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教英語有哪些
① 有哪些日本出的英語詞典和英語學習書籍值得推薦
請問你主要是指哪方面的呢?比如用於泛讀的,或者是考研輔導的,必須限定一個類別,才能有的放矢。我只能根據個人經驗來推薦幾本常見的英語專業書籍。綜合英語教材:《高級英語》(修訂版)張漢熙主編,外研社出版語法:《薄冰高級英語語法》(修訂版)薄冰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詞彙:把《高級英語》(修訂版)里的詞彙都記得差不多了,詞彙也就過關了。翻譯:《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葉子南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非文學翻譯》李長栓著,外研社出版其他考研的輔導書必須根據你准備報考學校的指定參考書來確定,你沒有說明白情況,我實在沒法猜測。
② 日本人是怎樣學英語的
日語中有很多英語來的外來語,但是都寫成片假名,日本人簡單的外來語還知道用英語怎麼拼,稍難一點兒的就乾脆不知道了。而且外來語不只是來自英語,還有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等,一般人也不知道源於何處。 我記得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有一個很經典的笑話。森喜朗任日本首相期間正趕上在日本沖繩舉辦八國首腦峰會,他想用英語跟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打招呼,於是他就讓手下人教他如何說。他手下人如是教他:先要問候對方How are you?然後對方就會回答:Great! Thank you. How are you?於是他就要回答:Me, too。不過他把第一句記錯了,又聽不懂對方說了什麼,結果他跟小布希的對話就變成: 森喜朗:who are you? 小布希:I am George W. Bush. 森喜朗:Me, too. 小布希:爆笑!(後來才知道森喜朗並不是在開玩笑)
③ 日本的英語教育是怎樣的
日本在學校的英語教育開始於明治維新時代,二戰期間中斷。二戰後,日本的中學和大學都有英語課程教育,2011年以前,小學英語課程不是必須有的,2011年以後,所有小學也都有英語課程了。
④ 日本人學習英語嗎
日本人學習英語...日本的英語培訓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英語培訓市場,其產值遠遠高於中國(雖然中國人數多)
除了學校學習以外,日本的英語培訓主要集中為托業考試(日本托福,雅思等留學考試培訓並不是很火熱)。其主要原因是托業考試基本是為職場交流准備的英語考試,很多日本公司對前來應聘的員工有托業成績的要求。
總結一下,日本職場比中國職場更重視英語,但由於日本人並沒有中國人那麼熱衷於留學,留學英語學習的人比較少。日本學校都開設英文課,由於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同,在日本英文的普及程度其實要高於中國很多。
⑤ 日本人學的是什麼式的英語
日本學習的確實是標准英語,但是因為他們的母語之中沒有與英語國際音標/r/類似的發音。在日語的發音系統「五十音圖」中,ra段假名的發音雖然寫作r,發出來的音更像/l/.所以像dream這種有r的英語發音會有他們母語的傾向。
不過,日本人也有能將英語發音發得標準的。
其實每個學習第二語言的人都很難發音像native speaker那樣,需要勤學苦練,多聽多讀。就像漢語里沒有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區別,中國人也不能很好掌握英語中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發音一樣;還有在西班牙語,俄語中大舌音很多時候也寫作r,以這些語言為母語的人也很難發准英語中的/r/,在遇到該音標時,他們往往會習慣於彈舌。
所以,大家要學好英語發音的話,還是要好好練,多聽native speaker發音哦!
⑥ 日本戰國時期的人會講英語嗎
日本戰國時期是1521——1573年,西方從海上接近東亞大概也是在1521年,在這之前東西方交流全是絲綢之路交流。所以到了日本戰國前期基本沒有西方人,後期日本的西方人是很多的,但是,這些外國人裡面絕大多數是葡萄牙人和少量西班牙人,別的就更少了,而且即便葡萄牙人很多他們初期到了東方還是比較文明的,為了和東方很好的交流都是學漢語和日語的,雖然肯定也有英國人,也肯定有會說英語的人,但絕對是很少很少的,其實你看清朝的那些狗血劇也能了解一二。
⑦ 日本人學英語用什麼學習器材
也就是,MP3 Player,iPod,iPhone等可以聽音樂的器材。
其實,日本人的英語很糟糕。受日語的影響,發音很不準。
注重讀寫不注重聽說的教育方式,羞於啟齒的民族特點等使得日本人的英語水平還不如中國。
⑧ 列舉幾個日本人說英語的例子
R音和L音分不清,BA行片假名有兩種書寫方式(用於外來語),FU的音發音有特點(現代衍生出來的外來語專用音節,只要和FU這個音搭配的話,讀法都非常奇妙。比如:一個音中國類似發「發」的音,到日語里就是類似「花」的音。)
LZ說的德拉馬是「電視劇」嗎?那是日式英語。
(隨是從外國引進,但是發明這種詞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日本人自己。)
——————————————————————
沒有日本的話,現代中國人估計也會用上樓主說的那種翻譯方式了。
(比如:「電話」這個詞,漢字雖是從中國引進,但是創造它的卻是日本人。中國人以前管電話叫「特律風」,後來音日本詞更生活化、更好記,所以漸漸被「電話」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