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的太君來自哪裡

日本的太君來自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0-30 19:23:09

A. 中國人為什麼叫日本人皇軍、太君、

皇君是因為,當時的日本是天皇專制的時代,他們的軍隊也屬於天皇,所以他們的軍人就叫皇君,太君應該是源自中國,中國對於長輩的尊敬的稱呼。

B. 影視劇里為什麼把日本人叫太君有不同於百度上的解釋,請賜教。

可能的詞源是日語的「大君」(Taikun),「大」字在日語有時讀若「太」,因此中國民眾可能將其誤作「太君」。其引入英語成為tycoon(可參考《美國傳統詞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大君(tycoon)」是日本幕府將軍對外國人的自稱。歷史上「大君」曾指代日本國的君主「大君」一詞來源於《易經》。也可能來自「隊長」

C. 為什麼日本人稱太君

「太君」可能是舊日本軍銜「大將」(taishou)的音譯。也可能是「大君」(taikun)的音譯,意為強大將軍(shougun)。

當時很多中國人不懂日語,舊日本軍隊是按照軍團、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這樣編制的,大致相當於軍、師、旅、團、營、連、排,部隊的長官分別是軍團長、師團長、旅團長、聯隊長、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在日語中「隊長」的讀法和中文「太君」的讀法很類似,就象香港人管英國佬叫「阿瑟」(a sir)一樣。

北方日佔區的中國人是隨著日本人對長官的叫法來稱呼日軍的,南方由於方言比較復雜,中文「太君」和日文「隊長」的讀法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音,所以稱呼日軍「太君」僅局限於北方。太君也用作日本兵對上司的尊稱。

(3)日本的太君來自哪裡擴展閱讀

太君是封建時代官員母親的封號。唐制四品官之妻為郡君五品為縣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號有國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縣太君等稱。 另外也指仙女。

引證解釋:

宋·歐陽修《瀧岡阡表》:「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白話釋義:太夫人謙恭仁愛而有禮。起初封為福昌縣太君,進封為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唐·李商隱《燕台》詩之二:「安得薄霧起緗裙,手接雲軿呼太君。」

白話釋義:哪裡能找到黃色薄霧起裙子,手接雲屏蔽呼叫仙女。

D. 日本軍人叫「太君」呢,歷史上真有這個稱呼嗎

的確有這個稱呼,不過只有漢奸才會這樣稱呼日本軍人,古漢語中"大"和"太"其實是同音同義的異化字。所以「太君」同「大君」,日語taikun(日文漢字為「大君」)是對強大將軍(Shôgun)的尊稱。其實就只是漢奸拍馬屁稱之為「強大的將軍」。

E. 漢奸稱小日本為太君,太君怎麼來的呢

太君,本是對古代高官母親的尊稱,卻被漢奸拿來稱日本軍官,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台詞,這些軍官聽之也欣然接受。

日本鬼子令中國淪陷區的平民稱自己為“太君”,原因到底為何?難道鬼子有特別要求?還是對“太君”有特別喜好?

2.對鬼子而言,他們只知道中國人說出“太君”,是在尊稱他們,卻不知道太君一詞,在中國是用來尊稱高官母親的。

如果知道中國人對“太君”一詞本意的理解是這樣,他們估計也不接受,把自己按女性來稱。

3.觀眾聽到影視劇中“太君”的台詞,也不知道具體啥意思,有人認為是“太上老君”式的尊稱,有的以為是日本天皇的簡稱,有的以為是日本鬼子獨有的“軍制”特點。

F. 日本軍官為什麼叫太君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患難見真情」,意思是說人只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知道究竟誰是真心實意的朋友,誰是虛情假意的小人,抗日戰爭是中國民族危機最嚴重的一次,在這個時期,英雄好漢層出不窮,漢奸走狗也是你來我往,漢奸,原指那些出賣漢族利益的民族敗類,後被引申為背叛中國投敵罪無可赦之人。

在抗日戰爭時期,光漢奸的人數就達到了恐怖的90多萬,這些漢奸打扮都是一副不倫不類的樣子,對待百姓的時候囂張跋扈,特別盛氣凌人,而對待日本人的時候,他們卻換了一副嘴臉,一口一個「太君」的叫著,那麼太君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古代封建王朝,百姓們看見當官的都紛紛稱之為大人,這是一種慣性稱呼,日本人統治東北期間,百姓紛紛稱日本人為日文版的「大人」(taren或者taijin),隨後日本人每攻佔下一個地方,就會讓當地百姓稱他們為taijin,這就是大兵中國話,經過中文的漢化後,taijin也就變成了我們熟知的太君了。

G. 抗戰時,日本軍隊自稱皇軍,為什麼漢奸跟日本軍人叫「太君」呢,歷史上真有這個稱呼嗎

太君其實是隊長(たいちょう)吧,tai chou。

H. 為什麼我國抗日影視作品裡民眾叫日軍為"太君",有什麼來歷(請認真回答,舉出依據)

http://chineseculture.about.com/library/netter/pz/unsqixiaochun062.htm
處轉來
由於本人在網上主持一個了解日本的論壇
(http://www.cnet21.com/BBS/japan/page1.html)、因此來客也多圍繞日本發言、而其
中有些內容也確能發人思考。比如近來網友林思雲先生來作了一篇題為《"太君"之迷》
的發言、就提了一個以前我根本就沒認為是問題的問題。他說記得以前在大陸看關於抗
日戰爭的小說電影時,裡面的反面人物總把日本兵阿諛奉承地稱為"太君"。那時並沒有
特別注意,以為"太君"是日本話。可是到了日本這些年後,從來沒有聽說過"太君"這個
詞。後來他為了查明太君一詞的來歷、翻了中日有關辭書、日文辭書無此詞、而在中國
在比較專業的漢字字典里,"太君"有兩個意思∶一是封建時代對具有封地官員的母親的
尊稱;另一個意思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但這都是古時使用的古語,在近代日語中並不
使用。他因此又問了周圍日本人甚至大學教授、均不明來源、難得其解。那麼唯一一種
可能性就是這一稱呼疑為日偽淪陷時期中國人的造語了。但奇怪的是有著引經據典傳統
的中國人竟如此粗心,居然無人詳考此語出處。林先生不愧觀察力敏銳、令人佩服。

盡管如此我還是寧願相信"太君"為中國人的造語、因為中國人在對外敵的稱呼上、
無論褒貶、其造詞歷史之悠久、能力之發達都是堪稱一絕的。大凡說起"太君"大概沒人
不會聯想到"鬼子"一語的吧。因為在當年它與"太君"對稱並舉,前者陰咒、後者陽頌,
稱呼雖異,要亦專指日人則無不同。若說如今"太君"已為死語、然"鬼子"一稱則能古為
今用。如近有人寫了一本叫《我所認識的鬼子兵》的書,姜文電影《鬼子來了》等即其
例。不知作者若當了北京市長的話、日本人會不會象我們抗議石原知事說"支那"那樣也
來抗議?

想來"太君"一語無出處已經夠怪的了、而"鬼子"一語的用法也很怪。一般我們習慣
於把強悍敵人皆稱"鬼子",如日本鬼子,德國鬼子,美國鬼子等方得有此殊遇。而對弱
敵則"桂冠"難加,不夠此規格。如不稱印度鬼子,越南鬼子即是,其可怪也歟?

"鬼子"一語為蔑稱、歷史十分悠久。如《世說新語》記大文學家陸機曾用此語罵過
盧志為"鬼子"。然還有更久者、中國人自太古以來即有用"鬼"等臟語醜辱外敵之習。比
如我國自古以來對北方異族匈奴之稱呼可謂五花八門,據王國維的考證、從商周時起其
稱呼的沿革如下∶在商周間稱作鬼方,昆夷,獯鬻;在周末則稱嚴(左加"犬"旁)狁;
在春秋後則始稱之為戎、為狄。戰國以降,又稱之曰胡,曰匈奴。王認為其中含有中國
人"以醜名加之"稱呼的有鬼方、昆夷、戎、狄、而這些決非彼等之自稱。由此可見中國
人蔑稱他族,對其"以醜名加之"的歷史之悠久。即便本名如"熏""嚴允"等稱呼,也要在
字上做文章,比如於其字側加"犬"旁以丑之。王國維接著又論"狄"字曰"其字從犬,中
含賤惡之意,故說文有犬種之說。其非外族所自名而為中國人所加之名,甚為明白"。

魯迅謂中國人有國罵傳統,但他也不曾想到歷史竟如此悠久,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對敵
"國"之"罵"。看來中國人靠這種精神勝利法賤惡敵人、解了幾千年的氣,現在國人之間
的好罵,皆古已有之的事,我等豈可厚非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