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為什麼沒有精耕

日本為什麼沒有精耕

發布時間: 2022-11-14 08:33:48

A. 日本的精緻農業比較出名,那麼日本的精緻農業都精在哪些地方

日本的農業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精細化、高端化、精緻化的方向發展,他們對其培育方式就像花卉盆景展示的一樣,跟照顧花圃一樣精細,精緻化的發展必然催生高價值產品

高端、高價是日本農產品的特色。做精緻農業,先要養成一種習慣、一種性格,最後養成一種執念,而不僅僅在於學習日本一些表面化的東西、一些皮毛的雕蟲小技。日本農業的管理,也是十分精細化的。管理的精細化使得日本農業成了都市農業的顯著代表,也將其寸土寸金的土地資源發揮到了極致。

B.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農業之間有哪些差異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農業的區別有五:
第一,發達國家的農業,或者是規模化經營,或者是精細化經營,如美國式的大農場,日本式的精耕細作。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無法做到規模化經營,也無法做到精耕細作。
第二,發達國家的農業,或者以規模取勝,或者以高附加值取勝。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從規模和附加值上看,都不如發達國家。
第三,發達國家的農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先進技術的應用或普及程度,很難跟發達國家相比,基本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第四,發達國家的農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的特點。發展中國家的農業,除了人力之外,很難有資本的密集投入。從投入產出比上看,發達國家的農業投入產出比,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
第五,發達國家的農業,基本上到處於全球農業產業鏈的上游,具有極高的產出率。單位產出,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如一個日本農民的產出值,大約相當於幾十乃至上百個尼泊爾農民的產出。

C. 日本的水稻種植和亞洲各國有什麼不同

日本是一個狹長島國,人多地少,耕地不連片,地塊小、分散。1947年—1950年實行《土地改革法案》時,政府在原先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的稻田強制分成小塊田劃給農民耕種,使得地塊更小。可以說,日本是典型的精耕細作型的「水稻小農業」,日本的水稻生產機械化,就是為了適應水稻的生產特點而發展的,日本的水稻機械以中小型、精製為主。農業機械的製造質量高,性能先進,不斷有更先進的農機產品出現。目前插秧機普及率已達99.8% 。

D. 日本農業現代化程度高嗎

高,因其國土狹小,耕地匱乏,又人口稠密,所以農業上精耕細作,現代化程度非常高。

E. 日本本土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日本本土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比較好的。基本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的農業。因為日本本土採用的是精耕細作的農業方式。所以日本可以利用很少的土地來滿足絕大多數人對農產品的需求。

F. 日本為解決人多地少的矛盾,填海造陸種水稻,後來怎樣

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因為中國海軍的弱小,南海的很多島礁被他國侵佔。中國為了保護島礁,百年開始填海造島,經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南海出現了很多島嶼,能夠起降飛機,加強了中國對於這里的控制。實際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喜歡填海造陸,比如說土地面積狹小的日本。

能夠種植水果蔬菜的面積非常小,加上日本政府對於本國農民的保護,導致日本的水果蔬菜價格非常高。不少人可能都吹噓日本所謂的「工匠精神」,實際上這也是日本人不得已而為之,這么小的地方要想種出更多的糧食和水果、蔬菜,不精耕細種根本沒辦法啊!

G. 最大的農業國是哪個國家

中國和印度
中國和印度自然不用多說,世界僅有的兩個人口超10億的國家,雖然農業機械化和集約化程度還有待提高,但僅靠「能養活十幾億人口」這一點來看,中國和印度都是當之無愧的農業強國,最起碼也是大國。盡管這兩個國家的部分農產品都依賴進口,但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沒有哪個國家需要完全的自給自足。

2016年中國農業用地面積(農、林、牧、漁總面積)位居世界第一,達到了528萬平方公里,佔世界比重10.85%。但耕地面積按照最新數據只排世界第四位,前面有美國、印度、俄羅斯,因為我國有大面積的國土不適合耕種,而美國、印度和俄羅斯都有大面積的平原。印度的耕地面積有時還能超過美國,比如2012年印度的耕地比美國還多1萬平方公里。
美國
美國的農業人口只佔全國總人口3%不到,卻養活了3億多人口,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耕地面積長期居世界第一,美國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為80公頃,約等於兩個天安門廣場。

美國農業的特點就是「地區專門化」,比如中央大平原是小麥帶、玉米帶、棉花帶、混合農業區,五大湖地區是乳畜帶,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作物帶,西南部是水果和灌溉農業區,乾旱地區是畜牧和灌溉農業區。「地區專門化」是美國農業生產效率極高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
加拿大生產了全球7.2%的大麥、11.2%的燕麥、25%的芥花籽油,而加拿大的人口只有3700萬。加拿大農業的機械化、現代化和集約化程度都很高,這得益於加拿大的地形和工業實力。
法國
法國是歐洲第一農業大國,農業總產值占歐盟農業總產值的22%,農產品出口量長期居歐洲首位。法國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歐陸強國,工業革命之後依靠工業反哺農業,促進了法國農業的發展,法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實現了農業機械化。
德國
德國的農業生產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農業自動化程度很高,平均每個農民可以養活140個人,只用2%的勞動力就能管理全國總面積一半的農業用地。德國的有機農業和循環農業技術也位居世界前列。
日本
日本農業的特點就是「精耕細作」,但和我國古代的精耕細作有很大區別,日本農業的精細化體現在管理和農業技術上,日本還擅長改良農作物來提高農業效益,創造出許多優良品種,比如紅富士蘋果。
荷蘭

荷蘭農業的特點就是世界前列的人工環境技術,荷蘭的緯度較高,光熱條件不足,所以依靠人工構造優良的農耕環境,比如荷蘭的智能溫室可以為農作物創造最好的生長環境,

H. 急~~日本的農業區位因素,有知道的嗎

水稻,

區位優勢:氣候濕潤,多為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雨熱同期;人多地少,精耕細作;耕作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農業技術高,科技投入多,雖然為島國,平原面積小,但河流多,可灌溉。

一般而言,分析農業區位因素,從以下入手,即可得分:

自然因素:氣候 地形 土壤 水源等
社會經濟因素:市場 交通 地價 勞動力 技術 政策等

像日本,作為亞洲國家,人口稠密,雨熱同期,符合勞動密集型的水稻種植,而水稻單產高,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當然了,日本平原面積小,所以種植面積卻有限。

I. 那為什麼日本農業注重精耕細作呢

日本土地面積小,加之山地丘陵面積大,耕地面積很小,人均耕地更少。日本人口密度很大,對農產品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除了進口以外,日本也生產一些農產品。為了提高單位面積農產品產量,日本的農業生產重視水利化和生物技術,精耕細作。如果的農業勞動力並不多,他們使用小型農機具,進行耕作。

J. 為什麼日本人不種田

你的問題錯誤,日本很多人種田, 除了在城鎮外的日本人很多種田,而且是種水稻,精耕細作,並且嚴格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這些大部分日本人高度重視陸地農業, 才確保了日本的糧食常年自給自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3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4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61