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繪本特點有哪些
❶ 繪本漫畫的特點
我們常見一些有圖有文的書,盡管這些書的圖畫畫得十分有趣,但這些圖畫只是文字的補充,只是一類具有文字系統功能的圖畫。這類書多見於教材和教輔類圖書。書中的圖畫不具備「圖畫語言」功能。圖畫書與我國傳統的連環畫、連環漫畫相比,後者好比是傳統舞台劇,讀者只能在一定角度用全中景去看,會產生極大的距離感。低幼圖畫書卻好比是供低幼兒童看的一部電影,它既展示出寬廣的視野,又有細節的特寫,既有極其有趣的故事情節,又暗藏著起、承、轉、合的節奏設計。
一些以圖為主的卡通類幼兒圖書與圖畫書也不同。這些圖書繪制精美,畫面是活動的卡通片的固化,形式上失去活動的魅力,畫面情節已被「肢解」難以表達原著內容,書中的圖畫只是引起對卡通情節回憶的符號。看一本日本版歐洲民間故事《狼和小羊》這本圖畫書,我們可以領略這種「圖畫語言」。文字很簡單:「狼進了小羊家……」。後面用一整版表現狼打開門進來,所有的小羊都很驚慌,有的藏在大鍾里,有的藏在床下,有的藏在門後,還有的藏在沙發後……這畫面極大地引起了小讀者的興趣。他們會將躲在各處的小羊一一找出來,會一遍又一遍地去體驗這種「成功」的快樂。故事結尾是羊媽媽打開狼的肚子救出了小羊,然後將石頭裝進狼肚皮,一針一線地縫合,一肚子石頭的狼一頭掉進山澗里。這本圖畫書讓我們了解到圖畫書的基本特點是以圖畫解說故事。當然,這些圖畫應是值得反復閱讀並不斷提供新鮮經驗的精品。
❷ 繪本是什麼
繪本,簡而言之就是通常所說的圖畫書,它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它的內容選材貼近孩子生活,充滿童趣;畫面精緻考究,情節連貫;形式多樣,有橫開本,豎開本,還有洞洞書,觸摸書,立體書等,更適合孩子全方位地參與閱讀。
(1)繪本通過圖文結合來講故事,圖畫就是孩子通往故事國的密碼,就算不識字,哪怕是一本無字繪本,僅僅通過讀圖孩子們也能講內容了解個大半,閱讀對他們來說沒有障礙。
(2)繪本多取材於孩子熟悉的生活內容和形象,讓孩子容易產生親近感和認同感。
(3)繪本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幾乎涉及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於解決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日本繪本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繪本十七世紀誕生於歐洲,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繪本圖畫書的主流傳向了美國,繪本圖書迎來了黃金時代。五六十年代,繪本開始在韓國、日本興起,七十年,台灣也開始了繪本閱讀,隨後引起繪本閱讀的熱潮。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了全世界兒童閱讀的時尚。
繪本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語言能力,更是全面幫助孩子構建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的必備讀物,故而繪本成為國際公認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是孩子們的「人生第一書」。
❸ 什麼是兒童繪本,怎樣選擇兒童繪本
兒童繪本是兒童文學的一環,它的主要閱讀對像是學齡前後的幼兒。 圖像是幼兒重要的閱讀工具,也是繪本最重要的組成部份。繪本的圖像除了要貼近兒童的世界,也必須重視美感呈現。好的繪本,每張圖像都會說話,圖與圖之間呈現獨特的敘事關系,兒童得以由直覺進入繪本的世界,自然流暢地聽故事。由於幼兒識字不多,不能獨立閱讀,所以繪本的文字,便須要大人代為關讀,再說給小讀者聽。 也就是說,繪本的文字並不是寫給小讀者看的,而是讓他們聽的。 繪本的圖像和文字必須韻含默契,像呼吸、像音樂、像雙打運動員般緊密配合,方能讓小讀者輕松愉快地閱讀。 幼兒對外在世界的認識,是從整體來掌握感覺,而非由細部思考分析的。 這種特質使小孩在情境中,很少冷眼旁觀,而經常以〔飛蛾撲火〕的熱情,全情投入地參與。 在與大人共讀繪本時,他們不僅在聽一則他人的故事,他們會與故事中的角色合而為一,親歷其境地體驗這段故事。 這是幼兒喜歡重復聽一個故事的原因之一。 每一次聆聽,對小孩而言都是新的感受經驗。 因此,大人與小孩一起閱讀繪本時,不要先讀文字,要讓他們先看圖畫。 預留空間,讓孩子的想像馳騁,掌握繪本的整體意境。 在誦讀文字的時候,我們應忠於原味,既不偷工減料,也不加油添醋。 這樣,小孩才可以體會到繪本的文學及秩序之美,掌握繪本的整體意境。 繪本為小孩提供豐富的體驗,體驗到的感受經過時間沉澱,便會慢慢化為知識和智能。 在閱讀之後,大人應避免說教,急不及待地說明、詢問、考試。 我們應把看書、聽故事的主權還給孩子,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反芻繪本。 大人可以〔坐看〕繪本的種子,在孩子的生命中發芽、成長。 即使在繪本源起的西方,它的概念至今也並未有統一的定論。繪本是源自日文的習慣,繪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圖畫書)。在我國台灣地區,圖畫書與繪本常常被混用,繪本用於較為嚴格意義的圖畫故事書,而圖畫書的界定有時相當寬泛,甚至包括非虛構的知識類圖畫書、玩具書、歌謠等。 繪本不等於「有畫的書」,它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特別強調文與圖的內在關系。文字與圖畫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圖畫不再僅僅起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一些相當著名的繪本甚至只有圖,而完全沒有文字。不過也有許多繪本是在圖、文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的關系,相互襯托,營造出整個繪本的感覺出來。繪本實際上包括兒童繪本和成人繪本兩種類型,但二者之間的界限不是很明確。 一般認為,現代意義上的繪本(圖畫書)誕生於19世紀後半葉的歐美,凱迪克、格林納威、波特都是早期的傑出代表。在亞洲,日本的繪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為繪本的泱泱大國。我國台灣地區繪本大致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起步,至80年代後漸入佳境。 繪本作為兒童讀物在國外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在一個世紀以來,出現了許多充滿哲理與詩意的經典作品,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爺爺一定有辦法》、《第一次上街買東西》、《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邊》、《鼠小弟的故事》等。曾經有很多讀過這些書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還對故事裡的情節念念不忘,它們給很多孩子帶來美好的人生體驗。
❹ 兒童繪本的特點
兒童閱讀繪本對於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像力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兒童繪本的特點也有多種,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圖文結合,文字簡單精煉,而圖畫則能夠讓人自由想像,貼近兒童生活。
兒童繪本的好處
孩子閱讀兒童繪本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1、提供兒童全面閱讀的情境
兒童繪本,綜合了圖畫、文字兩種表現形式,為孩子營造一個個自然的閱讀情境。兒童既可以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豐富自己的口語經驗,又可以與書面對面的交流、對話。能讓孩子從繪本的圖畫中讀出故事,也能欣賞繪畫。
2、促進兒童多元智能的發展
兒童繪本蘊含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和復雜的情感。兒童在閱讀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長知識,涵養性情。閱讀並參加相關的活動不僅能發展幼兒語言智能,同時也為發展幼兒的空間智能、數理邏輯智能、個人內在智能,人際關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運用的機會。
3、促進兒童創造性學習能力的發展
兒童繪本是想像和創造的結果。閱讀兒童繪本可使幼兒的創造力受到激發,讓他們突破現實空間的限制,構造出有趣的想像世界,隨機而來的猜測和創編故事的活動,能讓他們充分體會創造學習的快樂。
4、幫助兒童學習語言
好的繪本,圖畫發揮著強大的功能,文字部分的創作比較詩歌化,有的像奇幻的童話詩,有的像敘事散文詩。經常為孩子讀著富有詩意與想像力的語言,可以幫助寶寶學習母語。特別是對於2歲~5歲之間的孩子,很有幫助。
5、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
兒童繪本對於孩子來說簡單易懂,孩子不僅能自己閱讀繪本,還能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升,比如孩子能學會安靜閱讀,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孩子愛上閱讀。通過小小的繪本,寶寶已經在破萬卷書、行千里路了,他眼中的世界更加豐富、也更加美麗起來。
兒童繪本的特點
兒童繪本的最大特點是圖文結合,從簡單的文字中能自由想像圖畫,從圖畫中又能顯示出簡單文字的重要性。兒童繪本是從兒童的視覺來選擇題材,主題以及結構和語言等都充分為兒童的閱讀能力著想,一般來說,兒童繪本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1、主題明確突出,基本都是孩子易於理解和閱讀的內容。
2、繪本無論是書名還是文字內容都淺顯精練,易懂,而且生活活潑,形象,不同的繪本應該符合不同年齡段的特點。
3、結構單純,情節有趣,形象具體鮮明,想像豐富,還要使其內容、形式及表現手法都盡可能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特點。
4、繪本的圖畫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啟發思維,提高想像力的特點。
5、繪本並沒有強迫孩子學習的特性,但是可以通過一個個故事來讓孩子了解自然,學習知識,認識對錯。
❺ 什麼是繪本 有什麼特點
繪本,外來語,即圖畫書,該詞語取自日語中圖畫書的叫法 "えほん"的漢字寫法「絵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特點:
1、圖畫具有完整性。
繪本中的「圖」並不是插圖,也不是與文字脫離的配圖,「圖」本身就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簡單地說,光看圖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內容。
2、圖畫和文字的完美結合。
兒童繪本將圖畫和文字完美地結合,彌補了兩者的缺憾,發揮兩者的優勢。圖畫要首先考慮怎樣直接地、快速地吸引讀者;而文字表達時,需要對圖畫進行精要的、傳神的表達。
3、內容充滿趣味,主題富含哲理。
無論是圖畫還是文字都妙趣橫生。兒童能夠在這樣的童話故事或者生活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5)日本繪本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意義:
繪本最值得強調的就是它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它出現於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開始充分發展,是新時代出現的、由傳統的高品位的文學和藝術交織出的一種新樣式。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築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因此,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煉。
更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於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 當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像力、創造力,還有情感發育等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專家一致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雖然那時的孩子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
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比起那些一閃而過、只帶來一時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睛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
❻ 國外繪本和國內繪本的優勢
確實是水平有差異。美國、歐洲、日本的繪本,甚至韓國、台灣的繪本都比我們發展的早很多,也好很多。獲國際大獎的那些繪本,文字作者有的自己根本就是詩人,而繪畫作者基本全是正經畫家。但國內的作品,有很多圖畫是工美的學生畫的,文字是看圖說話配上去的。還有的是先編了個故事,再電腦畫個圖就算。對於繪本,故事要有文學性,我們太多作者只會講道理,不會講故事。圖畫要有藝術性和人性,我們很多畫者以為小孩子看的書色彩鮮艷就行,以為可愛就夠了。當然,這幾年本土圖畫書發展的越來越好。除了有先天優勢的傳統題材,「普世」題材的好作品也越來越多。比如陳江洪,這是真正的畫家。比如《團圓》,我覺得是比得上《媽媽的紅沙發》的。這和市場也有很大關系,肯為繪本花錢的家長多了,願意從事繪本創作的好畫家、好作家就多了。這幾年,說「那麼幾個字賣那麼貴」的人越來越少了。好繪本和差繪本,比較一下《逃家小兔》((美)赫德繪;黃逎毓譯)和《離家小兔》(班昭譯,三棵小樹繪)構思上,《逃家小兔》中用胡蘿卜做釣餌是多麼有趣有愛的想法。 構圖上,《逃》遠景近景層次分明,意境深遠,主題突出(紅蘿卜多麼顯眼)。而《離》則基本是平鋪。 色彩上,《逃》豐富而不雜亂。《離》綠得混沌一片,小魚顏色雜亂。 形象設計上,《逃》基本是兔子原型,大兔子是一個發胖了的中年婦女的感覺。《離》卡通化了,這無可厚非,可小兔子的大紅眼睛,比例太奇怪了,眼睛大就是萌嗎?萌就好嗎?。而大兔子,只是個頭大,並沒有母親的神情。
❼ 比較好的繪本作家都有誰代表作有什麼風格特點是什麼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龍》《你真好》……一說到這些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溫馨恐龍系列繪本圖書,就不得不提起它們的「爸爸」——日本著名繪本作家宮西達也。9月底,55歲的宮西達也來到中國,5天里到了6座城市,進行8場演講。雖路途奔波輾轉,但記者在巡講的最後一站北京見到他時,架著大眼鏡、留著小鬍子的宮西達也把笑容大寫在臉上,還手舞足蹈,一看便知是極有小孩兒緣的人,因而被親切地稱為「恭喜大爺」。當晚,200多個觀眾擠滿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頗有涼意的秋夜氣氛熱騰騰的,地上隨處坐滿了小孩。
「大家好,我是宮西達也。」當宮西達也用有些生硬的中文介紹自己時,立刻引來了現場觀眾的熱情回應。「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個圓圓的蘋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麼樣?」隨後他開始用日語把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演繹得活靈活現,那變化多端的語氣和生動富有喜感的肢體語言,把在場的觀眾逗得東倒西歪——宮西達也擁有的稚童之心與風趣幽默,讓他和觀眾之間沒有了語言的隔閡。誠如宮西達也所言,繪本並不是孩子們的專屬品,大人同樣可以領略其中的樂趣,而且父母和孩子還可以通過繪本增加溝通,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
宮西達也的簽名跟別人不一樣,名字旁邊會附上一幅當場繪制的小畫,或是小恐龍,或是小青蛇。
宮西達也的演講基本圍繞著他的繪本故事展開,他深諳講故事的技巧,擅長於故事的終結,每每都有出乎意料的轉機,而且一波未落再起一波,使得結尾巧妙自然,又留足了趣味和空間感,帶給讀者豐富深切的美感享受。難怪有評論認為,在宮西達也的作品中通常包含著兩大重要元素:原生態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戲精神。就是這擅長講故事的能力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其作品累計銷售超過百萬冊,並榮獲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日本劍淵繪本獎、日本讀書推進運動協會獎等大獎。
在中國,宮西達也的《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最為知名,該繪本去年秋天被改編成動畫電影登上了大銀幕,還曾由北京兒童藝術劇院改編成兒童劇,作為2008年「六一」兒童節的獻禮,在國家大劇院演出。《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講的是白堊紀時代恐龍的故事。「很好吃」是一隻甲龍寶寶的名字,當它遇到霸王龍的時候,霸王龍一句流著口水的「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讓甲龍認為,知道自己名字的一定是爸爸!它用一聲「爸爸」化解了自己被霸王龍吞下肚子的危機,同時,這一聲「爸爸」也讓兇猛的霸王龍真情流露,內心變得柔軟,體會到被愛、被需要的幸福感覺……宮西達也坦言,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珍藏在自己心底的童年記憶和4個孩子的育兒經驗。從他的作品裡,可以發現其創作都是在進入童真童稚的狀態中展開的。宮西達也有4個孩子,但他不是「想著孩子的面容來創作」的人,盡管有些作品的確來自對孩子們的觀察。「編輯們常開玩笑說,你有4個孩子肯定靈感如泉涌啊,如果真是那樣我就只要不停地生孩子就好了。」宮西達也風趣地說,他也有畫不出來的時候,所以經常跑出去給孩子、父母講故事、做演講,這種交流給予他的繪本創作很多啟發。
宮西達也的繪本故事溫馨、詼諧、結構曲折,而他那獨樹一幟的畫風又大膽、有力,甚至可以稱為「強悍」,他採用了很現代的繪畫技法來表現,使得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讓讀者把注意力集中於眼前圖景,關注角色的每一個表情和動作。而這色彩濃重的畫面和極具感情色彩的文字相呼應,也受到孩子和成人的廣泛歡迎。宮西達也認為,繪本不能只看圖或文,「雖說文字描述很重要,但光看文字是無法了解整個故事的;圖也一樣,要讓讀者親眼感受到頁與頁之間的不同。講故事好聽的關鍵,是掌握好節奏,給聽眾留下充足的時間吸收信息、感受故事,也就是說要有適當的停頓。」在他看來,繪本是「翻頁」的藝術。「繪本在翻的過程中給人很大的期待。翻過去會是怎樣的呢?這種趣味很重要。單幅畫非常好還不夠,作為繪本最重要的是翻到最後一頁的感覺。」宮西達也還透露,《1隻小豬和100隻狼》中其中一頁里邊有100隻狼。「大家看的時候不要一秒鍾就翻過去了,我一隻一隻畫了很久的,一定要數夠100隻才可以翻過去啊,不僅有100隻狼,而且要注意,每隻狼跑起來的樣子都不一樣哦。」宮西達也不忘為自己的勞動成果討關注。
演講中,宮西達也還談到,今年對他觸動最大的事是日本那場地震。震後他去災區看望那裡的小朋友,當時有一個小女孩一直站在牆角揉著眼睛哭,她說「我要媽媽」。宮西達也看著她很心疼,於是讀起了繪本,讀著讀著那女孩笑了……「那一刻,我很開心也很感動,因為繪本可以帶給那些孩子快樂,讓他們暫時忘記郁結於心的災難。」宮西達也說。在物質豐富的時代,善良與愛、希望和夢想應是存在於內心的基石。「我的創作不是為了學習或者是長知識的,只想讓讀者看到繪本時會哭、會笑、會吃驚,體會到關懷和愛,感覺溫暖就行。」宮西達也說:「我從來沒有做過『讀者會怎麼想』的繪本。我直接寫我自己感覺到的事情,我所思考的『愛的形狀』。我每次創作的時候都想這本書是最後的作品,就這樣盡力創作而已。」一些繪本創作者想迎合讀者的喜愛或是當時的流行,但宮西達也認為,應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放在心中來創作。「把長久以來思考的東西融入自己的繪本,它便具有了感人的色彩。」宮西達也如是說。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繪本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本土只有零星的繪本作家,宮西達也對中國的繪本作家進行了鼓勵:「日本的漫畫基礎比較好,給繪本提供了相對良好的基礎,但我相信中國本土的繪本事業會在近幾年內蓬勃發展。」談及繪本創作的訣竅,宮西達也說,他有幾個「談不上訣竅的訣竅」:所謂繪本就是交流;過去的感動是創作的一個抽屜;圍繞著翻頁來構思;用最簡單的話,畫給大人看,孩子也要懂。
❽ 什麼是繪本有什麼特點
繪本,外來語,即圖畫書,該詞語取自日語中圖畫書的叫法 "えほん"的漢字寫法「絵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
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繪本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特點:
1、圖畫具有完整性。
繪本中的「圖」並不是插圖,也不是與文字脫離的配圖,「圖」本身就可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簡單地說,光看圖也可以明白故事的內容。
2、圖畫和文字的完美結合。
兒童繪本將圖畫和文字完美地結合,彌補了兩者的缺憾,發揮兩者的優勢。圖畫要首先考慮怎樣直接地、快速地吸引讀者;而文字表達時,需要對圖畫進行精要的、傳神的表達。
3、內容充滿趣味,主題富含哲理。
無論是圖畫還是文字都妙趣橫生。兒童能夠在這樣的童話故事或者生活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8)日本繪本特點有哪些擴展閱讀:
繪本可以最大程度的給孩子帶來知識,建立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繪本不僅包括故事,還包括愛,友誼,合作,感恩等等人類的感情。親子閱讀,並不是陪孩子看繪本這么簡單,而是一個引導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
孩子是對小汽車感興趣,還是對小動物感興趣;孩子喜歡和諧的大結局,還是喜歡跌宕起伏的探險。讀繪本幫助你發現孩子,了解孩子。繪本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教師和家長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圖畫語言比文字元號更加直觀,更加符合兒童形象性思維的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繪本畫面精美,富有內涵,能給孩子藝術審美的熏陶。目前優秀的繪本多數是世界上知名插畫家的作品,不僅繪畫精美,而且內涵豐富,繪本閱讀使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
藝術審美能力不斷提升,而這種能力的提升不單單是憑借文字閱讀獲得的。繪本能激活孩子的想像力,有助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繪本故事恆跨國界,穿越各種文化背景,透過文字與圖畫,孩子得以進入不同的世界,使孩子對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聯想,讓想像力和創造力無限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