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一戰什麼時候海軍力量強盛

日本一戰什麼時候海軍力量強盛

發布時間: 2022-07-24 16:42:24

❶ 一戰和二戰中日本為什麼那麼強大

首先要澄清的一點是,日本並不強大。也許在亞洲范圍內,日本毫無爭議是第一強國,但是在歐美,日本的實力就差了許多。

首先是一戰時期,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在國際社會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日本在一戰裡面完全就是打醬油了。日本只是看著同盟國失敗在所難免,所以對德國宣戰。而他們的實際目標是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所以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戰爭當中。

而在二戰時期,這個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日本在1939年5月,對蘇聯控制的蒙古地區發動了試探性的作戰。為此日本不惜動用了包括關東軍在內的大量精銳部隊,並且出動了自己所能動用的大部分坦克裝甲車輛,但是在裝備和軍事思想上落後蘇聯整整一個時代。在蘇蒙聯軍的不對稱打擊下,參戰的接近10萬軍隊當中,能安全撤回中國境內的只有數千人。這就是諾門坎戰役。這場戰役之後,日本在整個二戰歷史上,再也沒有敢對蘇聯動一絲一毫的歪腦筋。

而在跟美國的戰爭當中,除了偷襲珍珠港稍微能夠算是成功之外,就再也沒有一次成功的戰例。中途島、萊特灣、所羅門,每次海戰都損兵折將,鎩羽而歸。瓜島、塞班、硫磺、沖繩……每次陸戰,雖然這些小島上根本無法展開美國優勢的裝甲部隊,雖然日軍作戰意志極強,幾乎沒有投降的日軍。但結果仍然是日本慘敗。

而日本在中國大陸的勝利,更多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更加落後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當時的軍隊,基本上除了幾個精銳的美械師和德械師之外,其它部隊大多是沒經過多少訓練,比民兵強不了多少的軍隊,當然比不上經過正規職業軍人訓練的日軍了。

在東南亞,日本的對手是荷蘭、英國和法國。荷蘭和法國本土已經淪陷,英國正在德國的轟炸中焦頭爛額,當然沒多少力量來和日本作戰。更多的都是殖民地本土軍隊在作戰,有多高的作戰意志就可想而知了。至於說大名鼎鼎的Z艦隊,炒作的那麼高,不過是英國為了鼓舞士氣的無奈之舉,只有一艘還沒磨合完成的新式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這樣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撼動日本的聯合艦隊。所以馬來海戰的悲劇也就成為了必然。

最後總結,日本海軍,雖然裝備上差距至少在前期並不大,但是作戰思想落後,雖然空有巨大的噸位和強大的紙面實力,但在美國先進的海軍作戰思想和艦隊組成上,被完爆。

日本陸軍更是跟當時世界一流軍隊存在著巨大的代差。日本引以為豪的98式坦克,在蘇聯即將淘汰的T26和T46面前,就像是玩具,更別提T34和KV1這樣的坦克了。

另外,日本的戰爭潛力在跟歐美列強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的無線電很早開始在美國人面前就是透明的了,而且日本在雷達、飛機、魚雷、戰艦製造工藝方面全面落後。更別提每年下水的艦只的噸位比了,更是沒法比。同時日本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都極度貧乏,在戰爭後期,日本大量飛機和軍艦都沒法出動,只能在家趴窩怕。

所以,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日本,遠不能說是強大。只能說是一個二流強國而已。

❷ 為何日本海軍從明治維新到二戰前幾十年的時間成為世界一流海軍強國,俄國海軍建軍幾百年仍未成氣候

俄羅斯主要是因為地理環境和經濟因素。看俄羅斯4大艦隊,波羅的海的位置離大西洋很遠,黑海被土耳其受著出口,北海艦隊已經在北冰洋上了,太平洋這邊就是海參崴,但是俄國的重心一直在歐洲,這邊不論從人口、基礎設施、運輸條件看都差很多。
俄羅斯的經濟情況一直不好,從沙皇時代一直到蘇聯,經濟都很是問題。
德國一戰時的海軍已然很強了,最後由於一戰失敗基本被解除武裝。希特勒不怎麼喜歡大型水面艦艇,所以二戰時候德國主要是在發展潛艇。
美國的地理條件確實太好了,兩邊都是大洋,沒有人有能力進攻美國本土,所以可以安心發展,加上從建國就訂下了良好的制度,經濟實力足夠強大。
最後說的是像俄羅斯、德國、中國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大陸國家,日本和英國那種屬於海洋國家,美國兩種都很強。 兩種國家的思維肯定是不大一樣的。

❸ 日本軍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強,還是第二次,還是戰後

日本的軍事從來就沒有達到過世界第一.一戰的時候的日本軍隊只能算是一隻二流軍隊.到了二戰或許海空軍會強一些,但是軍事比的不僅僅是准備,還有戰爭潛力,就日本的地理位置來看它的潛力是不可能超過其他國家的.所以日本就算再強也只能維持一時,不可能持久.

❹ 一戰時各主要參戰國海軍實力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共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73艘,德國則有52艘。

以下數字是從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強國建造新艦的費用比較(單位為英鎊),看完即可一目瞭然:
| 年份 | 英 國 | 法 國 | 俄 國 | 德 國 |
| 1909 |11,076,551| 4,517,766| 1,758,487|10,177,060|
| 1910 |14,755,289| 4,977,682| 1,424,013|11,392,851|
| 1911 |15,148,171| 5,876,659| 3,215,396|11,701,899|
| 1912 |16,132,558| 7,114,878| 6,897,580|11,491,187|
| 1913 |16,883,875| 8,093,064|12,082,516|11,010,883|
| 1914 |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❺ 日本曾經的聯合艦隊究竟有多強,現在看來

日本曾經的聯合艦隊究竟有多強,現在看來依然是龐然大物

19世紀中期,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海軍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可謂是一飛沖天。這其中尤以日本聯合艦隊最為出名,簡稱GF(Grand Fleet)。

聯合艦隊前身是1889年7月29日組建的常備艦隊。1894年,它的戰績讓世界震驚!誰也沒能想到,號稱東亞第一的滿清北洋艦隊會如此簡單的被擊垮。

如果說打敗北洋艦隊是嶄露頭角的話,那麼由東鄉平八郎大將率領的聯合艦隊在對馬海峽大勝沙俄海軍則是真正讓日本在世界海軍強國站穩了腳跟。

日本曾經的聯合艦隊究竟有多強,現在看來依然是龐然大物

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萊特灣海戰(1944年)

❻ 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海軍情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德兩國海軍在日德蘭半島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對德國實行海上封鎖,使德國經濟陷入困境。為打破封鎖,德國海軍決心同英國海軍決戰。英國海軍從截獲的無線電報中得知德海軍即將出海,乃先於對方派出艦隊前往迎擊。

雙方參戰兵力:英艦151艘(戰列艦28、戰列巡洋艦9、巡洋艦33、水上飛機母艦1、驅逐艦79、布雷艦1);德艦110艘(戰列艦22、戰列巡洋艦5、巡洋艦11、驅逐艦72)。

1916年5月30日22時許,英前衛艦隊(戰列巡洋艦6)自羅賽斯出航東駛,德前衛艦隊(戰列巡洋艦5)於5月31日2時由亞德出航北駛。5月31日下午,雙方前衛艦隊在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海域遭遇,英艦轉舵自西北向東南駛去,德前衛艦隊判斷對方有斷其歸路的企圖,乃轉向回駛。15時20分,雙方呈同向異舷機動勢態,德艦先行發炮攻擊。戰至一小時後,英艦「不倦」號和「瑪麗王後」號先後被擊沉,德艦「獅」號、「虎」號亦中彈受傷。此時,英海軍4艘戰列艦趕來支援,德國大洋艦隊司令R·舍爾也率主力艦隊趕到。英前衛艦隊見勢不利,遂北撤,企圖與己方艦隊主力會合後再戰,德艦隊乘勝追擊。

下午5時許,德英主力艦隊相遇,在德艦隊先導艦轟擊下,英裝甲巡洋艦「武士」號在德艦炮火下爆炸沉沒。德艦「威斯巴登」被英艦炮火擊中下沉。6時半以後,英主力艦隊強大炮火襲來,德艦隊前鋒艦只幾乎全部被擊中失去攻擊力,但德戰列艦「呂措夫」號和戰列巡洋艦「德芬格爾」也以准確火力將英巡洋艦「常勝」號炸成兩截,該艦隨即沉沒,1026名官兵全部喪生。

一小時後,英艦以強大火力在交戰中漸占優勢,德艦隊見眾寡懸殊,勢難取勝,遂在夜幕掩護下,釋放煙霧撤退。在撤退中,德戰列艦「黑森」號(17000噸)將德輕巡洋艦「埃爾平」號(4000噸)撞沉。英裝甲巡洋艦「黑王子」號被德戰列艦擊沉。德老式戰列艦「波墨恩」號被英驅逐艦魚雷擊沉。此時雙方主力艦隊均已退出戰斗,由小型軍艦互相進行魚雷攻擊。6月1日凌晨,德艦隊終於突破英艦隊攔截,駛返威廉港,英艦隊追之未及。海戰歷時12小時結束。

日德蘭海戰是英德爭奪海上霸權的一次較量,也是歷史上交戰雙方使用戰列艦編隊進行的最後一次海戰。雙方參戰官兵在10萬人以上。英國損失艦船14艘,陣亡官兵6097人;德國損失艦船11艘,陣亡官兵2545人。就戰役勝負得失而言,德國海軍略占上風。但就戰略意義而言,英國仍保持了對德國的海上優勢,德國企圖打破英國海上封鎖的目的未能實現。
一戰爆發時波羅的海艦隊擁有戰列艦4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64艘(新型1艘,老式雷擊艦50艘)、潛艇14艘-其中訓練用6艘、布雷艦6艘、佈雷艇30艘、炮艦6艘等。德軍艦隊擁有巡洋艦9艘、驅逐艦16艘、潛艇4艘。黑海艦隊擁有戰列艦5艘(另一搜老式的「格奧爾基-波別多諾謝茨」做為後備)、巡洋艦2艘、驅逐艦29艘(新型9艘)、魚雷艇17艘、潛艇6艘、布雷艦2艘、炮艦3艘等;另在建造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4艘、巡洋艦2艘、潛艇4艘。太平洋分艦隊有9艘建於04-06年的潛艇。1916年7月正式成立北冰洋區艦隊,1917年底有戰列艦1、巡洋艦2(1艘在英國利物浦修理)、驅逐艦6(2艘在英國利物浦修理)、潛艇3、掃雷艦10、布雷艦1、掃雷艇33、船27。18年8月2日主要艦船被英法美繳獲,僅余小部分。由於日俄戰爭中的損失和一戰爆發時未能步入正軌的造艦計劃。一戰時沙俄海軍實力相當空虛。 而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阿芙樂爾」號。十月革命的功臣。 一戰爆發時,英國海軍編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總兵力19.5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19艘、護衛艦64艘、掃雷艦45艘、潛艇69艘,總噸位約130萬噸。而同期德國海軍編有戰列艦隊、偵察巡邏艦隊和潛艇艦隊,總兵力約16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3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22艘、護衛艦20艘,潛艇57艘,總噸位約35萬噸。

❼ 甲午戰爭前日本瘋狂擴充海軍

甲午戰爭前一二十年日本居全國之力擴充軍備,尤其是海軍。
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及備用旗艦「鎮遠」當時也是聞名於全世界的戰艦,但到甲午海戰暴發時,實際上日本的聯合艦隊已取代了北洋水師的亞洲海軍第一的位置。而且日艦火炮以速射炮為主,火力上超出很多

❽ 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海軍力量對比與國力對比等

一、日軍實力明顯強於清軍 北洋水師成軍的1888年,日本還沒有像樣的現代化海軍。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而實際參戰的兩國主力艦隊中,也是日本聯合艦隊以4.1萬噸反超北洋水師的3.5萬噸。而且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日方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占優勢。 人員就不比了,這對海軍沒多大意義,而且基本上是與總噸位成正比的。 所以,北洋海軍遠東第一隻是曾經的傳說,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已被日軍以驚人的速度反超了。 二、無論戰略戰術上都是日本強 戰略上,日本的厚積薄發,精心策劃多年,有備而來,處積極進攻態勢,全國軍民士氣高昂,君臣同心協力。清朝認為日本是「蕞爾小國」,麻痹輕敵,沒有做任何戰爭准備,倉促應戰,處被動防禦地位,士氣低彌,君臣將領們各有小算盤,未形成合力。 戰術上,日軍作戰設計明確,海陸軍配合默契,作戰指揮果斷,士兵戰技術熟練。清軍沒有像樣作戰計劃,海陸軍間甚至陸軍內部各部隊處各自為戰、消極抵抗狀態,指揮混亂,除北洋水師外,士兵士氣和技戰術素質差勁。 三、清國理論上國力占優,但實際可動員經濟實力兩國旗旗鼓相當,但日本實際動員經濟力量占優。 當時兩國都還沒有科學全面的國民經濟統計體系,後世有些的經濟史學家根據兩國人口總數和經濟發展水平推測,認為清朝GDP不僅遠超日本數倍,甚至還可能高於歐洲強國。但我認為,這種推測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清朝幾乎是純農業國,那些推測的GDP絕大多數是用來吃飯的,轉化不成國家辦大事的經濟實力。 實際上,當時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七八千萬兩白銀的樣子。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工商業迅速發展,甲午戰爭前其財政收入已達七八千萬兩日圓,大約摺合五千多萬兩白銀的樣子,已經相當接近清朝了。何況,清朝財政支出中龐大官僚體系、治河救災及平叛等開支巨大且無法節省,更不能忘記太後辦壽、修頤和園、修陵、皇上大婚等等甲午戰爭前驚人的開支。所以,實際上日本可動員的經濟實力並不亞於清朝,清朝對日本並不具備某些歷史學者所稱的絕對經濟優勢,「蕞爾小國」的稱號是清廷過於狂妄自大的表現。 再看實際的經濟動員結果。當時日本將財政收入的60%用於軍費,也即相當於每年3000萬兩白銀的軍費用於購艦備戰。而清朝財政收入極少用於改善軍備,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後就再未購一船,北洋水師的日常維持費應為每年兩百萬兩白銀,實際僅五六十萬兩。 科技方面,經歷明治維新的日本明顯占優,但這一優勢在戰爭中並無太明顯表現,這是因為當時日本的科技實力仍與西方有明顯差距,日本和清朝都是靠購買西方先進軍艦和武器彈葯。甲午戰爭主要是拼經濟而非科技。由於日本投入高且較晚,因此甲午戰爭中雙方進口的武裝裝備中,日本占明顯優勢,比如軍艦航速更高(採用更先進鍋爐),火力更強(最先進的速射炮日對清佔95比0的絕對優勢)。 近年來,有些人借甲午戰爭鼓吹經濟無用論,這純屬扯蛋!這場戰爭恰恰證明經濟才是軍事的堅實基礎,你看看日本在戰前遠超清朝N倍的軍費投入,就會明白日本的勝利就是拿錢堆出來的,實力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四、西方列強基本上對甲午戰爭持坐山觀虎鬥的中立態度。 東亞兩強相攻,肯定是西方列強的機會,他們樂見中國因此被進一步消弱,從而帶給他們機會,但並不願意看到日本因此強大而與其在華形成競爭關系。 日本在戰前輿論公關做得比中國好,在國際上極力宣傳中國在朝鮮的「殘暴統治」,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的樣子,因此國際輿論上特別是美國,對日本稍同情些。但是,從國家政策角度,則西方幾乎清一色地保持中立,未對任何一方提供軍事援助,也未對任何一方採取武器禁運等。 但當甲午戰爭以日本一邊倒的勝利結束時,西方列強逐漸轉向「同情中國」甚至出面干涉和阻止日本瓜分中國,這當然是為了防止日本成為他們自己瓜分中國的競爭對手。 其中,最有名是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強迫日本吐出已吃到嘴裡的遼東半島,俄國為此甚至向日本提出武力威脅。英、美覺得馬關條約的開放條款對此不無壞處,因此既未參與干涉還遼,也未阻止,算是中立到底。

❾ 一戰前的日本為什麼那麼強

首先要澄清的一點是,日本並不強大。也許在亞洲范圍內,日本毫無爭議是第一強國,但是在歐美,日本的實力就差了許多。

首先是一戰時期,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在國際社會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但日本在一戰裡面完全就是打醬油了。日本只是看著同盟國失敗在所難免,所以對德國宣戰。而他們的實際目標是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所以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戰爭當中。

而在二戰時期,這個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日本在1939年5月,對蘇聯控制的蒙古地區發動了試探性的作戰。為此日本不惜動用了包括關東軍在內的大量精銳部隊,並且出動了自己所能動用的大部分坦克裝甲車輛,但是在裝備和軍事思想上落後蘇聯整整一個時代。在蘇蒙聯軍的不對稱打擊下,參戰的接近10萬軍隊當中,能安全撤回中國境內的只有數千人。這就是諾門坎戰役。這場戰役之後,日本在整個二戰歷史上,再也沒有敢對蘇聯動一絲一毫的歪腦筋。

而在跟美國的戰爭當中,除了偷襲珍珠港稍微能夠算是成功之外,就再也沒有一次成功的戰例。中途島、萊特灣、所羅門,每次海戰都損兵折將,鎩羽而歸。瓜島、塞班、硫磺、沖繩……每次陸戰,雖然這些小島上根本無法展開美國優勢的裝甲部隊,雖然日軍作戰意志極強,幾乎沒有投降的日軍。但結果仍然是日本慘敗。

而日本在中國大陸的勝利,更多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更加落後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當時的軍隊,基本上除了幾個精銳的美械師和德械師之外,其它部隊大多是沒經過多少訓練,比民兵強不了多少的軍隊,當然比不上經過正規職業軍人訓練的日軍了。

在東南亞,日本的對手是荷蘭、英國和法國。荷蘭和法國本土已經淪陷,英國正在德國的轟炸中焦頭爛額,當然沒多少力量來和日本作戰。更多的都是殖民地本土軍隊在作戰,有多高的作戰意志就可想而知了。至於說大名鼎鼎的Z艦隊,炒作的那麼高,不過是英國為了鼓舞士氣的無奈之舉,只有一艘還沒磨合完成的新式戰列艦,一艘重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這樣的力量完全不足以撼動日本的聯合艦隊。所以馬來海戰的悲劇也就成為了必然。

最後總結,日本海軍,雖然裝備上差距至少在前期並不大,但是作戰思想落後,雖然空有巨大的噸位和強大的紙面實力,但在美國先進的海軍作戰思想和艦隊組成上,被完爆。

日本陸軍更是跟當時世界一流軍隊存在著巨大的代差。日本引以為豪的98式坦克,在蘇聯即將淘汰的T26和T46面前,就像是玩具,更別提T34和KV1這樣的坦克了。

另外,日本的戰爭潛力在跟歐美列強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的無線電很早開始在美國人面前就是透明的了,而且日本在雷達、飛機、魚雷、戰艦製造工藝方面全面落後。更別提每年下水的艦只的噸位比了,更是沒法比。同時日本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石油,都極度貧乏,在戰爭後期,日本大量飛機和軍艦都沒法出動,只能在家趴窩怕。

所以,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日本,遠不能說是強大。只能說是一個二流強國而已。

❿ 日本在甲午戰爭打敗北洋水師之後,他們的海軍力量是不是已經超過英國了

還差的遠呢。
北洋水師的實力當時號稱世界第十一,而日本更在這之後。日本在甲午海戰勝利,完全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而英國的艦隊,是世界第一的艦隊。日本與英國的實力相差一直很大。直到一戰結束的時候,英美日的海軍巡洋艦數量比還是5:5:3的.日本是3。所以日本打贏甲午海戰,獲得了其5年的國民產值的資金,成了日本發展的第一桶金。

日俄戰爭其象徵意義很大。由於俄國一直是西方列強,因此西方一直覺得被殖民的遠東、非洲,不可能再發展起來。可是日本戰勝俄國,使得西方人突然感到頭皮發麻。因為如果中日,憑借中國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巨大的財富、無盡的人口(1900年,中國仍佔世界總GDP的11%,擁有近30%的人口,可供全球使用上百年的煤炭)以及日本的技術、訓練、科學實力。完全可以對世界格局有顛覆性影響的。甚至有西方畫家畫了一幅《黃禍圖》,內容是一個日本武士,騎著一條龍向歐洲殺將過來……

但是不得不佩服歐洲銀行家對於日本民族的深刻洞察,才使得這一看似完美的構圖,變成了不可能事件。

要知道,在甲午海戰之後,日本一直極力恢復日本在中國的形象。比如八國聯軍期間,日本軍紀最嚴,未出現搶劫財物與強x婦女的現象。並且吸引很多中國留學生,去日本留學,並大量派日本學者來中國講學,傳播科技知識。中國有大量現代漢語詞彙都源於日本,比如宗教、金融、物理、化學、系統等。日本在一開始,也確實想通過平穩和平的方式,與中國結成同盟甚至是合並。很多日本人也甚至為中國有進步而高興。

但是,歐洲人一直懼怕的,並不是日本,而是中國。因為中國缺的,無非是科學技術,剩下的強國的條件,中國都具備。而日本再科技發達,也必須依賴外國的資源。於是,讓日本強,讓中國弱,是歐洲人的思路,這樣,都不需要歐洲人管理,日本也會越來越想獲得中國的資源和土地。這樣日本攻,中國守,成為必然趨勢。這樣,日本就成了限制中國崛起的第一道門閂。假如日本比中國還窮,那日本就沒法做歐美的看門狗了。

於是,中國在辛亥之後,歐洲人支持中國各地軍閥混戰。日本也開始支持中國軍閥。從此日本開始干預中國內政。引起華人不滿。加之日本國內,所有人都認為,日本想要強國,必須拿下中國和朝鮮。於是中日從互相切磋的鄰居,變成了交惡的敵手。

二戰之後,日本一直作為防守中蘇擴張的橋頭堡。依然做歐美的看門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3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5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58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14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19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85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78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39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2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