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站事故有哪些
A. 福島核事故的事故經過是怎麼樣的
在日本標准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5公里(15英里),震中位於仙台以東130公里(81英里)的海域,在東京東南約372公里。這次地震造成東北海岸四個核電廠的共11個反應堆自動停堆(女川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二核電廠l、2、3、4號機組和東海核電廠2號機組)。地震引發了海嘯,海嘯浪高超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廠址標高14米(45英尺)。
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整個日本東北部造成了重創,約20000人死亡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並對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地震發生之前,福島第一核電廠6台機組的中1、2、3號處於功率運行狀態,4、5、6號機組在停堆檢修。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所有的廠外供電喪失,三個正在運行的反應堆自動停堆,應急柴油發電機按設計自動啟動並處於運轉狀態。地震引起的第一波海嘯浪潮在地震發生後46分鍾抵達福島第一核電廠。
海嘯沖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防禦設施,這些防禦設施的原始設計能夠抵禦浪高5.7米的海嘯,而當天襲擊電廠的最大浪潮達到約14米。海嘯浪潮深入到電廠內部,造成除一台應急柴油發電機之外的其它應急柴油發電機電源喪失,核電廠的直流供電系統也由於受水淹而遭受嚴重損壞,僅存的一些蓄電池最終也由於充電介面損壞而導致電力耗盡。第一核電廠喪失所有交、直流電喪失。
海嘯及其夾帶的大量廢物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場的廠房、門、道路、儲存罐和其它廠內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現場操作員面臨著電力供應中斷、反應堆儀控系統失靈、廠內廠外的通訊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等未預計到的災難性情況,只能在黑暗中工作,局部位置變得人員不可到達。事故影響超出了電廠設計的范圍,也超出了電廠嚴重事故管理指南所針對的工況。
(1)日本核電站事故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故特點
福島核事故對福島核電廠以及周邊的環境造成十分重要影響,事故的發展過程了電站各方考慮的范圍,事故主要表現出來的特點有:
1、極端外部自然災害導致事故發生。
2、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廠多機組、長時間的全廠完全斷電和喪失最終熱阱,超出了核電廠設計考慮的范圍。
3、地震、海嘯對核電廠及其周圍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外部救援不能及時抵達,搶險救災活動不能有效展開,導致事故不斷升級。
4、主控室沒有操控手段、沒有電廠狀態指示、核電廠局部位置不可到達,核電系統損傷狀態超出了嚴重事故管理指南的覆蓋范圍。
5、在未預計的位置發生氫氣爆炸現象,造成最後一道安全屏障的破壞。
6、大量放射性廢水處理問題。在福島核事故初期,為緩解事故後果,向其4台機組的反應堆、安全殼和乏燃料水池內注入了大量海水和淡水,雖控制了反應性、對燃料進行了有效冷卻但隨著放射性廢液的泄漏、大量放射性廢液的處理問題逐漸顯現。
7、應急撤離區域問題。福島核事故的應急撤離范圍是周圍20公里,超出預期。
B. 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時間是什麼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繼發生海嘯,該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日本標准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約25公里(15英里),震中位於仙台以東130公里(81英里)的海域,在東京東南約372公里。
這次地震造成東北海岸四個核電廠的共11個反應堆自動停堆(女川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福島第二核電廠l、2、3、4號機組和東海核電廠2號機組)。
地震引發了海嘯,海嘯浪高超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廠址標高14米(45英尺)。此次地震和海嘯對整個日本東北部造成了重創,約20000人死亡或失蹤,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並對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工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地震發生之前,福島第一核電廠6台機組的中1、2、3號處於功率運行狀態,4、5、6號機組在停堆檢修。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所有的廠外供電喪失,三個正在運行的反應堆自動停堆,應急柴油發電機按設計自動啟動並處於運轉狀態。
地震引起的第一波海嘯浪潮在地震發生後46分鍾抵達福島第一核電廠。海嘯沖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防禦設施,這些防禦設施的原始設計能夠抵禦浪高5.7米的海嘯,而當天襲擊電廠的最大浪潮達到約14米。
海嘯浪潮深入到電廠內部,造成除一台應急柴油發電機之外的其它應急柴油發電機電源喪失,核電廠的直流供電系統也由於受水淹而遭受嚴重損壞,僅存的一些蓄電池最終也由於充電介面損壞而導致電力耗盡。第一核電廠喪失所有交、直流電喪失。
海嘯及其夾帶的大量廢物對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場的廠房、門、道路、儲存罐和其它廠內基礎設施造成重大破壞。
現場操作員面臨著電力供應中斷、反應堆儀控系統失靈、廠內廠外的通訊系統受到嚴重影響等未預計到的災難性情況,只能在黑暗中工作,局部位置變得人員不可到達。事故影響超出了電廠設計的范圍,也超出了電廠嚴重事故管理指南所針對的工況。
由於喪失了把堆芯熱量排到最終熱阱的手段,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在堆芯余熱的作用下迅速升溫,鋯金屬包殼在高溫下與水作用產生了大量氫氣,隨後引發了一系列爆炸:
2011年3月12日15:36,1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2011年3月14日11:01,3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2011年3月15日6:00,4號機組燃料廠房發生氫氣爆炸。
爆炸對電廠造成進一步破壞,使操作員面臨的情況更加嚴峻和危險,現場的搶險救災工作愈加困難。現場操縱員採取的干預措施主要包括利用汽車電瓶、小型發電機和消防泵等,嘗試部分恢復電源和供水,以讀取電廠關鍵安全參數、實施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卸壓、實施壓力容器卸壓、冷卻反應堆堆芯和乏燃料水池。
由於現場工作環境非常惡劣,許多搶險救災工作往往以失敗告終。現場淡水資源用盡後,東京電力公司分別於3月12日20:20、3月13日13:12、3月14日16:34陸續向1、3、2號機組堆芯注入海水,以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3月25日,福島第一核電廠建立了淡水供應渠道,開始向所有反應堆和乏燃料池注入淡水。
影響
事故中發生的氫氣爆炸事件令日本政府不得不下令使用海水來冷卻反應堆。
事故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為了促使核反應堆降低氣壓而將堆內氣體排放到大氣層,為了冷卻核反應堆而向堆內注入大量冷卻水,之後又排放入大海。這些危機處理措施以及其它的意外與失控事件使得福島核反應堆內的放射性物質持續大規模泄漏。
3月12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發布緊急避難指示,要求福島核電站周邊10千米內的居民立刻疏散,以免遭受核輻射的影響,在第一次轉移約45000人以後,枝野幸男又宣布避難半徑擴大為20千米。
英、法等國顧慮到輻射性污染的危險擴散,也分別通知國民快速考慮離開東京。福島核事故更導致在全世界都測量到微量輻射性物質,包括碘-131、銫-137(半衰期為30年)在內。大量放射性同位素因此核事故釋入太平洋。
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籌備委員會所主管的一套專門偵測核子爆炸的監測系統,能夠全球追蹤從損毀核反應堆釋出的放射性物質擴散狀況。
超過40所CTBTO放射性核素監測站都已偵測到從福島核反應堆釋出的放射性同位素。CTBTO的183個會員國都可得到這監測數據與分析結果。大約1,200個科學與學術機構現正共享這服務。
3月12日,遠在福島核電站200 km以外的高崎市的CTBTO監測站最先偵測到放射性物質。3月14日,放射性物質已散布到俄國東部,兩天之後,更飛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到第十五日,整個北半球都可偵測到微量放射性物質。
4月13日,位於南半球的CTBTO監測站,例如,澳洲、斐濟、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也偵測到放射性物質。
根據專家透露,此核事故釋出的放射性物質大約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十分之一。文部科學省於2012年3月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福島核電站釋出的放射性塵埃已彌散大約切爾諾貝利核電場事故的十分之一距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島核泄漏事故
C. 日本發生過那些核泄漏事件
日本共發生過三次核泄漏事件:
一、
2011年3月11日,由於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強震,引發特大海嘯。最終導致福島核電站3個反應堆發生氫氣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泄露,約30萬人被緊急疏散。
二、
2017年6月,一名工作人員打開了裝有鈈和鈾等粉末試料的金屬容器,容器內部的塑料袋突然破裂,試料散落出來。5名工作人員體內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這次核泄漏釀成日本國內最大級別的體內輻射事故。
三、
2019年1月30日14點24分,日本茨城縣一國營核燃料處理設施發生核泄漏事故,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稱此次泄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容器老化。
該事故發生於日本茨城縣東海村的「核燃料循環工學研究所」,事故發生時,鈈燃料二次開發室中的工作人員正准備為兩個盛有鈈和鈾的容器更換膠蓋,在打開密封間隔時,泄漏出來的核物質觸發了監測設備警報。
當時現場有9名工作人員,警報響後,9人立即跑到另一個房間進行躲避,並且均佩戴半面罩等保護裝備,所幸沒有直接暴露在核輻射之中,隨後也及時撤離。
事故發生後進行監測的結果顯示,研究所排氣裝置和外部環境的核輻射數據沒有波動,因此判定此次核泄漏未對環境產生影響。
D. 歷史上發生過幾次核電事故 分別是什麼事故 什麼事件發生的
一、切爾諾貝爾核電事故
曾經世界上最安全的核電站,在1986年4月26日發生泄漏,切爾諾貝爾4號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當中,發生失火,引起爆炸,核電產生的放射物,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的一百倍。8噸多的輻射物質泄漏,塵埃隨風漂浮,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帶來了極大的污染。
很多良田受到了污染,因為核電站泄漏帶來的後遺症,致使烏克蘭250萬人身患各種疾病。其中有47.3萬名的兒童。這場災難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至少是100年,輻射物質將持續10萬年。核電站的泄漏給千前蘇聯帶來的損失高達100億美元。
二、三英里島核事故
這是美國最為嚴重的核事故,1979年3月28日凌晨,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東南的三英里核電站的2號反應堆,發生一次放射物質泄漏事件,導致周圍80公里受到核污染。事故原因,起因一台水泵跳閘導致蒸汽發生器二次側給水中斷。
三、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
2011年4月3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建築殼出現裂縫,是造成大量放射物質泄漏的主要原因。當時的事故處理人員,用水泥將這條20厘米的裂縫封死後,放射污染物質,還是泄漏而出。原因是水泥被源源不斷的污水給沖走了。裂縫當中排出的污水,是安全標準的四倍,開始的時候核電的工作人員還希望用類似的膠水的物質,把裂縫的地方粘起來。可是封存失敗,致使7噸放射廢水泄漏,有兩名員工受到核電污水的噴淋。
事故發生後,東電表示會對此次核泄漏事件全部負責。其實早在1978年福島核電就發生一樣的安全事故,但是到2007年才公之於眾。事故發生後,處於核電周圍的20公里人員全部撤離,很多放射物質流入太平洋,導致某些魚類變異,身上留有放射物質。
(4)日本核電站事故有哪些擴展閱讀:
核輻射對人的影響:
核泄漏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γ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
人暴露在核輻射的環境下,幾個小時內就會出現惡心嘔吐,然後出現腹瀉頭疼等發燒的症狀。也有可能出現無症狀期,但是過幾周後就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在輻射量越大的情況下,這些症狀可能出現的更早,一半健康的成年人是無法承受4戈雷的輻射劑量。人在放射治療時使用的輻射量大概是1-7戈雷。但是高度可控制的,而且是作用在一塊很小的區域當中。
輻射最危險的是致癌,射線導致細胞不會變成新的細胞,只會源源不斷的產生癌細胞。有些輻射也並不是產生癌變,但是會更改基因,導致遺傳下一代,造成新生嬰兒的急性或者得嚴重的先天性疾病。
E. 日本福島核事故是什麼這場事故有多嚴重
我們知道在現在整個世界的歷史發展當中,我們現在人類的科技一直在不斷的進步,但是我們人類的科技面對自然這股龐大的力量依舊算不上什麼。雖然說我們很多時候在宣揚我們人的生命是頑強的,但這只是其中的幾個幸運兒,能夠躲過這場自然天災而已,大多數的普通人根本無法抵抗這一次的災害。那麼例如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的一個爆發,當時發生9.0級地震,直接讓日本福島核電站出現一個核泄漏事故。那麼關於日本福島核事故是什麼?這場事故有多麼嚴重?
三、這場危機造成了整個東亞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震盪。最後就是關於這場危機直接造成了整個東亞地區出現嚴重的震盪,許多國家花費資金去凈化周圍海域的一個核輻射來源。
F. 福島核電站的歷次事故
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此前也多次發生事故。
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2007年才公之於眾。
2005年8月,里氏7.2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中存儲核廢料的池子中部分池水外溢。
2006年,福島第一核電站6號機組曾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2007年,東京電力公司承認,從1977年起在對下屬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中,這家公司曾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得的數據曾在1979年至1998年間先後28次被篡改。原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因此辭職。
2008年6月,福島核電站核反應堆5加侖少量放射性冷卻水泄漏。
2011年3月,里氏9.0級地震導致福島縣兩座核電站反應堆發生故障,其中第一核電站中一座反應堆震後發生異常導致核蒸汽泄漏。於3月12日發生小規模爆炸,或因氫氣爆炸所致。福島核電站在技術上是單層循環沸水堆,冷卻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無法保障。 3月14日地震後發生爆炸。在爆炸後,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福島核電站當地的風向為從日本東部吹向太平洋方向,通過風傳播到美國,經過削弱放射性幾乎微不足道。
東京電力公司16日上午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稱核電站4號反應堆於東京時間16日5點45分(北京時間4點45分)再次發生火災,兩名核電站工作人員下落不明,並已經緊急通知了福島縣政府和消防部門。
日本官方於東京時間16日上午8點15分稱,火勢已得到控制。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天野之彌15日說,該機構尚未接到日本政府有關核電站4號反應堆15日火災後情況的說明。
東京電力公司同時證實,兩名核電站工作人員下落不明。但公司辯解稱:這兩名工作人員是「在11日的大地震後即告失蹤,而不是15日核電站爆炸後失蹤」。日本常駐維也納國際機構代表中根猛15日向共同社透露,日本政府已請求IAEA最快數日內派出專家小組幫助應對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電站事故。預計IAEA將首先派出環境監測小組。中根表示,由於核電站附近已經非常難接近,最初預計只能派遣小規模的專家小組。
日本首相菅直人15日已就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問題向日本民眾發表了講話。他要求核電站方圓20公里以內的所有居民撤離,方圓20至30公里以內的居民在室內躲避。有報導稱,菅直人痛斥東京電力公司「欺上瞞下」。在核電廠附近檢測到銫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專家認為有氮和氬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鈈泄漏也已經出現,情況非常令人擔憂。
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於2013年8月7日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至少約有300噸污水流入海中。
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事故後,東京電力公司曾因為污水處理設施捉襟見肘而人為向大海排放低放射性污水,以便騰出空間處理高放射性積水。當時該公司聲稱,在2011年6月之後,沒有新的放射性污水排入海洋。
然而2013年7月22日,東京電力公司首次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被污染的地下水也正滲漏入海。
2013年10月9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一起重大事故,在污染水處理設施作業時,作業人員錯將配管線拔出,結果造成高濃度污染水的大量外泄,在現場作業的9人中有6人遭到污染水噴淋。經過檢測,每1立升污染水的放射性鍶的含量高達3700貝克勒爾。
2013年10月10日,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外的海水中檢測出了放射性銫,活度為每公升1.4貝克勒爾。東京電力公司解釋:從核電站排出的銫137的法定標准為每公升90貝克勒爾,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中銫活度標准值為每公升10貝克勒爾。本次的檢測結果低於這兩個標准值。東電表示「我們認為對環境沒有影響」,並稱10日未從在港灣口東側提取的海水中檢測出銫。
2015年5月22日,東京電力公司向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遞交的一份調查報告。
經檢測,湧起的氣泡成分幾乎都是氫氣,因此東電方面認為,水體很可能是受強烈輻射的影響並導致大量氫氣產生,氣體在容器內部不斷膨脹,最終導致了核污水的溢出。
上述容器溢出的廢水雖未對外界造成較大影響,但作為應急對策已在出事容器上部放上了吸水劑,以盡量減少廢液的進一步泄漏。
G.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屬於幾級
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屬於7級。
核事故中的7級是大型核裝置,如動力堆堆芯的大部分放射性物質向外釋放,典型的應包括長壽命和短壽命的放射性裂變產物的混合物,數量上等效放射性超過1016Bq I-131。
這種釋放可能有急性健康影響;在大范圍地區有慢性健康影響;有長期的環境後果。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都屬於核事故中的7級。
日本福島核電站2021年日均產150噸核污水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事故,東電為冷卻熔毀的機組堆芯持續向安全殼注水,從而產生大量核污水。
日本政府此前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放入海,東電力爭2023年春季前後開始排放,排放時間預計將持續20年至30年,此舉遭到當地居民以及日本全國漁業工會聯合會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日前公布數據稱,202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平均每天產生150噸核污水,與2020年相比日均增加10噸。東電分析稱,核污水增加可能與當年降雨量增多有關。
H.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曝核污染水泄漏事件,你有什麼看法
一提到核污染,我想大家想到的不是日本福島,就是切爾諾貝利事件。這兩件事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的時候,甚至是影響了鄰國,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事件產生的核污染,直到現在依然沒能夠完全消除,而想要完全消除這些核污染,需要的年限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切爾諾貝利事件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而且它也是首例被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那麼第二例就是日本福島的核電站事故。
三、會使人的壽命變短
大家也是通過新聞才知道,後來知道這些核污染的確是通過水泄漏到了海洋當中,甚至有可能已經流入了太平洋里,如果說流入到海洋當中,就有可能給全世界的人類都帶來危害。如果有了解過切爾諾貝利事件的話,核輻射量過高的時候,他是有可能使人的壽命變短,甚至是有可能讓人當場死亡的。所以,日本的這種做法可以說是被所有人都詬病的。
I. 網友熱議日本核電站漏水事故,核電站的發電效率有多高
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魚和熊掌又怎能兼得?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利有弊。
二、安全性高、事故發生率小。
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地熱發電等等都是安全能源,核電也是安全的行業之一。50多年來只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發上過兩次反應堆芯熔化的事故,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安全性已經非常高了。
三、清潔能源、污染小。
比起燃燒化石能源來說,核反應不會發生此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