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鐵壺都有多少cc的水
『壹』 為什麼日本鐵壺賣那麼貴,還那麼搶手
近幾年,鐵壺大熱,尤其日本鐵壺,價格很高,但是卻十分搶手,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這其中的奧秘。
在對鐵壺的介紹中,經常提到這些特殊之處:1、能夠提高水溫,而且蓄熱能力強。2、軟化水質,夠釋放出二價鐵離子,形成山泉效應。3、鐵壺受熱後會釋放出大量的二價鐵,與茶中的單寧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
而日本鐵壺,除了具有鐵壺煮水本身的好處之外,還具有優質的鐵礦和精湛的工藝。
首先從原料上來說,很多日本鐵壺使用的原料是砂鐵,有些甚至是採用玉鋼(早期從砂鐵里煉出來的,就是一些小鐵丸子形狀,日語里把小圓球形的物體稱為「玉」,所以,稱為「玉鋼」,是製作日本刀和鐵壺的材料)做成的。
其次就是歷史的傳承,雖然說鐵壺是咱們在宋朝的時候傳到日本去的,但是鐵壺在中國因為戰亂和其他原因導致的優秀的鐵壺鍛造技藝的失傳而逐步的消失。鐵壺在日本卻生根發芽,現在一般日本的老堂口都有上百年的歷史,製作的技藝更是一代傳承一代。
最後,日本老鐵壺一般是使用蠟鑄法制壺(先用蠟製造模,應用到翻沙上,就是將蠟制的樣品埋入鑄造的沙型中,夯實,然後加熱,使沙型變得結實,將蠟融化倒出後,再將熔化的鐵水倒入),因為蠟鑄法建模只能用一次所以工匠們造的每一把鐵壺都是世界上第一無二以與眾不同的。
以上就是日本鐵壺的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鐵壺收藏者周海明說:「日本的茶道雖然起源於中國唐代,但是卻將這份文化保留得較完好,近年來,日本的茶具一直是藏友們的心頭好,因為求購的人多了,近兩年鐵壺在國內外的行情也是水漲船高,4年前去日本求購鐵壺的時候,一把鐵壺的價格一般從幾百到上千元,很少有過萬的,但是現在去買鐵壺,好的鐵壺已經是『一壺難求』,一方面是因為資源的枯竭與稀有性,還有一方面是茶文化的興起,才造就了今天鐵壺市場供銷兩旺的局面。」
『貳』 清沁堂鐵壺為什麼煮出的水黑多次清洗還是水黑。
是鐵的問題 ,一般的鐵鍋很容易氧化,表層就被二氧化鐵所覆蓋,用些鍋煮出來的東西就會變成黑色的了。
關於鐵壺:以生鐵為原料,用傳統鑄造工藝,以及通過後期的手工打磨,成型的茶壺,兼具養生、觀賞和收藏價值。
簡單概述編輯
為保護此種技術,鐵壺早已被當成傳統的工藝品發展至今;此種作品具有優良的鑄鐵及傳統的技術,其古典的鐵肌及樸素的型態被當成是一種純日式的創作,51鐵壺發現在日本相當受到重視。
鐵壺
鐵壺(14張)
尤其鐵壺更是眾家之中的代表,受到極高的評價;為了符合時代的變遷,仍以傳統的技法為基礎,鑄出與現代生活相襯的作品,不僅是實用的水壺,更是兼具裝飾功能的美術工藝品:如此優良的工藝製品可以讓您長久保存與使用。
首選理由編輯
一般人有泡茶的人都知道山泉水或井水比較甜,所以比較講究的人都會想設法弄這種水回來泡茶。
曾經有人分析過水質發現這兩類水中鐵的含量較高,其不接觸空氣而以二價鐵離子形式存在。
使用鐵壺煮過的水因為含有二價鐵離子,所以會出現山泉水效應,可有效提升口感,非常適合沖煮各式茶飲。
手工打造編輯
鐵壺的材質對煮水的口感以及二價鐵的釋放影響有限,鐵壺的鐵壺在手工鑄造過程中,經酸化特殊處理消除鐵中雜質。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詣不同,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採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後,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製作,所以製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來欣賞,亦或是古董來收藏。
手工鐵壺
手工鐵壺(7張)
人體益處編輯
科學家早已發現鐵為造血元素,成人每日需O.8—1.5毫克的鐵,嚴重缺鐵會影響智力發展,而實驗證明飲水、烹調使用鐵壺,可增加鐵質的吸收,因此使用鐵壺煮水、泡茶,可釋出易於人體吸收的鐵(二價鐵),鐵質為造血元素,適當飲用除了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鐵還能預防貧血。日本人喜愛用鑄鐵類的鍋具及鐵具,來烹煮食物及沖煮茶水,質地純凈的鐵壺在加熱過程會不斷的釋放二價鐵離子(亞鐵離子,Fe2+),飲食的同時,被人體吸收。研究發現使用鐵壺的家庭,對於小孩的發育及血液中的血紅素補充較充足,另一方面在日本長壽村中,多數人仍然有使用鐵壺的習慣,相同的由數據顯示,有使用鐵壺的人中,絕大多數均無貧血及缺乏鐵質的現象。鐵是Hemoglobin(血紅素)、Myoglobin及重要呼吸酵素(Cytochromes)與其它在的運輸和細胞吸中伴演重要角色的酵素的重要成份。主要是以Fe2+的形式存在人體中。亦可做為酵素的Cofacter。人類無法直接吸收金屬的鐵。一般鐵在食物中主要是以三價鐵之型式存在,胃酸可以與鐵反應生成二價鐵離子,而二價鐵離子可以被人體所吸收,所以主要是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端以二價鐵之型式被吸收。
鐵壺
鐵壺(11張)
沖煮特性編輯
用鑄鐵茶壺煮出的水為軟水,口感較圓潤、甘甜,用來沖泡飲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僅可以沖煮、還可持續加熱,功能性范圍更廣,所以歐美人士專門用來沖煮花果茶、紅茶,用來煮普洱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經由鑄鐵壺的沖煮,可有效去除茶中的異味,提升口感。
鑄鐵壺具有強力的導熱性及保溫性,非常適合沖煮各式茶飲,鐵壺之所以有名,其由來在於鍋燒之製法(800一l000℃炭燒)。因系鍋燒,鐵的表面會變成酸化鐵。此東西被稱為酸化皮膜(帶白的青紫色)。因酸化皮膜沒有直接和鐵及水混在一起,所以燒開的水不會感覺有金屬味道(亦有抑制生菌之作用)。但是,在此狀態,鐵分則不會溶出。然而,在使用當中,從酸化皮膜之較弱部分紅垢會一點一點產生,此乃正常現象。長時間使用鐵壺的話,當鐵壺內之紅垢部分增加時,白色的水垢則會沉澱。此水垢的任務系為了不讓紅垢做不必要之擴散,及凈化水質。
使用保養編輯
使用方法
1. 鐵壺第一次使用,先將5-10克茶葉放入鐵壺網內,加水蒸煮約10分鍾。如此茶葉中所含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出的鐵份,會在鐵壺表面形成一層丹寧鐵的皮膜,將更不容意生綉;同時可去除新壺的異味。燒開後將壺內水倒掉,重復2-3次,直至水質清澈即可。建議新壺剛開始使用時請每天使用,讓水垢能迅速付著。
2. 鐵壺適合的熱源是炭火現在使用電熱爐和瓦斯爐,電磁爐代替也可以。
3.日常使用時,請裝8分滿的水,以免水沸騰後溢出。鐵壺使用約5天後,內壁會出現猩紅色斑點,10天左右會出現白色的水垢。這為正常現象,只要水不混濁是不影響飲用的。
4. 每次使用後,開小火將壺內水分充分蒸發,再用乾的軟布擦乾,保持壺體乾燥,不要壺內剩水過夜。防止鐵壺生銹,影響使用壽命。
鐵壺生銹怎麼辦
1.淘米水除銹:鐵壺、鐵鍋鏟、菜刀、鐵勺等炊具,在用過之後,把它們浸入比較濃的淘
米水中,既能防銹,又可除去銹跡。
2.明礬除銹:鐵壺可用以下方法除銹,往鐵壺內倒入1公斤左右的清水,加入50克左右的明礬,煮沸10分鍾,然後用刷子或抹布反復擦拭即可。
3. 醋除水垢:醋是人們最常用的去銹物品,鐵壺生銹了,只用倒些醋在壺里,加水煮開,
邊燒邊刷,就能很快去除鐵銹。
4.用切開的蔥頭、剛削下來的土豆片或蘿卜皮蘸一點鹽,用力地磨生銹的地方,能輕易去
除鐵壺上的鐵銹。
其實鐵壺生銹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鐵壺生銹不會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危害,它只是會影響茶或水的口感而已。如果覺得銹漬很難看,我們在去除鐵銹後,再次使用鐵壺時,可以用切開的生薑塗抹鐵壺,或把喝剩的茶葉渣裝在紗布里擦鐵壺,將洗干凈的鐵壺浸入濃濃的淘米水中晾乾,從而有效的防止鐵壺生銹。
鐵壺分類
鐵壺分為砂膜和蠟膜鐵壺。
砂模:指的是一個磨具批量生產,一個模具可以出幾百個壺
蠟模:指的是一個壺一個模具,蠟模鐵壺做工更精細,相對於成本也更高,技術更好,工藝更強
中式保養
使用鐵壺原因:具有陶瓷不容易破碎,導熱速度快,保養目標是養壺如新。需要去掉鐵壺中的沉澱物
和鐵銹。
操作方法:
1:利用絲瓜瓤加水,將壺內的銹斑剝落,反復多次直到再無鐵銹脫落。
2:發酵程度低的茶類為主。例如:高山茶、綠茶、普洱新茶等將5-10克茶葉放入鐵壺,加水蒸煮
約10分鍾。茶葉中所含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出的鐵份,會在鐵壺表面形成一層丹寧鐵的皮膜,將更不
容意生綉;同時可去除新壺的異味。燒開後將壺內水倒掉,每天重復2-3次,持續15天左右直至水
質清澈即可使用。
日式保養
使用鐵壺原因:雖然鐵壺很早傳入日本但是一直沒有廣泛傳播。到18世紀中期日本茶道開始形成統
一的意識,他們發現煮茶最好的水源的河床都有大量鐵砂成分,用鐵壺煮水可以提高茶味品質。因
此18世紀開始大量仿造唐代鐵壺,並且形成自己的風格。
操作方法:
1:10克鹽調和200克醋(白醋為佳),放入壺中小火煮,不能幹燒。
2: 5克鹽配合200克清水與15克裙帶菜(或海帶),放入壺文火中煮。(在鹽促進下海藻
會釋放岩藻多糖成分和褐藻酸鹽鈉,這個本身可以在壺內形成包漿,而且岩藻多糖成分在現代醫學
中發現是抑制和預防癌細胞生長的)
3: 放入竹節、竹根、竹葉混合250克入清水,放入壺里煮30分鍾。
4:擦乾後下次就可以煮水泡茶飲用
.鐵壺長時間使用會愈加黑亮,而且清洗容易。
.外表可經常用布擦拭,讓鐵質的光澤漸漸的展現
.使用後必須保持乾燥,避免冷水沖熱壺、高處摔下。
.同時要窪意不可干燒。
.由於是鐵製品,若從高處落下,受到強烈撞擊的話,有可能會破裂,請務必小心!
相關常識編輯
生鐵製品當中有:鐵瓶(水壺)、急須(茶壺)、火缽(火爐)、瓶墊、茶托、鐵鍋、風鈴以及花瓶等種類。
一升以下的小壺稱:鐵急須。
一升以上的大壺稱:鐵瓶。
日式鐵壺編輯
日式簡介
老鐵壺起源於日本江戶中期(1780年代),而在明治時期則更加廣為流傳。大概都是昭和前後的作品,即1925年前後。大概有80年左右歷史的鐵壺,在台灣就可當做是古董品,但在日本所謂古董的定義,可能得推到江戶之前即1868年前後。所以對於一般日本人而言,鐵壺算是早期家庭用具。一般使用的材質是生鐵,但大多數鐵壺的壺蓋是銅質所制。因為鐵蓋經蒸氣熏蒸容易生銹,所以才用銅來製造壺的蓋子。在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7種金屬熔鑄車制而成的壺蓋,俗稱七寶銅蓋。
歷史淵源
日本鐵壺來源於中國唐宋煮水器。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戶時期,距今已有數百年之遙。時至今日除了南部鐵器仍有持續創作與生產,現今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及戰爭而斷絕,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而製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
鐵壺圖冊
鐵壺圖冊(6張)
贈送。
『叄』 日本老鐵壺的特徵
其中壺體高11CM,直徑有15CM,容積較小,約為其1200CC。
『肆』 日本鐵壺有哪些品牌
在這里介紹兩個我比較喜歡的品牌。
松文堂:堪稱鐵壺至尊。鐵壺上有各種各樣的圖案,以唐草怪奇奢華的風格聞名於世。以華麗的鑲嵌技法,將銀點綴在提梁及壺鈕處,作品更加亮麗,其鐵壺適合收藏。
壽山堂:在素雅中精緻。出壺屬素壺,干凈典雅,卻處處精巧。其壺型也豐富各異。壽山堂鐵壺是一個即實用又有收藏價值的堂號。其缺點是由於購買者較多,日本工坊供應不過來,在中國大陸購買一定需認准授權代理。
『伍』 日本鐵壺的歷史
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而斷絕,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而製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贈送。用老鐵壺煮水,一方面鐵壺會吸附水中的氯離子,另一方面鐵壺煮出的水中會釋放出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鐵質,還可預防及降低高血壓,對有高血壓的人很有幫助。老鐵壺煮水能提高水的溫度,具有軟化水質,讓水變得甘甜,順口,口感厚實飽滿順滑,在品飲好茶時,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特別適合泡老茶或煮茶用。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旨,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從收藏市場的價位上看,老鐵壺的價位相對於現代名家新制的鐵壺反而便宜。日本老鐵壺的藏量也是越來越少了,價格是一路飆升。
『陸』 日本鐵壺哪個品牌好
1、平安松壽堂
平安松壽堂是京都鐵瓶中極少數傳承至今的老店之一,擁有130餘年的鐵壺製作歷史,作品以豐美的裝飾技巧為人稱道,帶有純正的京都特色。平安松壽堂鐵壺製作工藝精湛純熟,尤其是壺身的金銀鑲嵌技藝爐火純青,花草樹木、日月星辰、亭台樓閣,凡此種種,無不雕琢的惟妙惟肖,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2、畠春齋
田春齋是日本高崗地方系的名家釜師,作品多以素雅見長,沒有過分的裝飾,極少有華麗的選材,觸感豐盈飽滿,其精湛的「素壺」鑄造工藝在日本備受贊賞。現在的17代畠春齋(三代目)是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產保持者,被譽為「人間國寶」。
3、清光堂
清光堂是山形縣鐵壺製造的代表性堂口,從藩政時代開始,歷經四百年的傳承。其製作鐵壺的工藝既傳承了山形鑄物高超的「薄肉鑄物技術」精髓,又巧妙地融合了京都鐵瓶中的高肉鑲嵌和壺嘴包銀等技藝,使得其作品兼具了京都鐵瓶的高貴和典雅特點,具有極高的收藏性價比。清光堂八代目佐藤清光代表作品純銀鑲嵌平丸蟹鐵壺,更是享譽四方。
4、御釜屋
御釜屋鐵壺以「仁左衛門釜」命名,家族代代繼承釜師名號「仁左衛門」,至今已經到第10代。其作品造型古樸敦厚,著色厚重,品質上乘,是最具有歷史性和實用性的日本鐵壺。小泉家族憑借高超的鑄造技藝,在南部鐵器的歷史上留下了許多令人引以為豪的工藝名品
5、高陵金壽堂
高陵金壽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慶長16年(1611年),以復刻京都四大名堂作品著稱。其「鐵瓶屋」採用蠟模鑄造的復刻鐵瓶幾乎可以亂真,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柒』 日本龜文堂鐵壺為什麼有底款
因為科技的進步,一些壺被仿製,才出現了底款。
其實日本鐵壺開始是沒有底款的,因為其質量和手工都獨樹一幟,難以模仿。
鐵壺老堂號的壺體各有特色,或渾圓厚重、或精巧古樸。一般安之介、正平、藏六等壺雖然沒有款名,但只要在行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大概這就是大師們制釜的上乘功力彰顯出來的魅力。收藏時要特別注意壺底的保養狀況,看看壺底的厚度、是否漏水、是否已經銹蝕的起層和脫落等等。壺底的薄厚度可以用手輕撓幾下聽聽聲音,一般厚底完好的手撓聲音會很厚實深重,底薄的壺手撓發聲會略顯輕浮。
『捌』 日本老鐵壺的脈絡簡介
明治時期是日本鐵壺的輝煌時期,那時星光璀璨:龍文堂出現了安之介、大國、上田照房、井上四大天王;龜文堂出現了波多野正平、梅泉、鈴木光重、淡海秀光四大天王;藏六堂出現了四世秦藏六和西垣一瑳;金壽堂的創辦人雨宮宗兵衛和龍文堂的安之介為一時瑜亮,現在歐洲的亞洲民藝館還收藏著金壽堂雨宮的作品,可看的出金壽堂的歷史地位。
就像紫砂有花貨和光貨,花貨就是龍文堂系統,光貨(又叫素壺)多出自金壽堂系統。
(1)龍文堂系統的堂號很多,比如金龍堂就是龍文堂針對高端客戶產生的,就像豐田裡的雷克薩斯。其他和龍文堂有關或代工的堂號有:青龍堂、光龍堂、旭龍堂、萬龍堂、信龍堂、山龍堂、地龍堂、龍善堂、龍虎堂、龍方堂、晴壽堂、瑞雲堂、龍雲堂、金祥堂等。還有祥雲堂和大西家有關,正壽堂是京鐵壺中風格橫跨京鐵壺、南部鐵壺、地方系三個風格。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堂號很稀有,如鳳字輩的堂口。
(2)金壽堂(素壺系統)有金青堂、金觀堂、金玉堂、金榮堂、金龜堂等。雲色堂、光玉堂、省鑄堂、松榮堂、三德堂是金壽堂系統五大支柱。光玉堂是素壺中的精品堂號(能做金工的堂號很少,名師也就是那麼幾個,光玉堂是其中之一)。光寶堂、永寶堂、菊光堂、山玄堂也是金工大家。金工師茂光的作品,堪比龍文堂系統的梅隆軒。
(3)金工系收藏熱點名人:梅隆軒(金工師),茂光(金工師),宗仙作(金工師傅),安之介(釜師),大國(釜師),上田照房(釜師),雨宮宗兵衛(釜師),雨宮宗(釜師),等等。
(4)脫蠟法鐵壺收藏熱點名人:波多野正平、鈴木光重、梅泉、淡海秀光、西恆一瑳。
(5)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金工技術茶釜、鐵壺系):高橋敬典、長野垤志、角谷一圭。
(5)青銅器型、獸口、藏六型收藏熱點名人:藏六、井上、雨宮宗兵衛等。
『玖』 日本鐵壺的介紹
日本鐵壺,日文是稱為鐵瓶或急須。鐵瓶大概是容量在900cc以上的鐵制煮水器具,而急須應該就是500cc以下的鐵制煮水器具。急須一般供2-3人使用。急須跟鐵瓶的差別,除了容量與體積大小之外,最大的差異就是急須有附濾網。
『拾』 日本鐵壺哪個品牌好
日本鐵壺,日文是稱為鐵瓶或急須。鐵瓶大概是容量在900cc以上的鐵制煮水器具,而急須應該就是500cc以下的鐵制煮水器具。急須一般供2-3人使用。急須跟鐵瓶的差別,除了容量與體積大小之外,最大的差異就是急須有附濾網。
日本茶道源起於唐朝,是派遣到中國的僧侶,將當時中國唐朝的佛教和茶文化一起帶回日本。公元805年,傳教大師自唐回日,帶回中國茶種傳遍全日,隨著唐宋時期中國的茶葉興起與飲茶文化推行於日本的佛教寺院,又逐漸普及於民間,使品茶的習慣深入日本民間,並日益興盛起來。
早在1800年(嘉慶五年)以前,日本已發展了一系列的茶道具,例如繩文土瓶,(紀元前200年)、溫酒器、手取釜、釜等各種各樣的道具,這些器具的製作過程及承受、隨茶道的興盛,都是決定鐵瓶原形的重要依據。
鐵壺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應該就是鐵壺的初體,是最受大家認同的,在江戶時代天朝期(1780年代、乾隆45年)的古文書中有記載「瓶此一名稱,由此可確切推知,鐵壺在民間開始普及是在此時期且早在這之前應該就已存在,而明治時期(西元1868年~1912年、同治7年~民國元年)在民間,隨茶道的推行,鐵壺的使用更加普遍,眾多精美且雕工精細的鐵壺也是在此時期產生,所出現的堂號,著名工藝大師及工作室也如雨後春筍般孕育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