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律師證有什麼用
1. 關於日本的律師的問題
絕對是上流階級,以前聽幾個日本工程師說過的。工程師在日本也是高收入階層,但就連他們談起律師來都羨慕的不得了。當然了,日本的律師證非常非常難考就是了。
2. 上日本,考取日本律師大概需要幾年(不用說什麼太困難不建議考)有什麼條件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法科大學院(既修)在讀。
我客觀的對你說,當你日語合格N1,對日語的閱讀,理解力有信心的話,並且你認為你比較聰明的話,至少需要5年。
你國內本科畢業後,就可以去考日本的法科大學院。不需要法本,日本的法科大學院比較喜歡收非法本的學生,日本法曹界比較追求多樣化的人才。法科大學院分既修和未修,這個與本科什麼專業是沒有關系的。未修入學考試考小論文,既修入學考試考法律專業知識。未修讀3年,既修讀2年。未修生之中有40%的學生留級,不是他們不學習,而是競爭激烈,我們班裡有個早稻田的教育系出身的同學,已經留級兩次,再不能進級的話就會被勒令退學。我的粗略計算是讀3年未修,並且留級1年,畢業後當年不能合格,再浪人1年,這樣正好5年。如果你選擇既修入學,你必須自學2~3年的法律知識,才有機會考上既修,再學2~3年考上日本司考。
剛來日本的留學生我接觸不少,國內五院四系畢業,畢業時合格中國法考。到日本之後想要兩三年合格日本司考,狂傲的不得了。90年代留學日本的中國法律前輩們,人大,北大,法大的出身者,他們哪個合格日本司考了?就是考個碩士,博士的學歷而已。這幾年日本司考變的簡單了,我才敢挑戰一下。當然,我覺得我的學習實力肯定不如90年代留學日本的前輩們。但是我特別反感最近這些「一瓶不滿半瓶光」的留學生。
日本的法科大學院剛開始有72所,現在只剩下30多所了。關閉的原因是畢業生無法合格日本司考而逐漸招收不到學生。這30多所學校裡面,排名穩定前四的是東大京大一橋慶應,每年合格率在40%以上,神戶早稻田大阪中央算是第二梯隊,每年合格率在30%左右。剩下的那些舊帝國大學合格率在20%左右,其他學校大概合格率10%左右。日本司法考試合格率在20%多,看上去比國內合格率還高。打個比方,假如把國內法考的報考資格限制到五院四系的碩士畢業生才可以去考的話,按照合格分數計算的話,我覺得合格率至少在70%以上。
我覺得國內法考考生比較雜,一本雙非,二本三本的學校畢業生也可以合格,這就不算事什麼難的考試了吧。一些備考法考之前根本就沒怎麼努力過的學生,合格之後那種喜悅的慶祝,說吃了多少苦,這種輿論把國內法考渲染的「太難了」。記得去年一位合格的考生,用旅行箱比量著法考考所用的書的高度,我頓時哈哈大笑。你把我們法科大學院生所用的書籍,所看的書去比量一下旅行箱,5個旅行箱的高度也擺不完。
補充:2022.2.22
隨著我對國內留學生的了解,我覺得有必要再把之前的回答加以完善。
我記得有位2021年4月入學法科大學院(未修)的留學生,在剛合格法科大學院時,私下裡和我聊天說:"我用了1000個小時合格了國內的法考,我覺得日本司法考試也差不多,我打算1年合格預備考試,第二年合格司法考試。"我沒有說太多,我覺得過多的說明也是無用。
昨天這個留學生在微信里聯系我,說不知道是否該把法科大學院讀下去。他去的那所法科大學院是所老牌名校,但近年的司法考試合格率低於全國平均合格率。該校GPA滿分是4,可以進級2年級的是2.0以上,他第一年的GPA是0.8。
我接觸的國內法學生,最大的問題是在於缺乏自己對法條的理解。
作為司法考試合格者,應該具備自己給法條做司法解釋的能力,這是一個法律家所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應該站在自己的立場,有能力對於判例的理論,學者的理論作出批判或者認同的解釋。這種能力是通過數百本法學書籍的閱讀所產生的自己對法條的理解。我不知道國內一流法學院的學生對於各科教科書閱讀了多少遍。比方說,張明楷教授的刑法學(又黃又厚),對於各科的這類教科書讀過5遍以上的學生有多少?讀了10遍以上的有多少?是否能做到隨便翻出一頁,就能把該頁的學說,法理給講懂?至少日本司法考試的合格者,是具備這種能力的。
在日本的司法考試備考生中,中途放棄的考生可以輕松的合格公務員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一科去做科研,當教授。
日本的法學教授里,80%以上,甚至90%沒有合格司法考試。比方說網路介紹的張明楷教授的師傅之一,前田雅英教授。前田教授在舊司考時代考了四次都沒有合格,最終放棄了,前田教授寫的【不合格體驗記】可以在日本論壇里找到。像這樣超一流學者都有不少沒能合格的,更何況二線,三線學者了。
80年代合格司考的日本律師,就算是法學理論,至少也不會比二線,三線學者差。那個年代的律師們,看到有問題的理論學說,有的律師直接就來一句:"這個二流學者,在這說了些什麼?"。當然,對於合格司法考試之後,還去做教授的學者,律師們會格外尊敬。因為在那個年代,律師的社會地位和收入要高於法學教授。
日本法學界,不乏"法學天才",比方說山口厚教授,大三時期第一次參加日本司法考試,全國司法考試第二名合格(日本司考排名次)。日本律師界里,一提起山口教授,會直接來一句"天才的山口"。西田典之教授,也是在本科時期合格了舊司考,本來打算去做律師(那個年代的律師的待遇比教授好很多),是東京大學挽留給其教職,才走的學術路線。整體而言,平野龍一門下的天才學者很多。但東大系教授以外的學者們,合格司法考試的很少。
那個年代的3%的合格率,不是靠著一批類似國內二本,三本,一本雙非的考生,去充當合格率的分母,做濫竽充數的考生。30名開外的法學院生,從進入法學院的第一天起,就不會去想什麼司法考試了。
那個年代的500人合格者中,350~400人左右的合格者,出自於東大,京大,早稻田,慶應,中央,這五所學校。其他的名額被其他舊帝大,一橋,神戶,再加上幾所法律名校的私立瓜分。舊司法考試合格者出身學校,在日本網上可以查到。
因此,我始終不太明白張明楷教授在采訪中所說的,把國內法考難度上升到舊司法考試難度。因為在那個難度之下,您的師傅前田雅英教授也沒有合格。
3. 日本律師制度的律師的使命及職務
日本律師法第一條規定律師的使命有兩個:其一是擁護基本人權,實現社會正義;其二是在誠實執行職務的基礎上,努力維持社會秩序及改善法律制度。二次大戰以來,日本律師界為完成上述使命做出了許多工作。首先,他們發起組織了「人權擁護大會」。至目前為止,該會已召開20多次大會。其次,日本律師界還對公害、葯害事件極為敏感,對這些危害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取得了一些勝利。再次,在改善法律制度方面,日本律師出作了大量工作,例如關於少年的立法,因為律師界的反對,使得嚴厲處置少年犯罪案件的立法意圖未能實現。律師的這些行動,頗受日本國民擁護。
律師法規定的律師職務主要有:參與訴訟案件,為公民、機關團體代理訴訟,為刑事被告人進行辯護;在非訴訟案件中為社會提供法律幫助;充任稅務代辦人等。
4. 在日本,通過司法考試做日本律師後,會不會受歧視,日本人會不會不請中國律師
日本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八,即使是日本東京大學的法律本科生在畢業後經過日本四大司法考試培訓機構培訓一年後,通過的人也是鳳毛麟角。日本實行的司法精英政策,所以很難很難很難。
5. 日本律師很厲害嗎
日本的律師資格證非常的難考,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很高。所以一般的人都非常的佩服和敬仰他們。與我國律師的地位很不一樣。
6. 在日本的律師證可以用在中國么
肯定不行。本人期待著哪天中國的律師證可以在日本用。
7. 在日本,律師和行政書士有區嗎
行政書士簡而言之,就是代理個人或企業法人同政府部門打交道,處理登記、報批、辦理執照、項目審批等業務的職業,他們懂法可以向客戶提供相關領域的法律咨詢和幫助但又不能涉及要訴訟的案件,因為後者是律師的職業范圍,比較類似中介。
8. 日本律師制度的律師的資格
日本律師法關於律師資格的規定有三種:
(1)規定了正常情況下的律師資格,即一般律師資格,這個資格是司法進修生學習終結;
(2)規定了一般律師資格的例外情況:在職的最高裁判所審判官;在職的大學、專修科和學院的法學教授、副教授;取得司法進修生資格後,在簡易裁判所任5年以上的在職審判官、檢察官、裁判所調查官、裁判所事務官、法務事務官、司法研修所和裁判所書記官、研修所或法學完全研究所教官、眾議院或參議院法制局參事及內閣法制局參事官,這些人員不經司法進修生學習終結,即可取得律師資格。因為日本「司法進修生」是指普通大學法律系畢業後,通過國家的考試而取得的資格,司法進修生的學習多是業務實踐。故上述人員雖然不經過「司法進修」學習實踐終結,但由於其已在實際部門工作了五年,相當於司法進修生學習終結。
(3)規定了律師資格的排除條件。按日本律師法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取得律師資格;曾被判處監禁以上刑罰者;受彈劾裁判所罷免的審判官、被除名的律師,被停止業務的辯理士、稅理士;被注銷的會計士或被免職的公務員,自受處分之日未滿3年的;被宣告無財產管理能力的人;破產而未復權之人。
9. 大學日語專業,想考去日本的律師證
你是學日語的,想到日本做律師的話,有兩種選擇。
一,在國內拿到國內的律師證,然後到日本來通過公認和審查,可以拿到日本的律師資格。當然你得會日文。會講相關的法律用語。
二,你在國內大學畢業以後,到日本讀日本的[法科大學院],必須在這里學習了之後才可以參加日本的司法考試。通過日本的司法考試,合格後可以拿到律師資格。現狀說是25%左右的人可以通過考試。實際上,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人能合格。
另外,不一定需要在國內讀研。
加油
10. 律師或注冊會計師學日語有用還是英語有用
法律的話你要是不想去日本發展的話,最好學英語,日本人不喜歡請律師,一般能不通過律師解決的就盡量不會找律師
注會的話我覺得還是英語比較好一點,因為英語畢竟使用比日語普及。但是你要是想呆在外資企業,你也可以學一點日語,外資企業招聘的時候貌似自己的公司跟哪個國家某個公司有合作關系,就比較偏向於懂那個國家語言的人,希望對你能有幫助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