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怎麼做到廉政
① 菅義偉的兒子丑聞,日本這么做的目的是啥
日本政壇出現了一件坑爹的事情,菅義偉或被自己兒子給坑了!
日本《周刊文春》報道,首相菅義偉長子菅正剛在東京一家高級料理店先後宴請了總務省4名高官。請的人均消費都超過了4萬日元,此外,4名高官還接受了一些小禮品。
日本在治理腐敗問題上,確實有一套。從法律、制度和媒體三方面防止公務官腐敗,這提高了日本政府的行政效率。
日本社會已經意識到了腐敗案件頻發的本質,那就是要根除腐敗,就不能讓公務員跟金錢打交道。
菅正剛宴請的4名總務省高官分別為被外界認為今年夏天將榮升總務事務次官的谷脅康彥、審議官吉田真人、負責衛星播放許可事務的情報流通行政局局長秋本芳德及其部下湯本博信。據報道,4名涉事高官在東京人均消費金額超過4萬日元的高檔餐廳接受宴請並收取伴手禮、打車券等禮品,菅正剛每次均在現場陪同。
日本公務員在與利益相關者聚餐時,只要人均消費超過1萬日元,即便AA制,也必須向所在單位的倫理監督官提出申請,而此次涉事的4名高官並未報備,私自赴約。他們從菅正剛手中接過高級巧克力的瞬間,正好被日媒“抓了現行”。東北新社回應稱,不認為自身是利益相關者,宴請官員只是為了交換信息。
日本自民黨引入了小選區制度,從根本上糾正了自民黨與其他黨派進行金錢交易的行為,同時強化政治資金的管理,向政黨注入公共資金等。這些措施對於預防腐敗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也在社會上營造了防止腐敗的環境和氛圍。
② 各國廉潔奉公的做法
制定法律 規范行為
反腐敗是當前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為了防範、遏制和懲處公職人員的腐敗行為,各國政府大都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以此來確定公職人員的廉政義務,防止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和營私舞弊,嚴厲懲處公職人員的違法亂紀行為。
美國在1978年修訂的《文官制度改革法》中,對政府雇員的義務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公職人員必須奉公守法、廉潔自律、不得貪贓枉法、不得以權謀私、不得營私舞弊、不得參加政治捐款等政治性金錢收受活動。新加坡政府先後出台了《公務員法》、《公務員紀律條例》、《防止貪污法》、《財產申報法》。《現行反貪污法》、《沒收非法利益條例》等。還有一套五卷本《指導手冊》。這些法規和條例對公職人員的工作、生活、言論和行為一一作了規范。韓國相繼制定了《腐敗防止法》、《反洗錢法》和《政治資金法》。菲律賓在1989年推出《公共官員與雇員品行和道德標准法》,以立法形式規范公職人員的從政道德,並以法制的力量保證其有效實施。英國、瑞典、德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法規。
這些法規和條例主要對公職人員經商、兼職、受賄等行為進行明確規范。
關於限制公職人員經商和兼職,許多國家的公務員法都有專門章節作出明確規定。瑞士《聯邦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兼營副業與工商業,其家屬也不得開辦餐館、咖啡館等。法國《公職總法典》規定:「公務員有義務把全部職業活動用於完成所賦予他的使命,因此,禁止公務員兼任其他有利可圖的工作」,「在行使職權或在任職期間如犯有過失,給予懲戒制裁」。
日本《國家公務員法》對公職人員的行為有更為詳細的規定。如該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職員不得兼任商業、工業、金融業等以營利為目的的私營企業公司和其他團體的負責人、顧問或評議員,也不得自辦營利性企業。」第二款規定:職員離職後兩年內,不得在營利企業中應允或擔任與國家機關有密切關系的職務。該法第九十六條規定:「所有職員必須做全體國民的服務員,為公共利益進行工作,工作時應竭盡全力,專心致志。」
美國1989年修訂的《道德改革法》規定,國家公職人員不得在外兼任與其職責利益相沖突的工作或從事與其職責相沖突的事務,包括不得利用職權謀求工作。
關於禁止公職人員索賄和受禮,許多國家在立法中要求所有公職人員不得接受來自任何方面、任何形式的饋贈和捐贈。奧地利《公務員法》規定,不許索賄、受賄和隨便受禮,即使是名譽性禮品。美國《道德改革法》規定,公務員接受價值300美元以上的禮品必須作出說明,並將禮品上交。
韓國2003年2月18日公布的《公務員保持清廉行動綱領》規定,國家公職人員一年之內接受與本人業務無關的禮品的總數不得超過15萬韓元;公職人員可以接受茶水、咖啡、公共聚餐等一般性招待,但不能接受與本人職業有關的禮金和禮品;公職人員贈送紅白喜事的禮金不能超過規定的范圍,並需向「公職人員道德委員會」如實申報。
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證明,獨立、有權威、體系完備、強有力的國家廉政機構,是廉政建設不可缺少的。為了保證廉政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許多國家都是成立了相應的廉政機構,對公職人員腐敗行為進行防範和打擊。美國有「公務員風紀署」,法國有「懲戒委員會」,日本有「政治倫理審查會」,奧地利有「紀律委員會」,韓國有「反腐敗委員會」,新加坡有「腐敗行為調查局」。這些都是國家級廉政工作機構。為了強化廉政法制的權威性,各國對廉政機構賦予了很大權力,並從工作機置、人員配備、領導體制等方面加以規定。與此同時,芬蘭、丹麥、奧地利、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荷蘭等80多個國家建立了行政監察官制度,主要目的是監督公職人員遵守法律,履行職責,確保公民的自由權利不遭侵害。
加強防範 遏制腐敗
世界上許多國家通過預防性立法,制定了迴避制度、財產申報制度和輪換制度,以防止公職人員以權謀私,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迴避制度是為了防止公職人員利用地位和職務之便為其親屬謀取好處或優惠。國外立法一般都規定,不允許官員僱用、提升或推薦自已的親屬到該官員執掌或控制的任何機構及部門工作。奧地利《官員法》規定,凡夫妻關系、直系親屬或不超過三代的旁系親屬關系以及有過繼、連襟、聯姻或承嗣等關系的公職人員,遇到管理錢賬或一方對另一方有直接指揮權或監督權的情況,不得安排在一個具體單位工作。瑞士規定,有聯姻關系或有父子、兄弟、叔侄等近親屬關系的人,不得擔任有隸屬關系的職務。法國規定,當公務員的配偶以職業身份從事一項有利可圖的私人活動時,該公務員必須向其所屬的行政部門或公共事業單位聲明。
財產申報制度已成為一項世界性反腐敗舉措。這一舉措的目的在於確定和分清其取得財產的手段是否合法。許多國家都制定和頒布了要求政府官員申報財產的法律。財產申報制度一般都包括財產申報對象、財產申報時間、財產申報內容、對財產申報違法處罰等方面,既全面,又明確,便於操作和執行。美國《道德改革法》規定:「總統、副總統、國會議員、聯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在任職前報告並公開自己以及配偶的財務情況,包括收入、個人財產等,以後還須按月申報。對財產申報資料的接受、保管辦法、保存期限、公開方式、查閱手續、審查以及對拒絕申報和虛假申報的處罰辦法也都作了詳細規定。此外,美國《廉政法》也規定政府有關官員必須填寫財產和收人申報單,逾期不報,將被司法機構起訴。申報單由廉政辦公室審查,一旦發現有違法收人,立即處理。申報單可供新聞機構和公眾查閱。法國1988年出台的《政治家生活資金透明度法》規定,公職人員必須依法對其擁有的財產狀況,包括財產數量、來源、增減等情況向指定的監察機關作出報告,以接受審查和監督。一旦發現公職人員所擁有的財產與其合法收入不相符,而該官員又不能說明其正當來源的,即視為非法所得予以懲處。墨西哥2002年在互聯網上建成「政府公務員個人財產申報接受和處理系統」。公務員可通過網路向該系統發送個人財產資料完成申報,那些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公職人員,可提交附有個人簽名的列印文本。2002年,墨西哥國家審計局對1萬名沒有按時在政府指定的網站上申報財產狀況的國家公務員作出了停薪留職15天的處罰。
輪換制度主要是培養公務員適應各類工作場合的能力,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減少公職人員貪污腐敗的可能性,使政府官員很少有機會通過長期控制某個部門,得以結成營私舞弊的關系網。日本政府規定,國家高級公務員一般兩年左右調動一次工作;中初級公務員,一般3年左右調動一次工作,這些調動主要在不同科室之間進行。除此之外,日本政府的各機關之間、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政府與國營企業之間,也相互進行公務員崗位輪換、交流。這已經成為一種制度,十分普遍。美國每4年政府換屆時,都有3000名至5000名聯邦政府官員易職。易職的方式是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間人員交流。這種交流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
觸犯法律 嚴肅查處
對於公職人員違反有關法律以權謀私行為,在各國的公務員法中,都明確規定了懲戒措施。許多國家將以權謀私作為廉政法制的主要內容,對這種行為實行嚴厲制裁。一般除了規定比較重的剝奪人身自由權利的刑罰外,同時還要在經濟上給予處罰。
美國聯邦刑法法典規定,任何政府官員如果收受的財物價值超過7000美元,就要處以相當於其收受財物價值3倍的罰金,或者判15年以下的監禁,或者取消其政府官員的資格。里根政府中擔任白宮辦公室副主任的迪佛曾為美國政府官員和議員拉大筆生意,從中謀取私利,最終被判處15年監禁。
德國規定,公務員接受禮品不能超過50馬克,否則就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紀律處分,其中包括警告、嚴重警告和開除公職。此外,德國政府從刑法角度制定條例,嚴厲處罰在經濟活動中違法的官員,例如公職人員在政府招標過程中違反自己的職責,讓給自己好處的某投標方中標,這種受賄行為就要受到刑法的制裁。處罰的第一個等級是坐牢3年(如果當事者是法官就要坐牢5年),第三個等級是坐牢10年,同時還要罰款。罰款數額根據情況從公務員一個月的工資額至10年的工資額之內判定。英國規定,公務員有貪污受賄、濫用政府基金行為的即被開除,並喪失領取退休金資格,構成犯罪則予以刑事處罰。
在各國的有關法律和法規中,對公職人員的住房、用車、醫療、公務接待等待遇一般都有嚴格的規定。一旦違反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例如,在公務員用車方面,許多國家按照官員的級別,提供專車或公務車。專車只能用於公務,不能用來辦私事。配備專車的官員辭職或退休後,立即取消其使用專車的資格。德國各級官員辦理公務時,用車一般不受限制,但限定用車范圍。比如,柏林的官員一般只可在柏林市范圍及其附近地區履行公務時使用專車。如果到外地出差,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芬蘭專車只限公職人員在執行公務時使用,正常上下班和個人私事都不得無償使用專車。使用專車上下班也可以,但這屬於額外的待遇,等於增加了個人收人,應該照單納稅,如果隱瞞不報,將視情況受到輕重不一的處罰。
為了防止公職人員親屬利用不正當途徑謀取私利,許多國家在制定有關法律時專門就此作出了相應的預防性規定,其中包括親屬迴避制度。同時,各國還對公職人員親屬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韓國總統金泳三之子因貪污於1997年被捕人獄。在金大中任韓國總統期間,其兩個兒子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以為公司和企業疏通關系為名,大肆收受錢財,被韓國檢察機關以違反「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 中的「斡旋獲利」 條款進行起訴,最終雙雙被判刑,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③ 日本清廉指數亞洲排位第一,日本人廉潔是因為制度好嗎
其實,除了違法分子的之外,官員腐敗在本質上與其他金錢犯罪沒有區別,對國家和社會的危害甚至遠遠超過其他違法分子。
因此,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把腐敗視為一種禍害。監督的手段和制度是不同的,但只有一個目的:促進誠信和消除腐敗。
與一些腐敗嚴重的國家提倡的高薪和誠實相反,日本公務員的年收入約為三十萬元,這在發達的日本並不算高。因為在日本,有軌電車司機的年收入是三十七萬元,而教師的年收入高達四十萬元。
日本公務員愛惜他們的職業和聲譽。他們不會輕易丟掉工作,收入可以過上令他滿意的生活,並享有完美的福利和養老金。如果你不犯錯誤,幾乎沒有失業的風險。太多的錢對他們沒有用。一旦你接受賄賂,不管有多少,你都會丟掉工作,甚至進監獄,而且不會有翻身的機會。
④ 為什麼日本沒有腐敗官員,他們是怎麼監督的,是新聞自由的原因嗎
首先,日本通過法律方式對公務員的腐敗行為進行嚴格限制。在行政領域,公務員的廉政法規包括《國家公務員法》和《國家公務員倫理法》等。此外,在容易出現腐敗行為的領域,也有詳盡的法律法規。如《關於整頓經濟關系罰則的法律》、《防止不正當競爭法》等。按照《國家公務員倫理法》的規定,公務員在參加飯局時,有義務承擔自己用餐的費用(也就是AA制),在去企業或下屬機構視察時,不能隨意接受禮品,哪怕是不貴重的土特產。這些規定在日本公務員隊伍中已經深入人心,絕大多數公務員都會自覺遵守。
其次,選舉領域的政治獻金也容易滋生腐敗問題,日本法律在這方面也有嚴格的限制。如小澤一郎、前原誠司都曾因政治獻金問題受到調查。東京都前知事豬瀨直樹因接受醫療法人「德州會」5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0萬元)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除《公職選舉法》外,《政治資金管理法》對政治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都進行了嚴格規定。2007年這部法律又一次進行了修訂,各政治團體1日元(約合6分人民幣)以上的全部支出,都有提供發票的義務。
此外,公務員的「定期調動」制度也有效遏制了腐敗的發生。在這種制度下,不管是高級幹部還是剛入職的普通公務員,基本每兩年都要調動輪崗。如經濟產業省每年的5月到7月是「調動的季節」,全體公務員中約有半數會調動,每個人大概每兩年都會被調到其他部門去。很多人調動會誇部門,如經濟產業省的公務員有人會調動到內閣府,也有人調動到外務省。這種制度一方面可以讓公務員接觸更多職位,增強綜合能力;同時也有效遏制了腐敗問題。由於任期短,腐敗問題不易發,即便發生腐敗,也很容易被下一任發現。
還有一個因素造就日本較高的廉潔度,那就是社會和輿論的監督。1974年,時任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率先公布個人財產,打開了日本官員公布個人財產的大門,很多政治家的財產和收入高度透明。社會和輿論對公務員和政治家的財產和收入緊盯不放,很難有藏污納垢的空間。在很多腐敗案件中,日本媒體的深度調查甚至不遜色於日本檢方的調查。此外,整個日本社會對腐敗問題容忍度極低,官員一旦發生腐敗問題,就很難東山再起。如1996年日本副部級高官岡光序治因腐敗而落馬被判刑。出獄後,他只能回老家照顧老母親。
腐敗問題事關民意、國運,須長抓不懈。中日同為東亞國家,官民關系和官僚心態有諸多相似之處。日本在治理腐敗問題上的諸多做法,或許能為中國破解腐敗難題提供些許借鑒。
⑤ 「制度的約束」,「思想素質好」,日本廉潔是哪個起的作用
人治總帶情,法治才能毫不拖泥帶水,日本看起來廉潔素質高的背後,有無數條約束著他們行為的法律規定,當然唯有制度和思想都完善,國家才能上升一個高度。
而日本國民素質之高,官民皆廉潔,是在制度之下的「思想素質好」,正是因為有著許多制度約束,他們才會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形成一種氛圍,社會上環境也因此渲染,形成了無形的的道德的約束。如果一個國家法律明文禁止,只靠傳播和推崇道德,國民有多少能夠從頭到尾堅持自己的「素質」?
⑥ 日本政為何比中國廉潔
社會制度不一樣,日本是三權分立、透明的政府,中國是大權在握、不透明的政府,沒法比的。。還有,老百姓的生活壓力也不一樣,中國人生活壓力大,重視金錢權力,逮到機會都會貪一把,日本人生活水平高,追求的層次也高,不會為了利益而行苟且之事
⑦ 聽說日本人比較廉潔,這是因為制度約束,還是本身素質就高的原因
當然是思想的約束、因為日本人有信仰、孝忠天皇。
光講收入不講物價等於零!收入必須跟物價聯系才有意義!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衡量各國的生活水平的指標是購買力平價,也就是收入除去物價的加權平均數後的數值,那個才是真正反應各國實際貨幣購買力的比較科學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恰是最靠不住的。鐵的事實告訴世人,人心是靠不住的,人心太險惡,人心太貪婪了 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在有了嚴密制度保障情況下,所謂覺悟才能起到應有作用。
美國人提出的方法也是需要智慧的,還是要靠人,才會有當今的人類科技文明,不敢預測一個人的命運天生是怎樣的,但是活在現實世界中就要不斷奮斗努力與提高自我,加油吧!
⑧ 從甘利明受賄案來看,日本靠什麼扳倒貪腐大臣
從甘利明受賄案來看,日本主要是靠媒體來扳倒貪腐大臣的,日本不像我們中國,有專門的紀檢委,或者是廉政公署。
現在日本在野黨們對甘利明的受賄案有很明確的要求就是說甘利明必須要把受賄事情的的來龍去脈都給說清楚了,然後還必須要辭職,而且安倍首相也必須要承擔任命甘利明擔任經濟財政大臣的政治責任。現在安倍想保護他的兄弟甘利明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因為甘利明的問題現在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了,就連安倍自己也是受到了牽連。現在甘利明有沒有罪安倍說了不算。媒體監督的力量很大,而且日本還有一個讓政治家們非常害怕的機構,那就是東京地方法院搜查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