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鶴堂日本梆子怎麼了
① 曾經的「德雲四少」不復存在,如果評選「德雲社新四少」,你們會選哪四位
說起現如今想聽相聲應當去哪裡聽,那就一定說起德雲社了。郭德綱相聲一手開創的德雲社現在可以說成我國聽相聲的最好是的地區了。那大家今日就而言--下德雲社的新老德雲四少都到底是誰把。
新德雲四少岳雲鵬,山東人,現在是郭德綱相聲最紅的一個弟子,不僅相聲表演,還電影拍攝,參與有一種綜藝節目主題活動,早期在做飯店服務員,碰到郭德綱相聲後人生道路碰到了轉折點,常常與孫越搭擋一起演出,代表作品有《五環之歌》,《白蛇傳》,《賣吊票》,《怯大鼓》
因此曹金挑選叛離德雲社,並且為了更好地維持關注度打開了長期性的「踩老師傅」的個人行為,從最開始的郭德綱相聲收培訓費到德雲社不分配他表演,從薪水不滿意到遭到課堂教學有所差異,諸多「黑歷史」現如今所有被確認是曹金的胡編。曹雲金撤出後乾的是風生水起,開聽雲軒,排舞台劇,上央視春晚,甩名牌,買五層豪宅別墅,撩妹(曹雲金女朋友唐莞是大冪冪的同學,曾參演過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便是不好好相聲表演。彷彿早已大部分道別了曲藝界。
人生一世,極其不容易;登天難,為人處事更難;黃芩苦,無財更苦;武林危險,險但是人的內心;春冰薄,薄但是人情世故!事到如今,依然有些人談起這些人的恩恩怨怨,飯後茶餘大夥兒還能略發「高論」,不清楚多年以後誰會真實地消退於這最終的「陣營」。
② 德雲社王鶴宇被開除,被開除的原因是什麼
在最新公布的德雲家譜中,我們也不難發現,此番它既沒有存在於鶴字名單中,同時也沒有在弟子一欄,我們也可以得知,此時他已經去除掉了德雲社,他就是王鶴宇。
德雲社讓我們不知不覺從那麼多年的春晚相:聲里走出來,了解了傳統相聲,甚至了解了這個行業的各種行話,能跟他們互動……
自從德雲社火起來以後,大大小小的劇場開始火爆起來,各地商演,海外商演,一票難求,一票千金又都出現,事實證明相聲沒有郭德綱,沒有德雲社就真黃了……
在德雲社成立二十周年之際,一眾演員為廣大看官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相聲大會,堪稱德雲社有史以來的最佳演出。同時,這也是以曹金為代表的雲字科優秀學員的畢業匯演,非常成功!
還有一點值得贊揚的是地方戲曲,京劇,大鼓書,梆子等,是郭德綱讓年輕人又從新認識到已經沒落的傳統文化的魅力,又開始喜歡上了傳統文化,這點德雲社功不可沒……
③ 明槍不易躲暗箭也難防,張雲雷被公批之後,孟鶴堂又出事,發生了什麼
在金鷹獎頒獎晚會上,從官方公布的名單中德雲社孟鶴堂赫然在列,但是等到了晚會現場卻不見孟鶴堂本人身影。最後得知原因是同行們的干預,導致了孟鶴堂的缺席,一方面既能阻止孟鶴堂藉此增加出圈的機會,二來也能拖延德雲社轉型的腳步,這樣的行為真是讓人失望。
德雲社德雲社的轉型之路正在進行,而他們的發展都非常的不錯,在影視綜藝領域都有了很大的進展,希望他們能越來越好吧。
④ 孟鶴堂的師父是誰
孟鶴堂的師父是郭德綱。
孟鶴堂,原名孟祥輝,黑龍江人。現為北京德雲社第五隊相聲演員。
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雲」、 「鶴」 、「九」 、「霄」四科徒弟中,鶴字科。因之前在於謙老師開的飯店裡當過大堂經理(天津衛視欄目《今夜有戲》中曾介紹過),拜師後取藝名孟鶴堂。
郭德綱:
郭德綱,男,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聲演員,電視、電影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人。
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2012出演電影《車在囧途》。2013年蛇年第一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並出演電視連續劇《大宅門1912》。2014年出演喜劇電影《大話天仙》,劇中反串趙夫人;同年又與安以軒、汪東城主演懸疑電影《秘術》。2015年郭德綱自導自演電影《我要幸福》。
⑤ 郭德綱有多少徒弟都有誰啊
郭德綱的徒弟共有87人
德雲社演員
郭德綱(班主)、於謙、岳雲鵬、孫越、侯震
德雲演出一隊
欒雲平(隊長)、高峰、翟國強、關鶴柏、王昊悅、李昊洋、鄧德勇、高筱貝、 侯筱樓、郎昊辰、張九林、韓九鳴、王碧輝
德雲演出二隊
劉喆、靳鶴嵐、尚筱菊、朱鶴松、李九重、張鶴艦、尚九熙、何九華、陳九福、杜鶴來、鄭九蓮、吳鶴臣
德雲演出三隊
孔雲龍(隊長)、李雲傑、張九南、高九成、王磊、張鶴君、張九齡、王九龍、陶雲聖、許個、趙楠、於筱懷
德雲演出四隊
閻鶴祥(隊長)、李雲天、馮照洋、楊鶴通、史愛東、郭麒麟(少班主)、宋昊然、梅九亮、張鶴雯、陳九品
德雲演出五隊
燒餅(隊長)、曹鶴陽、侯鶴廉、劉九思、王筱閣、呂碩、劉九儒、王少立、孫九香、倪九濤、栗世錦
德雲演出六隊
張鶴倫(隊長)、郎鶴炎、鄭好、張金山、姬鶴武、孫鶴寶、李筱奎、於鶴真、關九海、李九江、張霄白、曹九台、陳奉清、董九涵
德雲演出七隊
孟鶴堂(隊長)、謝金、周九良、李鶴彪、劉筱亭、張九泰、李鶴東、秦霄賢
德雲演出八隊
張雲雷(隊長)、楊九郎、李九天、李九春、梁鶴坤、張鶴帆、李思明、董九力、王鶴江
⑥ 嘻哈包袱鋪高手如雲,為什麼比德雲社差這么多是班主實力不夠嗎
嘻哈包袱鋪哪有什麼高手如雲啊,即使有,也是過去時啦;現在的嘻哈包袱鋪,快被德雲社給掏空了。
曾經的嘻哈包袱鋪擁有高曉攀和尤憲超、金霏和陳曦、陳印泉和侯振鵬、賈旭明和張康、高玉凱和王善勇等眾多年輕新秀,經常出現在各大電視台;同時小劇場的生意也紅火,如果一直能夠維持這種勢頭發展的話,說不定能夠跟在德雲社的後面,穩步發展。
然而在商業 社會 ,追隨者是最難做的,既要防著領先者,怕被人給吞並了;又要防著後來者,怕被人給超過去了,這種日子可不好過。嘻哈包袱鋪的班主高曉攀就是在這種競爭的迷茫中,逐漸失去了方向,也丟失了市場。
賈旭明和張康早在2014年就離開了嘻哈包袱鋪單干,2016年一度憑借《笑傲江湖》的成功獲得不少機會,然而好景不長,如今二人已裂穴,賈旭明加入了星夜相聲會館,成為李菁的搭檔;而張康幾近銷聲匿跡。
陳印泉和侯振鵬2017年跟隨姜昆做了一年的全球循環演出,然後攀上了高枝,目前是全總文工團唯一一對相聲演員,地位相當顯赫。
高玉凱和王善勇是去年參加《相聲有新人》的嘻哈F4成員,今年已經加入德雲社,另外一位郭威也和德雲社有緋聞傳出,但是暫時沒有定論。
現在嘻哈包袱鋪就剩下高曉攀、尤憲超、金霏和陳曦了,張伯鑫也勉強算一個吧,其中金霏和陳曦我是比較看好的,有能力,有創新,各方面都不錯,但是嘻哈包袱鋪這個廟太小了,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我個人覺得他們在嘻哈包袱鋪也干不長久,除非高曉攀用股份來留人。
連演員都留不住,你說嘻哈包袱鋪拿什麼來和德雲社競爭?現在雙方的實力差距已經差的不是一兩個層級了,所以都沒有比較的必要;德雲社隨便一個演出隊拿出來,都能秒殺嘻哈包袱鋪,更何況德雲社有八個隊呢!
題主說嘻哈包袱鋪高手如雲,然後配了三張圖,意思是想說圖上這些演員都是嘻哈包袱鋪的高手嗎?只能說你對嘻哈包袱鋪的了解停留在了五年以前,因為題主第三張圖配的張康和賈旭明,早在2013年就已經退出嘻哈包袱鋪了;題主第二張圖配的陳印泉和侯振鵬在2017年也退出了嘻哈包袱鋪;題主配的第一張圖是金霏和陳曦,這二位是現在嘻哈包袱鋪僅存的實力派選手了。
除了金霏和陳曦以外,嘻哈包袱鋪拿得出手的相聲演員就是班主高曉攀和搭檔尤憲超了。此二位這些年在綜藝舞台上沒少露面,但從來都是鎩羽而歸,空有一腔情懷,卻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在《相聲有新人》節目上一段相聲把張國立給說的快睡著了將成為二人留給我們最有印象的瞬間。
此外,嘻哈包袱鋪稍微有點名氣的演員就是去年在《相聲有新人》舞台上亮相的王善勇、高玉凱、張伯鑫、馮鳳禹、徐濤這幾個人了,給大家留下什麼印象了嗎?我能回憶起的鏡頭有兩個,一是嘻哈F4被郭德綱要求淘汰一個人,只留三個人,然後四個人沒有同意;二是張伯鑫要退賽,然後被孟鶴堂大比分淘汰,其他真沒什麼印象了。
就憑上面提到的這些人,題主就敢說嘻哈包袱鋪高手如雲?我想你肯定對「高手」二字有什麼誤會吧?
嘻哈被發現在最要緊的任務是把金霏、陳曦給看緊了,如果這二人也退出單乾的話,嘻哈包袱鋪就離倒閉不遠了,還有什麼心思跟德雲社比啊?
一個相聲團體要有所發展,作為核心人物的角兒是最重要的,所以德雲社今天擁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郭德綱個人成就的基礎之上,只要郭德綱不倒,德雲社就沒有什麼大問題。郭德綱是德雲社最為核心的競爭力;當然了,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過於集中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郭德綱又培養了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張鶴倫、郭麒麟、燒餅、陶陽等小角兒,用以分散風險,所以郭德綱在今年的封箱演出上說「現在是德雲社最好的狀態」。
嘻哈包袱鋪的班主高曉攀在說相聲這方面真的沒有天賦,後天努力的方向也不對,所以在相聲表演和創作方面的能力限制了這個團體的發展。好在高曉攀是一個有商業頭腦的人,他能把嘻哈包袱鋪的品牌豎起來,得到投資人的認可,並拿到了兩筆風險投資,這兩筆錢支撐他把嘻哈包袱鋪帶上了正軌;並通過股份綁定了核心員工,這是高曉攀的高明之處。
說相聲雖然是一門生意,但是仍然要以藝術為核心。高曉攀的藝術不行,估計他也認識到了,這兩年開始力捧金霏和陳曦,此二人去年和今年曝光率很高,算是慢慢紅起來了,成為嘻哈包袱鋪的新的希望,僅此而已!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嘻哈包袱鋪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的,自2008年嘻哈包袱鋪成立以來,經營狀況非常良好,四家劇場,每年演出超過2000場。嘻哈包袱鋪卧虎藏龍,現在已經有了百位相聲演員,高曉攀、陳印泉、金菲、劉春山等等多位名嘴都是其中的中堅力量。而德雲社呢,依然是全中國最大的一流相聲社團,徒弟學員有四五百人之多,場場幾乎都是爆滿,不管是郭德綱於謙參演與否,德雲社的演出都能很早的售罄。近些年,德雲社的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倫敦、東京、墨爾本、渥太華等世界各地的相聲專場,都大獲成功。
嘻哈包袱鋪想要超過德雲社,我覺得並非一件容易事。德雲社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比嘻哈包袱鋪 歷史 更加長久,對相聲的傳承也更加深刻。德雲社以郭德綱為首的這群相聲藝人,在相聲極端低迷的時候依然堅挺,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如果嘻哈包袱鋪有同樣的遭遇,會不會垮掉我覺得是一個未知數。相聲確確實實是因為德雲社而紅火起來的,嘻哈包袱鋪也只是其中沾了郭德綱的便宜。如果沒有郭德綱,嘻哈包袱鋪和其他的社團也就沒什麼不同,根本就沒人會關注相聲。換個角度來說,德雲社能如此成功,和郭德綱的功勞是息息相關的。郭德綱雖然不能說亘古無雙,但是也是少有的角兒,他的相聲造詣十分高,在他的帶領下,培養了大批的相聲演員。很多人聽相聲,也只聽郭德綱和於謙,這一點就讓德雲社很難被代替。
像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等人也是基本功扎實,嘻哈包袱鋪又能有幾人與之匹敵呢?
好啦,感謝關注和支持。
嘻哈包袱鋪高手如雲?可不敢這么說,差的還遠著呢!
嘻哈包袱鋪自2008年創立以來,秉承著「不賣車子、不賣房子、不賣包子、只賣樂子」的宗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如今算得上是比較優秀的相聲演藝公司。春節前後,高曉攀帶隊全國巡演,也是座無虛席。看得出來,這些年也是收獲了不少的人氣!
不過要說到高手如雲,真的有點誇大其詞了!嘻哈包袱鋪這些年擁有過一些名氣不錯的演員,不過不少都已經選擇離開。比如賈旭明和張康,侯振鵬和陳印泉。現在能夠拿得出手的只有高曉攀和尤憲超,以及去年參加《相聲有新人》而火起來的金霏和陳曦。
嘻哈包袱鋪和德雲社比?可不能這樣比,差的遠著呢!
雖然說嘻哈包袱鋪發展的不錯,可是和德雲社比真的還不夠看。高曉攀作為大掌櫃,都是從德雲社出來的,當初在德雲社做過主持和報幕。作為嘻哈的當家人,他最多也就能和德雲社弟子比一下,並且還比不上德雲社弟子中最出色的岳雲鵬、張雲雷。更不要說和德雲社的當家人郭德綱比了,在國內還沒有人能夠比得上老郭的。
不過,作為嘻哈包袱鋪主力演員的金霏和陳曦如今的實力和人氣都很不錯。甚至在我看來,說相聲的實力已經超越了高曉攀和尤憲超二人。在《相聲有新人》中,雖然敗給了孟鶴堂、周九良,但人氣卻並不低。喜歡他們的粉絲也是非常的多的。
當然了,高曉攀與德雲社關系還是不錯的,畢竟曾經在德雲社工作過,而且離開也是屬於好聚好散,沒有任何矛盾。如今高曉攀與德雲社的弟子們,也都關系很好。本身就很聰明的高曉攀,也不會失去理智的妄圖與德雲社郭德綱比較!
嘻哈包袱鋪沒有未來?可不能這么說,未來好著呢!
高曉攀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自己知道的斤兩,在相聲領域想要更高的發展很難了。於是,一方面他開拓更多的領域,如今嘻哈包袱鋪不只是表演相聲,話劇、喜劇小品、相聲劇、網劇、電影多個方面都有涉獵。這就迎合了更多年輕觀眾的口味,吸引了更多的觀眾。
另一方面,他積極的培養推出新人。人才對於任何公司都是最重要的,雖然侯振鵬、陳印泉離開,但是立刻就有金霏、陳曦能夠補位,能夠撐起演出。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相聲、喜劇新人的出現。
對於嘻哈包袱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留住這些人才,如果成名一對離開一對,那嘻哈包袱鋪真的就完了。所以一方面要努力培養新人,一方面要努力記住老人,這才是高曉攀重點應該考慮的事情!
上聯:嘻哈包袱鋪高手如雲
下聯:德雲社曲協兩頭挖角
橫批:萬里無雲
一個民營企業要長遠發展,人才自然是基礎之基礎,尤其是相聲社團,演員就是產品,而且必須保證產品隨時更新迭代,讓消費者對品牌保持起碼的期望。華為小米如果不能一年保證幾款旗艦機型推出,那麼迅速就會被市場淘汰,因為 消費者都是喜新厭舊的,你不能拿著大哥大嚷嚷這才是手機本源,大家要有情懷不能忘本啊!
德雲社為什麼一直在相聲市場橫著走,因為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從郭德綱自己,到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張九齡,幾乎不間斷的給觀眾驚喜,而且還在不斷向外擴展用戶群。從相聲票友,到 娛樂 圈追星族,德雲社都能給攬到劇場裡面坐著。
更重要的是,德雲社的招牌——班主郭德綱鎮得住整個品牌,要論實力的話,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加起來,接不住郭德綱一耳光。所以曹雲金何沄偉李菁徐德亮都走了,德雲社毫發無損,但他們走出去就頹了,這就是根本所在。
而高曉攀則完全相反,就像網友說的,嘻哈包袱鋪每出一對人才,竟然都比高曉攀強,或者說嘻哈包袱鋪就是以高曉攀為衡量標准,你要是連高曉攀都比不過,那你別舔著臉說自己是人才了。
就像華為推出榮耀、mate系列、P系列、青春系列之後,這些Slogan自己離開華為結果混得更好,或者說華為反而成了它們的累贅,那就很尷尬了。
張康賈旭明也好,陳印泉候振鵬也好,高玉凱王善勇也好,他們離開嘻哈包袱鋪最大的動力,就是跟著德雲社,跟著曲協,甚至跟著李菁都有肉吃,而嘻哈包袱鋪連湯都喝不飽。
金菲陳曦還留在嘻哈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已然是嘻哈的招牌門面了,有沒有高曉攀他們一樣賣票。高曉攀這點至少比苗阜強,容得下比自己強的下屬,否則金菲陳曦就是下一個盧鑫玉浩,自己出走成立金禧相聲社了。
高曉攀說白了就是創業趕上好時候,郭德綱帶起來的相聲市場大爆發期,而他跟德雲社有關聯,所以吸引了眾多人才。但他自己硬實力不行,鎮不住那麼大場面,所以人才一冒頭就跑路,攤子就做不大。說白了,嘻哈包袱鋪的局面,就相當於曹雲金當德雲社班主,你試想一下岳雲鵬張雲雷張鶴倫孟鶴堂張九齡會不會跑路。
說了歸齊,高曉攀還真是實力不夠,唯一靠譜的就是不得罪各方勢力,在夾縫中遊走。既能去姜昆那裡打卡,也能跟郭德綱摟摟抱抱,混個兩頭齊活。但對手下人來說,你這兩頭顧撈到的好處,不夠咱們吃的,所以還是自己的人生做主吧。
高曉攀算是不錯的人才,但要撐起一個品牌,他確實火候不夠。
實力?你問問高班主會念這倆字么?
我們不說別的(因為別的地方他也沒怎麼說相聲,凈演小品了,春晚上說了個披著相聲皮的詩朗誦也不太好評價
以下全是個人看法(不撕):
高班主的相聲表演痕跡太重,節奏感太差,什麼都在趕,包袱太刻意,不貼近生活。想做笑星,但又放不下身段。
他上過春晚,參加過喜劇人,機會大把,平台和創作空間都不小,最後卻不溫不火,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
喜劇表演,全靠天賦,模仿不得,強求不得,就像除了葛優沒有人能駕馭「北京癱」一樣。
記得在歡樂喜劇人的節目上看他的相聲的中心思想全都是講情懷,都在喊「我是參賽里唯一的相聲」「我要為相聲爭氣」「我不能給相聲丟臉」「請大家支持相聲吧」,全部都在透露著這一類的訴求,說實話,看得很煩,讓我笑不出來,也哭不出來,難受,跟便秘一樣。
反觀德雲社可沒有這一類的作品吧?(我記憶中是這樣)
郭德綱也是真的一步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觀眾逐漸喜歡上相聲,才來支持德雲社的。雖然他唱什麼都是戲味兒
最後說一句:高班主的快板兒打得是的確不錯。
不溫不火的嘻哈包袱鋪,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先天不足,後天畸形。
從各方面的信息綜合來看,嘻哈包袱鋪的創始人高曉攀,不缺乏商業頭腦,缺乏專業引領,圓滑的處世之道,但是在相聲的藝術造詣上,就顯得十分單薄。這也註定了,嘻哈包袱鋪,在產品輸出上,很容易碰到天花板。
而高曉攀的實際能力,又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嘻哈包袱鋪成員的實力,畢竟,高曉攀不是一個純管理人員,文人相輕在藝術行裡面,也是普遍現象。所以就會出現,有實力的流失快,沒實力的成長慢。
而反觀德雲社,郭德綱的藝術實力是公認的。德雲社也立足於自己培養主力人員。雖然早期也出現了出走現象,但並沒有對德雲社的表演實力構成太大的影響和威脅。
加上一山難容二虎,北京已然有了一個德雲社,嘻哈包袱鋪,後期的成長環境,就註定少不了消費者各種比較的尷尬。
我是這么認為的,嘻哈他們的作品有的還是不錯的。不慍不火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有兩方面,1,雖說嘻哈多數是年輕人,但是對於相聲的創新型試探還是略顯不足。這一點德雲社做的就比國內其他團體要好許多。至少我知道的是德雲社沒火的時候就有一個規矩——絕不贈票。這點我相信國內很多團體是很難做到的!2,我個人認為嘻哈對於傳統的藝術形式深度挖掘不夠,我們可以在德雲社的相聲舞台上看到大鼓書,京劇,河北梆子,豫劇,快書,評書,流行歌曲,改編歌曲等等這類傳統的,現代的藝術形式都可以在德雲社的舞台上看到。更重要的一點是德雲社的演出中台上台下互動的很頻繁,這其實已經超越了相聲表演的本身,是一種營銷手段。所以相較於德雲社國內的其他相聲團體不慍不火也就很正常了。
總結一句話,內修基本功,外修好人緣。
不管是相聲還是評書,過去叫吃開口飯的。一個掌聲好不好?要看現場好不好?不是某個人說好,某個評論說好。
現場要要好,講究個四梁八柱按上樁,這樣才能棚緊,讓人們心甘情願的掏錢。那什麼叫四梁八柱呢?就是現場四面八方的觀眾。每個方位只要有一個幾個,就能帶動周圍一片。如果幾個方位都有喜歡你的人,那麼就能帶動整場氛圍。德雲社的開場現掛和觀眾互動就是在按四梁八柱。這是做現場必須的基本功。而在這方面,其他相聲團體都沒有重視。
再就是商業操作的原則很到位,不送票。公開立規矩,從來沒有例外。有原則的人可敬,一兩人我也一樣演,也不會送票去求那個所謂的氛圍。會50段相聲才能上台,每次都要有新的包袱。這樣苛刻要求,才有了保證質量的機制。用機制倒逼演員基本功。這樣是一個良性循環。還有就是郭德綱的個人業務水平扎實,個人基本功扎實,才能要求下面。記住所有人都是服人不服法。業務碾壓是最好的拿人心的手段。所以團隊有依附性。沒賺到錢時候有業務技能吸引,賺到錢還有平台和技能再次吸引。
創新要求,每次上台的微創新,還要有個人作品的創新。在好聽的相聲,聽的多了也會覺得不高興。德雲社的場次足夠多,頻次夠多,作品少,就無法生存。這個環境決定在德雲社生存不易。
這些原則和機制,比那些包裝和流量更靠譜。反過來看別的團體。首先最大的問題,沒有持續的吸引。不管是金錢還是業務。沒有業務的吸引,就不能有師徒的裙帶關系。師徒關系屬於道德綁架的范疇,這也是傳統藝人才能有的商業手段。我不是跟你學的,我現在是你的台柱子,你怎麼辦?給錢只會越來越貪。所以其他就不探討了。分析嘻哈包袱鋪也經不起推敲,因為沒有這些原則支撐,就算起來也很虛。
去劇場聽過嘻哈的相聲嗎 沒聽過的別瞎說,我去嘻哈聽過 之前旁邊坐了個孩子 他們一看有孩子就說了一個中國漢字的組成意思現在我還記憶猶新,嘻哈的相聲不僅是逗笑,還能告訴我們一些知識,能聽到老祖宗留下的博文。所以沒去嘻哈聽過相聲的人別出來瞎說!
⑦ 作為「德雲女孩」,必須知道的梗都有什麼
德雲女孩要知道的梗也是可多了。比如:
①於大爺的三大愛好:抽煙,喝酒,燙頭,只要有於大爺在,這個梗就一直在。每對相聲演員一說:於大爺的三大愛好?下頭觀眾齊溜的回答:抽煙,喝酒,燙頭。
②二爺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二爺的的高大上必須要與別人的與眾不同。
③二爺和九萌萌的茄子梗,皮筋梗,狗肉湯和貓肉湯梗。
④孟孟和小先生的名場面:糊頂蓬。台上一個逗哏,台下一群捧哏,全場就一個聽相聲。(沒錯,就是小先生)
⑤孟孟的三大技能:點煙,倒酒,會燙頭
除此之外,還有講鬼故事(雖然每次都把自己嚇到),還會賣萌,當然還有剎車哭。(果然是個優秀的人兒。)
⑥退票梗。每場的觀眾都要退票,可是,德雲社的退票窗口在阿富汗。
⑦執著於下班的小先生。每次站在離退場門最近的地方,一完事.撒丫子就跑。
⑧二爺和九萌萌的熬鷹名場面,九萌萌一說硅膠腿,二爺就止不住的笑。
⑨關於二爺睡粉的梗。九萌萌做為一個粉了二爺五年的男人,二爺把他睡了(哈哈哈哈,原諒我不厚道的笑了,畢竟我腦補出了這個名場面。)
當下,我就能想起這么多,對於我來說.是我印象最深的,希望大家喜歡,當然,也歡迎大家進行補充。
德雲女孩要知道的梗太多太多了,比如謙哥的「抽煙、喝酒、燙頭」的三大愛好,比如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侯震的「像話嗎、像話嗎」以及「宮保雞丁」等等太多了!
郭德綱弟子們的「梗」也有許多,大致可以分為「外號」和「事件」兩類:
一,外號:欒雲平外號最多,藍精靈、蘭博基尼、馬鳳英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德雲敢死隊隊長張雲雷,號小辮兒,很多人稱他為二爺;敢死隊隊員孔雲龍;德雲社太子少保閻鶴祥,別名壯壯;張鶴倫外號小白;郎鶴焱別名大黃;孟鶴堂是堂主;周九良是小先生……
二,事件:孫越在進德雲社之前是養大象的,大象瘦了,他胖了;張雲雷、楊九郎、閻鶴祥三人壯壯小朋友和壯壯家長之爭;孟鶴堂的「德雲社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師哥從來不欺負師弟」等等,最最著名的當然是謙哥的父親王老爺子的各種趣事,以及謙哥的兒子郭小寶的趣事了!
還有什麼「梗」是我沒有說到的,歡迎大家補充!
說說我比較了解的如今年輕一代的相聲演員的那些梗吧:
1、尚九熙:他的外號,德雲斷頭台;他的搭檔何九華,是監斬官(哈哈哈,還挺配);他比較火的一個段子是關於小企鵝的(具體內容,多聽幾段他們的相聲就知道了)。
2、張九南:他的外號可就多了,拖拉機總指揮官(這些lnm們鼓掌鼓的可齊了,哈哈哈),爺們兒,渣男……,雖然他嘴上不饒人,但私下的他對粉絲很好,把家人也保護的很好,是很溫柔的人呀。他的搭檔高九成,本來是頭九最後的溫柔,但終究還是被他霍霍的沒了溫柔,哈哈哈。他的定場詩說的很好,但現在被他給「封箱」了,有觀眾問過他什麼時候再說,他回答的是找個合適的時機(例如專場之類的,我們一起期待吧)。
3、秦霄賢:他唱歌很好聽,他有點低血糖,他家裡條件不錯(畢竟是開「糞叉子」車的人,哈哈哈,別打我,這是二哥說的),他的搭檔孫九香是他的「爸爸」。每次在台上九香爸爸只要對觀眾說:你們再也不是我的兒媳婦啦!下面的觀眾絕對聽話,哈哈哈。這個命門,被拿捏的sisi的。
4、劉筱亭:外號二哥,他的「優點」是黑,哈哈哈。用他搭檔張九泰的話說,二哥掉進海里,海就成了黑海了,哈哈哈哈。二哥是嶽嶽的大徒弟,但是,經常吃不到師傅家的餃子(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哈哈哈)。
目前我比較了解的就他們幾個了,其他的九齡、九龍、九芳、老漢等等等等,他們都很好,但我不是特別熟悉,這里就不多說了。
如果還有什麼要改正的或補充的,歡迎大家一起來指正、探討呀!
德雲女孩兒們,我們評論區見!
德雲社的"梗"真是多了去了,我只說一下在張雲雷的相聲中,那些只要張老師開個頭,底下就山呼海嘯般回應的段子。
老北京人愛玩——媳婦
問你個問題——愛過
高端——大次,上檔氣
哎呦——是誰那麼壞啊,將我來造謠,信口胡亂扯…………貓湯就是用貓做的湯。
九郎怎麼那麼帥——我一口老血噴在屏幕上,讓我先死一會兒。
八隊的口號:德雲八隊,一統江湖,號令天下,誰人不從,願吾教主壽與天齊。
最後是粉絲最愛的一句:相思賦予誰
小辮張雲雷
因為現在相聲都是拿自家人開涮,德雲社的梗很多,比如欒雲平的外號,燒餅的來歷,張雲雷的傳奇一跳,岳雲鵬的電梯事件,於謙的兒子為什麼叫郭小寶等,但是下面這幾個梗,作為德雲女孩,卻不能不知道。
一,於老師的三大愛好梗。即吸煙喝酒燙頭,郭德綱以及許多德雲社成員都將這三大愛好寫入過相聲段子。燒餅曾經調侃這三大愛好,其實是一種,就是喝酒後抽煙,然後用煙卷燙頭。
二,郭德綱發票梗和岳雲鵬發票梗。這個梗源於曹雲金出走德雲社後,曾炮轟郭德綱收學費(按常理講相聲門不應該收學費的),並且還曬出了當時的發票,而郭德綱則回應「你可以找張發票啊,刻章蓋上就說我收費了,但要注意各個時間都要對得上」。德雲社的許多段子也便經常拿發票說事,形成一個郭德綱發票梗,最近岳雲鵬又在他主持的《周六夜現場》節目中,又拿發票說事,繼而發展成為一個岳雲鵬發票梗。
三,小黑胖子梗。近幾年來,郭德綱的徒弟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各自的套路,因為郭德綱綱個頭不高,膚色稍高,體型偏胖,其中的張鶴倫和燒餅拿郭德綱的個頭兒和膚色說事,形成一個著名的「小黑胖子梗」。特別是張鶴倫,動不動用手向上指著,裝作郭德綱跳起來的樣子,邊跳邊說"我抽死你」,逗死人了。
當然了,作為國內第一大相聲社團,若德雲女孩兒們好好留心,一定會發現更多更好玩的梗讓你大開眼界
德雲女孩需要知道的太多了!謙兒大爺的三大愛好你得知道吧:抽煙喝酒燙頭。於謙的兒子叫郭小寶。老郭女朋友叫偏見,於謙女朋友叫王鋼蛋,小嶽嶽的女朋友叫鐵錘妹妹,大林的女朋友是諸葛鋼鐵。老北京愛玩媳婦(鈴鐺譜)。九良的爸爸喜歡盤各種各樣的東西(周文王)。黃鶴樓的噠叭將,噠叭將,噠叭將將將獎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小辮兒的高端大次上檔氣。小嶽嶽的送情郎最後一句,要問王八犯了什麼錯,只因為說相聲,桌子擋住了腿。還有各種在節目里趁機抄便宜的,比如反七口,六口人,羊上樹,樹葉沒,日本梆子。還有歪唱太平歌詞你得會接,起碼鷸蚌相爭,白蛇傳,太公賣面,韓信算卦,勸人方,這都的會。返場的時候,得知道哪位演員拿上什麼節目。老郭愛唱骷髏嘆,大實話是大封箱結束的時候唱。堂主的牙痕記,悟空,嘀嗒。小辮兒的探清水河,鎖麟囊,乾坤帶。小嶽嶽的送情郎,一回生二回熟,五環之歌。張鶴倫的破鞋露腳尖,妹妹來看我。三哥的擋諒。李雲傑的蘇三起解。九齡九龍的快板打的好,玲瓏塔,同仁堂都說的很棒。高峰的馬鳳英,欒雲平的欒博基尼。二哥(劉筱亭)黑,九泰白。老秦和麥克風的不解之緣。九南是定場詩小王子,不過最後一句總讓觀眾截胡。入了德雲社的坑,才發現要學的東西好多好多
養大象啊,誰能錯過這個梗?
相應的,還有「動物園」、「偷飼料」、「逃籠」、「翻牆過來的」。
有一次岳雲鵬和孫越在北展商深,粉絲們又玩起那個熟悉的 游戲 ,在岳雲鵬自我介紹後鼓掌,卻在介紹孫越後抱以更加熱烈和持久的掌聲。
岳雲鵬也熟練地表現出吃醋,還作勢欲走、假裝罷演:「從什麼時候起,捧哏的比逗哏的還紅了?」
孫越十分淡定:「這不是離動物園近嘛!」
孫越的出奇不意,弄得岳雲鵬也笑場,笑完了才解釋:「將來有外地的朋友看這個視頻,可能不知道。北展的確離動物園近,孫老師原來就是動物園養大象的。」
1.於謙大爺的三大愛好:抽煙喝酒燙頭。
2.於謙大爺的搖滾版《學貓叫》。
3.孟鶴堂必聽版《滴答》。
4.孟鶴堂的群口糊頂棚。
5.孟鶴堂的不被踢封不了箱。
6.周九良的著急下班。
7.張鶴倫的《破鞋露腳尖》。
8.張鶴倫的《妹妹來看我》。
9.張雲雷的高端、大次、上檔氣。
10.張雲雷的「日思夜想的辮兒哥哥」。
11.張九齡的最慘九字科大師兄。
12.張九南定不住場的定場詩。
13.劉筱亭張九泰的膚色差。
14.尚九熙德雲社的斷頭台。
15.秦霄賢用智商換的高顏值、低音炮。
在如今的 社會 ,大家的生活質感都有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都一大把休閑的時間,然而有這么一些人除了愛看電視和電影,還喜歡聽相聲。說起這個相聲,最受大家喜歡的就是德雲社,它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對人有很深的印象。
對於德雲社,有這么一群人的存在,她們的瘋狂痴迷程度不亞於看偶像的演唱會,對於這個特殊的群體,大家給她們起了一個很親切的名字叫「德雲女孩」。
說到這群「德雲女孩」,在人們的心裡她們肯定是活潑開朗、多才多藝、無所不能、腦洞大開的。只要是在德雲社聽過小曲小調的人,應該都會唱這些歌曲,比如《探清水河》、《送情郎》、《乾坤帶》、《照花台》、《大西廂》等等,對她們來說隨口就來、說唱就唱。
曾經在張雲雷的一場相聲中,發生了這樣一件 搞笑 的事,喜歡他的粉絲朋友們拿著熒光棒到場觀看,由於他的幽默風趣太遭女孩子喜歡,硬生生把一場相聲表演變成全場揮舞熒光棒的演唱會,不得不讓人佩服,有好多網友感嘆:真不愧是「德雲女孩」,夠真強大。
除了他,還有一位相聲演員深受大家的喜歡,那就是岳雲鵬,一直以來有他的地方就會充滿歡聲笑語,這不,就在今天,岳雲鵬被粉絲推上了微博熱搜,光看這個標題「岳雲鵬 沒有你們不會的」就感覺好好笑,這個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視頻中, 是「小嶽嶽」和孫越老師的一起同台表演,岳雲鵬正在演唱的是一首拿手曲目《愛情的騙子我問你》。誰曾想「小嶽嶽」剛開口唱了兩句「公蝦米、我親頂」,坐在台下的「德雲女孩」立馬就跟著合唱了起來,此刻的「小嶽嶽」是一臉懵的樣子,而台下的粉絲朋友們高興地哈哈大笑。大概停頓了幾秒鍾後,岳雲鵬略帶玩笑調皮地說出一句:沒有你們不會的啊。由此可見,我們的「德雲女孩」是真的強大,什麼梗都能接住。
其實關於岳雲鵬類似這樣的 搞笑 事情出現過好幾次了,每次小嶽嶽的反應都是一臉懵懵又可愛的樣子,有他在的地方就會格外的有意思。其實對於相聲表演,也是需要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才顯得有趣。對此,大家怎麼看?
茄子
探清水河
白蛇傳
流暢
你是我的眼
心雲
隨心所欲
⑧ 德雲社所有成員名字
德雲社演員:郭德綱(班主)、於謙、岳雲鵬、孫越、侯震
德雲演出一隊:欒雲平(隊長)、高峰、翟國強、關鶴柏、王昊悅、李昊洋、鄧德勇、高筱貝、 侯筱樓、郎昊辰、張九林、韓九鳴、王碧輝
德雲演出二隊:孫越(隊長)、岳雲鵬、劉喆、靳鶴嵐、尚筱菊、朱鶴松、李九重、張鶴艦、尚九熙、何九華、陳九福、杜鶴來、鄭九蓮、吳鶴臣
德雲演出三隊:孔雲龍(隊長)、李雲傑、張九南、高九成、王磊、張鶴君、張九齡、王九龍、陶雲聖、許個、趙楠、於筱懷
德雲演出四隊:閻鶴祥(隊長)、李雲天、馮照洋、楊鶴通、史愛東、郭麒麟(少班主)、宋昊然、梅九亮、張鶴雯、陳九品
德雲演出五隊:燒餅(隊長)、曹鶴陽、侯鶴廉、劉九思、王筱閣、呂碩、劉九儒、王少立、孫九香、倪九濤、栗世錦
德雲演出六隊:張鶴倫(隊長)、郎鶴炎、鄭好、張金山、姬鶴武、孫鶴寶、李筱奎、於鶴真、關九海、李九江、張霄白、曹九台、陳奉清、董九涵
德雲演出七隊:孟鶴堂(隊長)、謝金、周九良、李鶴彪、劉筱亭、張九泰、李鶴東、秦霄賢
德雲演出八隊:張雲雷(隊長)、楊九郎、李九天、李九春、梁鶴坤、張鶴帆、李思明、董九力、王鶴江
已故:
張文順(1938-2009),德雲社創始人之一。
李文山(1938-2017),德雲社元老成員。
已退出:
徐德亮、王文林、李菁、何雲偉、張德武(2010年9月退出,2016年02月17日病逝)、
曹雲金、劉雲天、張天羽、崇天明、郭天翼、張鶴文、閆雲達
拓展資料:
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曾經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2011年7月3日,德雲社在北展劇場開辟新形式,用犯扯的方言以及話劇和相聲混搭方式,為觀眾演繹從清朝、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各種風格流派的相聲。
「德雲社」是以弘揚北方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社團最初由著名相聲演員張文順、郭德綱、 李菁於1995年創建,經歷了二十三年的風雨歷程走到今日實屬艱辛,然值得欣慰的是經過郭德綱先生和眾多位新老相聲演員的不懈努力,德雲社正在逐步走向輝煌。德雲社所屬的「北京相聲大會」每周都在天橋樂茶園等地演出五、六場。
北京德雲社以天橋劇場為總部,在北京還有三里屯劇場、三慶園劇場、廣德樓劇場和湖廣會館劇場,以及東北的黑龍江德雲社、吉林德雲社,位於南方的南京德雲社。還有首個海外分社德雲社墨爾本分社。
⑨ 「咖啡」敗給「大蒜」郭德綱和周立波,究竟誰笑到了最後
200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彼時的周立波憑借 「海派清口」 名聲大噪,郭德綱的德雲社辦得風生水起。
於是,當時有人想促成郭德綱和周立波的合作,沒想到周立波婉拒了。
並表示: 「一個吃大蒜的怎能和一個喝咖啡的在一起呢?」
此話一說,便牽出了他和郭德綱的恩怨糾葛。
此後不久,郭德綱便為了回懟周立波的「大蒜咖啡論」創作了《你要高雅》。
犀利的言辭刀刀到肉,有力地回擊了周立波的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如今,12年過去了,郭德綱的德雲社雖常有「意外」,但仍熱經營得如火如荼,事業如日中天。可昔日愛喝咖啡的周立波,卻丑聞纏身,從「南周北郭」的舞台上徹底謝幕。
01
1967年, 「南周北郭」 的周立波,出生在了上海黃浦區的一個富足的家庭里,從小就接受著西式的教育。
良好的家庭條件和嚴格的家教,讓周立波有著廣闊的視野和十分的自信,渾身都透著一股機靈勁兒,十分討家裡長輩的喜歡。
望子成龍的父母對周立波的教育絲毫都沒有鬆懈,他們秉承的是「棍棒教育」, 所以周立波的童年可以說是優秀,但卻談不上十分幸福,反而很有壓力。
也許正是這種教育造就了他此後乖張的性格特點。
以至於在他離開父母之後,紅了以後,徹底放飛自我,最終毀了自己的事業。 不過這也都是後話了。
然而,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他卻找了一絲甜,對戲曲很感興趣,時常搬著一張小板凳,在小院子里愜意地聽著戲曲。
那個時候的周立波心中想的大概是一定要成為曲藝家吧。
瞌睡了就有人給你遞枕頭,才剛展露出對戲曲的興趣的周立波立馬就迎來了一個機會。
1981年,上海的一種叫滑稽戲的表演形式非常受追捧,常常有人為了它通宵排隊。因為太過火熱,演滑稽戲的演員眼瞅就不夠了。
於是,上海曲藝劇團公開向 社會 招聘,周立波立馬興致勃勃地跑去報名。
一到考場才發現,現場人山人海的黑壓壓的一片,後來他才知道當天足足有2800名考生,他只是其中一名。
當時負責面試周立波的老師是 著名的演員嚴順開, 他給周立波出了一道名為 「媽媽買回一台彩電」 的表演題目。
嚴順開問他: 「彩色電視好不好看?」
周立波立馬回答到 :「很好看!」
嚴順開又問 :「那它怎麼好看呀?」
周立波想也沒想就回答道 :「黑白分明!」
嚴順開一下就樂了 :「彩電咋會是黑白分明呢?」
周立波答道 :「今天放黑白電影啊!」
就這么幾句,嚴順開就發現了周立波這孩子非常聰明,反應也很快,蠻有意思,很有天賦,於是當場就錄取了他。
這一年,周立波才14歲就成為了一名滑稽戲演員,在曲藝界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彼時的郭德綱已經8歲了,此時的他還有個名字叫郭大剛,這是他的本名。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經常把他丟在工人俱樂部的小劇場里。
天津本就是著名的曲藝之鄉,小劇場自然每天的表演都是一些說評書,唱戲、說相聲,久而久之, 郭德綱也同周立波一樣對曲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小就泡在劇場里,既有天賦又有興趣,不久後郭德綱便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並因此得藝名——「郭德綱」,後又拜天津相聲名家常寶豐先生學習相聲。
在和師父常寶豐學習了七年之後,郭德綱聽從了師父的建議,在1988年的時候前往北京發展。
憑借扎實的相聲童子功,郭德綱一舉考入了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開始了他的「北漂」生活,一心想著自己能在相聲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奈何天不遂人願,進入文工團後的生活似乎和郭德綱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他作為一個新人,根本沒有登台的機會。
他每天都在團里打雜,端茶倒水,甚至還要掃廁所,總而言之,就是一切與相聲表演不相乾的活計。
好幾次他都在心裡問自己,當初聽從師父的話從天津來到北京到底對不對?顯然在文工團的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覺得自己無法再忍受這種像店小二一樣的工作。
於是帶著滿心的失望,郭德綱辭去了文工團這份「鐵飯碗」的工作,失落地回到天津, 這時的他在想,自己該不該在相聲這條路上走下去。
而這時的周立波,卻憑借著嚴順開和關棟天這兩位貴人,以及自己幽默風趣的語言和獨特的表演方式,在滑稽戲這條路上混得風聲水起,成名之路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02
事業上的順風順水之時,周立波又在這時邂逅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張潔。
1990年,在未來岳母的牽線搭橋下,周立波遇見了比他大6歲的張潔。人都說女大三抱金磚,周立波這可是抱著兩塊磚了,對張潔喜歡得不得了。
墜入愛河的兩人很快就想著要結婚。本就是岳母的牽線搭橋,這說明張潔的媽媽對自己很是喜歡, 自認為應該沒啥問題的周立波,信心滿滿地上張家去提親。
然而,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原來張潔的爸爸看不慣周立波這幅乖張的模樣,認為女兒跟著他不會幸福,極力反對他們在一起。
年輕氣盛的周立波哪能咽得下這口氣,立馬和張父理論了起來,吵著吵著就動起了手,該死的勝負欲,激起了周立波心中的好勝因子。
當下心想: 「勢必要娶到張潔。」
於是,一時不察周立波因為下手太重弄瞎了張父的一隻眼睛。 此後,因為故意傷人罪,周立波在看守所待了整整205天。
斷送了他在滑稽戲上如日中天的事業,同時也為他今後黑料纏身埋下了伏筆。
而此時,遠在天津的郭德綱,終於等來了一個登台表演的機會。代替一個發燒的演員上台表演小品。
正是這次表演讓天津相聲名家楊志剛相中了他。於是收他為徒。自此他成了楊志剛的徒弟,白全福的徒孫。
在這期間,郭德綱開始打磨相聲,憑借《八扇屏》、《九藝鬧公堂》、《打燈謎》等劇目打下了傳統相聲的樁子。
並且以楊志剛、白全福學生的頭銜,搞了一個相聲學員班,因此認識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妻子—— 胡中惠,也就是「大小姐」郭麒麟的生母。
而因傷人罪入獄的周立波,從號子里出來後,沒有劇團再敢用他,畢竟他可是一個「污點藝人」。
幸運的是, 張潔卻並沒有因為周立波傷害自己的父親而和他分道揚鑣, 反而是一直在等待著周立波刑滿釋放, 力排眾議地嫁給了他。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的時候還是要相信父母的勸阻,周立波確實是一個不值得託付的男人,他終究是辜負了張潔不顧一切的等待。
這段轟轟烈烈的感情,在短短的兩年宣告離婚。 為周立波流產的張潔,傷心欲絕遠走日本,再也不想回到這片讓他傷心的地方。
一時之間無法重回舞台的周立波,只好另找出路。開始 下海經商,建材批發、演出承包、裝潢建設 等一些行業他都做了一個遍,反正只要什麼賺錢他就做什麼。
似乎轉行以後的周立波做的也還算不錯,周立波自稱,那兩年他賺了很多錢,光光搞借貸的流動資金就有6、7個億,48個工地同時開工,車庫里有9輛車,自己卻沒有開過幾次。
但彼時曾經賞識過他的關棟天卻不忍心看著周立波在曲藝方面的天賦被埋沒,一直勸周立波重返舞台。
而這時候的郭德綱剛剛成家,與胡中惠的小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但是在事業上卻一直沒有什麼大的成就。
於是野心勃勃的郭德綱決定二次「北漂」,揣著僅有的100塊錢,又一次踏上了進京的步伐。
然而,這次的北漂卻和上次不一樣了,上次的郭德綱可是在文工團,是個有「編制」有戶口的人,如今卻沒有單位可以接收他。
他四處求人,卻沒有一個人一個地方願意收留他,給他一個機會。
在日後采訪中,郭德綱回憶起這段歲月直說:
不知道當時沒有收留郭德綱的劇團看到他飛黃騰達時,心裡是什麼滋味。
由於沒有劇團可以收留他,郭德綱只得住在一個日租15元的小旅館里,從天津帶來的100塊錢很快就捉襟見肘,於是他的第二次北漂又宣告失敗了。
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天津。
此時的郭德綱想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於是他決定在天津自己單干。
他在天津第二文化宮附近包了一個場子,但是當時的相聲已經沒落了,沒啥人願意去劇場看,花了一個月5000租金的郭德綱,很快就賠了好幾萬。
為了還上賠了的錢,郭德綱只好前去經商,想要填補窟窿,可是窟窿卻越填越大了, 最終不得已還賣了家裡的房子。
賣掉的房子就像是一個導火索,讓他和胡中惠的婚姻也開始岌岌可危了起來,胡中惠愈發不能理解郭德綱這種孤注一擲的做法,明明有好好的工作可以做,卻為什麼總要去折騰。
可是此時的郭德綱已經著魔了,他勢必要在相聲界殺出一條血路。
於是1995年,郭德綱再一次帶著四處借來的4000塊錢,第三次去「北漂」。
在北京青塔租了一間八、九平米的小平房,一個月150塊錢,連張桌子都放不下。即使這樣,事業卻沒有起色,錢卻花得很快,
興許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北漂,這一次的郭德綱心如止水,只要能掙錢他啥都干。 評戲、相聲、河北梆子,只要觀眾要求全都答應。
也就是這段經歷,鍛造了郭德綱過人的耐力和應變能力。
三個月後,郭德綱終於有了第一次登台的機會,因為反響很好,團長還承諾給他發工資——一個月1000塊。
可還沒熬到發工資,郭德綱就沒錢了。
有一天因為表演結束得晚,錯過了公交車,自己又沒錢打車,別無他法的郭德綱只得走20里地回家,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凌晨4點了。
剛回到家沒一會兒,房東來砸門要房租,他只得躲在屋裡。等到房東走了以後,半夜他再翻牆出去買點面條,就這一根大蔥對付一頓飯。
就在他如此艱難的時候,郭麒麟出生了,對於彼時的郭德綱來說, 在開心之餘,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和壓力。
比較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嘴巴,自己的事業毫無起色,拿什麼養孩子呢?
另一方面,郭麒麟的出生也給郭德綱帶來了好運。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1995年,郭德綱在北京南城的小茶館里,看到一堆人在說相聲。
於是他就和場館里的人攀談了起來,一來二去,場館的老闆知道了郭德綱竟然也是圈內的藝人,於是便讓他上台說一段相聲看看。
誰也沒想到,郭德綱這一試,卻把茶館的相聲帶得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人聞名前來,郭德綱也在圈子裡開始火了起來,讓他積累了不少人脈。
由此郭德綱更加堅定了在相聲行業堅持下去的信心,他似乎慢慢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子,屬於郭德綱的相聲時代就要到來。
03
茶館的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於是郭德綱聯手李菁、張文順等人一起建立了北京相聲大會, 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
萬事開頭難,想經營一個小劇場哪有那麼容易,成就一番事業更加的不容易。郭德綱對於這些本來就沒有經驗,最終落到連房租都交不起。
劇場更是一度慘淡到,台上一個人,台下一個人。
看著丈夫對事業這么地著迷,對家裡卻並絲毫不上心,胡中惠心裡的那根弦,終於忍不住崩斷了,和郭德綱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的郭德綱獨自一人照顧郭麒麟。
又開始跑起了場子,在一個文工團里幫忙,也在這里碰見了他最交心的搭檔——相聲皇後於謙,兩個人一起搭檔,每天去往郊區演出排練。
然而好景不長,之後因為經營不善,資金周轉不過來,周立波還向姐姐借錢來發員工的工資。
之後,周立波又開始介入石油生意。憑借於此賺得盆滿缽滿, 對於郭德綱來說,周立波,顯然是幸運的一方,做啥啥都有名堂,一路高開高走,郭德綱卻低開低走。
然而,一時的成功卻算不了什麼,只有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此時的周立波或許沒想到盛極必衰,而郭德綱似乎卻要否極泰來了。
郭德綱的轉運源於和王惠的結緣,而王惠就是他的第二任老婆。
郭德綱是在1997年的時候,去往河北保定演出的時候認識的王惠。在2000年的「千禧年曲藝名家演唱會」上再一次遇見。
郭德綱心想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於是開始主動和王惠攀談,但彼時的王惠對郭德綱不來電,感覺他看起來油嘴滑舌,太貧了,看起來不真誠。
如今的王惠早已回歸家庭,相夫教子,然而彼時的王惠確是個名角,14歲就紅遍天津,師從李樹盛,得到過駱玉笙的指教。 是根正條順的京韻大鼓的大家。
郭德綱曾說過,在王惠聲名大噪的時候, 他還是嘛也不是呢!
即使王惠對郭德綱冷臉,卻也並未阻擋住郭德綱對她的愛意,每天和王惠「煲電話粥」,噓寒問暖,一步一步的攻陷了美人的芳心。
郭德綱終於得償所願,抱得美人歸。
而那邊的周立波,似乎又遇到了一些問題。可以說周立波的人生真的是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 太刺激!
2001年,周立波為朋友做擔保人,這位友人貸了一筆為期三個月總金額為480萬的款項。然而在還款之時,這名好友卻不知所蹤。
作為擔保人的周立波自然也承擔著連帶責任,被警方通 緝,為了躲避牢 獄之災,他逃離了上海,幾近輾轉,來到了前妻張潔所在的日本。
說來也好笑,走投無路的周立波投奔前妻張潔,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博取了張潔的同情,沒想到的是張潔竟然心軟了。 這劇情著實是太「抓馬」了。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張潔竟然還為了周立波與在日本的丈夫離婚,並且狠心地拋下了自己的孩子,與周立波復婚,周立波也因此拿到了日本的永住著簽證,可算是有個落腳的地兒了。
女人永遠都是感性柔軟的,想當初周立波那樣對她,轉過頭來,她終是不願意看到昔日的枕邊人過得如此難堪。
彼時的張潔為了養活周立波,身兼兩份工,起早貪黑的工作,為愛的人付出,再多的苦也是甜。
2002年底至2003年初,風聲終於過去了,周立波和張潔也先後從日本回了國。
此時的郭德綱,終於把王惠娶進了郭家的大門。
和張潔父母看不上周立波一樣,王惠的父母也不喜歡郭德綱,總覺得像郭德綱這類靠嘴皮子功夫維生的人,不咋牢靠。
但是郭德綱卻沒有周立波那樣沖動,王惠也比張潔更有幾分果敢,直接自作主張嫁給了郭德綱。
顯然王惠看人的眼光要甩張潔幾十條街,郭德綱自王惠以後再也沒有其他女人。
在與王惠結婚的時候,德雲社就已經瀕臨倒閉了,彼時的王惠還為了支持郭德綱的事業把自己的夏利小轎車和之前的首飾變賣了,給德雲社的人發工資。
靠著郭德綱四處跑場子和王惠的錢,德雲社才一搖一晃地存活了下來,試想,要是沒有王惠的支持,我們是否就看不到德雲社輝煌的那一天了呢?
而這時,郭德綱也收了一些徒弟,想要壯大德雲社,其中就有日後最具爭議的曹雲金和何雲偉。
王惠確實是郭德綱命中的貴人,極其旺夫。 在與王惠結婚之後,郭德綱的事業就一路順暢了起來。
在2004年6月,北京相聲大家侯耀文先生力排眾議把郭德綱收為徒弟。
主流相聲界的人都不看好侯耀文的此舉,但侯耀文卻有自己的考量。
他曾表示過,郭德綱會的相聲比他們多得多,相聲隊伍不應該只有一種表現形式,應該團結,把相聲文化發展壯大下去,要給像郭德綱這樣的人一個機會。
自此,郭德綱因為侯耀文的提攜,在京圈開始有了一席之地, 德雲社也藉此機會徹底火了。
2005年,郭德綱32歲,他徹底火了,《三聯文化周刊》一句 「郭德綱是中國相聲界的奇人」, 把他一夜之間捧上神壇,成為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寵兒。
一時之間,各類資源紛紛找上門來,郭德綱終於在皇城腳下立住了腳跟。 整整17年,他終於證明了自己。
之後,他開始培養新人,把曹雲金也捧成了角兒。使他成為了德雲社最有聲望的大哥, 那個時候小嶽嶽—— 岳雲鵬才剛開始學相聲。
成名後的曹雲金,開始有些飄了,但對於此郭德綱卻是放任著沒有管,這也為日後兩人的撕b埋下了一顆地雷。
而在另一邊的周立波,終於被關棟天說動,准備重返舞台,關棟天不惜以自己 「前半生積攢的演藝名聲」 為籌碼,最終為周立波博得了復出的機會。
終於,周立波在上海蘭心大劇院成功復出了。
由於彼時的滑稽戲已經沒有人看了,周立波還自己用上海話琢磨出了一種脫口秀的新形勢—— 海派清口。
2008年,在關棟天的籌謀下,周立波表演的海派青口經典劇目——《笑侃三十年》,使他又迎來事業上的小高潮。
毫不誇張的說,僅30場的票房就高達600餘萬,締造了當年上海曲藝類的票房奇跡。
甚至在上海流傳著 「看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就和聽一場音樂會一樣重要。」
也正是這個時候,開始有了 「北有郭德綱,南有周立波」 的說法,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到了頂流。
觀眾十分想看到兩人同台,也就是這時,膨脹的周立波說出了 「咖啡大蒜論」 ,引發了他和郭德綱的恩怨,也讓他在日後見識到了,做人要低調。
只有謙遜的人才能走得長久,先做人,再做事。
04
周立波,他紅了,也飄了。
好不容易興起的事業,又因為胡潔的出現又遭人詬病。
2008年,在周立波和上海長江商學院的一眾好友去往張家界 旅遊 的時候,認識一位叫胡潔的「溫州富婆」。
這就是周立波生命中的第二個女人。
那為何周立波會因為她受人詬病呢?是因為他在認識胡潔後,便喜歡上對方,並很快和對方發展成情侶,開始了同居生活。
可是這時的周立波卻和張潔還在婚姻存續期,這是出軌。
況且張潔為他付出了那麼多,在他微末之時便一直陪在身旁, 如今,周立波終於成功,卻拋下了當時的糟糠之妻。
這也是周立波日後備受爭議的一點。從與胡潔相識開始,他的事業也在悄然之間走上了下坡路,或許這就是對感情不忠的代價吧。
2009年這是周立波人生中尤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他開始進軍電視圈, 《壹周立波秀》 就此誕生。在當時可謂是紅極一時,給觀眾帶來了諸多的歡樂。
然而,這卻觸碰到了關棟天的底線。 因為早在幫助周立波重返舞台之前,他們就有約法三章,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不上電視表演節目。
周立波進軍電視圈顯然與之前與關棟天的約定是相悖的。
最終,他與關棟天就此決裂了,昔日的恩人,在周立波的口中卻變為了:
也就在這一年,為周立波付出了40年的可憐女人周潔發長文曝光了負心漢周立波。細數周立波的諸多罪狀。
出軌傍富婆、吸、始亂終棄、家暴,把周立波的真面目徹底揭露了出來。
而周立波此時似乎已經完全放飛了自我,還對媒體聲稱張潔是因為想自己索要500萬未果而對自己進行的毀謗。
最終這場鬧劇在兩人你來我往中,以離婚收場。 一時之間,周立波因為對關棟天以德報怨,對張潔始亂終棄,已經敗光了觀眾諸多的好感。
然而,在這個時候,他不僅大張旗鼓娶了胡潔,還就和關棟天的關系說出了一句金句:
「十年前的一碗泡飯,總不能天天鮑魚魚翅伺候吧。」
此言論一處,徹底坐實了周立波就是一個 「白眼狼」 的言論。
從聲名鵲起到人人喊打,周立波的人品和口無遮攔顯現得一覽無余。
而此時北方的郭德綱,過得也不算好,他也是焦頭爛額,雞飛狗跳。
與宋祖德、姜昆互撕,罵鵝廠、調侃某衛視,但其中最讓人驚訝的卻是他和他一手捧起來的徒弟曹雲金的世紀罵戰。
從2016年起,郭德綱就在多個采訪中表示:
「曹雲金是個叛徒。」
還就此發微博要清理門戶。
和關棟天與周立波一樣,只不過周立波是忘恩負義的那個人,而郭德綱是被辜負的那個人。不過究竟他和曹雲金之間孰對孰錯,我們也不得而知了,只有當事人心中才是最為清楚的。
然而,遑論對錯,曹雲金對待恩師的做法,確實挺讓人意外的,再加上後來他與妻子唐菀的事情,人品確實立見高下。
沒有了曹雲金的郭德綱,又有岳雲鵬、燒餅、孟鶴堂、周九良等一眾得意弟子,曹雲金就像是他生命中的一個插曲,似乎有或沒有對於他來說都不甚重要。
可惜的是,這么多年對他的栽培卻終究錯付了。
但是沒有了郭德綱的曹雲金,卻像是魚沒了水,從此再無出頭之日,畢竟誰會喜歡一個背叛師門的人呢?
2017年,沉寂許久的周立波又因為在美國被捕的消息上了熱搜,與他一起被捕的還有麻省理工的博士——唐爽。
然後最終因為沒有確切的證據,最後周立波被判無罪,但是此時就算周立波沒有被逮捕,公眾對他的人品已經不抱有任何期待了。
本以為這個事情就這么過去了,可沒想到他卻因為和唐爽在網路上互相「甩鍋」, 為了力證清白,周立波主動要求驗毒,沒想到求錘得錘,結果證明是他吸了。
都這樣了周立波還在死鴨子嘴硬否認自己沒有吸,這似乎也在另一個方面印證了張潔當年曝光他的罪狀。
本來法院都想給他個機會重新做人了,可他偏不消停,整出這么一場自殺式的驗毒,鬧出了一個大笑話。
05
如今,周立波已經和胡潔搬到美國,如此聲名狼藉的他在 娛樂 圈中也再無一席之地。
雖然不在舞台,但他在美國還是過得十分瀟灑,畢竟老婆胡潔可是名副其實的溫州富婆,當初要是胡潔沒錢,周立波也不能看上她。
在美國的日子十分瀟灑,住著豪宅和胡潔四處遊山玩水,在去年疫情期間,還頻繁在網路上發表言論。
還揚言今年要導一部喜劇動漫電影,不過就目前 娛樂 圈的形勢看來,周立波想復出大抵是不可能的。
隨著周立波的退出,「南周北郭」的時代也畫下了句點。 只剩下郭德綱還在他的領域里發展壯大。
雖說他也曾有過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黑 歷史 ,也被詬病過口不擇言,30歲的他一身硬骨頭,誰碰著都要討個說法。
如今他卻是柔和了許多,花費更多的時間回歸,陪伴小兒子,陪伴身體不是很好的王惠。
年輕的時候為了事業忽略了家庭,到老了似乎更加懂得不僅事業需要經營,家庭和婚姻也同樣需要經營。
同時,他也懂得了迂迴圓滑,也懂得與人說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咖啡大蒜」之爭也就此落幕了,終是那懂得變通,懂得感恩,懂得做人留一線的「大蒜」贏了那自私自利、乖張浪盪的「咖啡」。
希望有朝一日,周立波能夠真正明白,成功並不是用金錢和權欲來衡量,物質生活上的豐滿並不能填補精神世界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