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的時候還有多少兵力
1. 當年日本投降後 還有多少兵力
日本投降時,其在國內外之軍隊數量為:
(一)岡村寧次在我國關內戰場之中國派遣軍為1056000人,另日本海軍39729人。
(二)山田乙三在我國關外戰場之關東軍為664000人。
(三)安藤利吉在我國台灣及先島群島之第10方面軍為164000人。
(四)上月良夫在朝鮮之第17方面軍為294000人。
(五)寺內壽一在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印度之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新幾內亞、菲律賓之南方軍為743000人。
(六)今村均在赤道以南新不列顛島、布干維爾島、新愛爾蘭島之第8方面軍為70000人。
(七)日本國內東京的杉山元第1總軍、大阪的畑俊六第2總軍、札幌的樋口季一郎第5方面軍(包括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千島群島)為240餘萬人。
以上日本陸軍之步兵為164個師團(已除去被全殲之第29、43、16、26、24、62、109師團)又127個旅團(已除去被全殲之獨立混成第47、48、44旅團,步兵第68旅團)及旅團級單位,坦克4個師團又9個旅團(其中7個旅團在本土、兩個旅團在關東軍);高炮4個師團;航空兵15個師團(共轄67個飛行戰隊,19個獨立飛行中隊,8個飛行隊);騎兵1個旅團。陸軍總人數為5681600人。
日本海軍在投降時總數為1693000人。
2. 日本投降時還有多少兵力
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日軍在中國總兵力基本保持在200萬,1941年,日本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美國等26個國家對日宣戰,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到了1945年投降的時候,日本在中國兵力只有100多萬。 1941年底,日本的總兵力已達到240萬人,其中海軍約30萬人,海軍的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一部分被拴在了中國戰場,而其210萬陸軍除40萬留在本土之外,有130萬在中國戰場上疲於奔命,能夠投入到太平洋戰場上的陸軍兵力僅有40萬人。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作戰最激烈、最危險的日子裡,日陸軍總兵力的2/3以上,被死死地「釘」在了中國戰場動不得,使其「南進」計劃一拖再拖,從而使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3. 二戰結束時日本陸軍還有多少人戰鬥力如何拜託各位大神
在7.7事變前日本的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圓,是世界第6經濟強國, 在7.7事變前,日本全國只有4個裝備整員的師團,不到2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光陸軍就達到200多萬,7.7事變後,日本開始大量的擴充兵員,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在中國有110個師團,總共250多萬人,此後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達到600多萬,但兵員的素質卻不斷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萬,已經不堪重負;二戰日本共生產5000多輛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與同期的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日本VS美國 1、戰爭潛力:由於國家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全國的富餘勞動力都充實到軍隊及相關行業當中,日本國民經濟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顯得空前「繁榮」, 使得日本人錯誤地認為本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超過了與他們最大的敵人美國。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歷了十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的深遠影響使得整個美國經濟依然『疲軟』。但盡管如此美國的綜合國力仍遠高於日本。這里簡單的舉例一組數據: 1、美國的人口高於日本近兩倍; 2、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國的汽車產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2、軍工生產: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 日美雙方作戰飛機年產量對比:盟國不僅在飛機數量上佔了上風,而且在戰爭中不斷推出新型飛機,到了戰爭後期美軍的飛機性能已經遠遠優於日軍。反觀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從很多方面來說確實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於美國的新機型(由於日軍輕視對飛行員的保護,只注重飛機性能,過量採用木質材料與蒙皮,『零』式在被擊中後很容易起火燃燒,導致機毀人亡)。在美國生產的飛機中約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轟炸機(雙發或四發),而日本僅僅生產了15117架(基本上是雙發機)。因此,無論是從飛機生產數量上,或是從飛機總載荷上看,兩國之間的差別都非常之明顯。 由於工業基礎和技術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根本談不上機械化,其重型裝備供給量與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甚遠。 1941-1945年,日軍只生產了604門口徑大於105毫米的野戰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徑火炮6512門,而同一時期美國卻生產了重炮7803門,其他中型口徑火炮27082門。1941-1942年,日本將坦克生產列入了A級(即最高級別),但由於科技水平和生產工藝的落後,日本只生產了中型坦克1065輛,輕型坦克1024門。而美國卻生產了中型坦克24997輛,輕型坦克4052輛。要指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中型坦克無論是火炮威力還是裝甲厚度都只能相當於盟軍的輕型坦克。由於日軍坦克在戰斗中的表現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產被降到了D級。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車輛也是日軍的軟肋,日本車輛生產在頂峰時為1941年的47901輛,而美國在1943年的汽車生產量卻達到了621502輛。 除了重型裝備,其它武器日本的生產數量也是嚴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庫足夠裝備103個師團,陸軍戰斗序列有51個師團和59個旅團。戰爭初期陸軍的武器彈葯的產量和消耗量大體相同,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軍隊數量急劇增,而日本的武器彈葯保有量卻沒有明顯的增加。1943年日本陸軍規模從240萬人升到310萬人,美國則從415萬人激增到了889萬人。到戰爭結束時日軍的武器彈葯雖然可以裝備104個師團,但其戰斗序列卻達到171個師團,這還不包括日
4. 二戰時日本宣布投降,那時日本國內還剩多少男人
日本相對於其他國家,不管是佔地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來說,都是很小,二戰結束後日本留守的男人其實只剩3500萬左右。
根據當時美國軍隊的駐扎,當時的日本自覺組織了大批慰安婦的慰問團。其中還有很多是美國大兵的情人,老婆。其實,這倆個國家對比的話,美軍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日本男女比例稍許失衡的問題。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但除沖繩之外的領土並未遭受盟軍嚴重打擊,所以日本的人口損失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只過是作為軍人的話,在1941年的時候二戰的人數是最多的。
5. 二戰日本在投降的時候,到底在海外還部署有多少部隊
尚有陸軍約120.8萬人、海軍10.8萬人。
第6軍在江蘇省南京市安胡省投降時,有18,120名士兵,第20軍在湖南省長沙投降時,還有為70,180人。第11軍在江西省的南昌投降的時候,有66,830名男性。第13軍在上海投降時擁有165,000人的部隊。第6軍在湖北武漢投降時,有142,600人的部隊。第23日本軍向廣東省廣州市23頭投降的時候,有88,350名士兵和其他49,400名海軍。日本第10軍向台灣投降時,有128,80名士兵和46,713名海軍。第38軍在越南的河內投降的時候,那個強度是30081。此外,還有駐軍部隊和分散的海軍投降兵。日軍投降後,上述地區仍有約120萬人的軍隊和108000人的海軍。
6. 日本投降時還剩多少軍隊
日本投降時,其在國內外之軍隊數量為:
(一)岡村寧次在我國關內戰場之中國派遣軍為1056000人,另日本海軍39729人。
(二)山田乙三在我國關外戰場之關東軍為664000人。
(三)安藤利吉在我國台灣及先島群島之第10方面軍為164000人。
(四)上月良夫在朝鮮之第17方面軍為294000人。
(五)寺內壽一在越南、柬埔寨、寮國、泰國、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印度之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新幾內亞、菲律賓之南方軍為743000人。
(六)今村均在赤道以南新不列顛島、布干維爾島、新愛爾蘭島之第8方面軍為70000人。
(七)日本國內東京的杉山元第1總軍、大阪的畑俊六第2總軍、札幌的樋口季一郎第5方面軍(包括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千島群島)為240餘萬人。
以上日本陸軍之步兵為164個師團(已除去被全殲之第29、43、16、26、24、62、109師團)又127個旅團(已除去被全殲之獨立混成第47、48、44旅團,步兵第68旅團)及旅團級單位,坦克4個師團又9個旅團(其中7個旅團在本土、兩個旅團在關東軍);高炮4個師團;航空兵15個師團(共轄67個飛行戰隊,19個獨立飛行中隊,8個飛行隊);騎兵1個旅團。陸軍總人數為5681600人。
日本海軍在投降時總數為1693000人。
7. 日本投降前還剩多少兵力呢
眾所周知,二戰歷史上,日本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法西斯國家,最終迫使天皇宣讀投降詔書的,是那兩枚造成了數十萬殺傷的原子彈,這或許讓人感到好奇,日本在侵略地盤逐漸丟失,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卻依然喊著「一億玉碎」的口號,那麼他們投降前究竟留下了多少兵力?實際上大量歷史專家認為,如果不是美國原子彈,這一仗還有得打,不妨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
二戰當中,日本有四個戰區規劃集團軍,分別是守衛本土的「國內軍」,東南亞和太平洋戰場的「南方軍」,駐屯中國東北防禦蘇聯的「關東軍」和侵華的「「中國派遣軍」」。
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即便是到了最後的關頭,日軍軍工廠依然能夠讓他們數量眾多的部隊維持大規模的戰鬥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如果不是原子彈,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的原因了。
8. 二戰結束日本投降的時候,究竟還剩下了多少兵力
由於日本的軍工發展比較好,所以在亞洲戰場,日本的兵力損失是很少的,初步估計日軍在二戰後還剩500萬的兵力。
當年的日本和德國等國是法西斯國家。為了實現他們的野心,日本挑起了一場席捲全世界一樣的戰爭。在亞洲日本的主要戰爭目標是中國。為了挑起戰爭,他們找了各種理由准備這場戰爭。作為一個小國,他們想與全世界為敵。可想而知他們的野心有多大。
在戰爭後期,國際法西斯戰爭取得了巨大勝利。日本為了挽回局面,開始與美國作戰,使得美國將目標轉向日本。美國為了對付日本,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削弱了日本的國力,大大加快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步伐。同時蘇聯也對日本宣戰,解決了日本軍隊在東北的問題,導致日本無力再次侵華。然而,日本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投降後,當時日本還有百萬軍隊。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數字。畢竟中國人民已經消滅了大量日軍。後期美國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也消滅了大量日本有生力量。然而部隊還是那麼多,真的很震撼。
9. 日本宣布投降時:在中國還駐扎了多少軍隊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看不到任何勝利曙光的情況下,宣布日本正式投降。隨著天皇一聲令下,在各地作戰的700餘萬日軍部隊陸續放下了武器。這個數字確實是真實的,不過有將近300萬都是臨時徵召的壯丁。日本軍隊的總兵力在此之前只有400多萬,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日本宣布投降時,在中國還有多少軍隊呢?
時間到了1945年,德國和日本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但是日本還試圖進行最後的瘋狂,日本瘋狂的擴充軍隊,日軍總兵力超過了700萬。其中200多萬都是10多歲娃娃兵,戰鬥力非常堪憂。隨著美軍的逼近,日本大本營開始考慮投降的問題,並且專門詢問了日本駐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岡村寧次的回答是:「百萬大軍尚在,何以言降?」當時岡村寧次能夠指揮的部隊有126萬,再加上東北地區山田乙三指揮的70多萬關東軍。日本在中國的駐軍仍在200萬左右,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日軍精銳。現在有很多觀點貶低中國抗戰,似乎這場戰爭是蘇聯和美國是主力一樣。沒有中國牽制日軍主力,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局面可以想像。
10. 二戰時日本宣布投降,那時候的日本士兵還有多少
日軍不僅對許多亞洲國家發動戰爭,而且還襲擊了美國的珍珠港,這需要大量的軍事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留在各種戰場上的日本人至少有5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