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
『壹』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因為日本需要發動太平洋戰爭,而美國海軍是必須面對的對手,按照戰前的海軍裁軍協議,日本海軍總噸位和美國對比大概控制在5比3。
日本處於劣勢,而山本知道美國的真實工業實力,所以是想賭博一把,通過消滅美太平洋艦隊主力,讓日本在半年到一年內具有海上控制優勢,奪取南洋資源,最好能夠嚇阻住美國。
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是因為資源沒有了,美國的制裁,就像打游戲,沒有礦了,只能去搶。
在二戰的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美國太平洋艦隊「亞利桑那」號戰艦長眠於水下。為了紀念當年的慘痛教訓,美國政府1980年在「亞利桑那」號殘骸上建起了珍珠港事件紀念館。不過美聯社12月11日報道說,這座紀念館正在重復當年「亞利桑那」號沉沒的命運:由於遊人數量眾多,不堪重負的紀念館正在緩慢下沉。
紀念館建在海底填充物上,呈拱橋狀,長184英尺,為鋼筋水泥結構,整座紀念館通體白色,橫跨在亞利桑那號戰艦水下艦體上方。紀念館的一端是進口,連結著一個浮台,中間是儀式廳,另一端是聖室。在紀念館中白色大理石紀念牆上,鐫刻著1941年12月7日在戰艦上獻身的1177名海軍將士的名字。
『貳』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1939年,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計劃,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和先進軍事裝備,在雜草叢生、沙丘連綿起伏的荒原上進行了一場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日本由於軍事思想和戰術技術落後,遭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首次最慘重的失敗。
「北上」吃了敗仗後,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就掉頭策劃「南下」,奪取更大的戰爭資源(石油)等,以便日後吞並世界儲備後繼資源。
南洋,當時有英國,荷蘭,美國的殖民地,這就給日本南下的計劃增加了困難。同時由於日美兩國奉行完全對立的東亞政策,日美在東亞必然發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進論在日本有過兩次高漲。從1940年春夏南進論的初次高漲到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其間一年有半。日本遲遲不敢對美開戰,多次取消或推遲南進的預定時間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2)為什麼日本要偷襲珍珠港擴展閱讀: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
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的戰爭,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日本無法消滅和佔領美國,他需要通過局部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做出讓步。
『叄』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珍珠港事件。
74年前,也就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對美國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發起突然襲擊。350多架日本飛機通過空中掃射、投擲炸彈和魚雷進行了兩輪空襲。美國海軍四艘戰列艦被擊沉,另外四艘戰艦遭到破壞,此外還有八艘其他船舶被擊沉或被重創。美軍188架飛機被摧毀,2402人被打死,1282人受傷。次日,美國對日本宣戰,由此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那麼為什麼日本偷襲珍珠港呢?細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在1941年開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和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存款,日本遭遇到嚴重的能源危機,日本資源相當的貧乏,根本無法補充巨大的戰爭消耗,當時日本的石油儲備只能用半年的時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迅速的打下東南亞,奪取東南亞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供戰爭的需求.
2.以東條英機為代表的南進派勢力的上台.日本參謀本部原來一直存在著「北進」和「南進」兩派之爭,「北進」派力主在時機成熟時進攻蘇聯,向西伯利亞方向擴張。「南進」派主張向東南亞擴張。就一般正常情況而言,蘇聯經過「十月革命」、內戰、被波蘭擊敗以及蘇芬戰爭,比英、美弱得多,「北進」是個相對穩妥的擴張方案,「南進」則要同西方列強「硬碰」,十分冒險。
1941年10月17日東條英機繼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同年11月初,以東條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會議上通過了對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的決定。11月中旬,東條在臨時議會發表戰爭演說,譴責英、美阻礙日本進行侵略擴張,號召國民節衣縮食,叫囂一億國民齊上陣」。臨時議會根據東條的要求,通過了38億日元的臨時軍費追加預算案。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同日,日軍根據東條英機的命令,陸續開始對泰國、馬來亞、菲律賓、關島、威克島、吉爾伯特群島及香港等地發動進攻。12月8日,美國、英國宣布同日本處於戰爭狀態。
3.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野心.
「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近代以來實施的一系列亞洲政策的結果,是「大陸政策」在新時期的具體表現。其出發點是乘英、法等面臨德國的長驅直入自顧不暇之際,奪取西方殖民者在南亞,東南亞的殖民地,使日本的勢力實現從「東亞」向「南亞」"東南亞"的擴張,妄圖建立一個大日本帝國。但是,由於戰線太長,加上陷入了中國戰區不能自拔,為了解決擴大戰爭所需的人力、物力等問題,日本打出了「共存共榮」的旗號。這樣,一方面可以在亞洲國家抓壯丁,解決日本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可以對亞洲各國的掠奪正當化,還可以以假象蒙蔽日本人民。正如北崗伸一說的那樣「在日本決定重要政策的過程中,解放亞洲並非主要目的,『自存自衛』才是其經常性的目標。」
4..珍珠港是日本向太平洋擴張的」眼中釘,肉中刺」.
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駐扎在珍珠港,是日本南下的最大阻礙,要取得太平洋的海空優勢,必須除之而後快:
戰列艦加利福尼亞號、俄克拉何馬號、西弗吉尼亞號、亞利桑那號馬里蘭號、田納西號、內華達號、賓夕法尼亞號8艘,2艘航空母艦另有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以及3艘其它艦只,
10餘艘其他大型艦只、20餘艘中小型艦艇,美機約400多架.
4.日本的國力決定必須孤注一擲的對美國進行偷襲,給予美軍重創,才能奪取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美日兩國的國力和軍事力量的對比。
1941年太平洋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為90億美元,美國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年產彈葯可達50萬噸,美國產鋼3300多萬噸,工業潛力再開展前卻沒有激活.
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近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肆』 日軍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伍』 當時的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為了獲取更多的戰爭資源。在40年代初,日本的侵華戰爭已經因當時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來源,使得日本的資源更加的貧瘠,戰爭資源不足而被迫放緩了侵略的腳步。日本在中國戰場上已經呈現僵持的局面,為了擴大戰果,日本必須獲得豐富的戰爭資源,為了獲得戰爭所需要的石油,好戰的日本計劃進攻石油資源較為豐富的東南亞國家,由於當時的東南亞是歐美的勢力范圍,想要佔領東南亞就必須要和歐美開戰。所以日本計劃了偷襲珍珠港事件。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動雖然看似成功了,但是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其想要的戰果。因為當時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帶領一部分主力戰艦一起出航了。因此日軍此次的珍珠港偷襲行動,大多數戰艦只是受傷,並沒有沉沒,沉沒的只有四艘戰列件和兩艘驅逐艦,其中有兩艘戰列艦被打撈起來,並重新修整好,重赴戰場。而且美國海軍的造船廠油庫以及彈葯庫都沒有遭到日軍破壞,因此沒用多久日本就為此次偷襲珍珠港事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給予了日軍嚴重的創傷。
『陸』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橡膠等戰爭原材,迫使日本必須要進攻資源豐富的東南亞。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下面一起來了解。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1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舉動,震驚了全世界,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的導火索。在當時,這次偷襲的成功,確實振奮了日軍的士氣,造成了美國大量的艦船損毀,至少短時間內,使美國喪失了參與戰爭的力量,失去了美國的支援,亞洲戰場與歐洲戰場的力量變弱,利用這個間隙,日本希望能一鼓作氣,迅速將亞洲戰場拿下。不過從長遠看來,這一舉動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因為這次攻擊徹底激怒了美國,讓美國更加團結,激起了美國的鬥志,如果美國迅速恢復的話,日本將會受到美國的大力報復和回擊。日本的這次舉動,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是一場危險的賭博。
對日本來說,偷襲珍珠港實屬無奈之舉。1939年,日本為接下來的作戰擬定了兩個計劃,分明命名為「南上」、「北下」。起初,日本看上了蘇聯國內豐富的戰爭資源,決定侵略蘇聯,佔領西伯利亞地區。但是沒想到蘇聯這塊硬骨頭著實不好搞,日本努力了半天沒有任何進展,反而自己受到了損失。「北上」這個計劃暫時擱置了,那就只能考慮「南下」了,其實日本也害怕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無奈,資源的緊缺讓日本的侵略戰爭幾乎快進行不下去了,所以只能賭一把,偷襲珍珠港。
現如今大多數人說到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都覺得日本這么做是一種「賭徒行為」,除去計劃制定者山本確實是個實實在在的賭徒外,假如日本高層不通過這計劃的話,那想要計劃實施也不可能。所以日本高層同意這個計劃實施的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日本做這樣冒險作死的事是有過兩次成功的先例的,一是甲午戰爭,戰勝了中國組建的在噸位上位居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二是和俄羅斯的對戰,打敗了俄羅斯這個人盡皆知的大國,取得了在東北的權益,這兩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存在的僥幸心理和在戰勝以後有巨大利益的誘惑,讓日本想要再冒險一次,對美國發起進攻。
看似錯誤的決定,有時候往往就是僅剩的出路,當陷入絕境時,即便是沒有一絲勝算的事情也值得一試。對於那時的日本來說,要麼直接投降,要麼就同美國徹底鬧翻去搶奪太平洋,如果選擇第一個,日本就只有戰敗這一個結局,但選擇第二個,日本說不定還有機會翻盤,雖然機會不大,但是還是有可能的,所以日本最終選擇了向太平洋地區發起進攻。雖然從之後發展來看,這恰巧是導致日本戰敗的根本原因,但是在較短的時間裡面,可以獲得此次勝利已經讓日本十分高興了,也使得日本軍隊的士氣上漲不少。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2
日軍偷襲珍珠港是被逼無奈,當時美國通過了《租借法案》,卻沒有廢除《中立法》。當時英國,法國荷蘭,甚至美國自己都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等於美國可以向法國,英國,荷蘭等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的國家支援軍【火】,日軍卻沒有辦法攻擊美國船隊和人員。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橡膠等戰爭原材,迫使日本必須要進攻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這就必須要先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才有了進攻珍珠港的計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不和。陸軍在中國戰場屢屢得手,使得其在大本營參謀部占據上風,海軍為了證明自己制定了南下的策略。連山本五十六自己都說了偷襲珍珠港只是喚醒了美國這只沉睡的猛虎,他也知道日本不可能戰勝強大的美國。
和美國開戰算是權益之計,不得已而為之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日本自己感覺良好,妄圖打敗美國,稱霸太平洋之類的。事實上,珍珠港戰役日本只炸沉了「亞利桑那」號一艘戰列艦,如此長距離的奔襲不可能完全消滅一個大艦隊。
事件時代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美國,轟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戰艦和軍事目標。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穿甲炸彈,並向美國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美軍毫無防備,他們在爆炸的巨響中醒來,倉促進行自衛。
整場先發制人的襲擊在90分鍾內結束,彼時,日本炸沉了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炸毀188架飛機,受損的建築、船隻和飛機則更多。攻擊中約有2400名美國人喪生;另有1250人受傷,這是對美國一個巨大的震駭。
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他隨後簽署了對日本帝國的正式宣戰聲明。幾日之內,納粹德國與義大利向美國宣戰,而美國也迅即予以了宣戰回應。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3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珍珠港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日本偷襲珍珠港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歷史原因
美國的「黑船」叩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人對美國卻一直心存憂慮。一戰後,建立起華盛頓體系,在遠東地區確立了新的國際政治格局 ,該體系的形成,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台發生了動搖,逐漸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
《五國海軍條約》使英國正式承認了美英海軍力量的對等原則,標志著英國海上優勢從此終結,並使日本的擴軍計劃受到限制。
二、現實原因
1、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日本於1932年佔領了東三省。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2、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的戰爭,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日本無法消滅和佔領美國,他需要通過局部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做出讓步。
3、日本方面(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同時日本方面認為通過此次偷襲行動可以打擊美國軍民的士氣 。
「偷襲珍珠港」的結果
1941年12月7日凌晨(夏威夷時間),日本以大量海空軍突襲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致使停泊在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日本對珍珠港的突襲以損失飛機29架、特種潛水艇5艘的微小代價,炸沉炸傷美停泊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其他大型艦只、20餘艘中小型艦艇,擊毀美機約180多架,斃傷美軍3500餘人,摧毀和損壞了港內、島上的大部分設施,取得巨大戰果。
美太平洋艦隊遭此打擊,完全喪失了元氣,在以後的6個月時間不得不躲入偏海,暫避鋒芒。日本得以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猖獗一時。然而,也正是由於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才促使美國堅定地走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前台。
『柒』 當年珍珠港戰役中,日本為何能成功偷襲是美軍的大意還是故意安排
當年珍珠港戰役中,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如下,是美軍故意安排的。
一、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
在攻擊發生之前,美國軍隊突然將大批葯品和醫療人員運送到了珍珠港,並且在攻擊發生的前一天,美國政府宣布取消了次日的假期,進入了備戰狀態,而且那天是周日。
除此以外,還有些不合理的軍事部署,美國軍隊在發動攻擊之前,將一部分戰機部署到了偏遠的小型機場,留著主機場的飛機庫不用,而將飛機整齊地擺放在跑道上,讓人產生了一種錯覺。
美國海軍迅速將被擊毀的戰艦從水中救起,迅速修復和改造,使得它們的作戰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捌』 日本當時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前幾年美國號召全世界制裁日本。日本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