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號怎麼認定
1. 日本年號是什麼意思
日本的年號和中國古代皇帝的年號是同一個意思,如貞觀,只不過日本皇帝的年號基本都不換,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 年號是指用於紀年的名號。一般由皇帝發起,但也有以國家名(國家誕生時間)來紀念的。發端於中國,後來日本、越南、大韓帝國時期的朝鮮以及高麗和蒙古國建國初年受到中國影響,都曾使用過年號。目前仍使用皇帝年號的是日本,仍使用國家年號的是中華民國。
2. 現在日本的年號是由誰來訂立的是天王還是首相
日本從公元7世紀起開始使用年號,由天皇確定。自19世紀後期明治以來,便制定了每一代天皇只用1個原則。即天皇即位年為元年,直至天皇去世只能使用同一年號。歷史上最長的「昭和」年號持續64年結束,新年號「平成」誕生。過去的昭和年號(1926)和更早的大正年號(1921)的採用都是根據明治時代制定的「皇室典範」和「登基令」決定的。但是由於戰後憲法修改,這些法規已經廢除,並於1979年制定了「年號法」。過去的年號貫徹了先由內閣官員經過慎重討論初步內定,最後由天皇決定,但是根據戰後的憲法,天皇不具有政治職能,所以年號由內閣聽取有識之士以及眾參兩院正副議長的意見之後通過內閣會議決定。
目前新年號的出典據說取自《史記》和《書經》。眾所周知,《史記》為漢朝司馬遷所著的歷史書,此書的開頭部分即五帝本紀記錄了中國最古的夏代天子的治國業績。《書經》成書與周代,作為儒教經典「四書五經」之一歷來倍受推崇。
新年號從《史記》的「內平外成」和《書經》的「地平天成」這兩詞語中去「平」「成」兩字結合起來,意為「在國內外和天地間獲得和平」。
現在正式公文里使用日本年號,但一般文書里也使用公歷。
在日本國內,稱作ニッポン或者ニホン。傳說7世紀初,執政的聖德太子在送往中國的國書上,稱自己的國家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將這個意思用漢字表示的話就是「日本」。大概從那個時候起,人們把日本念成ニッポン或者ニホン的。
至於用英語來表示日本的正式國名則為JAPAN。
3. 日本年號都出自中國典故,新年號也是這樣的嗎
日本公布了新的年號——「令和」,隨著日本天皇5月1日的退位,「平成」這個年號也完成了自己31年的使命,隨著明仁天皇一起成為了歷史。
要知道現在漢文化圈中唯一還使用年號的國家就是日本,年號制度的起源國中國也在清朝滅亡後廢止了兩千多年來的年號制度。
日本天皇訪華
那這次日本年號真的就完全出自日本典籍而和中國無關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次的年號「令和」出自前面所說的日本古籍《萬葉集》,雖然《萬葉集》源自日本傳統文化,但是卻無法抹去中國文化對其的影響,在詩歌的題材、形式以及表現方法上都借鑒了中國的詩歌。
更為關鍵的是,在《萬葉集》成書的時候,日本並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用漢字來作為注音符號記錄下來。由此可見,如果日本年號推根溯源的話,其還是來源於中國文化。
4. 日本的年號多久換一次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年後的換算方法,年號是根據政令而定的,僅在皇位繼承時可改年號,也就是一世一元制。日本最初的年號是大化,是指645年至650年這段時間。然後是應仁,源於,《維城典訓》中的“仁之感物,物之應仁,若影隨行,猶聲致響。”天正,天正源於《文選》中的“君以下為基,民以食為天,正齊末者端其本,善其俊者慎其先”和老子的“清靜者為天下正。”平成,平成是指1989年1月8日至今,名字源於《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內平外成和《書經》寓意內外天地間結合平。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年號是以天皇更替為時間節點更替的。去年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繼位年號由平成改為令和,現在基本一個天皇一生只用一個年號。
5. 日本的年號是如何選定的
根據記載,在中國歷史上,使用年號的傳統最早源於漢朝。日本年號的使用借鑒自古代中國,其最早的年號出現在7世紀。公元645年,日本發生宮廷政變,中大兄皇子領導的改新派在政變成功後,擁立孝德天皇(日本第36代天皇)掌權。孝德天皇效仿中國的年號傳統,以「大化」作為年號,開啟了日本年號的歷史。
「大化」兩字來自中國《易經》中的「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陰陽相動,萬物資勝。」還有《宋書》卷二十中的「神武鷹揚,大化咸熙。廓開皇衢,用成帝基」(日本神話傳說中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的「神武」兩字也出自此章)。此後幾十年,日本斷斷續續出現了一些年號,直到701年,即文武天皇5年,以年號「大寶」為起點,年號才作為日本一個固定的紀元方式延續到今天。
在日本歷史上的兩百多個年號中,有些年號跟中國古代王朝的年號一樣。比如日本第56代清和天皇(在位858年-876年)的年號為「貞觀」,與中國唐朝唐太宗的年號不約而同。再如第96代後醍醐天皇(在位1318年-1336年)在1334年將年號改為「建武」,這正是中國東漢王朝光武帝的年號。
日本的年號每個字都取自中國古籍。比如明治時代的「明治」兩字取自《易經》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明治時代之前,日本對於年號變更並沒有特別嚴格的規范,雖然一般情況下,新天皇即位才改變年號,但也出現過因其他原因而改變年號的情況。比如明治天皇之前的考明天皇,從1848年2月到明治天皇即位之前的1865年,在位17年,自己就換了6個年號,依次是:嘉永、安政、萬延、文久、元治、慶応。考明天皇頻繁改元的原因大致有幾種:遇到喜慶吉祥之事以示慶祝;遇到地震、瘟疫等天災,改年號以求轉運;受中國陰陽五行說的影響,並參照《易經》中「辛酉為革命,甲子為革令」一說,遇到甲子、辛酉歲次時就改元,以祈求國泰民安。
直到明治維新時期,在「明治」這個年號公布的同時,日本政府才頒布了「一世一元制」,規定此後只有新天皇登基時才能變更年號。
安淑:理由是,感覺平成時代是一個無情事件多發的時代,地震、洪水這樣的天災很多。所以,希望下一個時代,不愉快的事情能夠少一些,大的天災不要那麼多。好期待一個安心、美麗的世界。
中央:理由是,讓日本站立在世界中央!雖然聽起來有點像大學的名字(日本有一所中央大學),但是「中央」聽起來真的很好!
和光:理由是,和平的「和」跟「光」組成的年號。讓人能憧憬光明的未來。和平之光的意義,讓人感覺非常積極。每次聽到「昭和年代出生」這樣的話,就感覺是舊時代的人,有代溝,有時候會想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覺就跟他們有了同樣的思維,想到這個就傷心。還是希望平成時代能夠繼續。
共立:理由是,希望大家能夠一起站立起來,共同奮斗!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越來越孤獨,跟以前比起來,跟周圍的人的聯系越來越少。但是,試想如果能這樣改年號的話,那「共立」就真的太棒了!
輝光:物體不能漂浮起來,但能發光的話,也會令人欣喜。隨著時光流逝,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就是新年號的時候了。到時會期待日本運動員獲得獎牌,也會好奇那時候日本還能不能繼續發展?各種意義上的輝煌都越來越多的話,那真的太奇妙了。最近負面的新聞、讓人不安的東西很多,很希望日本能有個光明、進步的未來。
從公元701年日本政府正式確立年號制度之後的「大寶」開始,到今天的「平成」,日本沿用年號這一傳統,共持續了超過1300年。在清朝覆滅後,日本也成為亞洲唯一仍使用年號的國家。算上「大化」之後斷斷續續的一些年號,日本歷史上一共使用過247個年號。
雖然2018年日本公布的新年號是什麼對我們可能沒有任何影響,不過了解日本年號的來龍去脈之後,到時留意一下新年號出自哪一本中國古籍,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6. 2020年日本是什麼年號
2020年日本的年號是令和,「令」字表示美好,「和」字表示順利,同時也是日本民族的名字。
令和(日語:れいわ)是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的年號。出自《萬葉集·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也是首次使用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引用來源,該年號自2019年5月1日皇太子德仁即位為新天皇時開始使用。上一個年號為平成(1989年1月8日-2019年5月1日)。
(6)日本年號怎麼認定擴展閱讀
日本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
日本三大都市圈是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
7. 日本現在是什麼年號
日本現在年號是令和。
令和出自《萬葉集·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的「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令和」是日本歷史上的第248個年號,也是首次使用日本古代典籍作為引用來源。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是日本第126代天皇的年號。2019年5月1日零時(日本東京時間),日本正式啟用「令和」為年號。
「令」字表示美好,「和」字表示順利,同時也是日本民族的名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布了新年號的含義:「令和」出自《梅花之歌》,寒冷的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希望每個人都像盛開的梅花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安倍說,在感恩和平時光的同時,也決心與國民一起開拓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希望新年號能廣泛被國民接受,進而植根於每個日本人的生活中。
8. 日本年號怎麼分別
日本里天保指,在文政之後、弘化之前。指1830年到184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江戸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齊、德川家慶。日本2000年年號為平成14年,平成年號延續要2018年,2019年開始日本年號改為令和元年。
1、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年號為「令和」,將從2019年5月1日起正式使用。現在的「平成」年號(1989年1月8日啟用)將於4月30日停止使用。
2、新年號「令和」是首次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的年號,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出自《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序》:「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佩後之香。」
(8)日本年號怎麼認定擴展閱讀:
日本過去247個年號出自中國古籍:
1、日本年號選定過程中非常重視漢字的出典。在日本從「大化」到「平成」的247個年號中,能夠確認到出處的年號全部引用自中國的古典著作,共出自77部中國古代文獻,這些文獻半數以上是唐代之前的作品。
2、有36個年號出自《尚書》,27個出自《易經》,25個出自《文選》,24個出自《後漢書》,21個出自《漢書》,出自《晉書》和《舊唐書》的年號各有16個之多。
9. 日本的年號怎麼算~
1987年是昭和62年
09年是 平成21年
06年是平成18年
演算法很簡單俄,88年的2月也不知道是3月吧,以前那個天皇死了,他兒子即位了,所以年號就換了俄
所以昭和有63年,但是只有很短的一段俄
1988年的前幾個月是昭和63年 後面是平成元年
以這個為基準,每過一年就推一年就可以了
10. 日本年號是怎麼起的
日本年號基本都是借鑒我國之前的傳統以及紀年方式。因為眾所周知,在封建社會時期,日本經常會向我朝進貢以及學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