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百年肥料工廠在哪裡

日本百年肥料工廠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1-13 00:37:21

1. 臨安沃華肥料廠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楊橋村。臨安沃華肥料廠採用日本先進技術,主營環保節能膜、牆體保溫材料、塗料、新風系統、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等高科技環保產品。臨安沃華肥料廠地址是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楊橋村,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都是正規的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2. 九菱久留米824肥料哪裡產

日本東京。九菱久留米是日本著名肥料,九菱久留米824肥料產自日本東京,採取各種科學種田競賽,送肥到農戶、到田頭等多種措施加大銷售力度,不斷擴大銷售量。

3. 日本科技公司發展植物工廠是「不務正業」嗎

植物工廠最早誕生於丹麥,卻在日本受到了熱烈追捧。

日本將解決人多地少、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希望寄託在植物工廠上。尤其是2011年後,經歷了311海嘯和福島核電站事故,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希望通過鼓勵建植物工廠為國民解決食物的供給和安全問題。一時間,植物工廠成為了創業風口,東芝、松下、富士通等光電業巨頭也紛紛入局。

但幾年時間過去了,植物工廠在日本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

日本70%的植物工廠不盈利

植物工廠遭遇挫折的徵兆出現在2015年6月。當時日本國內最大的植物工廠運營公司「未來」(MIRAI)股份有限公司因負債11億日元,提出破產申請。這家公司由日本千葉大學與一些日本企業聯合成立於2004年,被認為是植物工廠領域的先驅,推動了日本國內的第三次植物工廠風潮。

2016年底,東芝宣布結束「橫須賀無塵室內農場」,這是當時日本規模最大的一家植物工廠。

有報道顯示,在日本,僅有30%的植物工廠能實現盈利,70%處於虧本狀態,只能靠政府補助勉強維持。

除了前期設備成本的投入,生產用的電費也非常高昂,10度電只能生產1公斤左右的蔬菜。

第二種獲利途徑,葯用植物中的某些成分必須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下才能生產,比如人參皂苷是人參中的核心成分,需要多年生長才能積累,雪蓮中的營養成分也需要在極寒和缺氧的環境中才能產生。要在植物工廠中模擬這些環境,成本將會成倍上升。

與高昂的生產成本不匹配的是下游的銷售渠道。

植物工廠生產的蔬菜,最大的優勢在安全(無蟲無菌生產,不用葯;全液態肥,成分可控),但在口感和味道方面與露天蔬菜的區別並不大。在同一賣場里,日本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價格便宜的露天蔬菜。

4. 日本的產業結構

日本工業概述
自然資源:由於日本為島國,資源極度貧乏,是世界上進口資源,對外依賴程度最大的國家。 分布特點:臨海分布。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地帶」主要有京濱(東京---橫濱),名古屋(名古屋為中心),阪神(大阪--神戶),瀨戶內(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業中心。 其工業已由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高技術化方向發展。 1、工業發展 日本工業在二戰中受到嚴重破壞。戰後,日本先後從美國等工業國家引進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確立了本國的技術體系,工業迅速發展。 2、日本工業和石油危機 正當日本工業順利發展時,1973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石油價格上升,對以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日本工業造成了巨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積極開發省燃料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終於度過了石油危機的難關。 3、製造業的海外生產 日本工業產品性能優良,在海外市場十分暢銷。進入80年代,隨著日本工業產品大量銷往國外,日本的貿易順差不斷增長,和各國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為減少貿易順差,日本企業開始進軍歐美市場,在當地成立公司,當地采購、當地生產。1985年以後,日元急劇升值,日本產品的價格競爭力相對下降,出口廠家紛紛將工廠遷往人工費低廉的亞洲各國,降低生產成本,日本製造業的海外生產大幅增加。但是,隨著工廠逐步向海外轉移,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即所謂的「產業空洞化」。 4、發達的工業 目前,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之一。日本的重工業包括金屬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包括紡織工業、食品工業、制窯業、紙和紙漿及其他工業。1997年機械工業占工業總生產的44.7%,金屬佔12.4%,食品佔10.9%,化學佔10.3%,紡織佔2.8%,其他佔18.9%。
編輯本段日本的工業地帶和工廠
一、工業地帶 日本有京濱、東京、阪神三大工業地帶。以前日本的大工業地帶還包括北九州工業地帶,稱為四大工業地帶,但是目前上述三大工業地帶已遠遠超過了北九州工業地帶的規模。 京濱工業地帶機械工業發達,出版、印刷業繁榮,川崎和橫濱有很多石油精煉所。 中京工業地帶主要以機械工業為主,特別是汽車工業發達。陶瓷等制窯業也主要集中在該地帶。 阪神工業地帶金屬工業發達,紡織工業比率較高。 1997年日本工業生產額3,265,157億日元,其中三大工業地帶的生產額達1,275,961億日元。在1997年全國工業生產中,京濱工業地帶的生產佔14.0%,中京佔13.9%,阪神佔11.3%。 日本的工業在戰後迅速崛起,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工業地帶,但是同時也產生了工廠過密、大氣污染、工廠用地和工業用水不足、交通堵塞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一些新工廠開始向工業地帶周邊、大工業地帶的間隙以及內陸地區轉移,形成了一些新工業地帶。 除三大工業地帶和北九州工業地帶以外,日本還有其他一些工業區,主要包括關東內陸工業區、京葉工業區、鹿島臨海工業區、東海工業區、北陸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等。 二、大工廠和中小工廠 1997年日本共有工廠61.3萬家,其中人數在300人以上的大工廠僅佔0.6%,剩下的99.4%均為中小工廠。日本的製造業主要靠中小企業支撐。 日本工廠的分布特色是在大工廠的周圍,成立了很多中小工廠,主要向大工廠提供零部件,形成了許多工業區。 日本的中小企業技術水平較高,能夠生產出優質零部件和產品,其中還有許多中小企業獨立進行技術開發。但是中小企業由於資金規模小,生產量少,加之許多中小企業靠接受大工廠的訂貨進行生產,受大工廠經營情況的影響較大,經營不夠穩定,如果大工廠景氣下滑,就會要求中小工廠降低產品價格,加之海外產品價格便宜,日本的許多大企業紛紛購買國外產品,一些大企業將工廠轉移到人工費較低的亞洲國家,直接進行零部件生產,日本中小企業的處境變得艱難。近年日本經濟持續不振,中小企業破產增多。
編輯本段日本的重工業
一、金屬工業 金屬工業的中心為鋼鐵,是建築、汽車、船舶、電氣機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鋼消費量8,600萬噸,人均685公斤。1998年日本粗鋼生產量9,355萬噸,繼中國、美國之後列世界第3位,在特種鋼等高附加值鋼鐵產品方面,日本的技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後由於日元升值,日本鋼鐵原料進口增加。1998年日本進口鐵礦石12,078萬噸,其中澳大利亞佔52.7%,巴西佔21.3%,印度佔13.2%,南非佔3.8%;進口原料煤6,063萬噸,其中澳大利亞佔50.4%,加拿大佔24.5%,美國佔7.2%,印度尼西亞佔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鋼鐵企業有新日本制鐵、日本鋼管、川崎制鐵、住友金屬工業、日新制鐵、神戶制鋼所、北海制鐵等。 除鋼鐵外,日本還使用大量銅、鋅等金屬進行工業生產。 二、機械工業 機械工業是日本工業的中心。1997年日本有13.5萬家機械工廠,從業人員398萬。日本機械技術水平高,汽車等運輸機械、電視等電器電子機械、照相機和手錶等精密儀器、計算機等一般機械聞名於世。近年,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性能優良的高科技產品和有利於環保的產品不斷增加。 日本的機械產品大量出口,1998年日本機械出口總額372,678億日元,進口111,953億日元。 1、汽車 1970年起日本汽車產業取代了鋼鐵產業,成為日本的第一大產業,對日本工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80年代日本汽車產量首次超過了1,000萬輛。1990年達到1,349萬輛,創歷史最高,此後呈下降趨勢。1996年,日本汽車製造領域就業人員達78萬人,汽車生產額達41萬億日元,占整個機械生產的29%。1998年日本汽車生產1,005萬輛,佔世界汽車生產量的19.3%。在1998年日本汽車對外出口中,對美汽車出口比例為29.0%、德國為7.0%、澳大利亞為6.8%、英國為4.2%。由於日本汽車對外出口增長,貿易順差擴大,各國紛紛要求日本減少汽車出口,日本在海外生產汽車增加。1998年日本在海外生產汽車586.7萬輛,其中在中國生產50.2萬輛。截至1999年3月,日本的汽車工廠主要分布在愛知、靜岡、神奈川、北海道、群馬。 為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防止大氣污染,日本正在加緊研製電動汽車,但電動汽車完全普及尚很遙遠。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電力、內燃兩用汽車,在市內行駛用電動,在郊區行駛用內燃機,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減一半,氮氧化合物排放可減少到1/10,這種兩用汽車從1997年末開始銷售,目前已普及10,000輛以上。 2、造船業 戰後,日本造船業迅速發展,1956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70年代日本造船業曾受到石油危機的沖擊,產量下降,90年代得以恢復。日本造船技術發達,能夠生產各種規格和要求的船舶。1998年日本新接造船訂單1,098.0萬噸,比上年下降438萬噸,佔世界造船量的41.6%。 3、機床 機床顯示著一個國家的加工技術水平和工業發達程度。日本的機床大部分採用數控裝置(nc),技術優良。1998年日本機床生產額90.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00萬美元,但仍超過德國和美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出口額60.7億美元。 4、家用電器 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在日本的家庭中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電器質量好,在海外很受歡迎。特別是電視和攝像機等的72%對外出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日本不斷開發新家電產品。 5、半導體 半導體技術在機械和家電產品等所有領域幾乎均被廣泛運用。日本半導體技術發達,特別是集成電路(ic)的研究和開發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日本ic的特點是小、輕、優質。其開發的大規模集成電路(lic)不僅廣泛應用於工業機械,而且大量用於超小型計算機、計算器、游戲機等日常用品。1998年日本半導體生產額43,507億日元。 6、計算機 日本的計算機被廣泛應用於研究所、大學、公司、銀行等各個領域,其用途包括信息分析和管理、事務處理、通信等方方面面。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日本的計算機逐漸小型化,性能進一步提高,家用筆記本電腦十分普及,日本的家庭電腦普及率極高。1998年日本計算機生產量990萬台,其中個人電腦964萬台,佔97.4%;計算機生產額31,295億日元,其中個人電腦生產額20,934億日元,佔66.9%。日本的計算機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對象為美國、德國、荷蘭、新加坡等,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台灣、新加坡等。1998年日本計算機出口總額35,030億日元,其中對華出口808億日元,佔2.3%;進口總額20,753億日元,其中自華進口1,370億日元,佔6.6%。 7、產業機器人 產業機器人是尖端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組合。日本的機器人技術發達,是世界上使用產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大小工廠均有使用。日本生產的產業機器人主要用於焊接、塗裝、加工、組裝、檢查等領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998年末,日本使用的產業機器人達41.2萬台。1998年日本生產的產業機器人6.1萬台,金額4,654億日元。 三、化學工業 日本化學工業的發展主要依賴進口石油、天然氣等原料進行生產。日本生產的化工產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肥料、硫酸、葯品、塗料、化妝品、膠卷等。化學工業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水平要求高,因此科研在化學工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化學工業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化學工業的進步對汽車、信息和生物產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97年日本化學工業的就業人員達42萬人,生產額達34萬億日元,其規模超過了鋼鐵業。 石油化學工業是日本化學工業的重點,化學工業生產的一半是由石油化學工業創造的。日本的石化產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膠、化學纖維等。日本的石化工業實行集約化生產,對石油等原料進行多次提煉、綜合利用、進行一條龍生產。截至1998年末,日本的石化聯合企業主要有:日本石油化學、三菱化學、出光石油化學、三井化學、旭化成工業、住友化學工業、丸善石油化學、東燃化學等。最近隨著國際石化產業競爭的加劇,為加強競爭力,日本石化工業不斷進行合並和合作,日本石油和三菱石油已合並成新的日石三菱公司。 1998年世界塑料產量為14,431萬噸,日本佔9.6%。 硫酸主要用來製造肥料,1997年日本生產硫酸683萬噸。 1996年化肥年度(當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的氮肥生產量為88萬噸,磷肥28萬噸,鉀肥807萬噸。
編輯本段日本的輕工業
一、紡織工業 紡織產業是戰後日本的主要產業,對日本經濟的振興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隨著日本工業中心向重化學工業轉移,加之海外紡織產品價格低廉,日本的紡織產品銷售不振,紡織工業的地位下降。在1997年工業產品生產中,紡織產品的比重僅為2.8%,紡織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為2.0%。 1998年日本的線產量118.4萬噸,其中棉線、毛線等天然纖維產量22.2萬噸,佔18.8%,化學纖維產量96.1萬噸,佔81.2%。 1998年日本織物產量323,200萬立方米。 1998年日本棉花進口33.5萬噸,主要進口地為美國、澳大利亞。 二、食品工業 1997年日本食品產業就業人員128萬,生產額35.4萬億日元。在1997年食品生產額中,麵包、糕點等佔12.1%,水產食品佔11.6%,香煙佔7.0%,啤酒佔6.8%,乳製品佔6.5%,汽水類飲料佔6.4%,肉製品佔5.7%,調料佔5.2%,其他佔38.7%。 最近,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含熱量和鹽份少的健康食品盛行。 三、窯業 日本的窯業主要生產水泥、玻璃、陶瓷等。日本的水泥和玻璃主要由大型企業進行生產。1998年日本水泥產量8,133萬噸,出口761萬噸,截至99年4月1日,日本的水泥企業有19家,工廠44個,主要集中在關東和九州一帶。1998年日本平板玻璃產量2,603萬箱,出口55萬箱,玻璃製品產量293萬箱。1998年日本陶瓷銷售額4,330億日元,生產者主要為中小企業,其中愛知和岐阜2縣的生產佔50%以上。 四、造紙和紙漿業 日本紙張消費僅次於美國。1998年日本紙生產量2,989萬噸,其中紙張佔60%,板紙佔40%;紙漿生產1,092萬噸,其中99%用於造紙。1998年紙漿原料消費量3,612萬立方米,其中木屑佔96.6%,原木佔3.4%。用於造紙的原料2,976萬噸,其中廢紙佔54.5%,紙漿佔45.4%。最近,由於復印機和電腦普及,紙張消費增加。為保護森林,節省能源,日本大力推行紙張再利用,廢紙的回收率和廢紙占造紙原料的比率均超過了50%。 五、其他輕工業 除上述工業外,輕工業還包括木材和木製品工業、傢具製造業、出版印刷業、皮革產品製造業和玩具工業等。其中,出版印刷業的生產額已超過了制窯業和紙及紙漿業的生產額。
編輯本段日本的電力、核能和工業用水
戰後,日本的發電主要以水力發電為主。60年代隨著中東石油開發,日本火力發電大幅增長。70年代發生2次石油危機,日本開始研製核能發電,日本核能發電大幅增長。日本同時還在研究利用地熱、燃料電池、太陽能、風力等新能源發電,但是由於費用高、發電量小,進展不大。 1998年日本發電量1.05萬億千瓦,其中水力發電佔9.8%,火力發電佔58.1%,核能發電佔31.8%。 1998年12月末,日本共有原子爐52座,發電設備容量4,508萬千瓦,核能發電順利發展。日本核能技術在世界上評價較好,但是茨城縣東海村發生的核原料泄漏事件使人們對核能發電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水是工業生產不可缺少的資源。特別是冷卻水占工業用水的77%左右。化學、鋼鐵、紙和紙漿業用水消耗巨大。日本的工業用水61%為回收再利用水,目的是為了節省水資源。近年由於氣候時有異常,夏季雨水不足,工業用水下降,解決夏季用水不足問題已成為一大課題。

5. 日本什麼品類化肥比較出名一點

日本第一家化肥,是一個日字關聯公司。

字型大小相近有日本第一化妝品,日本第一化學,日本第一工業制葯,日本第一工業制葯上海,日本第一大制葯,日本第一保潔,日本第一家汽車,日本第一家游戲,日本第一能源,日本第一熱處理工業,日本第一人力資源,日本第一三共制葯等。

6. 如何從日本進口有機肥料到中國大陸

日本的有機肥通過日本海關審核通過,然後再中國海關這邊報關報檢,smlshk,最後清關就能進入中國。

7. 日本工業的重工業

一、金屬工業
金屬工業的中心為鋼鐵,是建築、汽車、船舶、電氣機械不可缺少的材料。1997年日本粗鋼消費量8,600萬噸,人均685公斤。1998年日本粗鋼生產量9,355萬噸,繼中國、美國之後列世界第3位,在特種鋼等高附加值鋼鐵產品方面,日本的技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80年代以後由於日元升值,日本鋼鐵原料進口增加。1998年日本進口鐵礦石12,078萬噸,其中澳大利亞佔52.7%,巴西佔21.3%,印度佔13.2%,南非佔3.8%;進口原料煤6,063萬噸,其中澳大利亞佔50.4%,加拿大佔24.5%,美國佔7.2%,印度尼西亞佔5.9%。
截止1999年7月,日本主要鋼鐵企業有新日本制鐵、日本鋼管、川崎制鐵、住友金屬工業、日新制鐵、神戶制鋼所、北海制鐵等。
除鋼鐵外,日本還使用大量銅、鋅等金屬進行工業生產。
二、機械工業
機械工業是日本工業的中心。1997年日本有13.5萬家機械工廠,從業人員398萬。日本機械技術水平高,汽車等運輸機械、電視等電器電子機械、照相機和手錶等精密儀器、計算機等一般機械聞名於世。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性能優良的高科技產品和有利於環保的產品不斷增加。
日本的機械產品大量出口,1998年日本機械出口總額372,678億日元,進口111,953億日元。
1、汽車
1970年起日本汽車產業取代了鋼鐵產業,成為日本的第一大產業,對日本工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80年代日本汽車產量首次超過了1,000萬輛。1990年達到1,349萬輛,創歷史最高,此後呈下降趨勢。1996年,日本汽車製造領域就業人員達78萬人,汽車生產額達41萬億日元,占整個機械生產的29%。1998年日本汽車生產1,005萬輛,佔世界汽車生產量的19.3%。在1998年日本汽車對外出口中,對美汽車出口比例為29.0%、德國為7.0%、澳大利亞為6.8%、英國為4.2%。由於日本汽車對外出口增長,貿易順差擴大,各國紛紛要求日本減少汽車出口,日本在海外生產汽車增加。1998年日本在海外生產汽車586.7萬輛,其中在中國生產50.2萬輛。截至1999年3月,日本的汽車工廠主要分布在愛知、靜岡、神奈川、北海道、群馬。
為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防止大氣污染,日本正在加緊研製電動汽車,但電動汽車完全普及尚很遙遠。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電力、內燃兩用汽車,在市內行駛用電動,在郊區行駛用內燃機,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減一半,氮氧化合物排放可減少到1/10,這種兩用汽車從1997年末開始銷售,已普及10,000輛以上。
2、造船業
戰後,日本造船業迅速發展,1956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70年代日本造船業曾受到石油危機的沖擊,產量下降,90年代得以恢復。日本造船技術發達,能夠生產各種規格和要求的船舶。1998年日本新接造船訂單1,098.0萬噸,比上年下降438萬噸,佔世界造船量的41.6%。
3、機床
機床顯示著一個國家的加工技術水平和工業發達程度。日本的機床大部分採用數控裝置(nc),技術優良。1998年日本機床生產額90.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00萬美元,但仍超過德國和美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出口額60.7億美元。
4、家用電器
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在日本的家庭中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電器質量好,在海外很受歡迎。特別是電視和攝像機等的72%對外出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日本不斷開發新家電產品。
5、半導體
半導體技術在機械和家電產品等所有領域幾乎均被廣泛運用。日本半導體技術發達,特別是集成電路(ic)的研究和開發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日本ic的特點是小、輕、優質。其開發的大規模集成電路(lic)不僅廣泛應用於工業機械,而且大量用於超小型計算機、計算器、游戲機等日常用品。1998年日本半導體生產額43,507億日元。
6、計算機
日本的計算機被廣泛應用於研究所、大學、公司、銀行等各個領域,其用途包括信息分析和管理、事務處理、通信等方方面面。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日本的計算機逐漸小型化,性能進一步提高,家用筆記本電腦十分普及,日本的家庭電腦普及率極高。1998年日本計算機生產量990萬台,其中個人電腦964萬台,佔97.4%;計算機生產額31,295億日元,其中個人電腦生產額20,934億日元,佔66.9%。日本的計算機大量出口,主要出口對象為美國、德國、荷蘭、新加坡等,進口主要來自美國、台灣、新加坡等。1998年日本計算機出口總額35,030億日元,其中對華出口808億日元,佔2.3%;進口總額20,753億日元,其中自華進口1,370億日元,佔6.6%。
7、產業機器人
產業機器人是尖端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組合。日本的機器人技術發達,是世界上使用產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大小工廠均有使用。日本生產的產業機器人主要用於焊接、塗裝、加工、組裝、檢查等領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1998年末,日本使用的產業機器人達41.2萬台。1998年日本生產的產業機器人6.1萬台,金額4,654億日元。
三、化學工業
日本化學工業的發展主要依賴進口石油、天然氣等原料進行生產。日本生產的化工產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肥料、硫酸、葯品、塗料、化妝品、膠卷等。化學工業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水平要求高,因此科研在化學工業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化學工業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化學工業的進步對汽車、信息和生物產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97年日本化學工業的就業人員達42萬人,生產額達34萬億日元,其規模超過了鋼鐵業。
石油化學工業是日本化學工業的重點,化學工業生產的一半是由石油化學工業創造的。日本的石化產品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膠、化學纖維等。日本的石化工業實行集約化生產,對石油等原料進行多次提煉、綜合利用、進行一條龍生產。截至1998年末,日本的石化聯合企業主要有:日本石油化學、三菱化學、出光石油化學、三井化學、旭化成工業、住友化學工業、丸善石油化學、東燃化學等。隨著國際石化產業競爭的加劇,為加強競爭力,日本石化工業不斷進行合並和合作,日本石油和三菱石油已合並成新的日石三菱公司。
1998年世界塑料產量為14,431萬噸,日本佔9.6%。
硫酸主要用來製造肥料,1997年日本生產硫酸683萬噸。
1996年化肥年度(當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的氮肥生產量為88萬噸,磷肥28萬噸,鉀肥807萬噸。

8. 由於公司打算往日本出口有機肥料,所以想請問有機肥料日本市場如何,使用率和其他肥料的使用情況怎麼樣。

第一:日本是發達國家,有機肥料這些目前是在發達國家比較流行,無毒、無污染、天然等成為很多發達國家的摯愛
第二:目前中日關系復雜,上海出貨100%查貨。現在這個階段出口不理想
第三:相對技術而然,日本在培育這種東西比我們要好,所以你得了解那邊的市場,看你的產品在當地在價格、技術等有沒有優勢。還有出口這種有機肥,是需要國家配額的。

9.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座,蚯蚓養殖場養殖了五億條蚯蚓,每天能吃掉了幾兩百噸,獲得了大量的優質肥料,日本

這篇短文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寫出幾種來,並附上原文。
(1)舉例說明:蚯蚓有驚人的消化系統,嗜吃糞肥和各種有機廢物,除玻璃、塑料和金屬外,其餘垃圾它都「吃」;
(2)數字說明:蚯蚓胃口大得驚人。美國加麗福尼亞州的一座蚯蚓養殖廠,養殖了五億條蚯蚓,每天能吃掉垃圾200噸。
(3)打比方說明: 蚯蚓是保護環境、處理城市有機廢物的「主力軍」,又是優質費料的天然製造者,還是莊稼和蔬菜的自動「鬆土機」。
⒈短文例舉了哪些事例說明蚯蚓既是保護環境、處理廢物的"主力軍",又是優質肥料的天然製造者?
答、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座蚯蚓養殖場養殖蚯蚓的效果和日本購進蚯蚓的效果
⒉下列選項中,哪些是文中詞語"有機廢物"所指的內容,在括弧中畫"*"。
⑴玻璃、塑料和金屬。( )
⑵木漿殘渣。( * )
⑶蛋殼、香蕉皮、硬紙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 * )
⒊本文使用了那些說明方法?在( )里打"*"。(可多選)
⑴舉例子( * ) ⑵打比方( * )
⑶列數字( * ) ⑷下定義( )

10. 日本的植物工廠分為幾類

植物工廠被認為是一種可高水平控制環境的植物常年生長系統。植物工廠可以栽種所有植物,而且不使用土,採用水耕栽培。地上部分控制光、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濃度,地下部分則調整培養液中的肥料成分及pH和氧氣量,以此創造條件,使所栽培的蔬菜能夠在短期內最有效地收獲。這種植物工廠是使農業工業化,並實現保證蔬菜供給的系統。與以往的農業生產相比,植物工廠的勞動強度較小,這種植物工廠有可能拯救農業人口高齡化和後繼乏人的日本農業。

植物工廠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利用人工照明的「完全控制型」,另一種是利用太陽光照射的「太陽光利用型」。三浦園藝農場採用的是完全控制型。日本靜岡市的山腳下有一座園藝農場。農場的主人三浦稱他的農場為「植物工廠」。三浦農園的植物工廠里有一張辦公桌,在一面牆上嵌入著多種測量儀。三浦利用這些儀器監測掌握溫室里的生菜的生長情況。

植物工廠分為播種和育苗用的育苗室和在植物收獲之前的生長室。三浦園藝農場的主要產品是生菜。這種蔬菜在育苗室中培育11天,在生長室中生長20天左右,共計31天即可收獲。而採用一般方法種植的生菜據說需要大約40天才可收獲。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