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七尾城在哪裡

日本七尾城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0-20 11:46:49

『壹』 日本各地區地名

日本地名
§地名§
日本自平安時代初期形成六十六國二島的行政區劃,直至幕末無變化。明治元年(1868年)曾細加劃分,新增十一國,廢藩置縣時被一起廢除。六十六國二島共分為五畿七道,分別是:

畿內五國(五畿):大和、山城、攝津、河內、和泉;
東海道十五國:伊賀、伊勢、志摩、尾張、三河、遠江、駿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上總、下總、安房、常陸;
東山道八國:近江、美濃、飛驒、信濃、上野、下野、陸奧、出羽;
北陸道七國:若狹、越前、加賀、能登、越中、越後、佐渡;
山陰道八國: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
山陽道八國: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安藝、周防、長門;
南海道六國:紀伊、淡路、阿波、讃岐、伊豫、土佐;
西海道九國二島:築前、築後、豐前、豐後、肥前、肥後、日向、薩摩、大隅、壹岐島、對馬島。

有時候,也根據中國的習慣而稱各國為州,如甲斐為甲州,遠江為遠州,紀伊為紀州等,故西海道九國合稱「九州」。相應,各國的國守,謂之曰太守。另外,陸奧、出羽(不少游戲中分陸奧為岩代、磐城、陸前、陸中、陸奧,分出羽為羽前、羽後,其實是明治初年的細分)地方為「東北」;山陰、山陽兩道為「中國」(這是相對京都、奈良的距離遠近而言,六十六國各有遠、中、近之分,如九州諸國就屬於遠國,但通常「中國地方」僅指山陰、山陽兩道;同時也有「日本國中部」之意,因為古代奧羽的大片土地還是蝦夷人的居住區);京都、大坂地方為「關西」;箱根(在伊豆與相模的交界處)以東的相模、武藏、安房、上總、下總、常陸、上野、下野八國地方為「關東」,上杉謙信的「關東管領」職,名義上管領的就是這些地方(外加甲斐、伊豆)。

各國的政廳(國衙)所在地稱為國府或府中,府中所建的城堡自然就是府中城。這種公家政治時代的產物直到戰國時代仍有遺留,其實駿府就是駿河府中的簡稱,同樣甲府城也就是甲斐府中城。當然,其作為國衙所在地的職能早已名存實亡。

國中還有其它各種城、砦、關等,其名多由所在地名而來。天皇與足利氏(將軍家、管領家等)的居館專稱「御所」,如京都御所、室町御所、鐮倉御所、小弓御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名有重復出現:備中、伊豫、武藏都有松山城;石見、能登都有七尾城;與羽柴秀吉水淹的備中高松城隔瀨戶內海相望的有讃岐高松城,等等。同一個地名,在同樣的讀音下有時會有數種漢字寫法:「小弓御所」也作「生實御所」;德川家康的居城遠江濱松城的前身有「引馬」、「曳間」、「引間」、「曳馬」排列組合的四種寫法;等等。究竟該怎樣寫就看個人的喜好了

『貳』 日本歷史上的重大戰爭戰役有哪些

源平合戰,史稱「治承·壽永之亂」,指日本平安時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間,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家族集團一系列爭奪權力的戰爭的總稱。(包括富士川之戰 一之谷之戰 屋島之戰 壇之浦之戰)
名稱說明
「源平合戰」是一般的俗稱,但並不足以正確描述事實,甚至有所誤導。
雖然「源平合戰」的兩大陣營領袖為源氏和平氏,但並不一定所有的源氏就支持源氏,平氏就支持平氏。事實上,同族間的戰爭屢見不鮮。也有父方是源氏,母方是平氏,因而左右為難,不得不衡量利害得失,以致一族分崩離析,彼此交戰的悲劇。類似的故事在數百年後的戰國時代亦多有所聞。
·支持源氏的平家
北條時政、熊谷直實、畠山重忠、梶原景時、三浦義澄、千葉常胤、上總広常等。
·支持平家的源氏
新田義重、志田義広、佐竹秀義、源季貞等。 正中之變後醍醐天皇試圖推翻鐮倉幕府的第一次未遂事件。發生在正中元年(1324年),故名。這年9月,後醍醐天皇召美濃國豪強土歧賴兼,多治見國長等人,抵京都共商起兵倒幕,事泄。鐮倉幕府六波羅探題派兵突然查抄土歧,多治見住所,以煽動推翻幕府罪逼迫二人自殺。隨後又逮捕日野俊基等人,並流放日野資朝至佐渡。
中先代之亂中先代之亂:建武政權時,北條時行欲恢復鐮倉幕府所發生的戰亂。1333年推翻鐮倉幕府後。北條氏利用後醍醐天皇推行新政的失誤,其殘黨在各地紛紛起事,企圖恢復北條的統治。其中以北條高時之子北條時行勢力最大。1335年7月北條在信濃地方豪族趣訪賴重等支持下舉兵,聚集各地殘黨,在武藏地區大敗相模守足利直義的軍隊,攻下鐮倉。8月,尊氏急領大軍東征,收復鐮倉,趣訪賴重等自殺,北條時行逃亡。因時行佔領鐮倉後,稱父高時以前為先代,而自稱中先代,史稱中先代之亂。稻生之戰,又稱為稻生原之戰。是日本戰國時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場戰爭。當時尾張國織田信長與織田信勝(信行)在稻生(今愛知縣名古屋市西區)交鋒。稻生是尾張國春日井郡庄內川的一個地名。桶狹間合戰 桶狹間合戰讓一個名字響徹全日本,這個名字叫做「織田信長」。信長因桶狹間合戰而迅速崛起成為一方霸主,之後便開始了夢想統一全日本的戰略。 河越合戰河越合戰是日本戰國三大夜戰之一。其餘兩個分別為:嚴島合戰、桶狹間合戰。
河越城位於整個武藏國的中心地帶,武藏野大平原的北部,在西面和南面是地勢平坦的平原一直向遠方延伸與東邊荒川沿岸的低地相連接。小田原城的北條氏將河越城看作自己進圖天下的第一步,在擊敗關東上杉氏後成功奪得河越城的控制權。但此舉引起周邊大名的不安,於是在北條氏康接任死去的父親北條氏綱繼承家督後,今川家、武田家、關東兩支上杉家的軍事力量懷著各自的如意算盤聯盟後共同對抗北條氏,聲勢浩大的上杉聯軍將河越城團團圍住。嚴島合戰【戰役簡介】嚴島合戰是日本戰國三大夜戰之一。其餘兩個分別為:河越合戰、桶狹間合戰。
嚴島又名宮島,是個周長30.9公里,面積僅30.17平方公里的小島,距離對岸的大野,也不過1.8公里而已。昔日平家曾在此修建了嚴島神社,島遂以社名。姊川合戰 1570年6月,織田信長為報被淺井和朝倉前後夾擊之仇,率領本部和德川盟軍進攻淺井長政。
於是,織田,德川聯軍與淺井,朝倉聯軍在姊川遭遇,隔河布陣。織田軍以坂井政尚,池田恆興,羽柴秀吉,柴田勝家,森可成,佐久間信盛六隊前鋒沿姊川布陣。織田信長統領中軍在後壓陣,另有左軍稻葉一鐵,右軍氏家卜全、安藤守就、丹羽長秀。德川家康領德川軍在織田軍的左方布陣,由酒井忠次、石川數正兩大家老輔助。對岸,淺井長政以磯野員昌為前鋒,自為中軍與織田軍對陣。朝倉軍由朝倉景健,朝倉景紀率領與德川軍相抗。這一戰是側面引軍突入作戰的典範。
開戰伊始,淺井軍前鋒磯野員昌對織田軍猛烈攻擊,織田軍前鋒一到四隊都被擊破。形勢危急之際,稻葉一鐵從後趕上對淺井軍的右側面發動急攻,解救了織田軍前鋒的危機。淺井軍不敵織田軍,敗退。同時,德川軍神原康政也迂迴到朝倉軍的右側面發動急襲。在德川軍的勇猛攻擊下,朝倉軍敗退。姊川一戰,淺井、朝倉兩家大敗,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織田信長對抗。最後,淺井、朝倉兩家依次被織田信長所滅。 三方原合戰
1562年,德川與武田聯手滅掉今川家後,兩家領土相鄰面積更大了,關系也日趨惡化。到了1572年,武田信玄加入信長包圍網,並成為支柱;而德川家康是信長唯一的盟友。兩家的沖突已不可避免。
1572年10月,就在信長為包圍網焦頭爛額時,武田信玄終於出兵,率武田與北條聯軍共25000人從信濃攻入遠江,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山縣昌景率軍5000進攻三河,秋山信友率軍2000進攻美濃的織田領地,同時武田家的水軍也從駿河出發,軍容極盛。此時德川家康的兵力只有1萬人,除去各城的守兵,實際能調用的兵力只有8000人。信長此時因為各地戰況的緊迫,僅派出了由佐久間信盛和平手凡秀率領的3000援軍。。。。。長篠之戰,又稱長筱合戰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一場著名戰役。此戰對於武田勝賴來說,是一幕不得不出演的悲劇。他以外姓回歸本宗,擔任家督後,見威望不足以服眾,面對其父武田信玄留下的諸多驕橫的老將,必須打贏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才能使自己的寶座穩如泰山,為此他只能屢屢發兵西進,尋找與織田、德川決戰的機會。然而此時織田信長已從畿內亂局中騰出手來,統率數萬大軍支援德川家康,相比之下,武田軍兵力既寡,士卒也因頓兵堅城長筱之下而日顯疲憊,從純軍事角度來說,勝賴實在應該退兵,但從政治影響來考慮,他卻可悲地不得不經此一戰——只要一退,立刻威信掃地。 手取川之戰天正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明神宗萬曆五年)九月十五日,成功攻陷七尾城的上杉謙信於十七日攻佔能登半島的要沖末森城,接著率領三萬人進入加賀國石川郡的松任城。此時織田軍則是從越前侵入加賀,將小松,本折,安宅,富監一帶的本願寺一揆(農民反抗軍)勢力配合火攻加以消滅後向北推進;而且織田軍的先鋒部隊陣容包括 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前田利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佐佐成政等織田家中赫赫有名的精銳武將,信長有一戰之意圖.。
知悉織田軍動向的謙信則表示要「堂堂正正地迎擊」謙信在看了由實盛演出的戲「揚名北國街道」時也喊出:「這是好兆頭!」並決心與信長決戰。另一方面,織田軍不知七尾城已被上杉軍攻佔,還好整以暇地渡過湊川=手取川向加賀北部進擊,並屯駐於石川郡的水島,而此地距離松任城僅有六公里。在石川平原充滿了一觸即發的緊迫氣氛時,織田軍終於接到了七尾城陷落的消息,並於九月二十三日深夜開始撤退。謙信見機不可失,立即鼓舞部隊士氣並展開追擊戰,上杉軍出松任城之後,一路向水島進軍,對織田軍的背後展開急攻。由於被謙信的部隊神速推進的驚人氣勢壓倒,無數織田軍被手取川的激流沖走,而來不及逃走被俘的人數超過一千。謙信在初次交鋒大勝之後,威名更盛。
討伐武田1581年為信長全盛期。2月28日於京都天皇內殿的東邊馬場舉行一大展示,即所謂的京都軍馬演練,此演練為以信長為首的織田家一門、丹羽長秀等織田軍團的軍容展示。此時的軍馬演練,正親町天皇亦有出席。信長公記提到此演練:「貴賎群眾者、得以生於如此可喜可賀天皇之世、……心懷感激演練逐次進行,乃成從上古至後世之壯景。」1581年5月,織田軍的攻勢凌厲。並趁防守越中的上杉軍武將河田長親突然死去的空隙,行軍至越中,佔領了大部分的土地,終得以奪回於1581年3月23日即為武田軍佔領的高天神城。此時在紀州的雜賀眾開始內部分裂,支持信長派的鈴木孫一與反信長派的土橋平次等人互相爭斗,導致雜賀眾勢力衰退。接著針對高野山於1581年藏匿荒木村重殘黨與足利義昭密通等與信長為敵的動作,信長派出數十名使者欲和平地解決此事,而高野山方面卻不合理地將信長派去的使者全部殺害。被激怒的信長逮捕織田領地中數百名高野山僧人,並命令河內、大和的各大名包圍高野山。1582年2月1日、武田信玄的女婿木曾義昌向信長提出投奔織田家的請求。信長答應後,於2月3日向信忠發出針對武田的大動員令。於是德川家康從駿河、北條氏直從關東、金森長近從飛驒、信忠從木曾處各自開始進攻武田領土。其兵力數量,據言超出十萬以上。面對此境的武田軍,在伊那城的守城將下條伊豆守遭城兵放逐而獻給織田軍、接著信濃松尾城主小笠原信嶺、駿河田中城主依田信蕃、駿河江尻城主穴山信君等人爭先恐後地投降織田軍,於是連有組織地抵抗都沒有的武田軍就此敗亡。信長出陣討伐武田是在3月8日、當天信忠佔領了甲府,3月11日在甲斐東部的田野除去了武田勝頼信勝父子,至此武田氏滅亡。

山崎合戰
本能寺事變後,秀吉立刻與正面敵人毛利家講和,從備後徹夜趕回姬路城。休養二日後,六月九日,以淺野長政為先鋒,開始向京都進軍,十一日趕到攝津尼崎時,留守有岡城的信長部將池田恆興、崛秀政、高山重友、中川清秀等加入秀吉軍,使秀吉軍的總兵力達到四萬余。十二日夜,大軍在攝津富田扎營,秀吉登上大坂城,會見了織田信孝與丹羽長秀,然後合兵一處向京都進軍。 小牧·長久手之戰小牧·長久手之戰是於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會戰,其時耗費將近一年,雖以德川軍勝利告終,但因羽柴秀吉外交策略奏效,導致德川家康失去此戰的正當性,不得已之下向羽柴秀吉議和,此戰才告結束。而此戰之後,在豐臣秀吉心中亦埋下了對德川家康這位敵手的敬佩和猜忌的種子。小牧·長久手之戰後,羽柴秀吉藉此籠絡了最大的反對勢力德川家康,為桃山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德川家康的實力還依舊保存,成為其日後建立德川幕府的基本力量。關原合戰關原合戰是日本的安土桃山時代以及戰國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戰役雙方均動員了超過十萬兵力,多數大名各自表述自己的立場,是應仁之亂以來全日本的最大規模的內戰。此戰是德川家康與豐臣秀賴的家臣石田三成的直接對決。由於其戰爭的勝負影響了誰可以擁有天下,所以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最終在小早川秀秋叛變之下,使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為其建立德川幕府奠定了基礎。 大坂之戰發生於江戶時代早期,是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

『叄』 日式建築的城堡

日本城堡,從公元前後到近代有著將近200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主要目的是為了御敵於外,因此大多結構堅固,實戰性強。日本城堡經歷過四個發展階段,既是日本各地長期軍事發展的最終產物,也是日本從古至今軍事變革的見證,它從另一個側面記錄著日本的戰爭歷史。 日本的城郭發展經過了四個階段:
1.彌生時代~平安時代這是一個開始出現戰亂的時代。以抵禦外敵為目的的「設施」在此時開始顯得必要。因為與當時的唐朝、朝鮮關系緊張,九州地方普遍出現了土築的水城,這是日本最為古老形式的城。後來,全國各內陸地區陸續開始出現模仿唐朝、朝鮮而建的「朝鮮式山城」,在這種城的形式上發展成後來以山為防禦本體的山城,可以說,這時日本的城還是有很濃的外來色彩。
2.鐮倉時代~室町時代鐮倉時代武士的出現對日本城郭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因為武士的居處大多在平坦的地勢上,出於作戰、防備的本性,武士們常常在居所周圍壘土台、挖深溝,構築相對安全的施設。這種形式的「居所」後來發展成為「館」、「平城」。在鐮倉末期、南北朝時期,惡黨、山賊群起,他們憑借地勢有利的山體,讓討伐的幕府軍隊吃盡了苦頭。各守護大名紛紛效仿的將自己的「館」、「平城」移到了地理位置優越的山頭上,這就形成了戰國時期叱吒一時的山城的雛形。
3.戰國時代軍事的高度緊張使得城郭的發展非常迅速。這時期有平城、平山城、山城、水城等幾種形式。
4.江戶時代在這個政治穩定的時代,城作為防禦單位的作用大為減弱。這個時期主要以街道、市町的建設為主。出於經濟發展、交通便捷的目的,戰國時代的主流---山城顯得不合時宜,因此絕大多數的山城遭到毀棄,平城和平山城是這個時代城的主要形式。 1.山城 在要害處築起的城。城中所屬武士平時居於山中或山下,戰時則登上位於山頭的城郭作戰,不同的山勢所築的山城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體築成。而備中松山城則是築在山頂。因為對地勢越高越不易遭受進攻的共識,一般的山城都不會放棄高度上的優勢。當時號稱「長攻不落城」的能登七尾城、美濃稻葉山城、出雲月山富田城等就是山城的傑出代表。但是隨著鐵炮的出現,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強大火力來穩固的守城,因此山城的優勢也就不再明顯了。山城致命的一個缺點就是交通不便。在軍事行動中的機動性遠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發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大名紛紛將居城從山上移到平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織豐時代的安土城和大坂城。
2.平山城 對這種形式的城郭,容易錯誤的理解成山城--->平山城--->平城的發展順序。實際上平山城是與山城同時出現的一種城郭形態。主要是因為自然地勢條件的限制,如築於丘陵、小山上的城。這種形式的城郭在戰國時期為數甚多。如近江安土城、播磨姬路城、肥前熊本城都屬於這種情況。因為是以整個山丘為築城本體,所以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城的規模非常壯觀。
3.平城 大坂城就是最巨大的一座平城。隨著戰國中後期城郭的平地化,這種建有四通八達的街道,交通方便、經濟發達的平城成為了城的主流。但是對於仍處在戰亂中的大名們來說,對於這種平地式的城塞還是不能完全放心。所以後來又出現了大批輔助防禦的衛星支城。即大名坐鎮中心的平城,周圍邊境上築起山城,委派家臣守備。尤其是當兵農分離實現後,這種防禦體系更加體現出了優勢。到了江戶初期,因為局勢的平靜,平城才真正成為了主流。同時大部分的支城也都在一國一城令下被毀。
4.水城 周圍完全被海、川圍繞的城。對這種形態的城來說,船是唯一的攻擊手段。因此在防禦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很難被圍困。戰國時期最有名的水城當屬村上水軍所處的瀨戶內海上的能島水城。豐後大友家的水城也非常有名。在豐後丹生島水城一戰中,大友軍用大炮猛轟島津水軍,讓敵人吃足了苦頭。這在後來給水城攻守都提示了一個新的方法。 江戶城始建於15世紀中葉,當時規模不大,僅100多戶.慶長八年(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並在此設立幕府後,江戶便成為日本的首都.明治元年(公元1866年),明治軍隊進占江戶後,把江戶改為東京。本江戶城遺址位於東京都中心千代田區,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的特別史跡.十二世紀初,因是豪族江戶氏的居館,因此的名。
江戶城從慶長十一年開始大規模建造起,至寬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止,前後建設了近半個世紀.當時的江戶城東西約5.5公里,南北約4公里,四周圍有內壕和外壕,外壕周長約16公里.有城廓兩重,內廓的總面積264萬平方米.城內建築宏偉,有望樓20座、城門36個,還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宮殿.江戶城歷經幾十年的滄桑,面貌與當年差別很大.外壕基本已平,望樓僅有櫻田櫓和富士櫓,城門僅田安門、清水門和櫻田門依然如故,本丸、二之丸、西之丸和5層城樓天守閣遭火焚後已不復存在,唯有巨大的石垣壘成的內壕完好無損.
江戶城皇宮是古典式樓閣,隱沒在鬱郁蔥蔥的林蔭之中.經過二重橋,越過內壕,進入皇宮的正門——二重門,迎面至高約13.4米的儀見櫓,白壁灰頂,既典型又莊重.皇宮內共有宮殿7座,全是戰後所建,總面積為23000平方米,白色的牆壁、茶褐色的銅柱、綠色的瓦頂,極富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正殿是皇宮的中心,正殿的松之閣是皇室舉行主要活動和禮儀活動的場所.長和殿是每年1月2日新年和4月29日裕仁天皇生日時接受群眾祝賀的地方.豐明殿是宴會廳,吹上御所則是天皇居住之地.皇宮東面的東御園於1968年重建.苑內的大手門原是舊江戶城的正門,裡面的百人番所是德川幕府時代謁將軍的最後一個檢查守衛站,再深處就是昔日將軍的私邸和幕府執政之地.東御苑內的桃華樂堂是皇後的音樂堂,還有不管從哪一方向看都是同一形態的富士見櫓和被燒毀的天守閣殘留下來的天守台等古建築遺跡.苑內的二之丸於1960年重新修復,園內景色優雅,是日本回遊式庭園.園西北天池壕旁種植著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的各種名貴樹木260株.皇宮北面的北之丸,是一個三角形地帶,被千鳥淵、牛淵、清北壕包圍,1969年起辟為公園.園內有日本武道館、科學技術館、國立近代美術館、西部是幽靜的日本式花園.皇宮外苑裡面有高聳的蒼松翠柏和寬敞潔凈的大草坪,這里已成為國民公園。 公元1615年,原大阪城與豐臣一族毀於戰火,後德川家岡增建後才有今天的面貌,現在的大阪城已規劃成為公園,作為市民休閑的場所,大阪城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美麗壯觀的天守閣是昭和六年所重建,大手門、櫻門、櫓、焰硝藏、金藏和金明水井戶屋形等成為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名勝古跡,走過石橋就進入大阪城內城,循著步道經過一片有六百株的櫻花林,即可達天守閣,閣內已改為博物館典藏著大阪的歷史資料,1997年3月完成天守閣的整修,並將城跡修建後增添市民之林、紀念樹之林和運動場,成為擁有豐富綠地的市民綠地。
大阪城天守閣本來是於十六世紀由豐臣秀吉所建。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國的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許多護城河及城郭的石塊也是由各地三年內動諸侯所捐獻而來,並且在用了數十萬名的勞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個長達 12 公里 的石牆,估計約動用了 50 萬塊的石塊。整個大阪城的建築結構共分成內城、中城與外城,雖然經過戰亂,但是內外兩道護城河以及兩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只是從殘存焦黑的石壁仍可懷想當年德川與豐臣交戰時的慘烈情形。其它如大手門以及多門箭樓則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頗值得觀賞,除此之外,在櫻門的部分則有一塊約有36 帖榻榻米大的石塊,更讓觀者匪夷所思,到底當年是花費多大力氣力與血汗才得以鑲鉗豎立在石壁之上。
天守閣指的是大阪城內主要的建築主體,而現在的天守閣則是經過1931 年模仿豐臣時代的天守閣外觀所建造的。高 13 公尺 的天守台上矗立著高 39.8 公尺 的天守閣,最高的第八層樓上則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其它層樓則展示了包括各種的武器、豐臣秀吉的木像、書簡、以及以模型展示當年作戰的作戰圖等,還有以電視配合投影的方式描繪豐臣秀吉的一生,除此之外也呈現了大阪城復原之後的模型。在 2 至 7 樓的數據館中,你將可以看到短小的豐臣秀吉由一介平民成為不可一世的英雄,其輝煌卻也悔恨的一生,所以天守閣等於是了解這位日本戰國時代梟雄的最佳地點。經過 1997 年重新翻修之後,現今天守閣有著白色的牆面配以綠色的屋瓦,並在每個飛翹的檐端妝飾著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與龍頭魚身(有鯉躍龍門之意)的動物造型,看來相當金碧輝煌,也彷彿重現當年豐臣秀吉壯闊的雄心與曾有的輝華。 熊本城位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熊本城又名銀杏城(由於當加藤清正建造此城時,已經考慮到萬一發生圍城戰時,城內需要有食物供應,因此便廣植銀杏,甚至連城內鋪床的材質,都是利用里芋的莖曬干做成的,可以作為圍城戰時的戰備存糧)是日本著名景點之一,與大阪城、名古屋城合稱為日本的三大名城,為名將加藤清正耗費七年心血完成,前身是室町時代隈本城加以改建成,是安土桃山時代的建築模式。江戶時代豐臣政權入主肥後國後,當地藩主的官邸,面積達九十八萬平方公尺,最有名的特色就是「令軍隊想放棄」(武者返し),意即易守難攻;不過在西鄉軍發動攻勢之前(明治10年(1877年)的西南內戰中),其天守閣意外發生大火,火勢雖然立刻獲得控制,但是許多重要的文物、城樓已遭到燒毀,日本政府於戰後經將熊本城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1960年開始重建。熊本城,是由豐臣秀吉的旗下大將 --- 加藤清正,在他為熊本城主時,於 1607 年建造的。加藤清正以擅於築城聞名,最初的熊本城以純木造的 49 座塔聞名,但在 1877 年時遭祝融肆虐,現已不復見。過去的熊本城,曾在明治時代的動亂「西南戰爭」穩住日本的半壁江山。當時九州豪傑西鄉隆勝的大軍,從鹿兒島誓師北上,所向披靡。但是大軍殺到熊本城後,百攻不下,只能望城興嘆。城堡的大天守閣及小天守閣(日本城堡的軍事指輝中心)曾遭受毀壞而重建,現已成為熊本城的代表與象徵,而儲存糧食和武器的宇土櫓,仍然保存得非常完整。另外還有「武者返し」之稱的石牆、以及內藏加藤和細川家族所遺留下來的甲胄、刀、劍、旗號及古玩的天守閣,都是不可錯過的參觀品。現今熊本城主要的天守閣是在昭和 35 年 (1960) 重建的,但熊本城整體的格局還是保存得相當完整。

『肆』 日本戰國前田家族是在四國島嗎

你說的是前田利家的前田氏嗎?

前田利家的前田氏開始時從屬於織田信長,前田利家一直是柴田勝家的部下,但與豐臣秀吉是好友

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開戰,通過賤岳合戰打敗了柴田勝家,並最終攻佔了柴田勝家的本城北之庄城,柴田氏滅亡
當時,前田利家一直在上司和好友之間徘徊,雖然參加了賤岳合戰,但兩不相幫,戰後投奔了豐臣秀吉,之後屢立戰功,成為豐臣秀吉手下僅次於德川家康的大人物(五大老排名第二),受封加賀、能登國主

前田利家死後,德川家康滅亡豐臣氏,但前田氏由於和德川氏有復雜的姻親關系,並沒有受到影響,雖是外樣大名,但以准親藩的身份受封加賀藩藩主,領有加賀、能登、越中三國的大部分領地,還兼有前田利家之妻前田松的嫁妝領地——近江國弘川村

所以,前田氏不可能跑到四國島去的,他們的領地一直是加賀一帶

『伍』 箕輪城的日本一百名城

根室半島砦跡群
五棱郭
松前城 弘前城(青森縣)
根城(青森縣)
盛岡城(岩手縣)
仙台城(宮城縣)
多賀城(宮城縣)
久保田城(秋田縣)
山形城(山形縣)
二本松城(福島縣)
會津若松城(福島縣)
白河小峰城(福島縣) 水戶城(茨城縣)
足利氏館(鑁阿寺)(栃木縣)
箕輪城(群馬縣)
新田金山城(群馬縣)
缽形城(埼玉縣)
川越城(埼玉縣)
佐倉城(千葉縣)
江戶城(東京都)
八王子城(東京都)
小田原城(神奈川縣) 新發田城(新潟縣)
春日山城(新潟縣)
甲府城(山梨縣)
武田氏館(武田神社)(山梨縣)
松代城(長野縣)
上田城(長野縣)
小諸城(長野縣)
松本城(長野縣)
高遠城(長野縣) 高岡城(富山縣)
七尾城(石川縣)
金澤城(石川縣)
丸岡城(福井縣)
一乘谷城(福井縣) 岩村城(岐阜縣)
岐阜城(岐阜縣)
山中城(靜岡縣)
駿府城(靜岡縣)
掛川城(靜岡縣)
犬山城(愛知縣)
名古屋城(愛知縣)
岡崎城(愛知縣)
長筱城(愛知縣)
伊賀上野城(三重縣)
松阪城(三重縣) 小谷城(滋賀縣)
彥根城(滋賀縣)
安土城(滋賀縣)
觀音寺城(滋賀縣)
二條城(京都府)
大阪城(大阪府)
千早城(大阪府)
竹田城(兵庫縣)
筱山城(兵庫縣)
明石城(兵庫縣)
姬路城(兵庫縣)
赤穗城(兵庫縣)
高取城(奈良縣)
和歌山城(和歌山縣) 鳥取城(鳥取縣)
松江城(島根縣)
月山富田城(島根縣)
津和野城(島根縣)
津山城(岡山縣)
備中松山城(岡山縣)
鬼之城(岡山縣)
岡山城(岡山縣)
福山城(廣島縣)
郡山城(廣島縣)
廣島城(廣島縣)
岩國城(山口縣)
萩城(山口縣) 德島城(德島縣)
高松城(香川縣)
丸龜城(香川縣)
今治城(愛媛縣)
松山城(愛媛縣)
湯築城(愛媛縣)
大洲城(愛媛縣)
宇和島城(愛媛縣)
高知城(高知縣) 福岡城(福岡縣)
大野城(福岡縣)
名護屋城(佐賀縣)
吉野里遺址(佐賀縣)
佐賀城(佐賀縣)
平戶城(長崎縣)
島原城(長崎縣)
熊本城(熊本縣)
人吉城(熊本縣)
大分府內城(大分縣)
岡城(大分縣)
飫肥城(宮崎縣)
鹿兒島城(鹿兒島縣)
今歸仁城(沖繩縣)
中城城(沖繩縣)
首里城(沖繩縣)

『陸』 能登國的歷史

從南北朝時代以來田山氏就是該國守護,應仁之亂後戰國大名化,但隨著田山七人眾的爭權奪利,勢力逐漸衰退。以七尾城為主城的守護田山家進入戰國時代後,在田山義總死後,其弟及其子對立爭權,在重臣溫井一族的幫助下,義總次子義續繼承了家督之位,而此後溫井氏逐漸掌握了田山家的實權。但另一重臣游佐氏與溫井氏激烈對抗,最後形成了除了以上兩家的長、三宅、伊丹等七人眾的重臣合議制,至此田山家的守護權力盡失。
但隨著七人眾中的主導權之爭,溫井和游佐兩家的爭斗再開,最終游佐續光被擊敗,逃往越後。但新守護田山義綱不甘心做重臣傀儡而暗殺了在爭斗中勝利的溫井紹春,擬重掌本國支配權。但此舉造成了重臣層的極大反感,最終於1566年重臣們流放義續和義綱父子,立義綱之子義慶為主。新政權由長和游佐兩家主導,守護權力再次傀儡化。
1576年,越後的上杉謙信圖謀擁立一直在上杉家的上條政繁為能登守護,以此為借口悍然出兵能登。上杉軍以勢如破竹之勢攻陷的能登諸城,直逼田山家主城七尾,而在戰亂中守護田山義慶被重臣毒殺,最終游佐續光為上杉家內應,同時殺光了對頭長氏,七尾城落城。守護田山氏的統治終結,能登並入上杉家版圖。
而在1578年謙信死後,能登形勢發生急劇變化。長氏一族唯一的倖存者長連龍在織田信長的援助下反攻能登,很快能登就變更到信長版圖之下。信長任命菅屋長賴,福富行清,前田利家作為奉行對能登進行統治,而前田利家更是於1581年受封能登一國。本能寺之變後,羽柴秀吉與柴田勝家對立,利家於柴田的統率下參加了賤岳合戰,但在戰中不救援友軍佐久間勝政而撤退,加速導致了柴田軍敗北。戰後利家因功獲得了能登一國和加賀半國的獎賞。
利家死後,次子利政在關原之戰中屬於西軍而遭到改易,而加入東軍的長子利長因功獲得了獎賞,最終領有了加賀、能登、越中百萬石的封地,建立了加賀藩,作為德川政權下實力最強的外樣大名延續於江戶時代。

『柒』 日本戰國時代,鎮守越後春日山城的大名是誰

享祿元年(公元1530年),一月二一日,在春日山城,越後國大名長尾為景的末子出世。
寅年出生的他,被父親取名為虎千代。

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被送入春日山城下的林泉寺(今上越市中門前),在名僧天室
光育禪師的門下開始了禪道的修行,同時也在禪師的指導學習文武之道。時年七歲。

同年八月三日,其父為景宣布退隱,並將家督之位讓於長子晴景。

天文十二年(公元1543年),奉兄長晴景之命,離開了林泉寺。元服,改名平三郎景虎。
時年一十四歲。同年,其父為景病死。

天文十四年(公元1544年)奉兄長晴景之命由三天城移鎮附近豪族有不穩跡象的栃尾城
(今栃尾市大野),一戰擊潰了近鄰的豪族勢力的攻擊。(詳情見栃尾城之戰)時年十五
歲。

天文十五年(公元1545年)十月一二日,上杉家家臣黒田秀忠殺害了景虎的兄長上杉景
康,於黒滝城(今西蒲原郡彌彥村麓字,據說是極其險峻的要害之地,我看見過一張照
片,感覺上了不起就是個制高點罷了…………搞不懂小日本的思維方式))起兵謀反。晴
景下令命景虎討伐秀忠。秀忠以離國出家為條件,提出了講和的請求。景虎同意,退兵回
到了栃尾城。(詳情見黒滝城之戰)

天文十六年(公元1546年)一月,黒田秀忠再一次占據了黒滝城起兵反亂。同年二月二八
日,景虎奉越後守護上杉定實的命令出陣黒滝城,落城。黑田秀忠以下一族三十餘人盡皆
切腹自盡。以此為契機,在越後開始響起讓景虎擔任越後守護代的呼聲。同年四月,晴景
起兵討伐景虎未果。

天文十八年(公元1548年)一二月三〇日,景虎在越後守護上杉定實的調停之下,與其兄
晴景結「父子之義」,以晴景養子的身份繼承上杉家的家業,入主春日山城。時年十九
歲。

天文十九年(公元1550年)二月二十六日,越後守護上杉定實病死。二日後,景虎接到室
町幕府一三代將軍足利義輝下達的白傘袋、毛氈、鞍覆等物的使用特許,開始享有與國主
大名等同的待遇。時年二十一歲。同年一二月,一門眾長尾政景在坂戸城(今南魚沼郡六
日町)起兵謀反。(詳情請見坂戸城之戰)

天文二十年(公元1551年)二月一日,長尾政景向景虎送去降伏的誓詞,景虎允諾。至
此,景虎已經將整個越後納入其掌握之下了。

天文二十一年(公元1552年)一月十日,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敗於北條氏康之手,逃往上野
平井城(今群馬縣藤岡市)依附於長尾家。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後奈良天皇命景虎敘任從
五位下彈正少弼。同年六月二十日,景虎派遣平子孫太郎、莊田定賢鎮守沼田城(今群馬
縣沼田市)。

天文二十二年(公元1553年)二月十日,其兄晴景病死。同年六月,信濃諸將村上義清、
高梨政賴、井上清政、島津忠直、栗田寬明因被武田晴信奪去領地,趕赴越後向景虎請求
援助。欣然同意的景虎立刻發兵八千出陣川中島。九月歸國。(第一次川中島合戰)九月
下旬,率精兵二千人上洛,拜揭後奈良天皇、將軍足利義輝。十二月八日,京都大德寺前
住持第九十一世徹宗九,授之以「宗心」的法號。時年二十四歲。

天文二十三年(公元1554)十二月,北條城(今柏崎市)城主北條高広,在武田信玄的唆
使下起兵謀反。(詳情請見北條城之戰)

弘治元年(1555年)一月十四日,景虎命安田城(僅柏崎市)的安田景元及柿崎景家的琵
琶島城眾進攻北條城。同年二月,景虎自善根(今柏崎市善根)出陣,並親自在陣頭指
揮。孤立無援的北條高広遂降伏於景虎的軍門之下。同年七月,再次率領八千大軍出陣川
中島。兩軍對陣達百五十日以上,閏十月十五日,在今川義元的調停下,和武田家和睦,
率兵歸還越後國。(第二次川中島合戰)時年二十六歲。

弘治二年(1556年)六月,景虎決意要出家為僧,並開始前往高野山。乘此機會,箕冠城
(中頸城郡板倉町山部)城主大熊朝秀私通武田晴信起兵謀反。聽聞大熊的謀反的休息之
後,被長尾政景說服,暫時斷絕了出家的念頭,回歸春日山城。於駒歸一帶(西頸城郡青
海町)大破大熊部。(詳情請見駒歸之戰)

弘治三年(1557年)二月十五日,景虎方的葛山城(今長野市)被武田軍攻陷。四月二十
一日,景虎軍勢善光寺著陣。八月二十九日,兩軍於上野原(今長野市)發生大規模沖
突。(第三次川中島合戰)時年二十八歲。

永祿二年(1559年)四月三日,景虎統兵五千再次上洛。同年五月一日,拜揭正親町天
皇、足利義輝。瀏覽京都周邊仏閣等,同年六月二十九日歸國。

永祿三年(1560年)一月二十七日,祝賀正親町天皇即位大典獻上金帛幣物。同年三月二
十九日,松倉城(富山縣魚津市鹿熊)城主椎名康胤參陣助勢。同月三十日,發動對富山
城(富山市本丸)城主神保長職的討伐戰。(富山城攻略戰)同年八月二十九日,將關東
管領上杉憲政迎入廄橋城(群馬縣前橋市曲輪町)。

永祿四年(1561年)二月,率領武將二百餘人,總軍勢十一萬五千餘騎的大軍包圍小田原
城。圍攻一月有餘,未能陷落小田原城,不得不收兵撤退。同年閏三月十六日,在鐮倉鶴
岡八幡宮,繼承了關東管領和上杉這個姓氏。上杉憲政還贈之以苗字,改名上杉政虎。同
年六月二十一日,從廄橋城出發,二十八日歸還春日山城。(詳情請見小田原攻略戰)同
年八月一四日,與信玄在川中島對決,率領一萬八千大軍自春日山城出法。同年九月九
日,於川中島展開惡戰。(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同年十一月,北條氏康進攻武蔵松山城,
政虎率部出陣。二十七日,於武蔵生山擊破北條軍。時年三十二歲。

永祿五年(公元1562年)拜領將軍足利義輝的「輝」字,改名輝虎。同年一月六日,館林
城攻略,小泉城(群馬縣邑樂群大泉町下泉字城內)城主富岡重朝請求參陣。同年二月九
日,討伐館林城的赤井照景,十七日落城。(詳情請見館林城攻略戰)同年三月,在關白
近衛前嗣,前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的陪伴下歸城。同年七月,為救援松倉城的椎名康胤,出
陣越中,擊破神保長職,使神保長職降伏於其軍威之下。同年十一月,北條家五萬大軍逼
近松山城。岩槻城(崎玉縣岩槻市)城主太田資正向輝虎求援。同月二十四日,輝虎為救
援松山城自春日山城出發,不幸大軍為大雪所阻。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入沼田城越年。

永祿六年(公元1563年)一月,於廄橋城號令關東諸將救援松山城。同年二月四日,松山
城落城。將軍勢轉向騎西城(今崎玉縣北崎玉郡騎西町)。(詳情請見騎西城攻略戰)同
年四月十五日,進攻佐野昌綱的唐沢山城(今栃木縣佐野市富士町)。(詳情請見唐沢山
城攻略戰)同年六月歸國。同年六月二十三日,輝虎之師,天室光育禪師逝世。同年十二
月,北條氏康武蔵原出陣,政虎被迫再次關東出陣。同年閏十二月十九日,進攻和田城
(今群馬縣高崎市高松町),常陸小田城(茨城縣築波郡築波町小田)城主小田氏治暗通
北條氏康背叛輝虎。時年三十四歲。

永祿七年(公元1564年)一月二十九日,政虎停止了對和田城的攻擊,轉而向小田城發動
進攻。城主小田氏治兵敗逃往菅谷氏的土浦城以圖東山再起(小田城攻略戰)。緊接著又
展開唐沢山城攻略。同年二月十七日,城主佐野昌綱降伏。色部勝長、荻原伊賀守、吉江
織部奉命留守唐沢山城。(詳情請見唐沢山城攻略戰)同年三月四日,得到武田信玄在信
越國境集結部隊的報告,被迫退兵回歸越後。同年七月下旬,率兵自春日山城出發。同月
二十九日,著陣善光寺。同年八月一日,在更科八幡宮祈願勝利。三日後,進入川中島地
區,期望與武田軍決戰。對陣六十餘日依舊是不分勝負之局。在修復了飯山城,命桃井義
孝、加地春綱留守之後,於同年十月一日歸國。(第五次川中島合戰)同年十月,佐野昌
綱再次背叛政虎。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上杉軍沼田城著陣。二十七日,唐沢山城攻略,大
敗佐野昌綱。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帶著佐野家人質共三十餘人歸國。(詳情見唐沢山城
攻略)

永祿八年(公元1565年)一月八日,武田信玄進軍上野。同年十一月,北條氏康、武田信
玄開始攻擊關東的上杉方諸城。受到出陣要請,輝虎再度關東出陣。同月二十七日,館山
城(千葉縣館山市)城主里見義弘參陣。時年三十六歲。

永祿九年(公元1566年)二月、小田城攻略開始。十七日,小田城陷落。(小田城攻め)
同年三月,進攻千葉胤富的屬城臼井城(今千葉縣県佐倉市)原胤貞。千葉胤富與北條氏
康的聯軍前來救援,被迫退兵。同年五月九日,自關東歸國。同年九月五日,上野金山城
(群馬縣太田市)城主由良成繁背叛輝虎私通北條方。二十九日、武田信玄攻陷上杉方箕
輪城(群馬縣群馬郡箕輪町)。同年十二月二十日,輝虎關東出陣,進入沼田城,並催促
佐竹義重參陣。

永祿十年(公元1567年)二月二十日,下野佐野昌綱再度背叛。輝虎、小山秀綱、太田資
正共同出兵討伐,唐沢山城再度落城.(詳情請見唐沢山城攻略戰)同年三月十五日,輝
虎、小山秀綱、宇都宮広綱聯名要求佐竹義重參陣,義重允諾。同年四月六日,廄橋城城
將北條高広應北條氏康之約起兵謀反。輝虎對沼田城城將松本景繁、小中大藏少輔、新發
田右衛門大夫下達對高広的討伐令。同年五月十六日,任命色部勝長為唐沢山城將,歸還
春日山城。同年十二月,甲、相、駿三國同盟破棄,信玄展開駿河攻略。今川氏真向輝虎
求救。北條氏康和今川氏真都對武田領實施鹽禁(武田領的甲斐國和信州都是內陸國,不
產鹽),希望輝虎也採取同樣的措施。輝虎以「自古以來,武士相爭只有用刀箭,那有用
鹽米之說」的理由,拒絕了氏真的要請。並命藏田五郎左衛門向武田領運鹽。

永祿十一年(公元1568年)越中的椎名康胤,勾結一向一揆眾開始威脅越後。輝虎率兵討
伐椎名的松倉城,在渡過神通川之後,於放生津(富山縣新湊市)著陣。同年三月十六
日,守山城(富山縣高綱市東海老坂)攻擊開始。鳥坂城城主中條藤資報告「本庄繁長謀
反」,被迫停止攻擊。二十五日,歸還春日山城。同年十月二十日,自春日山城出陣。同
年十一月七日開始攻擊本庄城。是年大雪,難以展開攻勢。(詳情見本庄城攻略戰).同
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會津的蘆名盛氏和米沢的伊達輝宗向輝虎提出了赦免本庄繁長的請
求,為輝虎斷然拒絕。

永祿十二年(公元1569年)一月九日,本庄繁長以小分隊奇襲輝虎的陣營,色部勝長戰
死。同年三月、本庄繁長再次通過蘆名盛氏、伊達輝宗向輝虎提出助命(就是叫饒命的意
思啦)的請求。輝虎允之。將繁長之子顯長留做人質,凱旋迴春日山城。同年八月二十
日,再次發動對椎名康胤的討伐,越中出陣。二十二日,越過堺川(境川),開始對松倉
城展開攻擊。攻略後,留河田長親為魚津城城將,統領越中守軍。同年十二月二十日,關
東出陣,進入沼田城,開始召集關東諸將參陣。時年四十歲。

元亀元年(公元1570年)二月十八日,北條氏康、氏政父子向輝虎送去了誓言書,約定了
兩家交換人質的事。同年三月五日,上杉、北條兩家和睦。輝虎收北條氏康的七男,十七
歲的氏秀為養子,而上杉方則由柿崎城(中頸城郡柿崎町)城主柿崎景家之子晴家為人質
送往小田原城越相同盟成立。同年四月十二日,輝虎於沼田城迎接氏秀,結父子之義。二
十五日,歸還春日山城,將幼名「景虎」贈於氏秀。同年九月五日,武田信玄侵略廄橋
城。從越後府內(上越市)出發,出陣上野。同年十二月歸國。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在春
日山城看經所納越中平定的祈願文,起法號法號謙信。時年四十一歲。

元亀二年(公元1571年)十月三日,小田原城的北條氏康病死。同年十一月,佐竹義重暗
通武田信玄,北條氏政進攻小田城。小田氏治向謙信求救。謙信再度出陣關東,於上野總
社(群馬縣前橋市)布陣,與武田軍對峙。同年十二月,停止對武田信玄屬城石倉城(群
馬縣前橋市)的攻擊,進入沼田城,在關東越年。

元亀三年(公元1572年)閏正月三日,再次對武田氏屬城上野石倉城開動進攻,落城。緊
接著又與武田、北條聯軍在利根川對峙,同年四月歸國。同年八月十八日,進軍越中,攻
擊與一向眾僧徒作戰。同年九月十八日,武田信玄奇襲春日山城大手口,春日山城警備戒
嚴。同年十月一日,富山城攻略(詳情見富山城攻略戰)。十八日,越中椎名康胤降伏,
歸國。

天正元年(公元1573年)三月五日,椎名康胤再度背叛。謙信再入越中,攻擊富山城。同
年四月十二日,武田信玄病死。同年四月二十五日,謙信自越中歸還春日山城。同年七
月,討伐椎名康胤、神保長職,徹底平定越中,揮軍進逼能登、加賀。同年八月十日,在
加賀、越中國境的朝日山城(石川縣金沢市加賀朝日町)與一向眾鐵炮部隊苦戰(詳情見
朝日山城攻略戰)。同年八月二十一日,北條氏政進軍上野,在關東諸將的邀請下自越中
歸國,做關東出陣的准備。時年四十四歲。

天正二年(公元1574年)一月二十六日,第十一度關東出陣。同年二月五日,進入沼田
城。同年四月十三日,與北條氏政在利根川對峙,進而進軍由良成繁的金山城,並在武蔵
缽形城(崎玉縣大里郡寄居町)、騎西城(崎玉縣北崎玉郡騎西町)領內縱火。同年閏十
月十九日,攻破武藏羽生城(崎玉縣羽生市),同年十二月歸國。

天正三年(公元1575年)一月十一日,養子喜平次顯景加冠,改名景勝,稱之為上杉彈正
少弼景勝。同年二月十六日,制定上杉家諸將軍役。

天正四年(公元1576年)五月十八日,與本願寺顯如和睦成立,與加賀、能登、越中的織
田軍交戰。同年九月,為了打開上洛的道路,自越中出陣,一路上勢如破竹,先後攻破栂
尾城(今富山県縣新川郡大沢野町船新)、増山城(今礪波市増山)。八日,包圍湯山城
(氷見市森寺),於飛彈口築二城,防備一向一揆。同年十二月,能登功略,十九日包圍
能登七尾城(石川縣七尾市古府)。二十四日,築石動山城(石川縣鹿島郡嘉島町石動
山),直江景綱、河田吉久、吉江資兼等奉命留守。時年四十七歲。

天正五年(公元1577年)一月十八日,與木落口與七尾城兵交戰。同年二月,北條氏政進
攻謙信方的關東諸城,應關東諸將的要請歸國。同年三月,回到春日山城,做關東出陣的
准備。這時,能登畠山氏重臣長續連被織田寢返,謙信方的熊木城(今石川縣鹿島郡中島
町谷內)、富木城(今羽咋郡富來町八幡)被奪回,穴水城(今鳳至郡穴水町川島)被圍
城。同年閏七月,謙信自春日山城出發,一路直逼能登。十七日,與天神川原布陣。此
時,七尾城城內傳染病流行,城兵大量病死。長續連命一族長連龍作為使者向信長求援。
同年九月十五日,謙信送密書於游佐續光,以畠山氏舊領為條件於其達成密約。續光、溫
井景隆發動謀反,將長續連一族百餘人盡皆屠戮後向謙信請降。七尾城陷落。同年九月十
八日,織田軍總軍勢四萬八千軍到達了加賀湊川(既手取川、今石川縣石川郡美川町)。
斯時,織田軍受到了七尾城城落城的消息之後,於二十八日夜,開始撤軍。不料當夜天降
暴雨,湊川水勢大增,使大軍進退不得。上杉軍於此時急襲而來,當場討取織田軍千餘
人,織田軍一戰即潰,潰兵溺死者不計其數(手取川合戰)。同年九月二十六日,重修能
登七尾城,鯵坂長實、游佐續光留守。謙信決意在關東平定後上洛。同年十二月二十三
日,春日山城軍議,上杉軍團八十一名動員名冊「上杉家家中名字盡手本」作成,並決定
在翌年三月十五日關東出陣。

天正六年(公元1578年)三月九日午刻(十二時),因腦溢血倒不起。三月十三日(新歷
四月二十九日)未刻(午後二時),這位被後世成為「戰國時代最偉大的武將」的男人在
春日山城病沒,享年四十九歲,法名「不識院殿真光謙信」

『捌』 古代日本城池有多大

1ha=公頃(Hectare)10,000 m²
小田原 348 ha(城牆周長13公里)
大坂城 330 ha(號稱百萬坪城牆周長12.7公里)
江戶城 264 ha(但有最大的城下町)
姬路城 233 ha
七尾城 200 ha(估計值)
岡山城 113 ha(宇喜多秀家-池田氏完成)
熊本城 98 ha
安土城 96 ha
駿府城 47 ha(家康建造)
清洲城 34 ha
二條城 27.5ha
小牧山城 21 ha
真田丸 約 1 ha
春日山城 58.6 ha(目前日本國家指定范圍..有說戰國實際為160ha)
向羽黑山城 50.6 ha(蘆名盛氏)
福岡城 48 ha(黑田長政)

『玖』 日本城堡的戰國時期城郭分類

在要害處築起的城。城中所屬武士平時居於山中或山下,戰時則登上位於山頭的城郭
作戰,不同的山勢所築的山城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體築成。而備中松山城則是築在山頂。因為對地勢越高越不易遭受進攻的共識,一般的山城都不會放棄高度上的優勢。當時號稱「長攻不落城」的能登七尾城、美濃稻葉山城、出雲月山富田城等就是山城的傑出代表。但是隨著鐵炮的出現,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強大火力來穩固的守城,因此山城的優勢也就不再明顯了。山城致命的一個缺點就是交通不便。在軍事行動中的機動性遠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發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大名紛紛將居城從山上移到平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織豐時代的安土城和大坂城。 福岡城(福岡縣) 大野城(福岡縣) 名護屋城(佐賀縣) 吉野里遺址(佐賀縣) 佐賀城(佐賀縣) 平戶城(長崎縣) 島原城(長崎縣) 熊本城(熊本縣) 人吉城(熊本縣) 大分府內城(大分縣) 岡城(大分縣) 飫肥城(宮崎縣) 鹿兒島城(鹿兒島縣) 今歸仁城(沖繩縣) 中城城(沖繩縣) 首里城(沖繩縣)

『拾』 日本戰國時代有哪些城堡

說說比較名的吧,比如:(就不按順序了)
白鷺之城姬路城
烏城松本城
難攻不落之城:小田原
江戶城;安土城;大阪城;岐阜城;熊本城;伏見城;二條城;甲府城;岡崎城;名古屋城;彥根城;春日山城;海津城;一乘谷城……剩下的太多了,幾乎遍地開花啊

三大名城:名古屋城、大坂城、熊本城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4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