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翻譯文言文
Ⅰ 秦人東渡日本翻譯急啊文言文
日本國也叫倭國,處於東海中。秦朝時候,徐福帶領五百童男童女,來到了這個地方。看到這里的人和物和長安的一模一樣。……還有,東北千里之外有一座山,名叫富山,也叫蓬萊,這座山險峻,山的三面環海,只有這座山突出,山頂會冒出火和煙,中午時山上會流下許多寶,夜裡卻又往上流,還時常聽到有音樂。徐福來到這里,稱這個地方為蓬萊,直到今天,子子孫孫都姓秦。
Ⅱ 日本國為什麼叫日本是怎麼翻譯過來的
其來歷在日本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但中國的《新唐書》則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日本,最早稱「和」或「倭」(均讀作yamato,中文譯作邪馬台),「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因為懂點漢語,所以討厭「倭」這一名稱,故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
日本的國旗和國徽
日章旗,亦稱太陽旗,呈長方形,長與寬比為3:2(標准國旗長度尺寸)。旗面為白色,正中有一輪紅日。白色襯底象徵著純潔,紅日居中象徵著忠誠。
傳說日本是太陽神所創造,天皇是太陽神之子,太陽旗來源於此。日章旗古已有之,作為正式國旗是明治三年(1870年)根據太政官布告第57號(商船規則)頒布制定的。
日本國徽是一枚皇家徽記,在日本,由於法律並沒有確立正式的國徽,因此習慣上,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紋」,即菊花紋章被廣泛作為日本代表性的國家徽章而使用。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日本
Ⅲ 日本也有文言文嗎
日本有「俳句」,有點像中國的文言文,非常古雅。
但是詔書不是用俳句寫,是按當時的中國文方言習慣翻譯過來的。
Ⅳ 看看日本怎麼教高中生漢文文言文的
日本的高中語文書,一本有600多頁。學習的內容一共有5個部分,按照順序是:
1,日本古文 2,日文現代文 3,漢文 4,文章表達 5,詞彙
裡面的每一部分內容都很變態!!!而且學了不一定會考啊!!!因為日本的國語高考一般都是滿滿的一堆閱讀理解啊!!讀的是散文還是古文就不知道了!不過還好的是國語考試不考作文。所以日本的國語教學和考試完全是為了提升基本素質型的,死記硬背完全沒有用。
下面來介紹裡面最變態最難的一部分,就是漢文。
你沒有看錯,對!!你沒有看錯!!裡面還要學漢文!!HOHOHOHOHO,於是用手機給大家實拍一下他們是怎麼學漢文的。
高中的漢文部分一開始,上來就是中國地圖,對,你沒看錯,是中國地圖!!!介紹中國地理對文化的影響。地名和景點上密密麻麻是日語用來標音的假名,裡面的地點因為經常在古詩還有名句中出現,所以用的都是古代著名的地點。我之前還很奇怪,為什麼和日本人說日語的江蘇,江蘇(こうそ)基本上日本人都知道是江蘇,其實他們在中學時代都學過一輪中國的地名。
當然了還有中國古詩詞
白居易的《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在日本幾乎是家喻戶曉。
王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用古日語翻譯過來的!!!但這個還是算好的,因為這里的翻譯尊重了日文原來的語法。日文的語法是動詞放在最後的,比如「你吃飯了嗎」,日語中是「你飯吃了嗎?「對唐詩宋詞對翻譯還是把動詞置換過來了,但是當然,用的是比較生僻的古日語。
唐詩宋詞里有很多引經據典的人物,也有鼎,觥等古代的酒具。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詩詞,你還需要知道一些背景知識。於是:
有一篇專門介紹中國古代的餐具!酒具!常用的樂器!!
還有唐朝究竟穿什麼衣服!!都有一些什麼樣的人物稱呼!!對!為了讓你更好地理解唐詩!!
Ⅳ 家姐現在要去日本,所以無需要回家 用文言文怎麼翻譯啊 高手
姊欲赴日,吾需歸~
Ⅵ 日語古文翻譯成現代日語
這個比較難呀。本人水平有限,只能按照自己平時接觸到的內容YY一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じ = ず = ない
以下是日文網站的參考
http://www.ppmz.com/misc/jodoushi/jodoushi.htm
關於ていない。
ている除了表示是進行時,還有表示某種狀態持續的意思。專業語法上叫持續體。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網頁的解釋。
http://blog.eastday.com/qiannairong/art/715766.html
個人理解。持續提一般都是接在能夠表示狀態的動詞後面。表示這個狀態是一種持續的狀態。所以吹いていない表示現在是個沒風的狀態。至於,為什麼要用ている。個人理解是因為,じ、ず這樣的助詞跟ない用法不太一樣,一般出現在作狀語的部分當中來修飾後面的什麼東西。所以被翻譯成了ていない。這個翻譯法我覺得其實是比較較真的。其實要是不嚴格的來說翻譯成風が吹かない也對啊。
你可以去日本google上搜索一下用ず的句子來體會一下。
關於だろう不だろう,這個用法,大概是因為這句話的意思不是當前現實的事實狀況,而是什麼慣用語的說法,用だろう體現一個不百分之百保證的意味吧。這個純屬猜測。如果哪位高人能指點一下最好了。
其實這個東西如果你不是要鑽研的話,不必這么較真細節的地方。明白意思就好了。因為日語本身就是曖昧的地方「色色」。要是較真的話他們自己也講不明白。
不過話返回來說。如果後面的解釋是准確的話,我們不應該研究為什麼這么解釋,而是應該記住,前面這句話就表示這個意思。以後能明白能用對就可以了。就像中文中不要研究為什麼「椅子」叫「椅子」,知道「椅子」這個東西被叫做「椅子」就行了。
Ⅶ 鑒真東渡日本文言文翻譯
唐朝有個有名望的和尚叫鑒真,本名叫淳於,是揚州江陽人,14歲出家為僧。稍微長大一點,周遊長安與洛陽,拜訪名師,專門研究佛教清規戒律。在天寶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請,東渡日本。但是東海風急浪高,有時翻船、有時缺少糧食、有時失去方向。經歷了12年,5次渡海都沒有成功。那時鑒真已經失明,只有志向始終沒變。天寶十二年,終於到達日本,第二年在奈良東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規戒律。
Ⅷ 古文"鑒真東渡日本"翻譯
鑒真東渡日本
原文:唐高僧鑒真,本姓淳於,揚州江陽人,年十四齣家為僧。稍長,遍游長安、洛陽,尋問名師,專研戒律。唐天寶元年,應日僧普照輩延,東渡日本。然東海風驟浪高,或船覆,或糧匱,或失向,歷十二載,五渡未成。其實僧目盲,唯至不渝。天寶十二年,竟至日,翌年與奈良東建戒台,授戒法。
譯文:唐朝有個有名望的和尚叫鑒真,本名叫淳於,是揚州江陽人,14歲出家為僧。漸漸長大,周遊長安與洛陽,拜訪名師,專門研究佛教清規戒律。在天寶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請,東渡日本。但是東海風急浪高,有時翻船、有時缺少糧食、有時失去方向(迷路)。經歷了12年,5次渡海都沒有成功。那時鑒真已經失明,但志向始終沒變。天寶十二年,終於到達日本。第二年在奈良東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規戒律。
Ⅸ 日本用日文怎麼寫
"日本"兩字用日文寫就是"にほん"。
にほん,這是普遍寫法,用羅馬字表示就是nihonn。而用日文假名寫會有兩種讀音「にほん(nihon)」和「にっぽん(nippon)」,一般國內的教科書都用前者的「にほん(nihon)」,但在日本,很多時候也會說「にっぽん(nippon)」。
日語資料:
日語(Japanese)又稱日本語(にほんご),為日本國的官方語言,母語人數有1億2500萬人,使用日語的人數佔世界人口的1.6%。
日語的使用范圍包括日本國全境(琉球地區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語,日本不承認琉球語為獨立語言)。
日語在世界范圍使用廣泛,因為日本動漫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雖不是聯合國工作語言,在世界上影響力也很大。特別是對於與ACG相關的物什,日語幾乎是唯一的用語。
日語主要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及歐洲的英國為少數的重要語言。
日語在網路用戶中的使用人數有9900萬人,居世界第4位。以日語為母語的人有1億2700萬人,在全球的使用者人數為128,204,860人,在20個國家中位列第9,而網路使用人數則上升了5位。
把日語作為通用語的國家並不只有日本,帛琉的昂奧爾州也在把日語作為通用語,因為1914年到1945年日本曾統治帛琉,在那期間使用了日語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