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當年日本從哪裡登岸的

當年日本從哪裡登岸的

發布時間: 2022-10-24 00:59:37

㈠ 清俗紀聞的奇書《清俗紀聞》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奇書《清俗紀聞》,這本書為什麼說是奇書呢?是這樣,我們看看前面的譯者的前言,這譯者也很值得介紹一下,方克、孫玄齡。這二位是父子,父子兩人窮時數年之功,才把這本書譯了出來,它原來是日文書,是日本在1799年的時候出版的。
當年曾經日本有一個地方叫長崎,是個很有名的港口。當時德川幕府封閉整個日本國境,長崎是唯一對外開放的一個港口,很多清朝的商人就在那登岸,跟日本人有生意往來。於是長崎的地方長官宗川宗英,就派一堆人去跟這些清朝來的商人,跟他們做調查。關於清朝上上下下,所有老百姓生活的全方面的資料記錄下來,然後還找畫工,就畫畫的一些畫匠,一些匠師,一些畫家,去跟這樣清朝的人聊天,去讓他們描述他們的生活環境,生活上的各種器具,然後把它們一一畫下來。從這些畫的記錄,看得到日本人搜集情報的那種興趣跟耐心和細致。為什麼要搜集這些東西呢?日本人就主要就是為了要了解,因為他們封閉了海域,但是他們還是很希望了解中國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今天我們所講的,那種戰爭的或者國防用的戰略用的情報的意義。
這裡面連洗臉都有記錄,記錄當時清朝人洗臉,男女均在洗臉前先捲起袖子,以防弄濕衣服,不向前後濺水。然後裡面又說到,吃飯的時候要充分注意,不要弄臟衣服,路上步行的時候,也要小心,不要沾到泥土。活動的時候需要脫去上衣,只穿小衣,系緊腰帶,以便於行動最為重要。這記錄的真是夠仔細的。
從書的內容看日本人的心態
還不是這本書裡面顯示出日本人對中國有多了解,而是看這書的序言,就是當年1799年這本書出版的時候,那些日本的官員給這本書作序的時候,裡面顯示出來一種心態,比如我念一段,這裡面有一個幕府裡面的一個大老級的人物,他是日本作家,他寫到,我們看這本書,看這些清朝來的商人,看他們,扎著個辮子,穿的衣服呢都是蠻夷的服裝,這是滿洲人的服裝。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今天的中國,就當時日本人心目中的中國,已經是個蠻夷征服的國家了。而中國最偉大的時代,是從三代開始,漢唐宋明,這些時代所有最美好的東西,都被我們日本人學過來了。而今天,我們把這些中華文明的正統,完全保留在日本,大家奉行的很好。
反觀中國,卻已經成了一堆蠻夷了,這就是一個重點,很多歷史學家研究,原來在德川幕府時期,當時很多日本人有已經有這個想法,就是中華文明,在中華大地上面已經斷了,已經喪失了,自從明朝滅亡就已經沒有了。而華夏文化的正統反而在日本,是留在日本了。就從這時候開始,日本對中國的看法有一個微妙的變化,他過去是很崇拜中華,但他崇拜的是中華文化,而今天這個文化正統已經到了他們那兒去了。所以今天的,就是當時的清朝反而已經成了一堆蠻夷,那當然他們有看不起中國的本錢了,不是嗎?!

㈡ 日本37年從那裡進的中國

日本是在1937年7月7日進攻的盧溝橋,挺近北京,拉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早在這很多年以前日本就已經駐軍在東北地區了,並非一兩日,這是早有預謀的。

㈢ 鑒真東渡是干什麼去的鑒真東渡有著什麼影響和意義

說道鑒真這個人,估計很多朋友對這個名字還比較陌生。不過鑒真這個人在歷史上可是很出名的,他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得道高僧,其最出名的歷史事件就是東渡到了日本。從我們平常人的角度去看的話,那就是給日本帶去了關於佛教的一些東西。那麼還有沒有其他什麼東西呢?還有這個東渡都的影響還有意義還有貢獻又分別是什麼,下面一起來揭秘分析看看吧!
鑒真東渡給日本帶去了什麼?
1、鑒真是我國第一位到日本開創佛教律宗的大師。當時日本天皇、皇後、皇太子和其它高級官員都接受了鑒真的三師七證授戒法,皈依佛門弟子,鑒真在奈良效區創建招提寺,並著有《戒律三部經》刻印流傳,是日本印板之開端。

2、他把我國中葯鑒別、炮製、配方、收藏、應用等技術帶到了日本,並傳授醫學,被人們人稱為「漢方醫葯始祖」、「日本神農」。日本醫史學家富士川游在《日本醫學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醫雖多,得祀像者,僅鑒真與田代三喜二人而已」。

3、鑒真於764年5月6日圓寂。葬於日本下野葯師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題鑒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國見在書目》中,著錄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鑒真秘方》,其書久佚,佚文可以《醫心方》中考見。

綜上,鑒真一生為弘揚佛法,矢志不渝,歷經磨難,為日本帶去了先進的佛法、醫葯、建築、藝術等技術,是我們中華文化優秀的傳播者。
鑒真為什麼東渡?
唐朝時,對交流廣泛,國家開放程度較高,而且唐朝也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在長安有周邊國家的留學生。45歲這一年,日本的兩個留學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來我國留學。他們邀請鑒真去日本傳教,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揚州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只有鑒真表示「都是為了傳佛法,性命又有何妨」,決意東渡傳法。

可是當時交通不發達,木船孤舟,一師二徒,異常艱險。十年裡東渡五次,皆無終而返,大弟子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他自己雙目失明。可是宏願未了,鑒真初心未改。終於在第六次東渡時,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到達了日本,開始為日本僧人受戒傳法,並且這一次他帶領了40餘人到日本,在文化、教育、建築、藝術、醫學等方面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轉變。
鑒真是誰?
鑒真和尚是唐朝僧人,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律宗南山宗傳人。

鑒真由於家境貧寒,14歲的時候和父親一起在揚州大明寺出家,師從智滿禪師,當了小和尚。唐朝時,佛教比較受重視,寺院較多,精通佛法的大和尚也比較多,這些人推動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20歲時,跟隨道岸禪師前往洛陽、長安繼續精修佛法。

在長安時,鑒真勤學苦讀,廣覽群書,遍訪高僧,除佛法之外,在建築、繪畫,尤其是醫學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詣。他已成為對佛學具有較深造詣的高僧。

㈣ 歷史上鑒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呢

大家不要以狹隘的民族主義去看鑒真大師。

鑒真大師去日本是為了弘揚佛法。

作為一個僧人,這是他應該做的。

而鑒真在日本為了傳佛法,也使用了自己的醫學能力和其他能力,讓日本有很多進步,這也是好事。

因為即便沒有鑒真存在,這些東西早晚也會被日本學會。

鑒真的時代中日並不是敵人,甚至日本還一味學習大唐文化。

到中日為敵,還是明代末期的事情,鑒真不可能預測到這么多年以後的事情。

鑒真大師曾將幾樣“國寶”帶到日本:它們在中國僅是日用品

第一,中醫。

在鑒真大師到達日本之前,這里已經有了中醫,也叫作漢方醫學。

在公元5世紀,也就是鑒真大師之前200多年,中醫經過朝鮮半島進入日本。

可是,此時日本的中醫,還是很弱的東西。中醫的葯物稀少且昂貴,醫生的水平也低下,只是為日本的宮廷和少數貴族服務。

鑒真大師來了以後,中醫就發生很大變化。

唐代的僧人,很多都是名醫。

作為佛教和世俗結合的產物,僧侶多用為平民看病來宣揚佛法,收納信徒。

50多歲的鑒真大師,也是一個精通中醫的僧人,曾經義務為信徒看病多年。

鑒真大師到達日本以後,仍然和在中國一樣,為普通的日本佛教信徒看病。在來日本之前,鑒真大師就已經攜帶了大量的中醫葯物。

當年,日本民眾尤其是農民地位非常低下,得了病只能等死或者求神。

鑒真大師的中醫,為日本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影響非常大。

鑒真大師的中醫水平,非常的高。

他已經雙目失明,僅僅憑借觸覺、嗅覺、味覺,就可以清楚知道這是什麼中葯,從無失誤。

㈤ 二戰時,從日本坐船到鄭州在哪上岸

1937年時,日軍尚未打通隴海線,所以只能在天津登岸, 坐火車到北平,再轉蘆漢鐵路(即京漢鐵路)、過黃河到鄭州。

隴海線上,日軍直到1939年才佔領東端的海州(今連雲港),1937年時無法使用其到鄭州。

㈥ 日本侵略戰爭從哪幾個地方登陸中國的

日本從台灣、黃海、大連、旅順、山東沿海、東北、海南等地登陸入侵中國。

1、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餘人入侵我國台灣,殘酷屠殺我國高山族同胞。

2、1894年9月,日艦隊在黃海海面襲擊中國北洋艦隊,擊沉4艘軍艦。10月,日軍分兩路侵犯我國遼寧省。11月,日軍佔領大連、旅順。日軍進入旅順後,見人就殺,在4天3夜的大屠殺中,全市2萬多中國人全遭殺戮,只有埋屍的36人倖免於難。

3、1895年2月,日軍從水陸兩路夾攻駐威海衛中國海軍。

4、1905年1月,日軍再度佔領旅順。3月,日軍佔領奉天(今沈陽),並與俄為爭奪中國領土在我東北進行大規模廝殺。

5、1928年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並佔領濟南。6月,日本在沈陽皇姑屯車站炸死張作霖,陰謀奪取東北。

6、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日軍強占我國東北。

(6)當年日本從哪裡登岸的擴展閱讀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和人員財產損失。而這場戰爭不過是日本延續了近百年計劃後的最終結果。

早在日本明治天皇上任的那一刻,就定下了一個雄心壯志,也就是日本的「大陸政策」,以武力的方式征服朝鮮、中國之後,再逐步征服世界。可以從明治天皇的信中看到「開拓萬里波濤」、「國威布於四方」這樣的字句,其雄心已是清晰可見。

為了達成這個「宏偉」的目標,日本先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隨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不久之後再度爆發了日俄戰爭,這幾次戰爭讓日本充分嘗到了甜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對德宣戰,出兵中國,獲得了更多的「勝利果實」。

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軍事力量意圖征服中國,在當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日本建立了南滿鐵路公司,這家公司的性質其實和東印度公司是一樣的,完全就是為了殖民擴張而成立的公司。為了保證殖民的順利,日本還成立了一支全新的軍事力量——關東軍。

不過這只是日本計劃中很小的一部分。1927年,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了「東方會議」。這次會議的規格相當的高,日本的陸軍、海軍、外務省、駐中國的最高軍事將領、行政長官等均到會參與。

㈦ 鑒真6次東渡日本路線

第一次

鑒真及弟子21人,連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揚州附近的東河既濟寺造船,准備東渡。時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從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揚州倉曹李湊也加以援助。不料鑒真一位弟子道航與一名師弟如海開玩笑說:「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如海信以為真,大怒,便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准備攻打揚州。

當年海盜猖獗,淮南采訪使班景倩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雖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國,第一次東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

作了周密籌備後,鑒真等17僧(包括潛藏下來的榮睿、普照),連同僱傭的「鏤鑄寫綉師修文鐫碑等工手」85人,共100餘人再次出發。結果尚未出海,便在長江口的狼溝浦遇風浪沉船。船修好後剛一出海,又遭大風,飄至舟山群島一小島,五日後眾人方被救,轉送明州(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安頓。開春之後,越州(今浙江紹興)、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請鑒真前去講法,第二次東渡遂結束。

第三次

結束了巡迴講法之後,鑒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備再次東渡。此事為越州僧人得知,為挽留鑒真,他們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潛藏中國,目的是「引誘」鑒真去日本。於是官府將榮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榮睿途中裝病,偽稱「病死」,方能逃離。第三次東渡就此作罷。

第四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鑒真於是決定從福州買船出海,率30餘人從阿育王寺出發。剛走到溫州,便被截住,原來鑒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靈佑擔心師父安危,苦求揚州官府阻攔,淮南采訪使遂派人將鑒真一行截回揚州。第四次東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

榮睿、普照再次來到大明寺懇請鑒真東渡。鑒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陰歷6月28日從崇福寺出發,再次東行。為等順風,出長江後鑒真一行在舟山群島一帶停留了數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東海上,該船遭到強大北風吹襲,連續漂流14天才看到陸地,16天後方能上岸,發現已經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亞),入大雲寺安頓。

鑒真在海南停留一年,為當地帶去了許多中原文化和醫葯知識,時至今日,三亞仍有「曬經坡」、「大小洞天」等鑒真遺跡。之後,鑒真北返,經過萬安州(今海南萬寧)、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達始安郡(今廣西桂林),在始安開元寺鑒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廣州講法,途徑端州(今廣東肇慶)時,榮睿病死該地龍興寺。

在廣州,鑒真動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後,鑒真繼續動身,經韶州時,普照辭去,臨別之時,鑒真發誓「不至日本國。本願不遂」。

此時,鑒真由於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勞頓,又為庸醫所誤,導致雙目失明。過了大庾嶺,鑒真大弟子祥彥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鑒真十分悲痛。接下來鑒真又經過了廬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回到了揚州。第五次東渡結束。

第六次

由於鑒真的游歷遍於半個中國,因此聲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晁衡等人來到揚州,再次懇請鑒真同他們一道東渡。當時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為日本拒絕,因此不許鑒真出海。鑒真便秘密乘船至蘇州黃泗浦(在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東渡苑內),轉搭遣唐使大船。

隨行人眾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隊揚帆出海,此時,普照也於餘姚趕來,11月21日,鑒真所乘舟與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餘兩舟一舟觸礁,12月20日,抵達日本薩摩。第六次東渡終於成功。

鑒真,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為「過海大師」﹑「唐大和尚」,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十四歲(一說十六歲)於揚州大明寺出家。曾巡遊長安﹑洛陽。回揚州後,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講律藏。四十餘年間,為俗人剃度,傳授戒律,先後達四萬餘人,江淮間尊為授戒大師。

(7)當年日本從哪裡登岸的擴展閱讀

鑒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律宗南山宗傳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763年(廣德元年)6月25日,鑒真在唐招提寺圓寂,終年76歲。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在醫葯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葯物,醫道甚高。

生平經歷

鑒真,俗姓淳於,唐代佛學大師,生於唐垂拱四年(688),卒於廣德二年(763) 。原籍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幼時家境清貧,長安元年(701)14歲時,隨父在揚州大明寺出家,師從智滿禪師,當了沙彌。唐中宗神龍元年(705)他從道岸禪師受菩薩戒。

景龍初年(708)隨師到洛陽、長安,屢從名師受教。在長安期間,鑒真勤學好問,不拘泥於門派之見,廣覽群書,遍訪高僧,除佛經之外,在建築、繪畫,尤其是醫學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造詣。他已成為對佛學具有較深造詣的高僧。

開元元年(713)鑒真成為了精通佛教律宗學說的有名的和尚回到揚州,任揚州大明寺主持。並以這里為中心,開始了他此後三十年在淮南地區廣泛的宗教活動和社會活動。733年成為當地佛教領袖、大明寺方丈,受其傳戒者前後有四萬餘人。時人譽其「江淮之間,獨為化主」。55歲時,鑒真住揚州大明寺,為眾講律。

開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來我國留學 。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鑒真去日傳戒,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鑒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天寶二年(743)鑒真和他的弟子祥彥、道興等開始東渡。十年之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由於海上風浪、觸礁、沉船、犧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14天,最後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

返途時突發眼疾,62歲的鑒真大師雙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東渡宏願始終不移。

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天寶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餘人從揚州(今瓜洲鎮入江口處)出發,第六次啟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經太宰府、大阪等地,於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實現了東渡宏願。

此後鑒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動了十年,傳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㈧ 日本侵略中國是從哪登陸的

日本侵略中國總是先從佔領朝鮮開始,明朝時期1594年日本就是從朝鮮登陸,意圖先佔領朝鮮在侵略中國,最後是明朝派兵支援朝鮮才戰勝了日本;
近代,日本在甲午海戰也是先佔領朝鮮,再以次為基地侵佔旅順等沿海城市,逐步吞並東北,侵略中國。
所以朝鮮是侵略中國的基地,不但是日本,美國不也是先打朝鮮再次侵略中國的嗎?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