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胖松餅在上海哪裡
1. 那裡有買正宗的上海高橋松餅
五芳齋
您可以去
上海南京路
第一食品
商店樓上,
高橋松餅
您可以去
上海市浦東新區
高橋鎮
看看。
2. 高橋松餅的介紹
高橋松餅上海高橋鎮四大漢族傳統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經配料、調制發面、擦酥、包酥、開酥、插皮子、包餡成型、烘烤、冷卻、檢驗、裝盒等工序,精細加工而成,油而不膩,甜而爽口,香氣濃郁,皮酥餡糯,細軟可口,餘味無窮。高橋松餅起源於1900年光緒年間,歷史悠久,加工工藝考究,深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3. 上海哪裡可以買到超級好吃的特產點心
上海十大特產
上海十大特產之一:浦東白斬雞
白斬雞是冷盤。白斬雞,始於清代的民間酒店,因烹雞時不加調味白煮而成,食用時隨吃隨斬,故稱「白斬雞」又叫「白切雞」。又因其用料是上海浦東三黃雞(腳黃、皮黃、嘴黃),故又稱三黃油雞。後來上海各飯店和熟食店都經營「白斬雞」,不僅用料精細,而且還用熬熟的「蝦子醬油」同雞一起上桌蘸食。此菜色澤金黃,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久吃不厭。
4. 高橋松餅 哪裡有買啊
只有上海的才最正宗
自己做吧,也不難的
高橋松餅又名細沙千層餅,是上海高橋鎮的著名特色產品之一,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
原料配方:
水油皮面:特製粉8.5千克熟豬油2.5千克溫開水適量
油酥:特製粉5.5千克熟豬油2.5千克
餡料:赤豆5千克白砂糖5千克桂花250克
製作方法:
1.和皮面:先把豬油和溫開水倒入和面機內(油和水的溫度以60℃為宜)攪拌均勻,加入麵粉再攪拌,同時適量加些精鹽,以增加麵筋強度。
2.和油酥:把麵粉與熟豬油一起倒入和面機內拌勻擦透即成。油酥的軟硬和皮面要一致。
3.制餡:將赤豆水洗,去除雜質後,入鍋煮爛,先旺火,後文火。然後將煮爛的赤豆舀入取洗機,製取細沙,再經過鋼篩,流入布袋,擠干水分成干沙塊。再把干沙與白砂糖一起放入鍋內用文火炒,待白糖全部溶解及豆沙內水分大部分蒸發,且豆沙自然變黑(用手拍打豆沙不粘手時)即為已炒好。待豆沙有一定稠度,有可塑性時,再加入桂花擦透,備用。
4.包酥:包酥有大包酥和小包酥兩種。
5.民餡:取細沙包入皮酥內即成。封口不要太緊,留出一點小孔隙,以便烤制時吸入空氣,使酥皮起酥。用手將包手的生坯壓在2~3厘米厚的圓形餅坯。將包好的餅坯放在干凈的鐵盤內,行間保持一定距離,然後印上「細沙」、「玫瑰」等字樣的紅戳,以區別品種。
6.烤制:進爐時爐溫應為160~200℃,餅坯進爐烤制2~3分鍾取出,把餅坯翻過來,然後再進爐烤制10分鍾左右(等餅坯的四周邊起白色的氣泡時)即將鐵盤取出,再一次把餅坯翻身後送進爐烤制即可出爐。烤制進要多察看,防止烤焦。松餅出爐後經冷卻就可裝箱或裝盒。
質量標准:
形態:扁圓形,外觀鼓燈形,每千克24隻,塊形整齊均勻,大小一致,不破皮,收口居中呈菊花形。
色澤:表面呈乳黃色,戳記清楚,四周呈乳白色。
組織:切開層次分明,皮薄餡多(皮有36層),不偏皮,無雜質,底部無僵硬感。
口味:無異味。入口松酥,甜糯。
5. 上海比較著名的幾家小吃店在哪裡
上海的各種美食街頗受各地遊客歡迎,其中著名的有雲南路美食街、黃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閑小吃街等。
隨著上海與周邊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兩省的318國道上,崛起一條4公里長的「海鮮一條街」,金粵漁村、雲都海鮮城、天天漁港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餐館飯店,每天都吸引著各方來客。
雲南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要數雲南路了。不僅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日漸興隆,並且弄口過街樓下也開始設攤供應宵夜,成為滬上聞名的美食街。雲南路上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烤鴨和小金陵鹽水鴨。還有「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水餃,「老四川」火鍋等,當然最讓人「牽腸掛肚」的要數「新疆烤羊肉」了,老遠就能聞到羊肉的香味,2元錢買上一串,讓你離開雲南路的時候都有些戀戀不舍。於是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東路終點站,途經雲南路在延安東路上設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線。在金陵東路設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東向),在淮海東路設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黃河路:從南京路拐進,你會感覺進入了一條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你頻頻招手。你已經進入了一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
交通:地鐵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里匯聚著各地特色菜餚的飯館、酒樓,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終點站、63、563路吳淞路終點站,61路天潼路終點站,途經乍浦路,在海寧路上設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設站的有19、65、928路。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面、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麵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咸、鮮、香,口感外焦里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台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麵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麵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麵一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製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麵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採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麵,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乾粉,後又試制了各類乾粉,結果採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製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製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製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麵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麵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6. 高橋松餅一般在什麼時候吃
傳說明末清初,浦東清溪鎮上家家都會做各類塌餅招待親友,後清溪鎮毀於倭寇焚掠,此種點心及習俗便傳至浦東高橋鎮,約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鎮上一大戶趙小其之妻為做塌餅高手,所做之餅,小巧可口,又松又脆,入口即化;後趙家敗落,為謀生計,趙妻將自製松餅,提籃小賣於茶坊煙鋪,深受食客歡迎,被美稱為「松餅」。
1925年,高橋鎮張家弄婦女黃金娣,精心學習松餅製作技藝,並改進配料,以家庭小作坊方式生產,銷售給鎮上店鋪,因其所制松餅皮薄、層多、餡足、酥鬆、香糯而聲名鵲起。1931年,黃夫周百川在北街開店,招牌為「周正記」,並以「起首老店、松餅專家」自詡,一炮打響。從此群起仿效,全鎮產銷松餅店鋪最盛時期達18家之多。
高橋松餅
1930年前後,高橋商人張錦章在西街開設高橋食品公司,聘請茶食名師改進松餅技藝,使其越做越完美,並創制薄脆、一捏酥、麻酥、五香片等其它食品系列。同時不僅在高橋海濱浴場、天燈口輪船碼頭開設分店,還在上海福州路會樂里口、老西門、霞飛路(今淮海路)等處開設四家門市部。另有鎮上「朱長豐」女店主黃靜義與該店師傅陸采慶合股在高廟慶寧寺分設作坊,後發展為滬東食品廠。還有該店學徒馬和尚於1942年前後,在上海永嘉路開設高橋食品廠(後改稱上海高橋食品廠)。高橋松餅由此走出高橋,名揚上海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