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哪些動畫是引進日本的

哪些動畫是引進日本的

發布時間: 2022-10-23 17:25:09

A. 中國最早引進日本的動畫叫什麼名字。

1980年12月,中央電視台播出動畫版的《鐵臂阿童木》,1981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漫畫版《鐵臂阿童木》。
《鐵臂阿童木》(日語:鉄腕アトム,港譯:《無敵小飛俠》、《小戰士》)是一套科幻漫畫作品,也是日本漫畫界一代宗師手冢治蟲的首部連載作品,於 1952年至1968年首次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志連載。故事講述少年機器人阿童木在未來21世紀里為了人類的福祉而活躍。中國大陸及香港版主角名稱 「阿童木」是日語「アトム」的直譯,詞語源自英語「Atom」,意即「原子」。

本劇在1960年代以電視黑白動畫片形式首次出現,共193集,1963年至1966年於日本富士電視台播放,並取得全日本平均30%的收視率佳績。其後此片被譯成英文版本,並銷往世界各地。

日本電視網在1980年重新繪制了同劇彩色版,共52集。1980年代在香港播放了此版本。同年12月中國中央電視台引進黑白版播放,成為最早引進中國大陸的日本動畫作品之一,播出後廣受歡迎。

富士電視台在2003年第三次重繪本劇,命名為《自動機器人·鐵臂阿童木》(《アストロボーイ�9�9鉄腕アトム》),日本截止到2004年3月28日為止,第三版播出了50集。香港的無線電視翡翠台從2004年初開始播放第三版。中國中央電視台於2004年12月28日至2005年2月13日期間在其中國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播出了49集。

B. 尋一部九幾年中國引進的日本動畫

會不會是《森林好小子》

C. 求撈動畫片(應該是引進日本的)

動漫:宇宙騎士

第39集超級化戰士blaster

在D-boy的宇宙騎士超進化過程還剩一個小時的時候,拉達姆對阿拉斯加的新宇宙騎士基地發動了大規模的襲擊,領頭的是一心想在首領歐米加面前證明自己比伊比路更有用的拉達姆宇宙騎士蘭斯.宇宙騎士隊在白納德中士的指揮下,組織起D-boy保衛戰,為的是盡可能拖延時間,堅持到D-boy的宇宙騎士超進化完成.基地外,諾阿爾和巴爾扎克駕駛鋼鐵戰士配合基地防禦系統對抗著成百上千的拉達姆獸,而蘭斯仍然像鬼魅一般潛入宇宙騎士基地內部,並突破了白納德布置的一道道防線,憑借宇宙騎士之間的感應,最終到達了D-boy進行超進化的實驗室.為了掩護處在超進化完成最後關頭的D-boy,白納德用自己的生命作代價,引發了宇宙訊號照明彈,使蘭斯短時間內致盲,為D-boy爭取到了最後的時間.白納德倒下了,他背後屹立的卻是威武的超進化宇宙騎士利刃,他具有不可思議的速度和力量,敏捷的身手.面對普通宇宙騎士的蘭斯,利刃具有壓倒性優勢,蘭斯的波爾炮也奈何他不得.最終在利刃的超進化四連閃波爾炮下,蘭斯被打的粉身碎骨,和他的拉達姆獸部隊一起全軍覆沒.

中士掩護主角超進化死掉了,主角殺完反派之後眼睛看不見,結尾處在叫著中士的名字。

D. 90年代中國引進日本動畫

以下對中日動畫發展按照時期進行對照比較,主線按照中國的動畫時期劃分。中國動畫發展未見有文提及時期劃分,現按照歷史時期劃分如下:

早期探索期--由20年代中國開始自己創作動畫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

蓬勃發展期--從建國始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時期--由1966年至1977年

緩慢發展期--從1978年至1998

探索嘗試期--從1999年至今日本動畫發展按照原有的時期劃分(參見《日本動畫發展史》一文):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至1945年日本戰敗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至1974年

題材確定期——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

畫技突破期——自1982年《超時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至今

1.中國動畫建國前--早期探索期

中國的動畫事業發展很早,20年代中國的動畫先驅萬氏兄弟(萬嘉綜(萬籟鳴)、萬嘉淇(萬古蟾)、萬嘉結(萬超塵)和萬嘉坤(萬滌寰))就開始研究動畫製作,第一部中國自製的人畫合演的《大鬧畫室》就是他們製作,1935年,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問世。1941年,受到美國動畫《白雪公主》影響,製作了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在世界電影史上,這是繼美國《白雪公主》、《小人國》和《木偶奇遇記》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標志中國當時的動畫水平接近世界的領先水平。

日本在這段時期處於戰前草創期,動畫製作水平還比較低,而且由於軍國主義影響,使得其戰斗場面的製作的到一定發展。

不過這段時期日本引進了一些國外的動畫,中國的《鐵扇公主》也在其列,日本漫畫之神手冢治蟲看到後,深受震動。2.中國建國初期--蓬勃發展期(建國到1965年)

建國後,中國的動畫事業可以說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從1950年的一部動畫,發展到60年代已經每年都能製作出十多部動畫,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製作的《大鬧天宮》,《大鬧天宮》可說是當時國內動畫的顛峰之作,從人物、動作、畫面、聲效等等都達到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

這段時期,我國還開始嘗試使用不同的動畫製作方法,大膽使用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1947年,我國製作了第一部木偶動畫《皇帝夢》;1958年,拍攝了第一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1962年,第一部折紙動畫《一棵大白菜》。新的動畫形式加入,中國動畫事業也到達了一個高峰。

同時,日本動畫業也在發展,其時處於戰後探索期。日本的動畫業在不斷探索中發展。而最應當注意的就是,手冢治蟲開始了他的動畫事業。

1960年,手冢治蟲創立「蟲製作公司」,製作動畫。其後,1963年,推出了《鐵臂阿童木》,這是日本第一套長篇電視動畫;1965年,推出日本第一套彩色電視動畫《森林大帝》。這可以說是日本動畫業事實上的開端,其後日本動畫開始了其勢不可擋的進步步伐。

這個時期內,我國的動畫發展還是領先於日本的,雖然日本1963就有了《鐵臂阿童木》這樣的長篇動畫,但我國有大型動畫《大鬧天宮》,並不輸於日本。而且中國的傳統藝術應用到動畫中來,是日本完全無法比的。不過,使用傳統藝術製作動畫的代價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個可能也是當時為什麼不製作長篇動畫的原因之一吧;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電視在中國還沒有普及,所以動畫主要還是在電影院播放,所以這個時候的動畫還沒有長篇的連續劇。3.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到1977年)

說到中國歷史,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就是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動畫業明顯的受到了影響。1966-1971這六年中,竟然沒有一部動畫片製作出來!之後的幾年,形勢似乎有了一點好轉,但是1972-1977年間也只有每年2-4部動畫出爐。

悲哀呀,中國動畫業的大好形勢沒有了,這一段時期,中國的動畫事業幾乎是在原地停滯了十多年!

反觀日本動畫業,日本這時處於探索期後期與題材確定期開始。動畫事業在手冢治蟲帶動下,形勢大好。

這段時期,高田勛、宮崎駿、松本零士等一批動畫製作人才出現,在他們的努力下,日本動畫精品不斷。而且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日本動畫業開始嘗試擴大動畫創作所用的題材范圍,造成了現在日本動畫無所不包的情形。可以說,這段時期是日本動畫業歷史上非常關鍵的時期,正是這段時期的發展,確立了現在日本動畫不可動搖的地位。

中日的對比下,這一段時期實在是可悲可嘆,中國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的話,如今動畫業會是一個什麼樣子,這個誰也不敢說。但是,歷史就是這樣,無法改變呀。4.中國改革開放後--緩慢發展期(1978年至1998年)

改革開放,中國動畫終於又邁開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滯後卻是無法改變。

這一段時期,中國動畫的發展不再有了建國初的強勁氣魄,雖然動畫產量又開始回復,每年還是有許多動畫製作出來,但是,當年的開創精神已經不復。這個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動畫形式,現在見到的,也就是建國時候的那幾種傳統藝術動畫了;其二,可能是因為成本太高,水墨動畫幾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來一部;其三,由於根深蒂固的思想「動畫片就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沒有在動畫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其四,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許多動畫人才流失了,而改革開放初期,又不能馬上找到這方面的人才;等等

當然,這段時期的精品還是有的,1983年的《天書奇譚》、1986-1987年製作的《葫蘆兄弟》、1984-1987年的《黑貓警長》、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廈》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動畫。但是這個時期的中國動畫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太過幼稚化了。中國人心中「動畫片就是小孩子看的東西」的觀念始終沒有拋開,造成這些動畫即使是初中生來看,都會覺得不太適合。

再回過頭開看日本動畫的發展吧。

這二十年是日本動畫輝煌的黃金二十年,其經歷了題材確定、畫技突破、線路分化三個時期。在這二十年裡,日本動畫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2年前,是題材確定期,動畫的取材趨於多樣化,不僅僅針對孩子,而是對所有人群做動畫。

1982年後,開始畫技突破期,日本動畫在各種動畫效果上追求突破,發展出了非常精美的畫風。

1987年後,進入了成熟期,即線路分化期,日本動畫界百花齊放,各種各樣的動畫不斷出現,真正形成了日本動畫自己獨特的風格。

這個時期,日本動畫人才層出不窮,各自尋求自己理想中的動畫形式,帶給世界動畫界非常大的沖擊。

二十年來,日本精品動畫舉不勝舉,有講述各種主題的宮崎俊系列動畫;有講述平常生活的《橙路》(1986);有科幻題材的《機器貓》(1979)、《銀河鐵道999》(1979);有搞笑的《亂馬1/2》(1989);有連拍20年不減其熱的《機動戰士高達》(1979);有損譽參半的《新世紀福音戰士》(1995);有引起鬥士熱的《聖鬥士星矢》(1986)等等等等,可以說只要是想得到的,日本動畫都已經把它包含進去了。而且,日本動畫的畫面、音效、配音等的處理,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比較下,中國的動畫在這20年中雖然也有一定的發展,但是實在是太緩慢了。這20年,中國雖然開始製作一些長篇動畫,但是從製作、題材等各個方面都遠遠不能和日本動畫相比了,如果還不奮起直追,那就真的沒有翻身之日了。

90年代初,中國引進了一些國外動畫片,其中特別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動畫片《聖鬥士星矢》。《聖鬥士星矢》在國內播放後,引起了一陣鬥士熱,給中國人看到了日本動畫的一點點輪廓。其後,又有世界上的各種精品動畫引進,中國動畫界開始了反思,這直接導致了之後的探索與嘗試。5.中國動畫業目前--探索嘗試期(1999年至今)

國外動畫的不斷引進,中國動畫界終於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於是開始了各種探索與嘗試。

1999年中國製作的大型動畫《寶蓮燈》,就是嘗試之一,吸收國外的製作方法與經驗,結合中國的傳統神話傳說;

1999年中國製作的大型長篇動畫《西遊記》也可以算是嘗試之一;

1999年開始製作的52集長篇動畫《我為歌狂》、52集長篇動畫《白鴿島》與100集長篇動畫《封神榜傳奇》,也是中國動畫業的嘗試。其中《我為歌狂》以於今年(2001)開始播出,其仿照日本動畫《籃球飛人》製作中國自己的動畫作品,雖然作品本身似乎不太受好評,但是嘗試的形式還是非常好的。另外兩部作品現在還沒有太多相關資料,不知道其具體情況。

中國動畫界終於開始了自己的探索與嘗試,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欣賞到中國自己的精彩動畫作品。

E. 國內引進的日本動畫片有哪些

海底兩萬里
魔卡少女櫻
美少女戰士
柯南
灌藍高手
棒球英豪
四驅兄弟
聖鬥士星失
鋼鐵神兵
一休和尚 北斗神拳 七龍珠 魔神英雄傳(神龍鬥士) 貓眼三姐妹 羅德島戰記
鐵臂阿潼木 宇宙騎士 中華小當家

F. 第一部從日本引進的動畫叫做什麼你喜歡看動漫嗎

在動畫製作方面,日本動漫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多年之前我國的動漫創作還處在起步階段,曾經引進過很多非常經典的日本動漫,第一部從日本引進的動漫名字叫做鐵臂阿童木,這部動漫相信大家看過的人比較少,可能一些八零後和九零後會有一些概念。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