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看待中國安全
㈠ 論日本對中國安全的威脅有哪些
轉載
1.從歷史上說 兩國積怨甚深 從古代到近代 兩國是世仇
2.直到今天 日本沒有絲毫悔意 中國更沒有任何原諒的跡象(這是肯定的) 可以說兩國之間再次爆發戰爭也是有可能的
3.戰略格局上 日本從冷戰時就充當西方國家的橋頭堡和不沉航空母艦 直道今天還是美國遏制中國的重要工具
4.現代關系 直到現在日本人仍舊是看不起中國 從來都是將中國視為懦夫和囊中之物 這從 拜鬼 和 釣魚島 就知道了 而且認為中國不敢小視日本
5.軍事上 日本通過對伊拉克派兵 自衛隊已經改變性質 而且似乎都是把中國視為將來的假想敵 亡我之心不死
㈡ 如何看待這次疫情中,日本對中國的援助
日本支持武漢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要知道日本發生海嘯、發生地震、還有核輻射的時候,中國對他們都是有援助的。
到了中國武漢有了疫情,日本當然不會袖手旁觀了,他們要援助武漢,幫助我們一起戰勝這一次疫情。
可以說這些緊急物資的到來,對我們抑制病情的蔓延起了很大的作用,畢竟這些都是醫務人員用的必需品。
只有醫務人員安全了,他們才能夠幫助我們救治更多的人。
所以說日本這一次對中國的援助是十分的重要的。還有日本人自願在他們國家發起來的募捐,都是為了我們更快更好的抑制住疫情。
總之,不管日本援助我們是處於什麼目的,我們都要對他們說一聲感謝的,正如那一句話說得好「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㈢ 是述日本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威脅
今天日本基本沒有成體系的國防武裝,而且因為日本是戰敗國,至今日本無權單獨對外用兵,日本自衛隊一直被美國管控。日本根本沒有軍事自主權,如果沒有美國批准日本軍艦連本國近海都開不出去。所以今天日本對中國周邊安全沒有威脅。
㈣ 現在的日本人對中國的態度怎麼樣
1.現在的日本人對中國的態度怎麼樣?
大部分日本普通民眾對中國還是很有好的,很多的在日留學生都受到身邊的日本人的幫助。但最近一年來有一些惡化。原因有以下方面:毒餃子事件令日本民眾對中國的食品安全性問題產生懷疑,近日的奶粉問題再次成為日本民眾關注的焦點。還有前天爆出的豆子事件等食品安全問題已逐漸演變成為,中日民眾關系的主要問題。日本民眾並不太關心政治,只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
日本臭名昭著的黑社會組織「福建幫」中多中國人,燒殺搶掠壞事做盡。
日本有一家庭遭中國留學生搶劫並將其一家5口殺害,其中有3名小孩最大的僅7歲最小的僅5歲。
部分中國人不忘歷史怨恨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日本。(日本在世界好感度國家排名中僅次於德國,排名第二)中國民眾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要讓日本將道歉掛在嘴邊上,但日本民眾大多了解那段歷史的人,都不願提起,他們認為很悲慘,不想接以前的傷疤,認為自己同樣是受害者。
部分中國人也可以說是大部分中國人的素質問題特別是在日華人的素質問題引起日本人反感。
部分日本民眾認為,政府在一些對華問題上過於軟弱,安倍、福田對華所進行的是「獻媚外交」。
民眾感情應該是雙邊關系發展的根本。日本國民確實對真實的歷史了解不夠,特別是年輕一代,這與政府的教育有很大關系。而且一些右翼分子對一些確鑿的歷史,加以詆毀,確實令每一個中國人感到憤怒。但我們要深知日本人民是無辜的,他們同樣是受害者。與中國民眾關心歷史問題不同,日本民眾更關心與自身利益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國政府還應加強監管力度。
2.新首相麻生是親中的嗎?
麻生從他以前的言行來看有很深的鷹派背景,但他今後還會延續福田外交的部分理念。麻生雖然曾公開表示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並主張日本應該擁有核武器等被人們稱為「大嘴麻生」。但他在12日的一次演講中說:「如果我當選將繼續改善對華關系,發展中日友好是一種手段,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我將繼續推動日中戰略互惠關系的發展。」22日他在當選總裁後再次闡述對華關系時表示:「日中友好是發展兩國戰略互惠關系的一種手段,有利於雙方的國家利益。」在競選演講中他也曾說:「以前發表的言論只代表我的個人意見,今後將及時閉嘴。」26日他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言時表示:「日本今後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的互惠與互益發展日中友好。」近日他在國會參議院接受議員質詢時表示:「將慎重對待歷史問題,繼承村山談話和小泉首相對戰爭受害者道歉的談話的精神,推動與中國的戰略互惠關系。」(24日他將訪華)總之,今後麻生太郎身為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他的一言一行代表著日本的國家整體,他必然會慎重行事。安倍晉三在未當首相前應該說比小泉還「右」但上任後第一件事竟然是訪問中國,任內也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但他在上任前與卸任後都去了(今年8月15日)。不管麻生個人對華感情如何,但今後他必然會從國家總體利益出發,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當然他今後不會向福田首相在任時如此「親華」,但大方向不會有重大調整,只是在一些涉及到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強硬一些,今後在雙方的談判桌上增加了一些難度。國家關系是由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無論是誰上台都會以國家利益為重,加強中日關系。當然我們希望麻生能夠像福田首相一樣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在此在下也對福田康夫首相任職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1年間對中日關系有好向前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高度贊賞。今年8月15日前夕有記者問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町村信孝是否會去參拜靖國神社,他說:「這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但我們應該考錄到自己國家公務員的身份,我在以前任外相期間沒有去參拜過。」今後政策上會有一些調整但總體方向不會改變,無論首相是誰,即便是小泉在任他也會在靖國神社等問題上三思而後行的。雙方和則兩利,敵則兩害,對立甚至戰爭不利於任何一方,只要是頭腦清醒的人都應該認識到這個淺而易見的道理。日本現在內政方面危機重重,誰也不想在外交上再找麻煩。中國現今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加強與中國的友好關系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如果首相有何「過激舉動」那勢必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特別是經濟利益,一些大財閥的在華利益也會受到損害,那些老闆們想必不會讓這些政治家好過吧!中日關系向友好方向發展,這是大勢所趨的歷史必然,並不是某個人所能決定的。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必將不斷向前發展並上升更高層次!
建議閣下參考以下資料:
《日本首相列傳》《日本政治與外交》《日本國會與政治》《日本外交三十年》《出使東瀛》《首腦外交-中日關系》《感受日本》等
有關網站:
日本內閣府官方網www.cao.go.jp
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官網www.cn.emb-japan.go.jp
日本政府官網http://nettv.gov-online.go.jp/(有視頻)
日本首相官邸(永田町)官網www.kantei.go.jp
㈤ 日本群眾怎樣看待中國的APP應用呢,有什麼觀點嗎
在美國以“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為由威脅禁用TikTok後,日本議員也建議禁用中國APP應用,據日本廣播協會報道,自民黨議員聯合向政府發出建議,尋求制定新政策對一些中國App應用和中國開發的銀行系統等進行限制,對外宣稱也是為了防止“用戶信息被泄露”。因此,該自民黨議員以保護日本安全為由,呼籲日本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對一些像TikTok等中國APP和系統進行限制。
㈥ 日本對我國的安全構成的潛在和現實的威脅
日本對我國安全的現實潛在的威脅也不容忽視。中日關系的發展非常重要,日本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我國擁有廣闊的市場,中日關系友好對大家都有好處,兩國關系的友好是兩國關系的主流。但是,從歷史的、發展的角度看,日本對我國的安全存在著現實和潛在的威 脅,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1、日 本與我國戰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將我國列為潛在對手;2、日本的國防戰略由防禦性向進攻性轉變;3、日本右 翼傾向嚴重,軍 國主義根基雄厚;4、加強對與我有爭議的島嶼和海域的控制。目前,中日關系確保友好大局,日本軍力規模有限,因此在短時期內日本對我國不構成現實威脅。
㈦ 日本對中國是怎樣大家對日本這個國家有什麼看法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ODA(政府開發援助)的歷史。對外援助是國際關系的產物。國家之間的相互援助本身,可以說自國家產生以來便已有之。但它作為近現代意義上的國際關系現象,則還是形成於近代主權國家體系出現的時期,後來經過兩戰期間的發展,最終於二戰以後才逐步演變成如今的援助體系。戰後國際貿易體系經歷了從關貿總協定到世貿組織的發展歷程,貨幣金融體系則經歷了從布雷頓森林體繫到多邊協調體系的發展歷程。同樣,對外援助體系也經歷了從東西方援助競爭到以經合組織下屬的開發援助委員會(DAC)為中心的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簡稱ODA)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歷程。在此過程中,國際援助體系日臻完善,與此相適應的援助理論體系也日趨精密。ODA作為政府援助,其內容既包括無償援助,也包括需要由受援國予以償還的優惠貸款。例如,美國在冷戰時期實施的巨額軍援往往都是「慷慨」的無償援助。而在發達國家提供的經濟開發援助中,有償貸款卻占據了很大比重。尤其是在日本提供的雙邊ODA資金中,有償援助的比重遠遠大於無償援助。發達國家的援助「任務」,也是眾多發展中國家經過長期努力爭取到的結果,同時也是發達國家保證自己的利益而有些「迫不得已」的保持世界平衡(也包括保有世界級的購買市場)的手段和方法。畢竟世界的海是相通的,世界的空氣是一樣的,壞了哪一家都會「殃及池魚」。
日本對華ODA主要分有償資金、無償資金合作及技術合作3大部分,已形成在資金構成上以日元貸款為主、無償援助和技術合作為輔的形式。可以看出,以日元貸款為主,也就是說,大部分ODA的錢是要還的,不是白拿白用,只是利息要低些。其餘的都要和「施善者」合作,也就是他要告訴「受領者」你該如何花錢,大多數的錢要你買指定的東西,貴不貴值不值你無權評論,俗話說「白吃棗還能埋怨棗不甜嗎」,而且還有可能培養了「粗人」的你對「貴族棗」的「高尚」偏愛。不過更多的事實是,要想再吃,只能買了。
對於這幾年日本ODA的日元貸款,只有中國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信用,認真償還每一筆的日元貸款,看看其他國家,比如印尼,根本沒有償還的意識和可能。我們可以想像銀行的錢是否願意借給有信譽能償還的客戶還是拿錢賴賬的人呢?不過日本的ODA的事實又讓我們有些困惑,日本ODA貸款給與印尼這些東南亞的要多於中國,精明的日本人怎麼糊塗了?其實,日本人一點也沒有糊塗,這里已經很明顯的體現了某種「喜好」和「擔心」,也正說明了「朋友」還有顧慮。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尚在經濟復興時期即以援助國和受援國的雙重身份加入了西方陣營的對外援助體系。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確立後,在對東南亞地區國家戰爭賠償過程中形成的獨具日本特色的對外經濟合作(援助)ODA模式,為日本經濟的復興與高速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20世紀60年代中期躋身名副其實的援助國後,通過增加對亞洲親美反共政權的經濟援助,既緩解了日美之間的矛盾,又擴大了在亞洲的政治影響。70年代初,日本通過「乞油援助」,順利擺脫了石油危機的困擾,經濟大國地位日益鞏固。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配合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的轉變,日本對外援助也開始急劇增加,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以經濟實力影響國際政治的效果。90年代至今,盡管日本經濟不景氣而影響了對外援助總額的持續增長,但其雄居世界最大援助國寶座的地位並未動搖,只是援助的形式和內容變得更加復雜多樣。事實表明,對於在軍事上受到極大限制的日本來說,對外經濟援助始終是其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美國不同,對外援助只是輔助手段,不過美國的ODA相比日本援助金額也不低了。(「日本友人」總拿美國來和日本作比較的,看來知識積累還有所不足,分析問題還不深刻。)如果說日本在做好事,但做好事不留名是美德,做好事要極力告訴所有的人,我們難免不得不懷疑這些「大款」的不純的動機。當然,對華日元貸款在當時中國百廢待興,資金缺乏,剛剛恢復建設的時候,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中國人是有良心的,中國不僅多次感謝了(根本沒有象有些善於說謊的日本人說的那樣,中國毫無謝意,從不感謝,中國實實在在具體的作了,又出書又寫了報告,而且也和這位「友人」一樣很少談論ODA的實質,為「朋友」留些面子),而且也利用盡可能的條件宣傳了中日友好(如果當時有現在這樣的媒體和互聯網,可能全國人民都會「哈日」了),可以說在很長時間我們是盡量不揭日本的戰爭之「痛」(看看當時大量引進的日本電影電視劇就可知我們的社會輿論的導向了)。後來的發展,眾所周知,挑起種種事端的誰了?對了,是我們的「朋友」。日本希望日元的作用(應該說更多是放貸的作用),能夠讓中國人民忘了血淋淋的歷史,也能夠建立起「主子」和「奴才」的關系。可是我們還沒有變成白痴,還有尊嚴,我們還能算得來歷史的帳,因為我們的「朋友」給我們造成的創傷還很深,還有血在滲出,因為「朋友」搶走了我們的錢後現在「好心」[借錢]給我們的同時?
讓我們回到日本的ODA的具體問題上來。在日本外務省的網頁上就有ODA的相關一欄,新的ODA方案中明確的寫上了今後日本推行ODA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其實現「國家利益」。日本自己的媒體早已得出結論,「對於無法將軍事作為外交手段的日本政府來說,ODA歷來都是一個重要的外交渠道」。看來日本人自己都承認了ODA不是白給的「陷餅」,為何「日本友人」及其「友人N…世」還要宣傳這是「免費的午餐」呢,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社科院朱風嵐學者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點到實處,讓我們節選一些他發表的論文來看看他是怎樣具體分析:
[1991年4月,海部俊樹首相向國會發表了日本政府的"ODA四指針」,即日本在實施對外援助時要充分注意受援國的以下情況:軍事支出;武器開發及生產;武器輸出與輸入;民主化、市場經濟體系、基本人權與自由保障。就是在日本政府強行通過《PKO法案》的國會上,戰後日本對外援助史上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ODA大綱》亦被順利通過。
日本政府對ODA四原則的具體運用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加強對沖突國家或熱點地區的援助。冷戰結束後,雖然美蘇支持或參與下的戰爭不復存在,但因種族、宗教等導致的地區性沖突和戰爭成為國際安全問題的新焦點,也自然為向「政治大國」邁進過程中的日本所關注。日本政府表示,日本不僅將通過增加對聯合國維和活動的財政支持,為解決冷戰後的地區沖突做貢獻,而且還將在解決沖突和爭端後,對當事國家或地區進行經濟援助,以鞏固其和平穩定。為此,日本毛遂自薦,主動承擔戰亂地區重建的國際援助會議,並承諾充當主要出資國。1993年,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後,日本搶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之前,恢復對越南的經濟援助,提供500億日元貸款,50億日元無償援助,又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供600億日元資金,因此當上了國際援越會議主席。同樣,海灣戰爭後的1993年5月,日本政府不顧美國的反對,對伊朗重開了曾中斷17年的日元貸款,其用意無非是想取代美國在伊朗的政治影響。1994年外務省的《ODA白皮書》明確指出,對於向原南斯拉夫地區、盧安達等國家,日本不僅應從人道的觀點,而且還應從建設新的和平秩序的觀點出發做出積極貢獻。1995年6月,日本與朝鮮之間達成有關向朝提供緊急大米援助的協議,向世人展示日本在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中不?
1998年1月,日本發起主辦「關於爭端預防戰略東方國際會議」,邀請眾多的非洲國家代表以及聯合國、非洲機構代表參加。同年秋,日本在東京召開第二次非洲會議,其在非洲的影響和作用不斷增強。日本不但牽頭實施在柬埔寨的維和行動,而且多次主辦柬埔寨復興國際會議,這種出錢又出力的行為,為日本贏得了國際聲譽。
第二,以支援市場經濟化、民主化為由,通過增加、減少或凍結ODA來加強其在構築國際新秩序進程中的發言權。日本對冷戰後致力於實行民主化和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中亞5國、高加索3國和蒙古、越南、柬埔寨,中南美的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秘魯以及在新體制下重返國際社會的巴勒斯坦、南非等國家都給予了大量援助。
第三,從其「無核三原則」的外交立場出發,力圖以ODA為手段來掌握世界軍控的主導權。將對外援助與受援國的防務政策掛鉤是冷戰後日本ODA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在對中國的ODA政策上,日本不但與中國的核試驗掛鉤,還與中國正常的軍費支出增長相聯系,反復要求中國政府提高軍費支出透明度,立即停止核試驗,並以停止1995年度的無償資金援助進行所謂的制裁。日本政府在利用ODA為籌碼影響受援國的軍備政策上,並非一視同仁,而是有明確的選擇性和針對性。
日本ODA量的增加一向被看作是其「國際貢獻」的重要內容和尺度。的確,冷戰後隨著日本ODA政治化的日益明顯,它已成為日本實現「政治大國」戰略目標中強有力的外交工具,其在日本對外政策手段中的絕對作用正在進一步增強。但是,《PKO法案》、《自衛隊法》以及《防衛大綱》等一系列法案的通過,又使日本增添了新的「政治大國」戰略目標的外交手段。事實進一步證明,日本政府確已不滿足於僅僅通過經濟援助的手段來影響國際政治和推行「政治大國」戰略目標,而是要直接從政治和軍事人手謀求在國際社會發揮影響和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在進入後冷戰時期的今天,對外經濟援助在日本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也在相對悄然下降……]
以上具體的分析,已經讓我們很明白了日本ODA打得是張什麼樣的牌。
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中國經濟快速的發展,日本對華的ODA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小了,國外的直接投資將可以替代日元貸款。而且正如前朱總理對日本ODA的幹事所言的那樣,中國完全用能力調達足夠的資金,言下之意是,可以不需要日本的ODA了。其實日本也看到了這一點,也調整了對華的ODA的結構,目前,日元貸款主要用於中國的環保等和日本也息息相關的領域。日本對華的ODA最終還是會結束它的冠冕堂皇的「使命」的。
最後還想補充的是,關於非典時期的日本積極地對華援助,在日本國內早已有人分析了其真正的背景。小泉純一郎在對朝外交上的尷尬,和由於自己的參拜靖國造成的中日關系的冷淡,已經造成了外交毫無作為的首相的不良形象,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重塑自己對華有智有謀得政治形象(給中國些實惠以期減小抗議自己參拜的聲音,同時迎合國民的期望:期望看到對華的強硬立場而又能穩固中日的「緊密」關系),提高自己的政治得分。不過在批准對華的抗擊非典的援款的時候,也遭到了日本許多國民的強烈反對,在當時的民放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不應該給中國援助的回答幾乎過半,剩下的是有條件給與,在中國保證非典不能傳入日本後可以考慮,以及不願回答者。在數量上,不少日本國民埋怨給得太多了,難道他們就是我們「真正的朋友」?至於美國給與中國的非典援助不多,這和美國的國際政策以及美國對華經濟做出的分析等有關。霸權的美國暫時不需要拉近中國而取得什麼政治上的好處,和中國的關系也還算暫時處在平穩期,伊拉克戰爭後期的問題是美國最棘手要解決的,同時美國經濟界大多認為現在的中國有經濟實力對付這樣「災害」,只需作象徵性的支援即可。這點幾乎得到了世界的共識,所以大
多數國家認為沒必要以多少經濟的援助來做對華友好的標准,只是根據自身的實力向中國提供支持。比如印度軍方很象徵性的給了不到一萬美元的葯品。但還是有很多國家和國際公司向中國提供了不少經濟上的支援,包括美國。當然有一點也不能忽視,就是當時的西方輿論都在指責和埋怨中國對於非典初期的處理不當,日本也不例外,NHK在非典結束的時候,還製作了一個專題,在黃金時間播出,反復指責了非典開始時的中國的「隱瞞和欺騙」對世界造成的損失。這里,我們要知道,國家之間的「友誼」不能用我們生活中交友的准則來判定,這樣的做法既幼稚又可笑。(何況非典時期的中國並未到了亡國大難的關頭,最後的經濟統計顯示當時的國民經濟還是健康發展的,國沒亂,糧沒斷。「日本友人」在文章中對「患難」一次的頻繁使用有些莫名其妙)。
㈧ 當今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
我本來想在網上搜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回答你,但發現所有的帖子都不足以表達真正的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感受,所以我只有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回答你了。雖然不太詳細,但絕對真實,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日本人的想法。
首先,由於工作原因,我在北京接觸過一些日本留學生和日資企業的管理者,包括一些來自日本的旅遊團。(本人就是做國際交流工作的)日本第一次見到中國人都比較客氣,而且還表現的非常友善。但是通過和他們深入交談後發現,在他們的骨子裡,中國仍是很落後的國家,甚至中國人素質也比較差。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後,很多中國人有機會去日本留學、工作,這樣他們接觸中國人的機會更多。總的來說,他們感覺中國人基本沒有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禮儀。(這一點尤為突出)
其次,日本人比較在意和關心美國人的評價。因為目前的安全仍有美國負責,在本土甚至還保留美軍。所以,日本人比較尊重和相信美國和歐洲。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在日本人的教育中,日本對古代中國比較崇拜。特別是日本的傳統文化、服飾、禮儀、建築、繪畫甚至到文字都是源於中國。所以,他們很少像韓國和台灣那樣動不動就「去中國化」。反而在一些傳統文化上以保留中國元素而感到榮幸。如建築和佛教。但是對現代的中國人他們是不太看得起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人在日本人甚至其他外國人面前表現的軟弱和極端。(注意,這兩個都是日本人比較反感的)。日本人自古就崇拜強者,最瞧不起的是弱者,甚至根本沒有憐憫弱者的傳統。因此,美國人扔給日本兩顆原子彈他們就特別看得起美國哦。
所以,還是那句話,在外國人面前,特別是日本人面前,我們要表現的不卑不亢,絕對不能軟弱。即使戰敗也要有亮劍精神,這才能贏得對手的尊重。
「勇士,即使在敵人的眼裡也能贏得尊敬;懦夫,即使在自己人的眼裡也會遭到鄙視。」
㈨ 日本當今如何看待中國
這就要區分是年輕一輩還是年老一輩了。年輕一輩大多還沒有具體的看法,只是有從書上或者外來信息得到的看法,但是這些都還沒有成型,很容易就會改變,部分年輕人甚至還以為我們是停留在以前的發展水平。這就導致有部分年輕人看不起我們。但是有部分人特別是精英階層已經意識到我們的崛起,有視為威脅,有視為機遇。
而中年人更多是忙於工作和生活,根本沒有閑心去關注我們這邊的情況,有些人就受到媒體的影響,有友好的,有不友好的。
老年人更多還是停留在以前的觀念,覺得我們好欺負,或者是我們與他們本身沒有什麼關系,就想安度晚年就可以。
總體上人們更多的是想著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這也跟他們的國情息息相關,老年化的加重導致很多人疲於奔命,想的只是如何活著,而不是如何活好,每天都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工作上,而不是更好的了解自己與周圍的生活,了解周邊的大環境。
㈩ 簡述日本對我國安全的潛在和現實威脅
從現實來看光日本而言對我國的軍事威脅很小,原因有很多:
第一,日本現在其實只是一個給美國束縛住的國家,雖然他們的裝備很先進但是都是防禦性的,我們國家雖然在很多方面技術上都落後日軍,但是我們國家的自行研究的裝備都是進攻型為主的。就以日軍的戰略而言戰爭一開始他們就輸了(防禦是防不出勝利的)。
第二,日本現在只是一個依附於美國的國家,美軍對日軍的控制非常厲害,如果美國人不想打仗的話日本的艦隊估計連港都開不出去。
而且日本周圍國家環境非常惡劣,韓國防備著他,朝鮮防備著他,俄羅斯防備著他,就算除去美國的因素,日本和中國單獨開戰的可行性幾乎為零。
第三,我們有核武器,雖然日本是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核武器,但是如果真的爆發核戰爭這種能力是根本沒用的。核戰爭講究的就是核報復能力,日本既沒有戰略核潛艇也沒有廣闊的土地可以隱蔽核武器發射平台,一輪核打擊就把這個國家整個給打沒了,哪有時間給你再去倒弄核彈頭和發射平台。
第四,最重要的日本國土面積那麼小,緊靠著中國,戰略位置非常危險,我們有很多辦法可以非常輕松的讓這個國家消失。只要往日本海扔顆核彈,日本基本上就給淹了。或者派幾百艏老爺潛艇在日本海周圍放圈水雷,日本人就得餓死。
其實日本很懼怕中國,他們也知道以前在中國做了那麼多壞事中國人都不喜歡他們,所以近幾年來他們的軍備基本上都是圍繞怎麼防禦中國入侵展開的。入侵中國他們估計只有在做夢的時候才會想到。
嚴格意義上來說日軍不過是支只能保衛周圍海域沒有攻擊能力斷手斷腳處處給限制的軍隊,而且二戰以前的日軍是非常兇悍現在的日軍不過是群綿羊,對付朝鮮人都很累,真的發生戰爭,日本還是要靠美軍來保護,日軍也只有給美軍領導的份,與其說日本對我國的威脅還不如說是美軍的威脅。
從經濟上來說中日經濟太密切了,以至於兩國拆夥肯定都會出現經濟危機,所以談不上什麼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