康集結眾大名軍力於下野小山陣地時,鎮守伏見城的鳥居元忠所派的急使也已經來到告知石田三成起兵的消息。隨家康東征會津的豐臣嫡系大名之中,當以福島正則為首,家康透過?#092;田長政提案誤導正則認為擊敗石田三成這個奸臣是穩固秀吉遺兒秀賴政權的行為,同時德川家康一口保證定會維護豐臣秀賴,福島正則遂同意加入東軍打倒石田三成。所以在家康進行小山評定時福島正則率先聲明支持之意,使同為武功派的池田輝政、淺野幸長、細川忠興諸將紛紛附和,決定支持德川家康西進攻打石田三成。

㈨ 日本戰國時代軍事力量制度怎樣分布的

一、軍陣的基本構成日本戰國時代,大名軍陣由大名本陣和若干獨立軍團組成。本陣成員包括總大將、副將、軍師、佑筆(執筆)、軍奉行(管轄其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軍目付、使番、物見番頭。此外還包括馬回、小姓、葯師、祈禱僧等保障人員。獨立軍團一般包含侍大將、槍大將、鐵炮大將、足輕大將、弓大將以及其下的兵吏、兵丁組成,獨立軍團中的各個作戰分隊之間也有使番負責聯絡。二、本陣1.總大將。總大將坐鎮本陣,為全軍最高統帥,類似現代司令員一職。戰國大名本人出陣之際,自動成為全軍的總大將,如果大名本人年老、年幼或者生病不宜出陣之際,一族中的重臣便代替其出陣成為總大將。戰國初期,戰役的規模一般很小,參戰雙方兵力只有幾百數千,在較小規模的軍勢中,總大將一人便可使軍隊調度自如。但是,經過數百年的混戰,不斷的兼並,逐漸形成了一些占據一國乃至數國的強大家族,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動員一、兩萬人參加的大型合戰日漸頻繁,甚至在戰國後期出現二、三十萬的龐大軍團,於是建立一個效率高、職責明的指揮首腦機關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這直接導致了本陣的形成和規模的擴大。2.副將。本陣中有副將,一般是由總大將的親族擔任,輔佐主將,類似現代副司令員一職。不用多說。3.軍師。軍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負責出謀劃策,手握軍配,觀星象、占陰陽、算成敗,一副諸葛亮、劉伯溫在世的模樣。戰國歷史上著名的軍師有太田道灌、雪齋、山本勘助、山中鹿介、立花道雪、鍋島直茂、安國寺惠瓊、片倉小十郎、島左近、直江兼繼、真田幸村、本多正信等人,有時間我會專門寫一個《日本戰國名軍師列傳》系列文章,所以這里就不詳說了,先吊個胃口。4.佑筆。本陣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文職人員,名叫佑筆,又稱執筆,相當於我國古代歷史上的書記、文書之類,也就是現在的秘書類型的角色。他的主要工作是做會議記錄,起草各類書狀(包括功名狀、感狀等),還保管著總大將的花押(印章)。5.軍奉行。軍奉行負責按照總大將的授意調動部隊、指揮作戰,類似於現代的總參謀長。軍奉行手下的旗奉行、弓奉行、槍奉行、兵糧奉行、小荷馱奉行聽他指揮,對他負責,類似於現代的機關各部門首長。我主要來說說軍奉行這一役職。日本的戰國時代是職制分工加快發展的時代,很多專門的職責被劃分出來,根據當時文書、記錄的記載,有普請奉行、寺社奉行、檢地奉行、船奉行、公方奉行、藏奉行等,分別管理修建、宗教、土地、海上交通、外交、經濟等各項事務,由於戰爭的關系,當然也劃分出專門的軍奉行掌管征討事宜。由於攻防戰守關繫到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所以軍奉行位列奉行之首。根據大致成書於江戶時代中後期的《武家名目抄》的解釋,軍奉行是「總裁軍中一切,擔當軍國大任」。《保元物語》中的源為朝、《盛衰記》中的平知康,還有《平家物語》中的源義經都是軍奉行,雖然那個時候軍奉行還不是常設之職,而且名稱還叫作尚軍奉行,但其職責和戰國時代想必也沒有太大的出入。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越前的戰國大名朝倉氏制定的《朝倉孝景條》中對軍奉行這一職務做了特別的規定。按照規定,軍奉行由得力的侍大將中選拔,出陣之際職掌軍配,幫助總大將指揮全軍。與軍奉行相類似的職役是武者奉行,這一名稱出現在後北條氏、武田氏的資料中,也出現於《武家名目抄》中。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在不同的家族中,有軍奉行這一役職的就沒有關於武者奉行的記載,反之亦然。由此推斷,我覺得所謂武者奉行其實就是軍奉行的不同稱呼吧。6.軍奉行屬官。軍奉行手下的弓奉行、槍奉行等作戰兵種主官,都不多說,我要多說幾句的是小荷馱奉行、兵糧奉行等後勤部門主官。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化以及戰爭時間的長期化,參戰士兵的兵糧、弓矢、彈葯、被裝等輜重給養的輸送和存儲就變得越發地重要起來,甚至到了能夠決定戰爭勝負的程度。相應地,一系列以為戰爭提供有力的後勤保障為職責的奉行職位就設立起來,並逐漸完善成熟起來。小荷馱奉行的主要職責是後勤物資的運輸,只要能夠將各種物資由後方運達前方就算完成了任務,當然這個差使也不是容易當的,被征調來當民工的農民時常集體逃跑,而如果不能將軍需物資及時送達戰場是會被砍掉腦袋的。兵糧奉行負責兵糧的籌措、囤積以及糧倉的維護管理,責任自然也十分重大。此外,有的家族還設有兵站奉行,例如武田家、後北條家等,歷史上最出名的兵站奉行當屬豐臣秀吉麾下的長束政家了,相信聯盟中沒有幾個朋友不知道這個人的名字吧?7.軍目付。軍目付就像總大將的眼睛,是「軍陣監督者」,負責監督全軍將士的行動,對於違反軍紀者、私通敵方者和臨戰退縮者堅決取締,類似於現在的憲兵或者軍事警察。在蒲生氏軍中對軍目付有一個非常特別而生動的稱呼--大橫目,也許,在一般人看來,軍目付成天到處糾察軍兵,一副橫眉冷對的樣子吧。笑。除了糾察違章違紀之外,軍目付還有一個職責是記功。戰場上看到誰又討取了敵將的首級、誰又立下了什麼功勞都要記錄下來,報告給總大將和軍師。戰斗結束論功行賞的時候,由立功者自己申報,然後同軍目付的記錄進行對照,如果屬實就對其戰功予以確認,才能夠進行封賞。8.使番。使番就是傳令兵,遂行傳達命令給下級、友鄰部隊和傳達我方意見給敵方知曉兩個方面的任務。信息傳遞的順暢、及時、准確有利於確保各部隊的協調一致行動,提高整體協同作戰能力。同時,如果能夠成功寢返敵軍,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更是減少我軍消耗,達到戰略目標的上策,所以使番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積極地進行勸降工作。電影裡面經常出現這樣一個鏡頭--一名使番騎馬飛奔,結果被敵軍埋伏的絆馬繩絆倒,活捉,搜出重要情報文書。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重要機密事務都是口授給使番的,然後由使番抵達目的地後親自口述。這幾乎是當時的通例,而且以武士對主家的忠誠,即使被捕也不見得能審問得出什麼,所以,前面所說電影裡面的情節在當時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使番還有特別的標志,比如武田家的使番背後有三面小靠旗,德川家的使番背後有一面「五字」靠旗,這些都是眾人皆知的了。9.物見番頭。日語中的專有名詞有的非常形象,比如這個物見就是觀察、偵察的意思。而物見番頭就是偵察分隊的首長,負責偵察敵軍的動靜以及地形、戰況等,及時為本陣參謀團提供有用的情報。10.馬回。馬回為本陣警衛力量,負責本陣指揮機關的安全,類似於現代的機關直屬警衛隊。根據記載戰國大名軍團編成的《陣立書》的記載,馬回眾主要是由總大將的直臣團構成,是最忠誠的部隊。馬回眾中最有名的當數織田信長的赤幌眾(赤母衣眾)和黑幌眾(黑母衣眾),後來成為「加賀百萬石」的前田利家當初就是以赤幌眾起家的,而名將佐佐成政和河久秀隆則是黑幌眾出身。後來,豐臣秀吉也仿照信長的赤幌眾和黑幌眾成立了自己的警衛部隊--黃幌眾。家康軍中,馬回被稱為旗本,由神原康政、本多忠勝、鳥居元忠等一大批名將率領的家康的親衛隊--「旗本先手役」作為德川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精銳部隊屢次在戰斗中擔當突擊隊。11.其他。本陣中還有一些保障人員,主要有太刀持小姓、大馬印持、小馬印持、本陣旗持、旗差、太鼓、法螺貝、祈禱僧、葯師等,主要就是負責為總大將攜帶武器旗印、指揮作戰、祈禱勝利和療傷治病之類。三、獨立軍團1.侍大將及其軍團侍大將是獨立指揮一支部隊的領導,以前一般是出戰之前臨時由家臣中選擇信賴者委任,是一個臨時職務,戰前授予,戰後削去。後來隨著戰亂狀態的恆長化,這一臨時職務逐漸成為了常設職務。前面說過,侍大將獨立領導一軍遂行作戰任務,其麾下部隊有統一的旗印,甚至連鎧甲的顏色也有統一的要求。關東後北條氏的「五色備」就是典型,其軍團鎧甲分為紅、白、青、黃、黑五種顏色,編成五隊,獨立或協同作戰,想想紅彤彤的或黑壓壓一大片沖擊的情景吧,對敵軍也有一種心理上的巨大震懾力。眾所周知,德川家康手下「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就以其麾下赤備聞名。作戰之前,總大將會從侍大將眾人中挑選前鋒(先手)、後衛(殿軍、後詰)等,侍大將中的重臣還可以擔任旗頭,緊急情況下(如與本陣聯絡中斷等)可以率領其他侍大將軍團作戰。史料記載,三河時代的德川家康軍就有東西兩名旗頭,其家臣團組織如下:a.旗本:旗本先手役--神原康政、本多忠勝、大久保忠世、鳥居元忠、植村家存、大須賀康高馬回眾b.西三河旗頭--石川數正(家成之侄,岡崎城主)松平一族--松平親乘(大給城主)、松平直勝(佐佐木城主)、松平信一(藤井城主)、松平重吉(能見城主)、松平家吉(吉良東條城主)城持眾--酒井正勝(西尾城主)家康直臣--內藤家長、平岩親吉、酒井忠利、島田平藏、鈴木信愛、鈴木喜三郎c.東三河旗頭--酒井忠次(吉田城主)松平一族--松平忠正(櫻井城主)、松平親俊(福釜城主)、松平伊忠(深溝城主)、松平清善(竹谷城主)、松平家忠(形原城主)、松平康忠(長澤城主)、松平景忠(五井城主)城持眾--本多廣孝(田原城主)國眾--鵜殿康孝、牧野康成、菅沼貞通、西鄉正勝、奧平貞能、戶田忠重以侍大將為中心的獨立軍團是大名家軍團編成的基本單位,其下的足輕大將統領全隊足輕,弓大將統領全隊弓兵,槍大將統領全隊槍兵,鐵炮大將統領全隊銃兵。足輕大將這一稱謂出現在武田信玄軍中。根據《甲陽軍鑒》中《武田法性院信玄公御代物(日本漢字,心字底)人數之事》的記載,信玄軍中共有足輕大將十三人。此十三人中,武藤喜兵衛昌幸麾下有騎兵15人,足輕30人。後來以騎兵戰術聞名的真田幸村、信之兄弟之父真田昌幸也名列足輕大將名薄之中。2.游勢。游勢也就是游擊隊或者別動隊,採用的是諸如破襲、伏擊、夜襲等戰術擾亂敵方補給線、支援戰斗的小股分隊,一般由土豪以及自願參戰的浪人甚至於想借機撈一把的強盜山賊組成。由於人數少、規模小,故而對戰爭的勝負並沒有決定作用,但是由於其行動迅速、戰法靈活,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也會使得被他纏上的目標傷透腦筋。

㈩ 關於日本戰國時期

這種小旗叫做旗指物,用途和由來可以參考一下

武士的家紋

【白旗·赤旗】
武士家紋可以說是戰爭的產物。戰爭中,家紋是區別敵我的依據,戰後用於戰功的查驗。當亂世結束的時候,家紋也隨之失去了生命力。
原來僅為公卿所有的家紋,經過源平合戰的「白旗對赤旗」時代,在武士間迅速普及開來。鐮倉時代以降,武士在戰場上與敵人對決,都以旗印、家紋表示本軍的所在。從南北朝、室町時代一直到群雄割據的戰國,陣幕、旗指物、幟、馬印上的家紋,是遠距離區別敵我的惟一依據。
源平的不同旗幟,始見於《賓士物語》待賢門戰一條:
「平家所用皆為赤旗,紅光映日閃耀。源家則大旗俱白,風吹作響,蔚為壯觀,甚鼓其士氣。」
其後,《平家物語》築摩川合戰一條記載:
「本堂前亦是,率別軍三百騎佩赤旗踏鈴聲而來。」(中略)「光盛話音一落立棄赤旗,佩上白旗。」
源平兩家,當時以白旗與紅旗作為各自陣營的識別憑據。
武家勢力的對抗,在源平時代是單純的,家紋還沒有成為必要之物。在野無地的源氏使用白旗,平家使用赤旗,僅僅二色而已。上古以來,朝廷的軍旗就是赤紅色,所以平家取傳統的赤旗作軍旗;源氏方軍勢打白旗參戰,大概是為了對抗平家。
紅色是容易鼓舞士氣的顏色,相對而言,白色純粹無垢,是清凈神明的顏色,據說神祗宿於其上,軍隊常用之以期神的加護,後來發展成為白底、上書黑色天照皇大神、八幡大菩薩等神號染成的旗幟。
文治元年(1185)平家一門滅於西海,源賴朝定白旗為源氏嫡流的專用旗號。
平家滅亡後五年,源賴朝發兵奧州,征伐藤原泰衡。《吾妻鏡》載,文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甲申,賴朝路經下野國宇都宮,源氏一族的佐竹四郎隆義前來參戰。佐竹出於源家,源平合戰時卻站到了平家一方,得和田義盛等人說情,只被沒收了奧州七郡等領地,等到賴朝奧州征伐,隆義立功心切,從常陸國急急趕來參陣。不料,隆義用的軍旗是無文的白旗,也就是那個「嫡流專用」的御旗,賴朝不很高興,就把上繪一輪明月的軍扇賜給了佐竹,讓他當作軍旗,從此明令禁止白旗的隨意使用。隆義把軍扇的文樣繪在旗上,是為佐竹家的家紋,最早的武家家紋之一。
之後很久,每一族甚至一家人都有了自己的紋章,成了既定的習俗。

【武家家紋的普及】
源氏的白旗飄揚天下後,奧羽之役、承久之亂、文永弘安之役(蒙古入侵)相繼而起。這時,全國各地的守護、地頭等武士,既然不能統一使用白旗,就有了各種旗幟、幔幕作為識別物。武藏七黨中的兒玉黨以「團扇」為標志,是家紋在旗印上使用的最早例子。此外,畠山家的「村濃」、熊谷家的「鳩に寓生」、佐佐木家的「 三つ目結」也廣為人所知。
與旗紋同時使用的還有幔幕紋。新田家的「大中黑」、足利家的「二つ引兩」、三浦家的「三つ引兩」都是自幕紋而來的。
《吾妻鏡》寬喜二年(1230)二月三日條,午夜時分,鐮倉發生騷動,持旗的御家人在執權北條泰時宅邸外集合,翌日,泰時照旗上的家紋把軍旗還給主人。由此可見,當時一般的鐮倉武士已用上了家紋。
從文永弘安之役中活躍的肥後武士竹崎季長描述戰功的繪卷《蒙古襲來繪詞》中可以了解當時的風俗、武具、旗印、家紋。其中,從軍的九州豪族大都有旗印家紋,如「三つ目結に吉文字」(竹崎五郎兵衛季長)、「四つ目結」(大宰少貳三郎左衛門尉景資)、「鶴龜松竹梅」(白石六郎通泰)、「二枚並び鷹の羽」(菊池次郎武房)、「五七の桐」(大矢野十郎種保)、「鶴丸に十文字」(島津下野守久親)。因之推想,鐮倉時代中期,家紋已經推廣到西國武士中間。
幕府體制下,幕府派遣軍奉行參陣,同一戰場上的武士要相互作證,以便戰後論功行賞,所以,家紋開始成為武家社會不可或缺的事物。

【武家的代名詞】
到了鐮倉末期,天下諸國的豪族各有各的家紋。南北朝時代,全國諸豪強的家紋世所共知,家紋成了名字的代名詞。當時的軍記如名高《太平記》中,用之描寫武士的軍事行動。例如《太平記》卷十六兵庫海陸寄手事條:
「須磨ノ上野ト鹿松岡鵯越ノ方ヨリ、二引兩、四目結、直違、左巴倚カカリノ輪違ノ旗、五六百流差連テ、雲霞ノ如ク寄懸タリ」。
二引兩為足利家,四目結為近江源氏佐佐木家,直違為備前松田家,左巴為宇都宮家,倚カカリノ輪違指的是高家。這是典型的《太平記》記述--以旗紋代表姓氏家門。
最初,家紋就是名字的代表,同族間用的是一種紋章。足利家崛起時的南北朝亂世,往往有同族之間交戰的事情,同族間的紋章沒有區別,容易混同。這個時代,戰亂和紋章的數量都在迅速增多。比如,明德之役(1391)是山名一族之間的戰爭,為防止紋章的混同,用竹葉旗加以區別。後世同族之間使用不同紋章的,多是因此而來。
天皇的紋章為菊、桐紋。鐮倉初期,衣服、器具上時有描繪,但重大場合用旗上繪的是日月紋。到南北朝時期,皇室常常將菊、桐紋章賜給有功將士(有名的如足利尊氏,「為褒美依敕命,五七桐紋免許」),所以南北朝之後就有了不少使用菊、桐家紋的武士。信長將五七桐紋賜給秀吉,也是有先例的。
南北朝時代,無論公家武家,紋章都是表示家門的重要憑據。把它賜與有功將士,是重要的賞賜,因為紋章保持著自然的權威,當時的人對繪有紋章的旗幟、幔幕具有相當的敬意。今川了俊《大草子》中有「旗差的心得」一條,說身邊有一番繪有御紋的御旗、二番白旗、三番錦御旗,持旗的旗差必須自優秀的兵士選出。
室町中期,家紋因軍事上的需要遍及天下,《太平記》以後,室町時代的書籍戰記如《文正記》、《大黨軍記》、《鐮倉大草紙》、《羽繼原合戰記》、《塵添アイ囊鈔》,都記錄下了諸將士的紋章。行譽和尚所著的《塵添アイ囊鈔》記有幔幕紋的各種名稱:
「木瓜、輪違、瓜紋、三つ鱗、四つ目結、洲濱、巴、角巴、杏葉、中黑、しゅろ丸、裾濃、引兩筋、菱、松皮菱、輪子、傍折敷、唐傘、帆掛船、酢漿草、龜甲。」
其後,永正年間(1504~1521)開始出現了家紋集《見聞諸家紋》,別名《永正紋盡》或《足利幕紋》、《東山殿御紋帳》。這是足利幕府家臣對室町幕府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時從守護大名到國人層諸家家紋二百六十種的見聞列記,記有圖案、名字,廣收武家故實,是武家家紋研究的有名史料。
應仁·文明之亂(1467~1477)結束後,足利幕府的權威低落,幕府的中堅勢力守護大名隨之衰退,新的豪強把日本帶入了戰國時期。越後上杉謙信進入關東後,於永祿四年(1561)將關東諸豪的家紋輯錄成《關東幕注文》,以下野、上野為中心,兼收武藏、安房、上總、下總、常陸二百五十一家豪族的家紋。另外,三好長慶的《阿波國旗本幕紋控》收錄了阿波諸將的家紋。這是家紋鼎盛時代的末期。

【太平年代的家紋】
川中島合戰、長筱合戰、賤岳合戰、小牧·長久手合戰……最後是關原合戰、兩度大阪之陣。元和偃武,天下太平,武士也不再被驅上戰場。自此,旗幟、旗指物、馬印沒了用處,家紋也回歸到公卿時代,成為儀禮的用具。江戶大名每年要到江戶參勤交代,家紋用以在路上及入城時識別各家,是以大名隨從的槍、長刀飾鞘、以至行李都要描上家紋。此時,家紋是大名家格、家系的代表。
江戶幕府採用室町幕府的服制,規定束帶以外的禮服上須帶有家紋。官五位以上者穿「大紋」禮服,家紋大小不等,共有九級。大名、旗本由幕府勘定的正式家紋稱為表紋或本紋、正紋,參覲交代的登城儀式上必須使用。非正式場合使用的叫做里紋,或稱替紋、別紋、控紋。
鐮倉時代產生的武家家紋,南北朝、室町、戰國時代戰爭中實用的識別物,在江戶時代就此成了一種儀式,宣告天下太平。

家紋百景

一、家紋的意義
家紋的選擇,幾乎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初期的家紋只是作識別之用,隨著時代流承,種類逐漸增加,家紋也由簡單趨於復雜,留下了各個時代的種種影響。以下,對家紋的各種意義作個大略的說明。
①優雅
家紋是一種裝飾圖案,形狀的優美自然成為選擇紋章的因素之一。這一類家紋多出於公卿家,因為公家的家紋得自衣服、車輿的裝飾紋樣,比起武家家紋,優美風雅的紋章顯然佔主流。
公家的家紋如牡丹、藤、龍膽、木瓜、杜若、唐花、巴、酢漿草、菊、丁子、菱、杏葉、柏、鶴、梅缽、蝶,原先都是衣服的紋樣,按公卿自己的嗜好選擇。
②指事
這一類主要是與苗字起因有關的紋章。指事紋章分為二種:
⑴直接與苗字相關的家紋。如鳥居氏為「鳥居」紋,加藤氏為「藤丸に加文字」紋,大野、大久保氏為「大文字」,木村、木田、木內氏為「木文字」,石井、長井、酒井、井上、井下、彥根藩井伊氏為「井桁」或「井筒」等等。這種直接與名字有關的家紋比較多。
⑵含有謎語、暗示,需要思考才能理解。比如,吉野氏使用櫻花紋,是因為吉野的櫻花相當有名;五藤氏的藤丸一本算木紋,一本算木在算盤上代表五(算盤上的五,即上部的一顆數珠)。
③瑞祥
放心,不是天降祥瑞……瑞祥類的家紋,大多含有延命息災、子孫繁榮、福德圓滿等願望。
有些家紋基於第二項「指事的意義」,而又帶有天、長、大、吉、副、利等文字。典型的例子是石田治部少輔三成的「大吉大一大萬」,將數個吉祥文字集合為家紋,然而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古代流傳的瑞祥類家紋,包括天皇家的菊紋在內:菊花端正優雅,據說是延年的瑞草。豐臣秀吉的家紋是五七桐,「桐」指中國神話之中,靈鳥鳳凰所宿的梧桐瑞木。鶴壽千年,龜壽萬年,祝福的意味也顯而易見,如蒲生、南部的鶴紋。
④紀念
這一類家紋多為家史上的事物(顯親揚名之事、或祖先的發祥地)紀念。松浦氏起於肥前平戶梶谷,因此使用「梶葉紋」;大河內氏發祥自三河幡豆郡卧蝶,是以用了「浮線蝶紋」。
⑤尚武
出入於生死之巷的武家家紋,變革了公家的紋樣,改優雅為剛強,是為尚武類的家紋。
最初,是在公家家紋上添加了劍形,如劍木瓜、劍唐花、劍酢漿草、劍柏、劍菱、劍梅缽。為保存家門著想,留下了花狀的紋路,又希望子孫尚武,加上了刀劍--於是有了這種近乎矛盾的家紋。
祭祀神祗使用的三神器之一便是草剃劍,伴隨武士勢力的擴大,刀劍類武具紛紛繪上了紋章,漸成習俗。同類的家紋有弓、矢、弦卷(蛇之目)、鷹羽、獅子、鹿、旗、幟、鍬形等等。
⑥信仰
這一類家紋是神道、佛教、天主教、儒教等等信仰的表現。
群雄割據時代,頻頻發生攻城、野戰之類的流血慘劇,不管是神道、佛教、天主教,許多人抱有歸依宗教以消除災厄、招得福德的願望。宗教是亂世中少有的慰藉。
從而產生的紋章,基於各自的宗教信仰,有教義表章、咒文、祭器、佛具等類別,但表現的都是求神明佛陀加護的祈望。
家紋之中,以與這一類相關的紋章為最多。

附:信仰的意義、用語及宗派別說明
①神道
上至天照大神、下及氏神、產土神(うぶすなかみ),有「八百萬の神」之稱,可見其數量之多。而且,神總是要適應於時代,因之產生了信仰的盛衰。武家時代,最受武人崇敬的是八幡宮的弓矢之神,其次為熊野權現、諏訪明神、大三島明神、天滿天神等等。
從對這些神祗的信仰出發,家紋上出現了神使、神木、神草、神紋等等神號,以期冥護。
神使
神的使者多數為鳥獸類,似乎鳥獸與神有緣。其例子有阿蘇的鷹、春日的鹿、八幡的鳩、稻荷的狐、氣比的鷺、松尾的龜、熊野的カラス。
神木
神社境內肯定有樹木,樹木就成了神體、神符的指示(還真是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啊),比如杉紋。
神草
神事中用到的草稱為神草,如賀茂明神的「賀茂葵」及梶葉、柏葉紋。出自賀茂神人的本多氏、賀茂明神的崇敬者松平(德川)氏都使用「葵」紋。梶葉、柏葉紋,古代常用於供物的器具,因之成為諏訪明神神社神官家後來的家紋。
神紋
神紋即是神社本身所用的紋章,赤軍家的神社之紋中有收錄。著名的神紋有信濃諏訪明神的梶葉、天滿宮的梅缽、出雲大社的龜甲和「有」文字、伊予大三島神社的折敷三文字、肥後阿蘇神社的鷹之羽等等。此外,還有少數使用神社的相關營造物、祭具為家紋的例子,如千樫魚木(神社梁棟兩端的×形交叉木造物)、瓶子、注連繩、御手洗、額、鳥居等敬神念物。
②佛教
在信仰方面,神道以現世為念,佛教則注重來世、死後等現世之外的事象,比起神道,佛教較為不事文飾。
法具、佛具成為紋章,除信仰上的意義,可能也與其形狀整齊優雅,適合家紋有關。
輪寶
象徵大地凹凸平整,一切障害破碎。
星辰
七曜、九曜等妙見菩薩信仰的象徵。千葉家家紋為九曜、月星。

佛胸前相,集有吉祥萬德,放出大光明的印記。
無文字
禪宗信仰之因。
③天主教
天主教傳到日本之初,在九州東北地方有不少信徒。由於德川時代嚴禁外教,流傳下來的家紋很少。不過,熱心教徒的後代,還是留下了只園守、クルス(什麼東西?)、十文字等模仿十字架形狀的家紋。
④儒教
儒教自然是自中國傳來的宗教,家紋以易經卦像為主,如八卦、引兩、壽字紋等。引兩是最常見的家紋,如足利將軍家的二引兩,三浦家的三引兩。
⑤邪教
迷信風行的時代,邪教的法術流行於民間,避災治病、延命招福,百無不有。這類家紋的例子是阿部清明印、九字、籠目。

二、家紋的分類
家紋多數是對稱的物象,種類極為廣泛,這里試作一簡單分類。
①植物
使用得較動物為多,顯示了佛法的影響。
例:銀杏、松、沢瀉、稻、竹、笹、柏、梶、茗荷、撫子、葵、牡丹、鐵線、椿、梅、櫻、蔦、丁子、菱、桐、桔梗、菊、藤、虎杖、橘、杜若、片食等等。
②動物
哺乳類、鳥類、昆蟲類使用較多。
例:獅子、鳳凰、鹿、馬、兔、鶴、鷹(鷹羽)、雁、鳩、雀、千鳥、龜、蝶、蛤等等。
③器具
多數是生活所需的物品。
例:輪寶、只園守、折敷、幣、鈴、弓矢、刀劍、軍配、陣笠、鍬形、弦卷、杏葉、轡、帆掛船、舵、棹、車、團扇、扇、五德、笠、州濱、綿、絲卷、網、釘、鞠挾、琴柱、算木、錢、赤鳥、環、矢等等。
④建築物
與器材類不同的是立在一定的場所,無法移動。
例:千樫魚木、欄干、鳥居、額、井筒、井桁、庵、石疊等等。
⑤紋樣
各種直線、曲線圖案與繪畫紋樣。
例:菱、割菱、引兩、目結、折入、稻妻、山形、籠目、龜甲、鱗、角、巴、輪、木瓜、輪違、蛇目、渦卷、唐花、くつわ、唐草、日足等等。
⑥文字
家紋所選擇的文字,大多有瑞祥的含義,字畫簡明端整。
例:一、二、三、五、六、八、九、十、百、萬、大、小、月、水、天、山、川、無、林、上、中、加、吉、卍、巴、長、福、井等等。
⑦符號
文字與紋樣的結合,多數為咒符。
例:阿部清明印、九字。
⑧天文、自然
日月、星辰、波浪、雪、雲之類。
例:日、月、星(曜)、雲、霞、水等等。

三、家紋略說
●龍膽紋
龍膽紋是源家的代表性家紋。
說起來,龍膽原是中國傳來的訛名,把草根煎了當葯喝,苦而有效。
某年,有人行經二光山(二荒山?)中,滿山白雪裡,突然看到一隻白兔騰躍著。兔子在雪中掘出一片草葉,自顧自跳走了。行人深為驚奇,拔起這根草,咬了咬草根,味道十分苦澀;然而不過一會兒,整個人就充滿了活力。行人發現的這種葯草便是龍膽,據說能讓人感覺到超乎尋常的能力。
龍膽每逢秋後,開放紫花,樣子搖曳可憐。有人將其花葉畫出,稱為龍膽紋。平安時代,貴族常用龍膽紋的樣式編織、刺綉衣服紋樣。
龍膽用於家紋,從已知的資料看,是自久我家開始。書物記載:「久我家成人著『龍膽』紋付」。紋付是一種禮服。另外,《大要抄》記載,中院宗輔的車文為龍膽。村上源氏公卿家如六條、岩倉、千種、久世,當時競相使用龍膽家紋。在武家,播磨守護赤松家自稱村上源氏,所以除三つ巴紋之外,也曾用過龍膽紋。
當然啦,這些公卿、守護們,某太政未必看得入眼。真正重量級的人物,乃是清和源氏的源賴朝。《勸進帳》、《曾我的報仇》之類歌舞伎里的源氏都用龍膽裝扮,劇中,賴朝的母親因靈鬼而懷胎,生下的兒子被叫做鬼武者,也即後來的征夷大將軍源賴朝。
家紋是武家的標志,賴朝既然是源氏長者、武家棟梁,賴朝所用的家紋也就流傳下來。所以自稱源氏的人,奉賴朝為源氏長者,往往用開了龍膽紋。
木曾義仲使用龍膽紋,戰國時期自稱為義仲後裔的木曾氏把家紋也繼承了下來,直到現在還是長野縣木曾町的町章。此外,賴朝幕府所在的鐮倉市,如今以龍膽為市章。
其餘用龍膽為家紋的有清和源氏為義流的本堂、馬場、宮川、石川諸家,義時流的石川、古橋家,大多是與賴朝血緣較近的家系。賴朝的龍膽由此成為清和源氏的代表性家紋,原來的「龍膽笹」也演化為各式各樣,如「龍膽」、「五つ龍膽車」、「埋み龍膽」等,惟獨某太政把它塗成了紅色……
●葵紋
ο最初的葵紋
葵紋本來是京都賀茂神社的神紋。每年五月中旬,加茂神社都要舉行「加茂祭」,祭祀者將葵裝飾於冠上,是以這一神事別名為「葵祭」。
信仰加茂明神的豪族把葵紋用到了自己的家紋上,《見聞諸家紋》中,丹波國船井郡豪族西田家使用「二葉立葵」。三河地方的土豪如松平、本多、伊奈、島田等很多家族在戰國前期就已使用葵紋,但具體圖案不明。慶長八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葵紋的時代自此開始。慶長十六年以後,成為德川(松平)家的專用紋章。
准確地說,德川將軍家的家紋是「三ツ葉葵」,有時也稱為「三ツ葵」。《德川實紀》里把「御紋」叫作「葵鞆繪」。
ο德川家與三葉葵
松平家還沒有改姓德川時,家紋已經是代代相傳的三葉葵。相比舊有的家紋,葵葉的片數達到二片以上,而且加上了圓形的圖案。這據說是松平家的獨創,也由此成為他們的特徵。
此外,松應寺家康父親廣忠的墓所上刻有劍銀杏紋。
名家末裔的家紋往往代表著家系,比如佐竹的扇紋。松平家如果真是家康所聲稱的清和源氏末裔新田氏族,其家紋就應該是大中黑,或一引兩,三葉葵的無名家紋,代表著松平家出身的謎團。
松平家以葵紋為家紋的由來,大略有以下諸說:
第一種說法:松平清康的水葵之器
家康的祖父清康,被說成是活到三十歲就能取得天下的傢伙。清康戰勝三河國田原城主戶田家時,伊奈城主本多正忠在庭中以水葵為器作餚慶祝。清康非常高興,此後就以葵為家紋(在下覺得,這一說法實在象是想像力豐富的江戶文人創作的清康逸話。)
第二種說法:沿用酒井家、本多家的家紋
酒井家與松平家祖先的關系極為密切,江戶時代累世擔任幕府老中的酒井一系本出於入贅到酒井家的松平親氏,血統上已經屬於親藩。酒井家是加茂氏族之一,所以用葵紋作家紋,松平家襲用此紋後,酒井家為避免混淆,把家紋改為「劍片喰紋」。
而本多家的家紋是「立葵紋」,其紋樣中的葵是朝上分為三葉,松平家可能只是把這個紋樣略作了修改。後來幕府對本多家和將軍家同樣使用葵紋感到不滿,讓本多家另擇家紋,本多家不識相,辯稱「葵紋本來就是我們本多家的家紋」,言下之意,你德川家用這個樣式還沒我們早呢。
第三種說法:松平家出於加茂氏
松平家三代目信光曾自稱「加茂朝臣」,如果松平家本身出於加茂氏族,其使用葵紋也就不奇怪了。
ο三葉葵的限制
將軍家的御紋三葉葵使用限制相當嚴格。源氏長者、武家棟梁的家紋三葉葵乃是權威的象徵,控制三葉葵紋的隨意使用,當然有其意義。
最初,御用商人的提燈等物上可以繪上三葉葵紋,到天和三年(1683)以後始改為「御用」文字,某些寺院也准許使用三葉葵。到了享保八年(1723)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的時代,就明文限制三葉葵紋的使用,原因是此前發生了正德三年(1713)武田掃部助、享保八年(1723)山名左內使用三葉葵紋進行詐欺的事件。
但是現在留存下來的大名家器物上偶然也有三葉葵紋的印記,這又作何解釋呢?有幾種可能:將軍家下賜;將軍家子女婚嫁時的用品;迎將軍家的男子來做養子的,終身都可使用三葉葵紋。
ο江戶時代各松平家家紋
松平越智家--「丸に揚羽蝶」或「左巴」。
松平尾張(梁川)家--「丸に三葉葵」或「六葵」。
松平鷹司家--「丸に葉牡丹」或「六丁子」。
松平水戶(高松)家--「丸に三葵」或「六葵」。
松平水戶(守山、府中)家--「八角三葵」或「六葵」。
松平保科家(《烈火疾風》中虛構了會津藩主保科小一郎正信。其實保科家到了寬永二十年才入封會津,之前會津是加藤嘉明之子明成的領地)--「丸に三葵」或「花葵」。
松平大給(西尾)家--「丸に一葉葵」。
松平藤井(上山)家--「埋酢漿草」或「五三桐」。
松平松井家--「蔦の葉」或「棚倉梅」(奇怪,這一家和陸奧棚倉有什麼關系嗎?)。
松平奧平(忍)家--「九曜」或「軍配團扇の內松竹」。
松平奧平(小幡)家--「九曜」或「軍配の內九曜」(奧平家據說出自兒玉黨,家紋為軍配團扇,賜姓松平後,以軍配團扇作副紋)。
松平戶田家--「六星」。
松平大河內(高崎)家--「表三つ扇」或「三蝶の內十六葉菊」。
松平本庄(宮津)家--「九目結」或「檜扇」。
●唐花菱紋
《相國寺供養記》記武田信在的紅直垂上繪有類似的菱縫紋。
《長倉追罰記》記大內家使用唐菱,甲斐、若狹守護武田家使用武田菱,與武田家同源的南部家用菱鶴紋,武田一門、遠州小笠原家用松皮菱為家紋。
《見聞諸家紋》載武田家使用松皮菱、唐花菱,小笠原家為三階菱,大內家為唐花菱,秋山家也為松皮菱。《見聞諸家紋》原文為:
「松皮菱,武田。賴義男新羅三郎義光末孫也。從四位下、伊豫守,鎮守府將軍,童名千手丸。永承五年,依後冷泉院敕攻奧州安倍賴時,是時詣住吉社,新平復夷賊。於時有神托,賜旗一流、鎧一領,昔神功皇後征三韓用也。神功皇後鎧脅盾者,住吉之御子香良大明神之鎧袖也。此裙之紋,割菱也。三韓皈國後,鎮座於攝津國住吉,以奉納於寶殿矣。今依靈神之感應,於源賴義賜之,可謂希代也。賴義三男新羅三郎義光雖為季子,依父鍾愛傳之,即旗、楯無(註:楯無鎧)是也。旗者白地無紋,鎧有松皮菱,故義光末裔當家為紋。」
●木瓜紋
織田信長的家紋。據說是海之彼方(中國?)傳來的貴族紋,武家社會使用極廣。但馬國造後裔日下部一族很多使用木瓜紋,其中包括朝倉家,織田家出自朝倉家陪臣,因而與朝倉同紋。《見聞諸家紋》載「木瓜に二つ引兩」--富永氏,「六つ木瓜」--尾張守政長的被官游佐河內守,「二つ木瓜に庵」--海老名與七政貞,「並び木瓜」--岩城中務丞宗直,「五つ木瓜」--宮氏、大平氏。此外,「四つ木瓜」為八木氏、大田垣氏、池田充正所用。「三つ盛木瓜に二つ引兩」則屬於三木家。
●桐紋
「桐者根本安家之紋也」(《見聞諸家紋》)。
後醍醐天皇將桐紋下賜給足利尊氏以來,足利一族吉良家(下馬眾)、一色家,管領畠山家、細川家,以及某些有功人士如三好義長、松永久秀、上杉謙信、大友宗麟相繼得到了天皇下賜的桐紋。永祿二年(1559)正親町天皇即位,得到毛利家獻納的即位錢,不僅賞了毛利家兩三個官位,還授以菊紋和桐紋。其後,末代將軍足利義昭把五七桐紋賜與織田信長,信長又轉賜給了秀吉、家康。桐紋的價值,有似於勛章。
●澤瀉紋
澤瀉是一種水草,豐臣秀吉用之為馬標,源於木下氏。木下親族,曾受賜羽柴一姓的福島正則用「立ち澤瀉」為家紋,大名家毛利、水野、土井、淺野、奧平、酒井氏等等也有使用。傳說毛利元就追敵至河邊,看到將士因水際生滿澤瀉而止步,叫道「勝ち草に勝ち蟲あり」,全軍受激勵而大勝。
此外,也是《見聞諸家紋》所載越中松倉城主椎名氏使用的家紋。
●三星紋
毛利家的一文字三星是戰國最出名的家紋之一,三星指大將軍星、左右將軍星,代表對三武神的信仰;一文字發音為「カツ」,讀起來據說有種凜然武威。《見聞諸家紋》載,本鄉氏、渡邊氏、饗庭氏--「三つ星」,長井、毛利、竹藤、萩、綺氏--「一文字三つ星」,毛利--「三つ星に吉の字」,渡邊、曾禰崎氏--「 三星に一文字」。吉文字、一文字是石見、備後等地廣泛流行的家紋。
●六連錢
六連錢的意義與佛教有關。
本來,信州滋野氏流的武將家如海野、望月、禰津、真田家都使用雁紋,與信州的豪族井上、赤井、上林、山口氏同紋。真田家最初的家紋是「結び雁金」。
海野幸隆改姓真田,此後臣從武田家,數立軍功,受信玄賜以「六文錢」旗印,沿用數十年。關原決戰,真田昌幸、幸村父子參加西軍,但昌幸長子信幸加入東軍。西軍戰敗,信幸一系受封松代,改名信之,家紋也因而改成了「一つ洲濱紋」。慶長末年兩度大阪之陣後,真田六連錢徹底銷聲匿跡。
使用與錢有關的家紋的,還有戶次川大敗後被沒收領地的仙石秀久,用的是一個方孔圓形的制錢,銘文是戰國時大量流入日本的「永樂通寶」--獨特得出奇了。
●桔梗紋
「土岐的桔梗一揆」並不是一向宗的一揆,而是指以桔梗為家紋的土岐一族協力團結,重振了美濃威勢。《見聞諸家紋》中記載了土岐氏的存在:
「桔梗。但幕者無紋水色。土岐。賴光四世孫國房之末。國房者賴政之叔父也,童名文珠丸。正四位下、攝津守,鎮守府將軍。土岐氏,本出於源姓,故其為紋者,一變白色,乃以為水色,昔時唯用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17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1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09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0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2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0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77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