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哪裡有日本料理
㈠ 我自己是壽司師傅想知道現在在龍崗區開小型日本料理要多少錢
先說米:最好用電飯煲,煮米前要洗米,不要用手搓,而是用個飯勺,或是木棍攪拌,直到水清為止。水放多少呢?你把整個手掌放入米鍋,讓水將將到手腕部位就好了。
煮好的米,要和醋拌勻。如果有條件的最好買到海帶醋,如果沒條件的可以用白米醋代替,但不管什麼醋,事前都要燒一下,加些日本清酒(如果沒有,可用白葡萄酒代替),放些糖。具體量,因個人口味而定,主要原則,沒有過去原醋中的酸沖味道就好了。
醋加米飯拌勻,米飯要熱,拌飯的東東要大,不用太深,一定要大,這樣才會透氣,米不會沾到一起。醋要一點點的加下去,一邊加一邊拌,有條件的最好是大木盆,這樣米不會冷得很快。加多少醋呢?加到米中有酸味為止,味道可以重些,因為等米冷了,味道會淡下來。
魚:最好要新鮮的海魚,最常見的是三文魚,和金槍魚,金槍魚我不建議家裡做壽司的時候用,因為市場上很難買到新鮮的金槍魚。新鮮的金槍魚要象牛肉一樣成鮮紅色,顏色發按或是黑,最好不要生吃,會拉肚子,如果要吃,最好煎熟了,再包到壽司里。
三文魚,新鮮的三紋魚要看眼睛,眼睛明亮的,還有要用手指觸摸魚肉,然後放到鼻子下邊聞聞,沒有魚腥味的就是新鮮的。
壽司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飯團式,一種是卷。當然還有刺身(也就是大家說得生魚片,這個東東很講究刀工,和魚的新鮮度。)
飯團式:
魚的做法
這個最簡單,把魚片成2.5厘米寬,5-6厘米長的片,片的是時候要斜片。然後做個2*2*4.5大小的長方體飯團,魚片中間點一點綠芥末,然後把飯團扣上,翻過來放到盤中,整形。
蔬菜,蟹肉棒,雞蛋的做法,飯團是一樣的做法,唯一不同的是上邊要綁上一條紫菜,這樣牢固些,好吃好拿。
卷:
一般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做壽司的專用紫菜片,個人感覺,要想買到很好的日本紫菜很難,其實很多韓國紫菜很好,價格也便宜些。
一般一代10個,可以做20個卷,每個卷可一切成6塊,也就是說一袋紫菜可以做20種不同的壽司,一共120個小塊。
卷式紫菜,還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外卷 , 一種是內卷(飯在里邊,紫菜在外邊)
外卷的做法:
紫菜一張,對折分成兩片。取其中半片,仔細看看,紫菜分正反面,光滑的一面朝下,在粗糙的一面上均勻的塗上米,米的用量:手攥一個比手心略小的飯團,放在紫菜的中央,從里往外,從中間向兩邊推開。手如果覺得粘,可以沾些清水潤手。
整張紫菜鋪滿米飯後,中間散些白芝麻,然後把紫菜翻過來,中間塗上一點綠芥末,然後放上自己喜歡的東西,現在開始卷了。拿起長的下邊向中間卷,然後再卷一下就好了。
內卷:
和外卷不一樣的,要用個竹簾子,不用的話,也可以,就是壽司的形狀不是太好,而且容易散。
半張紫菜放到竹簾的下方部位,還是光滑的面向下,然後手裡攥個比手心小1/3的飯團,放入紫菜的中間,也是,慢慢的把米向外推,但是這次不要把米塗滿整個紫菜,上邊留下2公分,下邊留下1公分。然後塗芥末,放你喜歡吃的東西(不要多)。卷的時候,把紫菜拉到和竹簾的下邊對齊,然後向中間卷,把下邊的竹簾放開,在帶著竹簾卷一下,就好了!
壽司用料:
魚:
有新鮮的生魚固然好,沒有怎麼辦呢?在餐館的時候,有的時候魚不能生吃了,也可以做熟了吃,我自己比較喜歡吃熟魚,味道濃些。比如三紋魚,可以用點鹽,和蒜煎熟,然後切成小條放到壽司卷里,或是直接煮熟,加上沙拉醬,放到壽司里。
還有蟹肉棒,這個東東是用魚肉做的,並不是真正的蟹肉,味道也很好,而且是熟的,包起來就可以吃了。
還有蝦煮熟,加上沙拉醬,包起來也很好吃
蔬菜:
黃瓜,牛油果,還有雞蛋,
蘑菇,香菇,香菇,我們那裡做聽好吃的,我喜歡,做法:
香菇用水泡軟,然後用泡香菇的水煮香菇,加醬油,糖,和酒調味到,煮熟就可以了,味道有點甜最好,因為吃的時候要沾醬油。
吃的時候的配料:
日本泡姜,綠芥末,日本醬油(中國醬油味道有些重,要少放)
飯,千萬不要壓,要慢慢的推
放上自己喜歡的東東
這個時候要壓緊
上邊的竹簾放開,再卷一下,就可以了
做壽司的料有好多種,不一定要用魚。在日本很少人吃三文魚。壽司醋可以用白米醋加上昆布、木魚花、糖、鹽用慢火煮之小滾!壽司飯最好用日式清湯來煮!
切壽司,刀粘點水(如果是鈍刀,誰也幫不了你),用拖刀計,准成
韓國泡菜
製作方法
配料:大白菜 蒜 鹽 魚露 辣椒粉 糖
注意:魚露是最必不可少的東西,也是為什麼中國的酸辣泡菜和韓國泡菜最不同的地方,在韓國幾乎家家自己做魚露,中國人不吃這個東西,不過在大的超市裡面有賣的,大約8-10元一瓶,多半是泰國的魚露。魚 露
調味品,俗名「臊湯」,是潮汕地區獨有的調味醬汁。清代中葉始創於澄海縣。
主要原料為生魚和食鹽。先將生魚拌入食鹽腌制,經1年以上(時間越長越好),魚
料已腐化,加入鹽水進行水浴保溫約15天,再經過1個星期浸漬,濾過渣質便成色呈赭紅
色的味道鮮美香醇的清汁,即是魚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閩南、輿梅、潮汕、
港澳等地區的居民及東南亞各國的華僑都喜歡使用魚露調味。 20世紀80年代以來還銷往
美國。
烹魚剩下的魚頭、魚刺千萬可別隨手扔了,把這些「下腳」細細地剁成小塊,與生薑絲、蒜末、清水一起入鍋煮20分鍾。過濾去渣,再入鍋中,加醬油、冰糖、黃酒,小火燒開,加味精出鍋,入瓦缽內,加蓋,涼後即成隨用隨取的魚露。燒、爆、炒、燜、蒸、拌等均佳。
魚露
英文名: Thai fish sauce
說明: 魚露,又叫做味露,是南洋料理中最常用的調味料,是用海魚加鹽發酵蒸餾而來,聞到時,會覺得腥味很重,不過等到入口後,又覺得爽口無比。一般來說,會應用在海鮮、沙拉或是菜餚烹煮上。烹煮時只要加入一點點就可以了,因為魚露的味道比較咸,不要一次放太多,可以邊放邊試味道。在南洋料理中是不使用鹽及味精的,都以魚露來替代,用魚露調味,也會讓菜餚多一份海鮮的鮮美滋味。
步驟:
第一步:買5斤大白菜,分成一片一片的,用適量的鹽腌起來,放大約15-24小時,白菜萎縮了以後最初步的的材料就好了。
第二步:找一個能翻得轉的大鍋,把蒜磨細(多一點,五斤大白菜大約3兩蒜),辣椒粉(根據自己口味而定),然後放糖,魚露(就像放醬油那樣多),根據自己的口味還可以再放一些鹽。把這些調料放在一起摻和攪和,就像和餃子餡一下就可以了。
第三步:發酵 發酵要密封,發酵的時間視溫度而定,一般春天4-5天,夏天3天,冬天就需要一個星期了
第四步:品嘗美味的佳餚,注意的是請不要放得太久,建議單身的朋友做好以後一定要與朋友一起分享,要不然一個人吃不完放壞了就可惜了。
韓國人喜歡吃冷食,桌上放很多小蝶,有各種不同的泡菜,還有海鮮做的泡菜,不過那種我還不會做。
在網路搜"童寶寶購物導航網"有您要的產品
㈡ 汕頭有幾家北海日本料理
北海日本料理只有一家
地址:龍湖區華山南路(富貴華宛附近,洗車店旁邊)
電話:(0754)88731777
而位於衡山路錦華昌大廈10號(近大眾商場與明珠廣場之間)的那家叫北海道日本料理,差一個字,但很多人搞錯,直接就叫北海了。其實是兩家人。鐧懼害鍦板浘
㈢ 請問誰知道日本料理(壽司)和韓國泡菜的製作過程
壽司的做法
壽司主要原料:
米,醋,魚。
先說米:最好用電飯煲,煮米前要洗米,不要用手搓,而是用個飯勺,或是木棍攪拌,直到水清為止。水放多少呢?你把整個手掌放入米鍋,讓水將將到手腕部位就好了。
煮好的米,要和醋拌勻。如果有條件的最好買到海帶醋,如果沒條件的可以用白米醋代替,但不管什麼醋,事前都要燒一下,加些日本清酒(如果沒有,可用白葡萄酒代替),放些糖。具體量,因個人口味而定,主要原則,沒有過去原醋中的酸沖味道就好了。
醋加米飯拌勻,米飯要熱,拌飯的東東要大,不用太深,一定要大,這樣才會透氣,米不會沾到一起。醋要一點點的加下去,一邊加一邊拌,有條件的最好是大木盆,這樣米不會冷得很快。加多少醋呢?加到米中有酸味為止,味道可以重些,因為等米冷了,味道會淡下來。
魚:最好要新鮮的海魚,最常見的是三文魚,和金槍魚,金槍魚我不建議家裡做壽司的時候用,因為市場上很難買到新鮮的金槍魚。新鮮的金槍魚要象牛肉一樣成鮮紅色,顏色發按或是黑,最好不要生吃,會拉肚子,如果要吃,最好煎熟了,再包到壽司里。
三文魚,新鮮的三紋魚要看眼睛,眼睛明亮的,還有要用手指觸摸魚肉,然後放到鼻子下邊聞聞,沒有魚腥味的就是新鮮的。
壽司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飯團式,一種是卷。當然還有刺身(也就是大家說得生魚片,這個東東很講究刀工,和魚的新鮮度。)
飯團式:
魚的做法
這個最簡單,把魚片成2.5厘米寬,5-6厘米長的片,片的是時候要斜片。然後做個2*2*4.5大小的長方體飯團,魚片中間點一點綠芥末,然後把飯團扣上,翻過來放到盤中,整形。
蔬菜,蟹肉棒,雞蛋的做法,飯團是一樣的做法,唯一不同的是上邊要綁上一條紫菜,這樣牢固些,好吃好拿。
卷:
一般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做壽司的專用紫菜片,個人感覺,要想買到很好的日本紫菜很難,其實很多韓國紫菜很好,價格也便宜些。
一般一代10個,可以做20個卷,每個卷可一切成6塊,也就是說一袋紫菜可以做20種不同的壽司,一共120個小塊。
卷式紫菜,還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外卷 , 一種是內卷(飯在里邊,紫菜在外邊)
外卷的做法:
紫菜一張,對折分成兩片。取其中半片,仔細看看,紫菜分正反面,光滑的一面朝下,在粗糙的一面上均勻的塗上米,米的用量:手攥一個比手心略小的飯團,放在紫菜的中央,從里往外,從中間向兩邊推開。手如果覺得粘,可以沾些清水潤手。
整張紫菜鋪滿米飯後,中間散些白芝麻,然後把紫菜翻過來,中間塗上一點綠芥末,然後放上自己喜歡的東西,現在開始卷了。拿起長的下邊向中間卷,然後再卷一下就好了。
內卷:
和外卷不一樣的,要用個竹簾子,不用的話,也可以,就是壽司的形狀不是太好,而且容易散。
半張紫菜放到竹簾的下方部位,還是光滑的面向下,然後手裡攥個比手心小1/3的飯團,放入紫菜的中間,也是,慢慢的把米向外推,但是這次不要把米塗滿整個紫菜,上邊留下2公分,下邊留下1公分。然後塗芥末,放你喜歡吃的東西(不要多)。卷的時候,把紫菜拉到和竹簾的下邊對齊,然後向中間卷,把下邊的竹簾放開,在帶著竹簾卷一下,就好了!
壽司用料:
魚:
有新鮮的生魚固然好,沒有怎麼辦呢?在餐館的時候,有的時候魚不能生吃了,也可以做熟了吃,我自己比較喜歡吃熟魚,味道濃些。比如三紋魚,可以用點鹽,和蒜煎熟,然後切成小條放到壽司卷里,或是直接煮熟,加上沙拉醬,放到壽司里。
還有蟹肉棒,這個東東是用魚肉做的,並不是真正的蟹肉,味道也很好,而且是熟的,包起來就可以吃了。
還有蝦煮熟,加上沙拉醬,包起來也很好吃
蔬菜:
黃瓜,牛油果,還有雞蛋,
蘑菇,香菇,香菇,我們那裡做聽好吃的,我喜歡,做法:
香菇用水泡軟,然後用泡香菇的水煮香菇,加醬油,糖,和酒調味到,煮熟就可以了,味道有點甜最好,因為吃的時候要沾醬油。
吃的時候的配料:
日本泡姜,綠芥末,日本醬油(中國醬油味道有些重,要少放)
飯,千萬不要壓,要慢慢的推
放上自己喜歡的東東
這個時候要壓緊
上邊的竹簾放開,再卷一下,就可以了
做壽司的料有好多種,不一定要用魚。在日本很少人吃三文魚。壽司醋可以用白米醋加上昆布、木魚花、糖、鹽用慢火煮之小滾!壽司飯最好用日式清湯來煮!
切壽司,刀粘點水(如果是鈍刀,誰也幫不了你),用拖刀計,准成
韓國泡菜
製作方法
配料:大白菜 蒜 鹽 魚露 辣椒粉 糖
注意:魚露是最必不可少的東西,也是為什麼中國的酸辣泡菜和韓國泡菜最不同的地方,在韓國幾乎家家自己做魚露,中國人不吃這個東西,不過在大的超市裡面有賣的,大約8-10元一瓶,多半是泰國的魚露。魚 露
調味品,俗名「臊湯」,是潮汕地區獨有的調味醬汁。清代中葉始創於澄海縣。
主要原料為生魚和食鹽。先將生魚拌入食鹽腌制,經1年以上(時間越長越好),魚
料已腐化,加入鹽水進行水浴保溫約15天,再經過1個星期浸漬,濾過渣質便成色呈赭紅
色的味道鮮美香醇的清汁,即是魚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閩南、輿梅、潮汕、
港澳等地區的居民及東南亞各國的華僑都喜歡使用魚露調味。 20世紀80年代以來還銷往
美國。
烹魚剩下的魚頭、魚刺千萬可別隨手扔了,把這些「下腳」細細地剁成小塊,與生薑絲、蒜末、清水一起入鍋煮20分鍾。過濾去渣,再入鍋中,加醬油、冰糖、黃酒,小火燒開,加味精出鍋,入瓦缽內,加蓋,涼後即成隨用隨取的魚露。燒、爆、炒、燜、蒸、拌等均佳。
魚露
英文名: Thai fish sauce
說明: 魚露,又叫做味露,是南洋料理中最常用的調味料,是用海魚加鹽發酵蒸餾而來,聞到時,會覺得腥味很重,不過等到入口後,又覺得爽口無比。一般來說,會應用在海鮮、沙拉或是菜餚烹煮上。烹煮時只要加入一點點就可以了,因為魚露的味道比較咸,不要一次放太多,可以邊放邊試味道。在南洋料理中是不使用鹽及味精的,都以魚露來替代,用魚露調味,也會讓菜餚多一份海鮮的鮮美滋味。
步驟:
第一步:買5斤大白菜,分成一片一片的,用適量的鹽腌起來,放大約15-24小時,白菜萎縮了以後最初步的的材料就好了。
第二步:找一個能翻得轉的大鍋,把蒜磨細(多一點,五斤大白菜大約3兩蒜),辣椒粉(根據自己口味而定),然後放糖,魚露(就像放醬油那樣多),根據自己的口味還可以再放一些鹽。把這些調料放在一起摻和攪和,就像和餃子餡一下就可以了。
第三步:發酵 發酵要密封,發酵的時間視溫度而定,一般春天4-5天,夏天3天,冬天就需要一個星期了
第四步:品嘗美味的佳餚,注意的是請不要放得太久,建議單身的朋友做好以後一定要與朋友一起分享,要不然一個人吃不完放壞了就可惜了。
韓國人喜歡吃冷食,桌上放很多小蝶,有各種不同的泡菜,還有海鮮做的泡菜,不過那種我還不會做。
㈣ 廣州哪裡的日本料理自助餐值得去
1、龍野城日本料理(南沙店)
地址:近郊南沙區進港大道祈福酒店娛樂城1樓
介紹:龍野城日本料理開業以來,素以食材新鮮享譽盛名,這里材料全部由日本原裝供應,讓日本菜式原汁原味的精華得到盡情體現,同時考慮材料的時令性保證其出品精巧、嚴謹,給味蕾來非一般的絕佳享受。除了食之最基本外,龍野城店內裝修優雅而富東瀛特色,一路走來賞心悅目,美景連連,服務生態度熱誠親善,讓人倍感尊貴溫馨。
2、松葉屋日本料理
地址:廣州越秀區環市東路339號廣東國際大酒店5樓
介紹:位於廣州環市東路廣東國際大酒店五樓的「松葉屋」日本料理,近日 推出迎合秋冬季節消費的日式火鍋、鐵板燒系列、純菜系列及海鰻系列等富有獨特風味的菜式市。「松葉屋」推出日式火鍋中的「朴葉火鍋」這廣州首創,其採用的材料朴葉從韓國或中國北方引進,富有獨特的清香味。該火鍋分別有清湯、海鮮和味噌風味三種類,頗受食客青睞。
推出的海鰻系列有和食、壽司二種類,其主料海饅全部在大海捕撈,烹制後味道鮮甜、清新,給人以肉質軟而不爛、入口甘化。
據悉,該 菜式乃大連的經銷商特約「松葉屋」獨家推出的。
面市的純菜系列有酢物、清湯和純菜火鍋等,據說是古代皇宮的養生保健食物。
「松葉屋」經營的鐵板燒以海鮮為主,品種多達30多個,可謂高中低檔均有,任由食客點吃。如晚餐,每位收費150元,除有30多種菜式供選外,還提供名貴的大對蝦和銀雪魚一份。午餐每人收費為55元,也有三文魚、北極貝刺身等名貴品種。而「牛肉薄燒」品種則採用牛肉薄片卷蒜片,別有一番風味,也迎合大眾口味。
3、一本回轉壽司(寶崗店)
地址:廣州海珠區寶崗大道181號首層
介紹:始於1999年,一直以前深受到廣大消費者好評,現已發展了多家分店了,主要出品有極具特色的回轉壽司、和風料理,前菜、壽司、刺身、燒烤、鐵板燒炸物、煮物、吸物(即湯類)、面飯等正宗地道的日本料理等。壽司料理採用干凈衛生的天然材料和可口的熟食材料製作,美味可口,而且環境也很有日本風情特色,在裡面彷彿就像在日本享用料理一樣。
4、藤原壽司屋
地址:白雲區白雲大道北88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旁)
位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旁的千力廣場。環境布置古樸優雅,是一傢具有獨特個性風格的回轉壽司店.用餐時,壽司師傅把剛製作好的壽司按價錢放在不同顏色的盤子上,再擺放到傳送帶上,傳送帶圍繞餐廳的坐台而轉,,顧客可自由取而享用。用餐後,店員依照顧客桌上的盤子結算帳單。
㈤ 魚露,一味穿越千年並影響世界的鮮美
潮菜調味品眾多,蘸料也非常多,所以素來有 「一菜一碟」 的說法,每種菜配的蘸料都不盡相同。這些眾多的調味與蘸料,有些是使用歷史非常久的傳統醬,例如黃豆發酵的普寧豆醬;有些是近代才傳入潮汕並改良過的「舶來醬」,例如沙茶醬。
而其中,有一味,我國是沿海地區非常傳統且古老的調味品, 不僅在潮汕廣泛使用,還直接間接地影響世界上的其他菜系 ,那就是與鹹菜、菜脯並稱「潮汕三寶」的—— 魚露。
= 魚露的前世今生=
魚露,是我國沿海地區非常傳統且古老的一味調味品,目前查到的最早可追溯的文字記載,為 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魏末年,在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 。
在書中作醬法一節,有提到一種名為 「魚醬」 的醬汁:「不用切。去鱗,凈洗,拭令干,如膾法披破縷切之,去骨。大率成魚一斗,用黃衣三升,一升全用,二升作末。白鹽二升,黃鹽則苦。乾薑一升,末之。橘皮一合,縷切之。和令調均,內瓮子中,泥密封,日曝。勿令漏氣。熟以好酒解之。」
大體意思是,用生魚去魚鱗洗凈,去骨加鹽,密封發酵。 這種鮮魚不去內臟,碼鹽腌制,取其腌制汁液的做法,與傳統魚露做法如出一轍 ,只不過當時稱為魚醬。而賈思勰還引用了崔浩所著《食經》里的加酒的制魚醬法,用酒來幫助發酵,這種做法一日便可食用。雖然崔浩所著《食經》早已失傳,但可以從這一點看出,魚醬製法的出現,要比賈思勰所在的北魏更早。而賈思勰也提到了魚醬由來的傳說,認為是當年漢武帝逐夷於海濱時,偶然發現的當地漁民的一種制醬工藝,如果記載屬實,那麼 魚露的誕生至少是距今兩千多年前 的事情了。
在楊堅的《〈 齊民要術〉中的魚醬加工探析》一文中,也詳細的對比了魚醬法中不同做法的異同,且多取用海魚為原材料,並且認為這種做法在北魏時期已經非常成熟,是繼承於漢代又長足發展的一種制醬工藝。而洪光住在《我國魚醬起源初探》一文中,提到了魚露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北魏的魚醬,但 更早的起源可能是2000年前的漢代的魚醢,也是魚鮓(即糟魚)腌制過程中所出的醬汁。
而至於魚露工藝何時進入潮汕,這個目前並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在《齊名要術》所記載的魚醬,主要也是當時黃河中下游沿海漁業的情況反映。而正如黃挺在《潮汕史》中所述,潮汕先民多是由北入福建,再從福建遷入潮汕的,魚露是否也是相同的傳播路徑,沒有準確的史料可以考究。倒是從魚醢的「醢」字,我們可以略窺一二。醢在古代即代表肉醬、魚醬的意思,而潮汕目前很多海產腌製品也仍帶有「醢」字,如錢螺醢、厚妞醢等等。或許是較早之前漢人入潮汕時,將「醢」的做法帶到了潮汕,並在這片土地上慢慢傳播與演變,連稱謂與漢字也一並流傳下來了吧。
現代的魚露製法,基本上還是沿用了一千多年前的製作工藝,只不過調味可能有些許改變,一般只用魚蝦等海產,碼鹽腌制即可,而不加其他姜等調味配料。而現在發酵後的魚露,出湯之後還會加上殺菌和檢測等步驟,藉助了現代科學的手法與工藝,進一步降低魚露發酵過程中帶來的不可控因素了。
= 魚露對其他菜系的影響 =
說起魚露,很多人都會想到東南亞菜系。確實,目前國內除了東南沿海,很多地方已經難以見到魚露的身影了。而東南亞卻依然非常流行,甚至像越南菜,可以說沒有魚露不成菜, 說魚露是越南菜的基石一點都不誇張。
而目前各大超市能買到的魚露,大多也是東南亞魚露,尤其以泰國的魚露為主。也正是因為東南亞魚露的出名,而我國近代之前又一直是以魚醬稱呼魚露,甚至在清代之前都找不到「魚露」這樣的字眼,所以就有人誤以為我國的魚露是從東南亞流傳進來的。然而從我國魚醬和魚醢的發明時間來看,幾乎沒有這種可能。
東南亞魚露使用時間最長的當屬越南,而自秦到五代十國時期,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國的百越,等到五代十國時期才獨立出去,而如果越南那時候已經使用魚露並且傳入中國,那麼《齊民要術》就不會寫漢武帝逐夷於海濱並發現魚醬這樣的傳說了,畢竟當年漢武帝滅的是南越國,雖然南越國的領土包括了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但漢武帝軍隊只打到南越國的首都番禺城城下(現廣州),南越國就整體成為漢朝附屬國了,所以漢武帝是沒有直接去到越南那麼遠的。
至於為什麼越南會有魚露?按《食物語言學》里的說法,更 有可能是漢武帝征服南越之後,原百越一族逐漸退至東南亞,導致的魚露向東南亞傳播。
然而魚露傳播的終點,遠比東南亞要遠得多。《食物語言學》一書中,作者解釋了為什麼番茄醬被寫為 「tomato ketchup」 。
他認為ketchup的原意,就是中國南方地區的魚露, tchup就是閩南語系中「汁」的發音,而ke則是閩南語中「腌魚」的意思。 我自己試著讀了下, 感覺ke-tchup的發音,確實與潮汕話里的「魚汁」發音非常接近 ,而潮汕話又屬於閩南語系中的一個分支,因此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而這種名為ketchup的魚露,從福建泉州被帶到了東南亞之後,又接著被英國人販賣到了歐洲腹地,並且成了昂貴的調味品。 在之後的四百多年裡,魚露不斷被模仿,並慢慢演變 ,從最初改用魚與蘑菇共同發酵,到後來不再使用魚,直接用英國蘑菇發酵,甚至還有加入核桃的配方。魚露這一中式調味料,踏上歐洲之後,在被仿造的路上越走越遠, 演變出了許許多多的不同配方的ke-tchup。
到了19世紀南美的番茄傳入歐洲,番茄也被加入到了配方之中,最初的番茄醬做法中就加入了鳳尾魚,也可以從這里看出番茄醬與魚露的淵源。19世紀中後期,鳳尾魚就不再出現在番茄醬的製作菜譜中了。番茄醬成為了所有仿造ketchup中最受歡迎的配方,再後來,番茄醬又傳入美國,並加入了更多的糖,之後又出口到了香港及世界各地,一路不斷地演變。而作為番茄醬巨頭的亨氏,也一直保持使用「ketchup」這個詞,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數番茄醬,仍寫著「tomato ketchup」。
而魚露的前身,也就是前面講到的 魚鮓 ,則往另一個方向傳播,成為了如今日本料理中的代表作—— 壽司 。
按宮崎正勝在《料理的故事》里所述, 日本語中的壽司(sushi)原意指的就是「酸」的意思 ,一開始是不加飯的,只是將魚、貝、肉等鹽漬之後加壓,待發酵後發出酸味的食物,其目的是通過發酵來保存食物, 與漢代魚鮓的做法基本相同 。
到了大約公元9世紀的 平安時代中期 ,「延喜式」中規定的作為納貢的壽司,已經進一步改進了, 使用的是將魚和肉碼鹽,並加在米飯中間一並發酵的方式,稱為熟壽司。 但這種壽司,發酵後的米飯是棄用不吃的。
到了室町時代,又演變成了減少米飯的發酵時間 ,當米飯略帶酸味時就取出與貝、魚同吃。
這種吃法區別於前面的熟壽司,因此稱為「生熟」, 而我們現在吃到的壽司,就是從這種「生熟」做法里引申出來的。 而現在傳統的日本壽司,部分魚類仍會使用利用自身酵素熟成,以嫩化肉質和提升風味,例如金槍魚一般會經常十天左右的熟成時間,這也是為什麼《壽司之神》中,二郎對著一塊生的金槍魚,說「 還不夠熟 」。
日本漢字里的 「鮓」也與 「鮨」同義 ,這個字在中文裡的 原意指的就是用鹽與稻米共同發酵變酸的魚,而現在「鮨」在日本,已經直接是壽司的意思了。
魚露,這種源於我國漢朝的魚鮓與魚醢的醬汁,在不同時間,以不同的方式,分別向東亞、南亞等各個方向傳播,兜兜轉轉一圈之後,千年後再次進入故土,卻早已是另一番模樣了。
= 何為好魚露? =
魚露,同其他發酵的醬露一樣,重點在於「鮮」,其主要成分是鮮美的氨基酸, 包括了谷氨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等十幾種呈鮮物質 ,當然也包括了各類其他復雜的風味物質,Shimoda M以台灣魚露為樣本,從魚露中分析出了 124種揮發性風味物質,包括了含氮物、含硫物、醇類、酮類、芳香族碳水化合物等等 。也正是因為魚露風味復雜又鮮美,所以嗜鮮如命的潮汕人才會如此偏愛這種醬料。
但市面上的魚露太多了太多,從原料的選擇到發酵的工藝,都不盡相同。
首先是用料。前面我們講到了魚露是可以魚肉帶內臟一並發酵的,那麼自然會有些廠商使用賣不起價格的雜魚,甚至可能使用廢棄的魚內臟和下腳料,各種魚肉魚雜一並發酵,再通過後期的脫腥處理。這也是為什麼一大瓶魚露,耗費很多的魚料發酵,最後價格卻不貴的原因。
而好的魚露,正如《齊民要術》里所述,應使用鮮活漁獲去鱗洗凈再發酵,甚至還應分門別類,不同的魚類分別發酵,這也是為什麼賈思勰在魚醬開頭寫了一句「鯉魚、鯖魚第一好;鱧魚亦中。鱭魚、鮐魚即全作,不用切。」雖然當時漁業沒有現在這么發達,可選的魚類不多,但從這句描述還是可以看出, 不同漁獲做出來的魚類,品質也是不同的。
其次是工藝。魚露製作,一般包括了 腌制自溶、日曬夜露、過濾、曬煉、後發酵及滅菌等步驟 ,其中發酵的溫度、加鹽量、是否加酸溶解以及發酵天數,都與最後的風味息息相關。
在孫美琴的《魚露的風味及快速發酵工藝研究》里提到,魚露發酵過程中的微生物分解魚肉蛋白所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是魚露最重要的風味成分。因此,發酵工藝,也是決定魚露風味的重要因素。
傳統魚露發酵工藝,發酵時間要兩三年以上 ,像東南沿海的魚露製作,一般採用的是傳統的高鹽自然發酵,這種方式發酵的魚露,因為發酵緩慢,呈鮮物質與風味物質更為豐富,且鹽與谷氨酸會結合成為谷氨酸鈉,所以更具有自然鮮味。另一方面,高鹽也會抑制細菌滋長,所以產生的氨氮非常低,可以有效避免魚露產生難聞的氨臭味。但與此同時,鹽也抑制了蛋白酶的活力,因此發酵時間長,製作成本高。
而為了降低成本,就自然誕生了多種快速製作魚露的方式。在黃志斌等的《魚露快速發酵工藝的研究》一文中就提到了多種魚露的製作方式,而像日本與東南亞等地,鹽度稍微低一些,且部分魚露廠會使用硝酸鉀或硝基氯仿等強酸,先將魚蛋白水解以便快速發酵,但缺點是缺乏魚露的自然香味,因此需要再額外添加澱粉與澱粉酶一並發酵,增加魚露的香味。而好的魚露,應盡量使用魚本身的酶進行自然發酵,不添加額外的水解劑,這樣製作才能具有魚露該有的特殊香味。
也就是說,從製作工藝的角度,在合適的鹽量下(一般是10%-30%), 鹽度越高魚露香味越濃;原料鹽漬時間越長,魚露香味越濃。
而一般來說,第一道魚露原液,是質量最好的,也是最為珍貴的。
那市售的價格低廉又號稱是自然發酵的魚露,是怎麼來的?一般是自然發酵後, 過濾了數道魚露後,剩下的魚塗再加鹽水蒸煮後再過濾的。 但因為是剩下的料再加工過濾的,所以所出魚露顏色不夠深,鮮味也不足,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勾兌焦糖色素以及谷氨酸鈉,使得看起來顏色也足夠深,但風味已相去甚遠。
雖然對於消費者來說很難穿透到生產環節的,也難以從最終拿到手的魚露,去反推廠商用的是什麼魚料,以及使用什麼工藝, 但通過配料表,我們仍可以略窺一二。
自然發酵的優質魚露,會呈 自然赭紅色色澤 ,以及具有濃郁的鮮味,所以無需再添加焦糖色素,也無需添加谷氨酸鈉等呈鮮物質。如果是尾料再蒸煮出來的魚露,一般色澤與鮮味不足,因此需額外添加焦糖色與谷氨酸鈉。而在高溫烹飪下,谷氨酸鈉會變成不具有鮮味的焦谷氨酸鈉,由於味精魚露,鮮味很依賴添加的谷氨酸鈉,因此鮮味會大打折扣,而自然發酵的魚露,除了谷氨酸鈉外,還有十幾種豐富的呈鮮物質,因此風味依然可以完好保存。
此外,魚露也同醬油一樣,可以 通過「氨基酸態氮」含量的高低來評判其質量 。像醬油的標准,可以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個等級,其氨基酸態氮含量分別為≥0.8、≥0.7、≥0.55、≥0.4g/100ml,氨基酸態氮越高,說明醬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鮮味越好。魚露也一樣,根據國家SB/T 10324-1999標准, 一級魚露其氨基酸態氮應該在0.9g/100ml以上。
除了看配料表這種客觀參數之外,如果嗅覺與味覺靈敏的朋友,也可以買幾款魚露分別體驗下。優質魚露,氣味上會有 葷香味,包括乾酪味、肉味以及輕微氨味 ,而因為是高鹽長期發酵,氨味會很好的抑制,因此 不會帶有腐敗與腥臭的味道 。相反,加速發酵一般採用低鹽方式快速發酵,把握不好容易帶有氨臭味或臭腳丫味。在滋味上, 優質魚露呈鮮物質豐富多元 ,不會像兌味精的魚露一樣,雖然鮮味也很濃,但相對寡薄。
最後就是看廠方了。像我習慣潮汕魚露的,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買東南亞出的魚露,潮汕魚露以前一直都是以優質魚露對外輸出的,只不過這些年式微了,很難在本地之外的渠道買到好的潮汕魚露,甚至本地買的,都不免加了焦糖色與谷氨酸鈉,關於這一點確實很讓人可惜。
潮汕魚露最出名的產地之一,是澄海的外埔 ,在解放前,一個小小的外埔鄉就有同茂,承記等九家老字型大小魚露廠。
解放後合並為公私合營的 澄海魚露廠 ,全盛時期,該廠每年消耗的活魚原料就要八萬擔,而且品種繁多。
澄海魚露廠不僅對外輸出產品,還對外輸出技術,員工先後被聘請到饒平柘林、福建同山、惠陽澳頭等地方作為技術顧問。可以說當年的澄海魚露廠,是潮汕魚露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後來上世紀80年代初又重新分拆私有化,分拆後生產規模陸續減少,目前有些仍有情懷的廠商還在堅持生產,但據說 生產規模已經不及當年百分之一 了。
目前我在用的魚露,是最近從朋友那獲知的一個叫 「初湯」 的品牌。
一開始只覺得這個品牌名字取得很討巧,與潮汕話里的魚露發音相同,又有第一道原湯魚露的意思。後來才知道,這個牌子就是收購了原來的部分外埔魚露廠進行生產的,只不過目前知道的人不多,而且剛開始生產,因為古法製法一批需要好幾年,所以產量也不高。之前我在用的時候,還只有微商渠道,現在終於京東也有得買了。
一般點評食品我很少用「最」字,但這個不誇張的說,可能是我目前嘗過的最好的魚露。因為魚露不像醬油有那麼多可以選擇,尤其離開潮汕後,不管線下還是線上渠道,可選品牌所剩無幾,買來買去很多都是兌味精的魚露。而初湯這種不兌味精,氨基酸態氮能達到1g/100ml以上的魚露,更是少之又少,與之前用過的很多魚露品牌比起來,可能甩三條街都不止。
後來據說他們也送了一批給蔡瀾大佬品嘗,估計也是覺得風味絕佳,所以大佬不僅提了字,順便給定製了一批魚露上到了自己的店裡。
= 潮菜中魚露的用途 =
潮菜里使用魚露的地方很多,雖然談不上獨寵,但魚露的影響也是方方面面的,在潮汕的酒店,可以離開醬油,但絕對離不開魚露,因為不管煮炒燜燉,幾乎都需要用到它。
例如炒,潮汕炒芥藍的要義就是「猛火、後朥、香初湯」,初湯就是潮汕話的魚露的意思,魚露的好壞,是決定炒芥藍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再說潮州鹵水,魚露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與醬油以及其他鹵料一起配合的重要材料之一。而這種長期反復燉煮的鹵制過程,如果使用添加谷氨酸鈉的魚露,鹵一兩次,呈鮮的谷氨酸鈉就變成沒有味道的焦谷氨酸鈉了,鮮味盪然無存。
還有最常見的煮,潮汕湯水粉面,例如最出名的粿條,盛湯的碗底必須是一勺魚露,然後才是倒入粿條,最後再鋪上肉、海鮮等料,如果少了這勺魚露,風味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說不能稱為潮汕粿條了。
而同樣的,煮潮汕砂鍋粥,一般也都會用魚露來調味,與冬菜一樣,是砂鍋粥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還有直接作為蘸料,像潮汕出名的蚝烙,上桌一定配一碟魚露,屬於指定CP,不蘸魚露的蚝烙,雖香但鮮味不足,搭配在一起才是最靠譜的吃法。
魚露的用途還有很多很多,有時潮汕生腌為了提鮮也會加點魚露一起腌制,炒飯最後起鍋也可以加一勺提鮮。
可以說只要是提鮮,在潮汕大概率就會用到魚露,有時候一道簡單的小炒,加一點魚露,就可以讓滋味瞬間豐富起來,最簡單的對比就是炒芥藍,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分別試試。
= 結語 =
今天這篇寫得有點長,主要是因為魚露在我國的使用歷史非常長,同時又因為中世紀的國際貿易,魚露從中國走向了世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別的菜系,所以故事一展開,就收不住了。
而對於以上這些由來與歷史,怕是知道的人寥寥,甚至很多人還以為魚露是東南亞傳到我們國家的舶來品。所以我也覺得有必要借這篇文章,讓大家 重新認識一下這穿越千年,並影響了世界的中國傳統古味。
而我也希望這些還堅持著傳統工藝製作的廠,可以被更多人熟知,而不是在劣幣驅逐良幣中瀕臨失傳。這或許也是作為一個業余美食愛好者,我所能做的一點點綿薄之力吧。
參考文獻
1.Shimoda M, And R RP, Osajima Y. Headspace Gas Analysis of Fish Sauce[J]. J.agric.food Chem, 1996,44(11):3601-3605.
2.任韶堂 . 食物語言學[M].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7
3.宮崎正勝 . 料理的故事[M].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7
4.楊堅. 《齊民要術》中的魚醬加工探析[J].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 16(1):6-8.
5.洪光住. 我國魚醬起源初探[J]. 中國釀造, 1983, 2(3):33+45-47.
6.甘暉. 幾種常見的傳統水產調味料的製作方法[J]. 科學養魚, 2014(6):76-77.
7.孫美琴. 魚露的風味及快速發酵工藝研究[J]. 現代食品科技, 2006, 22(4):280-283.
8.黃志斌, 徐軒成,楊允庄. 魚露快速發酵工藝的研究——低鹽保溫發酵的效果[J].水產學報,1980, 4(2):141-146.
9.張雪花, 陳有容,齊鳳蘭, et al. 魚露發酵技術的研究現狀[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00, 9(4):355-358.
㈥ 請問一下,在東莞日本客人比較多的日本料理店在哪裡謝謝!
長安雪子日本料理
長安就有很多日本人,那裡的日式酒吧也很多
㈦ 請問澄海哪裡有電影院還有日本料理店求詳細
電影還是去汕頭一帆看吧,至於日本料理,在大眾購物後面的「禾飲」就有,又不就去汕頭吃。
㈧ 江陰有沒有什麼日本料理店啊,要正宗一點的
澄江福地記得進去有個什麼地方的二樓,裡面有5家店,有個日本料理
㈨ 味道不錯 值得推薦
|
把我博客中介紹的青島小吃給找出來了,雖然現在有好多都漲錢了,但是口味依然很棒呢~
青島小吃大全~ (2007-07-09 18:00:55)
[編輯][刪除]
1、真正地台灣牛肉麵
台灣路,麗晶大酒店旁邊有一家小面館。很小很小,但做得一手純正的台灣牛肉麵。愛吃面的朋友們不妨抽空去嘗一嘗!確實不錯。
2、灌湯包
在台東有一處「金城棧灌湯包「挺好吃的。每次陪朋友去台東總要去吃。
3、最好吃的刀削麵
青島劇院對面,早上7點左右出攤,外地兩夫婦,男老闆帶一廚師帽子,只供應早餐。
辣椒正宗,絕對辣,用的肉是紅燒肉,切片,好吃,湯就是燉肉的湯,好喝,菜是大頭菜,先放鍋里抄,然後等面熟了放碗里,鋪上菜,放上肉,舀上湯,價格有2元不帶肉,3元,4元,5元,重點推薦。
4、青島的特色排骨米飯
推薦兩個地方,一個是老字型大小萬和春,火車站和台東有店,一般是肋排,8塊一碗,沙鍋裝的,但是別誤會,實際不是沙鍋做得,肯定是高壓鍋,要不不會那麼爛的。排骨味道還算不錯,不過缺點是排骨太大,肉太少,吃起來費勁,竟然沒有衛生紙供應,怎麼擦手?他最難吃的就是米飯,劣質。
另外一個地方是在桃南路附近的京九排骨米飯,在水清溝還有一家分店,他與萬和春是兩種口味,他的排骨一般都是大排,裡面有白菜,粉絲,豆腐,與排骨一起用沙鍋燉的,口味沒有萬和春的濃,喜歡清淡口味的推薦去吃,米飯管夠,既然免費就別管他好不好吃了。價格也是8塊
5、好吃的餛飩!
在杭州路加油站斜對面有一家餛飩鋪,店裡的蝦仁餛飩特別好吃,價格實惠,味道鮮。該家餛飩鋪店面不大,全都是女人。有豬肉餡、牛肉餡和蝦仁餡三種。豬肉餡和牛肉餡的價格我忘了,蝦仁餡的餛飩3.5元一碗,吃過蝦仁餛飩以後,一般就不想吃其他餡的餛飩了。另外那裡還有烤肉和烤雞心,全都是微波爐烤的,烤肉的味道一般,雞心不錯,價格是1.5元1串。
在寧化路四方機廠醫院附近有一家叫無名餛飩館,裡面的蝦仁餛飩也非常不錯。每碗的價格是3.5元一碗。另外,該家餛飩鋪的碳烤肉筋和微波爐烤雞心也不錯。
6、好吃的爐包
長城飯店的海鮮爐包,12一斤,中午供應,要排隊。 青島劇院對面
7、好吃的面
在信息城附近有一家小飯店,店面不大。菜做的一般,紅燒鯉魚還行。這里的泡椒滑面非常不錯。手工面,加上炒肉片、辣椒、酸菜和湯。非常好吃。面中的酸菜非常好吃(據說是大頭菜腌制的)。價格分為4元、5元和6元。分量足,吃的過癮。
友情提示:喜歡吃酸菜的朋友可以和老闆娘說多加點酸菜。
8、好吃的拉麵
要說青島最有名的拉麵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四方路的馬家拉麵,不錯以前馬家拉麵確實很好,但是現在我只能說,一點都不好吃。 我所吃過最好的拉麵在吳家村車站一個小飯店,裡面只有3張桌子,老闆是個年輕人。3元,4元,5元,肉特多,湯也好,還有微波爐烤肉,雞心,1.5一串,挺大的,不過不是很好吃。就目前來說他家的拉麵應該是最好的,量大好吃,比馬家拉麵好多了。
9、好吃的餃子~~~~~
我知道的有兩家:鞍山一路市場上的國香水餃,店面很小,太好吃了,8元一斤
還有就是8路車華陽路站附近(就在家裝市場那)也是小飯店,韭菜餃子很好吃,10元一斤,都是60個
青島好吃的烤肉串去處:
1、美達爾,老字型大小,特色是烤魷魚,全部是電烤肉串,1.5元一串,其實不怎麼好吃,只是名聲響而已,推薦度 3星
2、泰山路,老字型大小烤肉街,電烤,炭烤,微波爐烤。以前挺好吃,近幾年不怎樣,炭烤不好吃。推薦度 3星
3、團島25路車站,炭烤,電烤,微波爐烤。還不錯,炭烤不怎麼樣,電烤沒吃過,微波爐是他特色,現在也一般了,老湯方便麵是特色,點面挺小的。 推薦度 4星
4、人民路,海慈醫院附近,挺好找,哪裡停的車最多就是了,老高烤肉,只在夜間10點以後出攤,馬路上吃,品種少,肉串,腱子,魷魚板,魷魚抓,魷魚牙(少量),魷魚頭(少量),肉筋(這個是特色,最好吃,每天晚上最早去的人才能吃到,一碗10串左右),全部1元一串,有啤酒,礦泉水,可樂,烤火燒,冬天吃有點冷,等候時間過長,沒耐心別去吃。推薦度 5星
5、四方路,老字型大小烤肉街,炭烤為主,以前很紅火,現在沒什麼好說的,臟,難吃,特點便宜。
6、四方胖姐,大眾化,炭烤為主,四方有名的,不算很好吃。
7、水清溝老四烤肉,跟胖姐差不多,不過口味比胖姐好吃。
8、四方吉祥烤肉,大眾化,有炒菜,好像海鮮豆腐是特色。不算很好吃。
9、西鎮2路電車站,芳香烤肉,電烤炭烤都有,有炒菜,擔擔面(以前經常吃的,絕對好吃,現在不好吃),蛋抄飯不錯,烤肉挺難吃,電烤一般,西鎮有名
10、西鎮2路電車站,芳香旁邊,電烤炭烤都有,有疙瘩湯不錯,烤肉基本和芳香差不多,以前他的電烤肉串很有名,現在不怎麼樣。
11、 台東的 帥哥 經濟實惠 就在當代商城附近
12、四方路的天樂!
13、滄口公園---1+1燒烤、東北鑫串龍
14、中山路-----美達爾
15、鎮江路----好朋友
16、李村大村莊的烤肉,叫絕
17、 仰口路的三旺爐,經濟實惠,最主要是好吃!而且那裡的板筋絕對好吃,注冊了青島市特色小吃。
18、海邊人燒烤吧
店面不是很大.裝修卻頗有味道.燒烤更是好吃了... 24小時營業的.而且每天凌晨2點的時候人最多.... 地址是 澄海三路 在麗晶附近...敦煌鮑翅海鮮 和 山浮大酒店 中間的路口 裡面走一段就看見了啊!
19、烤雞脖子
火車站往左一直走到頭是個圓圓的大花園(忘了叫什麼名字了),有很多路口那個。
走與北京路平行的後面的那條路(沒留意過那條路名),往前走20米吧,就到了這家小店。
店名(忘了),它門口有個小紅色燈籠掛著,晚上就亮,因為店小路黑,方便尋找。
裡面全是烤的東西,雞脖子是招牌,還有兔子腿也不錯,還有手工餛飩。
火鍋有個好去處:
1、在平安路大約是20號,在方中圓小區斜對面,天天順火鍋.
那裡鍋底才1塊錢,羊肉分肥羊和瘦羊,都是買二送一,十元一盤,都是現切羊肉,新鮮而且量足,海鮮價位也不高,品種齊全,門面也很大,干凈,整潔. 我是無意中走進去的,結果感覺味道還不錯.值得推薦,
2、冬天大家都喜歡吃火鍋,在大連路上有一家叫四同活魚鍋的店很有特色,店面不大,可是鍋底是老闆自己配的,老湯也是店裡特有的,一條活鯉魚,現殺,現煮,味道特別好,去的人不能太多,因為那邊沒有單間,最多就是6個人,那裡的豆芽燉過特別好吃,湯也很好喝,而且價格實惠!一個鍋底36,帶一條活鯉魚,四盤青菜,羊肉是8塊一盤,有時間不妨去試試!做205路車到大連路市場一站下,向後走50米就到
推薦好吃的飯店:
1、雲霄路,天華香素菜
很有特色。俺今天吃的牛排、龍蝦,要是在一般飯店裡面根本吃不出來是豆腐作的。不剛看著象,吃起來簡直與真的魚、肉沒有區別
2、清蒸皖魚
去北京玩的時候,粵菜館很多,經常吃到正宗的清蒸皖魚,喝到正宗的皮蛋瘦肉粥 ,回來青島,發現南方飯店裡的皖魚味道也很好 。
3、喜歡吃魚又怕貴的去台東六路「紅楓葉」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台東六路小學側門,從牛肉粉的路口拐進去走20米。魚做的最好。經典的有鐵鍋雜魚,鯰魚茄子,椒鹽鯽魚。青島人不願吃鯽魚說有土腥味兒,不過這家做的是我吃過的最好的一家,現宰現炸,外焦里嫩,鮮香無比。如果你愛好垂釣,直接拿著剛上鉤的去就行,不收加工費,過意不去點個冷盤,要瓶酒。新疆羊排值得一嘗。青菜一般,但量足,兩個人吃不完。聽說廚師是原青啤老闆的私人廚子,落魄到此。
4、在台東八路的萬和春旁邊有一個飯店,叫廣州佬,特色就是煲,一個大沙鍋放在爐子上面,有牛楠的,狗肉等幾種,分大中小鍋,小鍋30,中鍋40,一般三個人去的話吃小鍋就夠了,米飯一元一碗。一個鍋可以要四種菜,一般要粉絲,凍豆腐,豆油皮(特色),白菜,根據自己需要點,菜的品種很多,超過四種就要加錢,把菜放沙鍋裡面跟肉一起燉,很爽。
5、老河道的鯰魚不錯
咱自己去吃,太貴的地方去不起,這來挺實惠的,2個人不到30就吃得很好了,店面也干凈,瓦罐做的挺好,特別鯰魚很好吃,而且這里的米飯是我所有去過的飯店裡面最好吃的,特別香,米飯拌上魚湯,真挺好吃的哈~~,就在軟體大廈附近
6、延吉路上的年年有魚不錯
就在南京路家樂福附近,下了322路車走幾布就到了,環境還不錯,味道挺好的,推薦:干煸雙味,鯽魚做的挺有特色,鐵鍋腰花也很好吃,反正,俺吃了這些還想吃
7、特色飯店-阿蘭餐廳
阿蘭餐廳在龍山地下商城正門,靠公園那個門,網上走大約50米路邊一家小飯店,老闆是青島啤酒廠的員工,所以那裡的一個特色就是啤酒,員工內部酒,非常好喝,2元一瓶,限量供應。另一個特色是阿蘭板面,板面的意思就是面條是長條刑的,很有咬頭,不夠湯的味道一般,面還是不錯的。炒菜不錯,價格非常便宜,量足,家常菜,燉蘿卜絲蝦皮,魚香肉絲等都挺好,經濟實惠。
8、正宗韓國菜-真味美
真味美飯店在延吉路附近,好像是,我不認路名,去吃飯的人韓國人多,味道挺不錯,韓國泡菜是免費的,有好幾個品種,真的挺好吃,肉類,五花肉挺好,卷生菜沾韓國辣醬別有一番味道,韓國人吃飯講究簡單+快,很多韓國人去都是要一個飯,吃完就走,價格也不算貴,一般4個人大概花100塊錢就夠了,吃完肉要一個石鍋拌飯就飽了。鐵板魷魚別吃,一點都不好吃。
9、特色雞架子
火車站附近,廣播電視局附近,小店,特色是香辣雞架,12元一份,沒說的,好吃,米飯是香米的。大頭菜燉排骨也很好吃,強烈建議去嘗嘗。
10、東北特色棒子骨,熏雞脖子
洮南路便宜坊,天下第一湯旁邊,雞脖子8元一盤,棒子骨10元一盤,沙鍋千萬別吃,不是人吃的
11、在青島水族館對面有一家名字就叫做水族館的餐廳,那裡的大蝦炒白菜、肉沫海參味道不錯,其他的海鮮做得也挺好
不過要多帶點銀子才行,而且要早點過去,晚了就沒有地方了
便宜好吃的川菜:
1、四方路老字型大小,一家小店,四川人開的,從中山商城往下走第一個路口右拐就能看到。特色是毛血旺,水煮肉片等,價格適中,不算貴不算便宜,口味不錯。
2、大麥島青島大學對面,在一家什麼熏肉大餅旁邊,也是四川人開的,有火鍋不過沒吃過,價格不貴,口味很不錯,推薦。
3、天露園,各區都有分店,一般我都是去台東立群對面那家,在二樓,最好吃的兩道菜,峨嵋鱔絲,38元,辣子蝦,38元(重點推薦,絕對好吃),其他的菜也就一般,價格高。
4、蜀香園,各區都有分店,不太長吃,菜貴不算好吃,閩江路有火鍋,不如七星椒好吃,不過品種多,有鴨腸和豬腦。
5、華陽路裝飾城對面,七星椒川菜,不知道是不是與泰山路一家,小店,聽臟的,推薦重慶太婆雞和辣子魚,其他的菜一般,價格不算貴也不算便宜,大眾價格,川菜一般都比較貴
6、湛山附近有一家叫小辣椒要麼就叫紅辣椒的小飯店,店不大,味道很好!直追蜀香苑!其中,毛血旺——地道!
7、我吃過很多川菜館,位於32總站的唐家老院子是最好吃的,招牌雞,毛血旺,都很好吃,就是價位高一點,比蜀香園,黃土地,天祿園都貴呀!毛血旺32元,招牌雞20元。2樓炒菜,一樓火鍋!大家可以去試試呀!
青島吃自助的幾個地方:
1、燒鵝仔,39一位,地方挺大,品種挺多,特色是自釀啤酒,免費,管夠,比青啤好喝
4、府新大廈一樓,海鮮自助,39一位,青啤免費。
5、東海路197號麒麟大酒店最上面的第30層,旋轉自助餐廳,98元/位。
下面分別是
「青島特色小吃名稱」——「製作單位」——「地址」——「乘車路線」
1、 小紅樓牛肉灌湯包—— 市北區新興飯店—— 昆明路——17路 30、2路台東下
2、 三鮮蒸餃—— 春和樓飯店—— 中山路46號—— 2、5、6路中山路下
3、 大蝦燒麥—— 四方大酒店—— 溫州路60號—— 32、5、1路長途站下
4、 天府元霄—— 天府酒家—— 中山路208號—— 2、5、6路中山路下
5、 長城海鮮水餃—— 市北區長城飯店—— 膠州路60號
6、 谷香村排骨麵—— 谷香村面館—— 保定路12號
7、 青島大包—— 青島飯店—— 中山路53號—— 2、5、6路中山路下
、 青島鍋貼—— 李滄區鍋貼鋪—— 四流中82號
9、 海鮮餛飩—— 餛飩王快餐公司—— 泰山路38號—— 301、2路西鎮下
10、 排骨砂鍋米飯—— 萬和春飯店—— 台東八66號—— 32路台東八路
再貼一些小吃:
豆腐腦——劈柴院—— 2、5、301、8路中山路下
美達爾烤肉——中山路——2、5、301、8路中山路下
青島海鮮小吃:
以下分別是:序號——名稱——特色——店址——電話號碼——乘車路線
1、 瀛洲蛤蜊套餐——青島飯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紅島蛤蜊,採用炸、炒、扒、燒等組合而成——市南區中山路3號——2891888—— 6、5、2 路中山路下
2、瀛洲鮁魚小吃——青島飯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鮁魚,採用烹、炸、熏、燒、扒等製作成各種口味的鮁魚小吃。——市南區中山路53號——2891888——6、5、2 路中山路下
3、 美達爾烤魷魚——美達爾燒烤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優質鮮魷魚,經去腥、腌制、燒烤而成,成品具有熱、辣、鮮等特點。——市南區德縣路49號(中山路三角地)——2864852——6、5、2 路中山路下
4、 美格涼粉——新亞美食城特色海鮮品牌,選用石花菜製成涼粉,加調料熬制而成,成品鮮、酸、辣、咸、爽口開胃。——市南區大沽路28號——2830056——2、5、26路棧橋
5、 谷香村大蝦面——谷香村面館特色海鮮品自選,選用青島特產大蝦配鹵面條,成品湯寬爽、麵筋道,味道特鮮。——市南區保定路 12號——2847382——2、5、26路紡織商廈
6、 清蒸紅島海蠣子——小紅樓餐飲中心特色海鮮品牌,選用紅島海蠣子入籠蒸制而成,成品味道特鮮。蘸姜醋汁食用優佳。——市北區標山路——3645857——1、3路延安二路下
7、 大船光魚套餐——餛飩大王快餐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光魚,經燉、燒、扒等方法製作成鮮、辣、甜、魚香等味道。——市北區泰山路38號——2830000呼1158——2、5、301路黃台路下
8、 鮑島海鮮翡翠面——鮑島酒家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海藻粉加到面條中呈天然綠色,成品味道鮮美、富含微量元素。——市北區桓台路97號——3835496——2、5路
9、長城海鮮爐包——長城飯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海參、蝦仁、蛤蜊等制餡包制入爐煎熟,成品色澤金黃,味道鮮美。——市北區李村路——2823387——2、301路中山路
10、 海鮮疙瘩湯——鍋貼鋪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海螺、蝦仁、蛤蜊等海鮮,配以麵疙瘩製作而成,成品色澤金黃,味道鮮美。——李滄區四流中路82號—— 4840478—— 22路國棉六廠
11、 金海三鮮單餅串——金海大酒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蝦仁、扇貝、魷魚穿串炸熟,用單餅卷食,成品鮮香適口。——市南區泰安路 21號——2887788——2、5、8、301路火車站
12、 碧海海鮮炒麵——碧海康樂中心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面條和新鮮小海鮮炒制而成,面條紅亮,韌而香,海鮮鮮而嫩。——市北區臨淄路21號——3823065—— 2、5、301市
立醫院下
13、 南海鮮魷飯——南海飯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魷魚,再入調好味的糯米飯,再經燒烤而成,成品色澤紅亮、味道鮮美。——市南區南海路12號——2870845——6、26路海水 浴場
14、海鮮丸子——四方大酒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小海貨絞細調味氽成丸子,成品湯寬、鮮嫩、清爽。——四方區溫洲路1號——3717888——5、32、1路汽車站
15、清炸鮮魷套餐——華星快餐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魷魚炸熟,配以時蔬小菜,蛋湯和米飯,魷魚脆嫩鮮香,營養合理。——四方區杭州路海雲庵小吃城——3730728——5、21路四方小學
16、魷魚套餐——聚福樓大酒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魷魚,炒製成菜,配以小菜和湯及米飯,味道鮮美宜人。——市北區台東二路30號——3833955——1、30、15、11路台東
17、海鮮小豆腐——聚福樓大酒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各種小海鮮炒製成系列海鮮小豆腐,成品鮮香不膩,配以蔥油餅。——市北區台東西二路30號——3832249——1、30、15、11路台東
18、烤蛤蜊糕——三盛樓飯店特色品牌,選用膠州灣大蛤蜊,調味後撒在蛋糕上烤制而成,成品具有色艷、鮮嫩等特點。——李滄區四流中路134號——4842404——305、22、10路振華路
19、黃金鮁魚——嶗百大酒店特色海鮮品牌,選用新鮮鮁魚,切大片腌制拍粉拖蛋後,煎至金黃後,成品色澤金黃、味道鮮美。——李滄區向陽路65號——7618888轉酒店——9、3、10、306路李村
20、砂鍋全魚——萬和春特色海鮮品牌,選用黃魚等經濟魚類用砂鍋燉制而成,配以米飯,原汁原味,湯鮮味美。——市北區台東八路66號——3635626——1、32、4威海路下
青島哪裡的酒吧和咖啡吧好,這可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環境來說,安靜一點的話有:
台東的"上島咖啡",
市南佳世客附近的"左岸",
東海路,石燒咖啡,
朗園湊合吧 ,
中山路的辛巴達也不錯,
我還是覺得石老人SPR那裡不錯。
下面是過來人的感觸:
上島,吃飯的地方,哪是喝咖啡的地方
去那間coffee bar純粹是因為它的名字---左岸.據說左岸是大學校園里戀人約會的地方,學校的人工湖沒有左岸,於是和朋友相約在一個周末飄雨的夜晚走進那家店.店裡燭光搖曳,我用小勺輕輕攪動面前的一杯mocha,暗笑自己和這里的男男女女自覺不自覺的故作優雅.朋友的網友在台上撥弄著吉他,他又黑又高還有張稜角分明的臉.這樣一個硬朗的男人唱溫柔的歌有種奇妙的效果.我聽著他和同伴唱:"我像每個戀愛的孩子一樣',覺得愛情真的變得簡單和美妙起來.這一晚,坐在左岸聽伴著吉他哼唱出的校園愛情,享受放鬆的心情燭光般的迷醉.
我還是覺得石老人SPR那裡得不錯,雖然只是一個一般的SHOP但是給人感覺特別舒服,特別是在午後,順著海邊開車過去,然後喝點咖啡,曬曬太陽,感覺不錯。還有就是音樂廣場旁邊依浪園了,那裡的東西算然不怎麼樣,但是因為那裡有一個巨大的玻璃牆,又緊靠海邊,所以,環境十分得好。沒有什麼人打擾。適合一個人去,酒吧呢我認為有2個地方不錯,一個是中山路教堂旁邊有個法國人開的「樂幫都市「到了晚上很熱鬧。而且氣氛和其他的酒吧不同。完全的是異域噢!沒有中國式酒吧那麼安靜。還有就是八大關內的一個叫「朗園」的,絕對是的中國酒吧。怎麼說呢,有著復古的味道還帶點奢華。那董小洋樓只會讓人想到美酒和笑聲。呵呵。。其他的都不重要
要我說,咖啡挺好的是:新典物語,在郵電賓館左面!環境很好
冰的摩卡味道很不錯啦,就去上島喝好了,小資聖地嘛,赫赫!~
去上島就是去享受情調,最好晚上去還有MM彈鋼琴,味道嘛……說實話真不怎麼樣,又貴,不過飯量小的還馬馬乎乎, 一杯雞尾酒大概45元,一個冰激凌25元,你再點上點土司或者別的東西,估計一個人最低消費100元,我勸你去之前先吃4個青島大包,上島以前在華陽路那邊那個店是喝咖啡送早餐,可是你用腳指頭也該知道不會有什麼好早餐送給你啦。
在青島吃日本料理的地兒: 銀水日本料理 和 櫻花苑日本料理
銀水在5 4廣場的旺海美食城.正宗日式裝修.服務生是一對雙胞胎MM 穿和服樣子很漂亮哦!
櫻花苑在世貿B座..日本正宗懷石膳...壽司的味道也很好哦!
價位都不貴 有38元的套餐! 套餐有什麼~~~~這個這~~~有點記不清楚了啊...大概記得有豬排飯..鰻魚飯...鮭魚飯團...栗子銅鑼燒..壽司套餐花樣挺多的..紫菜卷..什錦壽司卷...水滴卷..三文魚的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