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麼看日本
㈠ 中國人怎麼看待日本人
中國人怎麼看待日本人? 1.一看見日本兩個字就爆炸,就能數出日本人的無數罪狀,罵得特別敞亮,不管你說的是日本的什麼,不管你多客觀。一般這些人一輩子都不會想去日本。
2.在討厭日本的前提下,對部分事情心服口服或者心服口不服。這種一般是去過一次日本,對日本了解了一點。但是最多的正面評價也就是干凈整潔,其他的還是以變態惡心、歷史罪人,畜生為主。
3.年輕人,能平靜的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對外國的事物接受度高,善於以平常心和理性的態度看待日本。一般去過數次日本並且還想去。這些人看待日本人更客觀並且願意嘗試交往。但是往往被第1類人說成第4類人,一言不合就被聲討。
4.盲目崇拜的精日。這個就是比較病態的,不管日本好的壞的都一股腦接受,甚至降低中國身價。比如去南京穿日本軍裝的那幾位瘋人。但是這種人真的太少了,反正我一個不認識。
5.在日本留學工作時間長,深入了解到日本壓力的人。這類人其實都已經融入了,看待的就是日本同學同事的為人,更加具體化,所以不太會給整個民族貼標簽。你要問我當今中國人該如何看待?
我當然推薦第3種,就是要平常心去了解去看待。就算人家是敵人,也需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看看NHK的紀錄片就知道了,日本人研究中國都研究成那樣了,我們還處於看見日本兩字就開罵的水平呢。
每個國家的人都是獨立的,非要給國民貼統一標簽是很難的。日本又是一個很復雜的民族,40-50歲的經歷過泡沫時代的和20歲寬松世代的人的想法做法肯定不一樣的。所以這些都需要去接觸去了解。
當然了,你也可以不去了解,但是沒必要一上來就開罵。你不想了解還不讓別人去了解嗎?日本人里也有對中國充滿歉意的好人,也會混在中國人圈子裡喝酒聊天,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
有些來日本做生意的中國人也是,跑來就抱著批判和報仇雪恨的心態。你都要跟人家做生意要賺錢了,就不能稍微的把宏大的愛國心先擱置一下嗎。
我舉個例子,我是做陶瓷的,有很多中國的企業或者陶藝家喜歡來日本作坊參觀。京都、有田、九穀,帶了好多人去了。日本都是敞開大門歡迎大家來交流。但是好多人來了之後指指點點失禮不說,張口一個小日本,閉口一個鬼子。有些企業里有聽得懂這些話的日本人的呀。那人家能高興得起來嗎。現在很多作坊都明確表示要參觀必須看合作意向才讓來。搞成這樣這是圖的啥?
所以我覺得對待日本不要那麼激進,就稍微的心平氣和一點,聽聽別人說完不可以嗎。
㈡ 中國如何看待日本
日本社會在全面侵華戰爭問題的認識上,是多元化的,既有企圖掩蓋的,也有反省的,從我們的角度,不能只看到企圖掩蓋的這一部分。中日之間的恩恩怨怨一言難盡,不論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還是亞洲其他國家,由於文化、宗教、信仰等復雜的原因,在二戰問題上的和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一點上,歐洲各國在和解後形成了歐盟,亞洲各國在和解後,如果想形成「亞盟」,還有很漫長很艱苦的路。日本曾經是中國的學生,近代卻全面超過了中國,甲午海戰的失敗,使得中國海軍直到近一、二十年才有較大起色,影響太深遠.....沒有這場海戰,中國本來獲得了較好的發展機遇……沒有抗日戰爭,中國也可以好好發展一下的,結果、兩次機遇都毀在日本手裡。總之,日本是中國人心中的一道坎……
㈢ 日本簽署投降書77周年!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與日本的關系
日本簽署投降書已經距離77年,目前來說,隨著兩國關系的改善,我們也開始了和日本關繫上出現了一些變化。不過針對社會上存在的,不少親日派做出一些過於親密的行為,也確實是對先烈的背叛。我們無法代替我們的先例來原諒日本,但是我們也應該妥善的把握好,現在國家之間的感情關系。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來看待於日本的感情關系。
3,在正確對待日本關系的同時,當代青年更應該學會銘記歷史,不遺忘歷史。
其實在日本簽署投降書,70周年特殊的日子裡,一些人別有用心的穿日本的服裝進行遊行,這種行為本身來說也是對中國歷史的質疑,而且也是對日本發生侵略戰爭的無視。所以對我們來說,如此的特殊的日子裡,這些人的刻意炒作也確實讓人無法接受,所以對我們來說更應該及時杜絕類似現象再次發生,切實保證民族的歷史不被遺忘。
㈣ 國人應該怎麼看待日本這個國家
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毛主席曾經教育過我們:「我們要把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區分開來。」
我一直覺得這同樣的對日本適用。
在政治上,我們要絕決的擁護我們的國家。並且一致對外。
但作為老百姓,我們要平等的善待任何一個國家的老百姓。
或許有的日本人對我們也有偏見,有的日本人對我們毫不在乎,有的日本人甚至對我們恨之入骨,但是也有很多日本人,希望和平。
情況分為很多種嘛。
至今中日之間關系都很微妙很敏感,軍事上政治上,甚至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
如果日本的政府真的很腐敗,那麼我們譴責那腐敗的政府。如果有小部分日本人傷害了中國人,我們譴責那小部分的日本人並為我們的尊嚴捍衛到底。
不要因為某些歷史遺留問題,或者現在的小摩擦而以偏概全。
無論什麼時候,作為中國人,我們都要挺直腰板,擦亮眼睛,懷揣正義的去正視日本。
㈤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日本
對於日本這個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國家,很多的心中不自覺的升起一種愛國之情。學過歷史的人和經歷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對於中國侵略,對於我們中國的傷害,這是永遠不能夠在歷史上面所抹去的。
以史為鑒,方可知未來。在歷史上,日本對於我們的種種罪行,這都是烙印在我們每個國人的心中的,不論經過了多少年,這都是揮之不去的。即使日本人在這段歷史上,對於自己的行為有些拒不承認,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到國際社會、中國社會對於日本的一種譴責,我們每個人能夠做的,就是正視日本在這段時間對於我們民族的傷害,心中雖然有些憤懣,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生活在這個和平的時代,我們應該更能夠體會到美好生活的不易。對於日本,我們的心中不應該是一種想打仗的心情,應該是通過我們的奮斗來增強我們自己,然後讓他們見識到我們的強大,才能把我們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拋開歷史不談,日本這個民族所展現出來的一種奮斗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日本的國民素質在很大的程度上面,要高過我們國家國民素質好幾個等級。這幾年,雖然我們的國家進步是非常的迅速,經濟總量甚至是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但是我們的科技、經濟等很多方面都是落後於日本的這個與我們恩怨很深的國家。我們要能夠辯證的看待這個國家,縱然歷史的淵源很深,但是值得我們虛心學習地方,我們依然要去認真的學習。
㈥ 你們怎麼看待日本這個國家
其實我認為很多人對日本這個國家是存在偏見的,因為歷史的關系,所以說對於日本這個國家可能從骨子裡就有一種偏見和仇視,但是其實日本確實是一個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我們跟日本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光是從日本是發達國家這一點,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日本這個國家是非常注重環保的,在日本的街道上是看不到垃圾桶的,每一個人出門都要隨身攜帶垃圾袋,然後垃圾帶回家以後全部都要進行垃圾分類,然後每一種垃圾的丟棄方式也是有要求的。有些比較大型的垃圾要丟的話還需要專門的購買垃圾券,所以說走在日本的街道上都會覺得非常的干凈,基本上不會有垃圾出現。
㈦ 日本宣布投降77周年,該如何正確看待與日本的關系
八月十五日對於我們國家來說,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在1945年的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們戰爭勝利了。戰爭與和平一直是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永恆不變的主題,人們都在追尋著和平發展,但總是由於發展不平衡引起的爭端,戰爭伴隨。那戰爭結束後,兩國的關系又該怎樣維系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第三,不要帶有著強烈的仇恨。
仇恨會讓人痛苦,毀壞一個人的人生,就是讓他在痛苦中生活。所以我們及其我們的後輩們,不要過度的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種子。從而仇恨一切與日本有關的所有事物,這也不利於自己發展。我們跟隨著自己的內心,加上正確的三觀,不忘先輩,牢記使命,發展自我就好了。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為大家列舉的幾點關於現代該如何與日本正確相處,我認為就要這樣看待與日本的關系。當然這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具有權威性,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性看待。
㈧ 應該怎麼評價日本這個國家
其實籠統來說,中國人對於日本這個國家,在民族的感情顯然是矛盾而復雜的。每個人的體會和見識都不相同,但是因為日本以往做的種種事情,讓國人都有一種抵觸的心裡,對於種種原因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見仁見智的。
雖然日本以前侵略過我們的國家,但是日本也有好的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取長補短。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忘記意味著背叛。
日本人崇拜強者,他們自從打敗中國之後從心裡就沒瞧得起中國人,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友好關系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要想獲得日本人的友好,中國必須要強大起來,讓日本人不敢小視中國人,讓中國主導中日友好,它想不友好都不行。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過激的想法是肯定不行的,不論做什麼,都要依靠國家的法律與世界的法律,除非哪一天法律失效,那麼只能給予對方迎頭痛擊。
㈨ 你個人怎麼看日本
從正面來看,日本,是一個不錯的民族.日本人有強烈的上進心--2戰後積極重建,努力改革.並且有很強的創新精神--開創出動漫產業.並且懂得吸取教訓,從教訓中崛起--美國入侵日本後,日本積極改革.日本是個小國,所以,日本人都很團結,因為,他們知道不團結,弱小的群體是不可能生存的.日本經濟也很發達
但是,日本是一個不好的民族,他們鑽牛角尖,不會認清歷史,不懂得排解壓力。缺少個性,藐視弱者,欺軟怕硬
㈩ 你們怎麼看日本這個國家
大家只要想到日本,心中出現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干凈。去過日本旅行的人更是把對日本干凈的證明宣傳的家喻戶曉。街道干凈的一塵不染,車輛都干凈的像新的一樣,路上很少有垃圾桶,民眾們都會自覺選擇將在外產生的垃圾帶回家去分類處理。國民素質如此之高令人乍舌。新聞報道上也常常有日本在世界盃賽事之後,日本球迷清掃場地的身影。在大家的觀念中日本是最愛干凈的國家了。
追根溯源你會發現一切都起源於日本的一場垃圾戰爭,這場垃圾拉鋸站由日本兩個目前主要的垃圾處理區「杉並區」和「江東區」打響,並且整整持續了八年之久,正是這場垃圾戰爭才將「愛干凈」這個概念,深入到了每個人的心裡,為了減輕垃圾處理等壓力,日本政府也因此推行了很多垃圾分類的舉措,比如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垃圾處理最高會被罰款10000日元使得日本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