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年利潤多少
❶ 日本動漫成為產業鏈,每年日本動漫給國人帶來多大的收益
日本動漫產業規模龐大,動漫作品數量眾多,涉及的相關產業也非常廣泛,在日本文化產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文化產品的海外輸出中,更是一枝獨秀,影響力巨大。
日本動漫產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相關衍生品的開發、生產與銷售。動漫衍生品是指利用漫畫、動畫、游戲等動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開發的各種產品,涉及玩具、文具、服裝、生活用品等多個方面。日本流行的各種形象產品多來源於發達的動漫產業,包括視頻游戲、漫畫、動畫等。
在日本動漫產業鏈中,衍生品的開發非常成功,有些動漫作品雖已問世幾十年,但其衍生產品仍在延續著品牌的形象,如《鐵臂阿童木》、《花仙子》、《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以動畫人物形象製作的玩具及相關產品市場規模達到1萬5700億日元,這充分說明動漫衍生品在文化產業中的重要作用。
❷ 對於一輛合資日系車,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各能賺多少錢
對於一輛合資日系車,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各能賺多少錢?對於日系車,喜歡的人非常喜歡,認為日系車經濟耐用省油,只家用車的不二選擇;而對於抵制日系車的人而言,純粹就是因為它是日系車而選擇不購買!那麼,你知道,如果購買一輛15萬的日系車,日系車企能賺多少錢嗎?
所以綜合上述,在無法計算零部件利潤的情況下,一輛15萬的日系車一般日企可以賺取22350元!
❸ 日本動漫每年為其國創造多少收益
日本動畫業年產值在國民經濟中位列第六,游戲市場每年創造2萬億日元市值規模,目前漫畫雜志及單行本的發行量已佔雜志和圖書發行總量的45%,動畫產品出口值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總收入的4倍。從全球及主要國家來看,動漫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目前全球播放的動畫節目約有60%是日本製作的,世界上有68個國家播放日本電視動畫、40個國家上映其動畫電影。日本動漫產業不僅在動畫方面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而且在漫畫、電子游戲方面也成績斐然。游戲軟體產業更是日本的強項,日本是世界第一生產國、第二消費國,市場規模達到4143億日元。
❹ 最強悍的發達國家,經濟幾十年不增長國家依舊富得流油,它究竟是誰
一個國家的發展如果停滯不前,那麼就會在國際上失去一定的優勢和地位,而且對於自身的的發展來說也是百害無利。但是就有一個國家很特別,經濟幾十年不增長,仍然富得流油,這就是當今的日本,可以說是最強悍的發達國家了。
日本的發展確實是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很少有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只有不斷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才能夠在國際上有話語權,也才能夠為人民謀福利。為自己的國家帶來更大的利益。
❺ 請介紹一下日本動漫產業動漫產業每年為日本賺多少錢
日本素有「動漫王國」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製作和輸出國,目前全球播放的動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歐洲這個比例更高,達到八成以上。在日本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當中,在電影院、電視台播放的各類動漫節目格外引人注目,各種動漫的人物形象充斥街頭,早已超越了雜志和電視的范疇,滲透到日本社會的各個角落。
看到好萊塢的電影比美國產品能更多更廣地滲透到世界各地,日本也開始追求他們在國際文化中的地位,動漫備受日本政府青睞。
動漫產業為日本經濟發展提供新亮點
日本國民十分喜愛漫畫,漫畫文化非常發達。據日本三菱研究所的調查,日本有87%的人喜歡漫畫、有84%的人擁有與漫畫人物形象相關的物品。日本全國共有430多家動漫製作公司,擁有一批國際頂尖級的漫畫大師和動漫導演以及大量兢兢業業工作在第一線的動畫繪制者。電視和網路傳媒的普及和發展,傳播手段的不斷完善,為日本動漫市場的發展和壯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日本動漫作品在文化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並風靡全球。
現今日本最著名的動漫作家宮崎駿,以自己超凡的才華打造了《風之谷》、《天空之城》、《幽靈公主》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幽靈公主》所創造的票房紀錄,就遠遠超過美國影片《外星人E.T.》。該片電影原聲CD也創下了CD發行史上的新紀錄。今天日本,動畫片票房收入佔到日本很大一部分收入。
目前,日本動漫產業的年營業額達到230萬億日元,已經成為了日本第三大產業,廣義動漫產業已經占日本GDP(國內生產總值)十幾個百分點。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會公布的數據,2003年銷往美國的日本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總收入的四倍。漫畫、動畫、圖書、音像製品和特許經營周邊產品在日本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產業鏈」,推動著日本經濟的發展。著名新制度經濟學家青木昌彥就認為,日本正處於自明治維新以來又一次偉大歷史轉折中,其結果是在日本出現了動漫、娛樂等一串超過汽車工業的賺錢產業。
近年來,世界也越來越關注日本文化產業的崛起。《時代》雜志曾刊登一篇封面文章認為,日本正從一個產品製造大國,轉向一個文化產業輸出大國。當世界其他經濟體將計算機技術大量應用於通訊產業的時候,日本卻將其應用於製造新文化產品,這種旁溢斜出的趨勢得到了日本社會上下的贊同和追捧,青木昌彥認為,日本正在藉助新文化產業的興起嘗試一種漸進式的經濟轉型。
動漫帶來三大商機
長期以來,日本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開拓和發展動漫產業以及與動漫相關的市場。
首先是大力開創動漫片的播出市場。據日本有關方面公布的調查數據,2004年,日本國內電影院上映的動漫片約為81部,日本的電視台每周播放動漫節目80多集,一年播放的動漫作品節目接近4000集。
日本數碼內容協會最近公布的調查數據表明,在2003年度(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日本的動漫市場銷售額(動漫電影票房、動漫電影以及動漫電視錄像帶、電視專門頻道等的營業收入總額)達3739億日元,比2002年度的2135億日元增長了1604億日元,增幅高達75.1%以上。而日本電影業同年的收入也只有2000多億日元。
其次是積極開創動漫衍生產品市場,大力對動漫作品進行二次開發利用,提升動漫作品的附加價值。由動畫漫畫等衍生出的人物、文具、玩具、游戲軟體和服裝等已經在全球形成一個巨大的「動漫產業鏈」。動畫電視連續劇《機甲戰士》就是一個例子。日本最大的玩具製造商萬代公司每年的銷售總額中,約有15%到17%的份額是機器人玩具的銷售收入。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國內與動漫有關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萬億日元。動漫的發展帶動了音樂、出版、廣告、主題公園和旅遊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在不斷創造出新的商機。
第三,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加快日本動漫片走向世界。日本的動漫製作商十分重視開拓海外市場。日本在1963年播放首部動畫電視連續劇《鐵臂阿童木》後的8個月後就將其出口到了北美市場。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的動漫製作商又把目光轉向了亞洲國家。《聰明的一休》、《機器貓》等日本動畫片在中國家喻戶曉。70年代後期,日本動漫片《高達戰士》開始在法國電視台播出,成功登陸歐洲市場。此後,日本動漫片開始主導世界動漫市場。有的甚至出口到了70多個國家播放。
❻ 購買一台二十萬的日系車 日本能受益多少抵制日貨對不對
日本要收些專利費用。一輛20萬元人民幣的車,日本純利潤在8000元-15000元左右。但如果是合資車,中國自己的各項稅收就是日本人的數倍了!
只怪我們技術不行,受制於人。歐系車的國家多數都是八國聯軍成員,都打過中國的,我們也要用他們的,很多國產車用的是日本發動機技術。還有現在電腦技術是美國的、電子手機技術好多都是日本的,沒有辦法啊!不用吧,自己造不出。
所以砸中國人已經購的外國車,實際是整自己人,日本人偷著樂。也可能還有些是商業競爭對手,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❼ 在日本年收1000萬日元是什麼體驗
你好,我是九五吉祥,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在日本年收1000萬日元是什麼體驗?1000萬日元大約為65萬元人民幣。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算一筆賬,假如是單身,在日本年收1000萬日元,這是毛收入(日語稱給與),變成凈收入(日語稱所得)為780萬日元,然後扣除社保和基礎,或許還有人壽保險等大約為660萬日元,再減去應繳的個人所得稅130萬日元和個人住民稅(也就是個人市縣民稅)後,這就是通常意義上說的稅後收入是680萬日元。這種演算法有些繞,可以參照擺攤做生意,從銷售額里扣稅,然後除去成本和雜費等,最後凈賺多少。
其次,到手680萬日元,平均在每個月大約為56萬日元,約為人民幣3.6萬元,然後再有房子的費用,如果租房,大約是5~9萬日元,買房的話每個月房貸大約10萬日元左右,生活費(衣食住行),再加手機和人情禮節等大約10萬日元左右,這么算下來每個月能存30 35萬日元左右,大約2萬元上下,這是不怎麼 旅遊 或有意外的前提下可存起來的錢。
如果拖家帶口,另一半而無收入時,支出會相應多一些,但是在日本生活久了,主婦一般都很精明,在超市特價或打折時購物買菜,多數時間在家做了吃。
因為人多了扣除多了,要交的稅就變少了,實際上收入沒變多,支出即便多,可是能存下的錢和單身幾乎也差不多,日本的稅收很公平合理,典型的多勞多得,多得多交。
所以許多主婦們,會將自己打工的收入很好的控制在既有收入又不用額外交稅的范圍內,把節省下來的時間,多陪孩子多做家務,在日本,主婦們找工時,用工單位都會確認是撫養內嗎?意思就是主婦們一年的收入保證在不用自己單獨交稅和保險的范圍內。
綜上所述,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日元,算不上很高的收入,像豐田公司的員工如果是大學畢業,40歲一過幾乎都會有1000萬日元收入,如果單身,日子很輕松。如果四口之家,也算不上多。但相對而言壓力沒有那麼大,稍微輕鬆些,但也絕對不是能夠大手大腳,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那種。
在日本這個收入水平的話,就超過95%的日本人,也就是說日本人年收入1000萬日元以上的只佔5%,還是很高的收入。但是呢,你還得算一筆賬,什麼意思呢?一般日本公司都是月薪乘以12個月,再加上兩次獎金。那麼基本上就是一個月65萬日元x12 + 夏季獎金(2個月工資)+冬季獎金(2個月工資)。那每個月65萬日元,要扣除日本的 健康 保險,厚生年金,稅等,到手裡也就是50萬出頭。然後買房子還房貸,租房子交房租,差不多還要10-15萬,這就剩下30多萬了。再有全家人吃喝拉撒,煤氣水電費,網費,孩子補課費,買衣服購物啊,出去玩啊等等,最後一個月能剩下10萬日元就不錯了!這還只是每個月基本的花銷。綜上所述,年收入1000萬日元也就那麼回事,一年到頭也沒有啥盈餘。
成家且有孩子,老婆全職主婦,未納稅金保險等:啥也不是!活不下去!干不起飯!單身且稅後的凈利潤:百里挑一!人中龍鳳!經濟自由!
看到這,某些人您先別急著跟我杠,日本的各種稅務與保險等收費很高的。我們先按照今天的匯率來看一下,這1000萬日元,相當於63萬元人民幣。當然了, 不提消費水平只提匯率那是耍流氓的行為 。我們下面按照日本的生活水平來看看這1000萬日元時候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
為啥我說成了家的毛利潤1000萬日元啥也不是我們先來算一筆賬。日本的個人所得稅為百分之33,住民稅為百分之10,夫妻二人的國民 健康 保險(醫療保險)和年金(養老保險)加在一起大概在200萬左右。小學時候我數學就不好,所以我們大致的估摸一下,刨除掉各種稅金和保險費還有年金剩下的應該還有 700-800萬左右 。(找靠譜的稅理士可以達到這個數字,如果自己上報的話要在這個基礎上減去100-200萬日元。 我們按照最多的來算。 )接下來就是日常的開銷。 稅後800萬日元是建立在老婆做全職太太的情況下的,因為在日本做主婦會有一定的稅金減免 。
日本三口之家吃一頓差不多的飯大概要花費2000日元左右,這個別杠我啊,年收入都1000萬了總不能頓頓吃泡麵吧?每天三頓飯就是6000日元,一年365天就是109萬日元左右,再在這個基礎上加70萬日元改善伙食的錢(三口之家去燒烤店吃頓烤肉沒有15000日元吃不好,所以70萬日元看著多,其實也就是最多去 50次飯店 的錢。)800萬日元減去179萬日元還有621萬日元。
有了老婆孩子,總得有個小窩吧,我們按零首付,30年還清的一幢小別墅舉例,東京郊區,使用面積160平左右的房子每個月大概要還月供18萬日元左右,每年共要繳納216萬日元的房貸。621萬減去216萬,還有405萬日元。
接下來是衣,人靠衣服馬靠鞍,人總是要將自己打扮的利利索索,乾乾凈凈的。男人在外應酬需要一身體面的衣服,而且女人天生就愛美,再加上正常的換季服裝,一家三口算120萬不過分吧?別覺得我多算了,120萬日元在日本也就是一套比較講究的西裝的價格。405萬日元減去120萬日元還剩下285萬日元。
在日本生活本就透不過氣,這里的生活節奏快的能把人逼瘋,所以節假日的出遊是必不可少的吧,如果不想老婆孩子跟自己一起去擠電車,就需要自己有台車,我們按少的算,一台差不多的 二手 的商務車價格大概是在150萬日元左右(商務車在日本變態的保值),每年養車的費用(日常通勤,周末出遊)大概在60萬日元上下,如果平時有吸煙或酗酒的習慣,那還要再加上30萬日元的壞習慣錢(日本一條煙平均在5000日元上下。)285萬減去150萬再減60萬再減30萬,還有45萬日元。
1000萬日元一下子變成45萬日元是不是特別不適應?別高興太早了,這不是你最終能支配的錢,在這個錢里,還要扣除20萬的水電煤氣(有孩子最少這個數) 剩下的25萬日元則要支付孩子一系列的費用 。我也沒有孩子,所以不知道養孩子大概要多少錢,25萬日元大概是16000人民幣,這個數,好像在國內都養孩子都很困難吧……就這,還是不敢生病的錢。
所以說,成了家的人在日本毛利年收入1000萬確實不算多。 只能說是一般的小康生活,日常的生活還是要精打細算才行。 除了日本的極高物價外,高昂的稅金也是影響民眾幸福指數的重要原因之一。
單身或沒結婚且為凈利潤的情況下原!地!起!飛!在沒有老婆孩子的情況下,想必你能在家呆著的時間不會很多吧,要麼在公司玩命工作,要麼出去花天酒地或陪客戶應酬,出門在外又沒人能通過你的鑰匙分辨你的居住環境,所以租一個差不多的公寓就行,目前 距離都心近且環境中上,一室一廳的公寓 每個月租金大概在10萬日元左右,由於還有加上禮金,押金等等,我們在住房這一塊算150萬日元(其實用不了這么多。)1000萬-150萬=850萬日元。
吃吃喝喝這方面更是不需要控制了,天天想吃啥吃啥,加上請客日常交際等等,算200萬日元,850萬日元-200萬日元=650萬。(相當於每個月1萬人民幣的伙食費, 即使是在日本天天火鍋燒烤也吃得起呀。 )
衣服的話每年100萬日元足夠了,除非是暖暖系列的玩家…那1000萬日元都買衣服也不夠。 平時都是職場裝 ,周末出去玩的時候又能穿得上幾套衣服呢?650萬-100萬=550萬。
出門的話是兩個極端,要麼是不喜歡車的,要麼是極端喜歡車的,不喜歡車的日常出行靠電車就夠,花費最多30萬日元。如果喜歡車的那就沒法算了。我們姑且算一台260萬日元的二手車( 日本買新車的不多,因為二手車性價比極高 。)這個價格可以買3年車齡左右的BBA,甚至年頭久一點的跑車也能試試,與上面的三口之家比簡直是……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90萬的車輛日常保養和駕駛人抽煙酗酒的錢,550萬-260萬-90萬=200萬。
此時還剩下200萬日元,在這其中刨掉水電煤氣, 還有180萬日元隨便你來揮霍 !在保持生活水準極高的情況下還有180萬日元的存款這小日子過的不舒心嗎?
但是,實際上的日本,很多人稅前都是達不到1000萬日元。 甚至可以說東京圈內百分之95以上的人都達不到。 所以很多日本人不願意結婚,結了婚的不願意生孩子,總能看到一些文章,諸如「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為什麼日本老齡化嚴重?為什麼日本人家家有車卻很少使用?」此類文章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所有內容, 窮! 不過有一點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些媒體一味的吹噓日本的幸福指數有多高呢?
我來日11年,美資企業區域經理,年收1350萬,老婆來日7年,美資企業軟體工程師,年收大概850萬,家庭年收加起來接近2200萬。當然是稅前,稅後到手大概在1560萬,也就是月入130萬日元左右。
支出方面,東京灣買了tower maison,買了車,一個月房貸車貸加停車費管理費大概30萬。
有小孩2歲半,我爸在這邊帶孩子就是四口之家,一個月伙食費大概15萬左右吧,加上光熱水電手機費用大概7萬,孩子教育費用7萬(上的保育園,因為收入高屬於倒數第三檔,每個月保育費都很貴,收入低的話基本免費)
剩下的就是流動的買買買玩玩玩的開支了,一個月大概花去15萬,
算下來一個月入賬130-30-15-7-7-15=56萬日元,絕大部分儲蓄還買一點點基金。
一年幾次日本國內旅行加一次海外旅行的花銷大概也得150萬左右所以一年下來能存的錢大概就600萬日元上下吧。以後小孩上學花費還會更大,壓力還是蠻大的為了對抗中年危機,我自己上了日本的在職MBA, 老婆也准備明年去歐洲讀一年MBA,估計這兩年得花不少錢。
隨著收入的增長,消費也會水漲船高,感覺2000萬的家庭年收也是不夠用,理想是能達到3000萬以上。
真的是沒什麼體驗,我老公的收入差不多1000萬,自己也有500多萬的收入,兩個人加一起年收入約1500萬。有兒子一枚。日子還是平常的日子,去 旅遊 什麼還是要精打細算一下,完全分享不了特別的體驗啊。普通過日子可以說沒有什麼壓力,但是也沒有權利去豪啊,因為大家都知道,日本 社會 不會再有大幅經濟增長的好日子,以後退休金能不能保證到還是個問題,所以還是要稍微勒緊褲腰,攢錢防養老。
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
如果是個人年收入1000萬的話,拿到手上只有731萬了。平均月收60萬多一點。在大城市,租房,生活費,各種支出,20萬 40萬能過下來。剩下多少可以算出來。
如果是家庭收入1000萬,支出就更多了。還是以居住大城市來算,買房子的貸款,一家三四口的生活費,教育費,各種支出,30萬 60萬。過得可松可緊。
當然也可以過得異常節省。
年收入1000萬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在日本年收入1000萬日元是個什麼體驗?
一,先來看看這年收入1000萬日元在日本是個什麼概念。
稅前年收入10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60萬元,扣去33%的各項工資稅金,大概到手還剩700萬日元,合人民幣48萬元。
年收入1000日元,佔比人群為5%左右。
年收入1500~2000萬日元以上的,佔比人群為1%!
也就是說,在日本年收入達到1000萬日元以上的,是妥妥的超高收入人群,似乎是日本國內的人生贏家!
實話實說:在國內,年收入在60萬塊錢人民幣的人,真是太多了!在北、上、廣深這四個大城市裡,年收入60萬元的人,應該是隨處可見!也一點兒不稀奇!
***日本年收入220萬日元以下的人群佔比數為20%。
***日本年收入在220萬~460萬日元的人群佔比數為55%左右。
一個普通的日本大學生,第一年的年收入大概為220萬日元,合人民幣13萬元左右,摺合每月1.2萬元人民幣。
在日本,想一年賺到460萬日元,大概要從25干起,一直干到45歲左右,才能拿到年收入460萬日元。
簡單說,年收入達到1000萬日元的,一般是日本的資深律師、老醫生、日本國會議員、大型公司或者大型株式會社的部長,且年齡一般在55歲以上。
二,年收入1000萬日元,是不是在日本就可以隨便開啟買買買的自由人生生活呢?
首先告訴您:您想太多了!這還沒有達到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上!
1000萬日元,一個三口之家,在日本,只能說還算是過得不那麼心慌慌的感覺。
在日本,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最低的各項生活花費大概在770萬日元。
基本生活支出如下:
房貸:每月12萬日元。(住在東京鄉下,省著點)
水電煤氣費1.8萬日元。
老公零花錢5萬日元。(中午在居酒屋吃飯,就是大排檔啦)
生活費8萬日元。(這個己經省出P來了,肉一個月吃一次,西瓜700日元一個,一年吃一個西瓜得了,省)
家族保險費2萬日元。
通訊費2萬日元(電話、手機、網路)
孩子教育費3萬日元(公立學校)(日本有錢家庭,孩子一般讀私立學校)
美發洗發費2萬日元。(一年最多剪得20次頭發,省著點)
衣物買不買呢?(咱穿舊衣服)
車買不買呢?(坐地鐵去擠擠算了)
人情禮金送不送呢?(送不送呢)
泡不泡溫泉呢?(一次人民幣2000元以上)
國內 旅遊 還是去國外 旅遊 呢?
墓地費、老人喪葬費、私立學校費。
能不能天天都下館子呢?
硬著頭皮說,在日本,一年收入1000萬日元,過著普通的生活,還是能一年省下個20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12萬人民幣左右的樣子。前提是:只能維持在上述標好的最低生活標准之內!
稍微大手大腳一點,一年上頭,那也是卵都沒得剩的錢的!
結語:年收入1000萬日元,可是也得有計劃的省著點花費,不然,也是一年上頭還是兩手空空。
普通日本人,其實過得似乎也遭心。
鳳毛麟角,但是也只是溫飽水平。大家是不是還以為日本人生活多麼富裕呢,告訴你吧真相就是中國二線城市水平,物價高得離譜,而且每天忙到沒時間花錢,幸福指數遠遠不及中國。
美元日元的比值最近20多年裡一直是在1:100左右,年收入1000萬日元不就是10萬美元呀。以全球對中產階層的定義以4萬 14萬美元,10萬美元就是一個中產水平(比較高級)。而且,還不是以一個人的工資待遇,而是以家庭收入為計算依據。只不過,在日本一般成家立業或有孩子之後,很多女性就成為了專職太太。擁有10萬美元收入應該是不需要夫妻雙方都去拚命賺錢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日本人的平均工資為38617美元,而美國人的平均工資為65836美元,德國為53638美元,韓國為42285美元。也就是說日本的整體薪資水平並不高,跟美國和德國還是有一些差距,甚至連韓國也是趕上了日本的薪資待遇。但這是一個平均值,由於日本的嚴重老齡化現象,讓日本的退休年齡提高到了67歲,而韓國才60歲。這也拉低了日本的平均工資,其實日本跟韓國應該是不相上下。
但日本的10萬美元(約1000萬日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房產,最容易體現的就是房產。
以筆者的一個朋友情況為例。許多年前去了日本東京大學讀書,而後就一直留在了日本。如今的待遇大約就是1000萬日元上下,每天上班都是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和新干線來回奔波,由於沒有在東京市中心買房,所以就選擇了一個距離東京市中心50 60公里左右的城郊,購買了一個一建戶,也就是一間三層樓的獨棟小別墅。基地面積約50平米,三層共計150平米,沒有地下室,但門口可以停二輛車的空間。在日本東京郊外的價格大約在60萬 80萬美元。就是工資收入比的6 8倍,這也是一個相對比較合理的區間,可壓力也是必然存在的。
可我們在上海工資達到35萬元,也就是5萬美元。可上海的房子也是至少500萬元,摺合人民幣60 80萬美元,這就需要12 15年的不吃不喝工資賺錢。壓力相對比他們還要大一些。總之,在上海拿35萬年薪的水平和在日本東京拿10萬美元年薪的體驗應該差不多,只是上海的壓力還會更大一些。
一千萬日元 按今天的匯率就是年收入65萬人民幣左右,如果在北上廣深就是個小中產吧
如果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也就是中等收入階層吧,日本 大企業是要熬資歷的,一般人工薪 也要到中年以後才有這個收入了!熬成大叔啦啦啦
❽ 日本人賺中國的錢比美國多,為什麼中國不能像美國那樣控制日本的經濟命脈
呵呵,其實這就是經濟全球化以及經濟互相依託所導致的
現代經濟,與封建時代自給自足、資本主義早期掠奪、資本主義中期傾銷不同,如今世界上的經濟是全球交流,相互依託
和早期那種不平等貿易不同,在兩個世紀前,如英、法等國利用軍事力量積極殖民擴張,在殖民地低價掠奪生產原料,然後在本國生產後,在高價銷售商品,同時限制殖民地同類商品競爭,達到壟斷的目的進而獲取巨額利潤,而殖民地則變成他們原料供給地和廉價勞動力發源地,通過這種不平等貿易,積累大量財富。然而今天的世界經濟,怎麼都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中日經濟交流越深入,雙方關系越密切,雙方撕破臉的可能性也越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例如豐田汽車,原裝進口的豐田車價格很高,而在國內生產線上的卻很便宜,原因就是關稅--中國對奢侈品及大件消費品的關稅很高,如果直接從本國生產再進入,那關稅會把商品利潤空間積壓,並直接影響商品競爭力(如中國汽車關稅曾一度高達100%,一輛20萬的車入關就是40萬),而如果把工廠設在其國內,則直接避免了關稅問題,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但在別國開廠,那麼就涉及到經營,稅務,用工等,對於別國也是有好處的--你不可能在別國開廠後,從本國大量帶入勞動力,別國不會允許,高額的成本也讓企業吃不消。
其實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一家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招聘了2萬名中國員工工作,一年純利潤30億日元,在日本,一個人一年的開銷大約是150萬左右,那麼這筆錢如果算到人頭是2000人左右,也就是這家企業可以白養2000名國民,但同時,他也養活了2萬名中國工人。如果雙方經濟最終撕破臉,企業撤走,那麼,2萬名中國工人將會失業,而日本方面也會多出供養2000名民眾的壓力,最終對雙方都不好。
你看看美國所謂的經濟制裁:朝鮮、伊拉克、伊朗等國,都是那些非美國重要經濟夥伴,這些國家對於美國來說,就如同年三十的冷盤:有它過年,沒它也過年。而對於中國,美國一天到晚叫囂,但也從沒將中國納入經濟制裁范圍,美國很清楚,一旦和中國在經濟上翻臉,那對中美經濟都會是災難性的打擊。同樣,雖然中國可以動用經濟武器對付日本,但打人一千自損八百的事,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動用。
❾ 日本洗護用品利潤是多少
日本洗護用品利潤是10%-20%。
洗護用品的毛利率可以達到70%以上。因為洗護用品的生產工藝並不復雜,原材料和生產成本都不高。所以毛利率是相當可觀的。但銷售成本都比較高,主要是廣告費用、促銷費用等。凈利潤就在10%-20%。
洗護用品是指清潔用品、護膚用品、護發用品或其它的一些清洗和護理產品。比如洗發乳、沐浴露、洗手液、手工皂、洗面奶、卸妝水、各種護膚產品等,都包括在內。
❿ 日本汽車賣一台要賺多少錢
豐田集團2016年在全球,銷售了超過一千萬台車,總營業額超過2546億美元,比大眾集團,多一百億美元左右,名列全球,汽車製造商中的第一名。利潤達192億美元,也是全球車企中的第一名。粗擔記得,日產銷售,600萬輛,本田,500萬輛。馬自達190萬輛,斯巴魯120萬輛。還有沒記錯的話,鈴木250萬。三菱90萬輛左右。粗算一下,除豐田外的其它日本廠商,每台車按2萬美元算,總銷售額,3400億元。日本所有汽車加起來,銷售總額達6000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