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怎麼打日本
①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都採用過什麼作戰方法
基本上多是游擊戰。看抗戰初期日本進攻山西時,我軍先是打了一段時間陣地戰,可扛不住,日軍火力太猛,簡直就是送死。後來學聰明了,就搞伏擊之,大部隊絕不打,小部隊一個都不放。再後來就是困難時期,完全游擊戰時期,什麼麻雀戰,地道戰,地雷戰之類都出來了。只有騷擾騷擾,如果小日本不去打美國這抗日戰爭還真不知道要打多久!
② 古代中國都是怎麼虐日本的
其實日本自古就有入侵中國的野心,古代中日先後爆發了大戰六次,小戰無數,而且多數都是以日本戰敗而告終的。那古代中日到底是個怎樣的關系呢?
最早關於日本的記載,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記載了一群倭人,他們沒有文字,沒有耕種技術,還處於落後的原始社會。而當時的中國,已經進入到了奴隸社會,可以說領先了他們一個時代,這群倭人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明朝的時候,倭寇頻繁來襲明王朝的海岸線。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一統日本,信心極度膨脹,想利用朝鮮當作跳板來攻打明朝來一統亞洲。明王朝派遣了大將李如松,帶領著四萬子弟兵抗日援朝,直接把日本這幫倭子一頓暴打。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再次猖獗起來,抗倭名將戚繼光在台灣地區先後九戰九捷,殲滅了大量倭寇。
其實縱觀歷史,古代時期,日本和中國的關系就是膨脹挨打,然後再膨脹再挨打。
一直有人說你沒心沒肺,說你二百五,
你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自己真的挺傻的。
後來的你會告訴現在的自己:其實你根本一點都不傻,
只是你從來沒有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
③ 戰爭中國人時用過哪些妙法對日本人
地道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冀中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
地道戰戰法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地道戰使原本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中國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作戰區域。
④ 中國是怎麼打退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打贏日本就是用人命來填,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自己的家人和祖國,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家園。不要說什麼小米加步槍打贏日本人,看看抗日戰爭我們死去的軍人和人民是什麼數量,看看日本兵才死多少就知道了,就是用生命去守衛了我們的家國!悍不怕死,一對一打不過,十對一也要打這種精神才用血和肉打敗日本兵
我相信有朝一日日本兵再來,我們也將保持這種精神,守衛我們的家國,消滅侵略者
⑤ 地道戰是怎樣戰斗的
無論是70後,還是80後,只要看過電影地道戰的一定都會唱首經典的老歌《地道戰》,其中歌中唱到:「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展開了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歌曲可以說是盪氣回腸,催人奮進。人們會問真實的地道戰是否象歌中唱到的一樣那麼神么?電影中的橋段和現實的革命戰爭中有些有別差別呢,今天我們來一起探討下:
我們可以從地道的的構造中可以推想,當有敵人進攻時我軍民可以藏入地道,然後利用地道內的作戰槍眼對外面的敵人進行點射,消滅敵人。如果敵人不了解地道的結構,貿然進入地道,我方已經准備好了迷魂陣,類似於現在的迷宮,由於內部位置狹小,進入的敵人很難前進和施展火力,配合迷魂陣內的陷阱,可以很快的消滅進犯之敵。如果敵人找到入口後不敢進入,而是使用火攻、水攻或釋放毒氣,地道內有可以使用多處的翻口和卡口等機關,將有毒的煙和水釋放到外面里,避免地道內的人員傷亡。
地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是當時根據地軍民思想智慧的結晶,後又用利用地道戰這種獨特的戰術消滅敵人更是戰法上的一大突破。即使是現在當我們面對四通八達的地道建築,也不僅為當時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所慨嘆。
⑥ 二戰時期我國和日本打,用的是什麼方法把鬼子打贏了.
這的確是一個原因,日本打到後期的時候,兵源嚴重不足可以說明。但是盡管是這樣,日本投降的時候在中國還有150萬正規軍!直接導致日本投降是美國的原子彈和蘇聯出兵東北!如果不是這兩方面的原因,日本還可以和中國繼續耗下去。
我認為抗戰時期,中國方面的抵抗方針是非常正確!國軍的正面抵抗和共軍的敵後游擊是很好的配合,八年的時間里日本雖然進行不斷的進攻,但是它得到的卻只是城市,然而,當時的中國國情卻是:中國相當貧窮落後,國土面積遼闊,但是主要的地區卻是農村,交通不發達,主要人民是淳樸善良的農民。這就給敵後游擊有了很大的活動領域和良好的群眾基礎,同時也讓國軍有很大的迴旋空間,再加上日本不先進的地面裝甲部隊和戰術指揮思維,還有一點就是日本的到處燒殺搶掠!雙方只能這么相互消耗,中國的地大物博會讓我們成為我們的良好基礎,抗戰的正義性必然得到世界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日本的失敗是必然的!
⑦ 二戰時美軍進攻日本的過程是什麼
日本海軍首先發難,美軍在海上逐步反擊,一路反擊到沖繩列島,陸上主要從印度,向東南亞方向反攻。
⑧ 二戰時 中國因為什麼打敗日本
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使得國共有勁基本上都往一處使。最重要的是中國拖住了日本的大量陸軍,美軍則直接殲滅了日本的海空軍,蘇聯則痛扁了精銳的關東軍,加上最後兩顆原子彈是催化劑。
⑨ 國共兩黨如何配合有效抗擊日本
中華民族的解放戰爭是國共兩黨共同爭取取得的,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社會存在兩種基本矛盾,一是民族矛盾.一是階級矛盾.而在抗戰時期的主要矛盾是由民族矛盾決定的.事實上,國民政府是當時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也是國際社會所認可的,他擁有幾百萬人的龐大軍隊.也由此它在國人心目中就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正以因如此,日本在發動「盧溝橋事變」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逼迫國民政府的投降上。其次,當時中國共產黨的力量還比較弱小,無論兵力、武器裝備等都還與日本有較大差距,尤其是武器裝備。國民政府始終未曾投降過日本,而是為最終打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興起、壯大,是抗日戰爭實現並取得最後勝利的基本條件之一。共產黨政治上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創導者,軍事上領導著敵後戰場,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力量的參加,全民抗戰才有了力量重心。
首先,國民黨正面戰場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國民黨的抗戰主要集中於正面戰場。抗戰初期,毫無疑問,正面戰場是抗戰的主戰場,沒有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堅持抗戰,牽制敵人大部分的兵力,就不可能有中共開辟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因此,是正面戰場配合了敵後根據地的開辟;當進入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後,由於受到日本的誘降,國民黨內部出現動搖,但其抗戰的基本政策沒有改變,仍在為抗日做著巨大的努力和犧牲,也由此中國民族解放戰爭,在國民黨正面抗戰和中共黨敵後抗日的共同合作努力下,取得一些明顯成效.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國民黨為中國解放戰爭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
其次,中共黨開辟的敵後抗日根據地,積極配合正面戰場的抗戰,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國各族人民經過極其艱苦的斗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取得的。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堅定的維護者,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共產黨根據戰爭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歷史特點,及時調整並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方針、政策及戰略、戰術,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積極推動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屬於中國。中國共產黨在敵後廣泛發動和組織以農民為主力的各階層群眾,開展游擊戰爭,使大量侵華日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這場戰爭中付出極大犧牲,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也作出了重大貢獻.
⑩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人民是如何抗擊日本侵略者的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建立起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國民黨在初期正面戰場上發動了一系列的大會戰,遲滯了日軍的侵略進程,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同時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游擊隊在敵後廣泛地開展游擊戰爭,大力發動群眾,將日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令其首尾不得兼顧,給日軍以極大的打擊,使其侵略意圖始終無法達到,最終在中國人民的打擊下迅速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