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花姑娘做了什麼
① 為什麼日本鬼子稱中國女人為花故娘
聽說當年很多大姑娘喜歡穿大花紅的衣服。這樣就說出來。當然事實當時是中國人自己送上去的(慰安婦)畢竟來說是統治區。只能聽從當時漢奸的安排(去邀功。獻媚)。其實日本人還未必考慮到這些事情。漢奸到考慮了(感覺可惡至極還是這些偽軍和漢奸)
② 日本人是怎樣玩花姑娘的
慢慢玩的
③ 為什麼皇軍喜歡花姑娘
看上去是個偽問題,因為「花姑娘」一詞通常被理解為協和語,抗戰影視中,「花姑娘」的出現頻率不低於「太君」和「大大的有」,而協和語作為漢語和日語的混合體,本身就是日軍侵華的產物。在影視作品裡,講出「花姑娘」一詞的通常是飢渴的日本兵,他們新佔領一個地方,總要四處搜刮好看的「花姑娘」來發泄獸欲。
玩3分鍾竟愛不釋手了!高智商策略手游震撼上線!
廣告
玩3分鍾竟愛不釋手了!高智商策略手游震撼上線!
2015 年,浙江溫嶺一場婚禮中的花式鬧洞房中,一名男子扮作日本皇軍,調戲由新娘扮演的「花姑娘」
把「花姑娘」理解為協和語的,並不僅限於普通的電影電視觀眾,連《漢語稱謂大詞典》,也只為「花姑娘」提供了一個義項:侵華日軍稱中國年輕婦女而生造的漢語詞。
但這樣的理解並不正確,「花姑娘」不是協和語,而是一個純粹的中文詞彙,意思是妓女,而非長得好看的姑娘。
在抗戰爆發前的民國報刊中,有關花姑娘的新聞俯拾即是,從中不難梳理出詞義流變脈絡。
如作家周瘦鵑 1915 年發表在《星期六》上的小說《情人歟?祖國歟?》中,就寫道:「……那花姑娘柳姑娘們所做的勾當……守身如玉的千金小姐是萬萬不屑為的」。這里的「花姑娘柳姑娘」,顯指妓女。
更明顯的例證還有 1930 年的某期申報中,有關常州武邑公安局掀起「掃黃打非」運動的報道,「奉命捕捉土娼,送鎮江收容」,標題直接取的是《公安局大捉花姑娘》。
其他例證還有 20 世紀 20 年代蔡東藩、許廑父所著《民國演義》第一五八回中的一段:
不料這天居然也有一位八太爺光降下來。那位八太爺在船上找花姑娘, 北人稱妓女為花姑娘。找了半天, 只找到了一個雞皮鶴發的老太婆。
不料這天居然也有一位八太爺光降下來。那位八太爺在船上找花姑娘, 北人稱妓女為花姑娘。找了半天, 只找到了一個雞皮鶴發的老太婆。
「八太爺」即丘八。該段說的是 1924 年直系軍閥孫傳芳部開進浙江,禍亂當地百姓的情景,其中明言北方人稱妓女為花姑娘。
妓女不是隨處都有,尤其是在偏僻鄉下。軍閥亂兵以找「花姑娘」為名目強奸民女的報道,民國報紙中為數不少,最早的一則甚至可以追溯到 1913 年 9 月的二次革命時期,此時距清朝滅亡不遠。據此推測,遲至清末「花姑娘」即有指代妓女的詞義。
1913 年 9 月 27 日,《申報》報道,軍閥亂兵以找「花姑娘」的名義在太倉大肆姦汙民女
抗戰爆發前後,「花姑娘」一詞仍廣泛做妓女義使用,不過軍隊「找花姑娘」的主體已逐漸由軍閥亂兵轉移到日寇和漢奸身上。例如:
「《偽聯合村公所》村長就是『二日本』王懷當… …每日便派村警,四村催糧要款,抓民夫,派花姑娘。」(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七回)
「《偽聯合村公所》村長就是『二日本』王懷當… …每日便派村警,四村催糧要款,抓民夫,派花姑娘。」(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七回)
「日本人多麼精明,他們平時每到一個碼頭, 妓女是自己帶去的。現在是戰時, 要花姑娘自然徵用。」(茅盾《劫後拾遺》)
「日本人多麼精明,他們平時每到一個碼頭, 妓女是自己帶去的。現在是戰時, 要花姑娘自然徵用。」(茅盾《劫後拾遺》)
從以上兩例不難看出,抗戰時期「花姑娘」指的仍然是妓女或慰安婦。而所謂「派花姑娘」,指日軍通過偽政府攤派妓女名額。日軍為保持軍隊戰鬥力,設有軍事慰安制度,即從本國和韓國徵召慰安婦充當軍妓。對華戰爭擴大後,攜帶的軍妓不夠用,只能通過偽政權徵召中國妓女加以補充。
真正的妓女畢竟有限,接到攤派任務的漢奸,把徵召范圍擴大到良家婦女,拐騙甚至強搶,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因而,原本念叨在軍閥亂兵口中的「花姑娘」一詞,被逐漸轉移到日本兵口中,以至於後來被誤認為是協和語。
圖為一份日本慰安婦領取工資報酬的單據,時間是昭和十九年,即 1944 年。單據主人是一名叫「仁平」的慰安婦,住所地址為「北京東單二條胡同西受祿街五號」
④ 日本人稱呼花姑娘的意思是什麼
指長相漂亮的女子或姑娘。
指長相漂亮的女子或姑娘。善良美麗大方單純,象出水芙蓉一樣美麗的女孩子叫做花姑娘,以前在抗日戰爭的時候花姑娘也是日本人對中國女孩子的稱呼,意思就是美麗的像花一樣。
出處:
一是出自蔡東藩《民國演義》。蔡東藩(1877~1945)於1916年~1926年間,花費10載心血寫下11部歷朝通俗演義,《民國演義》是最後一部。據此可以斷定「花姑娘」至遲在1926年以前已在流行了,且作者特意交代一句「北人稱美女為花姑娘」,所以該例應是「花姑娘」一詞及其指妓女的意義早於抗戰的鐵證!
二是台灣學者丁中江教授的《北洋軍閥史話》。該書雖寫於20世紀60年代,然丁教授是著名史學家,治學極為嚴謹,因而他對北洋軍閥強拉民女作「花姑娘」的描寫是可靠的,與第一例相互發明,堪為有力佐證。雖然沒有發現更早的例證,但據此可以斷定,「花姑娘」的流行至少應是在清末和民國初年,它的產生還應更早些。
⑤ 在抗日劇中,為何日本人會稱中國女性為「花姑娘」
“花姑娘”在詞典里的解釋,長相漂亮的女子或姑娘,善良美麗 大方單純,但侵華日軍口中的花姑娘,可不是指善良、美麗的中國女性,當時日軍把中國人稱為“支那人”,這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
⑥ 日軍調戲女性,為啥抗戰時調戲稱呼中國女性「花姑娘」
當年日軍侵華的時候,殺害了大量無辜的平民,也侮辱了很多中國女性,他們看到中國女性經常會稱呼她們為“花姑娘”。“花姑娘”這個詞本身沒有什麼不好的意思,花還是美麗的代名詞,但是它從日軍的口裡喊出來就非常有侮辱性了。那麼,為什麼日軍會稱中國女性為“花姑娘”呢?這主要是當時的年輕女子喜歡穿帶有小碎花的衣服有關,還有就是花姑娘和日語裡面年輕姑娘的詞語“花嫁”相似,所以日軍就這樣稱呼中國女性。
花姑娘是中日戰爭時期,日軍對中國女性的一種稱呼,由於它是在戰爭背景下產生的,所以它就是一個非常侮辱的詞語。現在,哪個日本男人再稱呼中國女性為“花姑娘”,他一定不會受中國女性的歡迎,遇到潑辣一點的女子,可能還會揍那個人一頓。
⑦ 日本為什麼要將中國女的叫花姑娘
因為日本語的女兒寫作"娘"讀音:(むすめ)新娘叫做"花嫁」(はなよめ),所以他們才管年輕的女孩子叫"花姑娘",還有就是日語的兩個名詞之間要加格助詞"の」,也就相當中文"的",日語的語序是動詞後至、所以說中文的時候會覺得顛三倒四的 花姑娘」一詞打有中華民族屈辱的印記。但它並非抗戰才有,更非日寇生造詞。清末以來「花姑娘」即已流行,本義是指妓女,「花」和「姑娘」亦可單指妓女。侵華日軍看好「花姑娘」,正在於它本可做「妓女」的代名詞,為其恣意侮弄中國女子張本——掠奪中國婦女充當軍事妓女慰安婦,到處強暴良家婦女卻口稱「花姑娘」。其結果是造成詞義演變,將「花姑娘」由娼家推向良家,使無數中國女同胞蒙羞。詳情你可以去全球抗日紀念網看看。
⑧ 日本人稱呼花姑娘的意思
原意是指年輕漂亮的女子或姑娘;後來在抗日戰爭中,是指日本鬼子對看上的漂亮姑娘的稱呼。
⑨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喜歡花姑娘
眾所周知,日本男人特別好色變態殘忍,當年抗日戰爭期間,是實行的「四光政策」!為什麼叫「四光政策」呢?是搶光(主要搶錢糧)燒光(燒毀房屋建築物)、殺光(見人就殺,不分男女老少)、淫光(只要是女的,不分年齡通通強奸,尋求刺激)!花姑娘是中日混合、協和語,意思是年輕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