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麼限制人口的
Ⅰ 為什麼說日本「人口危機」的含義隨時代也變了
日本總務省日前發布的人口推算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1日,包含在日外國人在內,日本總人口為1.27億人。較2015年減少16.2萬人,人口數量連續6年負增長。不過,移居日本的外國人數創新高,因為安倍政府推行了新政策以吸引外國勞動力來日本工作。
隨著抑制人口增長政策的實施以及戰後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生育率逐漸下降,到五十年代末,日本生育率已降至2.1的更替水平,之後一直到1975年,日本生育率都在更替水平上下波動,沒有明顯的變化。1975年以後,日本生育率緩慢下降,到1989年,日本生育率創下1.57新低時,震動了日本政府和國民,被稱為「1.57危機」。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政府出台了多項措施鼓勵生育。但鼓勵生育的政策收效甚微,近年來,日本生育率在1.4上下波動。
總的來說,與幾十年前不同的是,當今世界遇到了一個新的人口危機,那就是過低的生育率造成人口老齡化的危機,這種危機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中顯現出來。因此,當你看到「人口危機」這個詞時,如果你的第一感覺是「人口太多」或「人口增長過快」,這說明你對人口問題的認識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Ⅱ 日本7日起單日入境人數上限放寬至5萬人,此舉背後都有哪些原因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7日起單日入境人數上限放寬至5萬人。其實很多人第一時間看到這樣的消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日本現在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他們卻在這個時候放寬至5萬元入境,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Ⅲ 日本人人口密度那麼大,為什麼不實行計劃生育
確切的說日本並不是沒有計劃生育!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口問題都是一個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都不可能忽視其影響!但日本的提法不一樣!日本對於人口問題的控制是採用兩個階段的控制方式!
日本內閣正在考慮採取多方面措施鼓勵生育,並出台一份解決低生育率問題的全面報告。日本男女共同參與及少子化對策提出旨在減輕年輕父母經濟負擔的「生孩免費」提案,提案至今仍在討論中。
Ⅳ 評析日本政府的人口政策。
日本總務省在10月31日發表了最新的國情報告,結果首次證明日本年輕人口比例已達到新低,且全國人口進入了負增長階段。
國情報告顯示,至去年11月份,日本共有人口127767994人。其中年齡未滿15歲的人口為1752萬人,比上一次調查減少了0.9%,僅占總人口的13.7%。這個數字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相反,65歲以上的人口卻明顯增加,為2567萬人,比上次增加了2.8%,占總人口的20.1%。而這個數字又更新了歷史最高水平。
年輕人連年減少,老年人持續增多,這樣的結果令社會感到十分憂慮,媒體連呼日本社會老齡化非常嚴重。更讓政府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人口總數也出現了明顯的遞減趨勢。
根據統計,日本人口最多的時期為2004年,此後連續下降。今年再創新低。對此,《東京新聞》稱日本進入了真正的人口減少時代。據《山陰新聞》報道,在高中足球鳥取縣大會上,受少子化影響,共有3所高中因為學生人數不夠而棄權。此外,在東京都等地區,中小學校的合並已經變成一種很平常的現象。
鑒於年輕人減少和老年人的持續增加,日本政府除設立專門機構提高出生率外,還從多方面對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支援,如補發津貼,增設幼兒園等設施,通過制定法律讓男性也積極參加育兒等。目前,政府正在討論如何實現少子化對策稅制,試圖從經濟上促進國民多生孩子。
除此以外,企業也積極配合。資生堂推出了「次世代育成支援行動計劃」,減少了女性的工作時間。此外,一些廠家還開發了促進女性生育的各種新產品。如日本多科莫公司生產的手機具有可以通知女性受孕期的功能。想要懷孕的女性,只要在這種手機中輸入自己的生理日期,手機就會在排卵日的前3天和當日發出兩次通知。(
Ⅳ 日本人口密度比我國還大為什麼他們不用實行計劃生育
確切的說日本並不是沒有計劃生育!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人口問題都是一個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都不可能忽視其影響!但日本的提法不一樣!日本對於人口問題的控制是採用兩個階段的控制方式! 第一個階段為鼓勵人口政策,第二個階段為控制人口。歷史上日本就鼓勵人口增長,明治初年採取了獎勵生育政策,對貧困家庭,發給育兒補貼,實行孕婦登記、死產檢查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政府為軍事上的需要,制定了明確的鼓勵生育政策。1941年頒布了《確產人口政策綱要》,要求到期1960年,日本總人口到達1億,為實現這目標,政府採取早婚多育的措施,將結婚年齡降低3歲,鼓勵一對夫婦生育5個孩子。為此,日本政府從貸款、就業、稅收、物資供應、補貼、精神鼓勵等方面入手,鼓勵早生多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奉行限制生育,提倡優生的政策。1948年政府制定了《優生保護法》,放寬對人工流產的限制。1949年內閣成立「人口問題審議會」。同年,眾議院通過「關於口問題決議案」,決定健全和普及家庭生育計劃。1954年,「人口問題審議會」要求把節育作為家庭計劃的一部分。從50年代起,日本聽人口政策取得成效,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開始下降。1974年4 月,經「人口問題審議會」通過,正式發表了以「日本人口動向——靜止人口」為題的《人口白皮書》,強調日本的人口問題是世界上最尖銳的,把靜止人口作為日本的發展目標,重申努力抑制出生,減少人工流產,謀求普及避孕法,並把提高人口質量放到首位,提出了「少生少死良養良育「的口號,政府重視人口宣傳教育,從70年代起,開始在小學、中學、大學、加強人口教育。 在國內人口分布上,日本政府採取將工業分散到都市以外的地區,大力建設中小城鎮、衛星城市,發展農村經濟和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活條件等措施來解決日本人口地區分布過密和過稀的問題。國際移民方面,日本政府實行鼓勵向外遷移的政策。 摘自http://shengjiankang.buaa.e.cn/view.aspx?ar_id=196 進入21世紀後日本人口開始出現負增長,這是日本人口自1945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減少了19000人,這是自1899年日本統計人口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時,日本婦女的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數)也降到二戰結束以來的最低水平,根據日本一家報紙公布的數據,2005年這一數字進一步降到 1.26人,遠低於 2.6的全球平均值。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日本的勞動力將過於缺乏,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金體系也承受巨大壓力。 日本內閣正在考慮採取多方面措施鼓勵生育,並出台一份解決低生育率問題的全面報告。日本男女共同參與及少子化對策提出旨在減輕年輕父母經濟負擔的「生孩免費」提案,提案至今仍在討論中。
Ⅵ 日本為什麼這么多人口,是不是二戰後也提倡過多生
主要是二戰前的鼓勵生育政策和二戰後的嬰兒潮
近代開始,日本政府就一直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二戰後受嬰兒潮影響轉而持穩定人口的政策。
在明治初期,日本政府即奉行積極的鼓勵生育政策,給予貧困家庭育兒補貼,實行孕婦登記,死產檢查等制度。
在20世紀40年代初,日本政府制訂了《確立人口政策綱要》,提出到1960年,日本總人口達到1億,要求一對夫婦平均生育5個子女。為此,政府在結婚年齡、信貸、賦稅、子女輔養等方面採取若干措施。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出現嬰兒出生高潮,人口激增,日本的人口政策由此出現變化。國會修改有關法律,徹底放寬了做人工流產限制,普及家庭生育計劃,設立有關對應人口問題的機構。到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政府以實現「靜止人口」為其基本目標。
自20世紀40年代後期,日本人口政策發生一系列變化後,日本的各項人口指標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1950-1955年,日本人口年均增長率1.43%,以後逐漸下降,盡管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與70年代前期一度有所回升,但後來又繼續下降。
到1990-1995年,人口增長率下降到0.31%,1995-2000年,日本人口增長進一步下降至0.20%。
此間,日本人口的粗出生率與婦女的總和生育率也分別從1950-1955年的2.37‰與2.75下降至1990-1995年的9.7‰與1.49。
由於多年來,日本生育率持續的低下,日本的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
Ⅶ 日本通過什麼途徑解決人口問題
面對老齡化社會的來臨,日本採取了種種應對措施。例如,對60、70歲的低齡老人,由於他們大多身體健康,又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因此採取各種措施鼓勵企業推遲退休年齡,或鼓勵他們從事適合於老年人做的工作。在這方面,「銀發人才中心」之類的中介機構值得一提。這些機構專為老年人介紹各種可使老年人揚長(經驗或知識)避短(體力或活動)的工作。近年來,「銀發人才中心」還把許多老人、特別是曾擔任中小企業經營者的老年人介紹到中國等國家當經營或技術顧問。對70、80歲的中齡老人,政府則鼓勵他們在社區內多發揮作用。對老年人的各種優待也大多從70歲開始。比如在東京, 70歲以上老人可以免費乘坐東京都經營的地鐵和公共汽車,老年人有了免費乘車券就會多出門,而多出門則有利於健康和少生病,從而減少政府的醫療費負擔。至於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政府則盡量使他們保持健康,對生病者提供更加便利的護理和醫療服務。在應對少子化方面,面對有史以來最低的出生率,日本政府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國民生育並充實保育服務,包括:每生育一個孩子可領取30萬日元補助,少繳稅, 2006年起許多地方的商店對有孩子的家庭購物給予優待等。此外,政府還實行促進青年男女交往的各種計劃。然而,這些措施收效甚微。比如,日本政府在島根縣實施了一項為期3年、耗資15萬美元的「幽會計劃」,結果只促成了7對戀人結婚和4個嬰兒的出生。
與此同時,日本媒體也在為一種可稱之為「生育愛國主義」的呼聲推波助瀾。2006年結婚和出生人數比上年有所增加,使一些媒體為之振奮。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即便少子化對策產生效果,從現在起出生率年年增加(實際上很難做到),至少在今後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對於日本經濟社會發展來說,人口減少與少子化仍將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而日本的「少子化對策」鮮有效果的根本原因在於,少子化實質上意味著勞動力再生產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人口生產使勞動力代代延續的過程的萎縮,這種現象是日本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發展變化的綜合產物,僅用經濟手段顯然很難解決這一問題。
日本政府正在推行「工作與生活平衡」計劃,其最終目的就是讓日本人生育更多的孩子。但是,有專家稱,「在英、美等國家,每出生一個孩子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是衣索比亞的160倍」。②為減少碳排放,拯救地球,最好的辦法就是少生孩子。以現在的增長率估計,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67億增加到2050年的90億,這樣的人口數量將使全球資源不堪重負,並可能使氣候變化達到極限。為減緩地球變暖,降低出生率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然而,日本基於本民族利益的考慮,實行鼓勵多生孩子的政策,從拯救地球的角度看,不免有些不合時宜。如果繼續保持一個封閉、保守的社會和一種不夠開放、缺乏大度的文化,那麼,可以預計日本很難走出少子化的死胡同
Ⅷ 日本將成人年齡由20歲下調至18歲,時隔146年首次變更,這有何意義
這樣做可以進一步幫助日本提高生育率,同時也可以讓人們對於成年人的定義具備全新的理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20歲和18歲的相差年齡雖然不大,但很多人依然認為20歲才是成年年齡。對於更多的日本年輕人來說,因為日本年輕人普遍不願意結婚生子,這也為日本社會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日本的街頭會有很多白發蒼蒼的老人從事各類工作,這些側面反映出了日本的勞動力嚴重不足,日本需要進一步解決人口問題。
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日本的法律規定成人年齡的問題,日本從法律上把成年人的法定年齡從20歲下調到了18歲,在此以後,18歲的年輕人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成年人的權利。雖然很多日本年輕人對這項調整不太適應,但大家也非常期待通過提前成年的方式來獲得更多的社會機會。
Ⅸ 日本政府應該如何應對,或採取了何種措施應對人口「
什麼問題?日本現在人口問題太多了。
主要是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副增長
都沒有太好的解決途徑,隨著2010的到來,日本正式進入了人口老齡化時代,為日本創下今日輝煌的一代人「老了」!加之社會發展過快,曾經的年輕人重視事業,不重視生育,可供勞動的底層青年人口越來越少。
這些問題沒有根本的解決辦法,只有一些緩解辦法。
1.鼓勵外來人口留居,中國近些年日本的有20萬人之多,是其他國家總和的兩倍,留居的自然也不少。
2.由於日本已經進入了一個告訴運轉的社會,再多的鼓勵年輕人生育的方法也是徒勞,於是就新興的一個產業「AV「,這是日本一個大臣親口說的:「色情行業排斥在道德之外,但是還是可以給這個國家帶來一些生氣的。」對於提高人口生育率,帶來了一些效果。
3.繼續鼓勵中年中產階級,移民巴西,或是夏威夷,把這這些負擔轉移。
4.不知道了。
······。
其實說是問題,也不是問題,日本還是非常富裕的,以前積累的錢足夠度過這個人口寒冬了。
比某些國家不給養老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