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唐朝學習了什麼制度
A. 日本 學習中國唐朝推行什麼制度並頒布希么措施
日本在許多方面都受中國影響很大,表現在:第一,政治經濟制度方面,日本進行的"大化改新"就仿照唐制度,改革了行政制度,實行班田收授法(同於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其次,在城市建築方面,我們學過唐都長安有朱雀大街,東市西市這一些建築在日本京都中也同樣有。(甚至連市區還命名為長安和洛陽)第三是文字方面,8世紀以前,日本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表達的工具,後來,日本參照漢字草書和楷書的偏旁,創制了日本文字,第四,日本的飲食、服裝和同常的生活也受唐朝的影響很大。由於我國當時的文化先進,成功得進行了對日本的文化侵略。
B. 古代時期,日本人從我們國家學走了什麼
第一:學習唐朝的律令制度。
把土地收歸國有像按人頭分配田地的“班田收授法”,就是仿照隋唐的“均田制”而來。其次是思想文化的學習。和唐朝一樣,把儒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途徑,政府大力推崇儒學,設置官辦教育機構來進行官員的培養,《論語》和《孝經》都是必學科目。
第二:文化藝術方面的學習
在日本的國史的編纂上,利用《古事記》宣揚皇權天授,說明天皇統治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後來的《六國史》都是仿照中國編年體紀事體文學樣式來記載的。鑒真東渡後,他本人及其弟子對唐文化在日本文學、雕刻、繪畫及建築等藝術傳播,豐富了日本的佛教藝術建築。
第三:社會生活方面的學習
公元709年,日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設規模完全模仿長安,甚至街道的寬度與排列方法也幾乎一樣,也有“朱雀街”“東市”“西市”等名稱。他們學習唐朝人制茶的方法,並且改良創新後發揚光大,形成獨具風格的茶道。圍棋也是在這個時候傳入日本,深受貴族階級的喜愛。他們還向唐朝學會了制豆腐、醬油、榨糖、縫紉等工藝。
C. 日本從唐朝學了多少東西
唐朝在那個時代對亞洲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周邊國家,其中,對日本的影響算是最大。在那個年代,日本學習了唐朝的均田制,租佣調制,官制,府兵制,刑律等等。
初步建立了完備的國家制度,大大促進了日本封建化進程。
從貞觀五年起,日本先後派十二批正式的遣唐使到中國來,他們為傳播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日佛教的交往中,鑒真東渡被一度傳為佳話。
D. 日本費盡心思從唐朝學來的制度,後來是怎樣放棄的
公元7-8世紀,日本國多次派遣唐使進入中國,學習唐朝的典章制度,並通過大化改新以唐朝為模板建立了所謂的“律令制國家”,將日本帶入了真正的文明時代。這套教科書的說辭為我們帶來了日本全方面模仿大唐從而強大發展起來的印象,也讓很多人覺著日本才更好傳承了唐朝優秀典範。
實際上,日本人雖然在物質文化與藝術層面確實大量傳承了唐朝的基因,但是作為中華文明核心的制度文明,尤其是大化改新後建立起的唐朝政治經濟制度,其實很快就被日本人所拋棄,成為了曇花一現的模樣。
E. 5.日本人在哪些方面學習大唐
當日本正處於奴隸制瓦解、封建制確立和鞏固的階段,對唐朝的昌盛極為贊賞,因此向唐朝派遣了許多使者、留學生和學問僧。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學生和學問僧組成的第一次「遣唐使」。他們主要到中國來學習政治制度、經史律令、禮儀以及佛法。學成歸國後積極投身於日本的社會改革,於645年掀起了大化改新的序幕。
政治上,仿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設立二官八省一台制,大力加強了中央集權;經濟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和「租庸調制」,將土地收歸國有,實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制;法律上,於782年依據唐朝制定和頒布了《大寶令》,這是革新事業基本完成的標志,這些改革大大促進了日本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到838年止,日本共派遣唐使13次,還有派到唐朝的「迎人唐史」和「送客唐史」共三次。為了吸收中國的文化成果,日本選派了 不少留學生來唐朝學習,他們被分配到長安 國子監學習各種專業性的知識。如阿倍仲麻 呂,長期留居中國,擅長詩文,在唐歷任光 祿大夫、秘書監等職。
他和著名詩人李白、 王維等人有著深厚的友情,常作詩相酬贈, 這對日本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的安史之亂後,遣唐使進人了派遣 的末期。一直到894年,遣唐日本僧人報告「大 唐凋敝」,菅原道真上奏摺建議停止派遣唐使, 這樣,日本悠久的遣唐使才落下了帷幕。
F. 日本都抄襲過中國唐朝的哪些制度
日本派出遣唐使向唐朝學習各種制度和技術文化,建立了先進的中央集權制,制定了“大寶法令”法律制度,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和禮儀制度,創立了日本假名文字等,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當時唐朝經濟文化極度繁榮發達,名聲遠揚,對日本有巨大吸引力。為了學習唐朝的先進制度和文化,日本政府派出大批遣唐使,到中國學習,改革國內落後的體質。
三、日本仿效唐朝制度的影響。日本通過學習和仿效唐朝制度,極大的促進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中日貿易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
G. 日本奈良時代的政治制度史借鑒了唐朝的哪些方面
隋朝末年,王朝動盪,在風起雲涌的反隋浪潮中,李氏家族審時度勢,於大業十三年(617年)從晉陽起兵反隋,在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攻破長安,籠絡天下。大業十四年(618年),李淵登基,建立唐朝。
唐太宗即位後,採取了一系列安定社會秩序、加強綜合國力的措施,在此基礎上,大力改革唐朝政府機構,注重和周邊政權的關系,使社會很快走向了安定和繁榮。在貞觀到開元的一百多年裡,唐朝的國家政治、經濟都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一舉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國家。就在這個過程當中,唐朝迎來了一位學生——日本。
在長達數百年的文化交流中,日本吸收借鑒了唐朝很多政治、習俗,其中,中國的政治機構、官僚制度,是七八世紀以後日本所學習的中心內容。在日本古代貴族看來,引進中國百官制度是解決日本四島豪強林立,確立中央權威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他們把唐朝的政府機構和官員制度視為社會運作機制的關鍵一環。
一. 仿照唐朝,使用皇帝、天子稱號
由此可見,日本奈良時代的太政官職不僅在官吏的設置上模仿唐朝制度,而且官吏的職能也十分相似。在借鑒唐朝的基礎上,日本就這樣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下的核心官僚機構,構建了奈良封建國家的指揮系統。
H. 日本人從唐代學到了什麼
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推薦][轉帖]
挖掘教材 比較教學——從「開元通寶」與「和同開珎」的比較看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充分利用教材上插圖學習歷史,在內容上,是對教材的深挖,可加強了對相關史實的領悟;在思維訓練上,有利開啟形象思維的大門,為發散思維、創造思維創造條件。
中學教材初中第一冊《第5課海內存知已》,在敘述唐對日本影響時,有兩幅貨幣插圖,一幅是《開元通寶》,一幅是《和同開珎》,這是兩幅性質相同的插圖,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教材的一種比較設意,教學上就可以順其自然,利用這兩幅圖充分展開對唐日文化影響的比較學習。
比較的前提是要對這兩幅圖有科學地、全面地了解,這樣才能找到比較點。「開元通寶」錢,許多人對它的鑄造時期有誤解,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始鑄造的,這是犯了「望文生義」的毛病,是對中國古幣史不了解。鑒別古幣是哪一朝的,光看年號是不準確的,應了解鑄幣歷史發展背景、看錢文、字體書法等特點合乎何朝代,看形制、銹色來判斷,這樣對古幣的時間斷定過程,也是對它的全面了解。開元通寶錢是在我國陝西以及日本都有大量考古發現,它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鑄,當時分銅、鐵、鉛、金、銀等幣質,主要是銅質,鐵質多為私人民間盜鑄,又叫開通元寶,它結束了銖兩錢制(秦時半兩錢,重8克;漢五銖錢,銖為重量單位),開始進入通寶、元寶時代(仍為圓形方孔,通寶用了1300多年至清,又出現無孔銅幣),因此開元通寶為後世通寶、元寶之起源。為什麼叫開元通寶呢?通寶為通行寶貨之意,統一貨幣的稱謂,開元意為武德四年始鑄;以後各代所鑄幣大都是以當年年號紀年,且形制尺寸、大小重量與開元通寶差別不大。開元通寶終唐世289年,一直鑄行不衰,是唐最主要錢幣,絕大多數是銅質(唐也另有過乾封泉寶、會昌開元等錢),元代也鑄過開元通寶。開元通寶輕重不一,標准幣是8克,故十錢為一兩重。開元通寶的字體是由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制詞並書寫,字在篆隸之間,又含楷意,結構精嚴,筆法凝重端正,對後世錢文化有深遠影響。不同時期鑄形有一定區別,初唐開元通寶字形深峻,大型、精美,中唐開元外輪不一圈,鑄工書文比初唐遜色,後期開元邊緣較闊,鑄工草率,書上圖可見是為初唐書,結構嚴謹勻稱,方圓兼濟,隸書中帶有楷意。
和同開珎是我國考古人員於1970年10月在陝西西安市南郊發現的五枚日本銀錢,圓廓方孔,名曰和同開珎,據考定為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逃安祿山之亂於四川時,邠王李守禮後人窯藏。據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證,「珎」是「寶」字的簡化,日本人曾經誤認為「珍」,「和同」是日本奈良朝和銅年號的省略,西安出土「和同銀幣」是鑄於和銅元年,即公元708年,此時正值唐中宗景龍二年。唐代也曾以金銀鑄錢,中宗時代已有之。日本以銀鑄錢,無疑出於仿效(但唐代的金銀錢是吉祥錢,不曾於市上流通,日本因缺銅,故曾以銀錢作為流通的貨幣,但不久就廢了。)據郭沫若考證,這枚發現的和同銀幣是日本遣唐使所獻的「貢品」,由朝廷頒賜的,這一點與在日本發現成千上萬枚的開元通寶意義不同,後者顯然更多的貿易作用,從本幣字體上看日本使用漢字,而且字體明顯受歐陽詢字體影響。
基於對兩種古幣的了解,可從中比較看出唐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廣度,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第一,從兩種貨幣發現的地點來看,說明當時中日貿易往來頻繁,特別是唐對日本貿易影響很大,以至在日本本土通行大量中國貨幣。
第二,從兩貨幣形狀看,日本受中國圓形方孔錢影響,也說明日本思想上深受中國天圓地方觀念影響。
第三,從錢文看,日本文字深受中國文字影響,日本文字在五世紀開始使用漢字來表達交流思想,他們還創造了一些漢字,如「留學生」一詞即由日本人創造於隋唐時期,專指那些留居國外學習或做研究的人。從唐朝開始,日本人民又逐步簡化漢字的楷字和草書,在9世紀形成了表達日本語言的文字叫假名,取自草書字體漢字稱平假名,取自楷書體漢字偏旁者稱片假名。日本人稱漢字為真名,這些字母同早已使用的漢字一起,成為日本人民表達思想的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第四,從錢文的書寫來看,可以說明日本人深愛中國書法藝術,且深受中國書法影響,這種影響直到今天,例如現在日本有一個著名的報社叫《朝日新聞》,這四個報頭就是日本人精心從中國傳統的歐陽詢書寫的碑文中集字而成。
第五,從錢的製造看,開元通寶是採用的范鑄法,和同開珎的外輪與開元通寶相同,鑄法一致,說明日本手工鑄造業受中國影響。
通過兩貨幣比較,以小見大,窺斑見豹,從中可見日本文化在思想文化、經濟政策商貿、手工業等方面深受中國唐朝影響,當時日本是在全方位向唐朝學習。
這種有益的比較方式,著眼於挖掘了教材內容的隱性知識,引起學生對教材上一字一句、一圖一表的重視,培養敏銳地觀察能力;同時,由於老師對知識的縱深把握、詳細講述,配合具體的插圖或實物展示,創設了形象、鮮活的歷史情景,帶給學生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激發歷史想像,拓展積極地發散性思維,能集趣味性、生動性、思維的活躍性為一體,創造性地學習;同時它也帶給學生一種比較的學習方法,以此為範例,還可以對比日本平城京與唐朝長安城,繼續比較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師:日本的平城京(即是現在的奈良城)是當時日本的首都,它與唐朝的長安城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生:都有朱雀大街,並把南城一分為二;都有西市、東市,商品貿易同居民區分開;都是街道布局整齊筆直如棋盤狀;都有皇帝的宮殿並都在城北方。
師:這說明日本建築、城市建設與管理、經濟制度、皇權思想等從里到外,都滲透著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最後師共同總結、補充、延伸:唐對日本的文化影響真是廣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學生歸國後,效仿唐朝制度進行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領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經典為教科書,也在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國學;在生活習慣上,也習染唐風,學會唐朝制茶方法,後發揚光大,形成獨具風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陽節登高,日本的傳統服裝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裝改進而來,他們還向唐朝學會了制豆腐、醬油、榨糖、縫紉等工藝,圍棋也於此時傳入日本。唐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正如日本一位漢學家內藤湖南所說:日本民族未與中國文化接觸以前是一鍋豆漿,中國文化就像鹼水一樣,日本民族和中國文化一接觸就成了豆腐了。這深刻地說明唐朝對日本的影響是多麼大——它促進了日本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日文化的比較學習,使我們感受到了唐與日本交往中所顯示的強盛,同時還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個非常善於向先進文化學習的民族,這種好學精神有利於推動本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唐日友好往來的歷史也告誡後人,只有和平友好往來,雙方民族才會共同進步。
I. 日本向唐朝學習了哪方面的東西
唐朝的均田制,在日本則為"班田"。奈良和平安(現在的京都)則是照長安設計興建,只是范周遠遠不如,而且還沒有依計劃完成。長安有朱雀門街,奈良和平安的南北馳道,也稱"朱雀大路"。
J. 唐朝的服飾,文化一度傳到了日本,日本有哪些地方是學習了唐朝
日本對於唐朝的崇拜在中國各個朝代中是排名第一的,日本在中國唐朝時期見識到我們的強大,為了改變國內落後的局勢,便開始全盤學習唐朝,中國的服飾、政治制度等都被日本所學習,日本經過大化革新,從奴隸制社會走向封建制社會。
中日兩國從古代一直到現在,保持著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唐朝時期中日交流,最為頻繁。由於盛唐文化的空前絕後,也讓日本人由衷佩服進而引進技術,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民族吸收外來文化的心理和方式是恭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