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隊長能帶多少兵
❶ 日本二戰軍銜等級各管理多少人
日軍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一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這四人是配備自衛手槍的,在戰斗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
其餘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50毫米擲彈筒。
小隊
和我軍排的編制類似,但是人數更多,相當於加強排.日軍的一個小隊有前述編制的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
中隊
和我軍連的編制類似,但是人數更多,相當於加強連.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大隊
和我軍團的編制類似.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連部和3個機槍排,1個彈葯排),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一個55人的炮排(1個10人的排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連(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排,兩個31人的炮排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連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排,這種情況下,彈葯排要擴充為39人。
聯隊
和我軍旅(副師)的編制類似.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葯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21人的彈葯排,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台),在戰斗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員。
旅團
與我軍師類似。和我軍集團軍的編制類似,約25000-30000人左右.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工兵聯隊編制900-10人,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綜合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05MM炮替換了75MM炮,卡車方面日軍最多有100-150輛卡車步兵師團所屬騎兵聯隊:下屬2個騎兵中隊,每個中隊有馬步槍123支、重機槍2挺。/>騎兵師團所屬騎兵聯隊/>下屬4個騎兵中隊,每個中隊有馬步槍119支、輕機槍2挺,1個重機槍中隊,下屬2個小隊,有重機槍4挺。
------------------------------------------------------------------------------------------------
另附1945年日軍騎兵第4旅團編制:旅團部,本部15人、衛兵中隊80人、通訊班30人、機要人員20人,共計145人
原日軍(皇軍)軍銜
新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為兵,我軍只有列兵和上等兵),
伍長,軍曹,曹長(以上為軍士,分別相當於我軍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士官生(此為軍校實習學員肩章,不是軍銜),
特務曹長(相當畢業而未授銜的學員,也就是外軍的准尉),
少尉,中尉,大尉(以上為尉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尉,中尉,上尉),
少佐,中佐,大佐(以上為佐官,分別相當我軍的少校中校和上校),
少將,中將,大將(以上為將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將,中將和上將),
元帥(不是實際軍銜,日軍沒有元帥這一級正式軍銜,元帥是天皇授予資深而又戰功卓著的大將的榮譽稱號,正式稱謂"陸軍/海軍大將某某元帥"。有點象"軍事參議官",但是更稀有。).
軍司令官——大將或中將(大將很少);師團長——中將或少將(少將比較少);旅團長——少將;聯隊長——大佐
跟其他國家的軍銜級別基本一致(本來就是仿德國)
❷ 二戰時期,日軍的一個聯隊長管轄多少人呢
二戰時日本的「大佐」,相當於現代什麼軍銜,可以帶多少兵?二戰時,日軍的聯隊長屬於什麼級別,可以帶多少兵?
在清軍與日本的對峙中,吃虧的往往都是大清子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尷尬情況呢?這是與日本早於滿清覺醒,及時實行兵制改革有關。
步兵聯隊滿員人數為3747人,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名,野炮兵聯隊滿員人數為2894人,一個工兵聯隊672人,人數最少的是騎兵聯隊,只452人。
❸ 日本「大佐」可以帶多少兵,為何日軍不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
關於日本的軍銜,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少將比不上大佐。這是真的嗎?畢竟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將銜可是每個軍人為之奮斗的位置。日本為何會有這么奇怪的現象?還是我們道聽途說?恐怕,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日軍的軍銜與現實了。
其實,說這么多我們只為明白一個道理,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少將之銜肯定比大佐高一級。因此,並不是所有日本軍人都不喜歡上升少將,而只是那些好戰分子,或者說是參謀辻政信的追求而已。假如人人都只想做大佐,那日本將官之位豈不是要後繼無人了?
❹ 二戰時期,日軍編制是怎樣的,一個聯隊長管轄多少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的編制和其他國家的編制存在很大的區別。日本的編制主要以師團為基本單位,雖然日本也有軍的編制,但是日本的軍一般都是在戰時建立,而師團則是一種常設單位。日軍的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師團,甲種師團的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其次是乙種師團,然後是丙種師團,最後是丁種師團。日本一個師團的人數大約為28000人—10000人之間,不同級別的師團,統轄的人數各不相同。
❺ 抗日時期日本的一個小隊、中隊、大隊分別是多少人
1、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隊長軍銜是少尉或者中尉。
日軍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2、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是180人,隊長軍銜一般為大尉。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3、大隊日軍一個標準的大隊人數是1100人,大隊長的標准軍銜是大佐。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
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中隊只有8 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
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炮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葯小隊要擴充為39人。
(5)日本隊長能帶多少兵擴展閱讀
1840年日本從中國鴉片戰爭失利中得到教訓,看到了改良「兵制與兵器」的重要性。1853年6月,美國軍艦炮擊鹿兒島。第二年,英、美、法、荷聯合艦隊又向下關轟擊。
日本蒙受恥辱,決心急起直追,效法歐美,改良兵制。當時日本還處於幕府時期。幕府決定仿照西洋軍隊,組織洋式兵隊3個大隊,包括步、騎、炮兵共計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規定陸海軍將校的階級"。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設立的西歐式軍銜制度。
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凡有重要之軍事,皆親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決定廢監軍部,改設元帥府為最高的軍事咨詢機關。元帥府配備元帥若幹人,由日本天皇就陸海軍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擔任軍事顧問及檢閱陸海軍等任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止,日本共授元帥31人,其中,陸軍17人,海軍13人。
❻ 二戰時日本人的軍隊編制那麼奇葩,一個聯隊長管轄多少人呢
曰軍編制,軍團最大,一個軍團編為若干個師團,一個師團編為若干個旅團,一個旅團編為若干個聯隊,再下邊是大隊,再下中隊,最小為小隊。所以聯隊就是團級,聯隊長是大佐,就是上校。
日本軍隊根本編制是聯隊,往上規模的旅團,師團,軍,都是以聯隊為單位組合起來的。當時,日本的軍旗也是聯隊旗,分步兵聯隊和騎兵聯隊(正方形和長方形),電視上基本都是錯的,經常看見膏葯旗在軍隊中出現,日軍只有聯隊旗,沒有師團旗等等其他。日軍的一個聯隊的兵基本都來自於同一個地方,戰時根據需要把幾個聯隊編制到一起組成XX旅團,XX師團等,日軍中聯隊長的威望甚至高過師團長。
❼ 日本大佐軍銜多高,能帶多少兵
在各種抗戰系列題材的電視劇電影當中,相信觀眾會經常看到一個軍銜在日本部隊中被經常提起,這就是「大佐」,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日本大佐軍銜多高,能帶多少兵呢?
作為日本一種特有的軍銜制度,其實「佐官」的設置,是仿照德國進行的。明治維新期間,迅速崛起的普魯士,再加上皇帝高度集中的權力,成為了日本人效仿的對象。
日本最基本的單位,是師團,最初完全沿襲了德國一個師的編制,規模為1.8萬人。不過到了二戰的期間,隨著部署和變化,師團內部又有了各種調動和人員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最高的職位,實際上是大將,至於元帥,只是授予少數海陸大將,作為一種榮譽稱號,在日本國內,能夠獲得元帥這種稱號的,在昭和時代一共有陸軍6名,海軍4名,包括在二戰當中被美軍擊落在座飛機所陣亡的山本五十六,也是在去世後獲得了元帥的稱號。
而隨著日軍的戰敗,日本武裝力量在二戰後重新進行了改革,其中佐官也被分為了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更加符合了國際化軍銜的趨勢。
❽ 日本大佐可以帶多少兵很多士兵的首選不是少將,而是爭當大佐
在日本侵略我國的時期,他們建立了非常嚴明的軍隊體制,所有軍隊都井井有條,有自己專門的領導人負責。比如當時日本的的指揮部能夠指揮的軍官一般都是大將軍銜,而一個軍或者是主力進攻師團,他們的指揮官都是中將。
而再往下一等的師團的指揮官一般是少將,其次的連隊一般是大佐,按照當時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大佐至少能指揮3000人,這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已經能媲美八路軍的一個團了。所以在當時的戰爭時期,很多日軍高級司令官的畢生夢想就是成為大佐,連少將都不是他們的首選,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1942年8月,日軍有7000餘人侵犯浙江省江山市,我軍49軍105師的一個團在此地和日軍血戰數10天,我們的一發炮彈剛好打到了日軍指揮官坂田大佐的頭上,他當場死亡。坂田大佐一死,日軍方面猶如無頭的蒼蠅,瞬間軍心大亂,我們也乘勝追擊,獲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大佐在很多日本普通士官眼裡無疑是一個神聖又有威望的軍職,這也成了很多年輕日本軍人畢生追尋的夢想。可成為大佐的路上布滿了太多困難和艱險,能真正活下來並成為大佐的人不僅僅需要自己的實力,還需要一些運氣的存在。這也給大佐這個職位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❾ 日本「大佐」能帶多少兵,為何日軍不當少將都要爭當大佐為什麼呢
小編的外婆、外公特別喜歡看抗日劇,打開電視別,永遠是某電視劇頻道,抗日劇從早放到晚,其中叫“大佐”的日本軍官經常出現,留著一撮“衛生胡”,身邊跟著一堆人瞻前馬後,走路昂首挺胸的好不“威風”。
根據日本《陸海軍將官人事總覽》顯示,日本大佐可以擔任各種職位,比如聯隊長、旅團參謀長、師團參謀長等,你別看他只是二等,但很多時候權力大於少將,所以很多日本人寧可當大佐也不當少將。
在不同的團當中,帶領軍隊也不同,一般團大約在1000人左右,但如果擔任的是聯隊長,就可以管理一個連隊,日本當時陸軍個聯隊約3500人,3500人里大約3300人配備了刺刀等武器,100多人作為炮兵,剩下50多個人就是大佐的“保鏢”。所以電視劇里動不動就幾十個人保護著大佐其實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