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穀燒有多少種款
1. 日本三大名燒都有什麼
一、有田燒
有田燒的歷史是從1616年,高麗陶工李參平發現泉山的陶石開始。 李參平是在1597年至1598年間的慶長之役中,被鍋島日軍從朝鮮帶回日本的陶工之一。
起先,他在多久安順的保護下,居住在現今多久地方進行陶器的製作。後來他離開了多久,其目的是為了尋找生產優質瓷器原土的旅程。他在1616年於有田的 泉山發現了理想的陶石而定居並開始瓷器的製作。而在有田地區,早在文祿之役(1592~1593) 時便已有許多從朝鮮被帶回的陶工在此製作陶器,而瓷器的製作,李參平是第一人。
自從泉山的瓷石礦被發現以來,有田的窯業可說在這之後的數十年間急速發展。而因為這 種迅速發展的盛況,造成因燃燒用的柴火不足而濫墾濫伐的現象,以致到了1637年,佐賀籓為 了保護山林而裁掉了826名陶工。在這事件之前陶器一直是大量生產,在這之後則由皿山代官 所嚴格的管理有田的陶瓷器生產,因而確立了以瓷器為主的生產體制。
之後,1643年由酒井田喜三衛門(初代的柿右衛門)開始採用赤繪的手法(一說1646年)。喜三衛門是從經常出入長崎的商人那邊得到了中國赤繪的調色法,以此為本反復嘗試多次失敗後 終於創造出他理想中的紅色。而赤繪技術也更加帶動了有田燒的發展。
從1650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外銷有田燒的製品到歐洲地區。東印度公司原本是專門外銷中國景德鎮瓷器給歐洲,但因明末清初中國內部情勢混亂無法外銷瓷器,東印度公司因此 將目標轉移到接近中國的日本的有田燒上,代替中國產的瓷器開始外銷。
而有田燒在歐洲各國受到相當的好評,光是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有田燒製品銷售至歐洲的數量就高達好幾百萬。再加上此時柿右衛門樣式的確立完成,純白質地加上豪華的鑲金風格,更是受到歐洲王公貴族的熱烈喜愛。
而有田燒普遍內銷到日本國內各地也開始於十七世紀中,到了十八世紀內需數量則是大幅 提高,除了一方面因歐洲本地也開始發展瓷器生產導致出口數量衰減之外,日本國內一般平民 則開始廣泛使用有田燒的器具。而因當時的有田燒多從伊萬里港出海然後運銷至日本各地,因此有了「伊萬里燒」的稱呼,今天的話則稱為「古伊萬里燒」。
二、九穀燒
最早的古九穀燒是受了九州有田燒的染繪影響,而與北方加賀地方的瓷器風格交互作用 而產生的。據說是加賀大聖寺的初代籓主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後藤才次郎,於明歷年間沿大聖寺 川而上,於深山間的荒僻村莊九穀所開之窯,一直持續到元祿初年。為了與幕末開始的「再興 九穀」有所區別,一般習慣都稱作「古九穀燒」。
色彩是古九穀燒的最大特徵:釉色濃重鮮美而意境超群,強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濁而無光 澤的質地形成完美的調和,展現日本彩繪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種手法是將素瓷上塗滿青、 綠、紫、黃等色釉,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並有相當多意境高遠的佳作。
染繪的作品雖一般被稱作「藍九穀」,近年卻在有田地方的稗古場等地發現大量相同手 法的作品,因此藍九穀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視作初期的伊萬里作品。而同樣的彩繪古九穀中也有 一部份被認為是受了伊萬里燒的影響而產生。 古九穀燒在元祿之後雖一時中斷,到了文政七年由大聖寺的富商吉田屋(豐田傳右衛門) 策劃再興,而在九穀建窯。
因為生產古九穀的「青手」作品,因此青九穀亦被有了「吉田屋」 這樣的名稱。文政八年窯移至交通方便的山代溫泉的越中谷,到了天保年間又因經營者換手而 變為宮本屋窯。而山代窯到了慶應二年(1866年)受到來自京都的永樂和全的指導,因此這個時 期的產品又稱作九穀永樂,和全雖在山代只停留了五年,卻使九穀燒有了技法上極大的進步。
三、京燒又名清水燒
清水燒產於日本京都地區,因最早在京都有名的清水寺山腳下燒制而成得名,也被稱為京燒。它包括兩方面的製品,一種是被稱為「土物」的陶器,一種是被稱為「石物」的瓷器。清水燒以細膩的畫法和豐富的釉色而聞名於世,設計精緻簡練,精美絕倫,屬日本「國寶」級別的瓷器,其中清水燒的茶具最為著名。一般上好的清水燒,薄而巧,造型清幽且禪意十足,或是富麗堂皇,像把風景印刻在陶瓷上了一般。
(1)日本九穀燒有多少種款擴展閱讀:
一、日本瓷器簡介
日本瓷器的發展自應永年到昭和共經歷了500多年的歷史,燒瓷行業在不斷地發展,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日本瓷器圖案和畫面顏色比較明快,多大紅大綠、黑白相間,同時日本的茶杯、酒杯、碗、碟子等食用器邊沿多有金色釉。
日本瓷器的釉色有青釉、白釉、大紅釉、藍釉、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過程中比較純凈,釉面和胎體結合得比較緊密,施釉薄而均勻,有光亮感,胎質堅硬細密。
二、日本瓷器釉色型制
在歷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制瓷業也不例外,有些造型與中國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明顯的日本民族風格。日本的瓷瓶類主要包括米酒瓶、棱口獸耳瓶、梅瓶、燈籠瓶、花瓶、人物花瓶背壺式扁瓶、葫蘆瓶。米酒瓶腹大、口小、頸短,瓶身畫有樹枝,枝上有兩把與草相似的線條下垂,這種瓶型和紋飾都帶有明顯的日本風格。
棱口獸耳瓶的獸耳銜環是橢圓形的,而中國的獸耳銜環是圓形的。日本的人物花瓶在中國稱魚簍尊或罐。日本講究茶道,因此日本的茶壺自然有自己的特色,日本茶壺包括葡萄酒壺、京都茶壺、咖啡壺端把壺、桶子壺和提梁壺等造型。
日本罐的造型與中國罐區別不大,但畫法與中國不同,比較有特點的是日本罐兩側有系,大口圓蓋,施滿彩;日本水罐造型多為桶形;日本的茶葉罐有的罐體上心形開光,罐蓋頂部也有六角形開光圖案。
日本的大缸與中國有很多不同,日本缸的口部有平沿的、圓沿的,內壁往裡摳,呈逗號形,不僅用來當容器,還用來做取暖器。日本的隔盒有圓形的、方形的,有三層的,也有多層的,在造型上與中國有所不同,中國的隔盒小,日本的隔盒大,在盒與盒的連接處,日本的隔盒是外口的,中國的隔盒是里口的,兩者正好相反。
2. 日本:九穀燒 九古瓷器 是什麼
你好,九穀燒瓷器屬於釉上彩瓷器,是明末時期日本人受中國瓷器畫風的影響而創燒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九穀是瓷窯地址,燒制瓷器幾百年了,中間停燒過一個階段,我國也有很多九穀燒款瓷器留存,大部分是1937年日本人進關時帶過來的。有好多畫工很精美且胎質非常細膩的精品,但是在我們國內這種瓷器價格不高。
3. 日本瓷器九穀健次郎款如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5
4. 日本瓷器九穀健次郎款如何
摘要 初看為日本瓷碗。九穀(又名九穀陶瓷)日本江戶時代初期,明歷元年(公元1655年)前後,加賀藩國的大聖寺藩侯叫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後藤才次郎在肥田有田的制陶有名的地方修行並引進技術,而且帶回制陶工,在位於加賀國江沼郡的九穀村。其中這位後藤才次郎指導了一位叫田村權左衛門的人,「九穀燒」才被創始。小日本瓷碗在我國由於收藏者不多,價不高。
5. 九穀燒元山底款
摘要 您說的是日本的九穀燒嗎?
6. 家有九穀瓷器,大家看看是否有收藏價值。
初看為日本瓷碗。九穀(又名九穀陶瓷)日本江戶時代初期,明歷元年(公元1655年)前後,加賀藩國的大聖寺藩侯叫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後藤才次郎在肥田有田的制陶有名的地方修行並引進技術,而且帶回制陶工,在位於加賀國江沼郡的九穀村。其中這位後藤才次郎指導了一位叫田村權左衛門的人,「九穀燒」才被創始。小日本瓷碗在我國由於收藏者不多,價不高。
7. 日本茶具底款九個點
摘要 九穀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中葉,相傳是遵照本地統治者前田利治的命令開始製造的。
8. 日本九穀燒哪些底款好十幾年前在日本買的單杯,底部落款九穀大雅請問怎樣
摘要 您好親,底款有這些:金澤的內海吉造,阿部碧海,石野龍山,安達陶仙;能美郡的九穀庄三,松本佐平,松原新介,初代德田八十吉;江沼的竹內吟秋,前井一豪等
9. 日本橘吉底款有哪些
九穀燒,美濃燒,瀨戶燒,常滑燒,四日市萬古燒,信樂燒等。
九穀燒特點是使用紅、黃、綠、紫和藏青這五種顏料描繪出極其絢麗的色彩。此外,技藝獨特描繪大膽也是九穀燒的一大魅力。
19世紀九穀燒又開創了名為「金_手」的勾繪技巧,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瓷器。
美濃燒在16世紀後半期的安土桃山時代達到鼎盛,其中,以體現陶土質朴的「志野」及獨特的圖案和綠釉別具一格的「織部」等最為著名。
現在,日本的瓷器中約有6成都是美濃燒,其已成為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