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天皇的畫像是什麼

日本天皇的畫像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12 21:54:56

Ⅰ 二戰日本人牆上掛的畫像是誰

日本天皇 裕仁 。

Ⅱ 戰爭時候日本掛的傅儀像嗎

日本人統治的地方,一般情況下應該掛的是日本天皇的像,在抗日時期的偽滿洲國,也有可能掛日本天皇和傅儀畫像。

Ⅲ 裕仁天皇葬禮規模比古代皇帝葬禮還大嗎

「惟有花顏在,鮮妍似昔時。」這是陽成天皇曾經所做的一首詩,意思是感嘆容顏的變化。自古以來,天皇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就是國家統一的尊貴象徵。雖然和日本內閣職權制度關聯並不是很強烈,但是日本的貴族制度中依然保持了天皇制度,這對於日本人的民心所融合,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

作為鄰國,中國所派出的外交代表,他就是錢其琛。而錢先生的外交身份是以特使來到了日本,參加了裕仁天皇的葬禮。而當時錢先生的身份還是中國國家國務院委員會之一,同時身上還肩負著另一個職責,那就是外交部部長。由此可見,無論是從中國還是從國際以及日本國內等各方面來看,裕仁天皇去世後其葬禮的規模、儀式感等各方面都是極其隆重的。

Ⅳ 裕仁天皇真的認識孫中山

孫中山為推翻滿清封建皇帝,建立中華民國,曾在日本住過很長時間,在這期間內,孫中山和當時還是日本皇太子的裕仁私交很深.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日本發起侵略中國之時,日本天皇裕仁,曾有過旨意,日軍佔領中國後,什麼都可以毀滅,就是不準動孫中山的一絲一毫,凡誰家裡供有孫中山像的,一律不準進入騷擾。大概也算是裕仁天皇對孫中山的一點歉意吧。

孫中山和日本天皇裕仁私交很深,對孫中山的幫助也不小。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後,為答謝裕仁的幫助,就答應了讓一部份日本平民到中國東北開荒種地,當時為了防備東北土匪對日本平民開拓團的騷擾,允許日本人配備一些保安隊保護開拓團。大概是在1921年前後。(一邊喝酒,一邊說話,時間上可能會有點先後)。孫中山在1924年去世後,日本國內有了些變動,俗話講;人在情在,人走情走。何況孫中山歸天了,日本天皇裕仁的心裏面就開始打起算盤了。
這以後的「九一八」,「七七事變」,大家都是知道的。
日本發起侵略中國之時,日本天皇裕仁,曾有過旨意,日軍佔領中國後,什麼都可以毀滅,就是不準動孫中山的一絲一毫,凡誰家裡供有孫中山像的,一律不準進入騷擾。這大概也算是對孫中山的一點歉意吧。
那時蔣介石為了表現自己,書畫店裡除了蔣介石的像,很少有孫中山的畫像。上海被日本人佔領後,舅舅和幾個要好的同事,趕緊把孫中山的畫像掛在了堂前。
當時確實靠孫中山的這張畫像,躲過了不少日本兵的騷擾,一些進門的日本兵看見孫中山的畫像,還要彎腰行禮後才走。

Ⅳ 孝德天皇的評價150字左右

一、政治 大化改新的發起人是第36代天皇,孝德天皇(597-654),在位(645-655)。孝德天皇博覽中國典籍,對古代聖人的治國之道有很深的了解,有改革陳腐政治的想法。孝德天皇宣布年號為「大化」取意於《尚書》中「施教化,大治天下」的意思。這是日本第一次使用年號。此後孝德天皇的一系列改革都稱為「大化改新」。646年,新年伊始,天皇發布了《改新之詔》。大化改新的改革均仿照唐朝的制度,主要措施有: 1 廢除氏姓世襲制度,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2 把各級地方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 3 實行「班田制度」,將土地和部民收歸國有,土地變為公地,部民變公民。官吏和貴族只能把土地當俸祿,暫時佔用,而且還要交租稅。 4 改革喪葬制度,禁止皇室、貴族營造大型陵墓,殉葬品也有了嚴格規定。 另外,日本也建立了自己的科舉制度,但與中國科舉制度不同。在日本,只有官員的後代才能參加考試,通過了也不一定能當官,重要的是門第的高低。這一點和朝鮮有些相像。其他的,比如經濟制度和身份制度等也仿唐建立起來了。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制變成了中國式的封建制。 「大化改新」廢除了世襲氏姓貴族的稱號臣、連、國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確立中央集權制度。大化四年,根據國博士高向玄理和 僧旻制定的方案,設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國、郡、縣三級地方行政體系。其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號稱「三公」,與唐朝的太師、太傅、太保相當。左、右大臣之下有大納言、少納言、左辨官、右辨官。左辨官掌中務(管修史、天文)、式部(管官吏任免)、治部(管貴族婚娶、對外事務)、民部(管戶籍、民政)四省。右辨官掌兵部(管用兵、治軍)、刑部(管司法、刑罰)、大藏(管財政、利稅)、宮內(管官田、官營手工業)四省。這與唐朝的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極為相似。彈正台,主監察,分設於各郡,正相當於唐朝的御史台,監察各級官吏。地方的國、郡、縣也是參照唐太宗時的道、州(府)、縣三級而設,分別由國司、郡司、里長掌管。 二、軍事 大化二年,日本仿唐朝的府兵制,建立起」防人制」。京師(今大阪)置五衛府,東國及九州等邊塞重地設置軍、團、防、戍,徵集農民當兵,3年一輪代。其衛府、軍團、防戍的設置以及「民兵合一」的情況,恰恰表明是搬用的隋唐之際的府兵制度。 推古天皇以前,日本並不知道什麼叫做律法,舒明天皇十二年(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回日本的留學生高向玄理、學問僧南淵請安等,首次將唐高祖、太宗時制定的《武德律》、《武德令》、《貞觀律》、《貞觀令》、《貞觀格》、《貞觀式》等法律條文帶回去。「大化改新」之前,中大兄與中臣鐮足還曾向南淵請安學周、孔之教。據日本學者的考察,「大化改新」所頒律令,與唐朝律令相同、相似的條文竟多達420餘條。其後,天智天皇頒布的《邁江律令》,沿於唐太宗《貞觀律令》。天武天皇頒布的《天武律令》,則以唐高祖《武德律令》、唐太宗《貞觀律令》、唐高宗《永徽律令》為藍本制定。到文武天皇大寶元年(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新頒布的《大寶律今》更直接仿效唐高宗時由長孫無忌主持編纂的《唐律疏儀》而成。其中.笞、杖、徒、流、死刑及「六議」、」八虐」,分別脫胎於唐律中的五刑、八議、十惡。《大寶律令》為日本史上趨於完備的一部成文法典。元正天皇養老二年(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又頒布了《養老律令》,對《大寶律令》作出進一步修訂。從而在法律上肯定了「大化改新」的成果,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古代天皇制。「大化改新」以後,自天智天皇至豐臣秀吉的數百年間,日本始終沿用唐律。因此,日本學者桑原騭藏曾經這樣說過:「奈良至平安時期,吾國王朝時代之法律無論形式與精神上,皆依據唐律。」所謂「奈良至平安時期」,即公元710年至1192年,正相當於唐玄宗至南宋孝宗前後。

Ⅵ 日本的天皇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覺得日本的天皇是過得這樣的生活

說到日本天皇,自然會想到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帝。他們不僅擁有至高無上的生死關頭,而且衣冠華貴,食物豐富。你出去,前後擁抱,橫幅飄揚,鑼聲開道;你進去,所有的官員都會跪下來迎接你,皇帝會開車載你走幾英里。

3、 日本天皇的日常工作。

每天早上9點,皇帝都會有專車護送,准時到“菊花”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

雖然日本天皇沒有什麼權力,但他做了很多工作。一般來說,皇帝的主要工作是在文件上蓋章和簽字。一般來說,皇帝會在所有需要他簽名的文件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是一般文件,只要核對一下,皇帝就會在上面簽上“蘭”字。如果你想封印,皇帝會命令他的人去密室封印。因為“玉璽”和“國璽”很重,有幾公斤重,根本用不著皇帝親自動手。

據統計,皇帝每天都要閱讀數千份文件。如果有內閣會議,會有更多的文件需要簽署和閱讀,有時需要額外的夜班才能完成。

除了各種沒完沒了的文件和章節,皇帝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接待客人。這些客人不僅包括會見各省內閣部長,還包括各國使節和政治領導人。據說,日本天皇每年接待200名客人,最短的幾分鍾多,最長的幾小時。

當然,皇帝也會訪問外國。不過,這種時間比較少見,但也是他的工作職責之一。

另外,由於天皇是神道的領袖,皇帝和他的妻子必須參加所有相關的祭祀活動。有時候,應該請王儲加入。祭祀活動程序復雜,儀式嚴謹。他們需要穿上古代和服,燒香洗澡才能舉行。有時一個犧牲會持續幾個小時。

看來皇帝的工作並不容易。大多數時候,他們在工作。

日本天皇的日常生活。

天皇官邸,被稱為皇宮官邸,位於繁華的東京市中心。整個建築只佔地17公頃,不到紫禁城的四分之一。整個皇室都住在裡面。

Ⅶ 日本的明治維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歷史起因
19世紀中葉,日本仍處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幕府手中。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將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死死關上。外國人中僅有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從事商業活動,國民沒有信仰自由。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幕府的統治者們卻仍在加大盤剝和壓榨。隨著歐美侵略者的相繼入侵,日本又陷入更為深重的民族危機。
國內外矛盾日趨激化,面臨重重危機的日本,急需一場革命來擺脫這種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統治和外國侵略者壓迫的日本民眾紛紛要求「富國強兵」。他們拿起武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
2、明治維新經過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倉具視為首的大型使節團出訪歐美,考察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在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等手段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建立了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為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繅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由於過重的財政負擔曾經引起財政危機,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與政府勾結因而擁有特權的資本家(即所謂政商),以優厚的保護政策鼓勵華族、地主、商人及上層士族投資經營銀行、鐵路及其他企業。80年代中期起,以紡織業為中心,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的高潮。
十九世紀的日本明治維新,薩長土肥四強藩合兵。在伏見·鳥羽戰役中戰勝幕府軍,末代將軍德川慶喜被迫奉還大政於明治天皇,從此日本正式邁入資本主義社會。
明治維新剝奪了封建武士階層的特權,中上級武士因由政府贖買其土地而轉化為新的寄生階級,下級武士卻只有破產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鄉隆盛的領導下發生叛亂——西南戰爭是戊辰戰爭的餘波。明治維新毀滅了舊的封建秩序,開創了新時代,無論在日本歷史還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維新主角並非四強藩藩主,而是廣大中下級武士和平民。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明治政府首先採取「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為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產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3、歷史影響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利用日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成為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1644~1911)與沙皇俄國(1721~1917),因而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但明治維新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舊日本時代的封建殘余,如天皇權力過大、土地兼並依然嚴重等封建殘余現象,與日後發生的一系列日本難以解決社會問題相互影響,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Ⅷ 日本歷史上唯一的朝代為何叫菊花王朝而不是櫻花王朝

櫻花飄落

很多人認為日本的國花是櫻花。但其實不然。櫻花在日本具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作為整個日本文化風土的象徵,毋庸置疑的仍是櫻花。櫻花對於日本人而言,可說是滲入到了生活的各個層面,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國人看來,櫻花仿若日本的代表,談到櫻花就會想到日本,和提到熊貓一定會關聯到中國一樣。但在重要場合時,人們佩戴的仍是菊花。

日本的國花最終還是菊花。

和其他很多花卉一樣,菊花走出國門的第一站是日本。受我國菊花文化的影響,日本人對菊花的尊崇和膜拜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日本古籍中,經常可見重陽節皇太子率諸公卿臣僚拜謁天皇,君臣共賞金菊,共飲菊酒的記載。

菊花王超的徽章

到了10月,也有天皇再設「殘菊宴」邀群臣為菊花踐行的雅事。日本皇室在位期間,更是被稱為「菊花王朝」,可見菊花於日本的重要性。

菊花與日本

菊花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呢?成書於八世紀中葉的《萬葉集》收錄4516首和歌,其所歌詠的植物多達157種,就是不及菊花,也許可以說明此前菊花尚未傳入日本,或者傳入而並未受到注意。

《萬葉集》原稿

萬葉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相當於中國的《詩經》。詩集的作者一半以上是無名氏且十分廣泛,既有天皇、皇妃、皇子,也有浪人、乞丐、妓女,幾乎囊括當時日本各階層人物。

成書稍前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卻收錄六首詠及菊花的漢詩,天武天皇的皇孫長屋王(684-729),神龜三年(726)(相當於中國的唐朝時期)在送別新羅國使的宴席上賦詩:「桂山下余景,菊浦鮮落霞。」同席的公卿安倍廣庭和以「斯傾浮菊酒,願慰轉蓬憂」,其時似乎已傳菊花。

菊花

但漢詩在當時是貴族修養的標志,雖吟詠典故,但未必是眼前實有之景物。估計是在八世紀末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之後,菊花作為葯草和觀賞植物,被人攜來日本,開始在華族圈內栽培。

日本明治時期的菊花觀賞

日本的菊花最早是在奈良時代(710年-794年)從中國引進的,到了平安時代(794年-1185年)才正式栽培。在鐮倉時代(1185年-1333年)、室町時代(1333年-1573年),多被作為工藝美術品,直到江戶時代(1596年-1868)才開始正式普及於一般民間的栽培。

左:日本嵯峨天皇畫像右:嵯峨菊

日本《類聚國史》卷75「歲時部」記載延歷十六年(797)十月,朝廷仿效大唐風習,在宮中舉行「曲水宴」,桓武天皇曾經賦詩詠菊。「歲時部」還記載從大同二年(807)開始,每年重陽日宮中都舉行「菊花宴」。

其後嵯峨天皇(809-823在位)更對「唐風」亦步亦趨,其栽培之菊被稱為「嵯峨菊」,是日本「古典菊」的代表品種,其莖高挺,花蕊細長,幾十花瓣擁成一簇,上聳不下垂,白色為上品。嵯峨天皇在位期間大力推行唐化政策,將重陽節定位宮中的年中行事。此外他還在在宮中大量栽培菊花,仿效鍾會,專門寫過一篇《菊花賦》。其栽培之菊被稱為「嵯峨菊」,是日本「古典菊」的代表品種。

重陽賞菊習俗一直為日本皇室、貴族以及士大夫所延續。到了江戶時代(1603~1867),菊花在日本民間得到發展,各地出現了菊會、菊合會等活動。日本還出現了造型菊,將菊花扎製成富士山或動物的形象,還有十分具有日本特色的「菊人形」。時至今日,日本每年秋天舉行的菊花節,仍為花卉界盛事。

日本的「菊人」

菊人形,它是一種以人形竹架遍插鮮菊花而製成的「菊人」,是圍繞日本的歷史名人牟慶的故事而設置的大型菊展。可見菊花對於日本民間產生的影響也相當深遠。

唐菊在平安綻放

菊花露水

日本的古典「菊文化」,發軔時是大唐「菊文化」的延伸。平安時代流行「菊著綿」的風習,即在重陽節前夜,將棉布覆蓋於菊花之上,第二天以浸透菊露的棉布拭身,據說有長壽之效,這是日本人的發明。

紫式部,出身貴族文人世家,是日本平安時代著名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生活於平安中期的貴族女流作家紫式部(約973-1014),曾經受到一位貴族友人饋贈「菊著綿」,她寫了一首和歌答謝,「長袖浸淫菊朝露,永壽獻贈花主人」,相當有名。她在《源氏物語》「乙女」卷中,提出所謂「大和魂」,大概就是指這一類賦予外來文化以本地內容的創新吧。

鳥羽天皇

平安末期的後鳥羽天皇(1180-1239),特別鍾愛刀和菊,據說曾經親自鍛打刀劍,把十六花瓣的菊花鐫刻為劍身銘紋,親自燒冶,後世稱其為「菊一文字」,其作品被尊為「御所燒」和「菊御作」。他還將菊花圖案製成皇家服飾和車輿的紋樣,穿著行旅,不離須臾,以呈吉祥。以後這一傳統在皇室和貴族間流傳,菊花紋飾為天皇家歷代所愛用。

菊花,皇室家徽

菊花不僅是日本的國花,還是日本皇室家徽紋樣。

日本皇室族徽

菊花紋章,是日本各式以菊花作為樣式的家紋之總稱,通常用來指稱日本皇室的家徽。

明仁皇後美智子頭上這頂王冠及耳環皆為菊紋,為皇室的象徵

菊花王朝是日本到目前為止唯一的王朝,從未間斷過。所以日本的天皇號稱「萬世一系」。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即位,菊花王朝已傳承了125代天皇,日本皇室至今已經擁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國祚持續時間最久的朝代。

京都御所內皇室菊形標志

日本平安時代,中國具有君子美德象徵的菊花正符合受到中國儒家「德治」思想影響的日本天皇的政治要求,菊花所傳說具有的能使人長生不老的神奇力量又符合日本天皇所需要的固有的神權信仰,菊花在日本首先得到了天皇貴族的認可。公元910年,傳統的菊花設計圖案作為皇室高貴的象徵,成為皇室家徽。因此,菊花的含義與高潔和威嚴等同。即使在今天,日本人說的「菊花」,仍有指代君王的皇冠的含義。

日本明治維新後,政府規定限制了菊花花紋的徽章,還在徽章上增加了羅盤方位標,表示位於中央的天皇主宰四面八方,此時,日本菊花已經成為軍國主義的象徵。今人描述大和民族所用的兩個著名意象,一為軍刀,一為菊花。

日本護照都在使用

在日本,由於法律並沒有確立正式的國徽,因此習慣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紋」,即菊花紋章被廣為作為日本代表性的國家徽章而使用。

日本護照的封面上使用的是「十六瓣一重表菊紋」,與菊花紋章相似,菊花的花瓣數雖一樣,然而花的層數卻少了一層,跟皇室的菊花紋章並不完全相同

菊花從中國傳入日本,其栽培和發展成了日本文化性格的一個寫照。戰後七十年以來的日本,「刀」被鎖入庫中,「菊」則依然年年璀璨。無「刀」可用的日本人,在戰後發揚光大其「細菊工」的「職人」精神,將滿腔熱情投入「日本製造」之中,將國家建成巨大的經濟實體。

要超越一個國家,首先要真正讀懂它,尤其是承載了我們太多復雜情感的日本。去掉狹義的愛國觀,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關注大美科學,為你漲姿勢,更多精彩科普資訊,人文社科,歷史趣聞冷知識等你來看~

Ⅸ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明治維新剝奪了封建武士階層的特權,中上級武士因由政府贖買其土地而轉化為新的寄生階級,下級武士卻只有破產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鄉隆盛的領導下發生叛亂——西南戰爭是戊辰戰爭的餘波。明治維新毀滅了舊的封建秩序,開創了新時代,無論在日本歷史還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維新主角並非四強藩藩主,而是廣大中下級武士和平民。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明治政府首先採取「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為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產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關於「明治維新」作為一歷史時期的時間斷限,說法不一。
狹義地說,「明治」維新從1868年10月23日(舊歷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開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還、王政復古等許多政治變動都包含在內。
其下限則也有廢藩置縣(1872年)、西南戰爭結束(1877年)、實施內閣制(1885年)、確立立憲制(1889年)等多種主張。
明治天皇畫像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於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時期,在日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僱用工人」制,形成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在商品經濟形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製約著他們的發展,於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岸的浦賀,要求與德川幕府談判,史稱「黑船事件」(亦稱「黑船開國」)。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親善條約》,又名《神奈川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於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 日本封建陣營出現分化,中下級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勢力,號召尊王攘夷。革新勢力的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橫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 ,主要集中在長州( 今山口縣 )、薩摩(今鹿兒島縣)、土佐( 今高知縣 )、肥前(今佐賀縣和長崎縣)等西南部強藩。這些藩國在歷史上與幕府矛盾較深,接受海外影響較早,輸入近代科學技術和拔擢中下級武士都比較積極。
幕府末期,在經濟中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同時,出現了所謂豪農豪商階層。下級武士中的革新勢力和出身豪農豪商的志士,聯合與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強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 ,展開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禦外侮的斗爭,並在人民群眾推動下,發展為武裝倒幕。

Ⅹ 日本天皇有「三大神器」,這三大神器分別是什麼

2019年10月22日,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在東京皇宮里,身穿傳統服裝「黃櫨染袍」,登上高6.5米,重達8噸的「高御座」,舉行「即位禮正殿之儀」,向日本國民宣告正式即位成為新天皇。

在此之前的5月1日,德仁就已參加了「劍璽繼承儀式」 和「八咫之鏡」繼承儀式,接過了日本歷史上象徵著天皇權力的「三大神器」,成為了天皇繼承人。


日本天皇的三大神器是什麼?為何連天皇本人也沒見過其真面目

(冷泉天皇)

同樣,八尺瓊勾玉的真容也無從得知,雖然它一直不離天皇左右。即便覆蓋在它上面的絹布也不得被輕易移除。哪怕上面落滿了灰燼,也只能重新覆蓋一層新絹布上去。

當然了,據說還是有不怕死的主打開過盛裝八尺瓊勾玉的箱子。傳說第63代天皇冷泉打開箱上的鎖扣後,正想打開箱蓋,突然間一股白煙冒出,嚇得他趕緊蓋上了箱子。第84代天皇順德也想一睹八尺瓊勾玉的真容,當他剛剛走進木箱時,就聽到裡面似乎有動靜,趕緊退了出來。

實際上,要想解開三大神器之謎,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只要勇敢地打開它,一切謎底就大白於天下了。

不過,三大神器的身上被賦予的神聖太過權威,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也太過迷幻,所以沒人願意去觸碰這個神體。

而作為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皇室,是非常願意看到三大神器被人們繼續神秘化的。因為越是讓人迷惑不解的所謂「神器」,就越能體現出它無限的神靈,越能讓人頂禮膜拜,也越有利於日本皇室的神話統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