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歡喝什麼
1. 日本人喝哪些酒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那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制及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2. 日本人愛喝什麼茶
大多數人愛喝烏龍茶,基本上他們什麼茶都喝,但多是綠茶喝半發酵茶類,只是分方式罷了!抹茶,煎茶,其實差不多,只有一點點區別。
3. 日本人喜歡吃什麼喝什麼
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臨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本人主食米飯,副食多吃魚,喝醬湯。喜歡清淡的食物,不喜歡油膩。日本比較傳統的食物有生魚片、壽司、天麩羅、雞素燒(日式火鍋),還有各式各樣的魚餅和海菜製品。其食物講究新鮮精緻。日本人一般是飯菜每人一份,有精緻的飯碗、湯碗、各種菜碟,均放在托盤上。味道新鮮,色澤也很美。
日本人和少吃動物「下水」比如內臟和什麼什麼爪之類的。
在節日和生日時喜歡吃紅豆飯以示吉利。
日本男人好喝酒,而且不被世人所嫌棄。喜歡和綠茶。
4. 日本人喜歡喝什麼茶
日本人喜歡喝的茶是煎茶。日本煎茶還是用當年唐朝傳過去的蒸青工藝,通過蒸汽殺青,干茶顏色深,味道更鮮醇。
5. 日本飲食習慣是什麼
1、日本料理以魚、蝦、貝等海鮮品為烹飪主料,並有冷、熱、生、熟各種食用方法。
2、日本料理非常講究保持食物的原味,所以不提倡加入過多調料,以清淡為主。對菜餚的色面尤其有著很高的要求,不但使用各式各樣非常精緻的盛器來裝食物,對食物的形狀、排列、顏色搭配也都有很細膩的考慮。
3、日本人愛吃魚以及各種海味、瘦豬肉、牛肉、雞、鴨、雞蛋和各種野生禽類及蔬菜、豆腐、紫菜,但不吃羊肉、豬內臟及肥豬肉。
4、日本人很講茶道,餐前餐後都喜歡喝茶,特別喜歡喝清茶。
5、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6. 日本人的主食是什麼
日本的飲食精細,均是魚、肉、蔬菜、豆類、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裝,花樣繁多。這樣,每頓飯雖然吃得不多,但能保障攝入多種營養成分。麵包和沙拉、米飯和菜餚一起吃,確保纖維素和維生素的吸收。
日本人每天吃牛奶和乳製品,女性比男性多吃一倍。牛奶、酸奶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A 和維生素B 等成分。每天都吃魚,而且吃魚多於吃其他動物肉。魚中含有能使細胞新生的核酸,還有使血液變清、流通更暢的物質,可預防心肌梗死,使人們更好地吸收動物蛋白質。
每天吃一個雞蛋,且和米飯一起吃。雞蛋里含有人體必不可少的8 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等。米飯中缺少一種叫蛋氨酸的物質,而雞蛋中卻不乏該物質。二者一塊吃,會使人體更好地吸收米中的蛋白質,並控制飯食的熱量。
每天都吃一次如豆腐之類的豆製品。豆製品含有植物蛋白、纖維素、氨基酸、 維生素,而且易消化,可防老防病。每天吃一次海藻。每天吃水果,確保身體維生素C的攝入。
日本飲食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的壽司,而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嘗新鮮的魚及肉質鮮嫩的炸蝦,日本的主菜是魚。
「生魚片」、「壽司」則是唐代時由中國傳入日本,經過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歡迎的一種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並且選用的魚類都是健康的海魚。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酒水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設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哪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自己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番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人、網路-日本
7. 日本人愛喝什麼茶
大多數人愛喝烏龍茶,基本上他們什麼茶都喝,但多是綠茶喝半發酵茶類,只是分方式罷了!抹茶,煎茶,其實差不多,只有一點點區別。
8. 日本人都在喝些什麼茶
日本人對茶情有獨鍾。據說,日本人對中國陸羽《茶經》的研究比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工夫茶和中國茶藝已在日本生根並獲得了發展。日本茶藝、茶道秉承中國茶文化精髓,於不斷領悟中融入新意。今天日本人喝的主要是綠茶,其中有一種玉綠茶,茶葉末綠得微藍,用古茶碗、茶盅等茶具沖泡,茶葉澀中有甘,甘中又很有濃郁的玉米香。而日本茶道多用粗瓷舊碗有自謙自重之意。日本人聚在一起品茗,講究茶室雅淡寧靜,不論身份地位都視為貴賓,在泡茶、敬茶過程中可以看出主人的性情品格,頗有些中國工夫茶的味道。
嶸麒茗茶(
www.94069.com
)
9. 日本人喜歡喝什麼酒
在日本,最受歡迎的頭牌當屬清酒,其次是啤酒、烈酒、果酒等。
清酒酒體清澈透亮,顏色無或淺黃,獨特芳香,入口綿,酸澀辣苦甜平衡,回味順口有餘香,通常酒精在15度以上,日本早期用稻米釀制米酒,一直解決不了酒體渾濁問題,採用木碳等方式過濾還是會影響口感,後來借鑒了中國的曲種技術和釀制方法,才有了當今這般模樣。因穀物釀制富含米製品特有的氨基酸、維生素等。
清酒在釀制方法上有分為純米、普通、增釀、本釀、吟釀等,最講究的是吟釀造酒,要求原料精米率在60%以下。吟釀又細分為吟醸和大吟醸,大吟醸要求原料大米的拋光留存率需達到50%以下(拋光率是指將原料米表層進行50%以上拋光,除去蛋白,只留下米心部位的澱粉)。釀制過程,澱粉就是釀清酒所需要的主要成份,澱粉在酒麴的作用下轉化成酒精,同時發出芳香的水果氣味。品牌如獺祭、黑龍、出羽櫻、菊正宗等。
10. 日本人喜歡吃什麼喝什麼
日本人平常都吃什麼?
日本人平時都吃什麼?
作為近鄰的日本,其飲食習慣與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喜歡吃豆腐及豆製品,主食為大米,輔以麵食和雜糧,蔬菜水果多樣。但也有自身的特點,其飲食結構已經部分西化,尤其在年輕一代中,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高於我國。日本為一島國,海產資源豐富,因此,在日本人的飲食中,海產魚、蝦、貝類等較多,而且都非常新鮮、干凈,日本人常常生食;在肉類食品中,考慮到動物的脂肪含量和風味,購買時首選牛肉,價格較貴;豬肉其次,價格居中;雞肉最為便宜,羊肉在一般的超市中並不常見。
在日本生活過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做飯是件相對簡單的事情。大小超市分布在居民區和商業區,還有星羅棋布的「24小時店」,要買食品,非常方便。在超市,蔬菜多是按個出售或是小包裝,如:大白菜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包裝,小青菜三、四棵一袋,胡蘿卜、黃瓜也是兩到三根一袋,而且各種蔬菜採摘的很乾凈,買回家後,只需簡單清洗就可以烹飪。肉類、魚類食品亦是如此,有片、塊、餡等不同形式和不同大小包裝供選擇。還有各種半成品和熟食製品,只需在微波爐里加熱即可食用。另外就是種類繁多的盒飯及飯團,雖因人的口味不同有肉的、魚的、蔬菜的,但都注重營養搭配。
由於平時工作忙,能夠輕松購物的人並不多,多數家庭都選擇周末購買食品,而且要購足一周所用,我們留學生也是如此。到了周六和周日,各個商店,尤其是大的超市常常是顧客盈門,隨處可見推著裝滿各種食品購物車的顧客。當你看到這種情景,就不會對日本市場上的家用冰箱為什麼體積龐大而感到驚奇了,電器商店中一人多高雙開門的冰箱很普遍,在日本,冰箱是生活必備品。
日本人的飲食制度亦為一日三餐,但其比例與我們不同。按熱能計算,早餐大約佔40%,午餐20%,晚餐40%。這樣一種比例是由於工作緊張和作息時間造成的,為了有充足的能量投入一天的工作,日本人早餐吃的相對較多且豐富。但我在日本幾年,仍舊保持著自己的習慣,早餐簡單,迅速,一杯牛奶,一片麵包,主要是晚睡晚起的結果。
中午幾乎所有的部門都只休息一個小時,有的甚至更短,真正用於吃午飯的時間往往只有十幾分鍾到半小時,所以多數人只有一頓簡單的午飯。在教研室,我們多數時間是自帶午飯,日本人是自己做的盒飯,不論男女,吃的非常少,一小盒米飯,一小盒菜,菜的種類卻挺多。到了中午,大家坐在一起,我們留學生常常驚訝他們吃涼飯菜的習慣,盡管每個教研室都有微波爐、煤氣灶。有些人,我們稱作「工作狂」,常常忙於工作,而顧不上吃午飯,或者邊吃飯還要邊處理手頭的事情,要麼就是談工作。
我的日本教授的家離學校非常近,大部分時間,他都回去吃午飯。有一次,我到教授家幫忙,到了中午,教授留吃飯,每人一碗米飯,一小碟菜,一碗醬湯,非常簡單。還有一次,教授家裡的電腦出了毛病,我去後,看見他一邊看著文件,一邊拿著一個麵包在吃,桌上放著幾個小麵包和一個香蕉,說這些是他的午飯。有了幾次經歷,如果教授說他忘記吃午飯,我也就不感到驚訝了,因為教授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學校或單位里有喝下午茶的習慣,到了下午三點多鍾,辦公室的人都坐在一起,一邊喝茶或喝咖啡,一邊談論當天的新聞,秘書還為大家准備一些小點心。
日本人很重視晚餐,要做各種各樣的飯菜供家人一起享用,工作一天後,人們喜歡在這時來上一杯清酒或啤酒,放鬆一下自己。
日本人的三餐大體可歸納如下。
一、早餐:普通的日式早餐通常是,一個雞蛋(50g),一碗米飯(100g),1塊烤魚(50g)或火腿腸(50g),一盤蔬菜與水果(150~200g),一小碟鹹菜,一碗醬湯。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習慣於西式早餐,往往是一片麵包塗上黃油或果醬,一杯牛奶(300~400ml)或果汁、咖啡。
二、午餐:多為快餐,如拉麵(面條100g,火腿40g或雞蛋50g,豆芽少許,湯500-800ml);咖哩飯(米飯80g,牛肉或雞肉40-50g,蔥頭、土豆、胡蘿卜50g,咖哩汁150ml);盒飯(米飯80g,一小塊魚或肉50g,生菜和水果50g,少許鹹菜,幾粒青豆,一片檸檬,一些調味品);麵包加牛奶/咖啡。
三、晚餐:一碗米飯(100g),豆腐(50g),天婦羅(50g),海蝦1-2尾(20-30g),生蔬菜(200g),啤酒(500ml)或清酒(200ml),餐後水果(100g),酸奶(50g),茶(200ml)。
在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有幾個優點供我們參考:①牛奶的攝入量高保證了人體對鈣的營養需要,今天的日本中、高中學生身高明顯增加,與之不無關系;②不論是在餐館或家庭就餐,保持著分餐的習慣,每人一份飯中包括了各種食物,使營養素搭配均衡,同時,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每頓飯吃了多少,易於控制熱能攝入過多,避免肥胖和對健康的損害;③由於食品加工業、餐飲業發達,家庭及個人在做飯上花費較少的時間,有利於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④日本雖然經濟發達,生活水平較高,但在飲食方面非常講究節約,很少見到剩菜、剩飯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